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嬰兒暴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嬰兒暴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嬰兒暴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嬰兒暴君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來吧,一起來聊聊創傷】 《創傷的智慧》紀錄片播放的時間結束了,當初推薦文的分享人數,還有之後繼續向我詢問的人數,都讓我感到很振奮。在我這個小小的粉專裡,一篇小小的推薦文,得到了比我預期更多的迴響,我認為這是在告訴我,已經累積了一定的人數對「創傷」這件事感到好奇,甚至隱約感覺到它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強...

  • 嬰兒暴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4 09:12:43
    有 106 人按讚

    【來吧,一起來聊聊創傷】

    《創傷的智慧》紀錄片播放的時間結束了,當初推薦文的分享人數,還有之後繼續向我詢問的人數,都讓我感到很振奮。在我這個小小的粉專裡,一篇小小的推薦文,得到了比我預期更多的迴響,我認為這是在告訴我,已經累積了一定的人數對「創傷」這件事感到好奇,甚至隱約感覺到它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強大影響力。

    在紀錄片的網站上,依然保存了活動期間的精彩對談,還有很多珍貴的資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理解「創傷」的各種面向,感覺導演和專家們,是希望能透過紀錄片當作一個起頭,一次拓展整個社會對於「創傷」的理解,還有對話的深度和廣度。然而這些座談都是英文,同時美國社會在談論情緒與感受方面跟我們的經驗很不同,如果在這方面沒有經過一些文化上專業上的「翻譯」,有時就算是語言能力足夠,理解上和實行上還是會有一些隔閡。

    如果這一切只停留在這裡,那就太可惜了。

    我想起跟「創傷」這個詞彙相遇之前的漫長追尋。

    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我就強烈地感覺「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跟我媽一樣的人」。甚至在高中的時候,還曾經跟同學互相約定,「如果以後你看到我有變成我媽的跡象,請你立刻過來打死我」。

    話講得很毒,其實反映出內心極大的恐懼,因為我的母親真的就是我外婆的樣子。

    我的母親長年有一個非常激怒我的習慣。當我在他面前跟他說明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他總是會在我說話的當中突然伸手,摸我臉上的痣或是耳垂或是任何其他「缺陷」,感嘆:「哎呀這個鼻子要是再挺一點就好了。」

    然後我就會因此抓狂,跟他大吵一架。

    大學畢業沒多久,有一回外公因為小中風在家裡跌倒,緊急送醫,大家都趕到醫院,由母親代表去聽主治醫師的報告。他消失了好一陣子,回來的時候第一個走向祖母,跟他轉告醫師的診斷。只見外婆盯著母親的臉,毫無表情的聽了一陣,然後突然伸手撥開正在講話的母親的瀏海:「你這頭髮很難看耶,是去哪一間理髮店弄的?」

    母親大爆炸的瞬間我忍不住笑出來,你看看你,但是一轉身心裡卻打了一個大寒顫。

    總是聽到人說,女兒以後會變成媽媽的樣子,居然被我親眼目睹了。如果這是真的,那媽媽的樣子很糟糕的人,一輩子不就毀了?我不相信這是一種預言,一定有人可以逃過這種詛咒,可是這樣的人在哪裡?他們又是怎麼找到走上不同道路的方法?

    有害怕成為自己母親的女兒,就會有害怕步上父親後塵的兒子,或是在自己身上重蹈任何家族覆轍的孩子。每個人都在跟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戰得灰頭土臉,弄不懂為什麼馴服不了自己,活不出自己更好的樣子,沒有辦法跟所愛的人更接近。

    我看著螢幕上每一個,受邀到講座上侃侃而談的講師,一來一往,大家在談笑之間分享自己多年來鑽研的成果和領悟,相互補上不同角度對「創傷」的理解和連結,一層一層教給我更多思考的方向。但是最珍貴的,是在這些專業的對話之間,大家不經意地透露出來的,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傷痛。

    丹尼爾・席格醫生,也許是大家最熟悉的講師,他所寫的《不是孩子不乖,是爸媽不懂》,還有《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系列,都曾是台灣很暢銷的教養書。他在《建立對跨世代創傷的敏感度和覺知》那場座談裡提到:「我家族裡就是有毒癮的歷史,常常在我的演講裡分享完我的故事之後,都會有人來跟我說:『我覺得你一定有吸毒!!』」他哈哈大笑,「我把這個當做對我至高的讚美。」

    Gabor Mate醫生在《關係是一面照出創傷的鏡子》座談會上自陳:「我跟我太太之間的問題是,我自己覺得是一隻醜青蛙,我坐在角落希望他來吻我,讓我可以變成王子;可是他不要啊,他覺得他沒事幹嘛要吻醜青蛙,他希望我直接就是一個王子向他走過來。」

    而在另一場關於《破裂的關係》的座談裡,Mate醫生朗讀了他母親當年,在Mate醫生才只有三週大時的育兒日記:「現在是清晨兩點,你已經哭了整整一個半小時,希望我餵你。但是我無法,因為我已經答應醫生,我必須按照時刻表給你吃東西。」讀到這裡他按耐不住內心的情緒,伸手搓揉自己的額頭。剛剛才分享自己的母親因為讀了當年的暢銷教養書,相信「嬰兒是暴君,我們不能讓他們控制我們」,所以在他哭泣的時候都會起身離開的依附關係創傷專家Diane Poole Heller博士,臉上露出非常凝重的表情。

    這些瞬間,有些讓我深吸一口氣,有些讓我會心一笑,有些讓我的眼淚毫無預警的就落下來,有些讓我必須把影片暫停,陷入沈思。

    這真是美夢成真的一刻啊。這些人每一個人都是勇敢的戰士,他們放膽伸手去觸摸自己的傷痛,找到了逃過詛咒的方法。而今他們聚集在一起,用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身上遺留著創傷的痕跡並不可恥或悲慘,當我們找對方法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創傷轉化成個人的成長,讓我們更加成熟,更能夠給予和接受深刻的愛。

    「但是,我可沒說這是一件簡單的事。」Diane笑著警告大家。

    這樣的交換和對談裡,有一種非常迷人的力量。不單單是在創傷的這條路上,有人可以懂的感覺真好。對我而言,當越多人開始承認「我不喜歡被這樣對待」,我們才能夠建立起一個穩固的基礎,去探討「錯誤的教養」跟「教養風格不同」之間的差異,讓更多人可以很有自信地表達:「請不要這樣對待我/我的孩子,這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在這個時間點獲得這麼多寶貴的資源,讓我興起一股很強的動力,想要在這裡也營造出一個,讓大家可以試著談論創傷的空間。

    我還不是很確定會怎麼做,但是目前的想法是,我會分批把各個講座裡非常觸動我的部分節錄出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理解,還有我自己的相關經驗。然後我也會像之前一樣,在文末貼上一個匿名的塗鴉牆,讓想說話但是有些顧忌的讀者,可以在裡面抒發感想。

    從這個現有的形式當作起點,我想試試看可以引起什麼樣的互動和變化。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者是對互動的形式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可以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嗎?並不是說如果有興趣的人數很少,我就不會寫了,我這個人天生任性,想做的事情就是會去做沒人可以阻止我(傑克握拳)。但是,確切知道有多少人在關注這個主題,會給我很大的鼓舞。所以,請大家無論長短,出個聲讓我聽見吧!

    PS. 閉關中拍不了什麼特別的照片,只好叫書籤們出來排排站會客。有個孩子的個性比較彆扭,也不讓我伸手幫忙,不過我相信他的本質是很美麗的XD

  • 嬰兒暴君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19 07:15:00
    有 3,466 人按讚

    所有的工作都該有報酬......但這似乎不適用於母親這份工作。

    在那個她專屬的節日裡,她被理想化,也受到推崇。但在日常生活裡,她卻很少獲得感謝,她所做的一切都被認為是應該的。

    讓愛走遠的不是家務本身,而是不公平感。這是一份鮮少被如實承認的不公平感。下面這些日常的評價,總結了這種不公平:如果是「他」換尿布,我們會覺得他很棒。如果是「她」換尿布,沒有人會讚賞她,因為那是「正常的」。

    家庭主婦必須壓抑許多憤怒:那些與沮喪有關的憤怒、面對不公平的憤怒,有時還得加上由無意識或不夠敏感的丈夫所帶來的傷害而引發的憤怒。

    獨自生活的女性遭遇到的困難不會比別人多,讓愛無法發展的,是難以表達的怨恨,而不是男性的缺席。

    取自《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有位媽媽,在留言裡描述的狀態,讓我心裡有些觸動。她的情緒,也許跟伴侶也有關係。所以我想分享這本書,希望再次帶著大家了解藏在媽媽這個角色裡,那種難以說出口的苦楚。

    我自己的書《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就我所有的書來說,銷售的數量不算好,雖然就一般作者來說已經蠻好了。出版社很用心了,我相當感恩,我知道,書沒那麼好賣,主要跟書裡面的內容有關。

    如果您看過我的書,再來看這篇文章,您會發現有好多重疊之處。我在描述的,並不是這個社會討喜的、常見的陽光媽媽形象。

    這篇摘文提到的,那種「不公平感」、「難以表達的怨恨」,散佈在我書中各處。今天晚上9點半我會辦這本書的贈書直播,特別要把這篇摘文說清楚,也許做到同理,但我不知道能不能走向療癒?!

    「壓抑的情緒、自我的貶低、情緒的疏遠、情感的距離、無力感、沮喪......這是會爆炸的混合物!當媽媽崩潰並虐待孩子,整個社會都應該負起責任,而不只是她自己。」

    這段文字,可以用各種角度去辯證。但我希望帶起理解,去感受當媽媽痛苦的那一面,這能讓我們連結。

    祝願您,能面對真實的自我,即便痛苦難受!

    *********************************

    精疲力竭的母親

    【文/ 伊莎貝爾.費歐沙】

    高鐵車廂內,在我座位的前面三排,一位媽媽對自己的兩個小孩越來越生氣。她提高音量,威脅道:

    「你等著被打吧!」

    其他乘客面面相覷,感到尷尬......沒有人介入。我不知道小孩在做什麼,但媽媽的怒氣又升高一級:

    「等一下就有你好看了,這是你自找的!」

    我決定放下閱讀中的書,反正也已受到影響了。我走向母子三人:

    「你很生氣......需要幫忙嗎?」
    「不,不用,謝謝。」
    「不,你需要的......」我溫和地堅持著。
    「是,我累壞了。謝謝。」

    我在她旁邊坐下來,跟她的孩子玩了一下。光是我的出現就已經讓他們平靜下來,第三者的介入永遠能緩和狀況,當然,只要不火上加油的話。

    精疲力竭時,我們無法設想周全,會先應付最要緊的事。這位母親已經成功地把孩子和行李帶上火車,她準備了食物和飲料,但忘了帶能讓小孩子打發時間的東西。她疲憊不堪,不再有足夠的精力來陪孩子玩了。

    薇奧蘭.蓋希托說:「我正把衣服丟進洗衣機,聽到背後傳來兩個孩子今天早上不知道第幾次吵架的聲音,突然間,一聲巨大的『砰』,緊接著是女兒的叫聲。那時,我動也不動,腦海浮現『她不會摔得很重』,還有『如果她還會叫,表示還活著』這樣的事。我最後就像個機器人一樣把洗衣機填滿,再也感覺不到任何事,我覺得自己不再是母親。」

    這是契機。薇奧蘭.蓋希托正在寫關於職業過勞的博士論文,她把自己的經歷與她的研究工作做了連結。在母職中,她經歷了過勞的其中一個階段。職業中的精疲力盡不僅限於公司中,也出現在家中。

    每一位新手父母都可能是受害者。所有的母親,甚至那些看起來有信心的,都過著高度緊張的日常生活。許多重複性的工作、極少得到的感謝、瘋狂的作息時間限制、一大堆她們完全無法控制的情況、不可能專注於一件事情而不會被打斷十次......這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永無止境地持續著。因為,我們不可能辭去母親一職。

    寶寶如此美好,所以是什麼讓媽媽如此疲累?其實就是因為情況如此「美好」,她們不能抱怨。

    薇奧蘭.蓋希托列出了母親生活中壓力因子的名單:

    — 媽媽的工作是永無止境地重新開始每一項工作。她清洗、打掃,但幾分鐘後,又全髒了,這讓她失去了能為工作帶來意義和能量的成就感。
    — 媽媽經歷著許多完全無法控制的狀況。她希望能夠徹底保護自己的孩子,但常常感到無力。她不僅要保護孩子免於意外或住院,但也要面對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例如嬰兒腹痛、長牙齒和被蜜蜂螫到。
    — 小小孩的特性就是無法預期,就算母親規劃好一天的行程,也一定會被打亂。你準備出發去見朋友,把寶寶抱上車時,突然得換尿布......就算你是有條不紊的人,嬰兒還是會打亂你的時間表。當夜晚來臨,媽媽經常會有這種相當難受的感覺:「我一整天什麼都沒做。」
    — 所有的工作都該有報酬......但這似乎不適用於母親這份工作。在那個她專屬的節日裡,她被理想化,也受到推崇。但在日常生活裡,她卻很少獲得感謝,她所做的一切都被認為是應該的。
    — 除此之外,她還不能犯錯。她把標準設得很高,當發現自己想成為的模樣與日常經歷間的落差,自然會感到絕望。
    — 誰來負責支持媽媽呢?在心理層面上,面對小小孩時,她們大多時候是獨自一人的。有時候能去可以接待母親和小孩幾個小時的機構,但卻很少能找到聆聽她們心聲的場所。大部分的人都想聽到她說自己因為有如此可愛的寶寶而感到幸福充實,他們不想聽到她說自己有時候想掐死寶寶。老公呢?當他下班回家,媽媽要不就是因為怕他再次出門,所以什麼請求都不敢提,要不就是對他發洩一連串老公不知該如何應對的抱怨。他則會反駁說她也可以再回去工作,或說別人的太太—或更糟糕的,說自己的媽媽都得心應手,但她卻......簡言之,來自這一方的支持很少。

    一般而言,一個待在家裡的全職媽媽要負責所有的家務。有時,丈夫不僅沒有提供能減輕妻子勞累的物質協助,甚至還期待她照顧自己!請一位家事清潔員?想都別想,因為妻子們或多或少都會有意識地說:「我媽媽都做得到,我怎麼可能做不到?」此外,許多丈夫也認為那不是必要的開銷,因為「你一整天也就只有這件事要做」。

    家務分配的失衡會影響母親對孩子的愛嗎?會!
    我太庸俗?我誇大了?你以為母親的愛與洗碗或掃地無關?當然有關。
    太多衣物要洗、太多地板要擦、太多飯要煮、太多碗盤要洗,這些都可能改變愛的能力。

    事實上,讓愛走遠的不是家務本身,而是不公平感。這是一份鮮少被如實承認的不公平感。下面這些日常的評價,總結了這種不公平:如果是「他」換尿布,我們會覺得他很棒。如果是「她」換尿布,沒有人會讚賞她,因為那是「正常的」。

    某位男性—他是家庭主夫—有一天向我吐露:「我每天都發現這對我老婆來說有多麼不公平,我只做了一點點就得到讚賞和誇獎,她做了一大堆卻沒有人看見。」這是一項無論在男性或女性身上都很罕見的認知。甚至即使有了這種認知,只要不公平仍銘刻在社會中,它就會持續下去。其他較不敏感的丈夫甚至看不到問題,而且可能會在妻子抱怨或無法達成目標時,貶低、羞辱,或歸罪於她。

    家庭主婦必須壓抑許多憤怒:那些與沮喪有關的憤怒、面對不公平的憤怒,有時還得加上由無意識或不夠敏感的丈夫所帶來的傷害而引發的憤怒。

    獨自生活的女性遭遇到的困難不會比別人多,讓愛無法發展的,是難以表達的怨恨,而不是男性的缺席。

    在我們的社會中,大家都期待女性知道該怎麼做,彷彿那是女性身上與生俱來的能力。她們以專業著稱,而少數幾個冒險挑戰的男性則被認為是業餘的。但事實是,她們知道的不會比男性多。確實,女性會分泌母愛的荷爾蒙,也能餵奶,但基因中並未寫著哪一牌的尿布最好,或是有關疫苗注射與親師關係的建議,更別說一切都需要不斷的調整。面對孩子,從來沒有什麼是確定的,因為他們在成長、改變,而且沒有一個孩子與另一個孩子相似。

    一段時間之後,媽媽再也受不了了。

    薇奧蘭.蓋希托很詳實地描寫了過勞的第一階段:儲備的精力用盡。母親處在情緒與身體的疲乏當中,這是由必須不斷調整所引起的。

    如果母親未獲得協助和支援,無法宣洩過度飽和的壓力,她可能會很快地來到第二階段,也就是「自我感喪失」和「疏遠」。

    媽媽知道她必須繼續運作,但已不知道該怎麼做到。唯一的出口就是無意識地從情緒方面切斷壓力的來源,好讓精力的流失降到最低,並能繼續像機器人一樣,完成無法逃避的工作。精疲力竭的母親會照顧自己的孩子,但不帶任何情感,她會心不在焉。我們都經歷過這種完全耗盡的時刻:做著應該要做的事,準備三餐、放洗澡水、清理餐桌、哄小孩睡覺,但一切都以無意識的自動模式進行。當精疲力竭的狀態持續下去,自動模式也變成常態,母親與孩子越來越疏遠,她已經不再帶著感情了。

    沒人幫助的母親會陷入憂鬱當中,越來越沒效率,一切都需要她竭盡全力,她懷疑自己的能力。有些以前能做到的事,像是打電話、填資料,現在都顯得難以克服。漸漸地,她進入過勞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後階段。怒罵、打小孩、懲罰,母親做了所有以前不願對小孩做的事,而很顯然地,事情繼續惡化,惡性循環開始。她看到作為母親的自己,與曾夢想成為的母親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她甚至寧可徹底放棄做母親這件事。因為動機喪失和自尊崩壞,她否認所有自己做過的事,否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成就。

    並非所有母親都會陷入憂鬱,但絕大部分—若非全部—都會經歷短暫但反覆出現,或持久的精疲力竭階段。

    過勞的起因並不是女性的脆弱,不是因為她可能比其他人有更痛苦的過去,而是她與周圍互動的結果。不需要給她藥物:需要治療的不是她,而是需要重新設想她周圍的環境。這也不是僅限女性的病症,一位瑞士的小兒科醫師就證明了父親們也會經歷一模一樣的狀態,如果留在家裡照顧寶寶的是他們的話。

    在這些困難的條件中,我們能瞭解父母有時會覺得自己受夠了,也瞭解到孩子會因此遭殃。一位精疲力竭、受過勞之苦的母親會與孩子疏遠。她越來越無法控制自我,覺得自己像是囚犯,被孩子剝削。她可能會對孩子的要求起而反抗,把孩子視為暴君,為此而恨他。有時候,恨意如此強烈,甚至會抹去她身上所有的母性。「他讓我消耗殆盡!」卡蜜兒吼道,「我再也受不了!這麼說很糟糕,但我對自己的小孩已經沒有任何感覺了,我有時候就像個機器人一樣在照顧他。他很快就讓我生氣,如果不馬上做我要他做的事,我就會發瘋。」

    卡蜜兒是一個壞媽媽嗎?「她沒有母性!」她的婆婆如此評斷。後來,卡蜜兒依照我的建議重回職場,也漸漸重新找回對孩子的親情。現在,她很樂意與孩子玩;而之前,她只是處在過勞的極端階段而已。

    壓抑的情緒、自我的貶低、情緒的疏遠、情感的距離、無力感、沮喪......這是會爆炸的混合物!當媽媽崩潰並虐待孩子,整個社會都應該負起責任,而不只是她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
    博客來 |https://bit.ly/3e0mvPM
    誠品  |https://bit.ly/36wD1EN
    金石堂 |https://bit.ly/36x5hXK
    Momo購物|https://bit.ly/2XEGSM2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嬰兒暴君 在 希瑪x永續意識家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2-07 09:20:01
    有 30 人按讚

    #好書推薦
    #善養小童成大同

    ﹝文長,歡迎泡杯茶慢慢讀 😄﹞

    去年接下香港教育革新倡議組織 EDiversity 教育大同的委託,要將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 Robin Grille 長達16萬字的著作《善養小童成大同》重新校譯。
    原以為約莫幾個月能完稿,沒想到因為雙方對譯文品質的堅持、針對譯文詮釋及如何同時涵納兩地語言差異的繁複討論,竟讓這個校譯工作演變成長達一年半的任務。

    儘管作業時程漫長,我心裡卻是很開心雀躍的。很振奮地知道海洋另一端的香港有這樣的一群人,孜孜不倦且有目標地為了改變世界教養/教育的現況而付出大量的心力。我從與教育大同夥伴們共事的過程中不斷見證這群夥伴的細心、認真與嚴謹,同時又能夠感覺到她們充滿人性的溫暖、鼓勵、支持與理解,這樣一群不僅有理想和同理心又有行動力的人們聚在一起,讓我一點都不訝異教育大同團隊已經在香港推動了許多重要的教育倡議活動,且多位創辦人都是在家自學或共學孩子的母親,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仍心心念念更大的社會願景、投注付出大量的時間心力舉辦了各種活動、講座,讓我非常敬佩這群母親們的毅力與恆心。

    .
    這本厚達400多頁的著作當初在香港苦無出版社願意出版,而僅能由幾位有遠見的家長們自行發起籌資並只經口傳銷售的《善養小童成大同》,為什麽在香港發行短短的兩年內已歷經三刷,現又再度發行了第二度校譯的電子版?我認為香港這半年多來不斷延燒的反送中事件,已經給了這個問題很明確的答案:這本書必須被人們一讀再讀,以謹記在教養孩子的路上,我們整個社會、所有教育者及政策制定者,都應該走往一條不再延續世代錯誤的道路。

    除了心理工作外也從事親職教育研究的作者 Robin在書中提出了一個重要論點:「人類世界的紛爭、人為災害、自然的破壞和戰爭,都源自於我們養育孩子的方法。只要我們在教養孩子的路上給予孩子健康的情緒健康回應,這些都是可以被避免的。」

    為什麼?

    用了十幾年心力來研究心理史學、腦神經生物科學、人類學、社會學、教育、心理治療、母乳餵哺、親密育兒法等專業領域的Robin,用了好幾個篇章來一一細數、比對人類社會行為的進化與社會發展史,來嚴謹地佐證人類行為跟早期童年時期所受到的對待方式有關,並做出「人類的腦與心在早年發展的關鍵時期奠定,若此階段能沐浴於同理心之中,就不會在成長後選擇暴力、自私的生活」的結論。我們也在書中看到,許多人類對彼此、自然環境大規模的迫害、破壞,都跟前幾世代或當代的教養所致使的人類思想行為有關。

    .
    由於本書所涵蓋的歷史與知識層面太過浩瀚,在此僅能稍微摘錄部分精彩部分:

    # 明日世界的模樣,會在孩子的身體與心靈中長出雛形,因此孩子健康的情緒發展,是日後和平及永續世界的關鍵。

    # 人類對待自然環境的冷漠,把一切視為自己的擁有物與資源來加以剝削,源自於無法發自內心與周遭世界建立連結。

    # 生命最初的前三年,人類腦部成長90%以上,這段時期處於高壓(包括受到生存壓力的忽視)的孩子,腦部發展同理心的區域將永久萎縮,並會習慣處於戰鬥、對抗、忽視的狀態。

    # 世上的暴君或獨裁者,大多經歷過虐待、冷漠或被殘暴對待的童年。而戰爭犯、共謀、旁觀者,與反抗暴行、挺身救援者的童年,有顯著的區別。後者傾向形容與父母的關係較為親密、溫暖,較少被責打。(想想我們每一代的教養方式與當今社會所呈現的樣貌,就不證自明啊!)

    # 體罰、專制、道德操控、恐嚇、貶低、羞辱孩子的教養方法,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廣泛存在:「你這個壞小孩!」「你這個愛哭鬼!」 「女生/男生不可以這樣!」「你再這樣我就把你丟在這裡!」諸如此類的羞恥感和威脅會持續在孩子心中積累不安、防衛與憤怒,造成關係中羞與怒的循環,影響孩子成長後如何與身邊的人建立連結與關係。

    # 教養時,應以理解取代控制;與孩子連結,而不是道德教誨(例如強制孩子吃飯、上廁所、在他人面前舉止得體都是一種控制。)

    # 有目的的獎勵與讚美等都是種「利誘」,無法打從心中改善孩子的行為表現,並會讓孩子在達到標準後便停止努力。

    # 我們能以非懲罰、非暴力地去表達不同意,讓孩子知道我們雖然意見不同,但他仍然是被尊重、被愛的。

    除了對待孩子的方法外,Robin也分享了他在關於育兒教養的諸多研究中所做出的重要結論,例如:

    # 在子宮中感覺受歡迎、自然溫和的分娩、哺乳、睡在父母身邊、整天被抱著、愛的眼神接觸、立即得到回應對建立嬰兒安全感的重要性。

    # 孩子一出生就被隔離,得不到持續親密的觸撫,會感覺到被遺棄、沒有價值、敵意,便會嚴重受創,這些感覺會在日後的人際或親密關係問題中顯露出來。

    # 強制執行的作息常規會讓嬰兒遠在自我控制前就切斷與內在自然節奏的關係。

    也提及了「社群共養孩子」的概念:

    # 所有父母都不應該單靠自己的力量照顧孩子,人類在大自然的設計終究是在互助社群下養育孩子的。

    # 每個人都是社會上所有孩子的父母,社會有必要將支援家長列為首要工作。

    ——

    這本書確實因為厚實、資訊量相當大而不容易讀,前面探討人類歷史上對待孩童如同物品的暴行篇章,讀起來也會讓人不舒服,但卻是了解整個人類發展史如何與我們的歷史事件串連,是作者思想脈絡及後面篇章的輔助式教養觀點的根基,是本需要花時間來細細咀嚼的書。

    如果你也想知道人類大規模的暴力與專政究竟從何而來,又該如何建立一個真正和平、互相尊重而共榮發展的大同世界,絕對推薦大家訂閱此書,花時間來好好一讀。

    亞馬遜訂購電子版《教育小童成大同》
    https://amzn.to/2YnM6M8

    第一版紙本購買/教育大同其他出版品
    https://bit.ly/2OSj048

    聽Robin分享本書訊息
    https://bit.ly/353tIcO

    另推薦以本書為基礎的《教育大同育兒心法100句》精美家長隨身提醒小卡!
    https://www.ediversity.org/books.html

    最後謝謝 #教育大同 團隊傾力出版此書、策劃各種教育相關活動的無比心力!能與你們齊心努力,我倍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