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_knowledge Facebook前陣子爆出個資外洩事件,除了導致公司股價大跌以外,外界也對Facebook投以不信任的態度,而會演變至此,最大原因來自於2015 年時,Facebook曾發現「劍橋分析」公司不當使用用戶個資,卻在要求對方刪除數據之後...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_knowledge Facebook前陣子爆出個資外洩事件,除了導致公司股價大跌以外,外界也對Facebook投以不信任的態度,而會演變至此,最大原因來自於2015 年時,Facebook曾發現「劍橋分析」公司不當使用用戶個資,卻在要求對方刪除數據之後,沒有積極追蹤確認,也沒有告知被影響的使用者,使得Facebook近年來強調對用戶隱私保護的保證, 蕩然無存。⠀
·⠀
Security Baron保安公司的人員調查了幾家科技巨頭的隱私政策,包括Facebook、谷歌、蘋果、Twitter、亞馬遜和微軟,將這些公司承認有收集的資料列成圖表。對於Facebook與其他公司來說,數據就是金錢,亦可以說成是它們的「搖錢樹」,你可能會覺得你在使用這些程式的時候,給予的資料或許無傷大雅,但當你細看這些巨頭到底多了解你的時候,你可能會跌破眼鏡。⠀
·⠀
正如你在下圖可看見的,Facebook特別需要「數據」去賺錢,除了以下個資外,它亦會收集關於你的工作、收入水平、種族、宗教信仰、政治觀點和你選擇的廣告訊息等,此外,亦有像手機號碼、電郵、地址、位置以及使用的手機、電腦類型等。⠀
·⠀
Security Baron指出,Facebook對於收集個人資料是採取非常「激進」取向的,因為這些數據可以賣給廣告商等。相對之下,Twitter反而是「相對不干涉」個人資料的社交軟體,舉例來說,它不會收集你的姓名、性別或生日(Facebook、谷歌、為軟都會收集),但它會知道你的電話、電郵、時區、你觀看過的影片等。⠀
·⠀
排除Twitter之外,谷歌與微軟是次於Facebook之下收集個資的「大玩家」。Security Baron稱:「隨著微軟Cortana語音助理隨時『打開耳朵』加上谷歌可以閱讀遍你所有的郵件,谷歌和微軟無處不在的性質使他們能夠獲得大量你的個人信息。」⠀
·⠀
請看下圖了解Facebook、谷歌、蘋果、Twitter、亞馬遜和微軟知道了你哪些信息,而面對這些大公司在收集你的個人資料之餘,你該怎麼小心處理?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站式資訊保安入門網站SEC表示,在網上處理個人資料要特別小心,有幾項為「不要做的事」:⠀
·⠀
‧ 不 要 忘 記 檢 閱 網 站 的 私 隱 政 策 , 以 確 保 你 所 提 供 的 個 人 數 據 被 適 當 地 使 用 和 保 護 。⠀
‧ 不 要 回 覆 意 想 不 到 地 收 到 的 電 子 郵 件 或 直 接 按 入 郵 件 內 的 超 連 結 , 例 如 那 些 要 求 你 進 入 自 己 的 帳 戶 以 確 定 帳 戶 的 使 用 的 電 子 郵 件 。 如 有 懷 疑 , 應 與 該 公 司 /銀 行 查 核 。⠀
‧ 不 要 在 電 腦 上 儲 存 個 人 或 敏 感 性 的 資 料 , 尤 其 是 與 別 人 共 用 的 電 腦 。⠀
‧ 不 要 隨 便 公 開 個 人 資 料 , 如 姓 名 、 電 郵 地 址 及 密 碼 。⠀
‧ 不 要 遞 交 與 搜 集 目 的 無 關 的 個 人 資 料 , 例 如 信 用 卡 號 碼⠀
‧ 不 要 在 聊 天 室 及 論 壇 透 露 個 人 資 料 , 以 免 被 多 人 看 見 。⠀
此外,以下為你應該要做的事:⠀
‧ 學 習 如 何 去 使 用 這 網 站 , 並 注 意 該 網 站 的 私 隱 權 聲 明 。 使 用 網 站 上 保 護 私 隱 的 特 點 來 限 制 其 他 人 接 達 你 的 個 人 資 料 。⠀
‧ 切 記 不 要 說 出 或 發 布 任 何 可 辨 識 自 己 而 導 致 日 後 尷 尬 的 資 料 , 例 如 姓 名 或 住 址 。⠀
‧ 不 要 盲 目 跟 隨 其 他 人 的 做 法 。 其 他 人 在 這 網 站 上 正 在 做 什 麼 事 , 不 代 表 你 就 要 跟 著 這 樣 做 。⠀
‧ 使 用 專 用 的 電 郵 帳 戶 , 作 為 在 網 站 上 登 記 和 接 收 郵 件 之 用 。 若 你 想 終 止 與 網 站 交 流 , 簡 單 地 停 用 這 個 電 郵 帳 戶 即 可 。 ⠀
.⠀
#BF商業視野⠀
更多有趣冷知識 @businessfocus_knowledge⠀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如何追蹤對方手機位置不被發現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除了自願參與作幌子,政府對「安心出行」的另一個辯解是強調「數據只會加密存放於用戶的電話之中,不會備存到政府的系統之內」,所以沒有違反私隱條例。
的確,由5月至今,各國政府研發健康追蹤系統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避開監控市民的指控——如何不建立數據庫卻能追蹤每一個人的生活痕跡。這句說話不妨多讀幾遍,有沒有發現問題所在?
只要政府沒有儲存你們的資料,他們的監控行為就是合法了。
侵犯私隱的傳統定義,是對方沒有經你的同意獲取你的私密訊息,所以由你決定「自願」參與這項計劃、授權應用程式獲取以下功能的存取權那一刻開始,你便落入一個「允許侵犯」的狀態。歐美政府早年便跟Fb這類程式開發商打官司,爭拗在安裝前按下確認鍵是否就等同允許他們予取予求偷數據,供第三方度身訂造廣告之用。德國聯邦最高法院便在今年裁定Fb敗訴,標誌着矽谷無權透過Apps建起第三方數據平台王國。
大陸就沒有這種顧忌,中共也不諱言大數據資料庫歸公安部管轄,但在其他地方,它便變成一個棘手問題,因為民眾必不授權他們建立一個類似的社會信用系統。不過,歡迎來到5G+AIoT的年代,原有的私隱規範已經過時了。在「雲」的世界裡面,根本不需要把你的數據上存,備份在某個地方。
華為幾個月前提出一個概念,聲稱可突破美國禁止批出晶片出口許可證,甚至可以令光刻機變成廢鐵,那就是「雲手機」。把物聯網的那一套搬過來,將OS、Apps和儲存資料全部放上雲端運行,令手機變成一塊僅餘顯示觸控功能的高速連線面板。用戶覺得天方夜譚:我怎麼信得過你把一切儲存在你的雲端之內?而華為亦像說了一些不該說的東西那樣,馬上澄清雲手機沒法取代現有手機的位置,到底是不可行,還是洩露了天機?
明白這個問題,你就明白裝安心出行的危險。
5G極速網絡與雲計算的終極理想,就是雲手機的「反轉概念」——你們手上每一部裝置將會成為雲計算和數據庫的一分子,控制面板則反過來落在他們的手中。
有情報專家分析,由於5G數據傳輸太快太短亦太密集了,數據被第三方截取將會變得無法偵測。他也沒法解釋一般民眾需要5G那麼快來幹甚麼。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個更大的可能,不是我們需要5G,而是5G需要我們。它需要我們全部人一同集體連線,方可達到真正AIoT的境界。We are the Things。
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你在安心出行是沒法查看自己嘟過甚麼地方,只有當你確診的時候,他們才會給你一條個人識別碼,讓你把過去31日辛苦紀錄的行蹤上傳上去某個地方,然後你才有機會從官方打聽自己曾經去過哪裡。荒謬嗎?不!荒謬是因為你還用舊一套去理解數據存取的關係,實情是你的手機已淪為一部安心出行的備份裝置,真正的控制面板卻在他們的手中,而發送驗證碼的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台要驗證這部手機的數據是屬於你!
你是數據庫,但不是擁有者,他才是用戶端。所以張建宗說得沒錯,「數據已加密存放於電話中,非常安全」。
本來,控制面板沒法清楚你24小時去過哪個地方,直到你養成了紀錄的習慣,他們便安心了。你有權拒絕上傳那些連你本人也未看過的日誌嗎?
「全都是你自願的,連強制也屬自願。」他們說。
作者
如何追蹤對方手機位置不被發現 在 BusinessFocu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F商業視野 自己個資自己保護!】Facebook前陣子爆出個資外洩事件,除了導致公司股價大跌以外,外界也對Facebook投以不信任的態度,而會演變至此,最大原因來自於2015 年時,Facebook曾發現「劍橋分析」公司不當使用用戶個資,卻在要求對方刪除數據之後,沒有積極追蹤確認,也沒有告知被影響的使用者,使得Facebook近年來強調對用戶隱私保護的保證, 蕩然無存。
·
Security Baron保安公司的人員調查了幾家科技巨頭的隱私政策,包括Facebook、谷歌、蘋果、Twitter、亞馬遜和微軟,將這些公司承認有收集的資料列成圖表。對於Facebook與其他公司來說,數據就是金錢,亦可以說成是它們的「搖錢樹」,你可能會覺得你在使用這些程式的時候,給予的資料或許無傷大雅,但當你細看這些巨頭到底多了解你的時候,你可能會跌破眼鏡。
·
正如你在下圖可看見的,Facebook特別需要「數據」去賺錢,除了以下個資外,它亦會收集關於你的工作、收入水平、種族、宗教信仰、政治觀點和你選擇的廣告訊息等,此外,亦有像手機號碼、電郵、地址、位置以及使用的手機、電腦類型等。
·
Security Baron指出,Facebook對於收集個人資料是採取非常「激進」取向的,因為這些數據可以賣給廣告商等。相對之下,Twitter反而是「相對不干涉」個人資料的社交軟體,舉例來說,它不會收集你的姓名、性別或生日(Facebook、谷歌、為軟都會收集),但它會知道你的電話、電郵、時區、你觀看過的影片等。
·
排除Twitter之外,谷歌與微軟是次於Facebook之下收集個資的「大玩家」。Security Baron稱:「隨著微軟Cortana語音助理隨時『打開耳朵』加上谷歌可以閱讀遍你所有的郵件,谷歌和微軟無處不在的性質使他們能夠獲得大量你的個人信息。」
·
請看下圖了解Facebook、谷歌、蘋果、Twitter、亞馬遜和微軟知道了你哪些信息,而面對這些大公司在收集你的個人資料之餘,你該怎麼小心處理?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站式資訊保安入門網站SEC表示,在網上處理個人資料要特別小心,有幾項為「不要做的事」:
·
‧ 不 要 忘 記 檢 閱 網 站 的 私 隱 政 策 , 以 確 保 你 所 提 供 的 個 人 數 據 被 適 當 地 使 用 和 保 護 。
‧ 不 要 回 覆 意 想 不 到 地 收 到 的 電 子 郵 件 或 直 接 按 入 郵 件 內 的 超 連 結 , 例 如 那 些 要 求 你 進 入 自 己 的 帳 戶 以 確 定 帳 戶 的 使 用 的 電 子 郵 件 。 如 有 懷 疑 , 應 與 該 公 司 /銀 行 查 核 。
‧ 不 要 在 電 腦 上 儲 存 個 人 或 敏 感 性 的 資 料 , 尤 其 是 與 別 人 共 用 的 電 腦 。
‧ 不 要 隨 便 公 開 個 人 資 料 , 如 姓 名 、 電 郵 地 址 及 密 碼 。
‧ 不 要 遞 交 與 搜 集 目 的 無 關 的 個 人 資 料 , 例 如 信 用 卡 號 碼
‧ 不 要 在 聊 天 室 及 論 壇 透 露 個 人 資 料 , 以 免 被 多 人 看 見 。
此外,以下為你應該要做的事:
‧ 學 習 如 何 去 使 用 這 網 站 , 並 注 意 該 網 站 的 私 隱 權 聲 明 。 使 用 網 站 上 保 護 私 隱 的 特 點 來 限 制 其 他 人 接 達 你 的 個 人 資 料 。
‧ 切 記 不 要 說 出 或 發 布 任 何 可 辨 識 自 己 而 導 致 日 後 尷 尬 的 資 料 , 例 如 姓 名 或 住 址 。
‧ 不 要 盲 目 跟 隨 其 他 人 的 做 法 。 其 他 人 在 這 網 站 上 正 在 做 什 麼 事 , 不 代 表 你 就 要 跟 著 這 樣 做 。
‧ 使 用 專 用 的 電 郵 帳 戶 , 作 為 在 網 站 上 登 記 和 接 收 郵 件 之 用 。 若 你 想 終 止 與 網 站 交 流 , 簡 單 地 停 用 這 個 電 郵 帳 戶 即 可 。
—————————————————————
若有任何商業、財經及科技資訊的新聞稿,歡迎Inbox或電郵至info@businessfocus.io!
廣告合作請電郵至sales@businessfocus.io
—————————————————————
如果你對初創、商業及科技界有所見解,
敬請投稿至info@businessfocus.io
歡迎"Join" BF討論區暢談財經、商業及創科話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4368612697900/
訂閱BusinessFocus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BusinessFocus
如何追蹤對方手機位置不被發現 在 BusinessFocu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F商業視野 自己個資自己保護!】Facebook前陣子爆出個資外洩事件,除了導致公司股價大跌以外,外界也對Facebook投以不信任的態度,而會演變至此,最大原因來自於2015 年時,Facebook曾發現「劍橋分析」公司不當使用用戶個資,卻在要求對方刪除數據之後,沒有積極追蹤確認,也沒有告知被影響的使用者,使得Facebook近年來強調對用戶隱私保護的保證, 蕩然無存。
·
Security Baron保安公司的人員調查了幾家科技巨頭的隱私政策,包括Facebook、谷歌、蘋果、Twitter、亞馬遜和微軟,將這些公司承認有收集的資料列成圖表。對於Facebook與其他公司來說,數據就是金錢,亦可以說成是它們的「搖錢樹」,你可能會覺得你在使用這些程式的時候,給予的資料或許無傷大雅,但當你細看這些巨頭到底多了解你的時候,你可能會跌破眼鏡。
·
正如你在下圖可看見的,Facebook特別需要「數據」去賺錢,除了以下個資外,它亦會收集關於你的工作、收入水平、種族、宗教信仰、政治觀點和你選擇的廣告訊息等,此外,亦有像手機號碼、電郵、地址、位置以及使用的手機、電腦類型等。
·
Security Baron指出,Facebook對於收集個人資料是採取非常「激進」取向的,因為這些數據可以賣給廣告商等。相對之下,Twitter反而是「相對不干涉」個人資料的社交軟體,舉例來說,它不會收集你的姓名、性別或生日(Facebook、谷歌、為軟都會收集),但它會知道你的電話、電郵、時區、你觀看過的影片等。
·
排除Twitter之外,谷歌與微軟是次於Facebook之下收集個資的「大玩家」。Security Baron稱:「隨著微軟Cortana語音助理隨時『打開耳朵』加上谷歌可以閱讀遍你所有的郵件,谷歌和微軟無處不在的性質使他們能夠獲得大量你的個人信息。」
·
請看下圖了解Facebook、谷歌、蘋果、Twitter、亞馬遜和微軟知道了你哪些信息,而面對這些大公司在收集你的個人資料之餘,你該怎麼小心處理?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站式資訊保安入門網站SEC表示,在網上處理個人資料要特別小心,有幾項為「不要做的事」:
·
‧ 不 要 忘 記 檢 閱 網 站 的 私 隱 政 策 , 以 確 保 你 所 提 供 的 個 人 數 據 被 適 當 地 使 用 和 保 護 。
‧ 不 要 回 覆 意 想 不 到 地 收 到 的 電 子 郵 件 或 直 接 按 入 郵 件 內 的 超 連 結 , 例 如 那 些 要 求 你 進 入 自 己 的 帳 戶 以 確 定 帳 戶 的 使 用 的 電 子 郵 件 。 如 有 懷 疑 , 應 與 該 公 司 /銀 行 查 核 。
‧ 不 要 在 電 腦 上 儲 存 個 人 或 敏 感 性 的 資 料 , 尤 其 是 與 別 人 共 用 的 電 腦 。
‧ 不 要 隨 便 公 開 個 人 資 料 , 如 姓 名 、 電 郵 地 址 及 密 碼 。
‧ 不 要 遞 交 與 搜 集 目 的 無 關 的 個 人 資 料 , 例 如 信 用 卡 號 碼
‧ 不 要 在 聊 天 室 及 論 壇 透 露 個 人 資 料 , 以 免 被 多 人 看 見 。
此外,以下為你應該要做的事:
‧ 學 習 如 何 去 使 用 這 網 站 , 並 注 意 該 網 站 的 私 隱 權 聲 明 。 使 用 網 站 上 保 護 私 隱 的 特 點 來 限 制 其 他 人 接 達 你 的 個 人 資 料 。
‧ 切 記 不 要 說 出 或 發 布 任 何 可 辨 識 自 己 而 導 致 日 後 尷 尬 的 資 料 , 例 如 姓 名 或 住 址 。
‧ 不 要 盲 目 跟 隨 其 他 人 的 做 法 。 其 他 人 在 這 網 站 上 正 在 做 什 麼 事 , 不 代 表 你 就 要 跟 著 這 樣 做 。
‧ 使 用 專 用 的 電 郵 帳 戶 , 作 為 在 網 站 上 登 記 和 接 收 郵 件 之 用 。 若 你 想 終 止 與 網 站 交 流 , 簡 單 地 停 用 這 個 電 郵 帳 戶 即 可 。
—————————————————————
若有任何商業、財經及科技資訊的新聞稿,歡迎Inbox或電郵至info@businessfocus.io!
廣告合作請電郵至sales@businessfocus.io
—————————————————————
如果你對初創、商業及科技界有所見解,
敬請投稿至info@businessfocus.io
歡迎"Join" BF討論區暢談財經、商業及創科話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4368612697900/
訂閱BusinessFocus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Business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