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巴菲特自傳心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巴菲特自傳心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巴菲特自傳心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巴菲特自傳心得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索羅斯談索羅斯》贈書兩本,參加辦法請見部落格文末 在投資界的聲望比肩巴菲特、人稱「金融巨鱷」的索羅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但許多人抨擊他是投機者,還嘲諷他推動慈善事業的舉動只是在購買贖罪券。甚至他在世界各地推動「開放社會」的基金會網絡,也被認為包藏私欲和禍心。然而,跟旁人的觀點比起來,我...

  • 巴菲特自傳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30 22:41:47
    有 111 人按讚

    《#索羅斯談索羅斯》贈書兩本,參加辦法請見部落格文末
    在投資界的聲望比肩巴菲特、人稱「金融巨鱷」的索羅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但許多人抨擊他是投機者,還嘲諷他推動慈善事業的舉動只是在購買贖罪券。甚至他在世界各地推動「開放社會」的基金會網絡,也被認為包藏私欲和禍心。然而,跟旁人的觀點比起來,我更有興趣聽他本人怎麼說。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soros-on-soros/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是本什麼樣的書?】
    .
    《索羅斯談索羅斯》是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個人訪談和回憶錄的彙整,這本書收錄了他與前摩根士丹利總經理拜倫.維恩、德國記者克莉絲緹娜.可南的訪談稿。他本人生動描述了自己的金融事業起源,並分享了對於投資、全球金融、國際政治、新興世界秩序,以及權力責任的看法。

    這本書總共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他談的是投資與全球金融,主要在說明他的投資理念,以及舉世知名的「量子基金」的崛起過程。第二個部分他談的是政治和慈善理念,闡述了開放社會的重要性,以及他的慈善精神。第三部分則是他的哲學思想,讓我們看見他的哲思如何影響他的投資行為。透過訪談一問一答的方式,我們可以透過採訪者的角度和提問,一步步認識這位金融傳奇的想法。

    然而,凡事都不如表面上看到的那麼光鮮亮麗。在亮眼投資績效的背後,索羅斯也坦承自己的無國界開放社會理念還沒有受到大眾認同,他的哲學思想也不容易被理解。從這本書中,我終於窺見不同於媒體報導的索羅斯,以及在他不凡績效的背後,有著哪些另類思考的方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
    【1.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充滿缺陷?】
    .
    索羅斯在書中多次提到他的核心觀念:「我們對自己所處世界的了解本身就存在缺陷。參與者的觀點和預期事物的實際狀況之間永遠存在落差。有時候落差小到可以忽略,但其他時候這個落差都大到足以成為決定事件走向的關鍵因子。歷史是由參與者的錯誤、偏見與錯覺所建構的。」

    這個很有意思的想法,就是所謂自我認知的易謬性(fallibility) :「我們的迷思與誤解會影響我們的決策,我們的決策又形塑了我們參與的事件。」所以對索羅斯而言,他不會堅持固定的投資方法、也不會固守舊有的想法,反而是從人們對世界和市場的錯誤認知裡面,看出時勢並且尋找潛在的機會,在趨勢發生反轉的時候從中得利。

    除了把這個觀念用在投資上面,這個想法也可套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大部分的人而言,「犯錯」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但是一旦你瞭解「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本身就充滿缺陷」這個觀念,你就會對「認清自己的錯誤」而感到驕傲。一旦我們意識到人類對事物的理解必然存在缺陷,就不會因為犯錯而覺得丟臉,只有錯誤而不去修正才令人感到羞恥。

    他認為「科學」就是最好的例子,科學就是相信自身易謬性的學問。如果科學理論就代表最終的真相,那就不必再進行任何測試了,但如此一來科學也將停止進步。人們在放棄達成不可能達成的完美之後,進步的道路就會出現。

    因此,承認自身的認知有所缺陷、而且並不完美,乍聽之下是個缺點,但其實也是個優點,因為只有不完美的事物才可以獲得改善。接納我們自身的易謬性,才能看見永不止息的改善機會。
    .
    【2.為什麼市場是錯誤的?】
    .
    在索羅斯開始投資的時候,當時的金融和學術氛圍大多認為「市場永遠是對的」,也就是所謂的效率市場理論。經濟學家假設投資者們擁有充足的資訊和理性的判斷,這會讓任何的投資標的維持在合理的價格。這個時候不會存在任何的超額報酬。

    索羅斯對這個看法持否定的態度,他認為「市場充滿了錯誤」。從他的核心觀念可以發現,他認為所有的投資人對市場的瞭解是有缺陷的,投資人自己身處於市場之中,他們的觀點會被市場的狀態影響,接著做出的決策又回過頭來影響市場,而他擅長的就是找出這些錯誤,並且用來套利。

    他創辦的「量子基金」(早年稱為索羅斯基金)在長達26年的投資時間當中,扣除管利費用後獲得了年化報酬35%的超額表現。當然,他最舉世知名的就是靠著狙擊英鎊一夜之間斬獲10億美元的操作,他發現了看似穩定的歐洲匯率機制表面下的漏洞,抓準了局勢反轉的時間大舉放空英鎊獲得了巨額報酬。

    他給投資人的建議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最好什麼都不要做。沒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觀點,就很容易因為一些零星的波動被騙出場。市場總是會摧毁弱者,也就是那些觀點站不住腳的人。要有自己的觀點才能避免被局勢呼嚨出場,但如果你的觀點是錯的,堅持的勇氣也可能讓你血本無歸。」索羅斯偏好在掌握有憑有據的觀點時,才選定一個立場。他在書中暢談狙擊英鎊的事件,就是這個建議最生動的實例。
    .
    【3.為什麼要學會接受自己的成功?】
    .
    索羅斯談到自己在投資領域的成功,如何讓自己對市場保持敏銳的嗅覺?他說:「危險最能讓人專注,我需要冒險帶來的興奮感才能透徹的思考。」冒險對他來說是讓思路清晰不可或缺的成分。值得注意的是,危險會帶來刺激感,但他並不喜歡危險,他想盡可能避免危險。那才是讓他血脈噴張的事情。

    在管理所羅斯基金的時候,他跟另一位合夥人吉姆 .羅傑斯讓基金保持高績效的表現。但是冒險的刺激感和操作基金的壓力,讓兩人的合作開始出現嫌隙。他們協定改變管理模式:第一個步驟就是試著一起建立一個團隊;如果失敗了,第二個步驟就是建立一個沒有羅傑斯的團隊。如果再不成功,第三個步驟就是建立一個沒有索羅斯的團隊。

    前兩個步驟都失敗之後,他和羅傑斯分道揚鑣。他把基金的名稱從索羅斯基金改成了「量子基金」,改名的官方說法是為了慶祝基金規模量子式地增加,不過真正的原因其實是要把索羅斯的名字拿掉。尤其在第二個階段,基金雖然高速成長,但只靠他自己操作基金,這個時候的壓力變得讓他難以承受。雖然基金做得有聲有色,但是他卻刻意否認自己的成功,每天仍像條狗一樣拼命工作。

    在財富到達頂端的時候,他面臨了崩潰的邊緣。最後,他決定和自己的成功和解,也就是「承認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人了」,即使這個心態有可能危害之後的成就(指的是投資)。他決定退居幕後,在這期間和最要好的合夥人拆搭、和第一任妻子離婚,將注意力轉向了政治理念和哲學思想。
    .
    【4.什麼是開放社會的理念?】
    .
    索羅斯不斷在書中提到「開放社會」這個政治理念,其實跟他的生平還有核心觀念,有著很大的關係。他是一個出生在匈牙利的猶太人,曾經被納粹追捕過,也嚐過匈牙利共產統治下的滋味,直到他17歲的時候移民到英國,才開始明白開放社會與封閉社會之間的差別。

    他認為開放社會的基礎是:「我們認知到我們的行動是出於對事物的瞭解充滿缺陷。沒有人擁有最終的真相。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批判性思維模式,我們需要設計能讓意見、利益不同的人和平共生的機制規則;我們需要保障權力有序轉移的民主形式政府;我們需要能提供回饋和允許錯誤修正的市場經濟;我們必須保護很尊重弱勢意見。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法治。」

    相反的,法西斯主義或共產主義會將社會導向個人被群體凌駕、社會被國家主導、國家為了自以為的「最終真相」服務的狀況。在這樣的「封閉社會」裡,人們沒有自由。開放社會是建築在我們對自己易謬性的認知上;封閉社會則建築在否定之上。

    這個觀念讓我對開放和封閉的體制該如何抉擇,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如果我們相信索羅斯的核心觀念:「我們的確都會犯錯」,那麼,相對於一個沒有自由思考和選擇空間的封閉社會而言,開放社會顯然更為理想。但是,即使如索羅斯有著龐大的人脈和基金網路,仍然難以撼動封閉社會正在逐漸回歸的現象,問題出在哪裡?

    他認為會認同這個觀點的,只有那些親自體會過或強烈反對封閉社會壓制的人。那些一出生就可以享受到開放社會各種好處的人,就不會自然體會到這一點。這是開放社會的嚴重缺陷,自由就像空氣,人們認為理所當然應該存在。但就像清淨的空氣一樣,如果不珍惜它、不保護它,很可能就會失去它。
    .
    【5.為什麼他自稱失敗的哲學家?】
    .
    索羅斯在年輕的時候,很熱衷於思考哲學方面的議題。但是他在這本書裡,坦白地說道他認為自己是個「失敗的哲學家」。雖然在他的投資和政治理念的背後,支撐著的是他的哲學思想,但是他為人熟知的事蹟仍然是「金融巨鱷」、「市場驅動者」和「打垮英格蘭銀行的人」。

    他感嘆道,金錢並不是他人生的重點,對他而言,金錢是達成目的的工具。他的職業生涯一直以金錢為重,是因為他意識到這個社會傾向於誇大金錢的重要性、和用金錢定義價值。我們以作品能賣到多少錢來評價藝術家,你能募集到多少資金來評價政治人物,政治人物則往往以自己能夠在檯面下賺到多少錢來評價自己。

    就像我們熟知的媒體報導一樣,索羅斯之所以被世人認可,並不是因為他的哲學思想或是公益慈善,而是因為他賺錢賺得很成功。主流價值對金錢和財富的偏愛正是他所說的「易謬性」:我們對金錢的迷思和誤解會影響我們的決策,我們的決策則形塑了我們參與的事件。因此,同時具有投機者、社會運動人士、慈善家、哲學家身份於一身的索羅斯,在外界毀譽參半的評論之下,或許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瘋狂。

    如同我最近讀到的另一本精采財經書籍《致富心態》所言:「沒有人真的是瘋子」,我們的想法和對世界的理解,是由我們人生經驗看到的0.001%的世界所構成,再加上這些理解本身也可能充滿缺陷,所以從我們的眼裡望出去,很多跟我們想法不同的人看起來是瘋子,但事實上,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
    【後記:帶有自傳性質的訪談】
    .
    我在閱讀《索羅斯談索羅斯》這本書的過程中,就像是在聽爐邊故事一樣,聽索羅斯親切且真摯地回答採訪者一個又一個提問。有些財經方面的術語我雖然聽不太懂,但是仍然可以領略他的思考如何導致接下來的手腕和決斷。雖然有些歐洲、拉美國際政治的議題我不熟悉,但是可以體會他的哲學思想如何影響他的政治理念。

    從包羅萬象的訪談內容中,索羅斯原本神秘的面貌,逐漸還原了出來,他的思想、他的驕傲、他的成就、他的困頓,在文字之間表露無遺。其中,在許多嚴肅的提問裡面,採訪者問了一個比較緩和的問題:「索羅斯先生,什麼能帶給你快樂呢?」他回答道,會吸引他的是「觀念的歷險」。

    他接著說:「『思考』是我存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在年輕時很喜歡做哲學推論,我浪費了很多時間在反覆咀嚼某些想法,但後來才發現人們從『行動』中能學到的比思考更多,所以我成了一個行動派思想家,讓思想成為我採取行動時的重要依據,而我的行動反過來對我的思想演進扮演重要角色。這種思想和行動之間的雙向關係成了我的哲學和人生招牌。」

    總結我從索羅斯身上學到的事情,那就是我們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存在著缺陷,要幫自己打造出一個能夠接納錯誤和持續修正的系統,透過行動去探索潛在的機會,得到回饋之後,再透過思想去調整步調。接受自己並不完美的事實,就能擁有永不止息的改善動力。
    .
    《索羅斯談索羅斯》x2本抽書贈獎,感謝 堡壘文化
    https://readingoutpost.com/soros-on-soros/

  • 巴菲特自傳心得 在 升鴻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6 22:28:46
    有 2,562 人按讚

    這個底迪我覺得很不錯,經他同意貼一下對話,我16歲都不認識巴爺爺,只會吃肯德基爺爺~

    底迪:
    升鴻投資的升鴻你好,我先自我介紹我目前還是個高中生(本身是商科的,就是有學會計、經濟的)目前16歲投資進場有1年多了,雖然我還沒賺到100萬(未來一定有)但是但是我非常想認識你,聽說你老了會想找徒弟,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在你身邊學習。

    我接觸投資是在我9歲的時候,在圖書館裡看到巴菲特的自傳,從他的故事中認識股票,從此就踏上這條路上了,我先講一下我的投資邏輯,我是屬於偏價值投資的,比如說我自己最近在看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碳化矽)我都有在佈局,尤其是我佈局中美晶集團的公司旗下的像宏捷科、環球晶,我是看好未來的發展,在我的定義這算是價值投資啦(買入有價值的東西)像是航空股我也有佈局我是因為看好疫情之後全球的報復性旅遊。

    我真的想跟你學習,雖然我年紀很小但我願意學習。

    我:
    你的本金哪裡來?

    底迪:
    我的本金是媽媽給的零用錢,還有自己之前存的,我目前是拿兩千定期扣006208,剩下的主動投資,錢不多只能買零股啦,等我考完試大學後會去打工存錢。

    其實我是最近才比較認真存錢,真的自己進市場後發現本金真的很重要,所以我自己也會認真唸書繼續提升自己。

    我:
    你讀哪?

    底迪:
    我讀XX高商國貿科,我不像您一路都讀第一志願,但是我讀商科是我上高中前就想讀了,因為沒有人在台灣高中就可以讀大學才能讀的課(會計、經濟、國貿),我想早點接觸才會選擇商科。

    我:
    好,你看過哪些書?

    底迪:

    投資最重要的事
    從零到一
    致富心態
    巴菲特給股東的信
    零規則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

    以下是還沒讀完的書
    投資金律(字有點多,我會比較有精神時多讀還沒讀完)
    掌握市場週期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我:
    大會計師這本可以分享一下嗎?

    底迪:
    那本書其實我看完我覺得他講的很好,他講說其實經營者不能不理解財報,投資者除了我們一般講的技術面、籌碼面、其中最重要的事基本面,其實我覺得還有心理面。

    作者就用基本面來跟讀者分析說他覺得基本面強健的公司有哪些條件,他舉的例子是台積電,他簡單解釋什麼是三大財報之後他就說他覺得基本面很好的公司其中現金、應收帳款、存貨、不動產、產房及設備等等佔有比較多而不是都變賣不能一直賣的項目,像是把其他的公司的股票賣掉(今年的財報看起來很漂亮但明年一樣會有這個東西賣嗎?)所以他覺得資產負債表要以自身產業比較重要。

    還有他又舉台積電的例子說自身產業的來策略性投資,而不是不知道在做什麼的投資,有策略的投資是像是創意IC設計、世界先進晶圓代工、精材封測。

    他又說他觀察那麼多年以來如果有這個幾點很高機率是地雷股,低存貨周轉、高應收帳款。

    還有蠻多我記我覺得重要的像是大股東質押股票,利多消息持續,股票異常飆漲(我覺得這不一定)過多的雜項項目(他說要看產業像是遊戲業)管理階層異動。

    遊戲產業因為IFRS的關係所以他不是用應收帳款的方式入帳,而是用其他應收款入帳像是我們去便利商店儲值要以後者入帳。

    差不多就這樣。

    我:
    不錯喔~
    那巴菲特的股東信呢,有什麼心得?

    底迪:
    其實我覺得巴菲特真的是個蠻酷的人,其實我是聽到你說你未來會跟巴菲特一樣會拉近貧富差距所以才來找你,其實我看完之後心裡就是覺得雖然他很厲害,但他一直以來講的都差不多,就是要長期投資。

    其中他也說他不會買黃金這點跟我的想法蠻像的,因為他不會買無法持續創造價值的產品,還有他也說他從遇到葛拉漢時的以便宜的價格買入低於價值的公司,到跟蒙格的以合理價格買入優質的公司。

    還有他因爲有保險事業所以有浮金所以才有現在的波克夏,還有其實我覺得他買的公司如果是我不太喜歡,我也尊重,投資的東西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不要文人相輕。

    我:
    很棒的心得,16歲有這些體會不容易。
    那從0到1這本呢,可以分享嗎?

    底迪:
    從零到一不用說一定是因爲Peter Thiel看的。
    作者應該不用多做介紹就是PayPal幫的,(PayPal的各個都是厲害的人像是Elon Musk我個人也是他的粉絲)Palantir的創辦人。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就是簡單的描述他覺得成功的企業所要達成的條件,而裡面我覺得有關投資的就是未來現金流(我忘了他是舉哪間的例子應該是Twitter )其實我覺得這就跟DCF很像,其實這本有點像是如何打造被反壟斷調查的教科書,你在裡面說如何達成壟斷啊一定會被美國左派討厭。

    而我覺得裡面講的80/20法則就不用講了,但我想單獨講的就是客戶的取得成本,應該來說以SaaS公司來講要越來越低,原因很簡單,因為原本的客戶已經用你的系統要持續留著客戶也較簡單(生態系綁架)像是你用SaleForce的CRM就不太會用其他家,這是B2B,而B2C的例子因該就是串流音樂因為你用Spotify你的歌單都在裡面就不會想換去其他家的,而新的客戶因為你的市佔高所以選擇你,而我覺得這點就有點像Ben Thompson的聚合理論。

    我:
    好,找個機會見面聊?

  • 巴菲特自傳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23 12:27:33
    有 251 人按讚

    【🎁抽獎贈書活動】《#超速學習》x2本
    🚀網路論壇譽為「學神」的史考特分享他的獨門學習秘訣
    🗺️我試著重新咀嚼書中的九個學習法則,並且重新排序與整理,試著在 #一張圖 裡,呈現這些精彩的學習元素如何彼此連結,說明該「如何開始、如何執行,最終又會通往哪裡」。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ultralearning/
     
    【《超速學習》在說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是被網路論壇譽為「學神」的史考特.楊(Scott H. Young),他使用一套特別的學習法則,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西、葡、中、韓四種語言,一年內完成MIT四年課程。他把這些自學計畫的紀錄,完整公開在個人部落格上。

    在這段自學的旅程中,他除了教人如何學得快、學得深之外,他也碰到許多對「學習」這件事本身抱持強烈熱情的同好。他廣泛地把這些學習的方法,歸納成這本書中的九個學習法則,並將這套方法稱為「超速學習」。

    作者對超速學習的定義是:「一種獲取技能與知識的策略,兼具自主性與高強度。」而這套策略與方法,是一系列的指導方針,而不是金科玉律。對於想要學習「如何學得又快又好」的人來說,這是個起點,而不是終點。
     
    【用一張圖掌握這本書的精華】
     
    我本身也是「自主性」與「高強度」的擁護者。我喜歡自主性地去學習有興趣的事物,例如學烹飪、架部落格。我也喜歡高強度的學習方式,例如定期寫閱讀心得,透過寫作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讓我能踏出舒適圈、獲得成就感。

    不過,我認為這本書很可惜的地方,在於作者雖然列出了九個學習法則,卻缺乏將它們彼此連結的企圖心。就很像一道豐盛的料理,上頭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食材,但卻沒有畫龍點睛的擺盤。

    以下,我試著重新咀嚼這九個學習的法則,並且重新排序與整理,試著在一張圖裡,呈現這些精彩的學習元素如何彼此連結,說明該「如何開始、如何執行,最終又會通往哪裡」。
     
    【1.建立自己的學習地圖】
     
    首先,進行任何學習事情之前,最重的第一步是「1. 後設學習」,也就是「學習如何學習」。具體來說,就是畫出一張屬於自己的學習地圖,只有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才不會迷路。你必須知道這項學習的終點,該擁有什麼樣的技能,該掌握哪些關鍵知識。

    例如你要學一個新語言,你可以先廣泛瀏覽別人「如何學習」這個語言的經驗歷程,並將這些經驗去蕪存菁,留下共同重要的部分。透過基本的交互參照,掌握你需要了解哪些事情、記憶哪些事情、練習哪些事情。以這個藍圖開啟自己的學習旅程。

    當然,踏上學習旅程之前,學習的「動機」本身非常重要,它必須帶有強烈的目的性,或者是強烈的興趣。我推薦採用《先問,為什麼?》這本書中「黃金圈」的方法,透過問答「為什麼、做什麼、怎麼做」這三個問題,探索讓自己可以堅持不懈的動機與目標。
     
    【2.啟動越轉越快的學習飛輪】
     
    當你建立完自己的學習地圖之後,就能進入學習的飛輪。第一個關鍵就是「2. 直截了當」,也就是「從做中學」。如同「Just do it」這個家喻戶曉的精神,在Nike創辦人的自傳《跑出全世界的人》書中表露無遺:真正的學習,其實是直接做你想變擅長的事時才會發生。

    然而,直接從做中學,必然會遭遇困難與挫折,此時就要懂得「3. 勇於實驗」的心態,認知到學習的行為本身就是某種嘗試與犯錯。你可以分析自己犯過的錯,去制定不同的行動計劃,用一種做實驗的心態,親身體驗「哪些有效?哪些無效?」。

    在實驗的過程中,你還可以用「4. 提取記憶」的方法,去回憶自己的所學所見。例如,你可以回想「我在這件事情上學到些什麼?」,然後試著回答自己的問題。試著提取一個尚未存在你腦中的答案,就像鋪設一條道路,可以帶領你走向一棟尚未被建造出來的建築物。

    接著是「5. 保留記憶」,把自己所學到的事情,刻劃在腦中的長期記憶區。除了書中四種改善記憶深度的方法之外(間隔法、程序化、過度學習、記憶法),我補充從《為什麼要睡覺?》書中學到經常被人忽略的訣竅:「充足的睡眠」。與其挑燈夜戰強迫記憶,不如睡個好覺更有助於記憶的深化。

    學習飛輪的最後一項「6. 反覆操練」,指的並不是重複已經擅長的事情,反而是鼓勵你積極地「聚焦在困難與弱點上」。因為,在心理上感到費力的事,比感到輕鬆的事還能為學習帶來更多的好處。

    最後,重複這整個學習的飛輪,開啟一次又一次的學習循環。在下一個段落,我們來談如何讓這個學習飛輪,保持高效率運轉的秘訣。
     
    【3.保護學習飛輪運轉的效率】
     
    當學習的飛輪開始轉動之後,你必須用盡最大努力,用「7. 專心致志」來保護這個飛輪免於被「分心」中斷。在這個資訊與娛樂爆炸的年代,所有的訊息都在搶奪你的注意力,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注意力」,就成了非常關鍵的技能。

    我在《極度專注力》這本書讀過一項研究數據:「當某項任務被完全中斷的時候,得花超過20分鐘才能完全回到之前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你放任手機的鈴聲通知,或者任由電子郵件的收件提醒不停干擾自己,你在進行的學習效果必定會大打折扣。

    因此,對於一個有經驗的學習者而言,他會設計出有利於專心致志的環境,確保自己的學習任務持續高效率地運轉。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你可以從專注5分鐘做起,然後朝10分鐘、30分鐘邁進。控制注意力的功力,決定了學習成果的高度。

    我也推薦另一本研究世界頂尖高手心理體驗的《心流》這本書,它提倡一種當你把把專注力發揮到極致的時候,感受到一股渾然忘我的最優體驗這種「心流狀態」。這個狀態發生在我們進行著有目標導向、具挑戰性的學習活動當下,同時能最大化學習的成效。
     
    【4.接受外來回饋與持續修正】
     
    在學習飛輪的外面,敞開心胸傾聽外來的「8. 意見回饋」,有機會讓學習的成效提升好幾個檔次。許多人會認為「對於回饋的恐懼,經常比體驗回饋本身更讓人不舒服」,但這種令人不舒服的感覺,正是促進成長的契機。

    作者從自身的經驗歸納,學習者必須從周遭的朋友與師長,甚至是網路上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聽取這三種意見回饋:(1)結果型回饋:做錯了嗎?(2)資訊型回饋:哪裡做錯了?(3)改正型回饋:如何修正錯誤?

    反芻這三種回饋,再整合回「3. 勇於實驗」裡面調整自己的行動策略。如同《刻意練習》這本書也提到高手專家與普通人的差異就在於,他們在練習的過程持續聽取「高強度且有建設性的回饋」,形成一個正向的改善循環。
     
    【5.發揮學習成果的綜效】
     
    當你讓學習的飛輪持續高效運轉,大腦就會將這些技能與知識存成一個心智資料庫,達到「9. 培養直覺」的境界。依照作者的定義:「直覺是大量有條理地處理問題經驗的產物。」許多看似「天才」的機智反應,背後往往是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成果。

    這讓我想起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的經典作品《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提過「心智模型」這個概念,經過龐大的經驗與知識的累積,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型,培養對世界敏銳的認知。學習與發展一項技能,就像在心智模型裡填上自己的經驗,讓思考時有實務的支撐。

    如同巴菲特和查理蒙格都喜歡習慣,他們透過閱讀建立大量的知識資料庫,因此能夠隨心所欲地提取寶庫中的東西,說出看似直覺反應的非凡洞見。我從《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也學到閱讀就像是編織一張自己的知識網,漸漸地培養出趨近直覺的知識提取功力。
     
    【後記:學習是為了拓展自己的可能性】
     
    《超速學習》對於剛接觸「如何學習」的入門讀者來說,像是一道滿漢大餐,陳列了各式各樣的菜色(學習的方法)。然而,不是每一道菜色都一定適合你。真正重要的是,究竟哪些食物對你自己有幫助?你可以把這本書視為學習的開端,挑選一些方法然後付諸實踐,尋找自己的答案。

    對於有經驗的資深學習者而言,這本書作者本身的故事,以及其他學習者的經驗,背後的「動機」是很有意思的部分。例如作者分享自己超速學習的成果,強化他身為「學習專家」的可信度。學習一項困難技能的真正動機,往往才是驅使你義無反顧、全心投入的關鍵。

    最後,我很喜歡作者對於學習的詮釋:「做困難的事,尤其是與學習新事物有關的事,會提升你對自我的認知,這能帶給你信心,相信自己或許做得到以前做不到的事。」學習是為了拓展自己未知的潛力,探索人生光譜中所有可能的極致色彩。
     
    【抽獎辦法】感謝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1、抽出「2本」《超速學習》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覺得學習一件新技能最困難的是什麼?例如:「我認為找到學習的動機最困難!」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5/25(一)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三名正取,兩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5/27(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