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小型打碎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型打碎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型打碎機產品中有3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真聽】#你看見的不是鬼,你看見的其實是自己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的關係? | 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 // 李長潔 👻 . 聽膩鬼月千篇一律的恐怖故事了嗎?覺得鬼故事不就是要嚇人而已嗎?偽學術曾經從社會學、文化研究、民俗學、人類學等面向幫大家解析鬼魅文本。這次,在七月半的時刻,我們從「榮格精神分析...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3的網紅when the cake talks 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omemade soy milk tastes different than store-bought and I think it is A LOT better. This video will show you the simple and satisfying steps for maki...
「小型打碎機」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型打碎機 在 林靖怡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小型打碎機 在 宅宅太太的日常 MsNiniTsai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型打碎機 在 蕊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型打碎機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小型打碎機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型打碎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型打碎機 在 when the cake talks 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型打碎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型打碎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小型打碎機 在 林靖怡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2:22:17
宅煮馬拉松 九層塔杏仁醬義大利麵 獲得新鮮現摘的九層塔香氣十足 九層塔葉、大蒜兩顆、杏仁粉、大量橄欖油、黑胡椒 用小型的食物調理機打碎後備用 鳥巢麵用比包裝建議的烹煮時間少一分鐘煮好撈起備用 切薄片的雞胸肉先和蒜末下鍋炒一下 不用全熟就淋一圈昆布醬油和一小匙椒麻醬 放入麵和2、3匙煮麵水還有九層塔醬...
小型打碎機 在 宅宅太太的日常 MsNiniTsai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2:13:25
有了宅嬰之後,比較難做菜,尤其是做菜最花時間的地方就是在備料了,最近入手百靈攪拌棒,家裡加這支有三支攪拌棒了,一支我通常都是拿來打果昔用,一支是百靈的MQ5035,這隻老實說已經很好用了,瞬間速度也很厲害,但是身為 @hengstyle.hlh 的忠實粉絲,有新款就會忍不住啊,所以就有了MQ7087...
小型打碎機 在 蕊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09:20:48
#隨時都可以榨果汁 #日本熱銷萬台 #這麼好用不能只有我知道 【Domo 無線多功能隨行果汁杯、多功能調理攪拌杯】 ══════════ 🗒重點整理 #無線多功能隨行果汁杯 ▴ 家庭必備,有小孩更是必買 ▴ 野餐、露營、出遊隨時都可以榨果汁 ▴ 304不銹鋼磨刀,磨豆、堅果都很強 ▴ 輕巧不佔空間,...
-
小型打碎機 在 when the cake talks 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7-15 16:21:11Homemade soy milk tastes different than store-bought and I think it is A LOT better. This video will show you the simple and satisfying steps for making your own soy milk. Give it a go and see what you think!
外國超市裡的Soy milk喝起來比較像是稀稀的豆奶,與台灣豆漿店裡的豆漿味道差了十萬八千里。 經過好幾年的忍耐之後,我終於開始自己做豆漿。
由於沒有豆漿機跟果汁機,我就拿家裡一台小型切碎機來磨,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成功聞到新鮮豆漿香氣的時候真的是感動到差點哭出來,一發不可收拾天天煮天天喝,甚至一鼓作氣拍了這支短片分享我的豆漿做法,希望可以造福其他想喝豆漿又喝不到的人!
| Ingredients 材料 |
Soybeans 黃豆 150g
Water 水 700g
Sugar 糖 隨意
*豆漿比例很多人說是1:10,但照我這樣做法調整到1:6.5 或1:7 比較好喝
甚至可以3(豆):7(水)
| Steps 作法|
1.150克的黃豆泡水 Soak 150g soybeans
2. 至少泡6-12小時 Let it stand for 6-12 hours
3. 將豆子瀝乾加入一點水打碎 Drain the beans and put them into a blender. Add a little water (from the 700ml)
*這裡的水請使用材料表裡的水(700ml),我都是直接一瓶700ml 準備在旁邊,這樣就不會忘記加多少。
4.打到滑順的泥狀 Blend until it looks like hummus
5.將豆泥放入豆漿袋 Pour the bean paste into a cotton bag
6.加入約300ml的水,用手把豆漿搓洗出來 Add some water, and “wash” the soy milk out
7.將洗好的豆漿倒入別的鍋子中,把剩下的水加完洗第二次 Pour the soy milk into another pot, add the rest of the water and wash again
*洗到後來會發現水越來越清澈,就知道豆渣們已仁至義盡了
8.充分搓洗後,將豆汁徹底擠乾 Wash for a couple of minutes and squeeze out all the milk
9.擠好的豆漿中火煮開 Boil the soy milk (watch out, it might boil over)
*這邊要顧爐,豆漿很容易瞬間漲出很多泡沫
10. 轉小火煮15-20分鐘 Turn down the heat, cook for another 15-20 mins
11. 視個人口味加糖 Add some sugar
完成!
(☞ ͡° ͜ʖ ͡°)☞ 追蹤我認真經營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wenn.derkuchen/
(☞ ͡° ͜ʖ ͡°)☞ 看看我的深度文章:
https://reurl.cc/oLjDgq
——————————————————
#豆漿 #自製豆漿 #soymilk #soybeans #vegan -
小型打碎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9-27 19:00:03攪拌機愈來愈多樣化,一機不只限於攪拌功能,像1929年創立的日本小型家電品牌Akai,最近就推出一部真空攪拌機。
紅色或銀色外形討好,攪拌機有21,000RPM轉速,六刀片設計,一般蔬果都能快速打碎。製作蔬果汁時,會先抽真空,等蔬果的分子膨脹後才攪拌,令攪拌果汁時不會產生泡沫,更能避免氧化情況,以保持果汁新鮮不易變色及變壞。攪拌出來的果汁較一般濃稠,原汁原味。
操作簡單,基本上只要按下「Auto」鍵,就能一鍵完成抽真空及攪拌過程,時間約需1分45秒左右。
此外除了攪拌功能,其真空功能更可以用作真空食材,一機兩用。只需把食物放入附設的真空杯內,按下「Vacuum」鍵,就會抽成真空,像是花生、薯片這類較易受潮的食物,就可以使用這個功能以作保存。另隨機附送真空管及真空包裝袋。
一機兩用是否真的實用?以下去片測試給大家看看。
採訪:劉明慧
攝影:葉天榮
查詢:3404 2813
網址: http://www.signeodesign.com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
小型打碎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8-20 18:00:08香港居住環境細小,廚房不能像外國般容納大型廚具家電,所以多合一的小家電向來受歡迎。
攪拌機是一例。除了有基本攪拌功能,最好兼具加熱煮食,這樣就可以慳位慳錢。
於是近年攪拌機多了一個新名詞,就是破壁機,原理是快速攪碎食材的同時又可加熱,於是要做出養生糊或BB糊仔都變得簡單得多。
最近主打小型家電的Nutzen,就新推出一部迷你加熱破壁機。約1公升容量,8段轉速,轉速達26000rpm,內置12個模式,碎冰攪拌、加熱煲粥、煮中西湯、養生糊及BB糊仔等。
破壁機最強調的是打碎加熱一次過,今次開箱實試,打沙冰奶昔、煮蘑菇湯、煲皮蛋瘦肉粥及花生醬。效果最明顯是花生醬,把炒過花生及調味料一次倒下,機器自動感應,慢慢調節溫度,六分鐘已能攪拌得幼滑無渣;其次沙冰功能亦不俗,約兩分鐘左右,已打得幼細綿滑,很適合夏天用來製作消暑甜品;西湯功能合格以上,半小時已能煲出蘑菇湯,而且無渣滑身;至於煲粥功能,如果單純煲白粥,的確效果很綿滑,但不適宜加入其他食材,因為會把食材完全攪碎,失去口感,反而較為適合用作煮小朋友進食的粥仔。
總括而言,打碎功能佳,加熱煮湯或做醬都不錯。可惜刀片不能拆下,清洗過程會較難。建議先加800毫升水,以內置清洗功能清洗一次,再以梳打粉或清潔劑沖刷,會較易清洗乾淨。
天曜集團nutzen家庭電器
FB:HKTUG
電話:3591 1815
備註:品牌不定期於千色店、一田百貨及Sogo設展銷攤位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小型打碎機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你看見的不是鬼,你看見的其實是自己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的關係? | 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 // 李長潔 👻
.
聽膩鬼月千篇一律的恐怖故事了嗎?覺得鬼故事不就是要嚇人而已嗎?偽學術曾經從社會學、文化研究、民俗學、人類學等面向幫大家解析鬼魅文本。這次,在七月半的時刻,我們從「榮格精神分析」學派的角度切入,重新思考「靈異」(occult)與「科學」(science)之間的模糊地帶。透過「#黃色小飛俠」、「#邱高事件」、「#魔神仔」、「#聖誕老人」(關他甚麼事?)等精神分析式的鬼故事文本分析,發現個體生命經驗的隱密面貌。
.
最終,你會發現,幽靈,其實就是我們的心靈。
.
🙋如果你想要了解榮格的精神分析,可以從頭開始聽。如果你想要直接聽鬼故事,可以從22:49的地方開始。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神秘主義的心理學家—榮格
▶ 什麼是「原型」批評
▶ 研究靈異現象的科學家
▶ 幽靈、死亡、夢境的研究
▶ 陰陽眼是一種內在知覺
▶ 鬧鬼時那些會發光的物體
▶ 阿公身邊的黑白無常
▶ 撞鬼是清醒的夢境
▶ 奇萊山上的小型人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h20tou0i1e082264yxtl4t?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XZ4mHCoT4XGDHob5sU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Lx5MaODJ6fNh5JNqDw68U?si=QrdBjqTkRKaxL3xCgnobjA&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p-54-%E7%9C%8B%E8%A6%8B%E9%AC%BC-%E5%B0%B1%E6%98%AF%E7%9C%8B%E8%A6%8B%E8%87%AA%E5%B7%B1-%E9%AD%94%E7%A5%9E%E4%BB%94%E8%88%87%E8%81%96%E8%AA%95%E8%80%81%E4%BA%BA%E7%9A%84%E9%97%9C%E4%BF%82-%E6%A6%AE%E6%A0%BC%E5%8F%96%E5%90%91%E7%9A%84%E9%AC%BC%E6%96%87%E6%9C%AC%E5%88%86%E6%9E%90-%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32347340
.
📱 #facebook 完整論述: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834300230090927/
|
////// 完整論述 /////
.
▓ #從原型批評開始
.
大家知道,偽學術很喜歡日本精神分析師河合隼雄,他透過榮格心理學,分析過大大小小的日本神話、傳說、典籍等,尤其是用原型(archetypal psychology)的概念批評「鶴妻」、「浦島太郎」等等重要故事,探索了日本人的文化心靈,非常精采。
.
我們先來聊聊榮格(Carl Jung)與原型分析好了。榮格是佛洛依德的學生,因為在神秘經驗上與佛洛伊德意見相左,他不信服老師的童年經驗性欲本能說,因而自己發展出一套「集體無意識」學說。他認為,無意識中不僅有童年經驗,更存在著許多(被累積下來)原始的經驗。這個觀念,使得榮格的研究轉向神祕主義,從精神醫學轉向神話、民間文學的人類學。
.
這個集體經驗,在早期的榮格理論中,稱之為「原始意象」(primodial image),後來被正式命名為「原型」(archetypes)。原型作為集體無意識的結構,主要由被抑制的和被遺忘的心靈素材所構成,這在神話、傳說、占星術、煉金術等中得到非常明顯的表現。偶而也會發生在個人的幻想與夢境中,變成一些具有共同性的主題。而「靈異經驗」就是其中一種幻想的展示,這個(原型)的展示,有時候是心靈的,有時候則是物質的,在實際發生的情況下,並不相違。
.
▓ #靈異現象的病理學
.
榮格1902年的博士論文,運用降神會的實驗,寫出了〈論心理學與所謂靈異現象的病理學〉,就是研究了一位女靈媒(表妹)所發生的超自然經驗:女靈媒的「生動幻想」,呈現她是一個「多重人格」者。但其中仍有某些未解之謎,女靈媒居然可以在附身時,提出一個神秘哲學體系來解釋宇宙存在的目的,榮格認為那是一種深刻的智性見解,超乎凡人的人生經驗和智能。
.
這令我相當驚訝,榮格的學術和神秘經驗總是相關聯,但我從沒想過他的博士論文是研究「靈異現象」。所謂靈異現象,試指活人與死人的靈魂、靈界的鬼魂、或是超自然的物體、靈體、生命體,以不同程度的接觸,而發生的超自然事件(不符合自然邏輯)。
.
榮格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觀念,詮釋了「有意義的巧合」,像是夢境、預感、心靈感應,當作是群體聚集(constellating)的無意識。他主張,無意識心理學就是超心理學的範疇。其實,在心理學誕生的初期,與神祕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招靈會、催眠、附身)。從佛洛伊德與榮格的最終決裂,便可見一斑,佛洛伊德走向了科學的實證主義(但從科學哲學的角度來看也沒有多科學啦),榮格則選擇了神祕主義。
.
▓ #規律還是偶然
.
在《幽靈、死亡、夢境的原型取徑分析》(An Archetypal Approach to Death Dreams and Ghosts)裡,榮格的秘書,也是本書作者Aniela Jaffe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提問:鬼魂出現光、模糊的白影、無頭或透明,這些幽靈的出現型態為何有著「相似性」?是規律還是偶然?她運用榮格心理學的方式,分析了民眾投稿的鬼故事,包含無意識、夢境、意象、幻視在幽靈超自然現象上的神祕表現。
.
我們可以想一下常聽見的鬼故事版本(像厲陰宅裡面那種)。那些腳步聲、敲門聲、打碎瓷器、撞擊牆面、晃過的人影、這些經驗幾乎存在於每一個文明中的長遠歷史中。這些原型包含了人類生活的基本關係與情境,例如父子、母子、男女關係,或是,出生、死亡、疾病、婚姻關係等。雖然在各自生命中有著不同的說故事方式,但其基調有著幾乎相同的原始樣貌。
.
▓ #經驗靈異的能力—靈視
.
「通靈預言家」,以前有一個學生,好稱自己看得到某些事情發生,也看得到鬼。這些人對榮格而言,是共時性的實踐者。從榮格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自性化經驗,他們透過這種「神秘的指引」。這些夢境時常像是某種「冒險」、「旅程」、「公路電影」,它代表著無意識領域中所呈現的持續轉化,是內在知覺的投射。
.
▓ #鬧鬼的經驗
.
內在知覺的投射,也時常表現在撞鬼、鬧鬼的經驗中。我覺得,這會依照著文化中的神秘體驗,有著不同的詮釋,例如「發光的靈體」,也對照著榮格研究中的煉金術裡的「光人」,那是某種向內的、靈性的人。
.
以光做為「彼岸」的意象。我們在「西藏度亡經」中也可以見到,人死後會有一種耀眼的光,被稱之為「原初之光」,或法身之光,是完全開悟的境界。在各宗教中,許多對於「發生」、「原初」的描繪,都是帶著隱密的光芒。這預設了無意識領域的「絕對之知」,唯有在日常之識消滅時,才會真正地顯露出來。例如河合隼雄所提到的各種神話、傳說的「非常情境」。
.
不過,鬼魂也不總是神聖的智慧之光,很多時候是以「幾何」的形式顯現。例如白色的影子,在煉金術中,白色象徵月亮,是無意識的領域。黑色,其實並非白色的對立,而是象徵另一個面向,哀悼、告別、內疚。
.
▓ #清醒的夢
.
簡單地看過了榮格對「幽靈、死亡、夢境」的分析,大致上可以理解,幽靈現象,或許就是一種「強化的夢」。清醒的夢境,使得原型的、無意識的心靈內容,變得更加清晰,這樣的狀態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夢一直持續到白天,但由於意識的占據、日常活動的阻礙,而無法被充分意識到無意識的顯現。所以,也就是說,或許我們在生活中的「見鬼」,可以被認識成「無意識」對日常意識的偷襲,可以試著透過「它們」,去理解個體的精神世界。
.
▓ #鬼談百景中的「影男」
.
我們以鬼談百景中的「影男」故事。裡面的媽媽就明顯地經歷白日夢、黑影、身體抑制、共同經驗的幾個轉折。或許是某種內疚的心理再現,記錄了自己的個體化過程(母親的角色)。
.
這種超自然事件經歷,時常是未來、現在、過去在現在的共時同步。從一般的角度來看,就是撞鬼了。但像是在《神鬼第六感》、《咒怨之始》、《厲陰宅》都運用了共時性的概念,去顯現了人們的超心理經驗。共時性事件是一次原型的顯現,是突如其來被「組織」起來的無意識「秩序」。
.
▓ #奇萊山上的邱高事件與照片裡的小人
.
再來一個耳熟能詳的鬼故事,「邱高事件」。這是奇萊山最著名的山難意外,發生在1972年。當時剛從東海大學畢業的邱高與高中同學李福明、胡德寧相約,3人決定一起攀登奇萊山,不料同年8月24日入山後,一行人就突然失去音訊;直到9月10日,邱高的父親一直等不到兒子回家,直覺對方可能出事,急得趕緊報警協尋。
.
幾年後,《玫瑰之夜》上登一張靈異照片,後面的影像被認為是「穿著胡德寧外套的小人」。因為就在邱高事件發生的9年後,某位登山者成功登上南華山能高北峰時,喜悅地拍了一張照片,獨照後面竟然出現了一個狀似「小矮人」的形影。邱高事件失蹤者之一胡德寧的母親,看到這張照片,激動地指認:「小矮人身上穿的就是她兒子登山穿的外套」。
.
▓ #鬼故事中的小人
.
在榮格的文本分析中,邪惡的故事(惡魔或路西法)通常會與「小人」、「小矮人」有密切關係。在煉金術的文獻中,這類形象多為小型人、地靈、地魔。是不是覺得跟魔神仔有點像呢。通常小人是死亡與厄運的通報者,榮格將之與赫密士—默丘利(Hermes-Mercurius)關聯在一起,具有轉化的作用,是「無意識精神」化為人身的代表。大部分訊息是關於死亡、災難、危機,乃基於強烈的利害相關需求。
.
很有趣,赫密士—默丘利是重要的「信使」,在邱高事件、黃色小飛俠等鬼故事中,鬼形象都有著「嚮導」的角色,儘管它們通報的是「死亡」。聽起來很恐怖,但其實,對榮格學派來說,這樣的通報,是一種「生命的實現」,這個實現當然也包含著「死亡」,他標示著一個體朝向自己的衰弱。
.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
.
這些形象偶而會被看見,但又不想要被看見,正如人們面對無意識時的態度。而小孩與老人又特別容易看見。在《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中,林美容統計新聞中出現的事件,其中以「小孩」與「老人」最容易遇見魔神仔,這一方面有傳播學與生理學的意義,但從榮格的角度來看,小孩與老人都是比較容易接近無意識的生命時段。
.
魔神仔的故事具有雙面性,他不只是代表陰暗、迷失、自然、死亡,同時也給予被迷惑的人,豐富的食物與溫暖的場所。這與聖誕老人(他其實也可以是一種精靈)很類似,一方面他帶來甜蜜的糖果,另一方面則恐嚇淘氣的小孩,揚善罰惡,而且每一年都會來一次,他提示著人們,生命總是矛盾的,有生意盎然、快樂無比,也伴隨死氣沉沉、罪惡苦痛。這就是大自然的本質。
.
▓ #靈光乍現的片刻
.
從頭談到尾,我們可以發現,在榮格的經驗與分析中,「撞鬼經驗」與「鬼故事」可能可以分開理解。鬼故事,在偽學術討論的脈絡中,更多如涂爾幹的社會事實之意義,也就是說,透過大眾口耳相傳、爭相較勁、加油添醋的恐怖鬼故事、都市傳說,或許更能反映的是歷史性、社會性的結構再現。例如各種校園鬼故事(宮燈姊姊)、恐怖小說(吸血鬼)等。
.
而「撞鬼經驗」,就是那些真的碰到的人所訴說的體驗,那是榮格認為更加與個體相關,是一種心靈、生命在無意識上的展現。或許如夢境外溢組合出某種具體的斷簡殘影,或許是集體潛意識中那些被日常生活所致力排除、刻意遺忘的隱密、自然經驗。當有一天,我們自己真的遇見時,會不會感到是某種靈光乍現的片刻,而不是飽受威脅的懼怕。
.
而這些經驗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我們現在以為自己看到的,僅是那些「觀察的自然」,具有科學性的邏輯因果關係。而還有更寬廣的「現實的自然」,即榮格的「純粹的自然」,則是某種難以言喻的方式存在於那邊,促使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學習著去將所有的現象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邁向更加深度與寬闊的存在。
|
#參考文獻
1. Jaffe, A. (1999). An archetypal approach to death dreams and ghosts (A. Jaffe, Trans.). Canada: Daimon Verlag.(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8).
2. ROWLAND, S. (2012). Jung’s Ghost Stories. Post-Jungian Criticism: Theory and Practice, 31.
3. Jung, C. G., Maslow, A., Rogers, C., Assagioli, R., James, W., Freud, S., & Fromm, E. (2018). The New Age Psychology of Carl Jung. New Age.
4. Petersen, B. A. (2001). Psychology and ghosts: A historical review and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apparitions perceived in the context of mourning. Massachusetts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5. 艾德嘉(2020)。【邱高事件】黑色奇萊的永恆懸案。
6. 林美容(2014)。《 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小型打碎機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對摩天樓有種無可救藥的癡迷。如同歷史上許多知名的建築師,他們都認為摩天樓是人類戰勝自然環境的一種象徵。一座拔地而起的摩天樓,不但令人感嘆文明的偉大,更是有種人定勝天的成就感。會選擇讀這本《世界是垂直的》,有相當原因是我對高樓有種癡迷,更因為對當代都市的地下建設感到十分興趣。
圖文版:https://reurl.cc/Enj8A0
作者寫道,都市規劃已經成為一門當代的重要學問,百多年來不知有多少學者針對都市進行設計及提出相關理想,但這些終究是屬於都市地圖上的平面思維,關於立體思維的都市規劃及思考理論,卻鮮少出現在主流媒體視角中,甚至經常被大眾所忽視。也因這緣故,他創作了《世界是垂直的》,希望能讓讀者們理解當代都市已經由平面變成了立體。
本書涉獵的範圍甚廣,從天上的人造衛星、轟炸機、無人機,到地上的電梯、摩天樓、棚戶貧民窟、豪宅到地下的地窖、碉堡及地下道,都在本書範圍之中。
不過也因為涉獵的範圍過廣,讀者若無相應領域的知識,讀起來的片段感很重。如衛星、轟炸機、無人機等篇章,牽涉到大量軍事戰略相關的知識。雖然這些篇章最重要的,便是衛星科技帶來GOOGLE MAP等科技軟體,替人類文明掀起從未有過的革命性思維。但這畢竟是人們普遍能認知到的改變。相對於轟炸機、無人機等軍事器械,常人能有所感觸的甚少。這篇章讀了除了感到自身不足之外,便是領會到原來這些飛行器已然成為都市規畫的一部分。
地下篇章,相對來說有趣得多。書中當然沒有忘記得到,曾經的冷戰時期,各國都因應核戰爭的可能爆發,於當時興建了眾多深埋於地底的設施,只為了能在核戰爆發時躲過一劫。但於當代早已沒有核戰威脅的社會來說,地下建設的誘因已然改變。書中以倫敦為例,指倫敦因為地價過高,加上挖掘技術的普及化,大批既有建築申請開挖地下室,最大的原因便是地下室的單位空間成本,遠低於土地購置或另興建高樓。此外關於各國大肆開發地下設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航太技術的發展,導致衛星變得普及,因應保密及情資安全的需求,地下設施的開發變得勢在必行。地下篇章對我來說雖然有趣得多,但與我期待的內容稍有落差,我最為期待的是作者多談論關於交通、水電管線及地下聚落的內容。
真正讓我最滿意的,便是地上的高樓篇章。本書將高樓分作三個次類,分別為摩天樓、高樓住宅和電梯。本書提及摩天樓的發展,仰賴於營造技術及混凝土材質的創新。摩天樓的發展,除仰賴於19世紀礦業開採的金源之外,更與礦業使用的液壓升降機及相關機械相關。
事實上,就齋主我個人認識。摩天樓之所以被人類發明並持續發展,更重要的原因是交通科技的創新,導致通勤時間下降。倘若人類今天有足夠的科技水平能建造高樓,但這些高樓內的空間終究是必須要用於經濟生產。人人都知道摩天樓的發展最早始於芝加哥,建於1885年的《家庭保險大樓》,樓高42公尺,10層樓。這樣一棟辦公大樓,若都市沒有足夠的人口密度,或交通設施不夠完善,很難維持其全速運作,畢竟辦公室裡總要有人上班,上班族也不可能住在公司隔壁,若沒有足夠完善的都市建設,很難達成摩天樓的經濟條件。芝加哥當時能夠興建這大樓,有相當原因是1870年代時曾多次因為木造建築發生大火,才促成以新材質建設大樓的契機。
摩天樓,早期讓許多建築師和社會學家,認知這是解決都會區土地不足,並能有效提供市民住房的解方。說到這事情便覺得有趣,早期學者們認為摩天樓的出現,將導致都市人口密度大幅上升。這是個很好理解的思考邏輯,畢竟以前1層樓住3個人,現在10層樓不是能住30個人嗎? 結果並不全然如此。地價高的土地並未因為空間的解放而導致地價下跌,反而因為地點絕佳之故,地價上漲。而住宅人口的空間密度也並未因此降低,高價住宅內有著經濟實力更雄厚的人,購買大量空間個人使用。地價高的地段,人口密度反而變低。而地價便宜的低總價高樓內,確實如學者所說的擠滿了人,單位空間密度上升。
於是便有聲浪表示,如果摩天樓確實能解決住房問題,政府更應該要興建足夠多的高樓社會住宅,提供給相應的弱勢或青年居住。初期這方案被實行,直到人們發現其惡果,這些高樓社會住宅隨即成為都市毒瘤。最大的原因便是高樓建築的維護成本極高,高樓層的區域需要比低樓層用更高的消防及安檢規定維護,而這些維護的成本並非是弱勢或青年得以負擔,多數政府也不願負擔這些高昂的成本。其實這在台灣就有案例,台北市的西寧國宅,早期便是政府為了經濟弱勢而興建,但最後的結果便是維護成本不足,導致外部髒亂不堪,內部管理不佳,甚至變成台灣著名的靈異地點。
書中提及即便是世界最高樓「哈里發塔」內的住戶,也不見得願意負擔其住宅公共設施的鉅額維護成本。哈里發塔內有千戶公寓住戶,以2013年算,擁有一戶100萬英鎊的住戶來說,每年要付出的管理費高達15萬英鎊,而這些費用大部分用於維護健身房、休閒中心等設施。
自政府認知到高樓社會住宅可能無法應付鉅額的維護成本以後,施政思維便轉向為興建高度較低的社會住宅了。這點其實台北市也是如此,除了幾個較為高級的社會住宅之外,那些提供給弱勢者居住的社會住宅,大部分是樓層高度較低的建築。
書中真正讓我驚豔的是電梯篇章。台灣關於電梯的叢書甚少,很少有書籍專門討論電梯發展,即便是營造業相關的書籍,也對台灣電梯的普及甚少提及,但齋主我對電梯有種無可救藥的迷戀。
我們都將電梯視為大樓的設施之一,鮮少將其當作都市的交通建設一環。這概念是好多年前曾在某個建築紀錄片中學到的。如所有人知道的一般,超高樓層建築的電梯肯定需要分流分層,很多重要的樓層被當作轉乘站。既然如此,為何不能將單一電梯視作單一地鐵路線,而轉乘樓層視作轉運站? 哈里發塔擁有57部電梯,常駐人數數萬,用水量巨大。其實比很多小型都市的機能還要充足,電梯也當然能被視作交通建設。
過去,我曾認為電梯應該是無所不能的。假設人類建設出了數千公尺的建築,也應該能建設出相應高度的電梯。但本書作者對電梯的認識,卻打碎這現實。當代電梯發展的瓶頸,在於電梯井和鋼纜兩個要素。一具用於400公尺電梯的鋼纜,重量高達18650公斤,就算將材質替換為碳纖維,也需要1135公斤。這中間需要考量因素甚多,包含機電系統的負重及負荷、鋼纜的體積、電梯井於樓層內的面積占比等,都限制電梯的無限延長。
《世界是垂直的》一書內容眾多。我替自己的所知過少,導致部分篇章的內容只能單純吸收,而感到遺憾。但本書就算只是單一篇章,讀起來也足夠過癮。何況對我這個科幻迷來說,更是如此。如果你跟我一樣,對高樓建築、地下設施或科幻題材感興趣,我想即便本書不是每個篇章都能讀通,針對特定篇章也能獲得足夠多的知識。
小型打碎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了宅嬰之後,比較難做菜,尤其是做菜最花時間的地方就是在備料了,最近入手百靈攪拌棒,家裡加這支有三支攪拌棒了,一支我通常都是拿來打果昔用,一支是百靈的MQ5035,這隻老實說已經很好用了,瞬間速度也很厲害,但是身為hengstyle的忠實粉絲,有新款就會忍不住啊,所以就有了MQ7087,還記得有一次去參加恆隆行的餐敘,主廚有用MQ7087示範,看完超心動,它竟然可以把酪梨核打碎,最厲害的是推進式伸縮刀頭,切碎堅硬的食材會更為好用,攪拌棒該有的基本上它都有,比較有趣的是配件中還有磨泥器,對於我這個馬鈴薯泥愛好者來說,這個磨泥器真的很方便,磨出來的泥也相當細緻,加上除了有攪拌杯可以處理果昔或者是用打蛋器可以用,配件中小型的切碎器也很好用,這次我用來做麵包粉,還有一點我最喜歡的是這款還有多功能食物處理器,切碎盆是1500ml,使用起來已經跟傳統桌上型的食物處理器差不多了,而且更加輕巧,我在用的時候先生一直聽到我在讚嘆XDDD
網誌好讀版:https://msninitsai.blogspot.com/2021/06/mq7087.html
這次就用百靈攪拌棒MQ7087將五種食材,做成九種常備菜,將打成絲的蔬菜、肉處理好裝盒,晚上拿起處理好的材料,再加點其他食材就可以快速上菜,用到的材料有,紅蘿蔔、小黃瓜、櫛瓜、馬鈴薯以及牛肉,利用這五種材料做出:紅蘿蔔炒蛋、炒三絲、蔬菜煎餅、韓式拌飯、馬鈴薯沙拉、涼拌小黃瓜、櫛瓜雞絲、馬鈴薯泥、可樂餅等。
這九道菜作法都相當簡單,蔬菜放在保鮮盒中也很耐放,甚至像馬鈴薯沙拉跟涼拌小黃瓜也可以一次做多一點,可以吃兩餐,其中馬鈴薯沙拉也可以夾在吐司中當早餐,不過肉類還是要趁早煮掉會比較好哦。
食譜可到各照片參考。
#宅宅太太的日常 #BRAUN手持式食物處理機 #炫風調理棒 #德國百靈 #14大配件 #美味簡單就出現 #恆隆行 #heng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