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實習生管理辦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實習生管理辦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實習生管理辦法產品中有6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Taiwan Startup Stadium 台灣新創競技場,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Taiwan Startup Stadium 台灣新創競技場 / Everiii 鼎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秋季實習生徵才中 想知道我們有什麼樣的工作環境嗎?本屆超級實習生 Joyce 告訴你! 「我想在TSS/Everiii實習收穫最大的是做好時間管理的能力。這裡提到的時間管理不僅是...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2的網紅白玉Bai Y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物專訪 #錦源興 白玉 Bai Yu|直播精華|如何成為跨領域整合型人才?|feat. 錦源興/楊子興 ----------------------------------------------------------------------------------------------- ...
「實習生管理辦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JobUs職場小旅行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藥學雜技? | 兩個陽明藥學生的小小世界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Taiwan Startup Stadium 台灣新創競技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白玉Bai Y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BiBoar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JobUs職場小旅行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8:07:22
在一間公司中,人資就像是公司的靈魂、氣質與個性😎,人資最大的目標就是尋找適合公司文化的人才,那什麼樣的人才適合做人資呢?🤔 一開始不是走人資的,也能轉入這個行業嗎? 今天來分享一個好的HR應該有什麼樣的特質✅,幫助你了解自己適不適合做HR這份工作,在進入HR之前先做好準備!☺️ 🤔先問問...
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藥學雜技? | 兩個陽明藥學生的小小世界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51:53
/ #83 管制藥品小百科Controlled Drugs / 今天的補發整理整理... 就發現太多內容了哈哈 很難用簡單的方式來分享... 但小餅我盡力了! 一起來看看管制藥品到底是指什麼 政府又用了什麼方式來管控呢! / 雖然很複雜,但大家一定要看完哦 這樣下次介紹管制藥品藥師的時候 才會有辦法...
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02 14:15:08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 想創業必看!該具備哪些能力?如何挑合作夥伴?時尚女王楊秀蓉的斜槓創業經驗不藏私分享! 擁有多元事業體的時尚焦點楊秀蓉Janet Yang,事業版圖橫跨服飾、餐飲、美容等產業,在各產業皆交出亮眼成績。此次邀請時尚斜槓教主楊秀蓉,來談談關於創業的經驗談,給欲創業與投身時尚產業的朋...
-
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白玉Bai Y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21 20:00:17#人物專訪 #錦源興
白玉 Bai Yu|直播精華|如何成為跨領域整合型人才?|feat. 錦源興/楊子興
-----------------------------------------------------------------------------------------------
📣 今天的人物專訪要帶大家認識錦興源的老闆是如何跨領域從大學本科念室內設計,跨界到服裝設計,最後變身成創業家賦予傳統百年布莊新生命。
如果你對跨領域有興趣,想知道念設計出身的人才可以怎麼樣去發揮創意運用在商業管理,把自己的才能最大化,就不能錯過這集的精彩內容!
📣 專訪題目:
Q1: 在什麼樣的契機開始接觸多元設計領域?
Q2:設計人才跨領域經營品牌成功的條件是什麼?
Q3:成為跨領域人才應具備哪些特質?
Q4:設計背景出身的人只能當設計師嗎?
Q5:開始做自品牌經營的契機為何 ?
Q6:將傳統老店轉型成文創品牌的想法怎麼來的?
Q7:你怎麼去定位錦源興的品牌形象?
🎉 彩蛋來了!錦源興的限量設計商品送給你!
➡️活動辦法:
完成下列步驟即可參加錦源興限量印花筆記本抽獎活動!
抽獎時間:7/24 週五晚間六點
結果公佈於:FB 白玉粉絲專頁 @baiyu.insight
1️⃣ [點讚] 影片點讚
2️⃣ [分享] 到你的臉書動態(記得截圖~)
3️⃣ [訂閱]白玉YouTube頻道(也要截圖!)
4️⃣ [追蹤]白玉臉書@bai.insight&錦源興臉書@gimgoanheng 粉絲專頁(再截圖一次!)
5️⃣ [留言] YouTube 下方留言告訴白玉你最喜歡哪一本並寫上關鍵字『我想抽錦源興印花設計筆記本』
6️⃣ [私訊] 到白玉臉書粉絲專頁私訊白玉你的步驟1-3截圖
----------------------------------------------------------------------------------------------------------------
👉🏻 其他白玉Bai Yu 的推薦影片:
白玉|時尚產業|海外實習|紐約留學找實習經驗分享 Talk about my experiences when looking for summer internships in New York!
https://youtu.be/EsrZunYNU1k
白玉|職業探勘|時尚產業的PM|產品經理做什麼?Discovering Jobs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 Product Manager E.P.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mIMO-86bEs
海外實習|(下集)如何成為頂尖實習生,增加自己錄取為正職的機會!How to be Successful During an Internship EP.2?
https://youtu.be/x6g1IpShDrc
海外實習|(上集)如何成為最優秀實習生,增加自己錄取為正職的機會!How to be Successful During an Internship?
https://youtu.be/NoCezy5DlPI
出國留學|職涯發展| 美國留學到底對個人職涯與人脈拓展有沒有幫助?
Is Studying Overseas Helpful in our Career and Networking?
https://youtu.be/RHRCPaX7TME
出國留學|職涯發展| 如何探索職涯目標,找出你的留學動機!
How to find your career goal?
https://youtu.be/j0qU_-IkIHE
----------------------------------------------------------------------------------------------------------------------
➜IG 追蹤:@baiyu_insight
➜FB 追蹤:@ baiyu.insight -
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1-14 19:00:12【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1/8~1/17季節限定優惠,把握機會喔~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一陣子剛結束一個電影盛會,那就是「第77屆的金球獎」。
湯姆.漢克斯在裡面得到了「終身成就獎」,我個人也有在關注金球獎,我也很喜歡看電影。
他在終身成就獎裡面的得獎感言,他就談到自己過往這麼多從影生涯的過程當中,所體會到關於「成功」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說啊:「如果你不從共事的每一個人身上偷學到一點什麼,那就真的是太蠢了!」
他的演講總共有7分鐘,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很深刻哦,他自己回憶,他說在電影產業裡面,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劇院公司的活動裡面擔任實習生,而這個活動是大湖莎士比亞節。
在這次活動的過程當中,有一次哦,他跟其他實習生前一天狂歡的太厲害,所以隔天到現場進行預演的時候,狀況不是很好,結果被導演痛罵一頓。
導演罵他們說你們知道你們的工作是什麼嗎?你們應該要準時出現熟讀劇本,你的腦袋裡面要充滿著想法,不然我沒有辦法做好我份內的工作。
湯姆.漢克說這可能是年輕演員能夠得到的最棒的教訓。而且呢,這句話還適用於各個產業的各個工作。
其實準時到達,或者是提早到,讓自己做好心理準備,這正是我們進入工作,和效率狀況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準備。
你多預留一點時間,你就可以熟悉環境,先讓自己喝口水,或者上個廁所;讓自己隨時處在戰備位置。
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小事,但是呢,它會讓我們更冷靜、更有自信,其實也意味著我們尊重其他人的時間。
不止如此,同時也展現我們有很好的工作組織能力,非常好的工作倫理態度,是一個可靠的人。
其實不止是湯姆漢克,他的工作是如此。亞馬遜的執行長,貝佐斯他就堅持哦,所有的高層會議,在一剛開始會有半個小時的沈默。
在這個時間裡呢,大家都要讀一份準備完整的備忘錄,這個的用意就是讓大家進入真實討論之前,取得相同足夠的資訊。
所以我們想想喔,當我們進入工作狀態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先準備好自己、先熟讀你的這個工作應該要有的劇本呢?
這其實讓我想到有一句話,叫做「一日之計在於晨」;但事實上呢,我自己喔所奉行的關鍵,叫做「一日之計在於昨夜」。
有時候在於晨喔,你可能前一天真的太累了,早上起床,一時半刻你的腦袋真的沒辦法開機。
可是呢,如果你在前一天晚上把隔天要做的事情,在腦海裡面先理順一遍;其實呢,就算你一早起床狀況不是很好,你也可以用相對短的時間、相對少的調整成本,就讓自己進入狀況。
然而除了提早準備之外,其實湯姆.漢克也提到,我們要讓自己的腦子裡先充滿想法,他是這樣子詮釋的哦!
他說,你什麼都提提看、什麼都試試看,也許不管用、也許別人也不採用;如果這個點子爛透了,他們頂多就是不理你,是不是這樣子呢?
其實不管任何行業跟領域,不管是演員、導演,還是最棒的公司;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裡面的成員,不斷的嘗試新東西、嘗試成長、嘗試進步啊!
我們不可能老是用一模一樣的方法做事情,而企圖未來能夠有所改變。更不要說現在的時代,我們經常需要冒險、跳脫舒適圈、擁抱失敗,而且透過失敗帶來的學習,讓我們能夠更往前。
可是這裡就有趣了,如果你沒有新的點子,其實你就沒有透過失敗來學習的機會,你更沒有因為你的新點子,得到成功的任何可能性。
所以呢,面對我們做的事情,每天花一點時間集中精神的去思考,讓我們的腦子裡面充滿著一些點子,或者其他的可能性,這也是我們能夠邁向成功的另外一個關鍵。
而且這件事情,不能是想到才去做它,我們必須很有意識的,在自己的行事歷上面標注,什麼時段是自己的思考時段?
而這樣的思考時段,你要把它當成是跟別人有固定時間的約會,你怎麼樣都不能遲到一樣的看待它。
所以我想喔,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未來,能夠活得比今天來得更好,然而不管你想前進的地方是哪裡,你對於所謂的「更好」的定義是什麼?
我想湯姆.漢克在得到終身成就獎這7分鐘的講話裡面,已經告訴我們了!第一個請你先做好準備;第二個請你要有想法。
然而在我看來,先做好準備跟要有想法,它是一體兩面,相應相生的。為什麼呢?你想想看噢,如果你有凡事先做好準備的習慣,那麼你是不是就有更多的餘裕,跟空間讓自己產生想法。
又或者是如果你都提醒自己,不管那件事情你做得再多遍,每一次都要有新的發現跟新的前進;那你是不是就會先提醒自己,我要事先想過、我要事先準備,才有可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才有可能有不斷優化跟進步的空間。
然而事先準備、再有想法,這兩者它有一個更源頭的共通性,就是你有沒有管理好你的時間!
如果你能夠管理好你的時間,比如說剛剛提到的,你能夠好好的掌握「一日之計在於昨夜」;甚至於你把每天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在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我把它用一個比喻叫做「大石頭」。
那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你先設定好、你先安排。並且在隔天開始你的工作跟生活的時候,優先去執行它。
或許你透過這樣的方式,不會有馬上的前進,或者是跳躍性的成長,然而千萬不要忽略時間的累積;因為在若干年後,可能你會在你的領域裡面,得到終身成就獎。
它絕對不是因為你哪一天的努力、哪一天的創意,所讓你達到的成就;它是你好好的規劃自己的時間、管理你自己的時間。
你很清楚知道,自己的日子是怎麼過的,並且隨時都事先做好準備,然後讓自己有想法去嘗試。
希望你能夠在今年,活出一個你自己更喜歡的樣子,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除了YouTube以外呢,我們也開通了Podcast。
所以呢,無論你是在蘋果手機,還是Android手機裡面都有內建的Podcast運用;只要你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都可以找到我們。凱宇很期盼你的訂閱與支持。
另外呢,今天所提到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如果你還沒有參與【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
那麼歡迎你把握即日起,一直到1月17號晚上12點,這一段時間的季節限定的優惠,你會以最優惠的價格,可以來參與這一門課。
無論是今天所提到的「時間規劃與管理」,或者是怎麼樣安排自己每天最重要的事務,讓自己能夠活得更有效率、讓自己能夠一步一步的累積並且前進。
那麼【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都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詳細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的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BiBoar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1-15 21:32:17你的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正職都各司其職,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不太可能有辦法一直盯著你
等你忙完該做的事情後,安排新的事情給你
在做完交辦事項,或是執行交辦事項之餘
也要思考自己可以為公司解決什麼問題、做出什麼新的突破
畢竟,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如果不積極去拓展學習的空間
誰也沒有責任或能力幫你
建議延伸閱讀 涵寶寶 【實習學多學少,大部份是取決於自己( https://bigstudent.tw/DWJNh )】
#態度 #實習 #時間管理 #實習生
----------------------------------
|徵求語言專長好手幫忙翻譯各國字幕|
https://blinkr.tw/4ryM1
----------------------------------
|涵寶寶我有問題|
想問什麼想被罵醒什麼,都可以到粉專、IG私訊
或是寄信到 service@blink.com.tw來跟我們講悄悄話
標題打「涵寶寶我有問題」,我們將會替你解答
|合作邀約|
service@blink.com.tw
|相關連結|
訂閱BIG Student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linkstudentboard/
訂閱BIG Student IG:https://bigstudent.tw/yQXaf
訂閱來一杯加了苦味的職場濃湯 Han:https://www.instagram.com/hanworksoup/
----------------------------------
◎此非合作贊助影片
----------------------------------
如果你也喜歡這支影片,別忘了訂閱或按個喜歡喔!
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Taiwan Startup Stadium 台灣新創競技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aiwan Startup Stadium 台灣新創競技場 / Everiii 鼎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秋季實習生徵才中
想知道我們有什麼樣的工作環境嗎?本屆超級實習生 Joyce 告訴你!
「我想在TSS/Everiii實習收穫最大的是做好時間管理的能力。這裡提到的時間管理不僅是學校活動跟工作的平衡,也包含了每個專案上的時間分配,究竟哪個工作是目前最要緊的東西很重要。再者,TSS/Everiii也讓我能夠在不同的mindset間互相變換。由於接觸到很多不同專案,服務的對象都不一樣,有時是學生,有時是企業,每次要執行專案時,我都會把自己當作服務的接收者來思考自己想要怎樣的服務,這是在學校少有的機會。另外,我也透過與政府機關、新創的接觸,了解到台灣新創圈有什麼資源與補助。因為這次的實習,我成長了,也脫離了學術的象牙塔,認識職場實際運作的方式。我想TSS/Everiii是一個很值得大家來實習的地方!真的非常感謝TSS/Everiii願意在我大二下學期時給了我這個實習的機會! 」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實習內容及應徵辦法看這裡👇
https://www.startupstadium.tw/internship-fall-2021
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打一劑隔離採檢的心理疫苗 #如何應對隔離引發的情緒
本文章由 黃天豪 心理師 / 撰文 林長揚 / 製圖
.
疫情指揮中心在5/25宣布三級警戒要延長到6/14;緊接著在5/26,單日死亡率來到11人新高,累計本土病例逼近5000。我相信,病毒一旦進入社區,就回不去了;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開始做更多準備。如同身在加拿大的賴孟泉醫師所說:「這不是三級四級到五月底或更久的問題。這會是整個2021甚至進入2022的議題。我們需要把目光放到一個不同的未來,而非幻想回到過往的正常。」
.
與此同時,也陸續看到許多人分享自身因為接觸確診者,需要「隔離、採檢」的經歷。無論PCR結果是陰是陽,那些過程呈現出「校正回歸」背後的實際場景。也許看著「校正回歸」,還可以覺得那只是數字;但是當發生在自己身邊,那就是切膚的真實。
.
然而,少有人提及如何因應這些過程中的心理衝擊。成功的心理準備在於「凡事儘量往好處想,同時仍有一小部份做最壞的打算」;這就好比先打一支「心理疫苗」,讓我們在遭遇這些情緒衝擊時,可以獲得「心理抗體」,安穩度過。
.
所以,這篇文章想談談:某天得知自己接觸過確診者,需要「隔離」與「採檢」時,我們可能 #有什麼情緒反應,又可以 #如何因應。
.
〈#恐懼〉
.
最近和一個因家人採檢(偽)陽性、被隔離兩天三採的朋友談過話。
.
他是醫事人員,有三個孩子,太太肚子裡還有第四個。當時,幾個孩子輪流出現上呼吸道症狀與發燒,加上他曾到過風險區域;於是幾天之間,他很警覺地分別帶出現症狀的孩子前往急診兩次。後來接到通知結果:他是陰性,但大兒子竟是陽性。於是,在接到衛生局電話的十幾分鐘後,老婆陪著大兒子坐上救護車先前往醫院;而他趕忙隨意收拾三大包行李,準備帶著兩個小的,再坐另一台救護車到醫院急診篩檢,也預備接受可能的住院隔離。
.
當時,他腦中滿滿的想法都是「怎麼辦?」
.
「孩子怎麼辦?他們都是高風險⋯⋯」「誰要陪孩子進去隔離?」「老婆懷孕了,怎麼照顧小的?」「可是現在沒有其他人可以來幫忙⋯⋯」「同事怎麼辦?」「隔離要準備什麼?」「要帶牙刷嗎?」「最近接觸過的病人怎麼辦?他們大多沒辦法好好照顧自己⋯⋯」⋯⋯
.
每想到一個「怎麼辦」,他的心就不停沈下去;但有些部分,甚至是連想都不敢想下去。
.
另一個寫下經歷的朋友是位臨床心理師。她接到通知,某天會談的某位個案確診。「當下腦袋一片空白,很不確定當天對方是否有拉下口罩,在這之前我已經和孩子在家宅了一個禮拜,若我是無症狀帶原怎麼辦,心理很不安。」
.
這陣子,有年輕且無慢性病史的確診者猝死,讓「隱形缺氧」的話題浮上檯面。這也讓許多年輕的學子惶惶不安、蠢蠢欲動,真的開始感到害怕。
.
「恐懼」,是人們在此刻第一個可能會出現的強烈情緒。我們感受到生死的威脅逼近,想要戰鬥(如果有對手的話)或逃跑(如果逃得掉的話),若打不過、逃不走,還可能進入凍結癱瘓。
.
「恐懼」,是為了提醒我們威脅有多靠近,提醒我們每日如常的生活其實可能是一種幻想。適當的恐懼,讓我們得以正視風險的存在、做出未雨綢繆的準備。
.
〈#自責〉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活在社群中。當想到自己可能影響到的其他人,會有另一種強烈的情緒出現:「自責」。
.
談到自責,不由得讓我想起SARS當年,好友兼同事心怡發燒疑似染疫,被居家隔離的經過。
.
當時,我們都在台大醫院實習。她在神經科,我和另一個同學勝翔在家醫科。疫情初起,人心惶惶;SARS是新的敵人,無人熟悉;學校對於是否要召回實習生,意見分歧。我們雖然會盡量避免在大樓間移動(當天只待在舊館做門診業務,或只待在新館做病房業務),但同學間仍忍不住抱團取暖、互相打氣。
.
就是這個忍不住,讓我們三人在某天中午一起吃了飯。而後當天傍晚,心怡發燒了。
.
她說,當時的她,其實沒有太多害怕,但想到我和勝翔,心中滿滿自責,反覆想著會不會因此害到我們。當打電話告知我們的時候,想要強顏歡笑,卻笑中帶淚。
.
作家 陳茻 最近也寫下一篇經歷,提到「第一時間想起妻小家人,而後馬上又想起我的學生。我開始回憶我上課的時候有沒有把口罩戴好。有吧,我有好好消毒吧,我如何如何。但無論如何去想,總有一股不理性的自責情緒緩緩升起。」
.
「自責」,不是犯錯的人才會有的情緒。當此之時,即使每天小心翼翼帶著口罩、噴酒精消毒的人,也無法百分之百確認自己不會被傳染。如果已經萬般小心,卻還是確診、更感染身邊最愛的親友,那樣的自責,其實比什麼都更龐大。
.
「自責」,讓我們感受到對身邊他者的強烈責任,讓我們真的看見他人的存在、把他人安危放在心上。適當的自責,其實會產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讓我們對他人多一些慈悲與利他。
.
〈#無助〉
.
回到第一個故事中的朋友。當他去到急診,又是另一個挑戰。雖然在路上福至心靈,趕忙跟小朋友說了要「讓棉花棒到鼻孔裡探險」的故事,但實際上來到急診,篩檢的不舒服仍然是小朋友難以忍受的。於是,他一手抱著四歲多正在大哭的老二,試圖控制他被採檢;另一手還得壓著一歲多、採檢完也在大哭還掛著鼻血的老么。而三袋行李,身邊沒人敢幫忙、又怕地板髒,該放還是掛在身上?那模樣,說多狼狽有多狼狽。
.
沒有人能告訴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能回答他腦中那堆「怎麼辦」的問題。我幫他命名出當時那種強烈的感覺,其實不是恐懼,更多是「無助」。
.
陳茻也寫到:「有太多事我需要弄清楚了。我到底何時要被隔離?如果我確診,那妻子孩子該如何安置?孩子只有兩個月,有社工會接手嗎?我需要去篩檢嗎?有防疫專車會來嗎?什麼條件符合才會被匡列?沒有答案,只有不斷重複的台詞:『我們不清楚』『要等疫調單位』『要醫生判斷』電話那頭的聲音聽起來很茫然,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生氣,我知道他也無助。」
.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實驗者讓狗待在籠子裡,每當警示燈亮起,地板就通電。通電時,狗可以跳過小柵欄,逃到沒有電的另半邊籠子裡。很快地,狗兒就學會「看到警示燈就跳到另一邊」。不過,心理學家後來做了壞心的版本:即使逃到另半邊籠子,地板還是有電。於是很快地,狗兒又學會了:「做什麼都沒用」;當警示燈亮起,牠會趴在地板上,縮起身體,等待電流過去。最後,即使把牠放回正常的、逃得掉的籠子,牠也仍舊會縮在地板等待,放棄得以不被電的機會。
.
「無助」,正是當我們認為「做什麼都沒用」時,心中最強烈的感受。我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或覺得自己嘗試了所有的努力,仍無法改變困境。這樣的感受,甚至可能讓我們看不見環境的改變與機會的出現。
.
「無助」,其實也是一種保存能量的方式,讓我們在真正無望的情境中,不浪費多餘的體力、腦力與心力。適當的無助,也可能讓我們願意放下尊嚴,開口尋求幫助,從而創造出過去未曾接觸到的資源。
.
〈#委屈〉
.
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前陣子也被隔離採檢。她的臉書貼文有這麼一段:「同仁打電話給民眾,說由於我們辦公室有確診者,某日您前來服務處也將會被匡列,希望您要自主管理到某日,沒想到電話那頭是一陣狂罵『垃圾,你們都是垃圾!會害我得病不能出門』,也有民眾對我的確診同仁指指點點說一些十分難堪的話語。我實在很生氣,也十分心疼。」
.
前面那位帶著兩個孩子前往急診的朋友,也描述當他坐上救護車時,聽見鄰居用力關門、大聲耳語的聲音。後來他身邊謠言四起,甚至有來自其他縣市的朋友傳訊詢問,聽說有人確診云云(渾然不知他正是謠言的中心,而且其實他沒有確診)。沒錯,當疑似確診或確診時,可能會遇到最殘酷的人性:排斥。
.
中古世紀,歐洲蔓延著痲瘋病;高度的傳染性,讓世人極度恐懼。為了擺脫威脅,開始有人把病人放在船上,漂流遠方,史稱「愚人船」。於是,這些被排斥的異己之聲,再也沒有人願意聆聽。林亮君那種生氣與心疼的感覺,其實是一種「委屈」。
.
「委屈」是當我們自認沒有做錯什麼,卻被誤解、錯待、冤枉,卻無從辯解、無人聆聽、無法靠近時的痛苦感受。委屈的人覺得自己明明不是故意(染疫)的,卻感覺自己被(社會)放逐了。
.
「委屈」的人常常會生氣,因為我們心裡有滿滿壓抑的感覺想要釋放。委屈讓我們想要用力伸展、用力表達出自己。適當的委屈,其實讓我們更有勇氣挺身而出,矯正我們心中的錯誤。
.
「恐懼」、「自責」、「無助」、「委屈」,正是當人們接受到可能要「隔離篩檢」的通知時,可能會產生的初級情緒反應。至於後續最常出現的「憤怒」反應,可以參考先前另一篇「#息怒靜心 心法」。
.
現在,你已經看過四種不同情緒的故事。如果可以,接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照著以下的步驟做。
.
—— #模擬Simulation ——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將自己帶入上述的場景,體會那樣的心情。
.
如果這些故事真的難以帶入,也可以回想一個「可比擬的經驗」。
.
什麼是可比擬的經驗?例如孩子雖然無法真正理解失去摯愛的傷痛,但也許可以想像心愛的狗狗過世,或是最愛的糖果紙被丟掉。這種「失落」的經驗看似天差地遠,但是仍然算是某種「可比擬」的失落經驗。
.
因此,我們也可以分別想像一個可比擬「恐懼」、「自責」、「無助」、「委屈」的人生經驗,並且體會這段回憶帶給我們的身體感覺、想法與情緒感受。
.
這些引發出的情緒,就是「心理抗原」。
.
—— #喚醒Evocation——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回想一下:當時的自己,是怎麼度過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如何超越當時的恐懼、自責、無助、委屈,來到這裡的?運用了什麼資源?得到了什麼幫助?創造了什麼樣的結局?學到了什麼經驗?得到了什麼成長?
.
其實,我們的生命中,早有許多成功因應的經驗;只是在情緒高張的時刻,那些內在的資源會被我們「忘記」。很多時候,我們不一定需要學會全新的能力,而是需要辨識出這是我們已經完成的挑戰,將我們的舊能力重新組裝起來。
.
因此,我們要找出這些能力,並且好好體會當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因為我們其實已經做到過)時,心中升起的自信與能力感。
.
這種被喚起的自信,就是「心理抗體」。
.
—— #鞏固Consolidation——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把過去曾經成功轉化困境的自信,融入現在的場景。想像自己今天忽然得知接觸過確診者,需要隔離採檢,知道自己可能會出現「恐懼」、「自責」、「無助」、「委屈」的情緒。然後——準備好面對它!相信自己可以度過、也知道自己可以度過,更知道這些情緒不會擊垮自己。接著引導自己想像,在那樣的時刻,自己正專注在接下來應該採取的適切行動中。
.
我們仍然可以有情緒,然而我們得以讓情緒留在「適當的程度」,並且帶給我們最大的幫助。
.
現在,當完成以上「SEC」步驟後,再做一個深呼吸,感謝自己花時間看了這篇文章,做了練習,帶給自己力量。
.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簡單的「SEC」步驟中,為自己秒打一劑「心理疫苗」。果若事件發生(我們每個人現在真的必須要把這樣的可能性放在心中),便能有足夠的心理抗體應對;同時,因為這樣的心理疫苗,也讓此刻的自己更加謹慎: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的社交與移動。
.
甚至,也可能幫助我們彼此,獲得群體的心理免疫,讓我們的社群,變得更強壯。
.
因為,我們真的同島一命。
.
--
.
📒延伸資訊:
.
◼️ 文章中提到的陳茻的經驗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181225211899150&id=100000351387623
.
◼️ 文章中提到的林亮君的經驗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181225211899150&id=100000351387623
.
◼️天豪與長揚之前製作的息怒靜心五步驟
https://www.facebook.com/KnKpsy/posts/361263768678590
.
◼️心理師想跟你說製作的的隔離心理學
https://www.facebook.com/KnKpsy/posts/360524175419216
.
◼️台大心理系陳淑惠老師翻譯的家長/照顧者協助家庭因應COVID-19疫情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suehuei.chen/posts/4683708274989717
實習生管理辦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創造與漫想》贈書兩本,參加辦法請見部落格文末
貝佐斯把網路書店變成「什麼都賣」的亞馬遜商業帝國、研發 Kindle 電子閱讀器顛覆紙本出版業、開設 Amazon Go 全自動化購物超市、打造服務全球大小公司的 AWS 雲端運算平台,還推出尊榮會員、一鍵購買、智慧語音助理 Alexa、智慧音箱 Echo。到底,這些獨特且原創的想法如何誕生?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vent-and-wander/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創造與漫想》的作者是亞馬遜公司的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本人,這本書的前半部,收錄了 1997~2020 他在CEO任內親手寫給亞馬遜股東的24封股東信全文。後半部是貝佐斯的23篇演講稿、採訪稿,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他對商業、科技、人文的洞察。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由大名鼎鼎《賈伯斯傳》的作者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以近二萬字的專文導讀,解析貝佐斯獨樹一幟的領導風格與經營手法。他認為貝佐斯是一位足以媲美達文西、富蘭克林、賈伯斯、愛因斯坦的創新者,不但擁有強烈的好奇心,並且熱愛藝術與科學。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許多探討亞馬遜成功的書籍,那這本書有什麼不同?我認為是這樣的:其他書籍多以旁人的角度觀察和解析這家公司,但是這本書完整收錄貝佐斯本人的親筆信件和演講內容,讓我們可以從他「本人」的視角,看著亞馬遜從1997年名不經傳的網路書店,逐漸成長到2020年後龐大的商業帝國。透過貝佐斯的一字一句,讓我們得以窺見這趟旅途當中,他經營的理念、堅持的原則和思考的脈絡。
.
【這本書給我的五個收穫】
.
我很喜歡亞馬遜的故事,曾經讀了介紹貝佐斯生平和亞馬遜創業歷程的《貝佐斯傳》、亞馬遜在職員工談《跟貝佐斯學創業》和「飛輪效應」的應用、以及商管專家談亞馬遜管理系統的《顛覆致勝》和「第一天」企業經營的哲學。但是,我卻沒有完整讀過貝佐斯寫的每一封股東信。這次,藉由讀這本書中的股東信,我體驗到了貝佐斯的思考內容之下更多的內涵。以下簡單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段落。
.
1.第一天,永遠是第一天
.
關於貝佐斯的「第一天」經營哲學,許多媒體都已經報導了無數次,簡單來說就是始終牢記最初的價值觀,持續聚焦於滿足顧客的需求,並且依據這個心態做出所有決策。這個概念在1997年第一封信就已經提出來,並且在之後每一年股東信的最後,仍然會附上這封1997年的信。
在每一年的股東信中,第一天這個詞幾乎每一年都會出現,搭配貝佐斯充滿熱情的口吻:「今天是網際網路的第一天」、「今天是電子商務的第一天」…等等,他認為眼前的成就都不是理所當然,他永遠舉著旗子吶喊,寧可徹底顛覆,也願不安於現況。
在2016年的股東信他進一步解釋了:「第二天意味著停滯,然後變得無足輕重,接著是極其痛苦的衰退,最終就是死亡。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強調要保持第一天心態的原因。」他不忘強調總是要專注於顧客,同時擁有大公司的眼界和實力,還要擁有小公司的精神和用心。
.
2.我們使用的工具會改變我們
.
貝佐斯認為,人類會隨著使用的工具進化:「我們改變了工具,工具再改變我們。」特別是近年來,網路工具改變了我們,使人們開始偏好淺嚐資訊,注意力也會隨之縮短。便利性和去除阻礙會讓人更投入,如果我們的工具是讓淺嚐資訊變容易,那我們就會開始偏好淺嚐資訊,較少閱讀長文。
所以亞馬遜設計 Kindle 電子閱讀器就是為了閱讀長文而打造。雖然,起初在公司內部有許多主管大力反對這項專案,認為電子閱讀器的出現會打擊紙本書籍的業務,但現在看來,Kindle 反而有許多優點:書籍永遠不會缺貨、不會庫存太多、不會浪費太多紙本,而且顧客漸漸愛不釋手。
貝佐斯說:「只要某樣事物變簡單了,阻力減少了,人們就會更投入。」他也期許這類型的裝置,能在往後幾年,逐漸帶我們走向注意力延伸的世界。所以,我們不妨也問自己一個問題,留意一下你手邊常用的工具,是讓你偏好淺嚐資訊的?還是幫助你延伸注意力的?
.
3.從需求逆推,發展新能力
.
貝佐斯總是重視長遠導向和顧客優先,他也提到為什麼亞馬遜這麼具備「創新」的能量。傳統來說,「技能導向法」是常見的經營方式,從企業已知的能力出發,試圖推動商機。這種企業會問自己:「我們很擅長做X。我們還能用X來做什麼?」這雖然是一種很實用的經營方式,但如果僅僅只是使用這項技能,那公司就永遠不會有開發新技能的動力。
相反的,當你把顧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就產了所謂「逆向工作法」,這種做法是從顧客需求往回推,「因為顧客需要,所以我們現在該做些什麼?」這種工作法通常會要求企業學習新技能、施展新長出來的肌肉,不在意剛踏出前幾度時有多麼不自在和彆手彆腳。
把同樣的道理放到我們個人身上,我想也是非常適用的。穩扎穩打的方式是技能導向法依據自己既有的技能,提供這個職場或社會所需要的價值。當你有能力嗅到職場或社會「需要」什麼,而剛好是沒有人擅長、還沒有成熟市場的需求,這時候就適合用逆向工作法,從需求回推,發展自己尚未擁有的技能。
.
4.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
貝佐斯時常幫公司開設領導課程,也會對實習生進行演講,總是有很多人問他,工作與生活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他其實不喜歡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說法,他認為這樣會誤導別人。他反而喜歡說:「工作與生活和諧」。
他認為,當工作做得很起勁、樂在工作,感覺到自己正在創造價值、融入團隊,做著讓自己有活力的事情,自己在家裡就會表現得更稱職。同樣的,如果自己在家裡很快樂,就會是個更棒的員工、更棒的老闆。但工作進入緊鑼密鼓的收尾階段,有時不得不多加一點班,但工作時數並非重點。重點通常在「活力」,工作是否令你喪失活力?還是工作帶來充沛的活力?
書中有個譬喻說得很傳神:「你正在開會,有一個人走進來。有些人加入會議能帶來能量,有些人加入會議只會讓大家洩氣、把會議裡的活力抽乾。你得決定,自己要成為哪一類人。在家裡也是如此。」我讀完這段話後,猶如人生跑馬燈一閃而過,我們該時時刻刻警覺自己正在成為哪一類的人。
.
5.與眾趨同將無法生存
.
整本書讓我最感到驚喜的,是2020年的股東信末這段話,貝佐斯提到了一則富有深意的引述。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盲眼鐘錶匠》這本書中談到一段生物的原理:
「生物要不斷努力,才能避免死亡。順其自然什麼都不做,就會死亡,回到與環境一致的狀態。去量一量生物的體溫、酸鹼度、含水量或電位,你會發現,活著的生物體狀態數值與周遭環境截然不同。例如,人類的體溫通常高於周遭環境,在寒冷的天氣裡,人體必須努力運作,才能維持著溫度上的差異。假如一個人死了,他的身體不再運作,溫度的差異就會開始消失,到最後,他的身體溫度會變得與周遭環境的溫度一樣。並非所有動物都會努力避免與環境溫度趨同,但所有動物都有類似的機制。舉個例子,乾燥國家的動植物會想辦法避免體內水分散失至體外,努力保持細胞含水量,對抗水往乾燥處流失的自然作用。如果這些動植物的努力失敗就會死亡。總體來說,要是生命體不積極防止差異消失,就會融入周遭環境,再也不是自主的生物。生命體死亡後,便是這個情景。」
這段話是很好的隱喻,在說所有的企業、組織和我們每個人。這個世界多麼努力的讓你變得與眾無異?你要多麼努力才能保持與眾不同?你要多努力,才能一直保有讓你與眾不同之處?貝佐斯希望我們去擁抱「獨特性」,務實地了解必須花多大的心力才能維持自己的獨特性。這個世界要你與眾無異,千方百計把你拉向跟大家一樣,別讓它得逞。
如同之前我讀過《黑馬思維》這本書所寫下的筆記,對於勇於反抗標準化的體制、創造自我的黑馬而言,這條路或許艱難、或許罕無人跡。但懂得培養獨立思考、發覺內在動力、掌握個人發展策略,才能在這個高度「從眾」的世代,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貝佐斯最後說:「『忠於自我』的童話故事告訴你,只要你讓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發光發熱,你就不會再痛苦了。但那是誤導人的故事。忠於自我是值得的,但你不能以為很容易,或者可以不勞而獲。你必須不斷付出努力。」永遠、永遠、永遠別讓宇宙把你融入周圍環境、變得無異於眾生。
.
【後記:下一段旅程】
.
《創造與漫想》原汁原味呈現了貝佐斯創業和經營的心路歷程,從書中一系列股東信裡,我們可以發現這家企業如何迎接新的挑戰、如何面對各種失敗、如何永保初衷堅持長期發展和顧客至上。貝佐斯也即將在2021年卸下亞馬遜CEO的職務,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在貝佐斯心中,他還有一個太空夢。在這本書中摘錄了他對自己的太空公司「藍源」(Blue Origin)和太空計畫的論述。他想打造太空基礎建設,讓年輕一輩的創業家和探險家站在紮實的基礎上,發展出真正的太空產業。
他心目中的太空英雄吉姆.洛威爾在阿波羅八號任務環繞月球,做了一件偉大的事。他伸出大拇指後發現,在千里之外,他可以用拇指遮住整個地球。所有我們知道的一切,都可以用一個拇指遮住。然後他說了一句了不起的話:「我希望自己死後上天堂,但我在那一刻明白了,你一出生時就在天堂。」
地球就是天堂,明天仍然是第一天。
.
這次《創造與漫想》抽獎贈書感謝 天下讀者俱樂部 提供
曾經參加抽獎的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我要改成在部落格文章抽?因為臉書最近的演算法,非常排斥在貼文呼籲任何行動,所以之前的抽獎文和抽獎名單,時常被屏蔽或者刪除。這次換一個替代方案來試試看,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加新的抽獎方式,你還可以邀請朋友一起參加提高中獎機率唷!有任何想法和建議都歡迎留言跟我說。p.s. 上一本抽書結果順利,以後先沿用這模式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