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容積獎勵開放空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容積獎勵開放空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容積獎勵開放空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容積獎勵開放空間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張哲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18年10月1日,臺北市松江路223號,一樓為捷運行天宮站2號出口的聯邦育樂捷運開發大樓(佳佳廣場),前身為佳佳保齡球館(1974-2004)。(張哲生 攝) 1974年5月12日下午二時,位於臺北市松江路與民生東路口(地址為臺北市松江路223號)的「佳佳保齡球館」正式開幕營業,當天的開幕儀式...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10815三立iNEWS 新板特區豪宅大廳 社區以防颱為由強占公共空間 三立新聞→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82939 三立原影→https://youtu.be/pW5DAW9s-HQ 玻璃門上滿滿都是「防颱措施」的字樣把大廳圍住就像是「...

  • 容積獎勵開放空間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1-10 08:00:00
    有 107 人按讚

    2018年10月1日,臺北市松江路223號,一樓為捷運行天宮站2號出口的聯邦育樂捷運開發大樓(佳佳廣場),前身為佳佳保齡球館(1974-2004)。(張哲生 攝)

    1974年5月12日下午二時,位於臺北市松江路與民生東路口(地址為臺北市松江路223號)的「佳佳保齡球館」正式開幕營業,當天的開幕儀式還請來何應欽將軍開球,以及影視紅星剪綵。

    佳佳保齡球館有70個球道,採用原裝進口美國名牌 Brunswick Astroline A-2 火星型五彩星座罩全套設備,無論球道、球具、光線、裝潢、情調、空氣調節、服務熱忱等,均屬全國第一流,並附設餐飲部,是保齡球同好研磨球藝,會友商談、健身、娛樂的最佳地方。而且環境優美、地點適中,位於市中心區松江路、民生東路交叉口,交通方便,備有廣大停車場,在鬧市中是唯一帶有田園的寧靜與安詳氣息的環境,為閒暇時間調劑身心的最佳去處。

    2004年,屬於林榮三家族的佳佳保齡球館在營運了30年後遭到拆除,如今該地已興建了一棟地下5層、地上18層的住商大樓,名為「聯邦育樂捷運開發大樓」,即將全面完工,而台北捷運「行天宮站」的2號出口就在大樓內。

    2013年3月25日,一群所謂的「地主」,前往內政部抗議,反對由政府主導容積買賣。這些所謂的地主,主要成員是j以出售容積為業的盤商,還有部分建商,真正的地主反而不見了。

    位於臺北市松江路上,靠近民生東路口,原屬於林榮三家族的佳佳保齡球館,開幕於1974年5月12日,在2004年被拆除,如今已變成地下5層、地上18層的住商大樓,即將完工。不過,這棟聯邦育樂捷運開發大樓,土地使用分區竟然變成住三、住三之二。

    臺北市議員楊實秋表示,以前當保齡球館一定是商業區,現在把商業區變成住宅區,算是強度變低,應該不用回饋,也不用繳代金。「可是,林榮三也很聰明,他把捷運出口連接在大樓裡,等於是捷運聯開案,一定會有容積獎勵。」

    一位王姓建商則說,他記得這個建案當初的規畫,只有14樓,現在蓋到18樓,住三的容積是百分之四百,加上捷運,最多可以到六百。「要蓋到18樓,林榮三一定也有買容積。」

    「根據臺北市政府提供的資料,因為捷運聯開的關係,瓏山林得到1887坪的容積獎勵;開放空間又得到776坪的容積獎勵;瓏山林自己又買了1111坪的容積做移轉。總共加起來,這個建案一共多了3774坪的容積。」

    王姓建商算了一下,3774坪的容積,可以直接當做銷售的坪數,如果一坪算100萬元就好,瓏山林光是靠把捷運出口拉到自己的大樓所獲得的容積,就賺了將近38億元。即使扣掉成本,一坪算20萬元就好,瓏山林還是多賺了30億元!

    政府為了鼓勵都市更新,提供容積獎勵,結果卻成為建商賺大錢的利器,甚至有盤商大量囤積容積,牟取暴利,原始地主反而變成犧牲品。未來應由政府主導容積,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 容積獎勵開放空間 在 鍾小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3-11-29 13:00:01
    有 28 人按讚

    信義區富創D3開發集團內有香港建商,聯手炒出一坪四百萬元房價,也逐漸墊高台北房價,造成年輕人買不起房;小平痛批政府不僅縱容,還核准七八八坪樓地板面積的開放空間容積獎勵,開放空間設計成「防衛型」綠地,一般市民難以親近,一二七五坪容積移轉,增加銷售面積,小平要求市府嚴格監督名為住商混合,爭取開放空間容積獎勵,實為豪宅的建案.

  • 容積獎勵開放空間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11:01:38

    210815三立iNEWS 新板特區豪宅大廳 社區以防颱為由強占公共空間

    三立新聞→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82939

    三立原影→https://youtu.be/pW5DAW9s-HQ

    玻璃門上滿滿都是「防颱措施」的字樣把大廳圍住就像是「防颱咒」,這竟然出現在新北板橋新板特區的豪宅外,但其實這是公共空間,沒想到豪宅社區把它圍起來,市府相關單位解釋,社區以防颱為由將1樓圍起,但颱風走了應該就要拆除,如果還是不讓大眾使用可能違法。

    記者/張珈瑄、唐薏程 採訪報導(江采蓁整理)……↓

    氣派建築物大門,但看看一旁外牆跟玻璃竟然密密麻麻貼滿「防颱設施」把1樓大廳圍起來,就像經文、咒語,沒想到這場景竟然就在板橋新板特區豪宅,連住戶也很問號。

    住戶:「不反應也沒有用啊。」

    住戶:「颱風如果警報過了就會拆掉。」

    住戶反應不一,不過這可是遊走在灰色地帶,因為新板特區這棟豪宅當初建商是以「開放空間」換容積獎勵,顧名思義就是要開放,沒想到取得執照後卻將開放空間圍起來變成社區大廳,2013年工務局強制拆除只留下柱子,不過現在卻又以防颱需求為由申請架設防颱玻璃。

    記者張珈瑄:「實際來到現場,可以看到其實這個大廳就是公共空間,不過他們卻架設這個防颱設施的門,看見媒體拍攝到一半才趕快把門推到旁邊。」

    社區管理單位趕快動手將開放空間又開放也低調不願回應,只私下透露是因為疫情期間才封起來,不過市府相關單位解釋,當作防疫門是絕對不可,但社區的確有申請設置防颱措施,但依規定只能在氣象局公告颱風警報期間才可以短暫關閉。

    城鄉局都市設計科科長李淑鈴:「警報部分已經取消或者是已經沒有的話,那基本上這個防颱設施就應該要移除,這個部分會回到建築法這邊會去裁罰。」

    東龍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建商其實都會鑽類似這樣的漏洞,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種名目、各種方式把它圍起來, 或者是一些比人還要高的植栽,就看起來好像是這個社區專屬的私人範圍。」

    也就是說按照規定還是得開放還地於民,建商如果想鑽漏洞占用公共空間恐怕也觸法。

    陳泰源YT→https://youtu.be/Y7TpNjctGsA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8/210815inews.html

  • 容積獎勵開放空間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1-17 22:45:11

    #苗博雅 #台北市 #質詢

    1⃣️ 停車空間容積獎勵,讓建商獲取超過10億利潤。但我的團隊進行實地訪查,大多數空間並未合法開放給公共使用。政府有必要用強力執法保障市民權益。

    2⃣️ 公宅施工頻傳工安意外,噪音、空氣、水污染不斷,如何改善?

    3⃣️ 臺灣氣候潮濕多雨,無遮簷人行道、大樓商辦開放空間滑倒摔傷意外頻傳,政府有必要制定全氣候防滑標準加以管理,落實人本交通。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 容積獎勵開放空間 在 江志銘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1-05-05 17:43:56

    江志銘:台北市的停車獎勵是「假獎勵、真圖利」

    江志銘議員於今(5)日交通部門詢答時,針對建商申請停車獎勵增設的停車位,絕大部分都沒有開放給公眾使用提出質詢。他表示,依據監察院去年糾正台北市政府的糾正文,至2008年台北市有6萬5千多個停獎車位,但真正開放給公眾使用只有9千多個,將近5萬6千多個停車位變相被建商「吞掉」。如果一個停車位以一百萬元來算,總市價就超過560億新台幣。他質詢市政府建管處針對這些應該開放給公眾使用的停車位,是否定期進行清查?又有什麼具體的措施要求業主開放?如果仍然不開放,是否可以要求繳納回饋代金?
    江志銘議員指出,依據「台北市建築物增設室內公用停車空間鼓勵要點」第11點,因為停獎而增設的停車空間,「應於建築基地明顯位置設置停車空間標示牌,且應提共公眾使用,並於適當位置設管理員室、警示燈、圓凸鏡等設施」。建商申請停車位和容積獎勵,但增設的停車位絕大多數都未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也無設置開放停車的標示,但市政府長期對於相關規定完全不予以要求也不去落實,不僅怠忽職守,根本就是「假獎勵、真圖利」。
    江志銘議員強調因為停車獎勵的浮濫,監察院已經糾正內政部與交通部,他要求市政府交通局和都發局要負起責任,將所有因申請停車獎勵而增設的停車位做全面的清查與列管,並要求業主予以開放或提供回饋,不能說給了獎勵以後就撒手不管,任由公共利益就建商所吞食,如果市政府再沒有積極的作為,他將請監察院進一步調查,並追究相關失職人員的責任。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