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工研院材化所組織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工研院材化所組織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工研院材化所組織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工研院材化所組織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日本智慧農業大步走 加速擴張帶動成本降低 農傳媒 20210529 內容提供/《農政與農情》 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陳彥佑、李春燕、陳思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張淳淳、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服務中心 林意潔 近年因資訊快速且多方突破發展,使其他可應用之領域及軟硬體...

  • 工研院材化所組織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31 13:26:59
    有 0 人按讚

    日本智慧農業大步走 加速擴張帶動成本降低

    農傳媒 20210529

    內容提供/《農政與農情》 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陳彥佑、李春燕、陳思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張淳淳、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服務中心 林意潔

    近年因資訊快速且多方突破發展,使其他可應用之領域及軟硬體同步帶動變化,除在網頁設計優化、開放資料多元應用、IoT、ICT、資料分析工具便利化及資料視覺化發展外,乃至高端如大數據、AI應用,也頻受矚目,本文將分享2019年日本農業Week活動資訊與及後續的發展方向觀點。

    日本東京農業Week

    2019年10月,農委會及工研院單位同仁於強烈颱風哈吉貝影響東日本時,自費前往日本東京農業Week參訪並收集資訊。這次展覽結合日本原有的國際農業資材展、國際次世代農業展、國際6次產業化展及國際畜產資材展,於千葉縣幕張展場合併為單一農業展 ,規模龐大,超過600家日本及各國廠商,3天展期近4萬人次登記參訪,展場中另有登記參觀的工具展和園藝展,三大展覽幅員非常廣闊,並結合不同農業發展方向,吸引各國的農資、機械開發公司、農企業、政府單位、研究單位等相關人員參觀,龐大的資訊量,如要仔細體驗及參與,勢必耗時一天半以上。

    農業資訊的進階應用,目前可說是「百花爭艷」狀態,功能近似產品不斷推出並相互競爭,如各類無人機、辨識系統、管理軟體、機械外骨骼、管理連動應用平台等,各有特色,本展覽不僅止於展示農業相關資訊外,亦有各種農業資材的應用、新型態資材及栽培設施、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器具、農具等展出,以「農業展」而言,可說非常完備,也明示了農業各領域將走向相互融合的方向。

    接下來,筆者將就「無人載具、軟體、機械外骨骼、資材與技術」等主題,與各位讀者分享本次見聞。

    無人載具

    無人機為近年熱門發展的器械,包含水、陸、空形式及自動採收機等其他功能性的無人機械等,依需求而有不同的機型和設計,甚至有異業結合開發,如汽車企業結合飛行用藥無人機的共同開發,成為更便利作業的用藥組合,無人機發展方向為公分級精準定位及便利的自動作業,搭配遠端作業器具和軟體,可實現遠端作業、減少勞力及增進田間作業安全,達成精準農業及安全農業的目標,並減少農業缺工的問題。

    軟體

    2019年日本農業展展出的農業軟體,大多具整合及記錄性質,性質相似的軟體數量眾多,部分並搭配感測器械共同推出的軟體,如設施栽培內監測環境及疾病預測的軟體。另外,結合UAV多光譜拍攝做作物肥份影像解析的軟體,再以UAV定點調整施肥量;紀錄田間從業人員的工作與休息時間、體溫等紀錄和提醒的監測軟體;農產品行銷部分,不少廠商提供B2B 及 B2C類型的「農產品銷售管理系統」,提供生產者和消費者進行互動和販售;生產部分則提供生產者付費的管理解決方案(或稱營農指導員),內容類似國內植物醫生及農業張老師等,針對委託者進行客製化的栽培管理服務,提供者主要為日本國內廠商。展場另有攤位進行日本各地農產品、農藥施用講習、農產公司產品推廣。

    機械外骨骼

    機械外骨骼(又稱肌甲裝、動力服、Powered suit),主要以外骨骼模樣進行依使用需求設計,為著裝後可提升特定功能的裝備,在農業領域常見為提升搬運重物效率、避免重複動作造成職業傷害的外骨骼,對於務農人口老齡化及新農民的身體保護都有絕大幫助。而本次日本農業展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為著裝簡易化、輕量化的類型,甚至輕如一般大衣,且穿戴方式接近衣服的形式,展出國家為尼德蘭,筆者親自著裝試用後,明顯感覺提升搬運重量效果及作業時保護腰部的功能。未來外骨骼也將可結合或協同其他器械協同進行複雜作業,因應國內日益老化之農業從業人員及雇傭勞力減少部份,具有廣大的發展潛力與商機。

    資材及技術

    各式農業資材與技術亦是本次亮點,在栽培設備方面,有各種育苗材料、家庭用耕栽培裝置、高效能燈具、有機肥與土壤微生物商品、栽培介質,以及溫室建材組裝展示、植物工廠VR參訪、授粉資材等。防治資材方面,品項同樣繁多,除各類噴頭、農藥製劑及無人機用製劑外,在其他防治資材方面也具備高度多樣性,如生物防治罐、蟎類陷阱、安全可溶農藥包裝、費洛蒙產品、燻蒸器具、各色光波誘蟲、忌避燈、有害動物聲光忌避設備,及施藥專用口罩等。在採收及包裝的資材部分,則有透氣長貯包裝及包材等。上述資材多為跨領域合作開發,顯示農業研究相關人員可多與其他領域確切進行交流討論、研究協作,共創解決農業問題技術。

    商業化生物防治天敵製劑罐。

    農業科技因資訊技術的發展,有爆發性的成長,許多內容都逐漸貼合Global G.A.P及作業標準化、自動化、安全性提升的需求,從參訪各專案及產品項目來看,無論直接引進或進行跨領域開發合作,就「目的」、「經費」及「合作」、「商業模式」,皆須在不同領域的多方完整溝通理解後有明確同步,否則將易陷入單方利用;或因領域差異而限縮成果,浪費經費、時間,且無法解決問題或強化開發,因此未來農業資訊跨領域、組織合作時,必須更精實及對目標有共識。

    2020年的日本農業展及日本農業發展政策,重點之一為智慧農業的成本降低及普及化(如搭配日本的準天頂衛星的精準定位,減少定位儀器成本),配合日本農林水產省針對智慧農業公告的政策「スマート農業推進総合パッケージ」(Smart Agricultural Promotion Comprehensive Package),並在資料格式規格化後與其中的WAGRI平台資訊連動(2020年開始公開OPEN API的服務),且於日本全國148個地區執行智慧農業實地作業示範推廣,無論從政策資料或展覽內容,均顯示智慧農業不僅只是單一的農業發展區塊,而是上述各類展出區塊內容的各項統整,也宣示了日本的智慧農業逐步走向橫向連結及加速擴張的階段。2021年開始日本農業展的其中一個展區「次世代農業EXPO」也將改名為「スマート農業EXPO」(智慧農業),可以想見智慧農業發展的比重越來越多。

    本次除參觀展覽外,筆者亦前往大學拜訪開發茄科IPM技術的教授(前農研機構研究員),教授於對談中提到日本推廣IPM時,也遭遇農民傾向選擇簡單便利的害物防治方式(如單純使用農藥),使IPM即便效果卓越,但因操作相對複雜,降低農民採用意願,因此對於新科技或現有技術的推出,如能具備便利且直覺模式,將有機會提升利用率。

    因應COVID-19疫情影響、氣候變遷及人力缺乏情形下,智慧農業企業加速選汰,筆者數年來參訪農業展及持續關注智慧農業演變,雖農業資訊更迭速度,不若科技業以「季」為計,也可略以「年」計變化,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可規劃每年或隔年參訪相關展覽,即可看見發展的趨勢及進度。待疫情趨緩後,無論公費申請或自費前往,日本農業展都非常值得前往參訪及收集各類資訊,或接洽引進適用國內的技術、資材,將有助持續強化國內農業競爭力及研究能力。

    附圖:日本農業展於2019年開始將多個展覽一併展出。
    東京農業展展場情形。
    自動採收機器人示範採收蘆筍。
    汽車企業與無人機公司的合作開發無人機用藥組合。
    軟體應用種類多元(左至右為UAV應用、影像辨識、作物販售)。
    月租型農業栽培管理軟體。
    機械外骨骼輔具。
    韓國企業的梨果類授粉用花粉噴射機(搭配噴藥車)。
    農藥資材展示,提升安全性的可溶性農藥定量包裝(類似洗衣球)。
    施用農藥使用口罩。

    資料來源: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59516

  • 工研院材化所組織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0 16:08:55
    有 0 人按讚

    工研院研發願景 有溫度的AI醫療

    莊旻靜/竹縣報導
    2021年4月25日

    隨著科技進步,AI人工智慧逐漸應用於醫療與長照,甚至可透過非接觸量測,得知高齡者的生理數據,工業技術研究院致力於應用AI人工智慧技術,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指出,這會是未來趨勢,而工研院也依據診斷、治療、照護等方面研發。

    林啟萬指出,目前應用方向多著眼於診斷、治療、照護,包含硬體及軟體的開發,像是高速通訊5G雲端也會是人工智慧的一部分,可提升醫療照護的品質與效率,透過技術導入,會有減少健保支出、協助解決社會需求。

    微創導航 手術後免取出

    以工研院目前研發產品舉例,林啟萬說,像是所內發展植入式的醫療器材,透過導入方式,在微創手術後不須取出,植入的過程也具有智慧導航系統,能精準的導向病兆,並由醫師現場判斷,完成治療程序。另外還包含智慧影像診斷,也有助於醫師及時獲得病人狀況。

    林啟萬也說,目前工研院也與國內醫院合作,導入人工智慧及行動平台等資訊與通信科技(簡稱ICT)應用,例如肝臟腫瘤射頻熱消融技術,效果顯著且對正常組織傷害小,臨床也證實治癒率與手術相當。另外也包含3D列印的植體,未來可用於骨頭的重建及嵌入。

    數據匯整 預知未來風險

    林啟萬認為,AI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並非是為智慧化而智慧化,而要更提供有溫度的服務,透過智能化與個人數據的匯整,也能提供更適切的服務,「這是我們的願景」。

    此外,AI應用於照護方面,林啟萬也指,工研院也研發動態行為評估分析,因高齡化社會憂心年長者跌倒,透過評估步態及分析,判斷跌倒的風險,也與榮民之家分析了500多位年長者的步態,發現具有跌倒的風險也可及早因應。

    甚至可應用於遠端醫療,林啟萬說,透過手持式的眼底鏡,讓偏鄉醫師為患者檢查,透過雲端回傳數據,使眼科醫師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也可減省來回奔波時間。

    跨域整合 優化長照服務

    林啟萬表示,工研院目前也成立跨域共創模式「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及「銀髮聚寶盆」,前者融合生醫、電光、資通訊、AI人工智慧、機械等不同領域,打造產業升級與符合市場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與服務模式,串接產業上中下游。後者則驗證、測試及整合長照服務。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5%B7%A5%E7%A0%94%E9%99%A2%E7%A0%94%E7%99%BC%E9%A1%98%E6%99%AF-%E6%9C%89%E6%BA%AB%E5%BA%A6%E7%9A%84ai%E9%86%AB%E7%99%82-201000769.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DovL20uZmFjZWJvb2suY29tLw&guce_referrer_sig=AQAAAIAJo6RyvAR-fbjyTvJiXDlKx1Y86j3IV8GomZbfHnPjfFfU3XKaZVCoJIVrXyzaZeTdmrHJbL14Kgej1_WzHugjoNsei24ErgEM2b9ri3nPuGjwlR3tL5ZkSBnNnshUIFKM7nE_UZEkLZu7_f4TikrHNrDUdT4RZc3m-tBK0J_q

  • 工研院材化所組織 在 飛碟聯播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5 22:41:44
    有 13 人按讚

    經濟部搶鮮大賽10年有成👍
    超過8萬學生激盪創意 點燃創新創業火種🔥

    為鼓勵青年投入創新,技術處推動「搶鮮大賽」。讓學生以工研院、資策會等9大法人開發並已驗證的91項科專技術進行創新發想、創作實作及創業規劃,透過法人技術與年輕學子的火花碰撞,一方面為科專技術應用找出更多可能,一方面培育未來投入創新研發的種子,參選期間學生亦參與搶鮮工作坊(GF Workshop)強化表達能力及學習創新創業相關知識,期望青年學子經過競賽的淬鍊及培訓,能蛻變出全新的自我,逐步邁向創業之路。

    🏆「創意發想類」的冠軍,來自長庚大學的「想見你職想見你」,該團隊結合「工研院量測中心-視線追蹤技術」,突破過去以醫師經驗法則為主的診療方式,提供客觀方式檢測0-4歲幼兒視力評估,改善至今無法準確評估幼兒視力的問題,掌握治療黃金期。

    🏆「創新實作類」冠軍由南台科大「都行,都可以」團隊勝出,運用「工研院資通所-多重感測技」,結合AI自主學習功能辨識藥品,協助藥師覆核調劑結果,避免因給錯藥物而導致憾事發生。

    🏆「創業規劃類」冠軍為臺灣大學「真骨得」團隊,結合「生技中心-再生醫學之細胞治療產品開發」,研發新穎多功能組織工程支架材料,作為幹細胞載體,提供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新的治療方式。

    本屆參賽作品大多數都在解決「人」的問題,特別是健康醫療與環境,而運用的技術以為AI、物聯網及感測技術最多,以醫療為例,學生們的創意包括學齡前兒童視力檢測、心臟檢測、肌肉疲勞度追蹤、老人照護等,展現學生已從觀察問題、找出問題到以科技解決問題,若創意能持續深化精進為實際產品,相信將為社會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