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宜興紫砂壺價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宜興紫砂壺價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宜興紫砂壺價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宜興紫砂壺價格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468的網紅杰朗仕,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掇只壺 《宜興縣誌》中記載的這把千金之壺是一件被稱為「掇只」的紫砂壺,「掇只」是紫砂壺造型中特有的一種壺型,造型像宜興當地以前使用的一種裝調料、糖果的容器「掇子」,所以又被稱為「掇子」,因為「子」是入聲,現在漢語普通話中沒有「入」聲發音,逐漸傳為「掇只」,實為勘誤。《宜興縣誌》中記載的掇只壺之所以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ews金探號】邊玩邊賺!大陸收藏投資術 00:00 比鑽石還貴!?田黃價格超乎想像 15:46 老撾石投資有潛力?!普洱茶投資術 25:42 挑選潛力好茶 普洱投資心法大公開 36:38 有證書就是真品?揭密紫砂壺市場亂象 #News金探號 #大陸投資 #邊玩邊賺 -- 主持人:王軍凱...

  • 宜興紫砂壺價格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07 00:07:10
    有 37 人按讚

    掇只壺
    《宜興縣誌》中記載的這把千金之壺是一件被稱為「掇只」的紫砂壺,「掇只」是紫砂壺造型中特有的一種壺型,造型像宜興當地以前使用的一種裝調料、糖果的容器「掇子」,所以又被稱為「掇子」,因為「子」是入聲,現在漢語普通話中沒有「入」聲發音,逐漸傳為「掇只」,實為勘誤。《宜興縣誌》中記載的掇只壺之所以價值連城,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興制壺大師邵大亨之手。

    《宜興縣誌》中提到有一把壺,「一壺千金,幾不可得」。千金之壺,可以說是價值連城,稱得上是壺中之王了。那麼,這究竟是怎樣的一把紫砂壺呢?
    大亨掇只壺
    邵大亨是清朝中期的制壺名家,經他之手做出的紫砂壺以樸素和有風骨見長,南京博物院收藏有邵大亨的「一捆竹壺」,「魚化龍壺」,「風卷葵壺」等幾件作品,無不精美絕倫,氣度不凡。著名紫砂巨匠顧景舟曾評價邵大亨:大亨以後百五十餘年中,無有超越他之上者。可見邵大亨的制壺工藝早已得到後世的推崇。遺憾的是邵大亨壯年辭世,留存後世的作品寥寥無幾,《宜興縣誌》里提到的掇只壺,雖說是「一壺千金」,可多年來深藏民間,幾乎很少有人親眼見過。

    撲朔迷離的身世,以及蜚聲海內外的名聲,使我們十分想見到大亨掇只壺。幾經尋訪,我們得知,這把掇只壺早在十幾年前就被上海的一位神秘買家買走,如今收藏在上海百佛園中。我們欄目組決定,前往上海尋找傳說中的紫砂壺王……

    邵大亨,清道光至咸豐年間江蘇宜興蜀山上袁人,年少成名。約生於乾隆晚期,歿於道光末年。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睏乏時,雖一壺千金亦不可得。清朝光緒《宜興荊溪縣新志》:「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壺),購選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經旬,大亨故作劣者以應,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表現了大亨堅貞不屈的可貴性格。
    制壺以渾樸取勝,氣韻溫雅,代表作有《掇只壺》、《一捆竹壺》(南京博物館藏)、《魚化龍壺》等。在清代,他的作品已被嗜茶者視為珍寶,「一壺千金,幾不可得」。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在《宜興紫砂壺藝概要》中雲:「經我數十年的揣摹,覺得他(邵大亨)的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從他選泥的精練,造型上審美之奧邃,創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藝的高超,博得一時傳頌,盛譽之高,大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慨。」

    其代表作「大亨掇只壺」,壺身長近一尺,高過六寸,壺色渾厚深沈,瑩潤如玉,造型古樸端莊,穩重,氣度不凡,充分體現了邵大亨精妙絕倫的壺藝技術。清朝高熙《茗壺說》雲:「邵大亨所長,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過之無不及也。其掇壺,肩項及腹,骨肉亭勻,雅俗共賞,無饗者之譏,識者謂後來居上焉。注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長注尤古峭。口蓋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憂。口內厚而狹,以防其缺,氣眼外小內錐,如喇叭形,故無窒塞不通之弊。」

    介紹
    潘序倫,因兄弟輩中排行第四,故又名秩四。宜興丁蜀鎮蜀山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是國內外頗負盛名的會計學家和教育家,被國外會計界譽為中國「會計之父」。潘序倫出身書香門第,其曾祖父和伯父都是清代舉人。他14歲時,父親去世,得長兄伯彥(古文學家,上海聖約翰大學教授)的教益很多。抗戰勝利後,潘序倫於1946年6月至1947年5月,任經濟部常務次長,1947年5月受聘為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其侄潘稚亮,曾應宜興名紳儲南強(曾主持開發善卷洞、張公洞)之邀,在供春壺蓋上口外緣刻隸書銘四十五字:「作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麟,五百年後黃虹賓識為癭,英人以二萬金易之而未能.重為制蓋者石民(即制壺名家裴石民),題記者稚君。」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宜興蜀山一潘姓人家(即潘氏第三代子孫)出現了這一珍品。潘家晚輩為了鑒別真偽,特請當時宜興紫砂二廠工藝美術大師徐漢棠來家鑒定。並在確系邵大亨真品時提出願以一壺換取徐的上品兩壺(當時壺價並不太昂貴)。後來徐漢棠又將此事告訴師傅顧景舟。顧大師一見此壺,真是愛不釋手,稱贊乃是一件稀世珍品。之後,此事被潘家晚輩知曉,推故此壺不予調換,並立即取回收藏。

    1986年潘家晚輩要興建住宅,經濟拮據,不得已出讓祖傳的「大亨掇只壺」。許四海當時不失時機地以3萬元的高價買了回來,幾乎用去家裡積蓄的全部。之後兩年,有人欲出7萬美元收購,破了半個世紀前英國皇家博物館以2萬美元收購宜興名紳儲南強收藏的一把缺蓋明代供春壺之記錄,但被許氏以「珍品到了收藏家手中,其價格就轉換為一種文化價值,出一百萬美元也不賣」謝絕。

    許四海曾任職上海公用事業學校,他把全部業餘時間都放在蒐集紫砂藝術品和紫砂壺的製作上,期間結識了著名的畫家和紫砂收藏家唐雲先生。在唐雲的鼓勵下,1984年許四海辭去公職,到宜興紫砂二廠工作。許氏以「門外漢」為印製作的紫砂壺受到海外收藏家的青睞,素有「江南壺怪」之稱。1985年在上海和當時紫砂二廠廠長史俊棠倡導成立紫砂協會、舉辦宜興紫砂民間收藏展覽,1987年9月25日建立中國首家自籌民辦的茶具陳列館—「四海壺具館」。

    現在「大亨掇只壺」珍藏於上海市郊嘉定經濟開發區的「四海壺具博物館」,她的離奇經歷終於告一段落。

  • 宜興紫砂壺價格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27 00:03:05
    有 100 人按讚

    選擇工藝最大的誤區:半手工紫砂壺價格便宜、不如全手工

    前幾天有同行跟我說,現在市場對紫砂壺製作工藝的要求實在太高了,要求用手工的技術達到機器般的精准。比如說:壺口和壺蓋最好沒有一絲間隙、壺嘴和壺把一定要分毫不差、甚至還要求用舊法來調配泥料但又不許有一點點雜質,這些都幾乎是達不到的啊。就算是名聲赫赫的紫砂泰斗顧景舟死而復生來繼續做壺,可能都不會賣出去啥。我想了想,雖然這位朋友說的不太溫和,但這確實是紫砂壺市場的事實情況。

    由此,我又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也就是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我身邊有許多壺友都覺得全手工紫砂壺是購買的首選,對半手工壺嗤之以鼻,但大家有認真瞭解研究過這兩種工藝嗎?半手工壺質量真的差嗎?

    一、紫砂壺全手工和半手工的區別:

    全手工是指在不依靠模具的情況之下進行手工制壺,從這可以看出全手工制紫砂壺較為困難,需要付出的時間心血要更多一些。
    而半手工制壺理論上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指手工做出紫砂壺壺嘴壺把壺蓋,而紫砂壺壺身,在製作出初步雛形後,依靠模具進行規整;

    第二種是指手工做出紫砂壺壺身,而其他部件如壺蓋壺嘴壺把等,在製作出初步雛形後,依靠模具進行規整形狀;

    第三種是指紫砂壺的所有部件都只做出雛形,再用模子進行規整。
    一般市場上的半手工,是指壺嘴、壺把、壺蓋、身筒均依靠模具進行規整形狀。
    有的人覺得半手工紫砂壺和市面上那些灌漿壺、手拉胚壺沒什麼區別,甚至可以划等號。
    首先,半手工壺和灌漿壺、手拉胚壺沒有任何關係!

    灌漿壺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先將砂泥打磨成為細細的砂泥漿後再讓其像水泥一樣注模定型,晾曬好以後再經過加工。

    手拉胚壺的制壺過程則是先在機械馬達之上擺好一個圓形盤,再運用離心力進行拉制,拉制時因為純正的紫砂泥受不住慣性而會被扯破,所以就必須要往泥料里加入一些高嶺土。等壺身做好後,再把其他部件搭配好。

    二、半手工製成的紫砂壺都是複製出來的?
    很多人都認為半手工紫砂壺都是由模具複製出來的,太死板而失去了紫砂壺的靈氣。但其實半手工紫砂壺同樣傾注了制壺人的心血和勞動,製作壺把和壺嘴,首先下手要有感覺,尤其是壺嘴,講究出水的流暢有力,這就必須要使壺嘴內部光潔通暢,如何用力、如何旋轉出合適的孔洞,只有制壺師傅自己心裡才有數。安裝壺把和壺嘴,更是講究與壺身整體連接的流暢,接頭的處理、線條的把握等等都是要制壺人思考把握的。所以不同制壺師傅用同一模子,做出的壺也是不同,半手工壺同樣含有作者的思想,也存在不可複製性。比如說魚化龍的模具一直在,但是能用這模具把魚化龍做出神韻來的又有幾人呢。

    三、兩種壺哪種更貴?
    同一個人製作兩把一模一樣的紫砂壺,全手工的肯定要比半手工的貴。但這並不意味著半手工的就便宜,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全手工壺都在5000以上,但我的半手工壺5000以上的也很多啊。
    你所認為的半手工紫砂壺便宜,只是你沒有見過好的,或者沒有仔細推敲紫砂壺的本身,這和一味追求職稱有什麼區別呢?

    買紫砂壺最大的忽悠:一定要全手工,半手工的不能用

    現在喜歡喝茶的朋友越來越多,許多朋友都對茶具尤其是紫砂壺開始有了講究。

    比如我就經常被一些朋友問,有沒有純手工的紫砂壺,有沒有大師的作品,但當我問起他們的預算和具體購買的用途時,發現許多人並沒有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所以如果你也剛好趕上想要淘一把紫砂壺,那麼咱們今天就來講一下。
    首先市場上常賣的紫砂壺大體上分四種,機車壺,灌漿壺,半手工壺和全手工壺。

    灌漿壺的製作
    其中前兩種都不建議大家買,原因就是他們因為工藝的限制,所採用的泥料都不是正宗的紫砂料,使用的時候無論是對身體健康,還是泡茶的味道都不好。

    關於以上兩種壺要識別起來不需要刻意去學,你只需要記住後兩種半手工壺和全手工壺就自然能區別機車壺,灌漿壺。
    我們來說一下半手工和全手工壺,它們之間的差別,主要在做壺的方式,半手工壺在製作的初期,會使用和借助了一些模具,所以製作起來的速度要比全手工壺更快一些,節省了人力的成本,所以價格就相對要便宜許多。

    半手工壺的製作
    不過這也不絕對,比如一些器型比較特殊的壺,大師作用的時候也需要借助模具來完成,如果嚴格按照使用模具來劃分,也就歸到半手工壺之列。
    在這我們要科普一個知識,最初的紫砂壺都是需要借助模具來完成的,並非是現代人為了偷工省時創造出來的,它出現的歷史比現在推崇的全手工壺要早很多。

    全手工的製作
    全手工壺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原因就是它造型更加精巧多變,也帶有專屬的獨家印記,全手工壺的製作過程,是把泥料拍打塑形之後進行拼接,所以這些泥料拼接的縫隙不同的收縮痕跡也是鑒定一把紫砂壺是否全手工和半手工的依據。

    全手工的製作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半手工壺就相當於超市裡買的速凍餃子,每個大小形狀口感和味道都幾乎一個,全手工壺就相當於媽媽包的餃子,剁肉,和面,擀皮,包餡全都是親力親為,但是味道嘛,就全看你媽的心情和手藝如何了。
    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餃子,在解決你肚子餓這個問題的效果都是相同的。

    而全手工壺和半手工壺所使用的泥料,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只是有些全手工壺會使用相對比較少見的泥料。在使用的體驗上,全手工壺和半手工壺不會有任何差別,甚至半手工壺因為工藝水平更加穩定,所以效果還會更好一些。
    另外因為半手工壺,往往都選擇一些比較經典的器型,所以在模具的製作上,對尺寸比例的拿捏更加到位,而全手工壺,其中不少人因為受不了半手工壺的衝擊,改去做一些偏向炫技的紫砂壺,外形很美觀,但是失去了實用性。

    近些年,收藏風興起,許多人都在追求一把大師做的全手工壺,這個阿不拉覺得,如果您是收藏好愛者,自己平時也有幾把好壺用,是可以追求一下的。
    如果你只是平時沒事和家人朋友泡泡茶聊聊天,聽我的半手工的壺足矣。省下那錢,買點好茶,比在壺上投資要立竿見影的多。不知道各位您以為如何?

  • 宜興紫砂壺價格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09 04:51:21
    有 40 人按讚

    宜興紫砂壺細介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範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發展到今天,可謂巧奪天工,技絕寰字。
    中文名
    宜興紫砂茶具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部
    起源
    春秋時代
    創始人
    範蠡

    簡介
    宜興市位於江蘇省南部,太湖西岸,江浙皖三省交界區,是滬寧杭區域中心。宜興已有五千多年的制陶歷史,現有陶瓷企業近千家,2005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達60億元。
    產品主要有日用陶瓷、建築陶瓷、藝術陶瓷、工業陶瓷及紫砂陶瓷五大類2000多種產品,其中無鉛釉下彩餐具、耐磨耐腐的工業陶瓷、美術陶瓷、納米陶瓷材料、陶瓷機械、紫砂工藝品等在國內外市場佔有較高份額。
    宜興制的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奪茶真香,又無熟湯氣,能較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一般人所用的普通紫砂壺,則用模具製作,泥質較粗,但仍不失其紫砂茶具「泡茶不走味」的特色。

    起源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範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發展到今天,可謂巧奪天工,技絕寰字。

    堯臣、蔡襄、蘇東坡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詠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堯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堪稱千古絕唱,講的就是用紫砂陶壺烹茶。當然最講究、最有創造精神的要數蘇東坡了。他總結出「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會不同凡響,更加清醇清遠。

    到了明代飲茶的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595年張源撰寫的《茶錄》對沏茶的程序,做了詳盡的介紹:「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祛湯冷氣,傾出,然後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過中失正……兩壺後又用冷水湯滌,使壺涼潔,不則減茶香矣。」這與今天的沏茶方法沒有什麼不同。烹茶演變為沏茶,對茶壺的質地要求就相對高了,通過千百年來的實踐,人們發現,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由於紫砂壺能吸收茶葉汁,用的時間愈長,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於是,紫砂壺也就應運而生,製作紫砂壺的高手、名家、大師也就一個個走到歷史的前台,他們的名字和業績與紫砂壺的興衰交織在一起。

    通常的說法,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時的龔春(供春)。「余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供春壺,當時人稱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短短12個字,令人如見其壺。可惜供春壺已不得見,現在流傳的供春壺多是仿品。當代宜興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價格也在20萬港幣左右,足見供春壺的藝術價值多麼珍貴。龔春傳時大彬、李仲芬。二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並稱為萬曆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樸雅堅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及時(時大彬)之粗也。」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樸渾厚。傳說,徐友泉幼年拜時大彬為師學藝,懇求老師為他捏一頭泥牛,時不允。此時一真牛從屋外經過,徐急中生智搶過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對著真牛捏了起來,時大加贊賞,認為他很有才華,於是欣然授其全部絕活,後來果然自成一家。以上四人為第一期時代的紫砂壺大師。第二期紫砂壺大師為清初人陳鳴遠、惠孟臣。陳鳴遠以生活中常見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薺的造型入壺,工藝精雕細鏤,善於堆花積泥,使紫砂壺的造型更加生動、形象、活潑,使傳統的紫砂壺變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藝術品,充滿了生氣與活動。同時,他還發明在壺底書款,壺蓋內蓋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藝程序,對紫砂壺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陳鳴遠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時,故仿品、贋品大量出現。顧景舟先生說,從少年習藝,直至暮年,半個多世紀中他也只見到幾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別小心以防走眼。

    明末天啓、崇禎年間的惠孟臣,長於製作小壺,以小勝大。孟臣壺以竹刀划款,以器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精品。第三期紫砂壺大師是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的陳鴻壽和楊彭年。陳鴻壽,是清代中期的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藝術主張創新,他倡導「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他把這一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第一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第二大貢獻,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範。現在我們見到的嘉慶年間製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製作的,後人稱之為「曼生壺」。陳鴻壽使紫砂陶藝更加文人化,製作技術雖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對後世影響很大。楊彭年首創捏嘴新工藝,他不用模子,信手捏來,隨意而成,頗具天趣。乾隆以後,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頹勢,紫砂壺的製作也愈來愈不景氣。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間的邵大亨,他為陳鳴遠以後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蘭、邵友廷、蔣德休、黃玉麟、程壽珍諸人,則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舊,很少創新,製作工藝也日漸草率荒疏。

    當代的紫砂大師,首推顧景舟老先生,顧老潛心紫砂陶藝六十餘年,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名傳遐邇。其餘如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吳雲根、徐秀棠、李昌鴻、沈蘧華、顧紹培、汪寅仙、呂堯臣、徐漢棠、蔣蓉等也各自身懷絕技,各有專長,皆為一時俊才。

    特點
    宜興紫砂茶具始於宋,興於明,盛於清。用紫砂燒制的陶壺泡茶,「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故用其泡茶,色香味皆蘊,尤能保味。由於其砂透氣性能好,含鐵量高,茶壺蓋製作嚴實合縫,茶湯久放不易變質,陳茶不餿,而且對人體亦有益處。紫砂壺裡外均不上釉,用的久了,茶汁滲透,愈久彌香,即使倒入白開水也會茶香瀰漫。此壺還有適應冷熱急變的特性,不裂不炸,不迅即炙手,而且便於洗滌。
    紫砂壺
    構造獨特
    紫砂茶具中的紫砂壺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高,具有較強的附吸力。它能吸收茶之香味,且保持較長的時間,而施釉的陶瓷茶壺,這種功能比較欠缺。
    原料獨特
    紫砂茶具與施釉的陶瓷茶具相比,茶湯確實不易變質發餿。這種功能由茶具本身精密合理的造型所決定。紫砂茶具中的紫砂壺的嘴小(嘴流出口成一定的斜角),壺口壺蓋配合密切,位移公差0.5mm,口蓋形式都成壓蓋結構。而施釉茶壺,壺嘴大都口朝上,口與蓋的位移公差達1.5mm左右,且口蓋形式都成嵌蓋結構。由於紫砂壺製作的精密度高,比施釉的瓷壺減少了混有黃曲霉等霉菌的空氣流向壺內的渠道。因此,相對地延長了茶汁變質發餿的時間。

    工藝獨特
    紫砂泥確實是宜興得天獨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備了制陶所必需的化學組成及礦物組成。顯微觀察發現,紫砂泥主要成分為石英、粘土、雲母和赤鐵礦。同時這些礦物的顆粒組成(自然形成的顆粒的大小尺寸)適中,具有類似中國大陸南方制瓷原料的特點,即其礦物組成屬於粘土。
    合理的化學、礦物、顆粒組成,使紫泥具備了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乾燥收縮小等良好的工藝性能。紫泥粉碎的細度以過60目篩為宜。泥料過粗製作時費功,泥料過細製作時粘手,坯體表面會引起皺紋,同時還會引起乾燥,燒成收縮增大,而降低燒成溫度,則發生氣泡缺陷。過60目篩的泥料,大的顆粒尚粗,在成型過程中用精加工這道關口,把器形周身理光,形成一層致密的表皮層。由於表皮層的存在,產品燒成的溫度範圍擴大了,不論在正常燒成溫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層容易燒結,而壺身內壁仍能形成氣孔。

    氣孔獨特
    成形時的精加工工藝,具有把泥料、成型、燒成三者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作用,從而賦予紫砂表面光潔,雖不掛釉而富有光澤,雖有一定的氣孔率而不滲漏等特點。
    紫砂泥經過1150℃燒成後,形成了殘留石英、雲母殘骸、莫來石、赤鐵礦、雙重氣孔等物相。雙重氣孔使產品具有較高的氣孔密度和一定的氣孔率。此外,紫砂泥試樣中的結晶相較多,玻璃相對較少。
    紫砂泥是一種紫紅色或淺紫色的氧化鐵含量較高的陶土,由於紫砂茶具坯體不施釉,所以燒成後仍有較大的吸水率和氣孔率。據測定,紫砂茶具的吸水率在1.6%-7.05%之間。因此,製成品具有良好的吸附氣體性能和透氣性能,用之泡茶色、香、味均好。由於紫砂壺傳熱緩慢,雖然用沸水泡茶它也不炙手。同時還可放在文火上煮茶,不易燒裂。

  • 宜興紫砂壺價格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3-17 22:00:05

    【News金探號】邊玩邊賺!大陸收藏投資術

    00:00 比鑽石還貴!?田黃價格超乎想像
    15:46 老撾石投資有潛力?!普洱茶投資術
    25:42 挑選潛力好茶 普洱投資心法大公開
    36:38 有證書就是真品?揭密紫砂壺市場亂象
    #News金探號 #大陸投資 #邊玩邊賺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