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獨立✅中華民國❎
還是想再次強調臺灣不等於中華民國
覺得前陣子滿常遇到問我的人😂
我能理解 因為從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及影響
像是中文 華人文化 中華民國政權視角的歷史
家族有著過去的外省人 國民黨的無處不洗腦
身為既得利益者 諸如此類的原因
使不少臺灣人對於中國有一定程度的好感
未必是對於...
臺灣獨立✅中華民國❎
還是想再次強調臺灣不等於中華民國
覺得前陣子滿常遇到問我的人😂
我能理解 因為從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及影響
像是中文 華人文化 中華民國政權視角的歷史
家族有著過去的外省人 國民黨的無處不洗腦
身為既得利益者 諸如此類的原因
使不少臺灣人對於中國有一定程度的好感
未必是對於現今中共統治下的中國
而是基於誤以為中華民國還存在而帶來的好感
對於歷史上被中國統治的時期也相對有好感
因為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
臺灣跟中國的關係確實很複雜
但臺灣人跟中國人真的不是自己人
我不覺得過去中國人統治的時期
有把自古以來就是臺灣人的原住民當成自己人
講原住民是番 剝削原住民也是層出不窮
那臺灣人為什麼要把中國人當成自己人
中國並沒有比其他外來殖民政權好吧
把中國政權定義為外來殖民 很合理
我就是打從心底只能認同臺灣本土政權
只能期待臺灣獨立的那天了
有人說清朝的科舉保障名額是優惠待遇
表示中國對臺灣平等視之
雖然中國是外來政權 但不是殖民
但這不就像是中共的惠台26條措施
或是讓港澳人能以較低分數錄取中國的學校一樣嗎
一直以來都是自認天朝給予人民的恩賜
現代的說法是用來收買人心的統戰手法
不能只看表面的政策政績 來判斷一切好嗎
為何能無視中國政權從古至今的惡
歷史課本或網路文章也不會隱惡揚善到那麼誇張吧
我知道中華民國已滅亡這件事
對不少人來說 可能很難接受
因為從小到大就不是被這樣教育的
但事實就是 從中華民國逃到臺灣的那一刻起
中華民國就已經在中國那片土地上滅亡了
在臺灣的就只是自欺欺人的假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憲法根本不符合現況欸
治權只能在臺灣地區行使 在大陸地區無法
如果國民黨反攻大陸成功 歷史就會變成另一回事
但顯然失敗 也從此造就兩岸分治的現實
有人會說 要不是國民黨來
臺灣早就被中共統一了
但真相是 如果國民黨不要逃到臺灣
臺灣早就在聯合國託管下
成為美國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之一
並很可能早就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因為蔣中正反攻大陸的私心
讓臺灣至今還活在國共內戰的續集
還在承認已滅亡的中國 就這麼過了七十年
中國國民黨真的是臺灣最大顆的老鼠屎
臺灣獨立現今真正的阻礙
就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臺獨意識
還在當殖民地人民當得很開心
而無法察覺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228 白色恐怖 戒嚴 就是中國人屠殺臺灣人啊
有什麼好說成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中華民國成立時 臺灣人甚至還是日本人好嗎
那為什麼要承認當時的中國國父孫中山
他可以被認為是中華民國國父 但與臺灣無關
從光復臺灣到中華民國滅亡 不過短短幾年
而且根本稱不上光復啊 臺灣人後來過得更糟
所以要臺灣人認同中華民國 簡直莫名其妙好嗎
既然不覺得自己是日本人 也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
那就覺得自己是臺灣人就好了啊哈哈哈
中華民國戒嚴時期唯一的政績 就只有十大建設了
日本統治時期的政績顯然還比較多
但多數人也不會因此認同改觀
依然覺得日本是外來殖民 甚至莫名仇日
那我為什麼就要認同中華民國啊
你會誤以為中國政權比他國殖民好
講白了 就是黨國教育洗腦下的結果
你只看到了中華民國想讓你看到的一切
卻忽視了在臺灣島嶼應該被看到的真相
大多數人都沒親身經歷過那些歷史
但在受教育後 都會有自己的價值判斷
有人以我從未經歷過 或是被洗腦 而質疑我的判斷
那你其實應該先懷疑一下自己
到底是靠自己獨立思考做出了判斷
還是把歷史課本餵給你的東西照單全收
我才覺得多得是明明是人民的人
卻只會以當權者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切
很莫名其妙 難道這些人就經歷過了嗎
總覺得會被懷疑是學識不足
所以才不肯認同歷史課本說的歷史
但就算我不想學也得會好嗎 不然怎麼考試
歷史就是過去的政治 政治就是現在的歷史
這些都不是可以無視不懂的事物
不過對我來說中國歷史就是外國歷史的一部分
外國歷史都在學了 中國也只是其中之一
至於學識的部分我自己覺得充足就好😂
畢竟我的價值判斷 跟書讀得好不好
也不是非常有關聯哈哈哈哈哈
臺灣的填鴨式教育真的很容易養出一堆考試機器
但如果完全不懂得獨立思考 就算很會唸書考試
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有人覺得我政治立場偏頗
是啊 我沒打算裝中立 也不想當沒膽表態的人
本來就沒人能做到政治中立好嗎
在臺灣的中立就是淺藍 並不是真的中立
何況我的立場一直都表現的很明顯
也就沒打算接受這樣的批評指教
滿常被以為我是因為沒去過中國
才一直講中國的壞話 但我講得很清楚
我針對的只是中共政權還有五毛
或是在臺灣借屍還魂的中華民國
我去過中國 但有沒有去過 跟我的價值判斷無關
不喜歡中共 也跟對於中國歷史文化的喜好程度無關
經濟生活過得好不好 跟有沒有民主也是兩回事
任何政權的政績 跟做過的壞事 也是兩回事
只能說很多事都沒什麼好混為一談的
我也努力在用我的邏輯就事論事了
希望大家也可以盡量做到如此
#台灣獨立 #台灣 #中華民國 #反送中 #民主 #自由 #轉型正義 #歷史 #政治 #228 #民進黨 #國民黨 #白色恐怖 #戒嚴 #中共 #五毛 #韓粉 #人一藍腦便殘 #梗圖 #武漢肺炎 #taiwan #independence #roc #china #chinazi #ccp #插畫系列☀ #政治即生活👄 #sixmouths👄 #sixsuns☀️
孫中山來過台灣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兩天談及台灣歷史欠缺劇作及行銷,導致多數歷史人物的知名度甚低。有位齋友表示他是因為遊戲《廖添丁傳奇》,才認識這名日治時期的人物。廖添丁三個字,讓我憶起了小學時期的台視八點檔《台灣廖添丁》。
若我沒記錯,當時這部戲劇大紅。班上的導師和同學都在討論這齣戲,甚至下課時間還有同學在走廊模仿廖添丁。
廖添丁本來在日治時期,是一名竊賊犯罪者。但在日治初期民眾不滿日本政府,以及後期中國民族主義的運動下,將其塑造成了一名抗日英雄,是個劫富濟貧的義賊。國民政府遷台後,陸陸續續曾多次改編為電影或戲劇,但齋主我畢竟相對年輕,只看過這部由台視拍攝,1999年的《台灣廖添丁》。
事實上這部《台灣廖添丁》借鑒了當時大紅的另一部戲劇《蒙面俠蘇洛》。《蒙面俠蘇洛》連續劇當年剛進入台灣,後來因為連續劇大紅,進而被好萊塢拍成了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xhud0q5FOE
(不過似乎在50年代就有蘇洛的戲劇了,90年代的也是翻拍)
《台灣廖添丁》的片頭,有個廖添丁雙手用刀,在螢幕上畫出「丁」字樣的畫面。這很明顯是借鑑蘇洛的招牌動作,用劍在建築或反派身上畫出「Z」字樣。同時連蒙上上半部的臉,挖出兩個眼睛的洞,也和蘇洛當時著名的造型相仿。不過雖說如此,在《台灣廖添丁》的後續劇情中,我實在也不記得他有劃過幾次「丁」,哈。這大概是台灣八點檔的通病。
另一個讓標誌性的動作,就是劇中廖添丁在犯案或執行任務之後,總會留下「玉蘭花」作為記號。當時我初看時,就有印象這動作應該也是借鑒哪個知名作品,我也忘了該作品到底是留下玫瑰花還是甚麼,如今更是想不起來了。
劇情中,還出現中山樵(孫文)到台灣來,籌款以行革命大業的橋段。當時孫文出現於劇中,隔天同學們紛紛討論起孫中山與廖添丁的種種情節。還有名同學舉手向社會老師發問,到底孫中山與廖添丁的種種歷史。幾周後,劇情中的孫中山已然離開台灣,老師見機不可失,便向同學們說明孫文根本沒來過台灣,一時台下同學黯然神傷。長大之後才知道孫文有「經過」幾次台灣,但與廖添丁實在沒半毛錢關係,或許是因為被同樣貼上了民族英雄標籤,最後就被藝術創作在了一起。
《台灣廖添丁》的製作並不精緻,但對廖添丁人物的「藝術加工」十分到位,雖然這種形象並非原創,而是多年來種種作品所積累的樣貌。或許不符合史實,甚至不符合許多歷史常識,但這樣的戲劇作品對於建立起神話形象來說是有幫助的。
有人會說廖添丁明明就是個竊賊,我們幹嘛要在乎一個犯罪者的種種作為?
要我說,我會說戲劇形象的廖添丁就是個神話,但歷史上的廖添丁沒甚麼關聯。就像是我們不會在乎關羽或許還跟曹操搶過人妻,義薄雲天的形象深植人心。
千百萬年後,留下的只有神話,沒有歷史。
說到這裡,預祝10月27日發售的本土遊戲《廖添丁 - 稀代兇賊の最期》銷售順利,該遊戲的大稻埕街道景致相當有那味道,期待能帶來新一波的台灣本土遊戲創作浪潮。
孫中山來過台灣 在 侯漢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客觀評價中共百年偉業,
百年偉業無須他人評價。
我非國民黨員,亦非民進黨員,當然更非共產黨員,生長在解除動員戡亂、兩岸三通直航、九二共識和平交流年代,既無國共內戰情節,亦無台獨迷思,更無紅旗束縛,有的是從小家庭學校觀念教育我們的:「我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我知曉在台灣與我不同立場眾,不求認同支持,盼尊重理解,亦無須爭辯。
在台灣的中華兒女,公眾輿論上生存不易,必須加倍努力,研究古典中華文化、了解當前大陸經濟科技。
大學時期,由於課程關係,真正開始研讀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及金融改革,研究所時期,研讀中國模式,後來因為興趣使然,訂閱購買了大量中國大陸當前商業、金融、財經、科技、從網路到智能化的一系列課程書籍。再相關學者推薦下,又訂閱了更多學者教授文章。再回頭看看台灣一些蛋頭學者的分析,味同嚼蠟。
從政以來,被限制出境,我難以實際感受大陸日新月異的進步,每每在課程中聽到了某種消費方式、商品科技、金融變革,老師說現在流行火熱,我都霧裡看花、還得再找資料,不知不覺,已是活在井裡。
我看了大量大陸縣市扶貧的案例,如何運用網路科技協助人民,讓偏遠山區貧困地方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神州全面脫貧,光此偉業,功德無量,足稱盛世。
數字化轉型、脫貧攻堅、基建狂魔、海水稻、碳中和、祝融號、白鶴攤、悟空探秘、數位人民幣、救援世界...阿拉斯加會談後,種種偉績證明,確實「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
要批評中共還有這不好、那不好,貞觀康乾之治亦有貪官遊民,無礙盛世美名。無須與當前還在混亂、基礎建設落後的七大工業國比較,中國只需要創造更好的中國。
中國人,百年來,過得太苦!
孫中山先生希望中國人民富強、在世界上抬得起頭。而後,花開兩枝,如同雙盲實驗,如今解盲,台灣的人民被打了安慰劑,而大陸打的是疫苗。
當蔡英文要為拜登的狗悼念、站著向每一位翹二郎腿的美國管員報告、台灣疫苗不足到要去和人均所得不到5000元美金的國家搶分疫苗。許多人民無薪假嗷嗷待哺、生活陷入困境、不幸輕生傷亡無數......。
誰完成了歷來古聖先賢遺志、讓中華民族復興崛起,讓人民安居樂業,還須要思考嗎?大陸當今無疑是盛世,而當今台灣只會被歷史遺忘,只待在統一時記上一筆。
近期看了大陸系列節目《典籍裡的中國》,每集必感動涕淚縱橫,首集演繹《尚書》,「華夏為何一體?自古就是一體」。中國人對於九州大地的任何盛事,只有「與有榮焉」。歷史告訴我們,先賢治政之本、朝代興廢之由、個人修身之要,更告訴我們,星辰嬗遞、治亂興衰,而百姓最苦。
共產黨、國民黨、民國、共和國,亦如唐宋元明清,都只是載體,共享中華文明的人民才是中國的主人!仁人志士,千百年的追尋即是經世濟民、使國泰民安、振興中華。
政權給予人民生機,藝術文化自能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我曾演講「新黨之路」,新黨除了在台灣擔任小市民代言人、支持和平統一,更應該將目光放及全中國,未來必須投入五年計畫、十年計畫的草擬撰寫,真正的用我們的能力與智慧,完成孫中山先生的遺志,造福更多的人民。
我是在台灣的中國人,在台灣的政治工作者,宣揚中華文化、在市政上為人民謀福利、讓人民安居樂業,即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盡份心力。
---
關注漢廷的生活IG
instagram.com/houhanting
關注漢廷質詢及政論影片
https://youtube.com/c/HantingHou
孫中山來過台灣 在 誠實大叔 張誠博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父孫中山先生 155歲誕辰
讓我們來看一下國父孫中山先生與台灣的淵源吧!
⠀
「平民的導師」、「革命的領袖」國父孫中山先生,來過台灣三次!
他的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的台灣知識青年。
#影片看這裡
上集
https://youtu.be/8jVPtBP8cg0
下集
https://youtu.be/O3EDSHjHSZc
▍有生之年,去一趟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