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屋頂綠化案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屋頂綠化案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屋頂綠化案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屋頂綠化案例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處長的日常 #來雲林住一晚 #首座歷史建築行旅 #古坑東和陳宅修復完成 #照片滑到最後一張有彩蛋喔 嚮往入住古蹟歷建的感覺嗎?🤔 骨子裡住著老靈魂的鐵處長, 從見到斗南舊分局 、斗六 #圖南咖啡故事館 修繕完的第一反應便是- 好想住在這裡啊⋯⋯🥰 哈,想歸想當然是不可能😅 每一個古蹟...

  • 屋頂綠化案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5 20:45:14
    有 422 人按讚

    #處長的日常
    #來雲林住一晚
    #首座歷史建築行旅
    #古坑東和陳宅修復完成
    #照片滑到最後一張有彩蛋喔

    嚮往入住古蹟歷建的感覺嗎?🤔

    骨子裡住著老靈魂的鐵處長,
    從見到斗南舊分局 、斗六 #圖南咖啡故事館 修繕完的第一反應便是-
    好想住在這裡啊⋯⋯🥰

    哈,想歸想當然是不可能😅

    每一個古蹟歷建修復後都必須依據它的上位計劃進行再利用活化,
    多數的案例都是進行委外或出租,
    做為文化展示與保存、文創商品、咖啡簡餐⋯等商業模式。

    終於盼到了這間 #古坑東和陳宅 歷史建築,
    它的修復再利用計劃以 #背包客住宿
    的行旅為主,
    傳統閩式三合院的住宅,
    前庭後院配置著景觀綠化,
    仔細端詳它立面的比例端莊簡樸,
    且彩繪磁磚也頗具年代之代表性,建築本體構造與裝修均深具保存價值,
    堪稱古坑鄉東和村最具規模的宅第,
    屬於私人產權,
    委由文觀處代管期限15年1個月(107年3月1日-122年3年31日)
    未來與鄰近社區及景點結合,
    極具文化觀光的發展潛力。

    施工期間來看了幾次,
    一聽到峻工迫不及待前來朝聖,
    當天天氣很好☀️☀️
    鐵處長的心情更好,
    暗自雀喜後續出租營運後,
    我要報名第一個旅客~😚
    (請叫我陳員外~🤣🤣)

    ◾️
    「古坑東和陳宅」位於雲林縣古坑鄉東和村文化路,是由詔安客家在日治時期大正7年(1918)於古坑鄉所建造的一座傳統漢式三合院民居,該民居在建築作法與裝飾表現上體現了日治時期建築的時代特色,裝飾更因保有彩繪大師郭新林(筆名鹿溪漁人…等)作品而更顯重要,101年10月24日已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歷史建築。

    東和陳宅內之最精彩木構屋架主要表現在正身之明間及步口廊等處。正身為兩坡硬山式屋頂共有六架穿斗式屋架組,尾端兩側則由山牆收尾,其與護龍間之轉溝屋頂銜接處更是客家建築一大特色,且在柱身部位所使用的本料均是頂級珍貴的臺灣檜木。

    東和陳宅這座傳統民居古厝是記錄著早期臺灣客家民族在溪邊厝地方上的發展墾拓過程,以及其古厝興建淵源及風水探討、大木架構、名匠師之彩繪作品、石雕等都具有精美且富歷史性、文化性的積極價值意義。

  • 屋頂綠化案例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5:48:07
    有 19 人按讚

    施宇芳觀點:降低熱島效應,請六都認真進行氣候變遷治理!(05/11/2020 風傳媒)

    作者施宇芳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會執行委員

    每次夏季到來,台灣本島之溫度與用電量必然同時飆升,特別是居住於都市的你我更容易感覺到氣候炎熱,而必須頻繁使用空調維持室內溫度,也造成能源供需之緊張關係。

    大城市相較於鄉村,有所謂的「熱島效應」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所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溫度明顯高於四周,猶如高溫的孤島的現象,此效應是在人造衛星開始被用於氣候觀察之後,透過影像分析所觀察而命名。

    熱島效應的主要原因是綠地的減少與水泥地的增加,另外因玻璃帷幕等大型建築體之出現,影響城市對流,也造成空調等耗能設施的大量使用,高聳的建築體更不斷延伸到原本的綠地或河岸,種種因素都讓城市溫度不斷升高。根據資料,台灣近30年來全平均每10年上升0.24℃,而台中市平均每10年上升0.32℃。

    既然知道上述理由造成熱島效應,學者研究認為熱島效應可透過下列方法進行改善及預防,比如說增加植樹面積,比如說屋頂綠化,比如說使用氣候變遷友善的路面鋪材,比如說透過都市計畫避免唐突的高聳建物以確保對流,比如說紅樹林保護等等。簡單來說就是避免熱能因為人造物而不斷反射或折射回到空氣中(例如玻璃帷幕大樓),抑或是減少熱能的產生(例如大量汽車)。

    在這講求數據治理的年代,最重要的氣候變遷治理基本功就是取得環境數據,進行策略規劃與資源有效挹注,面對熱島效應亦然。根據近日之新聞報導,台中市政府於2020年開始跟學界合作,進行溫溼度資料量測收集以進行大數據分析,目的是建構"微氣象地圖",找出台中市的"熱點"以進行改善方案(例如種樹引風、種樹增綠、營造友善樹木城市等),以控制熱島效應,減少升溫。此納入大量數據收集分析之氣候變遷治理有實質之重要性。

    觀諸台中市政府原本就與中央(環保署)合作在全市設置將近900座之空品微型感測器,鎖定工業區等空污熱點進行24小時監測,台中市整府僅需在空污偵測設備上加載相關感測元件即可實踐氣候變遷數據治理,即可持續蒐集溫度、濕度資料,掌握都市微氣候現況。當市政府能夠更明確縝密的掌握氣候狀況,就能夠有更多資訊進行政策規劃及資源投注,以避免熱島效應之加劇。

    台灣六都其實某程度屬於相互競爭以吸引住民及投資者之微妙關係。而在澳洲大火之後,所有人都無法否認永續與氣候變遷治理是未來最重要的競爭力。欣見台中市向數據氣候變遷治理往前邁進之努力,值得肯定。在此也鼓勵其他五都能夠更積極地進行氣候變遷治理,減少夏季尖峰用電之需求。另為了讓氣候變遷治理內化成最重要之國家競爭力,懇請行政院將六都對於永續之努力納入未來資源挹注之重要考量因素,相信六都很快都會有亮眼而顯著之進步。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article/2600339

  • 屋頂綠化案例 在 以專業實踐幸福-鄭秀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21 11:10:05
    有 87 人按讚


    內政委員會質詢稿
    【政府與民間齊力共推動永續建築與社區 空勤總隊黑鷹失事的檢討】
    鄭秀玲委員 2019/10/21

    部長早安:

    本席今天擬就危老建築物的重建與「綠建築」的認證與推動,向部長進行質詢與請教。

    (一)危老建築物如何加速重建

    近期內政部為保障國人生命財產,依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辦理危老重建。然而截至今年9月30日,僅受理415件,273件核定,佔全國危老建築物410萬戶的比例極低!危老建築的認定條件複雜,曠日費時。例如50年以上的建物在申請過程中,還需要經二個月的建築物結構調查,難怪推動成效緩慢!
    本席建議:

    (1)、部長責成相關單位,就危老建築物居多的地區,進行建物老舊程度、安全與否的評估,以便列出全台危老建物的等級標章。

    (2)、各地方政府在審核危老重建的獎勵時,依據此等級標障可更快速准駁,才能加速危老建物重建速度。另外,危老條例預計明年5月9日截止,不知內政部有何展延計畫?

    (二)應積極推動綠建築的推動

    在全球暖化日趨嚴重的今日,發展具有替代性的安全綠能已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加之以台灣能源依存度高,國內有97%以上的能源仰賴進口,政府在推動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下,應更努力推動綠建築。
    我們首開亞洲先例,於1999年就已設立綠建築標章制度。2010年結合智慧設計,政府開始推動「智慧綠建築」。綠建築的評估指標包含四個面向:生態、節能、減廢、健康。105年行政院修正核定的「永續智慧城市-智慧綠建築與社區推動方案」標榜結合綠建築、智慧建築與社區營造,打造永續智慧城市,可以說是信心十足,充滿企圖心!然而,實施20年來,成效不彰!根據「內政部所屬 (營建署及所屬、建築研究所) 及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109年度預算評估報告」,我們發現國內綠建築因為採被動式評估,又缺乏有效的獎勵機制,認證比例與期滿續申請率都相當低落。政府現在還提倡結合綠能與智慧,喊出永續智慧城市的口號,但內政部於109年度預算,卻減列智慧綠建築與社區推動方案2.7億元。可見內政部營建署及所屬單位,知道此項政策推動窒礙難行,而自減預算。
    本席想請問內政部是否有相應的對策,可有效推動和提升改善綠建築的普及率?

    以臺北市為例,參照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107年度綠屋頂及綠能示範社區的補助案例,在施行上固然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社區環境。但仔細了解後,我們發現我國目前推動的「綠能建築」,尚且停留在節能減碳、綠化社區環境的層次,未能主動生能,殊為可惜。
    綜觀以上兩點,本席不得不質疑內政部在危老建物更新及綠建築的推動上的表現,實在欠佳。請問部長及署長要如何改善?

    本席建議內政部可以參考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做法。歐盟政府在2002年通過「建築能源效率指令」(EPBD, 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在2008年強制規定各會員國必須一致遵守「建築物能源效率認證」(EPC, Energ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s)。明確而且具有強制性的法規讓歐盟國家在推動低碳經濟上更有效率,其中又以德國的施行成效最好。德國在推動節能與綠能上,可以說是行之有年,是歐洲綠能的龍頭。德國能源法就明文規定在買賣房屋時必須提供建築物能源證書,而若違反能源證書制度相關法規,最高罰緩5萬歐元。由此可見,在法規上明文規範獎勵與罰則才能夠有效在民間推動綠能生活。

    除此之外,本席認為與經驗豐富的民間團體合作也非常重要。英國威爾斯的替代科技中心(CAT)是一個很好的典範。CAT機構中有許多專業學者與資料庫,英國政府在相關政策的擬定上,經常借重CAT的專業諮詢。此外,CAT常會辦理工作坊和講座,向民眾宣導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綠色生活。本席想請問內政部是否有善用民間團體的知識與能量,給予其足夠的支持與補助,協助綠建築與綠生活的落實?

    除了綠建築外,現在各國政府更積極推動「零耗能建築」。從2015年底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公布的日本「零能源」節能住宅的進度表可知,他們計劃到2020年時,將有超過半數的日本新建住宅,達到零耗能住宅的標準。我國去年也有5間指標性企業參加「2018澳洲國際能源展」,以零耗能住宅為主題努力外銷國際。「零耗能建築」需要配合各國、各地區特定的氣候與環境,量身設計、打造。本席想請問內政部有沒有跟上世界的腳步,擬定計畫與進度在台灣推動「零耗能建築」?

    (三) 空勤總隊黑鷹失事的檢討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所公布2018年 2月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UH-60M編號NA-706的黑鷹直升機飛航事故調查結果,空勤總隊未能完整規劃相關飛航組員的訓練,導致組員對飛航環境威脅管理、狀況警覺及溝通決策能力不夠充分,對航機系統了解程度也不夠,且當時任務作業程序未訂定夜間執行傷患運送任務的天氣標準,都是影響飛航安全的因素。正常飛行員應訓練190小時,但操作事故機的駕駛員只訓練90小時,夜航也未訂定起降標準。
    本席想請問:
    (1)、請問目前的訓練時間要求,規劃進程為何?
    (2)、夜航起降標準,相關規定訂定進度如何?
    (3)、對飛行員訓練的整體改善計畫方向為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