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小兒麻痺疫苗 口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小兒麻痺疫苗 口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兒麻痺疫苗 口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兒麻痺疫苗產品中有6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醫療是從經驗中學習,有時也是從錯誤中學習… 疫苗施打量大,特別是短時間切換數種疫苗時,錯誤難免,要能從錯誤中學習並試著改善流程,更重要的是開誠佈公講出原因, 讓他人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懲處第一時間不是那麼重要。 打錯針事件可大可小,印象中最嚴重的就是嬰兒室把「肌肉鬆弛劑」誤認成「B肝疫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小兒麻痺疫苗 在 姜冠宇 醫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8:34:56

為何現在檯面上的新冠疫苗無法終結疫情? 剛剛看到一篇華爾街日報的文章,覺得這個觀點很有趣 (只能當作者個人臆測,主流目前不會納入這些考量) 大概分為:1️⃣ 載體不可複製而無法延續免疫力、2️⃣ 沒有採用佐劑增加免疫反應、3️⃣ 生理上對上呼吸道鼻腔的抗體濃度不足 1️⃣ 載體不可複製而無法延續免...

小兒麻痺疫苗 在 有話好說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8:11:31

#解讀高端 ❗ 這集真的有看沒有懂❓ 沒關係,整理筆記在這裡✏️ #歡迎搭配服用 . 上週,高端疫苗 #EUA 審查紀錄公布,再度引起討論,但許多專業內容,也讓民眾霧裡看花。有話邀請高端疫苗國際暨公共事務處處長 #連加恩 來到節目,透過和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林氏璧 對談,對四個主要的質疑,提出回應。...

小兒麻痺疫苗 在 Chun-Kai Cha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5 16:29:20

看到有人分享用金城武來比喻疫苗技術與機制,覺得滿有趣的同時卻覺得形容似乎不太到位。於是根據自己過去在大學與研究所所學,試著用同樣題材寫寫看。寫了才發現,要將一系列反應簡化成易懂的語言,很容易會流於不精準的描述或比喻。在簡化與精準間的拿捏真的不容易,最後就讓篇幅變得有點長。總之,就當作一種溝通練習好了...

  • 小兒麻痺疫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18:55:19
    有 9,539 人按讚

    醫療是從經驗中學習,有時也是從錯誤中學習…
    疫苗施打量大,特別是短時間切換數種疫苗時,錯誤難免,要能從錯誤中學習並試著改善流程,更重要的是開誠佈公講出原因, 讓他人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懲處第一時間不是那麼重要。
    打錯針事件可大可小,印象中最嚴重的就是嬰兒室把「肌肉鬆弛劑」誤認成「B肝疫苗」打入嬰兒體內,造成數名嬰兒呼息衰竭死亡,這事件後,院內危險藥品就規定分開保存,打針前也務必「三讀五對」。
    也聽聞有疫苗多打一劑、口服小兒麻痺疫苗意外被打入肌肉事件,最近也發生本要打「莫得那」,卻意外打成AZ, 慶幸看到醫院都是用很負責的態度出來面對,也負擔起後續病人的追蹤責任,而非把犯錯完全推給第一線人員。
    1987年剛畢業當住院醫師時,某天有個小娃娃尿液中白血球>100 /HPF而住院,診斷很明確,就是泌尿道感染,那時order都是用筆寫的,我下筆開抗生素前沒寫「請做完尿液培養再給抗生素」,結果打完第一劑抗生素後, 再也培養不出細菌來了,第二天向主治醫師報告自己的疏失,主治醫師是大我10歲的學姊, 她說從病人的尿液常規判斷,幾可確定是泌尿道感染,要我先用48小時抗生素,看看燒退沒, 燒退代表抗生素有效,再持續用一個療程即可。
    老師全程沒責怪我這菜鳥學生,但卻讓我牢記30年,永不再犯!
    不是每個醫療事件都如此happy ending,2010年我也因一個從急診入院的泌尿道感染的幼兒而發生醫療爭議,原由是急診誤寫小孩的體重,我按錯誤的體重多開了些微劑量的頭袍菌素抗生素,雖然此抗生素的安全範圍極大,但我還是第一時間承認錯誤,抽血監控病人的肝腎功能,也責成科內改善流程,但家長堅持不原諒我們,當下請了律師寫存證信函要我保證小孩終身健康無虞,要去向議員和X果日報投訴我等等,那段日子,被叫到病房,聽人罵我「沒醫德、開錯藥的醫生」是家常便飯。
    事情過了將近十年了,我記得一位優秀的阿長才50歲就因這事件退休不做了, 我是苟延殘喘做下去,但那段日子惡夢連連,工作幾乎做不下去,常在睡夢中莫名狂吼被叫醒,醫生工時長,但最大壓力還是來自醫療爭議事件吧!
    (疫情趨緩, 假期和先生在近郊微旅行,美麗的風景,猜猜在哪裡?)

  • 小兒麻痺疫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6 23:52:42
    有 1,521 人按讚

    B型肝炎疫苗的誕生,和臺灣的B肝「清零」計畫

    今天推薦大家看一下這篇很棒的文章👇👇👇

    B型肝炎疫苗的誕生,和臺灣的B肝「清零」計畫——臺灣大學醫學院倪衍玄院長專訪|最新文章 - 科技大觀園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2531c806-e6ab-4b07-98cb-dd42347e14aa

    大家有沒有很有既視感呢?

    原來
    歷史是會不斷上演的呢(笑)
    50年過去了
    時空背景環境早已不一樣
    但挑戰跟試煉
    仍舊一樣

    甚至
    如果把同樣的場景搬到現在
    在政治面的挑戰
    恐怕
    障礙只會更多(再笑)

    歷史總是會有驚人的相似與再現
    即便隔了五十年

    其實最難的
    從來就不是科學本身
    而是人心

    我覺得蠻值得大家深思的

    部分內容摘錄於下👇👇👇

    ====================
    美國默克藥廠於1978年,展開成人B肝疫苗試驗,隔年展現出優異的保護力。畢斯里團隊即想在台灣,推動兒童的B肝疫苗試驗,試圖從源頭斬斷「肝癌三部曲」的詛咒 ,然而,卻遭到了輿論和媒體的阻礙。

    當年台灣的醫藥法規不健全,並沒有臨床試驗法規,因此團隊只能在幼稚園向父母尋求同意。未料消息曝光後,媒體開始出現負面批評,如:拿台灣小孩當白老鼠、為何讓洋人在台灣做試驗等。畢思計畫只得暫停計畫,有待重新啟動的契機。

    畢斯里透過牽線,向時任政務委員的李國鼎先生說明計畫。討論之後,李國鼎認定此疫苗的重要性,即安排再向行政院院長-孫運璿說明。孫院長大受震撼,也認同B肝疫苗對台灣的未來極為重要 。而李政委還將當時在WHO(世界衛生組織)任職的許子秋挖角回來,於1981年接任衛生署長。許署長熟稔疫苗政策,早在 1965 年就向日本募得50萬份的小兒麻痺疫苗來台。就此,B肝疫苗在台灣政治面的障礙漸被移除。

    1983年,B肝疫苗在台灣新生兒的臨床試驗大獲成功,保護力超過九成!有了本地的試驗結果支持,台灣開始在1984年,為高危險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如:孕婦B肝帶原);1986年,所有新生兒都接種B肝疫苗。因為這群無畏的科學家、政治家,讓1984年後出生的台灣人,就此脫離了「肝癌三部曲」的輪迴,也讓台灣成為全球第一個推行全民B肝疫苗政策的國家。

    ====================

    怡寧醫師愛碎念2:破除孕產迷信 打擊偽科學

    (110/09/22開始預購)(110/10/01出版)
    親簽版博客來【7-11、海外】
    https://reurl.cc/52qYY7

    蝦皮拍賣【全家、7-11、郵寄】
    https://reurl.cc/95X22a

    關於疫苗的迷思跟流言實在太多
    新同學複習一下👇👇👇

    再來聊聊關於疫苗的陰謀論
    https://drsu.blog/2018/10/24/super181024/

    今天來聊聊小兒麻痺症的故事
    https://drsu.blog/2018/10/19/super181019/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 小兒麻痺疫苗 在 柚子醫師的育兒診療室 - Dr.陳木榮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4 17:45:24
    有 5,930 人按讚

    兩年多來,常常有人問我COVID-19這個病毒什麼時候會從世界上消失?

    特別是去年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咬咬牙就過去,頂多幾個月就可以輕鬆過生活。

    說真的,我不知道COVID-19什麼時候會消失,但是目前歷史上已知明確消失的傳染疾病只有兩個!

    1、2002年SARS出現在世界上,2004年5月全世界最後一個病例,從此之後SARS就消失了,全世界8000多人感染, 774人死亡,這個病毒就這樣不見了!

    也因為當年的經驗,一開始大家有了錯誤的幻想,覺得COVID-19也有可能同樣快速消失。

    2、天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疫苗對抗的疾病,也是第一個從世界上完全消失的傳染疾病。

    很久很久的西元「前」1157年,在埃及木乃伊屍體上發現天花,開始散播到全世界,這個病毒在地球上持續出現了3000多年。

    過了好久好久以後,西元1796年發明天花疫苗,一直到西元1977年完全根除天花,從疫苗到根除中間大約接近200年,這些日子粗估全世界每年發生50,000,000病例,其中有三分之一會死亡,也有另外一個估計,自從有天花這個疾病之後,全世界有十分之一的人死於天花。

    歷史上就這兩個傳染疾病已經消失,其他傳染疾病目前仍然存在世界上。

    原本我們以為小兒麻痺也快被根除了,可是在某些地區,謠言說小兒麻痺疫苗被加入HIV病毒,還有謠言說小兒麻痺疫苗含有避孕劑,因此施打疫苗比例大幅下降,病例開始大幅上升,原本理想中的疾病完全根除又得重新再來。

    全世界的麻疹疫情,原本也在大量的疫苗接種過後大幅下降,後來因為大家聽信謠言說麻疹疫苗會造成自閉症,一大堆人說不想打疫苗,即使後來證實是謠言,多年來仍然持續造成影響,麻疹病例也重新開始大幅上升。

    講了那麼多,重點就是
    1、想讓COVID-19從世界上消失很難,非常難

    2、各種疫苗的謠言一直都有,這些亂七八糟的謠言讓人類想要根除傳染疾病更加困難

    我個人的內心話
    人類一直以地球的主人自居,事實上地球不應該專屬於任何一種生物,人類多年來一直覺得細菌病毒欺負人類,可是對細菌病毒而言,人類也不是好相處的鄰居。

    因為人類在接下來的多年都要考慮跟COVID-19和平共存,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用盡一切方法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