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容量單位ml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容量單位ml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容量單位ml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容量單位ml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封城記 12 - 擦屁股 一早起床都在擦屁股. 首先我竟然豬頭到忘了跟世界最佳糕餅主廚水果哥Cédric Grolet的視訊採訪之約. 這是兩周前就安排好的, 年底的聖誕跨年是糕餅界打拼業績, 推出驚艷作品的關鍵時段.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餐飲市場大亂, 大家更需要過節取暖, 珍惜度過這艱辛難熬的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有口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用自製天然酵母來烤出健康的德式酸種黑麥麵包 — 人人都可以烤蛋糕,但是烤麵包卻是一門很深的藝術。如果你一直在找如何製作天然酵母的方法,就要注意這裡啦!我們將一步一步地說明如何自製天然酵母。乍看之下可能有些複雜,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雖然是要花一些時間準備,卻可以得到健康美味的歐式麵包。因為,沒有什麼東西...

容量單位ml 在 味旅Spices Journey | 台灣香辛料品牌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9-07 20:43:12

常用食譜單位換算表 #料理新手 #值得收藏的好幫手  做料理找食譜時,時常看見的 “一大匙一小匙”或”1T. / 1t.” 究竟是多少呢? 看了真的是霧煞煞啦!  想看懂食譜前,先來看懂單位 這篇就來講食譜中 常見的單位換算  通通列好 ~ 用幾張圖讓你一目了然 進廚房就...

  • 容量單位ml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2 00:44:19
    有 622 人按讚

    封城記 12 - 擦屁股

    一早起床都在擦屁股.

    首先我竟然豬頭到忘了跟世界最佳糕餅主廚水果哥Cédric Grolet的視訊採訪之約. 這是兩周前就安排好的, 年底的聖誕跨年是糕餅界打拼業績, 推出驚艷作品的關鍵時段.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餐飲市場大亂, 大家更需要過節取暖, 珍惜度過這艱辛難熬的一年.

    糕餅業只能抓緊這段時間衝一下, 彌補無法彌補的損失. 水果哥百忙中給我半小時, 竟然被我放鴿子… 之後我應該是黑名單上第一位了.

    唉.

    第二個要擦的屁股是松露腰果終於到台灣了! 這兩天會陸續寄出, 很抱歉讓大家久等了…

    好東西絕對值得等待! (老王賣瓜模式)

    這裡有幾件事要特別跟大家說明.

    為何會拖上這麼久的時間, 主要是對方沒有出口亞洲的經驗(但是最早我聯絡時, 出口負責人Thomas說他們有出口新加坡bla bla bla… 後來就露餡了), 在一來一往的接洽中才漸漸發覺他的不專業和椪風本領.

    可是麻煩的問題出在廠商給的報價是200ml/罐. 當時沒有多想ml應該是液體容量單位, 不是重量單位. 等收到貨品才發現是裝在200ml容量的罐子. 所以收到貨品時不是期待的200g. 這一點先跟各位說聲抱歉.

    另外, 有已經收到貨品的朋友問, 為何是中文標籤而不是法文? 是不是在台灣分裝的?

    不是, 這是在法國原廠貼的中文標簽. 因為食藥署對進口食品的檢驗規定, 必須要有中文標示. 合作進口的太紅公司雖然主要是規劃藝術展覽的, 但是也有進口食品執照. 內容成份是我翻譯的, 在巴黎印製中文標籤, 然後寄給原廠貼標. 這個做法主要是擔心台灣氣候潮濕, 為的就是爭取盡速通過海關檢驗, 盡快送到各位吃貨的手上.

    最後就是: 請各位收到東西的朋友先開一罐嚐嚐啦! 顧慮到台灣濕度的問題, 最好保存在冰箱 – 如果沒有酒櫃的話(這是最理想的保存地方).

    貨已經發出了, 這兩天會到各位手上, 希望買到的朋友們都喜歡這批宮殿級堅果.

  • 容量單位ml 在 味旅 Spices Journe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04 21:56:06
    有 51 人按讚

    常用食譜單位換算表
    #料理新手 #值得收藏的好幫手
    
    做料理找食譜時,時常看見的
    “一大匙一小匙”或”1T. / 1t.”
    究竟是多少呢?
    看了真的是霧煞煞啦!
    
    想看懂食譜前,先來看懂單位
    這篇就來講食譜中
    常見的單位換算
    
    通通列好 ~
    用幾張圖讓你一目了然
    進廚房就不需手忙腳亂
    GO!
    
    /
    
    【量杯量匙中英文對照】
    
    杯 = Cup = C.
    大匙 = Tablespoon = tbsp. = Tbs. = T.
    茶匙 = teaspoon = tsp. = t.
    (茶匙 = 小匙)
    
    ------------------------------------
    
    【量杯量匙單位換算】
    
    日式の量杯1杯 = 200c.c.
    家常用の量米杯1杯 = 180c.c.
    台灣規制の量杯1杯 = 225c.c.
    西方標準の量杯1杯 = 240c.c.
    1大匙 ( 1T ) = 15c.c. 
    ½大匙 ( ½T ) = 7.5c.c. 
    1茶匙 ( 1t ) = 5c.c.
    ½茶匙 ( ½t ) = 2.5c.c. 
    ¼茶匙 ( ¼t ) =1.25c.c. 
    *茶匙 = 小匙
    
    ------------------------------------
    
    【容量中英文對照】
    豪升 = millilitre = ml.
    公升 = litre = l.
    立方公分 = c.c.
    
    【容量單位換算】
    1公升 = 1000毫升
    1杯 = 16大匙 = 240毫升
    1小匙(Teaspoon)=5毫升 = 1/3大匙
    1大匙(Tablespoon)=15毫升 = 3小匙
    
    *ml / c.c. 其實是一樣的量喲~只是一個表示容積/ 一個表示體積
    *所有的液體中只有水的比重是1,1g水=1c.c.=1ml
    ------------------------------------
    
    【重量中英文對照】
    公克 = Grams = g
    公斤 = Kilogram = kg
    磅數 = Pound = lbs. = lb.
    盎司 = Ounce = oz.
    台斤 = catty
    台兩 = tael
    
    【重量單位換算】
    1台兩 = 37.5公克
    1公斤 = 1000公克
    1台斤 = 600克
    1盎司 = 28.35公克 
    1公斤 = 2.2磅
    1磅 = 454克 = 16盎司
    
    
    
    ------------------------------------
    
    【攝氏華氏中英文對照】
    攝氏 = Celsius = ℃
    華氏 = Fahrenheit = °F
    
    【攝氏華氏常用溫度換算】
    170℃ = 338°F
    180℃ = 356°F
    190℃ = 374°F
    200℃ = 392°F
    
    /
    
    #自己看完都覺像在上物理課xD
    漫長地整理,分類再分類,等於再等於
    刪刪減減等於這篇準備好久的文章
    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幫助的你/妳~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分享不妨給我顆愛心
    香香子絕對會痛哭流涕、感激不盡
    你們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LOVE YOU ~ <3
    .
    .
    .
    #味旅spicesjourney
    #陪你一起探索生活中的好味道
    #常用食譜單位換算表
    .
    #廚房知識 l #廚房冷知識 EP1

  • 容量單位ml 在 有口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6-26 18:00:00

    用自製天然酵母來烤出健康的德式酸種黑麥麵包 — 人人都可以烤蛋糕,但是烤麵包卻是一門很深的藝術。如果你一直在找如何製作天然酵母的方法,就要注意這裡啦!我們將一步一步地說明如何自製天然酵母。乍看之下可能有些複雜,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雖然是要花一些時間準備,卻可以得到健康美味的歐式麵包。因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自家烤箱中新鮮出爐麵包了!無論是拿來當早餐或是晚餐,天然酵母麵包都美味的最佳選擇。

    謝謝觀看,別忘了訂閲我們的頻道並分享給大家,收看我們最新發布的食譜。訂閱頻道⬇️
    https://bit.ly/2vCwfMy

    完整食譜:https://www.yokofu.tw/sourdough-rye-bread/

    ******************************************************
    所需材料:
    酸麵種部份:
    8 份 30 g 黑麥麵粉
    8 份 30 g 水

    酸種麵團部份:
    240 g 黑麥麵粉
    240 g 水
    20 g 酸麵種

    黑麥麵包部份:
    酸種麵團
    500 g 黑麥麵粉
    250 g 水
    12 g 鹽

    秘訣 1:
    麵團比例的精度非常重要,因此水的重量以克為單位。

    秘訣 2:
    酸麵種麵團最好的發酵溫度30°C。因此,把它放入烤箱中,打開烤箱照明就可以了。最好將裝有酸麵種的玻璃罐放在烤箱第二層。

    秘訣 3:
    酸麵種成品必須每1-2週進行一次 “餵食”,以保持酵母的活力。為此,在乾淨的玻璃罐中攪拌混合30 g 酸麵種、30 g 水 (30°C) 和30 g 麵黑麥粉。將蓋子稍微蓋上不要蓋緊,並放在溫暖的地方置12個小時。

    酸麵種作法:
    第一天
    早上:
    將30 g 黑麥麵粉和30 g 水 (最適溫度:30°C) 放入乾淨的玻璃罐 (容量約600 ml) 中,然後攪拌均勺。將蓋子稍微蓋上不要蓋緊,然後放在溫暖的地方放置12個小時。
    晚上:
    用乾淨的小刮刀攪拌麵糊。然後將蓋子稍微蓋上不要蓋緊,再放回溫暖的地方12個小時。

    第二天
    早上:
    從第一天玻璃罐中保留30 g 麵糊,然後混入將30 g 黑麥麵粉和30 g 水。將蓋子稍微蓋上,不要蓋緊,之後放回溫暖的地方12個小時。其餘的麵糊丟棄。
    晚上:
    用乾淨的小刮刀攪拌麵糊。然後將蓋子稍微蓋上,不要蓋緊,再放回溫暖的地方12個小時。

    第三天
    早上:
    將第二天的玻璃罐中保留30 g 麵糊,然後混入將30 g 黑麥麵粉和30 g 水。將蓋子稍微蓋上,不要蓋緊,之後放回溫暖的地方12個小時。其餘的麵糊丟棄。
    晚上:
    將早上的麵糊從玻璃罐中保留30 g 麵糊,然後加入30 g 黑麥麵粉和30 g 水攪拌。將蓋子稍微蓋上,不要蓋緊,之後放回溫暖的地方12個小時。其餘的麵糊丟棄。

    第四天
    早上:
    從第三天的麵糊從玻璃罐中保留30 g 麵糊,然後加入30 g 黑麥麵粉和30 g 水攪拌。將蓋子稍微蓋上,不要蓋緊,之後放回溫暖的地方12個小時。其餘的麵糊丟棄。
    晚上:
    將早上的麵糊從玻璃罐中保留30 g 麵糊,然後加入30 g 黑麥麵粉和30 g 水攪拌。將蓋子稍微蓋上,不要蓋緊,之後放回溫暖的地方12個小時。其餘的麵糊丟棄。

    第五天
    早上:
    從第四天的麵糊從玻璃罐中保留30 g 麵糊,然後加入30 g 黑麥麵粉和30 g 水攪拌。將蓋子稍微蓋上,不要蓋緊,之後放回溫暖的地方12個小時。其餘的麵糊丟棄。
    晚上:
    將早上的麵糊從玻璃罐中保留30 g 麵糊,然後加入30 g 黑麥麵粉和30 g 水攪拌。將蓋子稍微蓋上,不要蓋緊,之後放回溫暖的地方12個小時。其餘的麵糊丟棄。

    第六天
    將完成的酸麵種的罐子關緊存放到冰箱中。在沒有使用完畢之前,請參考秘訣 3,保持每1-2週餵食一次。

    酸種麵團作法:
    將240 g 黑麥麵粉和240 ml 水放入一個大碗中,然後加入20 g 酸麵種混合。用保鮮膜蓋​​住碗,把麵團放在室溫 (最理想的溫度是26°C) 發酵約16小時。記得將剩餘酸麵種蓋好放回冰箱中。

    黑麥麵包部份作法:
    1.) 將500 g 的黑麥粉倒在工作檯上,然後在中間撥開一個洞。
    2.) 加入酸種麵團和250 g 溫水和鹽。
    3.) 將麵團和麵粉揉成一個大麵團,先讓它靜置約20分鐘後,再揉一次麵團。將麵團揉成圓形後,並放入鋪著布並撒了麵粉的大碗中。讓麵團在溫暖的地方發酵約3個小時。

    烘烤作法:
    將烤箱開上下火用最高溫預熱 (至少250°C)。將麵包小心地從碗中取出,然後放在鋪著烘焙紙的烤盤上,放入烤箱,並用水噴在烤箱的內部側邊上。

    烤10分鐘後,打開烤箱門,以釋放出蒸汽。將麵包在250°C下烤15分鐘。然後將溫度降至180°C,再烤45分鐘。總烘烤時間為50至60分鐘。然後將酸種黑麥麵包從烤箱中取出,並在金屬架上冷卻。進行敲打測試,如果聽起來是空心的,就表示所有步驟都正確無誤。

    有了 “烤麵包” 能力後,你將會有一種新的人生感覺。製作酸種麵團其實並不那麼困難,只需要堅持並堅持整個過程即可。從此,你會發現:自己製作酸麵麵包絕對不是什麼火箭科學的事,它會讓你晚餐有另一種特別的體驗。

    如果你也想自己烤可頌麵包,絶對不要錯過第二段影片中的自己烘培3種美味的牛角麵包食譜。https://www.yokofu.tw/croissant/

    ******************************************************
    想知道更多的美味食譜嗎? 請訂閱我們的頻道,不要錯過任何新影片。有口福每天為你帶來不同的食譜影片。 與您的朋友和家人分享!

    這裡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com/有口福
    Facebook關注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yokofu.tw
    有口福網站:https://www.yokofu.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