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巧兒灶咖是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巧兒灶咖是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巧兒灶咖是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巧兒灶咖是誰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Sharon世界走跳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當跪婦當煮婦之聖誕花圈麵包」 應景麵包不怕多,於是這回來做聖誕花圈款 🌺 我是看巧兒灶咖的食譜,一模一樣的比例,第一次嘗試這種布里歐(brioche)麵團,不加一滴水,液體類完全是由牛奶、雞蛋、奶油堆疊出來,這款的鬆軟真的不是一般麵包可以比擬的。 食譜在這: https://ciao.ki...

  • 巧兒灶咖是誰 在 Sharon世界走跳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9 19:00:31
    有 141 人按讚

    「不當跪婦當煮婦之聖誕花圈麵包」

    應景麵包不怕多,於是這回來做聖誕花圈款 🌺

    我是看巧兒灶咖的食譜,一模一樣的比例,第一次嘗試這種布里歐(brioche)麵團,不加一滴水,液體類完全是由牛奶、雞蛋、奶油堆疊出來,這款的鬆軟真的不是一般麵包可以比擬的。

    食譜在這:
    https://ciao.kitchen/christmas-wreath-bread/

    也因為食譜中加了一點萊姆酒,邊烤時會邊散發出濃濃的奶油香和酒香,看著它在烤箱內慢慢長大實在滿足。

    出爐後拍了照我就等不及自己先試吃一口,吃完接著轉頭跟老公說:
    「這你一定會喜歡!超軟,這款又有蘭姆酒、抹醬我還抹的夠足」

    傲嬌人回說:
    「你以為又甜又有酒的我就一定會喜歡嗎?」

    隔天回溫烤了一塊給他吃,他不用講話,光看他微微顫抖上揚的嘴角我就知道:「中了!😌」

    我半揶揄著說:
    「昨天是誰說 不是又甜又有酒的就一定喜歡?結果呢?」

    結果,他說還要再來一些、但要我拿捏好他能吃的份量,因為他怕一不小心整塊花圈就被他消滅....🤣🤣

    獨樂(ㄆㄤ ˋ)樂(ㄆㄤ ˋ)不如眾樂(ㄆㄤ ˋ)樂(ㄆㄤ ˋ),聖誕佳節拿這種出手送禮暖胃又暖心喔!
    ----
    查了才知道布里歐麵包為什麼以前被稱為是富人吃的⬇️

    由來是,16世紀有個主教為了搭建高塔需要資金,就開始徵收了"奶油稅“;布里歐之所以特別鬆軟就是裡面高比例的奶油,而吃得起奶油就變成身份的象徵,也因此從那時起,這麵包就變成是上流社會吃的麵包了XD

    #邊吃忍不住邊計算卡路里
    #於是吃完就去打三百回合的健身環
    #倫敦廚藝訓練學院日記

  • 巧兒灶咖是誰 在 幸福365家常料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07 11:00:29
    有 19 人按讚

    #土鳳梨餡瑪德蓮
    #胖貝模
    昨天跟媽媽去看電影《孤味》,哭到我頭痛眼睛充血過度,一早起床頭痛未消小白兔眼還在。
    看著冰箱剩下土鳳梨餡實在不順眼,想想都11月了烤鳳梨酥誰要吃?看到巧兒灶咖把鳳梨餡填入胖貝模,剛好我有一樣的模型,參考了她的配方,再減糖並加入檸檬汁,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開心!😍
    減醣還是得嚐一口,畢竟是製作的人,我想還好我在減醣,因為它好吃極了!沒減醣我應該會嗑上2顆!
    瑪德蓮跟鳳梨餡意想不到的絕配啊!

  • 巧兒灶咖是誰 在 奧地利山邊小屋裡的Zero Waste樂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27 20:29:35
    有 620 人按讚

    「維繫家庭與教養兒女筆記」

    我的9歲女孩兒,已經學會開爐動灶地為弟弟烹調準備簡單的餐食了!

    在爸媽都忙碌而在夜晚遲歸,或補眠晚起時,她能餵飽自己和弟弟,帶著弟弟玩耍、梳洗。

    晚上收工返家時,我們見到的,都是小姊弟倆自行吃完晚餐、洗好澡,穿著睡衣在沙發上等待爸媽回家的身影。

    逸安迪安有各自的生活內容,加上房間與主屋隔了一個露台,很多時候我們幾乎是以互不干擾的狀態生活在一起,因此小姊弟倆學會了照料自己。

    睿安在不滿6歲時就學會自己洗澡,許多方面都能獨立自理。他個性中有種「能馬上做完的事,絕不會拖延」的明快乾脆。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在因防疫而調整的課表中,多出一些能自由發揮的玩樂時間。睿安總是在幾乎所有同學都在玩耍的自由時間裡,埋頭寫完一整個週末或接下來數日的作業,之後無事一身輕地回家。

    原因有二個:「做完了就不用去想他了,而且一直玩,到後來我覺得無聊了,想做些什麼別的。」

    才剛滿7歲的他,已會安排自己的單純小一生作息。「該做的事就那麼幾件,好好地做完了,就能開心地做任何喜歡的事。」是他為自己小小的世界奠定下的信念。

    小孩的獨立與自主性,常在照顧者過度的「安排」與「呵護」中消減了。

    而一說話一表達就立刻有人反應,甚至是過度反應,則常讓孩子失去了些許聆聽自己與他人的能力,也常學不會等待。

    養育小孩17年,在逸安即將升高三與成年,已接近第一階段「驗收成果」時期的到來,我常觀察著四個孩子的言行,反過去推想,是什麼行為造就了他們的某些特質?

    檢視出的那些反思,若是出自我與另一半的失誤,就虛心檢討改進。若有做得好的,就在心裡給自己按個讚,並讚許孩子們的表現。

    一切成長,都要雙方願意。不是我們教養了他們,而是他們願意成全我們大家的成長。

    我看著17歲的逸安,從非常難帶的類過動地獄魔孩,長成了處事理智妥貼,時間管理有如精準瑞士名錶,平均成績在全校同級生中數一數二,交友廣闊小有名氣,每日固定在健身房鍛鍊一個半小時並練習半小時滑板的小大人。

    看著迪安由安靜乖巧的嬰兒,長成沈默內向,但似乎無事可撼動的雲淡風輕眉目如畫美少年。雖然話不多也不愛出門交際,但天生有種緩靜貴氣,面對什麼樣的場子都能淡然自若一笑。

    傻呼呼卻細膩溫柔的安雅與精明俐落又難纏的睿安大寶寶,跟大哥二哥一樣,在維持自我特質之時,也好好地茁壯長大。

    回顧這17年的育兒生活,最深的體悟是,身為主要照顧者,自己過得有多好,孩子就長得多好。

    一昧對孩子好,忘了對自己更好,大家都不會真的好。

    配偶與孩子有時無可避免地是生活重心之一,但主角永遠是我自己。

    雖然做著主婦的事,但心懷夢想,一有機會就勇敢地碰觸實踐。不將目光過於糾結在瑣事,也不過分關注與自己無關之人事物。

    我從不用「為母則強」「媽媽永遠是最後一個休息的人」或任何「當媽與女人就是這樣」的信念束縛自己。

    也從未拿「男人就是如何如何」「還能期待男人什麼呢」的框架套住另一半。

    做自己較拿手的部分,不太會的與做不好的,一起學就是了,凡事不搶過來做,也不設任何標準。

    除死無大事,不為雞毛蒜皮之事損傷感情

    也不挖苦不看輕不強求不批評。

    一切事務透明,共好共享。財務不分你的我的,誰有錢就誰出錢。在高度信任的前提下,要買什麼都無需經過對方同意,雖然還是會分享自己的想法。

    我就算一聲不響地換掉全家所有家具電器,他也不會皺一下眉頭。而他若是一口氣買五把吉他,我也覺得沒關係。

    當然,我們沒有這樣豪爽的預算。但對方覺得重要的事物,只要能力可及,我們都會支持彼此,無需說服。

    我絕不是心靈手巧的賢慧萬能女人,但寬容大肚又心大,且幽默搞笑能逗樂另一半這些方面,厚顏自誇自己能名列前矛。

    至少,與我相處時,我的他總是因為笑料不斷而樂不可支,而且覺得他自己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遇事時,要提醒自己,最要緊的是什麼?

    先生沒幫寶寶將外出包完美打點好,沒照太太的規劃執行瑣務,或家事做不到位,跟先生在實作練習中學會分擔工作量與體貼太太的心意,孰輕孰重?

    婚戀關係裡要不得的,是起了挑剔指教之心。

    在維繫夫妻與家庭關係時,最重要的永遠不是持家能力,而是理解/協調/尊重的高度在哪。

    *圖為我們都很喜歡的一間法式簡約咖啡館。這是四年前決定送三歲的睿安上幼稚園時,夫妻夢想著單獨約會去的首選地點。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