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安幼琪兒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安幼琪兒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安幼琪兒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安幼琪兒子產品中有4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喪失•喪屍......] ......四個小朋友有男有女,髮色各異,年齡大約在六七歲左右,他們幾個是彼此最好的玩伴,向來默契十足,年齡稍大的棕髮小男孩偷偷扯了身旁的黑人小男孩做出警示,儘管在慌亂中,他依然機靈地對同伴們使了個眼神,而後小身子也軟軟地倒下…… 他身旁的黑人小男孩也學著好友假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父母的焦慮20180830】 完整版請點▶▶https://youtu.be/VjDfBb4lDLo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

安幼琪兒子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1-02 11:27:36

【@girlstyle.mag】女星嫁豪門生b有獎勵! . 不少女星嫁入豪門後,為男家繼後香燈,努力生B同樣也是會有超豪華級的獎勵,例如黎姿收9千萬豪宅、徐子淇獲價值1億遊艇等等,豪門家庭位位都出手闊綽,一起看看她們有過那些奢華獎勵吧! . # 李嘉欣獲1億港元 作為「大美人」李嘉欣自奪下港姐冠軍後...

安幼琪兒子 在 erik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9 02:27:19

各位懷孕中的媽媽、新手爸媽 如果還在琳瑯滿目的廠牌中掙扎 要買哪一家的奶瓶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們決定! 這可是會陪伴你們跟寶寶 至少一兩年以上的 而且每天至少還需要用到個兩三次 所以說真的奶瓶好不好用適不適合 真的會直接影響到你跟寶寶的心情喔! 記得第一次認識到@hegen.taiwan 是...

  • 安幼琪兒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7 16:26:18
    有 217 人按讚

    [喪失•喪屍......]
      ......四個小朋友有男有女,髮色各異,年齡大約在六七歲左右,他們幾個是彼此最好的玩伴,向來默契十足,年齡稍大的棕髮小男孩偷偷扯了身旁的黑人小男孩做出警示,儘管在慌亂中,他依然機靈地對同伴們使了個眼神,而後小身子也軟軟地倒下……
      他身旁的黑人小男孩也學著好友假裝昏了過去,剩下的兩個金髮小女孩噙著恐懼不安的淚水,也只好緊挨著父母身邊『昏倒』。
      寶圓心臟咚地猛然往下重重一沉……
      她忍不住啊了一聲!
        &   &   &
      可接下來,寶圓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全部鎮上昏倒的礦工夫婦和小孩們,被礦工醫院裡的醫生和護士們搬進了病房內,一個一個被腳銬和皮帶綁在了堅固冰冷的鐵質病床上。
      假裝昏迷的那幾名小孩偷偷在兩三個醫生和七八名護士搬運『病人』的過程中,悄悄地從人群中爬起來趁著他們不注意的時候逃走……
      寶圓激動地握緊了拳頭,憋著氣,暗自為他們加油打氣,也緊張忐忑地盯著那些醫生和護士,生怕他們下一秒就會從病房裡走了出來,發現有孩子脫逃了。
      她雖然很想跟著孩子們追出去,看看他們究竟有沒有安全逃離醫院出去報警求救,但是她整個人卻猶如被某個詭異的磁場困在了醫院裡頭,她只能徘徊在醫院的內部每個病房和病房之間,無能為力地看著後續的發生。
      寶圓小臉慘白地注視著這一幕幕可怕的場景發生,鎮上所有人們在尚未甦醒過來前就被迫注射了一管管不知名的藥劑。
      她心臟緊緊提到了嘴邊,急切地衝到醫生面前就想拉扯、阻止這一切,可是她卻像虛幻的影子或空氣一樣,怎麼也碰觸不到他們。
      接著,小鎮居民逐漸醒來,卻是痛苦地哀嚎掙扎著,身體劇烈在病床上扭動,青筋暴漲,嘴裡荷荷有聲……
      他們眼球脹紅,涕淚縱橫,想呼救卻發現自己喉嚨只能發出接近野獸的哀鳴聲。
      約翰醫生和護士們冷眼旁觀,低頭在病歷表上記錄著什麼,在看到其中幾個男人憤怒怒吼咆哮的時候,也只是向他們說了一句──
      「你們這是在對人類做出偉大的貢獻。」
      「嗚……吼……啊啊啊啊……」小鎮居民們激烈地想掙脫捆縛在身上的牛皮帶和腳上的腳銬,但身下堅硬鐵製的病床只發出了咿咿呀呀的震動聲,卻絲毫無損。
      約翰醫生對護士道:「加大他們的劑量。」
      「好的,約翰醫生。」
      小鎮居民掙扎抖動得更厲害了,幾個護士毫不留情地分工合作牢牢摁壓住其手臂,一個一個輪番又將不知名的針管藥劑注射入他們體內。
      寶圓哭了,她絕望地看著眼前所有發生的情景,雖然潛意識知道這有可能是發生在九十幾年前的悲慘過去,可是親眼見證這可怕的人間慘劇,自己卻什麼也不能做,半點忙也幫不上……
      「為什麼會這樣?你們究竟想做什麼?」她顫抖著嗓音,忍不住對約翰醫生大吼。
      約翰醫生自然置若罔聞,他又帶領著護士們去到下一個病房,重複著相同的動作,也重複著相同的那句話──
      你們這是在對人類做出偉大的貢獻。
      寶圓不忍心再看下去,可是她卻身不由己地只能跟著走進一間間病房,看著那些純樸善良粗豪的小鎮居民們,無論男女老幼,全數被禁箍縛綁在病床上被注射一管又一管詭異神秘的藥劑。
      「約翰醫生,不好了,史蒂芬家的孩子不在其中。」
      「還有狄姆家的兒子喬,貝爾夫婦的女兒安琪也不見了。」
      「萊特家的小萊特也不在他母親身邊……」

  • 安幼琪兒子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6 07:30:41
    有 50 人按讚

    「星星的孩子」: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自閉症是天生的嗎?而我們身邊又有多少這樣的孩子呢?這幾年在許多社會事件報導中,常見自閉症與案件的關鍵字連結,有時候傳播媒體中的自閉症樣貌,未必是真實的,我們不應該輕易推論或標籤化這些行為。
     
    近年來自閉症有機會透過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媒體版面中,傳播媒體如何塑造自閉症的形象,大大影響了自閉症的社會印象。在許多社會事件報導中,也有機會看見自閉症與殺人犯、死刑犯、變態等社會新聞連結,最讓人擔心的,是過度簡化的資訊使得社會大眾對自閉症產生偏差的刻板印象。
     
    ■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自閉症只是一個人的部分特質,自閉症並不等於偏差或犯罪。即使自閉症是天生的,但後天環境的教養與支持仍然是他們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看到媒體報導中出現自閉症時,請不要驟下判斷,避免直接將犯罪、殺人和自閉症劃上等號。
     
    日前臺北一名媽媽推著雙人嬰兒車搭捷運,卻遭某名男子毆打她的二歲兒子,她見狀大喊「你打他幹嘛啦!」並回打那名男子頭部。這起事件引起社會重視,由於那名男子患有自閉症,因此網路上出現一些貶抑自閉症的言詞,標籤化自閉症孩子,甚至有人羞辱自閉症孩子。
     
    在這起捷運毆打兒童事件後,有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淚訴另一個有自閉症孩子的朋友竟被親戚諷刺說:「你家自閉症小孩要管好,最好出門都不要放他單獨一個人,免得哪天無法控制情緒,跟新聞中那個捷運打人的一樣,聽說他跟你兒子一樣是神經病,其實政府應該設一個院所,把你兒子那種病的都關起來治療,好了才能放出去,不然放出來到處跑,哪天又無法控制情緒打死人,家裡可丟不起那個臉。」這番說法讓自閉症孩子的媽媽心碎,也讓發文的媽媽想怒吼:「誰希望自己小孩是自閉症?他們不是神經病,他們是中樞神經受損。」[1]
     
    ■「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也稱為「泛自閉症障礙」,主因是因為症狀多元,不同的病人症狀也會有所差距,因「自閉症」有汙名化之慮,所以醫界目前更常使用「泛自閉症障礙」一詞。自閉症是一種腦部功能異常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大部分在幼兒時期就會出現症狀,有些人會將自閉症稱為「星星的孩子」,不論是溝通方式,或是某些重複、固執的行為,跟一般人不太一樣。
     
    自閉症孩童通常會有幾個特點,像是與他人相處困難、難以理解社交暗示(臉部表情、講話語調、身體動作等),甚至常常情緒不佳、無法自己照顧自己。自閉症孩童的治療需要依賴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幫助他們正常發展、並調整不適當的行為,且協助孩童發展個人的興趣。早期發現、治療、復健以及跟教育體系密切合作,才能幫助孩子得到最大改善[2]。
     
    ■自閉症種類
    ►「廣泛性自閉症」
    自閉症大部分在幼童階段開始,目前發現自閉症的幼童智商會略低於整體平均,自閉症又能分成「高功能型」以及「低功能型」,「低功能型」在接收以及表達語言上較差,甚至沒有口語表達能力,「高功能型」則相反。
    ►「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的人語言發展大多是正常的,主要的障礙是在動作技能以及肌肉發展上,部分亞斯伯格的人在智商上甚至高於正常人。
    ►「廣泛性發展障礙」
    這類型的人主要是在社交溝通、互動、重覆行為等各方面中缺少幾項顯著障礙,以致於不完全符合自閉症的診斷,又稱為非典型自閉症,某些高功能自閉症孩童能透過學習以及復健可以改善症狀,甚至使症狀消失,也算是廣泛性發展障礙的一種。[3]
     
    ■「另類星兒」:亞斯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醫師為維也納的小兒科醫師,但他終生的研究興趣為藉由觀察來了解生命中隱含的定律。因為他對孩童的情緒發展的興趣及仔細觀察的成果,自1944年以來即逐漸報導一些與自閉症類似(具有社交技巧及溝通障礙)又相異(不同的人格特質及較優的認知能力)的亞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醫師在1944年首次報告四位具有社交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deficit)困難的男孩,並稱之為自閉性精神病態 (autistic psychopathy)。亞斯伯格醫師在這一方面的觀點,與首位報告自閉症的Kanner醫師一樣,採用了Bleuler大師"autism"的來強調這些個案的強烈自我中心 (egocentrism)及關閉與外界的一切溝通的特質。
     
    雖然亞斯伯格醫師在50年前即提出亞斯伯格症候群,然而一直到1994年,第四版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IV及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承認亞斯伯格症候群後,相關的研究才逐漸增加[4]。
     
    ■亞斯格症候群
    臺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在五十三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童年時期的他和同學無法相處,也常因聽不懂老師的指令而不快樂,喜歡畫畫的他,於是將畫畫當作人生的出口。在他五十多歲確診後,他開始對於過去種種釋懷,原諒自己和他人不同。
     
    日本歌手米津玄師特殊的名字也讓他在求學時期遭同儕欺負。後來他二十歲時,被醫生診斷出患有高功能自閉症,是一種智商中等或較高,自閉傾向不明顯,但是語言表達、人際互動能力有障礙的自閉症。米津玄師也曾在訪談中說,「在此之前,只覺得自己是個來路不明的怪物,被鄭重告知病名後,便坦然接受了。」
     
    而臺北市長柯文哲和太太也多次在公開場合指出,柯文哲罹患自閉症(亞斯伯格症),以致他在公開場合有不得體的發言與行為表現[5]。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妻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陳佩琪回憶起,兒子小學數學考試的題目是:「媽媽走路送小明上學,請問媽媽走了幾公里?」正確答案是:家裡到學校的距離乘以2,因為媽媽必須來回。結果我兒子卡住了,因為他想到,我媽媽要去上班,她沒有回家(亞斯伯格的人無法理解抽象概念的描述)。
     
    陳佩琪,講到家裡兩個大小亞斯,信手拈來都是笑話,但幽默背後,不敢想像裡頭堆疊了多少挫敗、孤獨、壓力、擔憂。
     
    柯文哲在一封寫給兒子的信也提到,「如果有什麼要告訴你的,只有告訴你要謝謝媽媽。雖然我是你成長過程中缺席的父親,還好你媽媽的加倍付出而彌補過去了,真險!」這是一個難以傳達情感的亞斯父親的浪漫,像盞溫暖的燭火,在暗夜裡閃閃發光。[6]
     
    ■「擁抱多元,尊重差異」:醫嘆:社會污名害了孩子!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黃玉書不捨的表示,台灣社會對自閉症仍有污名化,事實上,自閉症最大特徵就是「自己躲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愛跟人互動,很自我、很乖,呼籲不要二度傷害他們。
     
    根據統計,國內自閉症患者中,約有70%屬於智商較差的中、重度患者,黃玉書指出,不少孩子都是經過復健、訓練,克服重重困難,才可能獨自出門、搭車,真有困難,也會主動向旁人求救,民眾遇到時,應該親切伸出援手,拉他一把而非恐懼他。
     
    另有2成左右的患者,屬於智商很高、甚至在某些領域有特殊專才的輕度高功能自閉症,外表完全與常人無異,這些高功能自閉症患者,不乏醫師、科學家等高成就者,在國內還有不少擔任電腦工程師,只喜歡跟電腦互動。
     
    自閉症的孩子,絕對不會主動傷人!黃玉書說,跟任何人都一樣,除非他們遭受外界攻擊,否則自閉症孩子很安全、很乖,不會攻擊人[7]。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 親子天下 )「管好你家自閉兒,別放出來亂打人?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619
    ∎[2] 康健雜誌-康健知識庫【自閉症】: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y/367.html#data-2-collapse
    ∎[3] ( 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 )「自閉症分類」:http://www.tpaa.org.tw/OnePage.aspx?tid=136
    ∎[4] (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另類星兒----- 亞斯伯格症候群(兒童心智科 張學岑醫師)」: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c3360/E_CHL(ASPER).htm
    ∎[5] (親子天下)「管好你家自閉兒,別放出來亂打人?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619
    ∎[6] ( 康健雜誌 )「陳佩琪談家中大小亞斯伯格:柯文哲這樣安慰我」: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68312
    ∎[7] ( Anue鉅亨網財經新聞)「自閉兒被當狂魔 醫嘆:社會污名害了孩子!」:https://news.cnyes.com/news/id/1075280
     
    ➤➤照片
    ∎「從雨人到柯P─家中寶貝是「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患者嗎?」:https://www.grandmasbear.com.tw/2017/12/28/grandmasbear-and-grace-column-3/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精神疾病汙名化 #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 #泛自閉症障礙 #廣泛性自閉症 #亞斯伯格症 #廣泛性發展障礙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安幼琪兒子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9 15:03:11
    有 34 人按讚

    【 維琪夫人信箱 】我的小孩怎麼一上小班就暴躁易怒?

    小絲瓜媽媽:
    Hello V媽~不好意思打擾妳,但我最近遇到一個很大的挫折,真的找不到任何方法,每天都覺得好挫敗,所以想來詢問妳,不知道妳能不能給我一點方向,謝謝。我有兩個兒子(小二跟小班)弟弟小絲瓜本來就是脾氣比較拗,又很ㄍㄧㄥ的人,雖然本來就會常常因為他的情緒問題而發生親子衝突,但我都認為是我自己太易怒,沒有好好同理小絲瓜,或是幫助他冷靜,所以我一直在調整我自己。可是自從小絲瓜開始上幼兒園之後,在家的情緒問題反而開始變得更嚴重。下面我整理了幾個小絲瓜的狀況:

    1. 非常易怒,如果遇到不合他心意的狀況,不會選擇先跟哥哥或家人說,會直接生氣。

    2. 不講道理:例如原本計畫講3本故事,但因為時間太晚了,我只講了兩本,但他卻不能接受,一直吵著「我就是要講那本⋯⋯」

    3. 丟東西、推家具、拍桌子或牆壁:生氣時會做這些舉動,也會跑來一直推媽媽。

    4. 拒絕冷靜:媽媽跟他說,生氣是正常的,大家都會有生氣的時候,但我們先去冷靜一下,再來一起解決你的問題,他會說他不要

    5. 拒絕接受協助: 媽媽想陪他一起冷靜,或是陪他一起想辦法,他會說「不要」或是「不要跟我講話」。

    我知道當小絲瓜在那個情緒時,要先安撫他的情緒,再來跟他溝通。但是,當他拒絕冷靜,又開始一直丟東西那些舉動時,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折騰到最後,他比較冷靜了,當我想跟他討論剛剛的情況,他會裝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對於剛剛自己的所作所為都不承認。V媽~~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這樣的情況,每一天都會發生,我覺得好挫敗、好沮喪。現在會變成我會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又會突然耍脾氣,然後上述過程又要再來一次。有時候心裡都在想,小絲瓜是不是生病了?

    V媽:
    小絲瓜媽媽,別急別急,穩住,其實你已經超~級~厲害的了!因為你在描述過程中,看得出來小絲瓜媽媽你很會自我覺察、自我調整、甚至自我改變,這真的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當我們大人有所覺察開始,意念就會轉動,孩子自然會被慢慢牽引到被教養的流上,給自己也給小絲瓜一點時間慢慢調整。

    小班的小絲瓜,應該是三四歲左右的年紀,我們在以往的講座裡有提及過三歲的自我入住(這裡的年紀之分不是固定而是因人而有些許不同)。三歲以前的孩子,大人叫他“底迪”,他會自稱自己是“底迪”,常會說“底迪要這個、底迪要那個”,這是很正常的。慢慢的,三歲左右,孩子開始會說出『我』這個字,這是很重要的第一個里程碑!接著,他的『我』會像氣球一樣呼呼呼地漲大,四歲時這自我氣球漲得好大,他的情緒也會起伏變大,開心時超級開心、生氣時超級生氣、傷心時超級傷心、興奮時超級興奮.....變成我們大人所說的『脾氣比較拗,又很ㄍㄧㄥ』。但想想,多美的四歲呀,不是嗎?

    另外,小絲瓜媽媽你有提到『自從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之後,在家的情緒問題反而開始變得更嚴重』,其實這很正常....不管哪個年齡層的孩子在進入一個新環境時,都會有些許情緒上的壓力呀,幼兒園、小學、中學甚至求職都是如此,想想一個三四歲的小班小孩,他在學校可能要面對更社會化的要求、同學之間的相處等等,這些對小班的小絲瓜來說,都是種種的情緒壓力呀!但是在學校要社會化的練習不能大發作,這些被壓抑的情緒怎麼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爆發出來 或是 抒發掉。

    與其說,小絲瓜突然爆發情緒,不如說是他本來就一直在累積這些情緒,累積不了就砰的爆炸,他自己也在擔心這無法控制、無法面對的生氣炸彈吧。話說回來,小絲瓜真的好乖,他乖到努力壓抑自己的情緒,真的忍不住了,只好回家一次大傾倒。家,是他安全的堡壘呀,他知道不管你們再怎麼生氣,家人永遠會支持他、愛他,他很放心地展現他的易怒、拒絕冷靜、丟東西、推家具、拍桌子拍牆壁、甚至推你,他知道你們好愛他啊。不知道小絲瓜媽媽以前有沒有跟你愛的人生氣過?家人、男朋友、老公都行,當你很生氣很生氣的時候,對方說想幫助你、想陪你,你有沒有過更生氣的說『不要!你走開!我不喜歡!你很討厭!』之類的話,其實想想,這不是“拒絕接受協助”,而是一種很微妙的“情緒撒嬌”啊。別把這種拒絕掛心上,小絲瓜超級愛你、他也深深知道你們好愛好愛他!

    當然,對小小孩來說,這些被壓抑的情緒也能用很多方式被抒發出來呀~
    1. 按摩與擁抱:
    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了。按摩,很重要,不能用手就用“慢慢刷”,選擇適合的刷毛,慢慢的,由上往下緩緩地幫孩子帶走不舒服的情緒。

    2. 自由遊戲時間:
    這自由遊戲時間實在很重要,不受拘束好好出去玩,挖土、挖沙坑、玩水、盪鞦韆、溜滑梯,自由遊戲可以幫助孩子丟出那些承受不住的情緒炸彈。有看過公園裡一次又一次的溜滑梯的小孩嗎?10次、20次、甚至上百次,一次又一次的安靜著魔式的溜著或盪著,這寧靜、重複的歷程就是在抒發情緒,千萬別打破孩子這神聖的自我療癒時刻。

    3. 大自然與大紙作畫:走走步道、光腳丫踩踩草皮、放放風箏、隨意在大自然裡亂跑亂跳亂叫,用想的就好輕鬆自在了,孩子也是。如果平時在家裡,可以準備一大張紙,用顏料用各式手邊媒材都可以盡情玩畫,把生氣用力畫出來、再幫生氣炸彈化妝變成氣球大美女....大紙作畫重要的是情緒抒發的歷程,不是美麗的作品結果喔。

    最後最後,提醒小絲瓜媽媽,在孩子情緒大爆炸的時候,先別急著安撫他的情緒、也別急著跟孩子講道理,當下,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絕對是『安撫你自己的情緒』!穩住你自己的情緒,再不會被他拉進生氣漩渦裡!

    祝福小絲瓜一家人~~V媽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和大紙捲在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