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小智退休原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小智退休原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智退休原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智退休原因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巴小智的粉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股災話題在前些日與珮大聊過.不是討論它何時來? 而是問問自己它來了之後,自己如何應對。 誠如珮大講的檢視這些股利收入是否足夠日常生活所需? 若不夠,代表股票資產累積的現金流還需要加油,想想其他辦法吧! 之前一直提醒網友要用「閒錢」投資,萬一你並非如此 建議把一些股票資產賣出,換回現金。因為你已經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年,對於薄扶林村村民來說,一直意義深遠。 薄扶林村是港島區僅存三條古老圍村之一。香港1841年開埠成為貿易港,而薄扶林村於1819年已有歷史文獻記載,可見其歷史悠久。這些坐落於山坡上、高低錯落的寮屋戶,一直有項老習俗,就是家家戶戶蒸蘿蔔糕,開一大鑊油,做賀年食品。 從前物資匱乏,大家必須互助分...

小智退休原因 在 作家?冒牌生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9 03:24:43

#之前寫的專欄 #現在看更有感覺了 #冒牌生專欄【那些卡通人物長大以後】 神奇寶貝的小智退休了,因為想要…… # # 小智喜歡冒險,他總是帶著皮卡丘到不同的城市挑戰各大武道館館主。他打出名堂了,受到萬人追捧,幾乎有一代人都追隨著他們的步伐,夢想成為像他們一樣具有指標性的人物。 # 奔波好多年...

  • 小智退休原因 在 巴小智的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6-28 09:04:11
    有 984 人按讚

    股災話題在前些日與珮大聊過.不是討論它何時來?
    而是問問自己它來了之後,自己如何應對。
    誠如珮大講的檢視這些股利收入是否足夠日常生活所需?
    若不夠,代表股票資產累積的現金流還需要加油,想想其他辦法吧!

    之前一直提醒網友要用「閒錢」投資,萬一你並非如此
    建議把一些股票資產賣出,換回現金。因為你已經過度投資股票。
    好讓自己未來不會被迫因為資金需求而「低價賣出股票」。

    可是,若能知道股災何時來?趕緊將股票全數出清。
    等市場一片悲觀時,再重新佈局豈不是更好?
    是啊!但這不是我的專長,無法提出可靠而準確的建議。
    只能告訴大家,股票資產會漲也會跌。
    持有股票期間盡量減少犯錯,保持平靜的態度面對市場。

    如果當初真是想領股票的現金流,
    我們該留意的反倒是個股的基本面、安全性。
    股價下跌看起來很危險?那是對短期投資人而言。
    對中長期投資人來說「危機」就是危險與機會並陳。
    我們可以藉由 時間 與 分批買進 將危險轉換為機會。

    股市多頭時,敢買多能賺錢!但空頭才是人性考驗的開始。
    十年來沒發生大型股災,我們就當作這次股災來臨了吧!
    這樣可以讓自己事前多一份準備,並沒有不好。

    我們的讀者有很多是退休人士,珮大跟我也是。
    尤其在2008年抱大量股票的經驗告訴我。
    珮大寫的這些態度,正是十年前在金融風暴時,
    我抱住股票不動搖的原因。

    不管你股票資產多或少,都一體適用。
    股票投資人最忌諱不自覺變成強制賣家。
    如果覺得自己承受不起股災,誠心建議你找個時間減碼股票。
    讓自己不要承受過大壓力。

    如果真是中長期投資領股息,希望拿到現金流。
    則要在市場一片悲觀氣氛下,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因為不是樂觀的人是抱不住股票的,尤其在股災時。

    我們希望網友們知道股災來臨時該如何自處,而不是跟著驚慌不已。
    或許又是虛驚一場?也許真的來臨。
    相信我們都準備好面對市場,我們一起相互提醒、加油~

    巴小智 2018 .6.28

    http://smart0806tw.statementdog.com/2018/06/28/%E8%82%A1%E7%81%BD%E4%BE%86%E8%87%A8%E6%99%82%E6%8A%95%E8%B3%87%E4%BA%BA%E6%87%89%E6%9C%89%E7%9A%84%E6%85%8B%E5%BA%A6/comment-page-1/#comment-9881

  • 小智退休原因 在 陳秀丹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7-28 23:16:59
    有 68 人按讚

    分享一篇文章
    為什麼這多人紀念吳清友

    作者李翔及其團隊

    文化書店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7月18日晚上因為心臟病去世,終年67歲。報導說,最後一刻他還在辦公室寫字。他的傳記《誠品的時光》剛剛在7月18日正式發售,原本要在7月20日舉辦新書發佈會。
    吳清友的去世當然震動了台灣的文化界。作家龍應台的態度是一個代表:「有些人飛揚跋扈,其實真實的貢獻很薄。有些人默不作聲,做的卻是靜水流深的事。」
    朋友圈也被刷屏。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做過一家上市公司,他說:「絕大部分創業者去世,人們不會記得他們做過什麼,更不要說懷念、惋惜。甚至大部分在退休前就已經被忘記。時間是價值的度量衡,大部分創業也就是個小生意。」
    吳清友就有這種力量。他能觸使人在追求所謂「市井雄心」的過程中,突然停下來,然後想一想,原來世界上還有其他。
    我自己也曾見過吳清友先生一次。是在三年前的瀋陽。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舉辦的綠公司年會上。兩天的活動,中國商業界群賢畢至。那一次,馬雲和王健林也同時出現在台上,大佬之間的辯論妙語連篇,非常精彩。吳清友先生當天晚上的分享也是座無虛席,公認地打動人。
    首先是相貌。以前書上喜歡描述一個人的長相,說「相貌堂堂」。見到吳清友,才馬上理解,相貌堂堂原來是這樣一回事。吳先生很精神,站得筆直,安靜有力,不能用好看不好看來形容,是「堂堂」的感覺。然後是談吐,有讀書人的文雅之氣,但是又不迂腐。在內容上,如果只讀文字,可能會有人覺得有「反商業」和心靈雞湯的嫌疑。但是放在吳清友所在的場景和語境下,就讓人舒服。吳先生語氣神情都很謙遜,他講自己做的事,並沒有很多文化精英所有的道德上的居高臨下,也不是導師一樣的刻意宣講。他的姿態,只是說,這就是我做的事和我的思考,或許對你有啓發。
    那天當著台下諸多創業者和企業家的面,吳清友自謙說,在這裡講話,「非常惶恐」,因為從企業角度來看,他自認經營誠品,賠了15年的錢,並沒有資格說話。他不會說,誠品書店已經是所在城市的文化地標,白天和晚上都是熙熙攘攘。
    吳清友自述,30多歲的時候,他「莫名其妙地因為投資房地產,三四年間累積了很多我不敢想象的財富」。然後,38歲那年,他因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被從家裡送到急診室進行手術。那是1988年。他在大病中思考生命,開始閱讀哲學、文學和心理學,「從此,才了悟到閱讀在我生命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開始思索人生到底何去何從」。1989年,吳清友創辦誠品,他說,當時的想法「不是為了要經營事業,也不是為了要打造品牌」,而是歸零之後重新出發開始探索生命。
    大病後,有一次他配了一副黑框眼鏡。女兒說,爸爸,你已經很嚴肅了,為什麼要配黑框眼鏡?於是他拿眼鏡到眼鏡行去,要師傅換眼鏡框。師傅問了原因,然後說,吳先生,那你就要多微笑啊!吳清友感慨:「你看,這麼簡單的道理,眼鏡師傅都明白,像我這麼愚鈍的人卻在生命裡邊,往往要時過境遷之後才稍微有點後知後覺。」
    大病被吳清友視為自己生命中要修的第一門課。他說,這是上天送的大禮。1988年、2000年和2006年,三次大手術,三次都幾乎快沒命。吳清友說:「假使沒有這項病痛,我的人生是無趣的,是不太可能有一點小智慧的,我稱它為生命的必修,上天的大禮。」
    第二門課,經營誠品書店,吳清友稱之為選修。吳清友說:「因為賠錢,因為曾經面臨不能再繼續經營下去,我當然很痛苦。但我得到了一個結論鼓舞自己繼續前進,那就是生命應在事業之上,心念應在能力之上,這兩句話幫我度過了很多難關。」
    他說,在中國文化中,利,是很正面的字眼。企業家偉大的責任是,「既利他又利己,最後才能利眾生」。同時,「每個企業也應該尋找到它存在的正當性。所謂存在的正當性,就是確認這個企業的存在對社會是一件好事情。」
    誠品是服務業。吳清友對服務的理解是,「服務的終極目標是精進自己、分享他人」,「商學院的教育一般把客戶當成是消費者,而我們把顧客看成是一個讀者,一個人。當你把顧客看成消費者的時候,你看的是顧客的錢,而沒有注意到他是一個人。」
    也因為如此,誠品有很多看上去反商業的作為。比如,誠品書店中有很多公共座位,從經營角度看,這些座位是無效率的,應該拿來陳列更多商品;再比如,誠品開店的理念是「連鎖不複製」,每一家書店都不同,但是,當然複製才是開店效率最高的方式。
    吳清友說,誠品的願景是,希望能夠對提升人文氣質有積極的貢獻。他曾經不止一次說過,「沒有錢,誠品活不下去;但如果沒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
    從他經歷的病痛、困頓和經營誠品的困難中,吳清友也總結過一些個人對人生的體驗。
    首先,「所謂人生,就是一連串的不斷地思索,一連串不斷地瞭解,一連串不斷地覺察,然後一連串不斷地抉擇,抉擇之後要不斷地行動和創造,要有不斷地精進。」
    其次,吳清友說,「生命的存在就是要把人生里所有的困厄跟負面轉為一種正念和正面的發展,我應該屬於無可救藥的積極樂觀存在主義者。」他把自己的人生價值總結為五個字:善,我希望我是一個善良的人;正,希望我是一個充滿正面思維的人;高,自我的期許高,定的標準高;強,企圖心能夠強,因為生命中終歸有太多不如意的事情,必須要任性地來度過它,來克服它;大,我當然希望我能通過不斷的精進,能夠有更大的格局。
    然後,吳清友說,要用減法來看人生。「假使我們每個人在檢討和反省自己的時候,不管你在順境或者在逆境,能夠把自己的財富去掉,能夠把你的名位去掉,把你的職稱去掉,把你所有的物質跟富庶全部去掉,那一剎那我們大概最容易看清楚每個自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本質。」
    為什麼這麼多人會自發紀念吳清友。我想,原因正是,他也會這麼關心其他人。同時,他把自己的思考所得分享出去,提醒我們,人生還可以有其他選
    項。
    作者:李翔
    講述:顧一菲

  • 小智退休原因 在 范可欽的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7-21 14:18:53
    有 244 人按讚

    為什麼這多人紀念吳清友
    .
    文化書店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7月18日晚上因為心臟病去世,終年67歲。報導說,最後一刻他還在辦公室寫字。他的傳記《誠品的時光》剛剛在7月18日正式發售,原本要在7月20日舉辦新書發佈會。
    吳清友的去世當然震動了台灣的文化界。作家龍應台的態度是一個代表:「有些人飛揚跋扈,其實真實的貢獻很薄。有些人默不作聲,做的卻是靜水流深的事。」
    朋友圈也被刷屏。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做過一家上市公司,他說:「絕大部分創業者去世,人們不會記得他們做過什麼,更不要說懷念、惋惜。甚至大部分在退休前就已經被忘記。時間是價值的度量衡,大部分創業也就是個小生意。」
    吳清友就有這種力量。他能觸使人在追求所謂「市井雄心」的過程中,突然停下來,然後想一想,原來世界上還有其他。
    我自己也曾見過吳清友先生一次。是在三年前的瀋陽。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舉辦的綠公司年會上。兩天的活動,中國商業界群賢畢至。那一次,馬雲和王健林也同時出現在台上,大佬之間的辯論妙語連篇,非常精彩。吳清友先生當天晚上的分享也是座無虛席,公認地打動人。
    首先是相貌。以前書上喜歡描述一個人的長相,說「相貌堂堂」。見到吳清友,才馬上理解,相貌堂堂原來是這樣一回事。吳先生很精神,站得筆直,安靜有力,不能用好看不好看來形容,是「堂堂」的感覺。然後是談吐,有讀書人的文雅之氣,但是又不迂腐。在內容上,如果只讀文字,可能會有人覺得有「反商業」和心靈雞湯的嫌疑。但是放在吳清友所在的場景和語境下,就讓人舒服。吳先生語氣神情都很謙遜,他講自己做的事,並沒有很多文化精英所有的道德上的居高臨下,也不是導師一樣的刻意宣講。他的姿態,只是說,這就是我做的事和我的思考,或許對你有啓發。
    那天當著台下諸多創業者和企業家的面,吳清友自謙說,在這裡講話,「非常惶恐」,因為從企業角度來看,他自認經營誠品,賠了15年的錢,並沒有資格說話。他不會說,誠品書店已經是所在城市的文化地標,白天和晚上都是熙熙攘攘。
    吳清友自述,30多歲的時候,他「莫名其妙地因為投資房地產,三四年間累積了很多我不敢想象的財富」。然後,38歲那年,他因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被從家裡送到急診室進行手術。那是1988年。他在大病中思考生命,開始閱讀哲學、文學和心理學,「從此,才了悟到閱讀在我生命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開始思索人生到底何去何從」。1989年,吳清友創辦誠品,他說,當時的想法「不是為了要經營事業,也不是為了要打造品牌」,而是歸零之後重新出發開始探索生命。
    大病後,有一次他配了一副黑框眼鏡。女兒說,爸爸,你已經很嚴肅了,為什麼要配黑框眼鏡?於是他拿眼鏡到眼鏡行去,要師傅換眼鏡框。師傅問了原因,然後說,吳先生,那你就要多微笑啊!吳清友感慨:「你看,這麼簡單的道理,眼鏡師傅都明白,像我這麼愚鈍的人卻在生命裡邊,往往要時過境遷之後才稍微有點後知後覺。」
    大病被吳清友視為自己生命中要修的第一門課。他說,這是上天送的大禮。1988年、2000年和2006年,三次大手術,三次都幾乎快沒命。吳清友說:「假使沒有這項病痛,我的人生是無趣的,是不太可能有一點小智慧的,我稱它為生命的必修,上天的大禮。」
    第二門課,經營誠品書店,吳清友稱之為選修。吳清友說:「因為賠錢,因為曾經面臨不能再繼續經營下去,我當然很痛苦。但我得到了一個結論鼓舞自己繼續前進,那就是生命應在事業之上,心念應在能力之上,這兩句話幫我度過了很多難關。」
    他說,在中國文化中,利,是很正面的字眼。企業家偉大的責任是,「既利他又利己,最後才能利眾生」。同時,「每個企業也應該尋找到它存在的正當性。所謂存在的正當性,就是確認這個企業的存在對社會是一件好事情。」
    誠品是服務業。吳清友對服務的理解是,「服務的終極目標是精進自己、分享他人」,「商學院的教育一般把客戶當成是消費者,而我們把顧客看成是一個讀者,一個人。當你把顧客看成消費者的時候,你看的是顧客的錢,而沒有注意到他是一個人。」
    也因為如此,誠品有很多看上去反商業的作為。比如,誠品書店中有很多公共座位,從經營角度看,這些座位是無效率的,應該拿來陳列更多商品;再比如,誠品開店的理念是「連鎖不複製」,每一家書店都不同,但是,當然複製才是開店效率最高的方式。
    吳清友說,誠品的願景是,希望能夠對提升人文氣質有積極的貢獻。他曾經不止一次說過,「沒有錢,誠品活不下去;但如果沒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
    從他經歷的病痛、困頓和經營誠品的困難中,吳清友也總結過一些個人對人生的體驗。
    首先,「所謂人生,就是一連串的不斷地思索,一連串不斷地瞭解,一連串不斷地覺察,然後一連串不斷地抉擇,抉擇之後要不斷地行動和創造,要有不斷地精進。」
    其次,吳清友說,「生命的存在就是要把人生里所有的困厄跟負面轉為一種正念和正面的發展,我應該屬於無可救藥的積極樂觀存在主義者。」他把自己的人生價值總結為五個字:善,我希望我是一個善良的人;正,希望我是一個充滿正面思維的人;高,自我的期許高,定的標準高;強,企圖心能夠強,因為生命中終歸有太多不如意的事情,必須要任性地來度過它,來克服它;大,我當然希望我能通過不斷的精進,能夠有更大的格局。
    然後,吳清友說,要用減法來看人生。「假使我們每個人在檢討和反省自己的時候,不管你在順境或者在逆境,能夠把自己的財富去掉,能夠把你的名位去掉,把你的職稱去掉,把你所有的物質跟富庶全部去掉,那一剎那我們大概最容易看清楚每個自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本質。」
    為什麼這麼多人會自發紀念吳清友。我想,原因正是,他也會這麼關心其他人。同時,他把自己的思考所得分享出去,提醒我們,人生還可以有其他選項。

    作者:李翔

  • 小智退休原因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3-08 22:00:06

    新年,對於薄扶林村村民來說,一直意義深遠。

    薄扶林村是港島區僅存三條古老圍村之一。香港1841年開埠成為貿易港,而薄扶林村於1819年已有歷史文獻記載,可見其歷史悠久。這些坐落於山坡上、高低錯落的寮屋戶,一直有項老習俗,就是家家戶戶蒸蘿蔔糕,開一大鑊油,做賀年食品。

    從前物資匱乏,大家必須互助分享,才能度過年關。時至今日,人有錢了,物質豐盛了,出外買遠多過在家做。反而傳統口味的手藝,卻幾近失傳,不是人人曉得。所以,當大家思念這份舊味,大夥兒村民還是有個聚頭的原因,蒸一底糕,湊湊熱鬧,沸沸揚揚,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

    六年前,薄扶林村村民開始舉辦「薄扶林村豐收節」,於村內菜園地自家種白蘿蔔,由一班村內退休婦女打理。由選品種、播種、施肥到翻泥,都落足心思。想像年過半百的婆婆,下田耕作,不辭勞苦,可見多重視。她們亦應用一些小智慧,例如在泥中放一些沙,讓蘿蔔有足夠位置成長,長得肥大圓潤。若遇石塊,就變成畸形。等了大約三個月,新年前夕,就是大豐收。


    即摘即蒸蘿蔔糕,應該是薄扶林村首創。當天,村民先即拔白蘿蔔,每個蘿蔔還帶着泥土的芳香,新鮮欲滴,比大陸貨更鮮美。齊心合力,很快就拔掉一百餘個蘿蔔,今年共收成了238斤,是眾人努力的成果。將蘿蔔清洗好,村民就開始切絲和切條,用了兩種方法,口感更佳。隨後開始炒蝦米、臘腸和腸肉,香氣四溢。將粘米粉開水,炒好配料,就混入蘿蔔再炒香。

    萬事俱備,只欠柴火。薄扶林村蘿蔔糕的最大特色,源於其獨特柴火香,比家中做的,添了一份古樸香氣。不說不知,它更是港島區絕種少見的柴火蘿蔔糕,意想不到石屎森林間,容納得下期間限定的一縷裊裊。於灶頭蒸一個多小時後,終於出爐。久等了,村外村內,人人捧着盤子,吃得滿足,讚嘆糕點多麼軟糯,蘿蔔何等鮮甜。吃一口,糕中,綻出絲絲蘿蔔,不會太實,不會溝得太多粘米粉,最足料。聽到讚美,有份負責蒸糕的婆婆映姐,有份幫忙協調的黃姑娘,都笑得合不攏嘴。最重要是,活動完全免費,鼓勵人人共享。付出過,參與過,就能添一雙筷,漸成一抹新年難得的風景。


    收成多少,只是閒事。圍爐吃糕,齊齊整整,才是真正的豐衣足食。

    編採:莫小巧
    攝影:陳旭鵬、謝致中
    剪接:謝致中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網站: http://etw.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