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工程師職稱等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工程師職稱等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工程師職稱等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工程師職稱等級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矽谷阿雅 Anya Che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賺錢最快的方法是做免費 — 台灣應屆畢業生兩年當上矽谷臉書數據師 最近因為疫情衝擊,大部分公司都人事凍結,最近好多應屆畢業生或是想轉職的上班族來跟阿雅求救,我諮詢了幾十個讀者,發現畢業生最大的困境是沒產業經驗、沒專業經驗;畢業多年的人的困境則是因為有了點經驗,只想去大公司,但大公司分工細,想找的那...

  • 工程師職稱等級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27 08:27:20
    有 1,130 人按讚

    賺錢最快的方法是做免費 — 台灣應屆畢業生兩年當上矽谷臉書數據師

    最近因為疫情衝擊,大部分公司都人事凍結,最近好多應屆畢業生或是想轉職的上班族來跟阿雅求救,我諮詢了幾十個讀者,發現畢業生最大的困境是沒產業經驗、沒專業經驗;畢業多年的人的困境則是因為有了點經驗,只想去大公司,但大公司分工細,想找的那個領域其實自己經驗很少。這時候,你有兩條路:繼續投履歷,等有錢或是比較多錢的工作再去;或是找個實習或義務工作,還花錢上網學東西。你會選哪一個?大部分的人都會選前者,「因為我有經濟壓力」、「因為我找工作就沒時間做無薪」、「叫我實習?我有經驗了!」🖐等等!在你回答我之前,先看看下面幾個真實的讀者個案:

    👉 掏腰包退伍隔天飛上海實習 畢業兩年進矽谷Facebook

    兩年多前,我在 eBay 工作時回台灣演講,當時清大材料剛畢業的杜威透過粉專來當義工,會後他跟我說,他想當數據分析師或數據工程師,已經有在網上修相關課程,但完全沒有經驗:唯一有的工作經驗是在台灣優步當暑期行銷實習生,招募司機。他請我幫他注意機會。不久後,我介紹他到eBay的數據分析廠商 Cognetik,負責eBay上海的客戶,擔任數據分析實習生,那是個三十人不到的小公司,完全不起眼。我當時還擔心,他根本沒離過家,一下子要離鄉背井,他行不行?他也很猛,也沒問有沒有支薪,退伍隔天買了單程飛機票,直飛上海,幾天內找到了個小房間租下來。

    杜威在 eBay上海辦公室擔任數據分析師實習生約聘雇九個月,期間還到羅馬尼亞出差,雖然是支薪的實習,但非常少。實習期間,他用 eBay 的工作經驗申請上了美國名校卡內基梅 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資訊碩士,專攻數據分析和工程。在美國讀碩士期間,靠著eBay的人脈,暑假他到了前 eBay 員工在紐約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擔任數據工程師實習生。擔任數據工程師期間,他發現自己其實很多不懂,於是自費花錢上了網路上貴森森的課程。
    畢業後,杜威憑藉著碩士所學、暑假數據工程師的實習經驗、網路課程,錄取進了臉書,沒正職經驗、沒背景,他的第一份正職工作就在矽谷Facebook!短短兩年,杜威從台灣材料系的應屆畢業生,成為矽谷頂尖科技公司的數據工程師。

    💰 Facebook工程師年薪550萬台幣起跳
    根據美國薪水網站Levels.fyi,臉書工程師等級分七級,最低階工程師的起薪含股票一年是550萬台幣,第二低的則是年薪730萬台幣。數據工程師跟軟體工程師雖然工作內容不同,但我猜薪水是大同小異。

    👉 從實習開始 記者成YouTube產品經理
    再舉一個例子。幾年前,孫夢禕是個北京來美國念碩士的畢業生,她曾是紀錄片的助理,也當過記者;沒有理工背景,也沒有做過產品管理。

    她從西北大學媒體創新創業碩士畢業時跟我聯繫,說她願意學經驗,任何機會都好,我收了她到 eBay 矽谷當幾乎無薪的實習生,雖然在美國第一份工作不好找,但她大可到小企業做正職,薪水肯定比在eBay當實習生高,她選擇來我這學東西,我也逐漸交給她很多資深產品經理做的事,她也陸續上手,並轉為約聘僱。

    過程中,她發現自己在數據分析上比較弱,但分析師的時間是好幾個產品經理共用的,她比較資淺,很難有太多分析師的協助,她於是自費去上進階的數據分析課程,不久後,我跳槽到臉書,她則是繼續在其他同仁下接下越來越多重要的工作。

    一年多後,產品經理有空缺,她順利升上正職,成為公司裡少數第一份產品經理 工作就進 eBay 的人(大多都是從小企業做起),並在又一年多後跳槽到 YouTube 矽谷總部擔任產品經理。

    💰YouTube產品經理年薪680萬台幣起跳
    根據美國薪水網站Levels.fyi,谷歌產品經理等級分九級,助理產品經理的起薪含股票一年是500萬台幣,產品經理的起薪則是年薪680萬台幣。

    💰賺錢要看下下一步
    台灣有低薪魔咒,大家都超怕賺不到錢。想賺錢很好,可是如果你一直想要一步登天,結果很可能就是「很想,但是一毛錢都賺不到」,每天只好刷仇富文酸酸有錢人消消氣。
    舉台灣網站製作公司有駭科技為例,大部分台灣網站公司都是做個網站幾百萬,該公司則是用「我便宜做你網站,但我賣你每個月維護服務」為策略,一來這樣不用一直找新客人,二來現在流行敏捷開發,意思是不斷改進,企業本來就有維護的需要。這或許對品質差的公司行不通:你撈一票就要快跑,但是對相信自己品質的公司就不怕。

    ❤️ 真正的勇敢是補足弱點
    你要相信自己,你的能力很棒!不要擔心一時間賺不到錢,只要你不要忘記原本的目標、記得離開舒適圈,這些累積的經驗就可以幫助暫時蹲下的你一躍而上!勇敢不是追求更高、更好的位子,或是賺更多的錢,而是勇於面對真實的自己,補足不行的地方。
    而且,你當然也不要隨便工作就去做,而是想清楚這個機會為什麼對你會有幫助,你在這過程要學到什麼,然後跟對方討論一個對彼此都有幫助的期限,比如說,你想學到怎麼幫併購案做財務,但可能至少要個幾個月準備併購資料,再加幾個月做併購後的財務計畫。

    ❤️ 先接觸,就有機會
    我過去在新創領域不是很有經驗,這幾年我開始陸續擔任新創導師,從一開始的時候提供一些關於產品管理和行銷,以及對大公司賣產品或服務的免費諮詢,後來就陸續有台灣、美國、南非、印度、以色列的團隊找上我。

    ❗沒經驗 人家沒收你學費不錯了
    你或許會說,可是我花時間耶,為什麼不能收錢?反過頭想,假想你是個上班族,有個高中生想到你公司實習,對方說願意做免錢,你真的會跳起來,覺得太好了,立刻收他嗎?不一定。第一,你又不認識他,要是他偷了公司東西或是不小心惹禍怎麼辦?第二,你還要教他,搞不好自己做還比較快。第三,他又沒經驗,搞不好搞砸,害你被老闆罵死。

    還有,為了讓他能工作,你還得讓他認識其他同事,同事時間也很寶貴,還要來認識你實習生,你得欠他們人情。除了要花時間想說要給他什麼工作,你還得確保他做得開心,不然出去給你投訴爆料或是寫網路負評,你收爛攤子就夠你忙。而且,公司小福利也不能不給他,難道全公司出去聚餐,你好意思不約他?歡迎會、離別會,這些聚餐帳單算誰?當然算你這老闆。再來,他以後找工作、申請碩博士,請你寫推薦信、跟招募經理做reference,你好意思拒絕他?全部加起來,他給你的就是幾個月的時間,還不知道真的能幫上任何忙。倒是你的付出很清楚:你勞心、勞力、還花錢!

    💰 不會是免費 你可以要求其他報酬
    你還是覺得沒收錢很不舒服?別擔心!除了錢,有很多可以幫你之後賺錢的報酬!第一,當然是職稱,要先有名才有錢,你可以跟公司商量,在職稱上有些彈性,比如說,與其說你是財務分析的「實習生」,你可以說自己是「財務經理(約聘僱)」、「財務經理(兼職)」,因為確實你做的是類似資淺財務經理的工作。也沒人知道你其實是個週末幫忙的義工。

    第二,要是你在大公司,很多公司都有上課、參加座談會等的預算,這些預算通常是全組共用,也就是說,他讓你分一些沒什麼大不了,你想想,這些座談會動則數千塊美金,你哪裡可能有機會去?而且你要是沒有公司職稱,去了也沒人想跟你講話!那可是建立人脈,為後來工作鋪路的好方法!

    第三,如果是小公司,職責通常彈性比較高,你可以跟主管討論除了做他們需要的事,也做一些你特別想學的事,比如說,你沒有什麼領導經驗,可以爭取讓你帶更菜的實習生或是廠商;你想學簡報,可以要求他們有機會讓你多試著簡報;你想學敏捷開發專案管理,可以請主管有機會教你讓你嘗試。還有,比起大公司,因為階級多,你的小主管可能經驗權責比較小,小公司的老闆可能經驗特別豐富,你可以跟他貼身學習管理經營;像杜威,就有到羅馬尼亞出差的機會。很多大公司都規定員工不能幫其他人在領英上推薦,以避免大家用領英互惠討好,但小公司可沒這規定,你可以請主管幫你推薦,之後申請其他工作或學校也都是你最好的證明。

    而且大多的實習生,如果表現好,通常公司都會想辦法弄出預算,所有我知道的人,都在幾個月後從無薪變成支薪的工作。即使沒有,同事也會幫忙介紹有錢的小案子。再說,有工作總是比較容易找工作,也沒人說要是你在幫某個工作免費做事的時候,收到谷歌的offer不能去啊!

    要是什麼都沒有,最糟情況怎麼樣?比起在家投履歷半年被拒幾百次,或是後來乾脆不投,在家避風頭喝酒追劇;你花了幾個月時間學了一些東西,履歷上多了個經驗,週末少了一點時間滑手機看酸民文,還累積了一些人脈。很划算吧!👍👍👍

    📒 部分內容選自書摘:矽谷阿雅《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博客來購書全球直送+電子書立刻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20

    https://bit.ly/3da6lDq

  • 工程師職稱等級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4-09 14:32:22
    有 330 人按讚

    想自信推薦自己,卻被當成「職場假貨」…自我行銷和謙遜之間如何拿捏?

    我很少談「過度行銷」自己這個話題,因為我認識的亞洲讀者通常都是不擅於行銷自己,有實力、有潛力,但缺乏對產業的認知和自信,但我偶爾也會遇到過度行銷的「假貨」,反而讓錯失大好機會的讀者,我來分享一下他們的特點,你得看看自己是不是不小心當了「假貨」!

    日前,有個在美國唸書讀者請我幫忙推薦工作,我沒時間跟他深談,但看了一下他的履歷,在某個產業有些經驗,我想起我在該產業有個好友是業界大老,我幫他聯繫了朋友,朋友說願意跟他聊聊。朋友在業界是第一把交椅,我心想:「要是這讀者能跟他貼身學點東西,不僅能立刻進入美國該產業,以後出去在業界根本是貼金!」我跟讀者說:「你的目的是進去學習,我跟朋友說了,他有興趣收你當實習生,因為你還沒畢業。」

    他面試的前一天,我特地約了朋友出來吃飯敘舊,我們在一家韓國烤肉點了牛小排,一邊喝著麥茶,我一邊跟朋友推銷了一下,很多台灣讀者對他的領域都很有興趣而且有經驗,而且台灣讀者謙遜又肯學!面試前,我在粉專聊天室給了讀者了一些提點。

    隔天,我興奮地問朋友「怎麼樣?聊得還好嗎?」我又期待又得意,心想:「又促成了一件好事!」我朋友尷尬地說:「恩,這個人過度行銷自己,我決定不收他。」朋友說,讀者開門見山就吹捧了自己,但我朋友是領域專家,問了兩個問題,朋友就發現讀者的經驗跟自介天差地遠。我朋友說,其實要是讀者什麼都不會,他也會收讀者,但因為讀者一開始就吹捧過度,當我朋友發現讀者根本都不會的時候,覺得很失望,也覺得有些生氣,因為浪費了彼此的時間在談完全不同等級能做的事情,當下決定不收。

    ✅ 什麼時候容易被感染「假貨病」?
    假貨病最常被感染的時間點,就是當你稍微懂了一些東西,但不是很懂。當產品經理聽到了最小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是矽谷產品經理的必懂知識;當硬體專案經理想轉軟體專案經理,聽說敏捷導師(scrum master)是很多候選人有的背景;剛到美國唸書的時候,聽到老師講各種專有名詞的時候;當你在幾次講座聽到「成長駭客」很紅的時候;當你是軟體工程師,發現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和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很酷的時候;當你剛開始創業,開始有一些客戶,準備做公司估值募資的時候。

    ✅ 假貨病什麼時候容易發作?
    最常見就是當你追求某個機會,發現你的背景不受青睞的時候。像是當行銷人發現科技公司的行銷缺都是「產品行銷經理」的時候,又怎麼投都不上的時候;硬體專案經理想轉軟體專案經理,發現人家覺得自己沒有軟體經驗的時候;留學唸碩士找不到暑期實習的時候;新創還沒有很多業務,剛開始募資的時候。

    這時候,你想起之前有學到一些東西,像是「增加估值可以減少給出去的股份」、「管理企業重要的一環就是管理營收P&L(Profit & Loss)」、「產品行銷負責產品上市」、「成長駭客是行銷的一種方式」、「科技公司像是臉書很成功就是因為有Network Effect」、「如果真的沒有經驗,履歷上可以寫社團經驗」等等。雖然好像似懂非懂,但反正就先把職缺說明和聽過的關鍵字全部塞到履歷上,面試的時候拿出來再說?!

    ✅ 如何「確診」自己自己有沒有「假貨病」?
    最糟的「確診」時機就是在你面試的時候,那就好比你已經發燒兩週、呼吸困難,才被架上救護車到醫院才要驗COVID-19病毒。最佳的「確診」時機是症狀還不嚴重,還可以治療的時機,這通常是在面試前、跟業界人士聊天的時候。

    ✅ 你覺得我適合…嗎?
    比如說,你想行銷自己是「電商產業的策略經理」,那你可以先找有產業裡的人先聊一下,問他們覺得自己的背景如果想做這樣的工作有沒有機會,缺什麼?問他們這樣職位的人背景和專長是什麼。你可能會發現,大部分策略經理、策略師的背景是管理顧問公司的人,擅長閱讀研究報告,抽絲剝繭,化繁為簡,非常善於做簡報,還有一些人有財務背景,因為很多策略經理的策略推薦可能牽扯併購。

    再舉一個例子,管理營收P&L(Profit & Loss)這個技能,通常是是總經理的工作,就算不是一個公司的頭,也至少是一個區域或產品線的業務大頭,因此,如果你是個只有幾年工作經驗的行銷經理,說自己主要技能是營收P&L(Profit & Loss),恐怕會引來質問。
    我曾經遇過一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的畢業生,他的履歷上寫著「財務副總,加州大學」仔細問,他在學校的一個社團當財務副總,其實他過去的工作經驗是冷氣公司的產品經理,畢業想找的是軟硬體的產品經理。你想想,要是想找財務副總的獵頭真的找上他,結果會怎麼樣?

    ✅ 你覺得我的背景什麼比較有機會?
    接下來你可以問他們,你的背景比較適合什麼公司和職位。比如說,你可能在鋼鐵公司做過業務,在美國唸了MBA,特別專注在分析工具上,有個定價分析的實習,雖然你產品管理、定價、行銷、物流都覺得自己可以做,但聽起來似乎為業務做定價分析師是其中最合理的職務。

    再舉一個例子,很多只有兩三年行銷經驗的讀者,履歷上十項全能,業務、社群媒體行銷、SEO、買關鍵字、品牌策略師、產品管理、物流、電商,但我一問,每樣東西都是「開會有聽過」等級的經驗。其實每個招募經理都年輕過,你沒有經驗真的沒關係,我們期待的不是你樣樣精通,而是在你這個階段,你有某的程度的實力。比如說,你在行銷兩三年,在美國,我期待你對兩三個通路有涉略,其中稍微專精至少一個。你可以說:「我才畢業兩年,經驗不是很多,但是關鍵字廣告是我的強項,我幫這家服裝公司增加50%的業績。但我對行銷上很多其他通路都有學過,也很願意在貴公司實際操作學習。」

    ✅ 什麼時候要行銷?什麼時候要謙遜?
    當你依據自己的背景整理好自己有經驗又有興趣的領域,像是上面的例子,你知道自己雖然不算精通,但你當傳統產業的定價分析師有競爭力。當你面試類似工作的時候,放馬過來!「我在傳統產業當過業務,我知道價格的重要;我在MBA學會的統計軟體像是R等,我很會做預測分析;我實習的時候在科技公司做定價分析,有實務經驗!」

    但當你在netwoking跟人家聊天建議人脈的時候,你要的是對方喜歡你,覺得你有一點經驗、推薦你不會給他們找麻煩。還有你找實習等學習機會的經驗時,對方期待你能幫上一點忙,但對你期待有限,而且你也還不知道對方需要什麼樣的實習生,與其推銷,不如先了解對方背景和需求。

    還有,關公面前不要耍大刀,已經跟你說他是個大師,就別假了吧!

    ✅ 這些地雷不要踩
    幾個我常見容易引起質疑的地方:
    ❗️把社團經驗放在領英上當工作經驗。例如,寫是「某某學校行銷副總」,其實是個社團幹部。
    ❗️ 推銷自己某個職稱,但從來沒做過相關的工作。例如,我是「軟體產品經理」,但沒做過軟體,也沒做過產品經理。
    ❗️ 推銷自己十八般武藝都會,但其實沒有一個會。除非工作多年管理職,否則建議推銷兩三個,其中一個專精,這樣就好。
    ❗️領英上首要技能寫「領導能力」但只有一兩年經驗也沒帶過人。五年以下經驗的人建議都在技能上放硬實力,像是財務分析、關鍵字廣告、Java程式語言、R統計軟體、app用戶體驗設計。
    ❗️推銷自己某個職稱,但其實不清楚職務內容。例如,想找「產品行銷經理」,但不知道通常是負責軟體產品首次上市某個國家的產品定位,像是「谷歌相片在這個國家的主要賣點是…,跟…相容,不是競爭對手。」;誤以為是用行銷活動推銷產品,像是「做一個公關活動,跟大家說我們公司新的飲料上市了!」

    ❤️ 你這階段 會這些很棒了 不用裝別的
    整體來說,我還是鼓勵大家充滿自信,但大家也要記得,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有被期待會的東西。如果你是兩三年經驗的新鮮人,學一兩樣領域很正常,誠實面對自己,透過多跟產業人聊天,了解自己可以發展的領域。別讓假貨症頭壞了機會到手!

    好讀版 https://bit.ly/34kqMKk (長按鼓掌可以拍多下喔!)
    __

    ❤️ 阿雅履歷範本借你用 https://bit.ly/2T6FX5S
    ❤️ 需要職涯建議,粉專傳訊息給阿雅!
    ❤️ 追蹤阿雅IG @AnyaCheng0908
    ❤️ 加阿雅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anyacheng/ (幫阿雅按讚技能喔!)
    ❤️ 更多職涯分享在「慌世代拓荒時代」群組
    ❤️ 如何談到更好的薪水 https://bit.ly/2UsoMee
    ❤️ 五分鐘讓矽谷獵頭找到你(上)https://bit.ly/2vuP5Is
    (下)https://bit.ly/3afc5d2
    履歷上該不該寫推薦人? https://bit.ly/2Wegv0g
    ❤️ 如何回答你的缺點是什麼?https://bit.ly/2Uhab5u
    ❤️ 想當產品行銷經理請三思 https://bit.ly/2ISCMIQ

  • 工程師職稱等級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21 14:31:42
    有 331 人按讚

    如何談到更好的薪水?
    我一定要告訴人資我現在賺多少嗎?我該告訴對方期待薪水嗎?什麼時候講?什麼可以討價還價?薪水談太高,容易被裁員嗎?一定要討價還價嗎?先談大還是小東西?多少錢才合理?

    ✅ 拖延
    面對薪水的問題,如果面試還在很初期,像是人力資源篩選階段,你可以用拖延戰術「我想現在講錢有點太早,畢竟我對職務內容不太清楚,要不等我和團隊聊完我們可以再談?」

    如果人資還是緊咬不放,畢竟,如果期待差距太大,人資也不希望你和招募經理彼此浪費時間,你可以問他「要不你告訴我這個職位的預算區間,我可以跟你說我會不會有興趣?」

    ✅ 不談過去薪水 只談預期薪水
    如果人資還是不死心,而且你現在服務的公司是中大型企業,那你可以說明自己的年資和職稱,「我是有五年工作經驗的的工程師,我的下一階是工程經理,如果要跳槽,我期待至少工程經理等級的待遇。在Glassdoor還有你們人資的產業資料庫,都有很數據顯示我們公司個等級的平均薪水。」通常,這都可以讓人資停止追問你的薪水,畢竟,招募經理如果真的要人,你夠好,他就會想辦法弄出預算!

    如果面試已經到了後期,或是人資要適硬要你拋出數字,如果職缺在美國,他問的是「你過去薪水多少?」這個問題你大可以不要回答,因為不少州都已經規定不得問過去待遇。你可以直接但有禮貌地說:「我不能告訴你我過去賺多少錢,但我可以告訴你我期待的待遇。」

    但如果他問的是「你期待薪水多少?」就很合理。面對這個問題,你要事先做好調查,如果是美國公司,Glassdoor、Salary.com、Levels.fyi、Linkedin等都是很好的工具,接著,你可以提出一個期待的區間。

    ✅ 錨點效應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在進行決策時,會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資訊(這稱為錨點),舉個舉維基百科上的例子,A店主要是賣一千日圓左右的餅乾為主,所以客人看到三千五百日圓的商品,會覺得「貴」。但是B店大多是賣價格在五千日圓上下的餅乾,看到三千五百日圓的混裝餅乾,會覺得「便宜」。

    在協商的時候,你可以拋出錨點,比如說「很多後台工程師薪水都是十萬起跳。」這時候,你拋出了一個錨點,但你沒有說那是你的薪水,接著,你可以說,「當然,我知道自己還不是很有經驗,因此,我認為六到八萬是我可以接受的薪水區間。」因為有錨點,會讓人資覺得你提出的價錢相對合理。

    ✅ 不只薪水 什麼都可以談
    除了薪水、股票、獎金,還有很多可以討價還價:搬家費、職稱、休假日、病假日、上班彈性、職務內容、出差、參加座談會、產業界的會員、補助上課、上班坐計程車報帳、公司配手機等。如果是小一點的公司,你還可以談保險等級、假沒用完能不能換錢、買公司產品有折扣等。

    ✅ 找出雙贏 小東西留在最後談
    談判的重點是了解對方要的是什麼,想想如何能夠達到雙贏的局面。就像兩姐妹爭一顆橘子,溝通才發現,姊姊要橘子皮磨粉做餅乾,妹妹要橘子肉當水果,兩個人都不需要整顆橘子。

    建議多了解企業在意的事情,比如說,他可能在意你早點上班,好消耗今年的預算;他也可能不能提高本薪但願意增加獎金,因為獎金是總部的預算;他也可能鼓勵你上課,因為那是人資的預算;坐計程車報帳可能沒問題,因為是出差類別的預算;你可能想要某個經驗,老闆可能正煩惱要多找一個人做那件事,你順便接下來對雙方都好。

    先談大的事情、你在意的事情,談完最後再問小東西「對了,有個小事,我上班車錢可以報帳嗎?」就像是買菜最後走之前要把蔥一樣的道理!

    ✅ 不要害怕討價還價 但記得他是你未來老闆
    美國企業期待你來協商,這是專業的表現,表示你夠本事,他賺到了。你如果沒討價還價,對方還可能覺得懊惱,覺得自己價錢開太高。不過,事先打聽好哪些可以談、哪些不行,很多大公司都有一些固定的東司是不能談的。要是真的不能協商當下的東西,可以要求六個月後、明年新預算年度開始後重新評估。

    拿到offer時,不管你是不是開心跳起來,不要立刻接受,要求兩週想一想,一來你可能發現你忘了要什麼東西,二來表示這是彼此讓步後的妥協,也就是說對方賺到了。協商最後,稱讚對方是協商高手,這會讓對方覺得他佔到便宜了,雙方愉快收場。

    ❗️高薪不一定好
    最後提醒,高薪不一定都好,一方面,你未來還要跟招募經理和人資共事,過度要求、打壞關係不是好事,要是真的讓對方感覺你的薪資待遇期待太高,他們也可能不願意雇用你,因為擔心你委曲求全,進公司以後騎驢找馬,很快就離開。還有,除了錢,經驗、學習、有意義、同事、興趣、文化都是其他很重要的職涯考量,我也曾經跳槽到薪水比較低的公司。

    而且很多公司在做年度評鑑的時候,會把階級和薪水拿出來比較,越高階級、薪水,人家對你的期待就越高,評鑑就越不容易達標。美國公司,評鑑沒有達標,很可能明天就叫去你小房間,東西收收不用再來!

    ✅ Medium 好讀版👉 https://bit.ly/2UsoMee
    _

    ❤️ 阿雅履歷範本借你用 https://bit.ly/2T6FX5S
    ❤️ 需要職涯建議,粉專傳訊息給阿雅!
    ❤️ 追蹤阿雅IG @AnyaCheng0908
    ❤️ 加阿雅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anyacheng/ (幫阿雅按讚技能喔!)
    ❤️ 更多職涯分享在「慌世代拓荒時代」群組
    ❤️ 五分鐘讓矽谷獵頭找到你(上)https://bit.ly/2vuP5Is
    (下)https://bit.ly/3afc5d2
    ❤️ 履歷上該不該寫推薦人? https://bit.ly/2Wegv0g
    ❤️ 如何回答你的缺點是什麼?https://bit.ly/2Uhab5u
    ❤️ 想當產品行銷經理請三思 https://bit.ly/2ISCMIQ (鼓掌長按可以拍多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