🇨🇭Self #confinement Day 140
The weather was good yet not too warm but just fresh this morning, so I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cinnamonrolls.
With ...
🇨🇭Self #confinement Day 140
The weather was good yet not too warm but just fresh this morning, so I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cinnamonrolls.
With coffee, oh, it made my day!🤤☕️
I have to say the cinnamon rolls here in
European cafes are so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in Asia, and I prefer Asian ones. Those from Taiwan Starbucks are just so tasty!
/
#Supper is not at all with any aesthetics. Lol!
#Bretzel bread #hotdog. So salty but from time to time I always fancy having this sort of bread. 🥨
/
#taiwanfood #quarantinecooking
#genevafood #quarantinefood #passioncoronavirus #passionswissculture #stayhome #bakingathome #passiongenevacooking
#自煮生活 #自煮
/
🦠瑞士可能開始第二次全民坐月子?Day 140
一週內,
跟兩位男子有了很有趣的對話。
首先,團體課程的某位學生要放兩個禮拜的假,於是我解釋我會怎麼樣調整課程,我告訴學生:「所以你不會錯過太多的!(So you won’t miss too many things.)」
學生:「會!我會想你們(I will miss you.)」
這是「撩?」還是「土味情話?」抑或是「老梗雙關?」😂
第二個不得了!我去了醫院做一個小檢查,醫生爆炸帥。
(⚠️先說我並不喜歡歐洲人的臉孔,
我在瑞士的生活算是個意外,醫生的臉蛋,我覺得是喜歡男人味的那種朋友們會很喜歡的五官與輪廓,重點是他身材真的很好又高➡️目測185公分)雖然,當時他穿著醫師袍,
但他診間的牆上,掛了一件很有質感的皮衣,他身上的經典牛仔褲以及名牌簡約帆布鞋,紮個浪子風格的小馬尾,全身擋不住的潮味呀!
但是,去醫院,通常當然都是自己狀態並不是非常好的時候,當下我覺得實在太慶幸:「還好這陣子大家要全程戴口罩(除非看牙齒或耳鼻喉科)!」
戴著口罩,只露出眼睛,感覺醫生再怎麼帥,好像尷尬的成分就少了一點(喂!)🤣
看診到最後,醫生問我有沒有什麼問題?我說:「我有一個跟今天就診不相干的問題!醫生,我覺得您的名字很美,是希臘文對吧?請問你的名字有什麼特別的含意嗎?」
醫生說:「我的名字是上天派來的希望,希望可以有很多層次、很多含義,我將我名字裡面的『希望』解釋為『好消息』的意思,我希望給大家都帶來希望,而且是好消息那種。」
語畢,醫生眨了眨眼!
哇靠!電力十足。此刻都不知道要慶幸自己戴著口罩,減少了尷尬;還是應該感嘆自己結婚了,已經沒有機會了!(攤手🤷♀️)🤣🤣🤣
/
早上的天氣既有陽光卻又不熱,
於是,把握機會做了 #楓糖肉桂捲,
不然其他30度高溫的日子,
做 #肉桂捲 也太崩潰?!
配杯現煮 #咖啡
整個廚房香噴噴核桃、肉桂、咖啡香
人生~🤤
不得不說,歐洲的 #楓糖肉桂捲 的麵包質地常常是偏硬的,這裡IKEA的肉桂捲我只能連連搖頭勉強吃,硬要說大概就是「台灣的金牛角麵包」的硬度再稍微軟一點而已。
想吃台灣星巴克感覺的楓糖 #肉桂捲
還是得靠自己,不然肉桂再濃,
#麵包 就是沒有蓬鬆感啊!遙望🥺
/
晚餐走一種毫無美感可言的概念,
(我甚至不會說這是什麼狂放不羈),德式扭結餅 (蝴蝶餅)麵包 “Bretzel “做的 #熱狗 堡。🌭️
這種食物就是適合拿在手上,吃起來走在街上才有感,擺盤子真的不行啦!🙅
另外,其實我常常覺得扭結餅(麵包)真的好鹹可是衝著它那Q又彈的咬勁,又三不五時就想咬咬它。
➡️咦?!聽起來有點變態!😂
希臘文名字男 在 鷹式家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恩在熙的名字怎麼來的?
最有趣的地方是,爸爸從來不看韓劇,但在恩和在熙這兩個名字卻是韓國的女生名字,可見爸爸奪想要女兒👧
因為我們兩個都是基督徒,所以想要取很有信仰意義的名字,但又不想落於基督徒小孩名字的「公式」,最後得出了這兩個名字:在恩、在熙。
《在恩/Zion》
取名為在恩的意義是「在恩典中」,英文名字Zion,意思是為至高之處、頂點,源於希伯來文。
在恩的聖經經文: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 23:6
在恩名字的意義很簡單,就是「一生活在上帝的恩典之中」。
《在熙/Zenith》
熙,如康熙的熙,中文的意思為「明亮」、「光明」,在熙也就是「在光明中」。英文名字 Zenith 意思也是至高之處、頂點的意思,只是源於「希臘文」。
在熙的聖經經文:
「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 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
路加福音 2:14
在熙的的中英文名字配合聖經經文,在熙名字完全的意義為「在至高之處成為光明,照亮世界」。
✝️
Zion 源自希伯來文,也是舊約主要使用的語言;
Zenith 源自希臘文,也是新約主要使用的語言。
兩者意思相同,卻有著不同的次序;
留著同樣的血,卻有著不同的個性;
雖然彼此相異,卻又彼此相愛。
在恩和在熙都沒有乳名,我們只會叫他們的中文或英文名。當然爸爸也為女兒想了很多英文名字(一直幻想能有女兒),幾個爸爸很喜歡的英文名字跟大家分享:
Nevish: The one who is much important to God as his breathe.
Eliora: God is my light
Ezer: Help, aid(用於上帝創造夏娃時說的幫助者,Ezer Kenegdo,意思是救援的幫助,像是救生圈的概念,而不是輔助男人的幫助者)
Emmanuelle: 以馬內利Emmanuel 的女生法文版
Rachelle: 羊羔,源自法文,發音像是「瑞秀」,偷渡爸媽的名字
Aure: 微風,源自希伯來文,發音像是歐兒
(持續新增中⋯⋯)
爸爸的嗜好之一就是沒事想女兒的名字,而且是很認真的想,為了有女兒而超前部署🤷🏻♀️
#聖經 #基督徒 #信仰 #取名 #恩典 #名字
希臘文名字男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莉莉絲」星盤中的黑暗母親(二)
#莉莉絲 #榮格心理學
榮格心理學家Hurwitz, Siegmund認為莉莉絲的原型代表著充滿性誘惑的女性,尤其是對男性來說,便是一種原始的阿尼瑪(陰性能量)的代表性人物。對於女性來說,莉莉絲則有兩面性存在,一面是滋養、照顧者的特質,另一方面則是會傷害孩童、懷孕中的婦女,因此具有“吞噬”的意涵在。(取自「莉莉絲,第一位夏娃」)
人類本性中的大母神特徵則會顯現為感官之愛的女神阿芙羅黛蒂(希臘神話中的金星女神),或是家庭與爐灶女神赫拉,或是農業女神狄密特。若是在印度世界,我們會發現大母神則是幻化成Kali,他是同時庇佑又毁壞的可怕女神,在自然的永恆迴圈中賦予生命、奪取生命。(取自「與內在對話」)
有一說誘惑夏娃吃下禁果的蛇,就是莉莉絲的化身。蛇在許多文化中,是療癒 智慧的源頭、轉化和永生的能力,但在『舊約』中,蛇是 危險、邪惡的誘惑者。(取自「夢,通往生命的泉源」)
Hurwitz, Siegmund進一步說明,他認為莉莉絲的兩面性是Ishtar(金星女神)與Lamashtu(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的女性惡魔)的綜合體。Ishtar是歡愉、喜悅、美好事物的代表,Lamashtu則是半鳥半人的型態,往往會傷害小孩或是準媽媽。不過這樣的兩面性也體現在維納斯(同樣也是金星的化身)與賽姬之間矛盾的關係,在阿芙羅黛蒂與賽姬之間的鬥爭中,維納斯也顯示出對於地面上最美女人的嫉妒心,而一心想要摧毀她;即使當時的女神受人膜拜,女神應該要守護眾生,卻因嫉妒而傷害賽姬。
然而,半人半鳥的型態,在東方文化中有九天玄女與姑獲鳥的樣態,多半象徵著守護孩童健康的存在。
有趣的是,不論是蛇或是鳥,在古代人眼中,鳥是靈魂的化身。古代人相信,人死後,靈魂會由鳥帶至天堂/冥府。因此鳥可以穿梭「人間」和「冥府」之間,是地母神的使者。目前還有些少數民族,當親人/朋友重病時,會故意在門外大聲呼喊親人/朋友的名字,接著開始灑穀物,慢慢退回病人房中,希望病人的靈魂可以回歸而康復。
後來古代人,將「鳥」和「蛇」的形象合而為一,成為「有翼之蛇」,這就是龍的原型。龍,英文Dragon,從字源來看,那是出自希臘文的Drakon(大蛇)。「有翼之蛇」,是將擁有「大地」代表的蛇和「冥府」代表的鳥合而為一,也就是代表管理「人間」和「冥界」的全能之神。(以上兩段取自ptt之Falcom版內的文章)
這也是為何莉莉絲的形象到後來演變成惡魔之首。
如同之前的文章所言,以客體關係心理學的概念,便是孩童看待母親或是主要照顧者是愛恨交織的客體,而依附理論便會感受到母親本質是矛盾依附類型,每次孩童想要靠近母親時可能會被傷害、被指責,又可能被照料、滋養,再度被母親推開等等,使得孩童對於母親有種混亂且困惑、害怕等複雜情緒。
使得孩童長大之後,一方面很害怕被拒絕,但又抗拒進入親密關係當中,不容易信任他人,並且對自我沒有價值感與社交無安全感,他們預期自己會遭到拒絕或是被剝奪的扭曲視框,容易讓他們錯聽治療師的關愛回應。(取自人際歷程取向治療)
在星盤中不論是內行星或是重要的四軸點與黑月莉莉絲產生緊密相位時,不論男女都容易對於依附關係產生一種不確定感,一方面渴望被滋養、照顧與認同,另一方面也擔憂自我被吞噬。即便心裡頭渴望獲得照顧者的滋養,也感受到照顧者釋放出矛盾且具有吞噬意涵的訊息,而使得內在孩童對於依附關係感到相當焦慮不安。
賽姬,靈魂的字根,我們要如何從這樣的焦慮不安的狂躁中解脫,或許藉由賽姬如何一步步走入蛻變之旅,我們可以稍微窺探走向自由與療癒的道路。
我們都是通道,這些原型力量必須透過我們的通道而成為具體的存在。我們以自身的實體生命來體現這些原型。我們的個別生命就像容器,讓原型得以在地表具體化;我們的個別生命是讓他們為永恆宇宙奮戰的戰場,也是讓他們表現普世戲劇的舞台,具象表現在每個人的生命中。(取自「與內在對話」)
#占星與心理學
關於更多莉莉絲與星盤之間的秘密與療癒,歡迎參加于玥在8/6線上的小講座(防疫價600台幣)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1c60f18ceebb2ec
希臘文名字男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嗎?【斯巴達的狗狗公主——史上首位在奧運「摘金*」的女性 】 和這紀錄現代人無法效法的各種理由 #本日冷知識1577 #文長注意
本則冷知識兼祝賀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無懸念破紀錄兼摘金,把奧運變成單機遊戲啦。
撒花 。:.゚ヽ(*´∀`)ノ゚.:。 撒花
2021 東京奧運有個重點數字——百分之 49——是史上最高的女性運動員參與比率。
回首 1896 年,在顧拜旦男爵(Pierre de Frédy, Baron de Coubertin, 1863-1937)的多年鼓吹之後,第一屆的現代奧運在雅典舉辦。時代風氣使然,當時女性運動員是徹底(被)缺席的。顧拜旦心目中的奧運會,是純粹由男子業餘運動員進行的友好競賽。猶如古希臘的奧林匹克賽事也是謝絕女子參加的。
古代奧運更是嚴禁已婚婦人在場觀戰,理由倒不難懂:希臘男子在田徑賽事中一貫是正面全裸的。奇怪的是未婚女子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不僅可以旁觀男子賽事,甚至可能會在天后希拉(Hera)的慶典上,或與奧運會同步舉辦未婚女子版的運動競賽,可惜這類賽事(Heraean games)的具體記述甚少。
以上是想強調「古代奧林匹克」和「女性」這兩個詞有多互斥。順帶一提,古代奧運勝利不摘金,畢竟頒發金、銀、銅牌是現代發明,古代是頒發橄欖枝的桂冠,所以標題我加了引號。
但是酷妮絲卡公主(Cyniska of Sparta, 442-?)就是一位超犯規的存在,她是連續兩屆古代奧林匹克奧運會:396 年與 392 年的大贏家。
關於本文中提到古希臘的年代,都遵從偷懶原則,省略了「西元前」或 BC 字樣,各位請自己在腦中加負號。關於公主芳名,雖然拉丁拼法很引誘人念成賽妮絲卡,但考慮希臘文是拼成 Κυνίσκα,其中 υ (upsilon) 古音發 /u/,所以,酷妮絲卡。名字涵義是小狗狗♀源自希臘語 κύων 狗。又想到 cynic→犬儒也是同個字根。於是標題「狗狗公主」。
現代人無法效法酷妮絲卡的第一個理由是,她取勝的項目已經不存在了:飆四匹馬拉的雙輪戰車(chariot)賽。就是所謂的少女與戰車......其實不是,因為 396 年時她已 46 歲了。而且其實酷妮絲卡雖然未婚,卻仍是不能親自上場競技的,即使是公主也無法無視習俗。所以她鑽了一個漏洞。但並不是女扮男裝(酷拉皮卡也不是)。公主的奧運夢是這樣圓夢的:她出錢養馬、親自訓練馬匹,奧運時聘個男人上場駕駛但仍是以她的名義競賽。換句話說,古代奧運的馬術常常是騎手獲勝,但金主獲得榮耀。畢竟馬就像古代的超跑,超貴,貴到平民根本養不起,騎師騎雇主的馬就是常態了。 #我是今夜最稀有的品種
作家色諾芬(Xenophon of Athens, c. 430-354)更不客氣評論道,大多奧運競技如田徑靠的是男兒傑出的勇氣♂和技藝 → 多半是戰爭技能的衍伸,例如有一項是著全副重裝步兵的裝甲,約六公斤重在 1 stade ≒ 180 公尺的跑道上往返跑一趟,稱為 hoplitodromos (hoplite 重裝步兵, dromo 跑)。離題講一下,大型運動會場叫 stadium 就是因為古希臘田徑場通常寬 1 stade 左右,此一希臘古長度單位是跑道通常的長度。
色諾芬狂酸說,反觀和馬相關的競賽靠的根本是「恁爸有錢」。畢竟要入手優異的名馬、飼養、日復一日訓練都需一擲千金。超譯成現代術語就類似說,以大量投資墊高競爭者的入場門檻,就是用錢 KO 對手這樣。
又双離個題,在酷妮絲卡初次奪冠後過了十屆,356 年的奧運會上,馬其頓的菲利浦二世的馬贏了某馬術項目。傳說同一天適逢亞歷山大出生,被當成大吉之兆——幸好亞歷山大沒有因此被命名為 Hippodromniki 之類的,hippodrome 跑馬,nike 勝利。想他姐姐出生那天菲利浦國王恰在 Thessaly 打了勝仗,大喜之下就命名女兒 Thessaloniki 了 (也是現代希臘第二大城)。
扯太遠啦,浪子回頭。斯巴達的酷妮絲卡公主的功績,現代人無法效法也大概無須吹捧的第二個理由在於她的身分:她的父親 Archidamus 二世是斯巴達國王(雙王之一),她的哥哥也繼任父親,是為斯巴達國王 Agesilaus 二世。斯巴達的「雙王」理解成是戰時的兩名最高軍事領袖,且是斯巴達最顯赫家系才能擔任的。
時間軸大概是這樣:狗狗公主出生在伯羅奔尼薩戰爭(431-404)前不久,她的名字是紀念斯巴達國王的祖父的小名,而她的父王帶領斯巴達軍三次大肆攻擊了雅典,在公主獲得桂冠殊榮時,斯巴達已在這場古希臘的世界大戰中獲勝(而雅典幾乎全毀),那時她的王兄已繼位,為斯巴達的希臘霸主(hegemon)時期。她便繼承了過世父王的馬匹,且在王兄的大力資助下參賽。
酷妮絲卡能躋身古代奧運勝者之林的最後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斯巴達那古代罕見的奇葩社會型態。在斯巴達女性擁有很大的自主權,甚至自己名下擁有財產。斯巴達女人受到的教育程度也高,理由後述。最後不愧是斯巴達,戰死了無數男人,繼承了遺產的斯巴達的寡婦以富裕聞名。
話說日後,哲學家亞里斯多德(384-322)將會見證斯巴達從希臘的霸主衰退成一地方勢力,讓出其霸主地位給馬其頓。亞里斯多德評論說,斯巴達的衰退起因是它「淪為女性治國的地方」。只不過亞里斯多德有個特色:他說過的每句話幾乎都錯了——還真不容易——我們切莫聽他。例如他也曾斬釘截鐵說女人的牙齒比男人少 XD。
但亞氏這番攻擊也在在反映了斯巴達女子掌握權力之大、獨立性之高,在整個希臘世界都是異類存在,果然就被針對了。其他古希臘城邦中,婦女權利依附於男性家主,女性的預設角色是承擔家務與雜役,只比奴隸高一層級而已。不擁有私有財產,養馬什麼的更不用說了。
為何有這麼大差異?其實,斯巴達的社會有一項至高原則......你以為是「尚武」對吧?但其實有個法則比尚武更優先,那就是「徹底貫徹優生學」——生產出繁多又強壯的下一代是國民義務,這樣即使斯巴達在征戰中折損男丁,都能很快就生回來,生生不息繁榮昌盛才好當霸主。
出於這種優生考量,斯巴達人相信體質強健的女子對於生育壯丁也同等重要,於是產生了格言:「生男當然最好,但即使生女也要把她教養的和她的兄弟一樣強」。這樣到底算不算一種性別分工下的權力平均咧?也因此,斯巴達女性接受的教育包括了健體強身的各種運動、音樂舞蹈甚至騎乘,都由年長的女性教授,只差沒有軍事訓練而已(卡珊德拉表示)。斯巴達很可能有女子運動會,甚至可能讓年輕的男女在賽事上裸裎相見相互競技。又順帶一提,英語的健身房/體育館 gymnasium 這個字就來自希臘語的裸體 γυμνός (gumnos),不過奇怪的,德語 gymnasium 的意思是大學預科學校......不細說了XD
再加上,其實斯巴達男人在 30 歲之前是不能和妻子同居的,斯巴達男人從相當於我們小學的年紀就被要求集體生活,集體受軍事訓練,和同儕與師長養成親密♂無間的信任關係,如果早早成家生子,要總不在家的男人張羅家務事和養育後代......就無法,於是斯巴達女性需當家,並掙得了高度自主權。與之相對,理想的斯巴達女性美德完全在於能否養育出勇士。斯巴達的悍母民風在歷史的一頁展現了。希臘化時代的名將,國王皮洛士(Pyrrhus of Epirus, 306-272)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揮軍試圖硬吃斯巴達,當兩軍在城下對峙,斯巴達女性一擁而出,連夜在兩軍之間挖了一條戰壕,還叫士兵男孩們今晚多休息,儲備體力以待拂曉決戰,多威猛的斯巴達媽媽。
最後來說壓軸的限制級內容,斯巴達社會型態的根本由來——其強悍勇武與其說是出於抵禦外敵,更是無時無刻不在防範身邊眾多的奴隸:黑勞士(Helots)的反叛。歷史之父希羅多德曾估計,每 1 個斯巴達公民或許對應到 7 個黑勞士奴隸,這種懸殊比例,表示斯巴達人隨時都要有以一砍十的自信。
斯巴達人始終使用一種非人的恐怖,在統御/蹂躪著這大量的他們眼中的人形牲畜,詳情不可描述。因此斯巴達人的男女分工才會如前述,貫徹優生考量,資源全用產兵,技能全點武力,斯巴達女人並不需紡織下田飼養,生產勞作由奴隸做,女人唯需要生養教育出男子,男子唯需要高效率的殺人。知道這些背景,再看《300 壯士》你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好了好了,太嚴肅了,換個話題。話說贏了古希臘奧林匹克的人「只會得到橄欖枝桂冠和榮譽」而沒有物質上的餽贈,究竟合不合實情呢?
顧拜旦男爵認為古希臘人純屬為榮譽、為愛而投入奧林匹克競賽,只是個一廂情願的曲解罷了。參與多半還是冀望拿些好處的,不管爭名還是牟利。較世俗的城邦常配發年金或給予冠軍終生免稅的待遇,換取一個光榮的代言權,把英雄寫進城邦的神話裡。有點像補習班拿高分榜首同學當招生號召,就會給一點意思意思的獎金那樣。也有有野心之士利用奧運的光環(或是說橄欖環)作為進入政界的入口。想,你都變成世界級名人了,以知名度做槓桿試著在世上做出些改變應該算是人之常情。
另一種政治操作就高調了:冠軍會被當成半神,即古希臘的英雄崇拜(hero cult)。斯巴達的酷妮絲卡,我們的狗狗公主就獲得這種待遇,即使在她過世後多年,在斯巴達對她的崇拜仍不停歇,激勵了更多斯巴達女子投入奧運。畢竟在希臘人心目中傑出的人 = 英雄 = 有神性。出了英雄的家系更是世世代代講話卡大聲。酷妮絲卡的王兄會大力支持她追求奧運夢,大概有著這種算盤,即使他們家世早就夠顯赫了,但能利用的政治資本就要利用......
行文至此,我的腦忽然嘖了一聲,說:「喂,科宅,奧運比賽大家開心就好。不需要追究這麼多喔」。好的大家,那我們下次再見,祝各位觀賽武運昌隆!
_
插圖:歐蘿拉·栖夜·莉絲·凱明公主。和本文關係是沒有。
參考資料:wikipedia - Cynisca ; wikipedia - Women in ancient Sparta。現代奧運的男女運動員人數比 Number of athletes at the Summer Olympics by gender 1896-2016
Published by Aaron O'Neill, Jul 15,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