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展場設計作品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展場設計作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展場設計作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展場設計作品產品中有94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是玩玩下: 香港木工展》🌟 #你聽到👂樹木🌲嘅聲音嗎? 響應集團「世界之約」計劃,南豐旗下嘅將軍澳廣場有一個關於香港木工文化嘅新展覽,好適合一家大細去㗎👨‍👩‍👦👨‍👩‍👧👨‍👩‍👧‍👦!對於我黎講,除左係欣賞木匠努力造出黎嘅展品之外,仲係欣賞緊佢地對木工行業嘅一份堅持同付出💪🏻💪🏻💪🏻!展...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00的網紅南道不知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秀真老師的包裝秀 商業與學術一體兩面 學術不該只放在圖書館 得獎的作品在書上 好賣的商品在架上 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學術觀點 包裝八個構面與業主、設計、消費的三位一體 找義工做公益設計展場環保化 串聯義助與公益常常公益歸公益 集資歸集資好像是兩碼事 不是造就設計師的偉大 展場就是個大包裝 慶祝...

展場設計作品 在 INCEPTION 啟藝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4:59:55

【 唱 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常設展 歷經四年籌備,國內第一個紀錄華語流行音樂展覽【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MUSIC, ISLAND, STORIES:POP MUSIC IN TAIWAN 】,正式登場。 由策展人梁浩軒與三位共同策展人:李明道( Akibo ...

展場設計作品 在 INCEPTION 啟藝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4:59:55

【 唱 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常設展 歷經四年籌備,國內第一個紀錄華語流行音樂展覽【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MUSIC, ISLAND, STORIES:POP MUSIC IN TAIWAN 】,正式登場。 由策展人梁浩軒與三位共同策展人:李明道( Akibo ...

展場設計作品 在 INCEPTION 啟藝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4:59:55

【 唱 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常設展 歷經四年籌備,國內第一個紀錄華語流行音樂展覽【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MUSIC, ISLAND, STORIES:POP MUSIC IN TAIWAN 】,正式登場。 由策展人梁浩軒與三位共同策展人:李明道( Akibo ...

  • 展場設計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15:34:47
    有 35 人按讚

    🌟《不是玩玩下: 香港木工展》🌟
    #你聽到👂樹木🌲嘅聲音嗎?

    響應集團「世界之約」計劃,南豐旗下嘅將軍澳廣場有一個關於香港木工文化嘅新展覽,好適合一家大細去㗎👨‍👩‍👦👨‍👩‍👧👨‍👩‍👧‍👦!對於我黎講,除左係欣賞木匠努力造出黎嘅展品之外,仲係欣賞緊佢地對木工行業嘅一份堅持同付出💪🏻💪🏻💪🏻!展區根據唔同主題黎劃分左3大區域,合共展出由17間本地木工團體製作,充滿熱誠、創意同藝術嘅展品🤩🤩🤩!

    🌟「挑戰區」🌟~ 將展示三組作品,有互動木工作品更加有工作坊,讓家長們同小朋友一齊動動腦筋動動手,享受親子時間之餘仲可以寓學於樂,一齊挑戰解謎🧐🧐🧐!
    六木設計~《無題》
    Will_woodcraft及MODICUM STUDIO~《謎。箱》
    一木及Bespecial Wood Carving & Woodcraft~ 《特洛伊木馬騎行車》

    🌟「想像區」🌟~ 可以透過各類型使用回收木升級再造嘅小型作品,了解木材🪵嘅可塑性☺️☺️☺️!日常生活當中,樹木同我地嘅關係係點嘅呢?大家一齊探索一下「木」係生活當中嘅可塑性。展場更有重光造作處理回收木過程嘅影片,讓大家了解更多🤓🤓🤓!
    MUDWORK~《樹鳴》
    木逗~《木時麻花》和《組子花》
    木碎好少年~三件運動機 - 《土炮》、《手把運動機》、《藝術品運動機》

    🌟「開放區」🌟~ 香港木工行業可以延續,全靠一群醉心鑽研木工嘅木匠👏🏻👏🏻👏🏻。「開放區」會展示一系列混合家居同玩味元素嘅作品將「半木半工」或者係「半木半藝」嘅狀態呈現比大家🤩🤩🤩。
    重光造作、自在貓、林昆佑~《大樹機動爸吧》
    Zou - mat及道具所~《RE:ROLDABLE》
    D2 Workshop和Makeitwork studio~《排排坐》

    除左欣賞展覽之外,香港木工展更有四節由唔同木工團體主持嘅工作坊😎😎😎,包括《特洛伊木馬匙扣玩具工作坊》、《反斗回力木戰車工作坊》、《鳥鳴器工作坊》同《回收木燈箱工作坊》,大家仲可以向草途木研社用左多樣品種香港樹木製造嘅工作枱上面體驗木工作坊嘅樂趣😍😍😍。

    想了解更多關於「世界之約」及《不是玩玩下: 香港木工展》嘅資訊👇🏻👇🏻👇🏻
    In Time of 世界之約 - 南豐集團 Nan Fung Group
    網站: https://www.intimeof.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nTimeOf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ntimeofhk/

    《不是玩玩下: 香港木工展》
    TKO Plaza 將軍澳廣場
    展覽地點: 將軍澳廣場一樓中庭
    (地址:將軍澳唐德街1號,將軍澳站A2出口)

    #親子 #文青 #新展覽 #南豐集團 #世界之約
    #《不是玩玩下 : 香港木工展》
    #認識香港木工文化
    #環保升級 #回收木材創意作品
    #互動木藝工作坊

  • 展場設計作品 在 林智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10:00:33
    有 4,346 人按讚

    #教師節快樂

    我在每年9月28日教師節的第一個行程,就是來到孔廟,遵循古禮祭奠至聖先師孔子,同時也對全國每一位在教育現場付出的老師,表達感謝。

    感謝在成長歷程中遇見的每一位老師,諄諄教誨、用心呵護,讓孩子都能在巨人的肩上受到照顧、好好學習,謝謝每一位老師投入孩子們的教育工作,您們都辛苦了,教師節快樂!

    去年,我們重新整理了孔廟廣場,在台灣設計展期間化身展場,今年4月更展示來自全台師生共創的花燈作品,一步一步打破過往的疏離感,拉近市民生活和這座歷史建築的關係。

    現在,孔廟不再只是書本上的名詞,可以舉辦展覽、活化運用,成為創造美好生活經驗的優質公共空間。

    祝福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大家也別忘了常來孔廟走走喔!

  • 展場設計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0 14:46:06
    有 1,188 人按讚

    [前言:壞消息是老闆真的分身乏術撥不出時間寫沙丘,好消息是已經寫新的專題。於是按老規矩用舊文重貼來冷飯熱炒一下。在達利不遠千里跑去 LV-426 幫忙催產異形之前,他曾繞路過去沙丘,準備要扮演帝國皇帝 Shaddam IV。下文包含了這個史上最曲折的劇組故事,而圖左正是他原本會在電影中的華麗扮相。]


    【達利如何催生異形寶寶】#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重貼

    1979年上映的《Alien 異形》馬上要滿四十週年。四十年來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一直低調地躲藏在《異形》電影宇宙的深處不為人知,而那個人偏偏正是當年催生異形寶寶的關鍵人物。

    他的名字叫達利。對,就是你認識的那個達利。


    ▇ 史上最偉大的失敗製作

    一切的起頭是這位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有一天突發奇想覺得他要去好萊塢當明星。他想要演的是科幻小說家Frank Herbert的科幻巨著《Dune 沙丘魔堡》中的銀河帝國皇帝一角。

    《Blade Runner 2049 銀翼殺手2049》的導演Denis Villeneuve此時此刻正偕同Javier Bardem、Josh Brolin、Oscar Isaac、Rebecca Ferguson和Jason Momoa等重量級卡司在沙漠裡拍攝《沙丘魔堡》電影。但在Denis Villeneuve之前已經有非常多人嘗試過要把《沙丘魔堡》搬上銀幕,他們之中唯獨只有David Lync那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版本抵達終點。而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達利參與的這一次華麗的嘗試: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失敗製作的Alejandro Jodorowsky版本。

    智利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被稱作邪典電影之王,他的《El Topo鼴鼠》和《The Holy Mountain 聖山》雖被譽為邪典電影的經典,但嚴格說仍是有利可圖的商業製作。法國製片Michel Seydoux因此告訴他下一部不論他要拍什麼他都可以幫他找到錢。

    Jodorowsky的華麗卡司其實一點都不輸給Denis Villeneuve的版本:除了《Citizen Kane大國民》的Orson Welles、《Sunset Boulevard 紅樓金粉》的Gloria Swanson、《Kill Bill 追殺比爾》的David Carradine、《Rocco e i suoi fratelli 洛可兄弟》的Alain Delon之外,還找了滾石合唱團的Mick Jagger跨界來演男主角。但最令人錯愕的跨界還是達利。


    ▇ 達利引介異形之父

    當導演和達利在紐約碰面談條件時,不按牌理出牌的達利提出了大概是電影史上最匪夷所思的合約條款:

    1. 皇帝寶座的設計必須是「由兩隻交錯的海豚組成的馬桶」;
    2. 皇帝的朝臣必須由達利認識的朋友擔綱演出;
    3. 達利將不會閱讀劇本上的任何敘述(他的理由是「你的點子一定不會比我的厲害」);
    4. 為了成為好萊塢有史以來身價最高的演員,達利的酬勞將以每小時10萬美金的費率計算。

    天知道為什麼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為什麼會答應這麼瘋狂的條件。不過導演也有他自己的解套方式:據說他隨即修改劇本把達利的戲份刪到可以在一個小時內拍完的量,剩下的台詞將由一個機器人替身代替達利佈達皇帝的旨意,而不再由皇帝本人親自現身說法。

    但達利這高貴的酬勞也不是白拿,熱心的大師隨即發揮了他在歐洲藝術界的廣闊人脈,幫導演介紹了一位即將影響電影設計美學數十年的前衛藝術家:後來以《Alien 異形》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的瑞士超現實主義藝術家H. R. Giger。


    ▇ 從娜芙蒂蒂王后到異形頭骨

    H. R. Giger 14歲的時候第一次在明信片上看到達利的名作《Premonición de la Guerra Civil 內戰的預感》,立刻對於畫作中撕裂的身體結構和陰影的運用方式感到目眩神迷。

    本來學建築和工業設計的他,開始善用自己的工業設計專長和達利的超現實主義風格畫面,在肢解的人體上組合各種機械道具、軍事裝備、觸手、生殖器官、骷髏和骨頭,成為獨樹一格的哥德風藝術。

    1975年達利從好友處得到了一本Giger的畫冊,隨即邀請Giger帶著女友到達利在西班牙的住處度假。達利的家是當年歐洲藝術界的聖地,許多藝術家都透過好客的達利在這裡認識和交流。

    達利很快把Giger介紹給正在為《沙丘魔堡》找視覺設計的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藝術家,應該對你有幫助。」

    1975年底、1976年愛寵,Giger飛往巴黎開始替《沙丘魔堡》劇組工作的同時,也在巴黎舉辦了一次小小的個展。後來成為《異形》中的怪物原型的那幅作品《Necronom IV》也出現在展場。

    有趣的是這幅異形的概念圖中居然找得到達利的影子。達利在1972年一幅名為《Nefertiti 娜芙蒂蒂》的素描裡頭,就把著名的埃及娜芙蒂蒂王后塑像從長長的脖子一路延伸到帽子的絕美線條,還原成變形的頭骨。電影中異形光滑而細長的頭骨幾乎就是達利想像中娜芙蒂蒂頭骨的翻版。


    ▇ 我害怕我腦袋裡的畫面

    這時候另外一位創造《異形》的要角也在巴黎登場。

    來自美國的Dan O’Bannon是個年輕的電影全才。他剛剛和大學同學John Carpenter 一起完成了成本僅僅6萬美元的處女座《Dark Star 黑暗星球》。O’Bannon身兼演員、編劇、美術設計、特效執行的才華讓《沙丘魔堡》的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相中,說服他放棄美國的一切(房子、車子、還有他寫到一半的《異形》以及《Total Recall 魔鬼總動員》的劇本),飛到巴黎加入他的華麗劇組。

    「跟我來,有個新的藝術家億要讓你認識認識。」Jodorowsky立刻帶著O’Bannon到展場裡頭看H. R. Giger的作品。

    這兩位《異形》的生父、生母終於見面的歷史性一刻其實詭異怪誕到極點。黑髮的Giger穿著一身黑色皮衣,皮膚慘白的像是此生從來沒有見過陽光一樣。O’Bannon還以為自己見到了吸血鬼本人。

    講話輕聲細語的Giger一碰面就企圖分享精神科醫生開給他的憂鬱症處方——鴉片。


    「你要來點鴉片嗎?」
    「你為什麼需要用那玩意兒?」
    「因為我害怕我腦袋裡的畫面。」
    「可是那些只是你腦袋裡頭想像出來的啊。」
    「那才是我感到害怕的原因。」


    O’Bannon請求Giger讓他借走他的畫冊,回到旅館花了一整個晚上沈浸在Giger的世界裡。巴黎的這一夜改變了O’Bannon的一生,也改變了好萊塢電影史。


    ▇ 被異形爆胸的克隆氏症患者

    Dan O’Bannon先前一直在寫一個關於太空中的怪物的劇本。但他腦中始終苦無怪物的具體形象。

    O'Bannon自己是一種和先天免疫有關的罕見疾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患者。克隆氏症的病徵包括腹部常感不適或隆起、嚴重腹瀉、抽筋、作嘔及大便出血等。持續不斷的絞痛、抽筋正是那些寄生在肚子裡的想像怪物的起源。患者形容發病的過程說「像是鴨子一樣,表面上優雅地在水面上漂浮,其實水面下正發瘋似地暴力打水」。

    《異形》中令人頭皮發麻的異形爆胸橋段正是來自於克隆氏症病友O’Bannon自己的真實經驗 。

    當他看完H. R. Giger那本超乎想像的畫冊:「我被Giger作品中的原創性給狠狠擊中。它們不只是令人害怕萬分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們還是充滿原創力、絕美至極的作品。我一邊看著它們一邊心想:如果誰可以讓這傢伙設計一隻電影中的怪物,絕對會是史無前例的空前成果。」

    O’Bannon知道他終於找到了他始終無法完成的《異形》故事缺少的關鍵元素,他稱作「蛋糕上的櫻桃」。


    ▇ 難產的沙丘魔堡催生了剖腹產的異形

    《異形》的生父、生母在巴黎見面的這一天其實距離《沙丘魔堡》這個製作宣告夭折已經只剩幾週的時間。

    《沙丘魔堡》的原作者Frank Herbert到歐洲出差的時候順便去劇組探班,發現瘋狂的導演還沒開拍就已經把950萬美元的預算花掉整整200萬,而且完全自由發揮、離題甚遠的劇本已經讓電影可能長達14個小時,用Herbert的話來形容「整個劇本已經是一本電話簿的規格」。

    1976年初Alejandro Jodorowsky的《沙丘魔堡》因為投資人撤資而宣布無限期中止(稍後Ridley Scott接手籌拍也同樣半路放棄)。

    當年拋下一切飛往巴黎的Dan O’Bannon身無分文地回到美國,瀕臨破產的他只能借住在編劇好友Ronald Shusett的沙發上。他只能拼命寫劇本,希望終有一天能翻身脫離這張沙發。

    結果好運突然從天而降。當年曾試圖叫他不要去巴黎、來幫我們做特效的好萊塢科幻片劇組《Star Wars 星際大戰》一砲而紅,原本對科幻片興趣缺缺的Fox突然變得渴求任何隨時可以開拍的科幻電影。《異形》橫空出世。

    當年《沙丘魔堡》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留下的另一個遺產也被《異形》繼承:

    Dan O’Bannon在《異形》劇組沿用了Jodorowsky獨一無二的美術設計工作模式。他把Jodorowsky集結的全球美術菁英——法國漫畫家Moebius、英國設計師Christopher Foss和瑞士超現實主義藝術家H. R. Giger集合在旅館房間,讓他們用擂台賽的方式提出各自的設計,誰的設計圖勝出就掛誰的名字。

    這組被Jodorowsky稱作「spiritual warriors 精神戰士」的美術兵團成員,先後不同程度參與了導演Ridley Scott的《異形》和《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的設計工作,更影響了《Akira 阿基拉》、《Ghost in the Shell 攻殼機動隊》、《The Terminator 魔鬼終結者》、《The Fifth Element 第五元素》和《The Matrix 駭客任務》等等經典。

    現在誰還敢說達利一個小時收費10萬美元很貴呢?

  • 展場設計作品 在 南道不知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2-24 11:26:05

    陳秀真老師的包裝秀
    商業與學術一體兩面
    學術不該只放在圖書館
    得獎的作品在書上
    好賣的商品在架上
    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學術觀點
    包裝八個構面與業主、設計、消費的三位一體
    找義工做公益設計展場環保化
    串聯義助與公益常常公益歸公益
    集資歸集資好像是兩碼事
    不是造就設計師的偉大
    展場就是個大包裝

    慶祝南道不知道一百集播出
    感謝全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提供「紙版墨色工」及「pd包裝設計」
    各三本給粉絲們留言贈書活動
    於2月24日已抽出六位幸運兒

    恭喜下列三位獲贈「紙版墨色工」一本
    🎁Arwen Tu
    🎁chi mo
    🎁KK小葵

    恭喜下列三位獲贈「pd包裝設計」一本
    🎁杜皮皮
    🎁kainkazami
    🎁陳宏銘

    請於一個月內(3月23日)之前與下我們連絡
    我們將書六寄到你手上,
    如超過回F覆力日期將舌重新抽中出,
    感謝你的支持。

    連絡 電郵 upcreative1988@gmail.com

    本集後製剪輯感謝 JessieWang 義務支援

  • 展場設計作品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30 18:10:28

    【認真玩】2020台北雙年展 | 嚴肅的玩笑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 李長潔
    .
    前往2020台北雙年展,台北的天空陰冷,以《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為主題的北美館,並沒有明顯的國際性藝術大展的氣氛,灰白色的天空與牆面,灰白色的大廳與主視覺,一切像是某種策略性的低調,迫使著「台灣人」體驗著在「全球」疫情爆炸時,還能舉辦藝術大展的那種奢華。甚至懷疑,這雙年展,是不是策展人Bruno Latour的一個嚴肅的玩笑。
    .
    ▓ #知識論的改革實驗及其展演
    .
    Bruno Latour,當代重要的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70年代後期開始,根據科技與社會的交纏關係,展開整個人類智識知識論的規劃,提出行動者網絡理論,重新思考啟蒙時代以來的人文主義,甚至是「有人以來」的人類主義,重新納入多重行動者的視域與軌跡,試圖在《實驗室生活》、《科學在行動》、《巴斯德的實驗室》、《我們從未現代過》、《激情的經濟學》、《面對蓋婭》等一系列的思想實驗與批判裡,獲得一點點解放「眾生」的機會。
    .
    因為Latour的巨型-微型理論的裝置,與他無比的雄心,他的策展論述,看起來就是有種「救贖性」。已經好幾年了,幾乎每一次的大型展覽,都呈現滿滿的末日主義,藝術家與觀眾聯合起來懷舊、批評與哀悼。Latour帶著點科幻意味的拓樸學圖式策展,很容易讓人以為是一種微中二的救贖性,但其根本應該是用力跳離知識思辨與實踐框架的試圖。
    .
    ▓ #全球的否定的辯證法
    .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共分成「全球化星球」、「維安星球」、「脫逃星球」、「另類重力星球」、「實體星球」五個天文體,五個天文體被鑲嵌在一場向量不同的星(全)球解離當中。Latour式的「全球的否定的辯證法」倒轉、抽空、吸收了人類世界裡的所有主題,將我們吸入充滿矛盾的網絡當中,我們再也無法依靠前方的未來,標定逃逸的路線。我在想,這是否也是我看不是很懂這次展覽的緣故,所有的定義、展示、證明、翻譯都暫時失效了,這個失效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層次上:觀賞者、藝術家、策展者。
    .
    撇開知識論的難題。到底這展覽好不好看呢?
    .
    ▓ #嚴謹的審美
    .
    有幾個作品在藝術性與理論性上,都算是嚴謹又精采,挺奇怪的,嚴謹居然成為藝術批評的論斷之一,說明了當代藝術「跨域」的性質。例如在「實體星球」部分,領土仲介所的《變動的海洋》(Oceans in Transformation, 2020),他用 資料視覺化的方式,模擬 / 詮釋了敏感的海洋資料軌跡,資料數據的「量」的概念,變成了一種兼具審美與分析的溝通。
    .
    ▓ #體驗行動者的網絡
    .
    《跨物種影像交會》(Interspecies Cinematic Encounters, 2020),則在諾大的黑色展場空間中,透過大型的鋼架組構裝置,架構出多重世界與複數行動者的觀賞體驗,人類、動物、植物、礦物、水、霧霾、鬼魂、精靈等,在其間互相接觸、調解、感染、融合、轉化彼此。某個程度上,雖然沒有很多,但在佈展上算是比較奇觀而複雜,觀眾似乎可以體驗到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表面意涵。
    .
    ▓ #辯證劇場與概念地景
    .
    最精采的作品,莫過於《質量/彌撒》(Mass, 2020)的物理學 / 哲學辯證劇場,藝術家在展場打造出一個由影像、光線、聲音、道具所構成的思想劇場,你可以步行穿梭於概念地景中,參與影片中物理學家的哲學對話,探索當代物質性之辯論:對立的兩個物理理論模型,無限大(相對論)和無限小(量子物理學),那是不存在於相同世界的兩種現實。
    .
    ▓ #作品之外的作品
    .
    最後,令我關注的焦點,盡然很常發生在非展示場域中。像是比以往更加不明顯、更加低調的展場設計,完全剝除藝術展覽肩負大眾娛樂與教育的目標,回到一種思想與實作的集合體實驗上,如「協商劇場」(Théâtre des négociations)的運行。
    .
    另外,如關閉電源的二樓電梯,讓觀眾自行用身體力量,步上二樓階梯。然後,在二樓展覽開始處,觀眾先看到的居然不是《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的策展主題,而是「參觀須知」: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你的全球「不是」/「就是」你的全球,深深的、日常的、真切的反諷啊~ 比作品還精彩(誤)

    |

    #官方網站: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0

    |

    #值得去看個5次
    #比天能燒腦
    #但天能我真的睡著

  • 展場設計作品 在 浪LIVE直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8-14 15:00:09

    隨性頭頂一副眼鏡的鄭老師,國中就被診斷為先天性弱視,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觀看這個世界。以美術學校為志願,他左眼觀察遠方場景,右眼聚焦近處作畫,即使在升學主義掛帥的求學生涯中頻頻受挫,手中的畫筆始終沒有停下。得到受日本教育的父執輩與母親的支持,鄭老師赴日專攻插畫,畢業作《和平的希望》是該校五十年來第一件外國人獲得校長賞的作品。

    歸國後從插畫到平面設計、展場佈置、印刷,甚至跨入室內設計,老師豐富的職涯可比越級打怪,快速密集地練功,技能與經驗值瞬間飆升。人生歧路上不斷拓展的專業領域,都成為他與微縮模型相遇的行前準備。

    進入微縮世界的契機,是一張偶然看到的照片。昭和感的工務店門口,陳列了鋼彈、R2D2、瓦力,尋常街景中熠熠著不凡刺點,竟是日本職人荒木智的微縮作品。

    -
    出品|中華文化總會
    片頭動畫|白輻射影像 Whitelight Motion
    影像團隊|做好文化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中華電信、華南銀行
    平面攝影|林政億
    文字撰寫|王巧惠

    #中華文化總會 #匠人魂 #微縮模型大師

    ------ 一起興風作「浪」 ------

    APP store:搜尋「浪Liv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anglivetw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anglive.tw/
    浪Live | Website : https://www.lang.liv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