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中午做故事訪問,好記得受訪者自言自語說道,「應該有一種生活,可以與政權無關吧。」我就帶著他當時的說話和心情趕回工作室做立場新聞的訪問。
整個訪問我一直回想他的問題和說話時絶望無奈的表情。立場的訪問到出街那天前,其實我已忘記說過什麼,還記得我在msg問記者晴韻我說過什麼。
她回答我,那天你不停叫我...
當日中午做故事訪問,好記得受訪者自言自語說道,「應該有一種生活,可以與政權無關吧。」我就帶著他當時的說話和心情趕回工作室做立場新聞的訪問。
整個訪問我一直回想他的問題和說話時絶望無奈的表情。立場的訪問到出街那天前,其實我已忘記說過什麼,還記得我在msg問記者晴韻我說過什麼。
她回答我,那天你不停叫我離開這𥚃。
#我的日常
#Repost @standnewsculture with @get_repost
・・・
【專訪】含蓄 插畫家的生存之道
立場人語
含蓄家每逢過年,都會在植物上,掛滿利是封,喜慶又吉祥。有一年,含蓄偷偷拿走母親裝在利是封內的散銀,東湊西湊,湊足 45 元,好讓隔天與繪本合作夥伴在咖啡店開會時,夠錢買一杯咖啡。一周開會三天,對方都約在咖啡店,這對含蓄的錢包而言,有點超負荷。
「我真係冇錢,但開會唔得㗎嘛,失禮!咁就喺屋企摷散銀,(美孚)屋企行出深水埗。」含蓄無奈道。
那年三十而立。也因窮途末路,想到「以畫易物」。
含蓄憶述,那段日子窮到常想要多少錢才能維持基本生活,窮到掙扎過回頭當薪高糧準的建築設計師,想東想西,但一次轉念,含蓄想通了。
「其實唔係要幾多錢,而係你要啲乜嘢去生存,衣食住行啫,你咪努力搵呢啲嘢,識畫畫咪用畫畫換囉。」
於是,含蓄就此展開「以畫易物」生活,至今已三、四年。用一幅畫,換一餐飯,換一件衣服,換一個工作室,換一個陌生人的故事......
今年八月底,因太多人查詢以畫易物的詳情,含蓄應接不暇,便在 Facebook 公開一份願望清單,寫了自己希望交換的項目,包括:三個月工作室租金連水電、Website 技術、企劃書寫手、食物券、Staycation 套票等等。不足兩個星期,願望清單已完成七、八成。
以畫易物,有求必應,有無訣竅?沒有。他說,自己只是比較幸運,碰巧年前有人找他合作出版有關學童自殺的繪本而嶄露頭角,碰巧有人願意與他以畫換物,碰巧有不少媒體訪問讓他為大眾所識。
從建築設計師到全職插畫家,以畫易物過活,這些際遇或轉變,回過頭來看,含蓄都覺得是理所當然、自然而然地發生,「窮咪諗生存,諗生存咪諗以物易物」,沒有太多計畫與考量,甚至無法解釋清楚。
他幾番強調,只想活在當下,「冇咩理想生活,我呢刻過得快樂就得」。一如六年前,選擇轉身從事藝術創作,在虛無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生活。
沒有未來
成為全職插畫家前,含蓄從事建築設計。香港大學建築系碩士畢業,在建築師事務所工作了三、四年,還未考牌,月薪已逼近四萬。直至 2014 年雨傘運動期間,從未學過畫畫的含蓄辭去高薪厚職,由零開始,當插畫家。
「傘運嘅時候就覺得呢個社會冇希望,冇必要為將來盤算。」讀書,工作,儲錢,買樓,典型港式人生。含蓄笑言,「你知香港人為將來過活㗎嘛......咁如果你冇將來,就重新思考過要做啲咩,我發現自己淨係想畫公仔,所以辭咗份工就開始畫」。
經歷雨傘運動,含蓄見證許多人上街爭取真普選,在佔領區度過無數日與夜,也初嚐催淚彈,只是最終什麼都沒改變,「咁就完咗,冇嘢發生」,「冇人爭取到任何嘢」。這令他深刻體會到,努力工作、儲錢買樓等長遠規劃,在香港這地方是毫無意義的,因這社會只會越來越差,沒有未來。
「冇未來,就做自己想做嘅嘢。」既然深信香港不會變好,想過移民嗎?「傘運嘅時候冇諗過離開,你走,就唔係做當下嘅嘢,有好多嘢要計劃。我嗰陣覺得活呢一刻就好喇。」
所以,他決定把握當下,只做自己喜歡的事——畫畫。
但建築設計呢?若不喜歡,也難以熬過由讀書到工作那近十年的時間吧?「我唔鍾意做建築,我鍾意讀建築。」含蓄說,做建築,好 routine。他憶述離職整理電子郵件及工程資料時驚覺,自己這些年做的建築幾乎一模一樣,「棟棟樓一樣㗎......香港冇建築設計」。
除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外,還有那一個加班夜,讓含蓄更不戀棧建築師設計這一行。
含蓄任職的則樓是上市公司,他看著公司掛牌,與同事飲杯慶祝。上市幾天後,含蓄如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卻看見七十幾歲的老闆也在加班,他不禁感嘆:「呢個算成功人士啦,上市公司主席、建築師,七十幾歲人,同我一樣喺度 OT ,哇......呢份工真係冇咩未來」。他越說越激動:「有咩未來啫?!你(老闆)真係算一個頂峰啦,但都係咁樣冇生活嘅!」
香港沒有未來,從事建築設計也沒有未來,一樣不會進步,生活不會變好。他毅然離開職場,告別穩定收入,展開全職插畫家生涯。
「咁就好窮喇。」含蓄笑言。
初期含蓄也擺市集,賣手繪明信片,賺錢找卡數。直到一天,一對情侶來到他的攤檔,看著桌上的畫,說了一句:「好得意啊!」 誤踩地雷。含蓄事隔多年回想,依舊氣忿:「咩好得意啫依家,我諗成個禮拜畫一張畫,你就因為好得意去買?」一直深信觀眾會願意花心思與時間去理解其作品,卻獲得如此迴響,難免感到錯愕與不忿。他常說,筆下那些奮身表演的「面具人」,與自己很相似,「努力表達,同時唔係好直白,對方(觀眾)係要花力氣去搵意思」。
一氣之下,含蓄當天將所有作品送給旁邊的市集檔主,自此不再擺檔。
「咁就開始更加窮喇。」繼續笑道。
窮到要偷家裡的散銀,窮到維持基本生存都成問題,便開始以畫易物。窮途末路,何不直接找份兼職或回去做老本行?「離開咗個制度,係返唔到去,乜嘢都…
#含蓄 #插畫家 #立場
市集擺攤企劃書 在 米亞妲の手藝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研習作品與創作經驗談03】小丑 X 我與手藝部的悲慘故事
(DECO造型科系列-2007~2013)
手藝部大約是2012成立,當時覺得好玩考上的街頭藝人,初起在百貨公司合作擺攤設櫃,由於百貨人潮不是那麼多而轉戰其他觀光點,申請到其他觀光區時,當時年紀小加上作品比較受年輕人歡迎,常被其他街藝暗中欺負與羞辱,玻璃心如我當然退出了那種無法讓人享受創作的地方。
創意市集也參加過很長一段時間,也加入了工作團隊,後來成員理念不和散光光,才發現我被邀請加入的原因只是因為年輕好控制而已,正式的公文企劃書介紹團隊成員甚至直接寫我是吉祥物(真的),經過這樣的離奇事件後改為一般參加比較優質的市集,主辦也都是當時熟識的前輩姐姐,讓人安心不少!
中間陸續也有參加過一些同人展與模型祭,氣氛完全與市集不同,同好的交流上更熱絡的一些,但作品實在不好搬運過去會場,所以只能挑日子參加,最後各種展出活動因大學畢製而淡出~
以上的經驗大約是專科到大學發生的事情,當時我把自己的行程塞滿了手藝部的展出,不務正業的我沒時間與朋友到處玩樂(也沒朋友),但相對覺得充實,也早早看清了社會的黑暗(?),最後改善自己的模式成為現在的樣子,當然未來還有許多改善空間需要努力!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的話…
「一路蠢過來的!」
希望大家也能勇敢追夢:)
市集擺攤企劃書 在 米亞妲の手藝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研習作品與創作經驗談03】小丑 X 我與手藝部的悲慘故事
(DECO造型科系列-2007~2013)
手藝部大約是2012成立,當時覺得好玩考上的街頭藝人,初起在百貨公司合作擺攤設櫃,由於百貨人潮不是那麼多而轉戰其他觀光點,申請到其他觀光區時,當時年紀小加上作品比較受年輕人歡迎,常被其他街藝暗中欺負與羞辱,玻璃心如我當然退出了那種無法讓人享受創作的地方。
創意市集也參加過很長一段時間,也加入了工作團隊,後來成員理念不和散光光,才發現我被邀請加入的原因只是因為年輕好控制而已,正式的公文企劃書介紹團隊成員甚至直接寫我是吉祥物(真的),經過這樣的離奇事件後改為一般參加比較優質的市集,主辦也都是當時熟識的前輩姐姐,讓人安心不少!
中間陸續也有參加過一些同人展與模型祭,氣氛完全與市集不同,同好的交流上更熱絡的一些,但作品實在不好搬運過去會場,所以只能挑日子參加,最後各種展出活動因大學畢製而淡出~
以上的經驗大約是專科到大學發生的事情,當時我把自己的行程塞滿了手藝部的展出,不務正業的我沒時間與朋友到處玩樂(也沒朋友),但相對覺得充實,也早早看清了社會的黑暗(?),最後改善自己的模式成為現在的樣子,當然未來還有許多改善空間需要努力!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的話…
「一路蠢過來的!」
希望大家也能勇敢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