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審判之逝將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審判之逝將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審判之逝將棋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身痕文學]係喎,王家衞vs 金基德,比較文學。 TLDR:玻璃杯as a metaphor。借來的空間,借來的時間。 1. 實情睇過好多次,最初戲院上唔肯定有冇睇過,但VCD呀TVB呀有線呀睇咗N次。然後有年電影節都睇過,仲要係在旺角(朗豪)! 2. 當然又係嗰句,唔同年紀睇有唔同體會。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啵緹Bot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聯盟戰棋 #英雄聯盟 #TFT #菁英 #崔絲塔娜 #小砲 #雷歐娜 #賭狗 #地獄軍團 #小惡魔 🎮 New‼️每週更新 聯盟戰棋 - 圖文攻略專區: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25698 🎮 大推‼️紅茶君 - 實況網址:...
-
審判之逝將棋 在 啵緹Bot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16:00:01#聯盟戰棋 #英雄聯盟 #TFT #菁英 #崔絲塔娜 #小砲 #雷歐娜 #賭狗 #地獄軍團 #小惡魔
🎮 New‼️每週更新
聯盟戰棋 - 圖文攻略專區: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25698
🎮 大推‼️紅茶君 - 實況網址:
https://www.twitch.tv/kochacc
【遊戲經歷】
• 英雄聯盟:單排鑽2
• 聯盟戰棋:菁英828分
• 激鬥峽谷:鑽石
• 傳說對決:星耀
• 符文大地傳說:大師,亞服前41名
【關注啵緹】
🔹FB粉專:https://m.facebook.com/boty0411/
(工商合作請洽經紀人vivihuang@echoent.com.t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otylove
🔹Twitch實況:https://www.twitch.tv/boty0411
🔹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92753508492077
🔹 Discord群:https://discord.gg/3myfqMe5pG
🔹 電子寫真書連結:https://selgreat.com/boty0411/
🔹所有資訊懶人包: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9-015h5tv_S1XErTLGfEU4FYnnZYekLapvkf7ni-Yjk/edit?usp=sharing
🔹加入YT會員抽ROG電競手機: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AdfeJkjzRZhjK037UgY-A/join
現在加入會員!
可享「專屬會員攻略」、也能準備「抽即將發表的新iPhone 」。
還可成為啵緹繼續創作更多影片的動力😊
審判之逝將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痕文學]係喎,王家衞vs 金基德,比較文學。
TLDR:玻璃杯as a metaphor。借來的空間,借來的時間。
1. 實情睇過好多次,最初戲院上唔肯定有冇睇過,但VCD呀TVB呀有線呀睇咗N次。然後有年電影節都睇過,仲要係在旺角(朗豪)!
2. 當然又係嗰句,唔同年紀睇有唔同體會。細個睇可能只係當黑社會片。大個少少,就梗係睇劉華同張曼玉在個電話亭打茄輪。
3. 再大個啲,睇萬子同張學友雀館。或者係梅窩巴士,大角嘴麗華戲院等等嘅風情。(又,「今日我喺呢度賣魚蛋,聽日我喺中東賣飛彈!」,完全反映返當年中東局勢兩伊戰爭,結果到而家仲係阿富汗)
4. 再大少少。扮文青睇咗2046 花樣年華 等等後,又睇返 《旺角卡門》,的確見到好多嘢已經有雛型。亦證明王家衞玩「商業」一樣係得。
===============================
5. 唔係話「商業 vs 藝術」完全冇界線,但我嘅unpopular opinion係:好多人只係用「藝術」去掩飾自己嘅嘢唔掂。你寫得掂垃圾文識寫標題黨,先有資格講我不屑玩呢種遊戲。
6. 早排連睇9套金基德,佢當然從來都冇玩到「商業」嘅遊戲,但我有理由相信佢一樣識玩。因為佢嘅電影就係好鍾意刻意誤導你,你以為會咁咁咁,就唔係。呢個亦表明佢知道一般「商業」電影嘅玩法,佢就特登唔玩,吹咩
7. 你話王家衞唔計算咩?我覺得佢一樣好計算,正如我覺得金基德一樣充滿計算。只係人地計算嘅玩法唔同。佢地知道鬼佬想要乜。
==================================
8. 正如最簡單最入門級嘅「xx as a metaphor」,我都寫過,金基德《慾海慈航/援交天使》嘅石頭(代表審判),或者係《漂流慾室/島》嘅魚鈎(代表控制),《情慾穿心箭/情弓》嘅弓箭(代表父權傳統),甚至係《感官樂園/空屋情人》嘅哥爾夫球棍(片名就係3-Iron,投閒置散嘅嘢)
9. 《旺角卡門》呢?就係「玻璃杯」,玻璃杯代表嘅係「從良」,正常人嘅生活,心中嘅安寧,亦即係《吳清源》嘅棋局,《英雄》寫書法。劉華成日打爛晒啲杯(呢個象徵佢追求寧靜但偏偏人在江湖柏木由紀),張曼玉(表妹!)話唔想佢冇杯用,所以自己收起咗一隻,如果需要嘅可以去搵佢。意思已經講到好明。
10. 《旺角卡門》仲有一個重點:「借來的時間」。呢個亦係《天若有情》(我知唔係王家衞)嘅主題,A Moment of Romance(英文戲名),歡情太暫,只求望一望,讓愛火永遠的高燒。正係劉華同吳倩蓮著咗草去澳門,先可以好似普通情侶咁安樂一陣,但好快已經有人拉返佢去現實。正如《旺角卡門》一樣,劉華同張曼玉去大嶼山依泣一陣,又係有江湖事拖返佢出嚟。只怨歡情何太暫,轉眼分離緣有限。
11. 呢個亦係金基德《漂流慾室/島》嘅情節,正係大家朝不保夕先可以扑過不停愛恨纏綿,到真係齊齊幫間愛巢油油(代表安家生活)就冇戲唱了,男嘅孟浪女嘅控制慾,冇得玩的。
12. 事實啲童話就係 自古美人如明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只講一句「從此快快樂樂生活落去」。因為冇「借來的時間」,冇外敵,就變咗為啲無聊嘢嘈了。結婚就係極唔浪漫嘅一回事,日日都係嘈塊廁所板放上定放低,或者阿仔讀邊間幼稚園。文藝作品中嘅男女係冇呢啲問題的,所以幾時都話,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冇乜嘢比生個B更加能摧毀一個女文青在你心中嘅印象。如果唔夠,生多個。你見到中學校花叫佢衰仔drink drink water,包你咩幻想都冇晒。
=============================
13. 係喎,其實夫子自道,當然我唔係自比王家衞。但你懂的,我亦唔使好多人睇,有2000個true fans撐Patreon已經好夠。我一樣識玩垃圾標題黨遊戲但我就真係 倦也悶 在某天已拒絶再玩。正如我唔會出嚟寫北京交易所,個撚個平時講到大陸嘢政策不能預計唔知佢想點,但忽然又中南海直線上身,又個個變身國師知晒之後幾百步棋想點。
14. 正如我識玩考試遊戲,但襟芒四十幾歲人啦,仲去讀書咩。正如我都識玩辦公室白領遊戲corporate ladder,唔算好叻但叻過好多人啦,但一樣:
15. 但我厭倦 倦也悶 在某天已拒絶再玩 (其實鍾意安全地帶版多啲,但唔識日文,而廣東話版填詞真係好)
16. 當然啦,玩過而又唔太失敗,先可以講呢句。正如我入到港大,咪先可以話你知,「咪又係咁」「不外如是」。正如我出到本書,先可以話你知,「咪又係咁」「不外如是」。但就要試過先知嘛。
17. 總之,《旺角卡門》好睇的!必睇!
18. 都話,雅俗共賞,MK仔當黑幫片睇,少女睇劉華,男仔睇萬子,文青可以懷念舊香港。
19. 我就憑弔我逝去嘅青春。
===============================
20. 噢其實,《旺角卡門》講嘅亦都係「拒絶再玩」嘅故事。劉華早已厭倦呢啲仇殺生活,但正如上面講,人在江湖柏木由紀,明明佢想了無牽掛,但偏偏太多情。有個仲係想做大事想證明自己嘅馬仔烏蠅(張學友),有姑媽,有表妹。
21. (劇透)最後劉華係搵到隻杯,但結局都係死咗。冇錯,就係死咗,先搵到心中嘅寧靜。呢個亦係金基德好多戲嘅主題:捨棄肉身然後得道。有時係死咗(《聖殤》,《春夏秋冬》嘅老憎),有時係魔幻化(《感官樂園/空屋情人》最後個磅變咗零)。
22. 拿,都話比較文學!金基德vs王家衞。真係拎去寫論文都得。當然兩個導演其實唔太似,王家衞更加係一個「金句」導演,而且好多時都唔係拍現代。金基德粗糙好多,多數都拍現代,但始終都唔係好入到「主流」,你鬼佬都冇幾多個敢講自己好鍾意佢,特別呢幾年人人metoo.
23. 睇就一定睇,有機會睇完寫多篇。但好多時呢啲「有機會寫」都最後冇寫。邊得閒?始終仲係未去到搵夠上岸唔使做啲錢多到用唔晒(否則使乜搞Patreon?)
24. 最後大煞風景講多句,麥芽糖餅as a metaphor.張學友在大角嘴賣嘅魚蛋,一蚊串,1988年。你睇下而家一串魚蛋幾錢?呢啲就係尼克遜廢除金本位制嘅後果啦。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9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審判之逝將棋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港獨議題,評論之苦手 | SOSreader】
從政府查禁民族黨,到FCC午餐演講,大家不只看到香港民族主義本尊的一角,還看到圍繞在衝創力外圍的各種脫節。繼梁天琦之後,陳浩天曝得大名、蜚聲國際,對上一代的評論界而言,佔領運動之後的香港局勢,顯然已超出其理解範圍;加上失敗中年的怨恨,勉強評論只有變成憤怒或冷冷的葡萄。
新一代人在前線承受各種壓力,上一代人養尊處優沒人會苛責,但政客悻悻然投訴自己搞民主運動多年,尚無此機會於國際傳媒面前如此表演;或者評論員不懂得評論講稿內容,僻道批評英文寫作或口音不夠好,就十分難看,自揭了說無可說的底牌。
妒忌的機制總是相似。不爽快的人,怎麼不感恩自己跟著中國的紅線,在體制之下玩安全社運,一直沒出甚麼差錯,現在算是有名有利,就不要跟做殺頭買賣的亡命之徒計較了吧?想出大名的人,又沒幾多個願意背負分裂國家的大罪名、敢與十四億人為敵?那人家在刀口上揚名立萬,各人頭上一片天,已經半退休狀態的那些人又有甚麼好投訴?
抱著一股怨氣,明明已經沒在位置但又自我意識過剩,加上懶惰,這幾年都眼睛長在額頭,沒有了解過本土主義和港獨思想,當然不能把評論做得好。
陰謀論亦自然是最方便的進路。這些老評論的嘮嘮叨叨,說穿總結了就是一句社運潮文:
「全城中伏﹗今日新聞鋪天蓋地全是港獨,民族黨成功幫手轉移視線,全城焦點去咗港獨度……泛民聲音不見了,初步滅聲計劃成功進行﹗」
說來說去就是認定有關方面在港獨問題上不斷煽風點火,進行政治鬥爭,一切是為了給廿三條鋪路,並且轉移視線,令香港人不去關注更重要的問題……問題是香港人的平等參選權,在2016年早就沒了;直選終結,一切化作篩選,之前又有沒有做一場大龍鳳?
最可笑的是,很多人鳩估偽裝高智能,認為香港人不要關注港獨問題,不要應機,不要與有關方面繼續作政治鬥爭,就能化解對方的盤算;有些就像念咒語一樣重覆「港獨是偽議題」——評論界實在太多人愛cosplay孔明軍師胡言亂語。中國現在公然挑戰香港人的結社、言論和思想自由,亂劃「紅線」,連民族黨犯了甚麼罪都百問不能回應,港人如自以為高智能避戰,連聲援都避免,就能避禍,實際上就是向中國和世界發出訊息:港人不在乎自己的基本人權,不是輸人再輸陣?可謂斬腳趾避沙蟲,因噎廢食。
至於港獨當然不是偽議題,而是一個被推遲壓抑了幾十年的真議題。要求雙普選、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本身就是港獨。香港獨立只是碎片的總其成,但總綱分拆上市,就是各種議題的香港本位。
海水化淡,減低依賴東江水,是不是在謀求獨立?要拿回人口審批權,減低中國移民數量,是不是謀求獨立?希望美國在貿易戰之中,不要將香港視作中國一部份,是不是謀求獨立?要求取消普教中,強調粵語地位,是不是謀求獨立?香港要有自己選舉的政府,是不是謀求獨立?香港不要有中國公安過境擄人,並以中國法律甚至沒有法律去審判,是不是謀求獨立?批判中聯辦迂迴擁有香港大部份出版管道和出版社,又是不是謀求獨立?為甚麼反對廿三條、國民教育?這是「國家義務」,反對的人是不是謀求獨立?香港要建立大量基建,連接中國,燒很多錢又如何?有人死又如何?工程是豆腐渣又如何?接通中國是大義。你反對,不就是不想融合?不要融合那麼剩下的選項就是獨立了,無論你用甚麼名詞去修飾。
說穿了每一種抵抗中國管制香港事務的思維,說穿了都是拒中和希望維持獨立。就算連表演大媽在街頭發放噪音,被人指斥的時候,都會撻朵,以中國人的權威命令港人。香港社會上哪一個問題不是涉及中國?而涉及中國,哪一次在深層而言不是統一和獨立之爭?
人類社會每次出現新事物、新思潮,社會的大多數都是無法消化的。舊人不理解目前的情況,只有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堆,就希望一切能夠回到以前的狀態。不只是香港出現本土、自決、獨立主張和組織的是新局面,就算是中國的領導層和對港政策已經不再一樣,視「一國兩制」為自己親生寶貝的「公民社會」一代,恐怕也未有消化和接受現實。
不是嗎?某國家領導人對香港發動「政治鬥爭」,似乎有人認為只要港人不接戰,就可以大事化小,這不是唯心論嗎?沒錯香港人是不擅長下棋,但逃避不能避免宰割,只有學習下棋才是正道。不鬥,廿三條就不會立了嗎?不鬥,香港一樣繼續被殖民,每年增加四萬個中國移民。選舉?自然是一屆難過一屆,一屆不公正過一屆。不鬥、逃避,鬼佬不是連想探聽都沒有藉口?
說到底,他們不就是在哀嘆黃金年代消逝嗎?以前特區和中國不會這樣處理,只會行政吸納政治,不會揭開一切打地戰。但2014年之後,還有這支歌仔唱嗎?就算是再之前,曾蔭權下台,不就是一切已經改變的訊息嗎?當然「溫和建制」最懷念的就是曾蔭權年代,那個年代他會故作鈴聽意見,令含金量存疑的社會菁英,也得到入幕共治的幻覺。
但曾蔭權的收場如何呢?要聚舊去探監好了,世界早已改變。就算港人避戰,外面的人也會繼續踩進來。說到底講這些謬論的人,只是維園阿伯去了做Youtube直播,扮作「我睇通哂中共玩咩」,但這只是老來得了的中二病。一班毫無抵抗意志、以入幕為榮、以順從中國為歷史主軸,只有在6月4號才在維園虛擬反共一日的人,還有那個頹靡的香港社會,就不要幻想自己置身於中帝國的陰謀之中。因為這裡太多不用威脅,都會自動歸順的人。
這些架起孔明陣式的高姿態謬論發放機,就算是作為時評人,都沒有甚麼價值。社會良心標竿,無他們份;分析力提供不到;前瞻局面就更不要說。一切就只剩下維園伯伯式的陰謀論,以及基於忌妒的爭出位情結。明明不是有甚麼真知灼見,但就一天到晚在找機會扮有智慧。
本來上年紀的人,就該做上年紀的人該做的事。做後勤、傳授知識、幫助受壓迫的後輩,他們一概沒有;反而酸葡萄、胡亂捉鬼就有很多。社會事務,成為這些私心自用人爭逐個人面子的地方。還有個別窮得只剩下黑心,希望借政權之手打壓異己。
門外有入侵者,屋內的也不是好人,香港就是如此內外交困。明明從來沒有在局勢中心的,又不甘寂寞、死不認輸,要與淘盡英雄的浪花對抗。時代選中的人一個一個崛起和熄滅、推進著局勢;外圍的人不幫助也算,就是只能說一些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說著回字有四種寫法,慢慢的老去,更加思想閉塞、更加搞不清楚狀況;老去但不會有人尊重,更差的,成為魯鎭酒店裡眾人的笑談。
近日「民主之父」還在說不要本土政治,要同化新移民,但又不提是中國在審批,還有人數比例問題。一年增加四萬中國移民,十年就四十萬人,填海你們尚且會說有資源和環境問題;要在思想上同化異族,要的資源和功夫難道又會比填海建樓容易?香港文化同化中國人?現在是中國的大媽紅歌文化佔領了香港啊是不是?
這真是老來搞不清楚狀況,但又餘有位置的最大悲劇,聞者足戒。
-------------------------------------------------------
訂閱連結:https://lihi.cc/8q0JP/dadazim
審判之逝將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港獨議題,評論之苦手 | SOSreader】
從政府查禁民族黨,到FCC午餐演講,大家不只看到香港民族主義本尊的一角,還看到圍繞在衝創力外圍的各種脫節。繼梁天琦之後,陳浩天曝得大名、蜚聲國際,對上一代的評論界而言,佔領運動之後的香港局勢,顯然已超出其理解範圍;加上失敗中年的怨恨,勉強評論只有變成憤怒或冷冷的葡萄。
新一代人在前線承受各種壓力,上一代人養尊處優沒人會苛責,但政客悻悻然投訴自己搞民主運動多年,尚無此機會於國際傳媒面前如此表演;或者評論員不懂得評論講稿內容,僻道批評英文寫作或口音不夠好,就十分難看,自揭了說無可說的底牌。
妒忌的機制總是相似。不爽快的人,怎麼不感恩自己跟著中國的紅線,在體制之下玩安全社運,一直沒出甚麼差錯,現在算是有名有利,就不要跟做殺頭買賣的亡命之徒計較了吧?想出大名的人,又沒幾多個願意背負分裂國家的大罪名、敢與十四億人為敵?那人家在刀口上揚名立萬,各人頭上一片天,已經半退休狀態的那些人又有甚麼好投訴?
抱著一股怨氣,明明已經沒在位置但又自我意識過剩,加上懶惰,這幾年都眼睛長在額頭,沒有了解過本土主義和港獨思想,當然不能把評論做得好。
陰謀論亦自然是最方便的進路。這些老評論的嘮嘮叨叨,說穿總結了就是一句社運潮文:
「全城中伏﹗今日新聞鋪天蓋地全是港獨,民族黨成功幫手轉移視線,全城焦點去咗港獨度……泛民聲音不見了,初步滅聲計劃成功進行﹗」
說來說去就是認定有關方面在港獨問題上不斷煽風點火,進行政治鬥爭,一切是為了給廿三條鋪路,並且轉移視線,令香港人不去關注更重要的問題……問題是香港人的平等參選權,在2016年早就沒了;直選終結,一切化作篩選,之前又有沒有做一場大龍鳳?
最可笑的是,很多人鳩估偽裝高智能,認為香港人不要關注港獨問題,不要應機,不要與有關方面繼續作政治鬥爭,就能化解對方的盤算;有些就像念咒語一樣重覆「港獨是偽議題」——評論界實在太多人愛cosplay孔明軍師胡言亂語。中國現在公然挑戰香港人的結社、言論和思想自由,亂劃「紅線」,連民族黨犯了甚麼罪都百問不能回應,港人如自以為高智能避戰,連聲援都避免,就能避禍,實際上就是向中國和世界發出訊息:港人不在乎自己的基本人權,不是輸人再輸陣?可謂斬腳趾避沙蟲,因咽廢食。
至於港獨當然不是偽議題,而是一個被推遲壓抑了幾十年的真議題。要求雙普選、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本身就是港獨。香港獨立只是碎片的總其成,但總綱分拆上市,就是各種議題的香港本位。
海水化淡,減低依賴東江水,是不是在謀求獨立?要拿回人口審批權,減低中國移民數量,是不是謀求獨立?希望美國在貿易戰之中,不要將香港視作中國一部份,是不是謀求獨立?要求取消普教中,強調粵語地位,是不是謀求獨立?香港要有自己選舉的政府,是不是謀求獨立?香港不要有中國公安過境擄人,並以中國法律甚至沒有法律去審判,是不是謀求獨立?批判中聯辦迂迴擁有香港大部份出版管道和出版社,又是不是謀求獨立?為甚麼反對廿三條、國民教育?這是「國家義務」,反對的人是不是謀求獨立?香港要建立大量基建,連接中國,燒很多錢又如何?有人死又如何?工程是豆腐渣又如何?接通中國是大義。你反對,不就是不想融合?不要融合那麼剩下的選項就是獨立了,無論你用甚麼名詞去修飾。
說穿了每一種抵抗中國管制香港事務的思維,說穿了都是拒中和希望維持獨立。就算連表演大媽在街頭發放噪音,被人指斥的時候,都會撻朵,以中國人的權威命令港人。香港社會上哪一個問題不是涉及中國?而涉及中國,哪一次在深層而言不是統一和獨立之爭?
人類社會每次出現新事物、新思潮,社會的大多數都是無法消化的。舊人不理解目前的情況,只有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堆,就希望一切能夠回到以前的狀態。不只是香港出現本土、自決、獨立主張和組織的是新局面,就算是中國的領導層和對港政策已經不再一樣,視「一國兩制」為自己親生寶貝的「公民社會」一代,恐怕也未有消化和接受現實。
不是嗎?某國家領導人對香港發動「政治鬥爭」,似乎有人認為只要港人不接戰,就可以大事化小,這不是唯心論嗎?沒錯香港人是不擅長下棋,但逃避不能避免宰割,只有學習下棋才是正道。不鬥,廿三條就不會立了嗎?不鬥,香港一樣繼續被殖民,每年增加四萬個中國移民。選舉?自然是一屆難過一屆,一屆不公正過一屆。不鬥、逃避,鬼佬不是連想探聽都沒有藉口?
說到底,他們不就是在哀嘆黃金年代消逝嗎?以前特區和中國不會這樣處理,只會行政吸納政治,不會揭開一切打地戰。但2014年之後,還有這支歌仔唱嗎?就算是再之前,曾蔭權下台,不就是一切已經改變的訊息嗎?當然「溫和建制」最懷念的就是曾蔭權年代,那個年代他會故作鈴聽意見,令含金量存疑的社會菁英,也得到入幕共治的幻覺。
但曾蔭權的收場如何呢?要聚舊去探監好了,世界早已改變。就算港人避戰,外面的人也會繼續踩進來。說到底講這些謬論的人,只是維園阿伯去了做Youtube直播,扮作「我睇通哂中共玩咩」,但這只是老來得了的中二病。一班毫無抵抗意志、以入幕為榮、以順從中國為歷史主軸,只有在6月4號才在維園虛擬反共一日的人,還有那個頹靡的香港社會,就不要幻想自己置身於中帝國的陰謀之中。因為這裡太多不用威脅,都會自動歸順的人。
這些架起孔明陣式的高姿態謬論發放機,就算是作為時評人,都沒有甚麼價值。社會良心標竿,無他們份;分析力提供不到;前瞻局面就更不要說。一切就只剩下維園伯伯式的陰謀論,以及基於忌妒的爭出位情結。明明不是有甚麼真知灼見,但就一天到晚在找機會扮有智慧。
本來上年紀的人,就該做上年紀的人該做的事。做後勤、傳授知識、幫助受壓迫的後輩,他們一概沒有;反而酸葡萄、胡亂捉鬼就有很多。社會事務,成為這些私心自用人爭逐個人面子的地方。還有個別窮得只剩下黑心,希望借政權之手打壓異己。
門外有入侵者,屋內的也不是好人,香港就是如此內外交困。明明從來沒有在局勢中心的,又不甘寂寞、死不認輸,要與淘盡英雄的浪花對抗。時代選中的人一個一個崛起和熄滅、推進著局勢;外圍的人不幫助也算,就是只能說一些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說著回字有四種寫法,慢慢的老去,更加思想閉塞、更加搞不清楚狀況;老去但不會有人尊重,更差的,成為魯鎭酒店裡眾人的笑談。
近日「民主之父」還在說不要本土政治,要同化新移民,但又不提是中國在審批,還有人數比例問題。一年增加四萬中國移民,十年就四十萬人,填海你們尚且會說有資源和環境問題;要在思想上同化異族,要的資源和功夫難道又會比填海建樓容易?香港文化同化中國人?現在是中國的大媽紅歌文化佔領了香港啊是不是?
這真是老來搞不清楚狀況,但又餘有位置的最大悲劇,聞者足戒。
-------------------------------------------------------
訂閱連結:https://lihi.cc/8q0JP/dadaz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