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完成了今年第一場托育人員講座,
感謝前輩推薦與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的信任,
是第二年上課囉!之後還有幾場😁
因為上半年度課程都沒辦法,感覺好久沒講課了🤩滿場耶感覺有超過80人?
話匣子大開,講得很開心哈哈哈,也很高興能不斷聽到大家被我逗樂。
這次上課對象是居家式托育人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昨天上午完成了今年第一場托育人員講座,
感謝前輩推薦與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的信任,
是第二年上課囉!之後還有幾場😁
因為上半年度課程都沒辦法,感覺好久沒講課了🤩滿場耶感覺有超過80人?
話匣子大開,講得很開心哈哈哈,也很高興能不斷聽到大家被我逗樂。
這次上課對象是居家式托育人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保母
一開始就先跟大家承認我未婚也沒有小孩,
照顧小孩的經驗和能力一定是沒有大家好,
但是還是大家介紹了一些個別照顧幼兒兒童的故事,
👶🏻也分享了我的外甥- 洪蘿蔔🥕剛來到我們家啦~
說實在也很怕自己沒辦法照顧好他,
全新的挑戰呀💪🏼
先跟姊姊說好我可不負責換尿布喔。
整整三小時的課,提到了不少生活上會遇到的營養知識,
不過整體環繞在觀念問題上。
例如:醫生跟你說喝牛奶喝太多會過敏、營養師說要多吃水果才健康、誰誰誰上課說豆漿不能喝太多,
這個『太多』的定義是什麼呢?
👩🏻⚕️我舉了昨天在ig限動發的小問題為起發 (https://reurl.cc/GVMZYd),
看到喝🥤多糖珍奶🥤的老杯杯你會怎麼想呢?
多數人的反應第一時間是批判,這樣很不健康、不可以呀擔心他生病...等等,
很常提到 #換位思考,任何角色職業年齡都適用,
假設這禮拜你真的累到爆,每天都加班趕大報告,今天終於全部結案交出去了真的好好放鬆,想買杯飲料來喝,
結果你的家人都跟你說:喝飲料很不健康耶,為什麼要花這個錢呢?
這時候的你,作何感想?
(現場也分享了前陣子的 #喝水文 https://reurl.cc/xZzxr1)
人的變因太多,醫學也沒有『一定』『肯定』的標準答案,
都是必須要因人而異的來評估與 #照護,
在評斷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老爺爺的身體狀況如何、為什麼會來這裡買 #飲料、前面吃了些什麼呢?為什麼會想喝、多糖的原因是什麼呢?會不會是血糖低不舒服?還是 #味覺退化 到喝這個才有味道呢等等,
換言而之,
照顧孩子亦同,何謂喝太多?多吃?
我們傳達的只能是個觀念,釐清一些在生活上會遇到的問題,
如果要針對個人回答,通常都要花費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諮商諮詢來了解,
每個孩子的生活作息、體態、活動量、環境都不同,大家的『量』當然也就不同。
因此,孩子的行為,一定會有他的原因,
或許他不會表達、也或許是不知不覺中所養成的習慣,
會不會是在自己家裡和在保母家裡的照顧者使用不同的方式教育與陪伴?
還是缺乏了被鼓勵和被當成完整的人的樣子被看待而失落?
在發現他愛吃零食戒不掉、不肯喝水的時候,
先了解造成這個行為的原因,再去從中解決,
盡量避免直指錯誤或強逼就範,更易造成反效果。
若是 #挑食 的問題呢,
我倒是覺得能鼓勵、能解決是最好,不要挑太多食,擔心營養不均衡,
但若就是那一兩樣怎樣都無法克服呢?
我的建議是希望照顧者可以放過自己,讓自己放輕鬆點,也不強迫孩子,
真的都盡力了,就好了(跟 #母奶 一樣),
剩下的就交給未來他上學後出社會後,接觸的越來越多,
說不定就會跟我一樣無意間在 #炸天婦羅 裡發現 #茄子 蠻好吃的耶!
啊我就不吃青椒,成了營養師,
我的超級好姐妹不吃木耳,還當教授呢😂😂
🍽You are what you eat #人如其食
你的習慣與選擇,終將成為代表你的一切,並影響你的下一步。
自在而放寬心,讓飲食這件大事沒有負擔的進行,讓這樣的感染力一起被身邊的孩子們看到吧!
最後🔊 今天忘記跟大家公告!我之後可能會分享 #副食品 相關訊息喔!
拜託幫我 #宣傳~~~
按大拇指👍🏼然後追蹤起來!
希望大家今天都還喜歡我的課囉☺️☺️
——-
#育兒 #幼兒 #學齡前 #母嬰 #兒福 #兒童教育 #兒童行為 #兒童營養 #營養師 #營養諮詢 #營養師Liz #lizdailyfood #staycalmandeathard #新手媽媽 #新手阿姨 #內湖 #內湖保母
學齡前兒童定義 在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原本是七月初要直接搭飛機到 #馬祖 與當地的幼兒園老師們分享 #學齡前兒童情緒行為處理技巧 ,因為疫情的緣故,一直拖延到今天才改採取線上課程的方式進行,然後只有我一個人在螢幕上,有點孤單😂
每次主講這個議題,課堂中我總是會這麼說,情緒表現沒有所謂對錯,只有孩子表達適當與否的問題,情緒教育也沒有訣竅,更沒有哪一套理論與治療策略可以完全解釋孩子怎麼了,我們又該如何有效教導孩子,只能說情緒處理沒有萬用公式,只有因應孩子的應變公式,所以針對孩子的情緒行為,我們能做的就是見招拆招。
由於招式很多,所以今天的上課內容主要是圍繞著一些臨床的處置觀念,再透過臨床的實際案例逐步進行討論與說明。
.
🤔今天分享一個觀念,您覺得可以「體罰」嗎?
體罰的定義指的是透過對身體的責罰來執行的處罰行為,例如罰站、打屁股、打手心、青蛙跳、仰臥起坐、伏地起身、半蹲…等,以目前的教育觀點告訴我們,不可以體罰孩子,理由是來自於一些研究結果顯示,體罰會對兒童造成許多不良影響。
然而,矛盾的是,在台灣,自從施行校園零體罰之後,許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行為問題反而變得更多,因此目前又很難輕易斷定體罰就是一項不正當的管教方式。
.
那麼到底可不可體罰呢?撇開現今的教育體制不談,似乎就容易演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畢竟體罰(處罰)的目的是要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希望孩子發展出正確的行為模式,但是體罰又容易因為大人不懂得拿捏而造成孩子的身心受傷。
於是,今天我問了在座老師們一個問題,假如我們將體罰的「罰」字去除掉,變成是體能活動,這樣可行嗎?
在臨床上,我相信許多老師一定會遇過一種孩子,活動量大的孩子,上課期間,話多,喜歡動來動去,又很愛騷擾別人,不管您怎麼教導、怎麼要求,孩子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怎麼辦呢?
這時我的建議是讓孩子去跑操場吧!把孩子操累一點,當孩子體力放盡之後,上課自然就會穩定許多…
這方法聽起來似乎不錯喔!不過,這方法有個問題,您有沒有想過孩子的體力會越操越好?短期來看,孩子似乎穩定許多,但是長期下來,孩子的活動量卻會越來越大,最後倒楣的還是您,因為大人的體力只會日漸下滑。
這樣的方式,還會有一個疑問,若只是單純讓孩子一直跑操場,跑到累為止,那就真的會流於體罰的形式,容易產生親師間的誤解,也容易造成孩子的傷害。
.
🤔那怎麼辦呢?那就變更策略的運用方式,讓孩子加入思考的途徑。
「小朋友,我們等一下要去跑操場,要跑三圈,不過我們先跑第一圈,跑之前,我先告訴你一個題目,你要記住喔,跑完第一圈的時候,你要告訴我答案是什麼,請你記住(黃色、藍色、紅色)。」
當小朋友跑回來之後,小朋友要回應剛剛( )的題目答案是什麼。( )的題目,您可以依據孩子的能力需求進行調整與設計。
.
🧐這時我會這麼做
1️⃣選擇一項您要滿足孩子活動量的運動或是勞動。
2️⃣滿足活動量的當下,給予孩子指派性的任務
3️⃣執行活動的過程,建立邊動身體、邊動腦的習慣
.
與活動量大的孩子互動,我有一個原則就是「滿足孩子活動量的同時,建立我們要的秩序感。」至於要如何建立秩序感,那就要讓孩子懂得運用認知處理的策略,包含了記憶、計畫、組織…等,讓孩子學會動腦多一點、動身體慢一點。
這項體能活動的策略不僅要消耗孩子的體能,更要讓孩子邊動邊思考,養成思考的習慣,逐步減少不當的行為發生。
規則、制度都是死的,策略是活的,您要辨識「體罰」與「體能活動」的差異,不要被汙名化的名稱給框架,更不要自己嚇自己!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學齡前兒童定義 在 親子天下‧寶寶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才幼兒園,就有性早熟的問題,會不會長不高?】
隨著飲食習慣、環境汙染增加,兒童性早熟的情況越來越常見。所謂性早熟,是指孩子提早進入青春期。性早熟的3個關鍵因素,遺傳、飲食、環境荷爾蒙影響,如何透過生活習慣,幫助孩子健康穩定地成長▶▶https://cplink.co/ObAGUG6D
📣教養內容百百種!每周輕鬆吸收必備資訊
專屬學齡前家長,提供您最近教養新知+幼兒學習產品推薦
https://cplink.co/4SbofQBl
學齡前兒童定義 在 鰻魚家家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30雙語國家政策|國家型級別影響,爸媽你看懂多少?深究兒童英語教育重要性。
我猜,絕大多數家長對這個新聞是很無感的。
一來,時間還很久;二來,孩子才在念小學,甚至剛要念小學,國家要不要有第二官方語言,跟孩子有什麼關係。
關係可大的呢!
雙語國家的意思,是2030年起,台灣會開始把英文當做第二官方語言。
這意思是,很多正式的文件與場合,是可以使用英文來表達的。例如說,目前政府機關開會,如果與會來賓只懂英文,不懂中文,會議主辦方是有義務要準備中英口譯的,各級議會的議員也不可以用英文來質詢。
簡單的說,目前你要當公務員或政務官或議員,全程使用中文是個義務,即使完全不懂英文也沒關係的;但如果英文被視為官方語言,那麼使用中英文就是可以自由選擇了。比方說,某個新任長官喜歡用英文,這個時候如果屬下英文程度不好以致於影響工作表現,就是個人的能力問題了。
政府機關如此,大型民營企業也會連帶如此。
類似的道理,目前正式的教科書一定只能用中文編寫,所以台灣的出版社即使教科書寫的再差,也不怕英美來的競爭者。但雙語國家之後就不一樣的,一定有出版社會直接送審國外的教科書,反正108課綱根本就是抄 CCSS 的,所以審過也不會難,然後一定就會有學校採用英文版的教科書,這時候學生看不看得懂就是學生自己的問題了。
然後,大學端兼負培育國家與企業未來人才,與引導中小學教育方向的雙重責任。自然也會大規模的朝向培養雙語人才邁進,因此對入學新生的雙語能力要求標準,自然也會大幅提高。
❚ 遠的先不說,說點短期與現實一點的改變。
這個學年度起,教育部將選擇四所重點大學,提供獎勵與補助,要求這四所大學在四年後,博士班有九成,碩士班有七成,大學部有五成的課程,需要全部用英文來進行。
可以想見的,這四所大學都是所謂的頂大。
但是今天,即使是台大新生的平均英文能力,也還無法執行這樣的授課方式,更別說是其他學校了。可以想見的,#未來四年這四所頂尖大學對入學新生的英文能力最低要求以及影響的比重,一定會是逐年大幅提高的。
高中端呢?
當然也會有所應變。今年起,我們看到很多二線的公立高中已經開始加入了特色英語學程,IFY 國際預科學程,雙聯學制,甚至是IB 中學的行列。很明顯的希望從雙語化及國際化,來與傳統的明星高中做出區隔。這當然也意味著,英語好的學生,在未來的選擇及可以獲得的資源將會越來越多。然後他們在大學入學的競爭中,也會因此有新的優勢。
而上面所提的,只是眼前已經可以看到的改變。未來九年,在政策導引人才需求,人才需求導引大學教育後,整個大學入學,到高中入學,對學生英文能力的要求方向與訓練方式,勢必會有天翻地覆的改變。
這,就是 #國家級政策的力量。
也許有人會覺得9年還很久!
不,如果九年後的大學必須做出重大的改變,那六年後的高中入學就會提早有改變,甚至三年後各地明星私中的入學也會跟著改變。像現在,一般的國中是程度好的學生在畢業前會通過全民英檢初級,但很多知名私中希望學生在國二就要有類似的程度,我相信在前述的趨勢下,三年後這應該會是私中入學的基本門檻了。
問題來了,現在可以在小學階段就通過類似檢定的,多半都是從學齡前就在全美語幼稚園或者使用DWE 的孩子,然後繼續在私小的國際班就讀,或者有神級家長在家帶孩子自學。
至於傳統英文教學方式與密度,不論是學校或補習班,其實都很難讓小學生在畢業之前就通過這個門檻。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甚至已經中年級了,而且你很重視未來的升學,但你卻還在用傳統的角度與方式讓孩子學英文,不斷的背單字,背文法,寫評量...⋯那其實你並沒有多少時間來讓孩子面對這個巨大的衝擊!
這其實就跟當年「108課綱」在討論之際,很多家長覺得反正就是念書,課綱改什麼念什麼而已;卻低估了課綱的精神,其實是要幫大學挑選更有思考與研究能力的學生,而不是只會在考卷上作答的學生。
所以,「108課綱」的落實,必然會涉及大學入學評比方式的變革。果不其然,大考中心做出了一連串的變動,然後很多家長開始抱怨這些變動太突然,不知如何教孩子適應。
關於雙語國家政策,我相信很多類似的抱怨也會在三年後大量出現在沒有警覺也沒有做好準備的家長身上。
最後,讓我們回到 #兒童英語教育 這個主題。基本上,我們預期雙語國家政策會徹底改變我們對什麼是「學好英文」的定義。
事實上,台灣有很多老師與專家都知道台灣的英語教育的成果不好,也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所以,在過去十年來,我們發現有很多優秀的老師,在他們的崗位上,默默的為「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念與方法」在付出。然而,不論他們多努力,成果其實極其有限,只能改變一小部分的學生。
這中間關鍵原因在於,在教育生態系裡,有三個主要的角色,「政府─老師─學生家長」,而這三者之間,其實位於中間的老師是最無力的。當政策不改變,或者學生家長端的觀念不改變,老師其實什麼也不能做。這也是為什麼過去三年來,我們在中文家庭雙語小孩這個社團裡,選擇從改變家長端的觀念著手。
如今,政策的風向終於變了,時間與改變的壓力回到家長這一邊了。
而你,做好準備了嗎?
(歡迎轉分享)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
#2030雙語國家 #兒童英語教育
#拒絕填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