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小學口頭報告題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小學口頭報告題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學口頭報告題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學口頭報告題目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女兒的暑假作業是採訪一個職人,但大部分的同學都是寫自己的父母(其中之一),女兒也採訪我。 這個作業自己設計版面、撰稿,也要做口頭報告。明天輪到她報告,她先自我練習,最後再找我討論,我再給回饋建議。 我先聽她報告,再協助她一段一段調整。如何開場介紹,再來要說明哪幾個重點,以及深入的說明。 她邊講...

  • 小學口頭報告題目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23 22:34:17
    有 121 人按讚

    女兒的暑假作業是採訪一個職人,但大部分的同學都是寫自己的父母(其中之一),女兒也採訪我。

    這個作業自己設計版面、撰稿,也要做口頭報告。明天輪到她報告,她先自我練習,最後再找我討論,我再給回饋建議。

    我先聽她報告,再協助她一段一段調整。如何開場介紹,再來要說明哪幾個重點,以及深入的說明。

    她邊講、我邊調整,把順序與邏輯弄清楚,並要求她放慢速度,眼神盯著我,有些名詞要從同學角度來思考,不要匆匆帶過,才能幫助大家理解。

    反覆練習,總算有個樣子了。聽說讀寫是最重要的能力基礎,如果從小能培養、練習這些能力,才能有效吸收、應用與學習。

    我永遠記得,自己小學有時要參加作文比賽(這個好解決),有一次是在全校前演講,我抽到題目,準備半小時就要上台,講到一半,我竟然忘詞了,也在現場停頓許久(當時沒有喊中華民國萬歲...),那個空白,我現在還記得。

    如果每個孩子從小都有機會練習聽說讀寫,磨練思考與表達能力,就能提高學習態度與能力。

    這也是我對女兒要求最多、最嚴格的能力。

  • 小學口頭報告題目 在 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5-24 10:20:30
    有 413 人按讚


    《 你的選擇不是你的選擇》
    養個孩子超過十年,你也應該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決定的。
    誰說的?總能選學校、或是老娘花錢選的夏令營、才藝班吧。
    喔,是嗎?
    其實也只能在家裡或公司附近、經濟負擔得起的名單內選擇,或是還得搭配對方有沒有接駁托育之類的條件,可能還要加上孩子喜不喜歡、有沒有同伴一起的考量?這些「有限制」的選擇,說穿了還是受限於原本的條件。

    就算選了學校,進去碰到哪些老師,說不定傳說中的名師剛退休、績效很好的校長升官了,或者班上剛好有麻煩人物盯上自己孩子、剛好就要施工校園封一半…。你說,這不是運氣這是甚麼?

    看醫生也是個好例子。所以養孩子過程中我很少有「遺憾」的想法,我盡力搜尋符合自己的需求,沒有就隨緣、跟不上就明年再說、有時候一切冥冥中都有些安排,孩子有孩子的緣分,如果我們相信孩子每個獨一無二,那當然也有他們會遇到的人事物,我們就算硬要孩子轉彎叉了路,改天換個場景,還是必須完成自己「該作的功課」。

    我忘了哪本書看到的一句話:「教養是門藝術,可是我們一直把教養視為科學。」很多人看數據、讀研究、聽分析、擬步驟,但是偏偏每一步都那麼嚴謹完整之後,孩子就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樣,實驗結果老是跟自己預期有落差,所以就會有煩惱。

    那養孩子靠甚麼?
    靠運氣、靠緣分、靠你我自己。
    等等,剛不是說很多事自己不能決定?
    對,你不能決定會發生甚麼事,但你可以決定要怎麼因應,這大概就是我對養小孩的終極信念。

    運氣緣分太抽象,多關心別人、懷著善念就會吸引一些正向的人事物,就當作盡力創造一些正面循環,其他的你也努力不來。抱持這個信念,教養這回事就變得很單純,我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研究外部環境,了解狀況之後,更多時間省下來看看自己孩子要作甚麼準備。她現在的弱點是甚麼?可能會遇到什麼挑戰,她有能力可以因應嗎?該怎麼把她「該作的功課」慢慢補足?

    我認為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自律和自覺,總共有六年時間可以運用,時間很充裕。妹妹升上高年級之後我很輕鬆,她會根據昨天自己的功課表現調整自己,比如說:要不要邊寫功課邊聽音樂?如果會分心要怎麼避免?考卷發下來給我簽名時,會搭配口頭報告,分析錯的原因,哪些是粗心、哪些是沒有完全懂、哪些覺得自己沒錯,是題目寫得不夠清楚(對,這很神奇我知道,這也是我最喜歡聽的部分)。

    我們兩個交談的內容也很抽象,有時我會提醒:「ㄟ,妳最近心花花的,狀態不太好。」;「ㄟ,我覺得你好像解讀人家的話有點問題,作完功課給我半小時聊一下。」;「ㄟ,我覺得你太主觀了,會把自己限制住喔。」;「ㄟ,你又畫錯重點了,可以重排一下優先順序嗎?」

    有的是老毛病,點一下她就懂,迅速調整回來。有些功課是新的,得要鉅細靡遺地找例子說明拆解、等待下次情境發生再來實驗,這些都需要時間,六年很足夠,特別是公立小學就像個小社會一樣,考驗的確不算少。

    最近演講有點無力感,許多人聽完還是無法放手讓孩子「容錯」,只聽自己想聽的部分,不順耳的通通忘記,絲毫沒有「別人為什麼跟我想的不一樣」的好奇,這樣的家長通常很執念也很自大,骨子裡是那種「人定勝天」、「勤能補拙」的類型,從問問題的內容就能明白資訊被過濾的很厲害。原諒我回答時也很直接,價值觀對接不上沒關係,但若連思考的空間都給不出來,你就把自己當權威就好了,何必剪貼每個演講者的話替自己背書。

    教養很簡單,就是深深了解自己的孩子而已,每一個階段抓兩三個重點(最好是抽象能力)就可以。每個爸媽抓的重點也不太一樣,所以說到底孩子出生投胎到哪裡、碰上哪對父母也不知道,我們作爸媽的就是別人人生裡的第一個「運氣」啊!別讓自己孩子運氣不好,這也是我們常在努力的事情不是嗎?

    #牢騷文體
    #教養的真相
    #孩子的運氣就是父母
    #請注重抽象能力而非知識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