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寄人籬下壓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寄人籬下壓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寄人籬下壓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寄人籬下壓力產品中有5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Smile Life 維媽育兒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雲林外婆家透天厝有可以讓小孩奔跑的大庭院、四周翠綠稻香空氣特別純淨,但鄰居家的雞老愛鬧時差喜歡在三更半夜拉嗓咕咕啼,清晨當我們還在熟睡,務農人家老早完成了好多田事,網路收訊不好,反璞歸真過著無網日常只能帶小孩整天挖土沙曬太陽。鄰居間熱情交換自家種的果菜、每天一拉開鐵捲門就會看到木瓜、蒜頭、紅蘿蔔躺在...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IRROR追星族|80後港媽帶仔女追MIRROR 父母早亡曾變蒲妹染毒 現追星當身教:填補咗以前嘅空白 香港樂壇已死、香港電視已死,這些咸豐年代的口號,恐怕難再得到認同。皆因這一年,香港人史無前例熱烈地追香港星、聽香港歌、睇香港節目,流行文化再次焫着大眾成為熱話,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單憑...

寄人籬下壓力 在 ??????? ??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0 05:27:52

如果要把我人生的故事講述一遍,或許大家會覺得就如戲劇情節一樣,但卻又如此真實的發生在我身上… 27 歲的我,經歷了「家庭破碎 生離死別 」 ——— 這八個字 是我人生最痛的成長。 在十年前家裡就遭遇了父親外遇 、賭博破產、父母分居、傾家蕩產… 我們失去了原本的屋檐,三母女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而...

寄人籬下壓力 在 Less Is More 教育革命軍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58:49

【#xxmindset】 聽完來跟我抱怨 父母不支持自己想念的科系 而跟家裡吵架的情況 我當下真的爆傻眼 在國小時就完全明白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的道理 只要是跟家人同住、又沒付房租,每天還要吃吃喝喝 當然就得乖乖聽話作為「交換」 這背後最重要的邏輯是: 人如果想獲得自由、不想再給人卑躬屈膝...

寄人籬下壓力 在 Rela ? 瑞菈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07:56:05

- 「你不要再製造敵人了,你已經沒有朋友了,我也是。」我這樣對著大叔說。 前一秒我們正談論著某件事,免不了講了些地獄梗,所以我這樣提醒他,其實有一大半是講給我自己聽,因為我嘴巴比較壞。 這個年紀,價值觀和人生規劃難免會和以往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生活圈裡出現的人不斷來來去去,同時在摸索,也同時...

  • 寄人籬下壓力 在 Smile Life 維媽育兒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1 13:54:27
    有 224 人按讚

    雲林外婆家透天厝有可以讓小孩奔跑的大庭院、四周翠綠稻香空氣特別純淨,但鄰居家的雞老愛鬧時差喜歡在三更半夜拉嗓咕咕啼,清晨當我們還在熟睡,務農人家老早完成了好多田事,網路收訊不好,反璞歸真過著無網日常只能帶小孩整天挖土沙曬太陽。鄰居間熱情交換自家種的果菜、每天一拉開鐵捲門就會看到木瓜、蒜頭、紅蘿蔔躺在地上…一堆分不清主人是誰?小村莊年輕人多數在外地工作,每戶都有非常年長的丫公、丫嬤,收成時就會看到街坊到處相約帶著一綑綑麻布袋去撿高麗菜、撿地瓜…,然後一撿就是好幾大袋要載去分送給不方便出門採買的老人家,看似再平凡不過的日常,放眼望去的田徑卻處處滿是有溫度的人情味

    前不久雲林幼兒園老師單親媽媽新聞讓我徹夜難眠,這則新聞我和黃爸一直持續關注著,找到縣政府設立的社會救助專戶捐款(雲林縣政府新聞
    https://reurl.cc/xGddDL )在我們還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就能為另一個家庭帶來盼望。孩子一直是媽媽生活唯一的勇氣和力量,但「心」真的是一輩子永遠最難過的關。

    想起小時候三歲爸爸癌逝,媽媽都還得每個月跟主管預支薪水幫我們繳學費、哪還能上才藝班、羨慕同學有新蠟筆、可以全家出遊、家長會只有一個人,國小就要學自己煮飯,穿哥哥衣服從小就被當男生、女同學可以輕鬆原地跑跳步,我因手腳不協調每天放學路上勤練,終於選上進舞蹈班、後來還報名參加合唱團,因為可以免費學才藝還有美美舞蹈裙穿。但寄人籬下的生活每天都害怕大人又吵架、被親戚酸言酸語,不開心、沒自信,國中也想過要逃學,但還好我不敢,不然無法想像現在的我會是什麼模樣?後來我們兄妹都選擇念技職體系求學邊打工,希望可以早點工作賺錢減輕家裡負擔,直到一次聊天中我媽才跟我說,以前好幾次騎摩托車四貼載我們三兄妹,一度想直接騎衝下山一了百了,心理和現實生活需承受的壓力,到底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不被擊垮?

    不同際遇擁有不一樣的家庭故事,人生一直在學習如何面對失去,或許從小受家庭環境影響,在朋友眼裡我是挺壓抑情緒不會輕易把心事表現出來的人,遇逆境才又再頓悟出個什麼人生道理來,覺得凡事就是要盡全力去拼,想努力證明單親也有能力可以養活自己!當我們都在羨慕別人的豐衣足食看別人生活,不如把時間花在你想創造的人生,珍惜能成為的家人,學習看見自己所擁有的幸福,人生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檻

  • 寄人籬下壓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6 19:15:51
    有 9,691 人按讚

    男孩大叫,「喂!」
    女孩停下腳步,轉過頭,「幹什麼?」
       
    「要走了?」男孩望著女孩。
    「是阿。」女孩回。
       
    「走去哪?」
    「回家。」
       
    「然後呢?」
    「上班。」
       
    男孩聽了點點頭,雙手插著口袋,「不上班行不行啊?」

    女孩笑著說,「不上班你養我啊?」
       
    男孩遲疑了一下,沒有多說什麼。
    女孩似乎也知道了答案,舉起手揮了揮跟男孩說拜拜,便往遠處走去。
       
    男孩下一秒似乎決定了什麼,衝了出去追上女孩,大叫,「喂。」
       
    女孩停下腳步點起了菸,有點不耐煩的回,「又怎麼啦?」
       
    男孩這次不再遲疑,大聲地說,「我養你吧!」
       
    男孩望著女孩等著女孩的回覆,過了幾秒鐘,女孩帥氣的轉身說,「你先照顧好自己吧! 傻瓜。」
       
    下一幕是女孩在計程車上痛哭。這是電影喜劇之王的一個片段,我不討論劇情本身的含義,但當男孩說出,「我養你」這三個字的時候,如果我是女孩子,瞬間聽到的確會挺開心,但回到現實中,「我養你?」
       
    好阿,那…要怎麼養? 準備花多少錢? 有計劃書嗎? 合約你寫還我出? 再細談下去,男孩可能直接被嚇跑。
       
    那你就知道,這句話看似輕鬆,但背後所要承擔的壓力,有多麼巨大。就算你養得我的生活,請問滋養的了我的心靈嗎? 當什麼都要看你臉色,為了生活必須低著頭伸出手來索取的時候,我的心靈早就貧匱到了谷底,兩人的關係也就此失去了平衡。
       
    能有人養、不用工作、外加不愁吃穿的日子,表面上看似幸福,但其實跟被圈養在動物園裡面的動物,有什麼兩樣?
          
    因為生活的安逸,
    老虎漸漸失去了捕食獵物的野性
       
    因為封閉的環境,
    老鷹漸漸忘記了該怎麼展翅高飛
          
    當你們把原本屬於自己生活的責任,交付甚至依賴到另一個人身上的同時,不也連帶放棄了,自我成長的機會跟獨立自主的選擇?
       
    所以如果可以,我愛你可以說,
    但我養你,最好一輩子都不要提。
    因為,根本養不起。
       
    就像我好友,當年的她,專櫃品牌主管,每個月好歹也有個幾萬入帳,想買什麼哪需要看男友臉色,誰知道老公霸氣一句,「我養你」,從此誤上賊船。
       
    婚後老公事事跟你斤斤計較,生個小孩結個婚,整天只能窩在別人的家中寄人籬下,遵守著別人家的傳統,卻沒人尊重過自己的習慣,存款一天比一天少,什麼都要錢,偏偏自己又被小孩綁得死死不能去賺,這還不嘔嗎?
       
    我說,「你看,這家庭主婦真不是人幹的工作,一位曾經專櫃品牌的主管也,每天光鮮亮麗,還常常要北中南去巡店,但現在呢?回歸家庭也才幾年的時間,就把她磨成這樣。」
       
    以前見面,我們聊的是她店內業績、人事考察、分店狀況,現在整天談的是,她婆婆怎麼了、小孩怎麼了、老公又怎麼了。
       
    男人的壓力可以藉由薪水來得到慰藉,可以依靠升遷來得到撫慰,可以尋求人際關係的互動來得到成就,但家庭主婦能嗎?你說女人難不難?」
       
    所以當聽到我養你的時候,
    有聽過、開心過,就好了。
       
    婚後兩人還想要擁有愛情,雙方都不能失去賺錢的能力,因為只要一沒錢,你就會跟另一半談錢。
        
    談錢、湊錢、生錢,當每天在新台幣後面追著跑的時候,請問你們小倆口還哪來的時間,談愛情?

  • 寄人籬下壓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8 20:45:09
    有 1,123 人按讚

    我發現……有些人似乎不太點開來連結🔗所以我想說幫大家畫個重點吧(˶‾᷄ ⁻̫ ‾᷅˵)
    (附上生活照♡背景是永遠不拿下來的女兒去年生日氣球🎈)
    #中華台北 #中華奧會 #國際奧會 #奧運 #東奧 #東京奧運 #台澎代管區

    網址連結🔗

    👉🏻如何才能擺脫中華台北?如何才能終止中華系列體協亂象?https://wp.me/pd1HGm-lp

    👉🏻聖峰談俄國ROC隊的,給大家參考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hsfforformosa/posts/874438563200000

    ➖➖➖➖➖➖➖➖➖➖➖

    1️⃣在這希望大家了解一件事情,中華奧會是民間團體不是政府單位,ROC政權治理當局是不可以去干涉民間團體運作,可以去監督但在法律上沒有權利強制要求民間團體改名。在這情況之下,如果ROC政權真的運用政治壓力去脅迫中華奧會改名,這毫無疑問就是政治干預。雖然對很多人來說很樂見政治干預改名台灣,但是我們不能雙標。

    奧運是國際性民間運動組織,共同舉辦的國際比賽,這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舉辦的運動,國際奧會是國際組織,但他不是國家政府去組成的。國際奧會是由世界各地民間團體共同組成的國際組織,具有國際組織法人格,成員是世界各地的民間組織,不一定是要主權國家的民間運動團體才可參與,像是香港奧會組織、中華奧會也有參與。這個本質是民間運動團體,所以他們會很介意政治干預,因為要尊重相對自主性,要讓運動自主具有獨立性。

    奧運的精神是運動員上場競技而不是國家之間的競技,奧會憲章初衷是想打破國際界線。

    奧運發展到最後,會變成以國家為單位,甚至成為國家間相互較勁比實力、鼓動民族主義的機會,其實是因為這個世界目前的區域劃分方式主要是以主權國家的領土界線為準,而各奧運組織的影響範圍也會受制於主權國家的領土界線,所以導致奧運參賽隊伍幾乎等同於國家隊。

    其實,奧運參賽隊伍本來應該只是「地區代表隊」而已。

    而從「參加奧運的資格」基本上是跟運動員本身的表現有關,而非與「國家」有關,就可以知道,奧運參賽選手真的就只是為自己參賽而已。

    每個參與奧運的運動選手,都是因為「個人表現」符合參加奧運的標準而能參加奧運,而不是因為他們所屬的國家在體育上滿足什麼條件。
    奧運選手會代表某個國家參賽,就只是因為他們在報名的時候,選擇填入了那個「國籍」。這在有雙重/多重國籍的選手身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所以奧運真正的精神其實是運動無國界,透過運動來打破地理及政治上的藩籬。相較於一直從國家的角度去看待奧運的比賽結果,從欣賞個別運動員優異表現的角度來看奧運這樣的賽事,或許會是更符合奧運憲章精神的作法。

    台灣人想要透過將「中華台北」改名成「台灣」讓台灣隊出現,但所訴諸的手段卻會直接違背奧會憲章「禁止政治干預」的基本原則。在這個情況之下,把東奧正名用成公投,一旦這個通過,ROC政權治理當局就必須要採取行政作為促成改名的結果發生,那這就是政治干預無誤,這個結果會直接導致國際奧會因為中華奧會受到政治干預而禁止其出賽。

    如果是中華奧會自己主動去跟國際奧會洽談變更名稱,這樣子才不會有政治干預的問題。

    如果有機會可以掌控中華奧會就有可能透過與國際奧會洽談的方式來改名,看要改成什麼名稱都可,只是這機會很渺小,因為中華奧會涵蓋的範圍是ROC政權自由地區所有中華系列的運動團體。中華奧會主事者大多是支持ROC政權或者與KMT相關的人,且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大部分是1949年來台的中國難民創的協會,特別是所謂的「黨國權貴」,所以會與ROC政權及KMT的情結難分難捨。

    -

    2️⃣如何擺脫中華台北跟如何終止中華系列體育協會亂象其實是環環相扣的。

    如果我們想要讓名稱真正符合台澎法理狀態,那就不能寄望現在的中華系列體育協會。

    那要怎麼辦呢?

    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盡快完成 #終止代管自決建國。才有辦法讓建國後的台澎組成台灣隊、台澎隊。

    現在說這個方法,可能會讓人笑說遙不可及。不過還是有一條路可以走,但需要很多人配合。

    台澎金馬東沙這個地方,把法理地位切割開來,在自決建國之前,直接先成立各項體育協會的台澎版本,讓這些團體、協會共同匯聚在一起成立台澎奧委會,就可以與中華奧會來談涵蓋區域範圍如何區分,可以洽談讓中華奧會只負責金馬東這個屬於中國領土地方。中華奧會就可以跟國際奧會說明清楚區域上的切割依法理地位來分別,多了一個台澎奧會,讓台澎奧會加入國際奧會,就可以出一個台澎隊參賽了。這是在還未自決建國之前可以完成的事情。

    以上法律上是做得到這個路線,當然現實上,在執行面就會很困難。

    我們現在在推廣法理建國就是知道推廣是不容易的,也是無法一蹴而就的事情。

    當我們還未建國還無法名正言順的成立台澎新國家的民間團體參與國際賽事,但我們可以去了解國際賽事,往往是要具有全國性/全區域代表性的體育組織才能具有報名權限,運動選手想要報名參加就必須透過這個體育協會才可以報名。此外,中華系列體育協會高層與ROC政權體育署官員關係良好,因此這些協會申請補助也比較方便,即使將來新成立台澎版的體育協會,要跟ROC政權申請經費,會比中華系列體協相比處於相對弱勢狀態。

    經費對運動選手跟教練在訓練過程中不可諱言很重要,所以若經費在ROC政權官方補助卡關,就會過得很困難,倘若台澎版的體育協會能收到充分的民間團體贊助來補足、取代ROC政權官方的補助,就會有機會讓台澎版運動協會成為台澎選手最厚實的後盾。

    體協通常會是由曾經是運動選手的人去成立,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性,不太可能是一般人去成立。

    體育運動在體育界裡面非常重視成果,並不是有錢就行,而是看在體育項目是否有亮眼表現,當你遇到曾經在國際賽事拿過獎牌的前輩,就會產生崇拜之心,所以體育界改革會遇到困難也跟輩分及結果導向有觀。

    所以上面說的在自決建國之前可行路線,必須要先說服資深運動員跟教練,讓他們願意加入新成立的台澎系列體協,才有辦法成為領頭羊,但現實面還是要有民間資助才能夠與中華系列體協抗衡。

    這邊聽下來,是不是會覺得與其拐彎抹角做這些,不如努力完成終止代管自決建國後,再順理成章完成這些?

    最後還是想跟大家說真正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早日建國。國家隊就是要先建國才會有國家隊,要有真正可以代表台澎的國家隊,就是早日完成台澎自決建國。
    ➖➖➖➖➖➖➖➖➖➖➖➖➖

    最後提一下:

    #洛桑協議

    洛桑協議是1981.3.23簽訂的協議,主要是針對涵蓋的地理範圍包括ROC政權治下地區的奧會所使用的名稱,在這裏面也針對所使用的會旗、會歌有所規範。

    通常對主權國家的奧會會使用該國的國旗跟國歌,但對中華奧會而言,它不是使用中華民國國旗跟國歌,而是上面用了KMT黨徽(不是ROC國徽)的奧會旗跟中華民國國旗歌。

    #中華民國出賽名稱

    ROC政權派出去的代表隊有一段時間是使用「中國」這個隊名,而且選手也全部都是中國人。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這些歷史。

    如果我們在現在將「中華台北」改成「台灣」,那1924、1932、1936、1948年的中國隊就會直接與台灣隊混在一起

    大家別忘記了,台灣選手在1952.4.28之前還是日籍台澎人,還是日本人,不可能在1924、1932、1936、1948年是中國隊選手。

    如果這樣改了,不但讓台灣人自己更搞不清楚狀況,國際社會看這些歷史也會以為喔台灣真的就是中國,在過去參賽的那些年份,最終就成為了「台灣」隊的過往。

    這最後不就會導向「台灣其實是中國的一部分」嗎?

    改名一時爽,後果效應火葬場。

    過去的歷史一路累積下來到今天,我們不可能去忽視、切割過去,就像現在把中華民國改成台灣共和國,過去經歷的那些中國政權做的一切事情都會跟著跑,這些過往包袱一樣繼續背負。

    大家別忘了1964、1968年ROC政權在聯合國中做為中國主權國家的合法政府代表,當時的台澎人還以為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所以即使名稱當時叫台灣隊也仍舊改變不了ROC政權的法律身分本質。

    就好比香港在奧運上也有香港隊,但沒有人會質疑香港領土主權屬於中國,隊伍名稱與是否為主權國家、領土主權歸屬是不相關的,名實不相符是有可能的,但我們要盡量名實相符,雖然中華台北這個名稱與台澎狀況不相符沒錯,但直接改成台灣也是錯的,因為ROC政權治理範圍除了涵蓋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的台澎之外,還有中國領土金馬東。所以要改名稱不可以直接以偏概全的改成台灣,這樣會讓國際社會搞不清楚台澎是代管區。

    我們希望看這直播的人可以思考一下,奧運是國際上都關注的賽事,如果我們今天派出去的隊伍名稱,可以很明白告訴世界台澎是被ROC政權代管不是分裂中國的一部分,台灣的問題不是中國內戰的延續,使用真正能正確忠實呈現台澎法理地位的名稱,不是會對未來台澎建國有幫助嗎?

    若改用了錯誤的名稱,會妨礙建國:「台灣」將掩蓋掉中華民國政權使用「中華台北」所能彰顯的中國政權本質、而中國領土金馬東則跟台灣混同。

    ➖➖➖➖➖➖➖➖➖➖➖

    #社群中網友提問 #聖峰回答

    1問:剛google一下,1995年,國際奧委會修改《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只有獨立國家才能夠成為國際奧委會會員[9]。現行的《奧林匹克憲章》於1999年12月在瑞士洛桑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第120次全體會議通過的。所以台灣如果另外再成立一個民間單位類似 中華奧委會去參加 也沒辦法對嗎?

    1答:

    申請的時候把台澎是盟佔代管區的法律事實放進來未必進不去。因為這個盟佔代管區的存在,會讓中華奧會的合法代表範圍限縮到金馬東沙,並使台澎成為「無奧會負責」的狀態。負責台澎代管區的奧委會在這時被接納將會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若不被接納,國際奧會本身也必須針對台澎的部分作出特別處置。也就是必須設置像難民隊這樣的隊伍來處理台澎的部分。

    概念上來說,中華奧會當下所負責的範圍,在台澎奧委會出現之後,就會切分成金馬東、台澎兩塊而分別成為這兩者的負責區。由於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原本中華奧會的責任區就不應該涵蓋台澎,則,在撥亂反正讓真相大白之後,基於信賴保護原則,就必須接納「其實本來早就該建立並加入的」台澎奧委,以保障台澎地區運動員的權益。

    整個感覺會有點像:

    聯合國2758號決議讓ROC政權無法繼續在聯合國代表它現實上無法有效代表的中國,

    而國際奧委會接納台澎奧委會的決定則是讓中華奧會無法繼續代表它本來就無權代表的台澎。

    所以假設台澎奧會能成立,之後的整個操作也仍舊會跟史實跟國際法緊密連結在一起。

    而整個推動的過程,就會是一場對全世界進行的台澎法理地位機會教育。

    不過也正如我們在直播中提到的,其實最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快點完成自決建國,成立台澎奧會啥的其實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大家比較會關注的夏季奧運四年一次(其實每兩年就一個奧運,夏奧、冬奧輪流,但冬奧比較沒人在關注),像這次因為奧運而又被大家注意到的名稱、中華體協問題,過幾個月之後大概就又不會有人關注了。

    所以我在直播裡面提到的,固然確實是條路,但至少我個人並沒有什麼意願耗費心思去推動。

    一方面那終究只是權宜措施,無法對台澎的國際地位造成實質改變。

    二方面,現實上如果要讓台澎奧委會出現,也還是得先讓多數台澎人瞭解真相才行。

    所以,結論就是:專心宣傳真相比較實際一點。

    「讓更多台澎人瞭解真相」可以說是一切的基礎。

  • 寄人籬下壓力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10 21:00:14

    |MIRROR追星族|80後港媽帶仔女追MIRROR 父母早亡曾變蒲妹染毒 現追星當身教:填補咗以前嘅空白
    香港樂壇已死、香港電視已死,這些咸豐年代的口號,恐怕難再得到認同。皆因這一年,香港人史無前例熱烈地追香港星、聽香港歌、睇香港節目,流行文化再次焫着大眾成為熱話,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單憑一隊港產天團MIRROR,成功令港女們由追韓星變回追港星,一批有心有力的「迷媽」,更成立媽媽專屬的鏡粉後援會,帶埋仔女齊齊追活動,買周邊,排隊十小時只見偶像一面,香港人,很久未笑得如此開懷,壞時代裏追星,彷彿成了集體的情緒出口。

    「臨時收到消息,MIRROR今天下午在旺角有扭蛋活動,我們現在趕去,你在哪?」4月某個早上,收到媽媽鏡粉群組管理員、32歲的Catherine來電,立即更衣拎相機出發,跟這位素未謀面的受訪者追星。打開她們今年年頭新開的粉絲Telegram群組,未讀訊息幾千個,原來昨夜已在熱烈討論今天追MIRROR的策略,如何內應外合,先拔頭籌見到12子。
    早上11時,烈日下在旺角某商場外已圍了百多人,外表細細粒、打扮年輕的Catherine特別易認,她說9時排隊頭的成員霸了好幾個位,有剛湊完仔女上學的,有趁lunch time瞞着老闆趕來的,也有剛被老公以電單車送過來的幸福師奶。媽媽們一呼百應,比同場少女更狂熱。這邊廂,年輕時追開星的迷媽忙着給意見,研究MIRROR從哪個出口現身,追蹤着12子的IG猜測到場時間;那邊廂忙着交換剛花了兩天搜刮的MIRROR封面雜誌,順道投訴一下,如果阿仔默書再退步就不帶他看演唱會。
    現場又熱又吵鬧,我只覺暈眩,但偶像出場時,即使距離千百丈遠,卻莫名地欣喜若狂。記者在一遍尖叫聲中完成了第一次追星體驗。為何只見到幾分鐘甚至只是背影,都已覺值得?「看見喜歡的事物,就能釋放某種壓力,而且能影相畀阿仔阿女睇。」矮小的Catherine應該很難看到甚麼,卻瞇眼滿意地笑了,媽媽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着剛拍的直播影片。
    孩子想追星 「努力考好呈分試」
    「她追起上來很瘋狂,是黐線的!有一次在房中看Chill Club頒獎禮,我在房中做功課,她突然尖叫,MIRROR拿組合獎時又叫,見到Jer和教主又叫。」提起媽媽的瘋狂程度,子女不禁捧腹大笑,直指她迷妹指數有10粒星。
    港媽Catherine在追看全民造星時已留意MIRROR,正式「落坑」變成忠粉,卻是受8歲的兒子迦諾和11歲的女兒迦稀所感染,「其實是女兒『荼毒』我,本來我對MIRROR一無所知,但前陣子工傷放假,身邊的朋友和仔女都叫我看《男排女將》,又說《全民造星》好正,於是就開始翻看ViuTV的節目。」無限斜棟有限公司、考有feel、 晚吹、Chill Club……一家人對ViuTV節目如數家珍,連原本沒興趣的爸爸,跟老婆馬拉松式看過《全民造星1》後都喜歡上MIRROR,雖不至於陪跑追星,但至少不會投訴。
    Catherine笑言開始時只陪仔女追星,「我女兒很想入MIRROR fans club,她最喜歡Jeremy,一直想知道他的最新消息,我怕她年紀太細亂入group會說錯話,就陪她一起加入後援會。」 對TG、IG一竅不通的Catherine入齊12子的fans club收集偶像情報,MIRROR演唱會飛一票難求,Catherine除了準備好幾部iPad、電腦和電話搶飛,也特別在fans club為女兒抽飛,「抽到飛那天我們都開心到尖叫。不過我跟仔女約法三章,例如要努力考呈分試才能去,最後除非嚴重失手,否則我都會讓他們去看。」
    我們小時候總會喜歡一些明星,聽情歌喊濕一個枕頭才叫青春過。Catherine的少女時代卻一片狼藉。母親在她4歲時自殺離世,父親忙工作,自小她得倚賴親戚照顧,寄人籬下,爸爸亦在她15歲時因末期肝癌離開了,她孑然一身,搬離從沒有愛的家,心卻一直空洞,「那時我開始半工讀,識了班朋友,早上返工,夜晚就落disco蒲。」飲酒、吸毒、尋開心,過了一段天花亂墜的日子,「身邊有些朋友因為吸毒後不願返工,甚至因為玩毒品而出事,有一刻覺得不能繼續墮落,惟有自救,就找些事寄託。」那年側田的歌陪她度過了艱難的階段,「側田真的救了我,那時我很喜歡他,但我基層家庭出生,拎綜援,平日生活已拮据,我有畀錢加入側田歌迷會,但沒閒錢追活動。」
    曾是蒲妹染毒癮 追星夢未圓
    「二百年後在一起,應該不怕旁人不服氣。」側田的《命硬》是Catherine跟前夫的愛情寫照,「我家庭背景比較複雜,前夫是獨子,成長於小康之家,他家人難免覺得我不是好的媳婦。」本想歷劫還是在一起,然而婚姻生活波濤洶湧,二人最終分開,子女跟Catherine一起生活。
    「我本身已沒有好的家庭背景,到最後也未能為仔女提供一個跟親生爸爸一起生活的完整家庭,但想讓他們知道我愛他們,小時候我缺乏關顧,不想他們因為缺乏愛而行差踏錯。」一起追星成為親子活動,圓夢之餘也想讓他們明白,追星也是種身教和學習過程,同時在偶像奮鬥故事中彌補自己過去的空白,「跟他們一起追,一起瘋,希望關係親密一點,長大後他們有甚麼都跟你說。」
    Catherine學舞十多年,鍾情跳Jazz,更考過CSTD(澳洲聯邦舞蹈教師協會),在舞蹈學校教過跳舞。她天生一把好嗓子,學校、教會合唱團總有她身影,然而只得146cm高的她常被笑像小儀,「中學比賽時很緊張,唱歌時常反白眼,就給人恥笑拿你來做笑話,自此不敢再參加比賽,因為沒人真正欣賞我把聲,由小到大我都自卑,覺得明明有才能,但永遠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所以Catherine鼓勵子女發展自己興趣,迦稀由小喜歡跳舞,就讓她學舞。
    迦稀和迦諾以前愛韓星K-pop,但文化語言成為追星障礙;直至MIRROR出現,除了外表與才華,也迷上全民造星參賽者的追夢歷程,一班素人經歷無數次失敗才成功踏上舞台,「姜濤說自己沒朋友,因為以前是個胖子,可能都觸動到我兒子,因為他也是個小肥仔,但努力總會成功。所以他想學跳舞,之後會去偶像AK(Anson Kong)開的學校試堂。」迦諾擺出AK的招牌手勢,笑嘻嘻話要參加第18屆全民造星。
    媽媽組粉絲團 照顧小鏡粉
    今年1月,Catherine加入由一班媽媽組成的粉絲群組MIRROR HK Mama Fans Club,每天交流偶像情報甚至親子資訊,因為正職是CS公關姐姐,她擅長跟別人溝通,在群組中活躍度高,很快成為副會長,協助舉辦應援活動,例如到《男排女將》拍攝場地「瑜家廚房」用餐;到Jer《狂人日記》拍MV的雲吞麵店朝聖,近期大家密鑼緊鼓為MIRROR演唱會製作應援物品。除了相約買偶像周邊產品,媽媽們會分工合作走勻各區尋找有MIRROR訪問的報章雜誌,跟一般追星族最大的分別是,很多場合她們也帶同孩子,年紀4歲至十多歲的大小鏡粉,形成了一個特別的親子活動群組,互相照應。
    過程中Catherine看見很多小朋友獨個追星,有工人姐姐帶同8、9歲女童出活動,也有些小學生獨個兒街上蹓躂,有時Catherine不忍心就會主動照顧小鏡粉,跟小朋友和少女打成一片,「重要的是識到一班朋友,大家都是有經歷的母親。雖然已不是妹妹仔般年輕,但現在可告訴別人,做媽媽也可以有鍾意的偶像,也可去追星。」問迦稀有個跟自己一起瘋狂的媽媽,會感到幸福嗎?內斂女孩想推搪了一會,才娓娓道出:「我覺得她很厲害 ,很少媽媽會這樣做,多謝你這樣不尋常地跟我們一起追星,不尋常得非常好。」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Mirror #姜濤 #全民造星 #AnsonKong #男排女將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寄人籬下壓力 在 米大創意 Mita Ide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8-30 12:36:29

    【 2019海邊的孩子(海の子)-東京Live バンド: 2.0樂團】#とてもお薦め

    台湾の「海邊的孩子(海の子)」Liveで観客の人気投票により選ばれた優勝バンド「2.0樂團」が出演!

    「2.0樂團」は2019年に開催された音楽イベント「海邊的孩子」のために、台湾原住民であるパイワン族とルカイ族出身の子どもたちが結成しました。女性ボーカル に2本のギター、1つのジャンベだけのシンプルな音楽編成のバンドです。

    ライブで前奏が流れ始めステージをライトが照らし、ボーカルのKiviが歌声を会 場に放った瞬間、鳥肌が立ちました。目をつぶってこのもう一杯お代わりしたい歌声を感じます(目をつぶって、もう一度初めから味わいたいような気持ちのいい歌声に全身を包まれるようです)。Kiviが歌うのは現代原住民青年の生き方やライフスタイルを反映する歌詞と、原住民民族の民謡も織り込んだ曲です。

    民族の住む地を離れ出稼ぎに行った子供たちに純真の心を忘れないよう込めたメッセージがストレートと伝わってきました。これが代表曲『我想回家(私は家に帰りたい)』を聞いたときの感想です。

    Instagramので1.9万人のフォローワーをもつボーカル・ 吳美婷 (Kivi Pasurivai) にインタビューをすると、照れながらこう答えました。
    「自分自身はあまり原住民族の言葉を知らないのですが、vuvu(パイワン族 語:お年寄りの意味)は私がパイワン族語で歌うことを好きだと言ってくれるので、vuvuたちのために歌おうと思ったのです」。

    Kiviは部落に帰った時のことを思い出しながら話してくれました。vuvuにいつもCD を持っているかと聞かれること。それがきっかけで、Kiveはいつかパイワン族で アルバムを出したいと思っているのです。あまりパイワン族語の歌を歌わない若い 人たちはKiviのLiveを聞いて伝統に関心を持ってくれてパイワン族語で歌を作るようになって嬉しいこともあります。

    今はバンドメンバーが別々の地域で暮らしているため、「2.0樂團」の活動は休 みの日限定です。メンバーの家を交代制で練習場所にしています。郷愁、日々のストレス、伝統音楽をテーマにした曲作りです。

    Kiviからは原住民族の近代発展の縮図を見ることができるでしょう。部族の伝統儀式や文化が消えていく。家族の暮らすホームタウンを出て新しい場所で生活している。 どれも私たちはコントロールできないですが、私たちができることもあります。それはテクノロジーやSNSを駆使し、各原住民族のカルチャーネットワーク作りや、自分の部族だけでなく各族の壁を超え、もっともっとたくさんの方に音楽レッスン― 伝統古謡か創作ポップソング-に参加してもらうこともできるはずです。現代のあらゆる方法で交流を広げ、文化を受け継いでいきたいです。

    「海邊的孩子」が始まったころ、原住民アミ族出身のミュージシャン「スミン」 は部落の子供たちを連れて日本の各地でツアーを開催しました。

    2017年には原住民出身メンバーによるバンド「 Mafana 樂團」は沖縄市で開催していた「Music Town音市場のステージ」に日本のTHE SAKISHIMA Meeting、KACHIMBA4と一 緒に出演したし。

    2018年、「スミン」は「 嵐馨樂團」と一緒に台湾の東海岸の 声を日本の首都に届けました。

    2019年に2.0樂團は海邊的孩子スピリットを受け継い で、歴代の原住民族の先輩たち(海邊的孩子の歴代参加者)、そして台湾オーディエンスの祝福を受け、ついに東京は青山の「月見ル君想フ(ライブハウ ス)」に出演します。ぜひ、台湾原住民出身アーティストのカルチャーや体験しましょう。

    出演アーティスト|2.0樂團、 Suming 舒米恩 スミン、 高偉勛-Shan Hay

    時間|2019年9月15日 (日) 開場19:00 /開演19:30
    場所| 青山 月見ル君想フ(ライブハウス)
    ticket|前売 3,800円 当日 4,300円(共にドリンク代600円別)
    チケット予約(購票網址)|http://uminoko19.peatix.com
    公式サイト|https://www.wawanoliyal.com/

    【9/15 海邊的孩子-東京公演 Band Intro: 2.0樂團】#鄭重推薦

    由台灣海邊的孩子演唱會票選出來的優勝:2.0樂團 來自台灣原住民排灣族及魯凱族的孩子們,因2019年海邊的孩子而成軍的2.0樂團,簡單的音樂編制,二把吉他、一組非洲鼓,當前奏一下,絢爛的燈光開始綻放,Kivi的聲線一出,雞皮疙瘩的一刻忍不住閉上雙眼感受想續杯的歌聲,聽著歌詞反映當代原住民青年生活的創作,穿插原住民族民謠於其中,提醒在外打拚的遊子,仍要保持赤子之心,這是海 編聽《我想回家》的感覺。

    還記得海編之前訪問2.0樂團主唱—吳美婷 (Kivi Pasurivai),年僅21歲、Instagram粉絲人數超過1.9萬,Kivi帶著幾分青春才有的羞澀回應著。

    「自己不太會說族語,剛好vuvu(排灣族語:年長者之意)喜歡聽我唱族語歌,那我就唱 給他們聽。」

    Kivi憶起每次回部落,vuvu都會問有沒有CD可以播放來聽,也讓Kivi未來想要出張族語傳 唱專輯。開心的是,鮮少唱族語歌的年輕人,在聽完Kivi演出後,也開始關注傳統、以及 創作的族語歌曲。
    因團員四散各地,2.0樂團平常也只能在假日,輪流到各自的住處練團。創作內容,不外 乎是思鄉、現實生活的壓力、以及傳統歌謠的改編。
    從Kivi身上,似乎看到了原住民族近代發展的縮影:部落傳統祭儀與文化的消逝、離鄉背 井旅外生活,都是我們不能控制的;但我們可以做的,是運用科技、運用社群,重新建立文化網絡。不只是自己的族群,音樂上的學習—不管是傳統古調或流行創作—更可跨 越族群的藩籬,讓更多人一起參與,用現代的方式交流、傳承文化。

    回想海邊的孩子早期,Suming 舒米恩帶著部落的弟弟妹妹,在日本幾個大城市巡迴演出。

    2017年,Mafana 樂團在沖繩市的Music Town音市場,與日本的THE SAKISHIMA Meeting、KACHIMBA4,同台演出。

    2018年,嵐馨樂團與Suming,將臺灣的東海岸之聲,帶到了日本首都。

    2019年,2.0樂團將承襲海邊的子的精神,帶著歷屆學長姐(歷年海邊的還子參賽者) 及台灣觀眾的祝福,再次前往東京青山 月見ル君想フ(ライブハウス),一起來感受台 灣原住民當代音樂人對文化傳承及生命情感。

    #台湾先住民 #青山月見ル君想フ #民謡 #ロック #ヒップポップ #ルカイ族 #プユマ族 #アミ族 #海の子 #台灣原住民 #東京月見 #演唱會 #民謠 #搖滾 #饒舌 #排灣族 #魯凱族 #卑南族 #阿美族 #Taiwanese #Aborigines #Indigenous #Tribe #Vibe #Tokyo #Concert #Folk #Rock #Rap #Paiwan #Rukai #Bainan #Amis #Wawanoliyal #Seeyousoon #20190915東京海邊的孩子 #2點零樂團 #2點0Band #KiviPasurivai #杜花兒 #LrimwasaneLridraukane #尚文 #MadririsiThudralrimau #陳昊 #LripunuPacekele #矮 #我原創我驕傲 #優勝大獎

  • 寄人籬下壓力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5-08-09 23:04:24

    五湖四海任君闖 高掛帆蓬自在撐 ~ [相聚一刻] ep33
    系列:Women Power 8
    嘉賓:Dr Red Chan
    主持:Esther Lee
    入會:www.togetherradio.net
    查詢:WhatsApp Apple@+852 6998 3791
    監製:Yat Chan
    製作:花冧電台
    欲收看所有節目,可成為免費或正式會員繼續收看。
    www.togetherradio.net

    內容:

    她,絕對是我最欣賞的女士之一,即使在極級壓力下,依然溫柔婉順;她,於[英國牛津大學]翻譯系取得博士學位,學問淵博、有品味、極具才華、秀外慧中;卻因為會考成績欠佳,曾經從band 1中學,轉到band 5中學讀預科… 她如何進入這頂級學府?

    她,由印尼到中國、中國到香港、香港到英國、英國又回歸香港,那種無根、寄人籬下的感覺,令她非常關心弱勢社群、公平、公義,她,正義凜然,參與大量的義工服務;

    她,為了自由,為了離開當日爸爸嚴厲的管教,藉著讀書,取得獎學金遠赴英倫,過著如魚得水的生活。她曾經和Chelsea Clinton交往,和她父母[Hillary and Bill Clinton] 兩度在餐桌上討論問題;又曾與柳傳志、施明德、王丹、高行健等人結緣;

    她,在英倫認識全世界最優秀的精英,享受著一位學者的特殊優越生活,為什麼又會毅然決定回港生活,面對最不想面對的呢?原來,真正的自由並不是關於人在那裡,而是心安在那裡,和我們有多感恩的心,這話怎說?且聽阿Red,陳美虹博士娓娓道來,她前半生動人美妙的生命故事 。

    Dr Red Chan: trueredchan@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