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學校社工師薪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學校社工師薪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學校社工師薪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學校社工師薪水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社工師與心理師的差別」老師我適合唸什麼? 因為在超級歪 SuperY 留言,有些對自己生涯迷惘的學弟妹跑來私訊我兩者的差別性。 首先,在大學我唸的科系是中山醫社會學暨社會工作系,畢業前于玥就知道我想唸心理諮商,所以沒有社工實習,就開始準備心理諮商研究所的考試。 (統計是我的痛點,數學不會就是...

  • 學校社工師薪水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5 09:45:07
    有 63 人按讚

    「社工師與心理師的差別」老師我適合唸什麼?

    因為在超級歪 SuperY 留言,有些對自己生涯迷惘的學弟妹跑來私訊我兩者的差別性。

    首先,在大學我唸的科系是中山醫社會學暨社會工作系,畢業前于玥就知道我想唸心理諮商,所以沒有社工實習,就開始準備心理諮商研究所的考試。

    (統計是我的痛點,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因此,我所知道的社工的工作內容不會比在職的社工們多(歡迎各位在苦海中的前輩們留言分享?),倘若在學校的學習還沒辦法讓你確認自己合適不合適走這行,可以想想看你在實習時的社工督導,他在職場上的樣態是不是你以後想成為的樣子?

    第二,現實層面,由於心理師是醫事人員,依照心理師法規定將需要一整年可能無給薪的全職實習,而且一年只有一次國考的機會才「有可能」拿到執照。

    一般正職是走進學校、學諮工作,少部分會走進醫療院所,也有社區諮商所全職與政府方案合作,這是確保每個月固定薪水的職位。

    行動心理師則如我,每天看天(?)吃飯,但穩定不穩定就看個人如何經營,每個月的薪水不算固定,如果未來申請房貸會滿不利的(關於這件事我有千萬篇的血淚文)

    倘若對於心理師這行業仍感興趣的話,而你仍是學生的話,請務必善用學校的諮商輔導中心,在那裡有心理師可以讓你諮商或是協助你做性向測驗,也可以在裡面當志工,感受一下裡頭的氛圍跟生態。

    倘若你已經不是學生,歡迎來找于玥預約諮詢,或洽慢慢心理諮商空間 我們實習心理師很需要晤談時數。

    #社工師 #心理師

    第三,在網路上有一些關於心理師與社工師的徵人文,不妨加入相關的論壇與社團,看看裡面的工作內容與薪資,是不是你感興趣的。同時也可以理解目前職缺是否僧多粥少。

    最後,不論是社會工作師或是諮商心理師都是助人工作者,對於這份職業多少有些嚮往才想走進這個行業。

    在面對未知的職涯環境,能夠引領自己、支持自己、穩住腳步的典範跟督導是很重要的,但典範不能只有一位(且看這些年有多少心理學界與社工師界的大師…)

    畢竟我們難免會對權威有很多投射與期待,只是對方所經歷過的時代與背景、家庭脈絡、甚或資源與苦難都不一樣,倘若彼此的人性觀能夠有所共鳴是幸運,但若是對對方期待太深,反而會讓彼此的關係走向過度依賴與傾斜的狀態,那麼一旦對方的回應跟狀態不是我們所預期時,我們就會不知所措。嚴重的話甚至會否定了這個行業與其生態,但對自己的未來更加迷惘。

    不論是社工師或是心理師都是一個人,自然會有自己的七情六慾及限制。然而,走在這條路上,就必須要不斷整理自己的生命與自我照顧,才較有能量照顧手上的個案,也得以盡量避免反移情。

    在我就讀研究所時很慶幸遇見丁原郁教授的指導,許玉容督導的支持,馨慧學姐敘事治療的引領;研究所之後,翁令珍老師的督導空間與夥伴們也給我很大的支持,以及美國 NCGR 占星研究協會 台灣分會同時也帶給我學習占星知識的資源,象徵與心靈-陳宏儒諮商心理師也謝謝陪著我去跳榮格心理學那無底洞深淵。

    #古典占星 #敘事治療 #榮格心理學 #人際歷程取向

    走在這條路上可以一起互相支持與陪伴(ㄐㄧㄤˇㄍㄢˋㄏㄨㄚˋ)的夥伴是很重要的,我的大學與研究所同學也有幾位要好的可以互吐苦水。

    倘若學弟妹仍對自己的生涯感到迷惘,可以參考我以前的說書影片:成為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影片連結放留言)

    若有先進或同學們願意分享(或ㄑㄩㄢˋㄊㄨㄟˋ)也歡迎留言。

    (圖片為我家黑糖)

  • 學校社工師薪水 在 C.C.M Mat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2-25 10:42:11
    有 1 人按讚


    你的未來是你決定,不是隔壁老王

    【高中教育的目的是?】

    日前華視採訪,問我學測放榜新聞會有什麼問題?當時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為何這樣的新聞,會對台灣的高中教育有很大的傷害。

    我先說個例子。前陣子過年,年輕人過年回老家的時候,最痛恨親戚們問自己還有堂兄弟姊妹們:「你現在做什麼工作?薪水多少?」

    你的工作可能是在哪個基金會工作幫助弱勢的孩子;你的工作可能是在出版社工作,出版你最喜歡的領域書籍;你的工作可能是在當社工師在輔導需要幫助的人;你的工作可能是在當護士,照顧需要你的病人。

    這些工作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但很多親戚不懂。當你說出了你的工作多有意義,他們沒被打動。但當你報出了你的薪水時,他們開始騷動了!一位阿北不屑地說:「蛤,一個月才X萬喔?比我兒子少好多。你這樣不行啦,要換好一點的工作啦!」

    你明明在做很有意義的工作,結果這些不懂的人,卻是用薪水高低來衡量你的工作、說你的工作不好。你會不會覺得很幹?超幹的!

    為什麼這些親戚總是用薪水來衡量工作的好壞?因為工作的「意義性」無法比較。當他們得到「薪水」這每個工作都有的量化數據時,「薪水」變成了親戚們唯一可以「比較」年輕人工作好不好的「唯一指標」。

    如果說在你們家,爸媽認為要得到親戚的肯定是很重要的事,你可能就得被迫去找薪水更高的工作。即使那些工作你覺得很沒有意義,但也不得不去做。

    好,我們回過頭來看高中。我們先問一個問題:請問大家認為,高中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認同高中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那...可以先跳過我這篇文章不要看了。

    如果你認同高中教育的目的,不應該只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而是應該還要給學生好的教育,幫他們培養考試以外的能力、讓他們有成為未來好公民的各種素養(科技、公民、媒體、etc.)。那我們來看報榜新聞會造成什麼樣的問題?

    一個辦學很用心、做很多有意義的教學設計、幫孩子建立能力的好高中。他們做了許多好的教學,但社會上大部分的家長對教育不是那麼了解也不在乎。家長只想知道,哪一家是「比較好」的學校,他們才知道要把孩子送去哪唸書。他們需要一個可以比較的「共同指標」。

    而每當學測成績發布後,各校大肆報導滿級分人數、考上第一志願科系人數之類的新聞。「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就如同前面過年回家例子的「薪水」一樣,變成家長心目中比較學校好壞的唯二指標。

    這對用心辦學的高中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不管多用心辦學,家長還是用「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來衡量是不是「比較好」的學校。

    當少子化、每個學校都擔心學校生源不足的時候,你覺得學校有多少餘裕能好好的用心花時間去設計給學生好的教育,幫他們培養考試以外的能力、讓他們有成為未來好公民的各種素養?

    在少子化的時代,學校要能夠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在大部分家長衡量學校好壞的「共同指標」下表現得好,變成高中最在乎的。學校都活不下來了,還在乎搞什麼好教學、搞什麼有意義的教學?

    報榜新聞之惡,不在於學生是否被強迫受訪。而是在於經過鋪天蓋地的報導,「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變成了台灣大部分家長唯二用來衡量學校好壞的共同指標。

    用心辦學的高中,無法得到應有的肯定。
    擔心生存的高中,把「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變成學校教學的重要指標。

    到頭來,高中都沒辦法安心的去做好的教學(好的教學不等同考大學一定考得好)。高中教育的目的,繼續被認為就只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了。

    考上大學就好,這真的是你我心目中的高中教育的目的?

    高中必須要有自覺,唯有一起從這樣的桎梏脫離,讓自己不再被唯二指標綁架,才有機會讓好老師們放心去做心目中的好教學。台灣的社會也才有機會開始思考,除了這兩個指標,我們是否有別的方式來衡量一個學校的好壞?

    這才是台灣教育邁向未來改變的開始。

    後記:

    我也敦請台大以及其他台灣排名在前面的幾所國立大學,請在四月多大學放榜時,不要再發布哪所高中考上貴大學多少人的新聞。

    大學們,請不要再讓這樣的「惡」繼續殘害高中教育。

    (歡迎分享)

  • 學校社工師薪水 在 地瓜校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2-24 23:24:24
    有 16 人按讚


    萬般皆上品,唯找使命高☝🏻

    【高中教育的目的是?】

    日前華視採訪,問我學測放榜新聞會有什麼問題?當時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為何這樣的新聞,會對台灣的高中教育有很大的傷害。

    我先說個例子。前陣子過年,年輕人過年回老家的時候,最痛恨親戚們問自己還有堂兄弟姊妹們:「你現在做什麼工作?薪水多少?」

    你的工作可能是在哪個基金會工作幫助弱勢的孩子;你的工作可能是在出版社工作,出版你最喜歡的領域書籍;你的工作可能是在當社工師在輔導需要幫助的人;你的工作可能是在當護士,照顧需要你的病人。

    這些工作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但很多親戚不懂。當你說出了你的工作多有意義,他們沒被打動。但當你報出了你的薪水時,他們開始騷動了!一位阿北不屑地說:「蛤,一個月才X萬喔?比我兒子少好多。你這樣不行啦,要換好一點的工作啦!」

    你明明在做很有意義的工作,結果這些不懂的人,卻是用薪水高低來衡量你的工作、說你的工作不好。你會不會覺得很幹?超幹的!

    為什麼這些親戚總是用薪水來衡量工作的好壞?因為工作的「意義性」無法比較。當他們得到「薪水」這每個工作都有的量化數據時,「薪水」變成了親戚們唯一可以「比較」年輕人工作好不好的「唯一指標」。

    如果說在你們家,爸媽認為要得到親戚的肯定是很重要的事,你可能就得被迫去找薪水更高的工作。即使那些工作你覺得很沒有意義,但也不得不去做。

    好,我們回過頭來看高中。我們先問一個問題:請問大家認為,高中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認同高中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那...可以先跳過我這篇文章不要看了。

    如果你認同高中教育的目的,不應該只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而是應該還要給學生好的教育,幫他們培養考試以外的能力、讓他們有成為未來好公民的各種素養(科技、公民、媒體、etc.)。那我們來看報榜新聞會造成什麼樣的問題?

    一個辦學很用心、做很多有意義的教學設計、幫孩子建立能力的好高中。他們做了許多好的教學,但社會上大部分的家長對教育不是那麼了解也不在乎。家長只想知道,哪一家是「比較好」的學校,他們才知道要把孩子送去哪唸書。他們需要一個可以比較的「共同指標」。

    而每當學測成績發布後,各校大肆報導滿級分人數、考上第一志願科系人數之類的新聞。「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就如同前面過年回家例子的「薪水」一樣,變成家長心目中比較學校好壞的唯二指標。

    這對用心辦學的高中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不管多用心辦學,家長還是用「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來衡量是不是「比較好」的學校。

    當少子化、每個學校都擔心學校生源不足的時候,你覺得學校有多少餘裕能好好的用心花時間去設計給學生好的教育,幫他們培養考試以外的能力、讓他們有成為未來好公民的各種素養?

    在少子化的時代,學校要能夠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在大部分家長衡量學校好壞的「共同指標」下表現得好,變成高中最在乎的。學校都活不下來了,還在乎搞什麼好教學、搞什麼有意義的教學?

    報榜新聞之惡,不在於學生是否被強迫受訪。而是在於經過鋪天蓋地的報導,「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變成了台灣大部分家長唯二用來衡量學校好壞的共同指標。

    用心辦學的高中,無法得到應有的肯定。
    擔心生存的高中,把「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變成學校教學的重要指標。

    到頭來,高中都沒辦法安心的去做好的教學(好的教學不等同考大學一定考得好)。高中教育的目的,繼續被認為就只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了。

    考上大學就好,這真的是你我心目中的高中教育的目的?

    高中必須要有自覺,唯有一起從這樣的桎梏脫離,讓自己不再被唯二指標綁架,才有機會讓好老師們放心去做心目中的好教學。台灣的社會也才有機會開始思考,除了這兩個指標,我們是否有別的方式來衡量一個學校的好壞?

    這才是台灣教育邁向未來改變的開始。

    後記:

    我也敦請台大以及其他台灣排名在前面的幾所國立大學,請在四月多大學放榜時,不要再發布哪所高中考上貴大學多少人的新聞。

    大學們,請不要再讓這樣的「惡」繼續殘害高中教育。

    (歡迎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