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如何安撫病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如何安撫病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如何安撫病人產品中有1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林靜儀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不會因為你的性別,受到身分上的質疑」。這是我們在努力推動性別平等時,很根本卻不容易的一件事;不論男女。 或許對於年輕世代來說,性別偏見已經很少了;但是在20年前,如何把自己武裝成一個「看起來很成熟」的醫師,避免病人對於「年輕」、「女性」的偏見,是存在在我工作時必須面對的壓力之一。 #20年前...
如何安撫病人 在 吳姵瑩Chloe Wu心理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03:23:50
不快樂童年的「受害者」:要不是父母,我現在人生已經不同了! 有非常多人認為,自己之所以有這麼大的不安全感,父母需要負很大的責任,甚至需要做一些事情來彌補。但其實在成年之後,我們要學會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並為自己的人生腳本付起責任了。 親愛的,有時候,你可以問問自己,你的人生要一直卡在原諒不原諒裡...
如何安撫病人 在 忘遇珍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59:07
2020/11 #導讀單元#吳芬#把你的心跟肺挖出來帶回鄉下餵狗 #水星漫遊日記#珍ㄉ精神科護理師日誌 ⠀⠀⠀⠀⠀⠀⠀⠀⠀ 還是時常在患得患失的海裡載浮載沉,但妳卻從未責怪過這樣的我。 ⠀⠀⠀⠀⠀⠀⠀⠀⠀ 不知不覺變成了這樣一種人,在感情裡過度理性,對於感動和離別甚至不太掉眼淚了,思念的時候也總...
如何安撫病人 在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21 12:41:27
M- 《怪胎》(2020) / 「愛的時候,那些對方的缺點都是優點;不愛的時候,那些缺點都將成為致命傷。」 / 《怪胎》大概是今年最被低估的國片之一,大概也會是今年我最愛的國片。 全片的攝影、色調、鏡頭選擇、演員表現、以及劇本本身,對我來說都有著無法抗拒的吸引力,而在觀影之後那些原本的吸引力轉換成了...
如何安撫病人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不會因為你的性別,受到身分上的質疑」。這是我們在努力推動性別平等時,很根本卻不容易的一件事;不論男女。
或許對於年輕世代來說,性別偏見已經很少了;但是在20年前,如何把自己武裝成一個「看起來很成熟」的醫師,避免病人對於「年輕」、「女性」的偏見,是存在在我工作時必須面對的壓力之一。
#20年前 啊啊啊這麼久了嗎
謝謝每一個信任我的病人❤️
能夠在別人人生中某一刻安撫或照顧過她們,是醫師莫大的福分。
今天晚上23:00在56台喔
TVBS 看板人物
如何安撫病人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情緒勒索大可不必。
有印象的人應該會記得,當時機師造成破口,在各大新聞留言區一片謾罵聲裡,我具名發文請大家不要獵巫,不要攻擊機師,還被人家罵護航狗。
『誰可以飛完了就隔離,隔離完又飛?機師空服員都沒有家庭?難道長期高壓工作,就不影響飛安?』
『我們的敵人是武漢肺炎病毒,不是染疫的人,不要獵巫,何忍苛責?』
上面是我當時的發文。
寫了篇文會不會得罪了誰或是討好了誰,從來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幫染疫機師講話的時候,一天可以掉300粉,還被惡意攻擊檢舉紅標了一篇文,停權三十天,我不在乎。
『如果不是靠我們飛,一張晶片都飛不出去,不管台積電還是什麼護國神山,台灣經濟全部死光,全部回到開發中國家。』
『民眾就仇富啦,有本事叫他們來當機師啊』
我在機師和空服員臉友的面冊留言區看到了一堆言論,私人頁面我就不截圖放上來,但有沒有這些言論,是不是不在少數,有沒有更低級更過份的,你們自己心知肚明。
相反的,我可以相信,如果當時染疫的醫師學弟,是逛夜店偷情打砲上阿公店,醫界不但不會護航他,反而帶頭輿論公審他的大概就會是醫界,正因我們都從地獄走過,所以我們才從不護短。
我都敢在一片倒的批評3+11的風浪中,逆風用本名私帳,用粉專具名聲援機師,結果呢?這種開著假帳號匿名來潑糞的,柯柯,你們還知道會丟爸媽的臉,不敢具名來戰嗎?
『一天一萬,這麼好賺?』這件事我之前就公開罵過衛福部,請公開明細,有多少醫護領到錢?不講清楚,人家還以為醫護拿很多錢?我是刷了一百次簿子啦,一毛都沒領過,謝謝。
衛福部話說得很好聽,一個病人一天一萬?喔不,他沒告訴你的事,有確診的才『可能』有,如果你全副武裝的顧了病人七天,結果他最後陰性,那就不符合資格。
就算有符合資格,也是包含輪三班全部的人共分那一萬,而且各醫院負責第一線去插管的麻醉科醫護,目前為止,我沒聽到誰有領到衛福部的獎金的。
再說個大家不知道的事,前陣子我們私下就預測,雖然疫情指揮中心還沒公佈,但他們應該認為疫情快要下降趨緩,爲什麼?不是我有內線消息,是因為從健保署和衛福部的態度看出來的。
不是只有武漢肺炎,之前流感大爆發也一樣,當疫情緊急的時候,為了安撫民眾,為了讓大家覺得衛福部有在做事,為了鼓勵醫護犧牲,什麼話都說得出口。
篩檢啦、打疫苗啦、什麼都說大家趕快做,我們會補助,疫情趨緩的時候,馬上翻臉不認人,加強核刪啦、放新聞稿給記者說詐領健保啦...反正萬年來去都是這幾套劇本而已。
我就想問問,各位醫界朋友,你們誰領到這一萬元?十天十萬??為什麼醫界大家都不吵不鬧不出聲?讓民眾以為我們都賺飽飽?疫情期間要借信貸維持診所生計的醫師們應該哭暈在河邊。
因為防疫期間不能亂,需要一個穩定的疫情指揮中心,講什麼共體時艱都是屁話,但大部分的醫護都是為了顧全大局,你以為各大醫師、護理師和其他醫事人員KOL,我們的聲量和流量用來吵鬧,配合上反對黨的攻擊,真的鬧不出事情來嗎?
但我們深知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只有照著疫情指揮中心的政策,我們才有機會下船。就算明知疫情過了,衛福部依舊會卸磨殺驢,我們也含淚吞下。
不想讓自己變成媒體和藍白拖的幫兇,被借刀殺人。
這張照片,拍攝者不論是何居心,不論記者如何斷章取義,我眼裡看到的只有那位全套防護衣裡面汗流浹背又不敢出聲的身影。真的要圈也是圈照片右邊那位全副武裝的醫護,對比旁邊的短袖玉鐲的幾位,在抱怨說沒冷氣只開窗悶熱不舒服?
全世界沒有人不辛苦,只是有人習慣從不喊痛。
如果有時光機,時間可以回到五月,我還是會站上第一線,我還是會為染疫的機師發聲,同樣的,我就是覺得這件事該罵,尤其今天記者拿著去記者會質問部長,很好的佐證了這件事。
這就是我一向價值觀,認同的就認同,不認同的我們就各自安好吧。
如何安撫病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葬禮進行曲]你四十歲人,去過幾多次葬禮?
TLDR :Always Go To Other People's Funerals — Otherwise, They Won't Come To Yours
==============
一週年!月頭訂最抵!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9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1. 而家聲名極臭嘅朱利安尼,講過相當老派嘅人情世故嘢:婚禮呢,其實唔得閒真係未必要去,反正錦上添花,少你一個唔少。但葬禮,雪中送炭,務必要去支持遺屬,多你一個好多。況且,人可以唔結婚,結婚亦可以唔行禮,但總會死。死咗嘅,唔係完全無親友嘅,總會做啲嘢。當然明顯唔係佢發明呢套講法,佢只係在書講,我亦只係聽人講佢本書講
2. 況且葬禮,相當Flexible,流水席,幾時就到時間咪過去,見到遺屬講兩句,望下有冇識嘅人,喜歡嘅好快都走得。
3. 後生嘅朋友寫咗篇文(https://lkdin.io/3VOb),佢剛四十,即係後生我幾年。咁我呢幾年都冇去過葬禮(我記錯嘅請你報夢話我知),所以我四十時嘅數字,同而家一樣。朋友話三個或四個,咁我應該多過佢。你可以計下,去到你四十歲為止,去過幾多個葬禮。未夠嘅?「自己pro rata返」。「當然唔好計咩法治已死香港已死嗰啲一日去幾次嘅」
4. 當中,不存在咩「四十歲人應該去過幾多次葬禮」,正如我不打算研究「四十歲人應該打過幾次飛機/有過幾多性伴」之類。但背後,總會反映到啲嘢。雖然又話人老咗去嘅葬禮多咗,但照計四十歲呢,你同年啲朋友,一般都未死。你去嘅都係長輩之類,細細個都可以去。
5. 朋友話去得少,反映佢毒,冇乜朋友,同屋企人關係惡劣。可能都有啲關係。我都冇乜朋友,同屋企人關係都惡劣(但好似冇佢咁惡劣,真係人上有人)。但仲有好多因素影響,例如你有另一半嘅,往往就去多一倍。
6. 我試下數,我去過嘅葬禮,應該八個?有兩個我好似冇印象有去到,但照計我係有去的。然後寫完呢篇文我就會洗自己腦,十年後我就又變得肯定自己有去。人嘅記憶幾咁唔好可告!況且我地年代唔興「懷念爺爺」咁影響,好似暫時我都冇在殯儀館打過卡。(然後我查返手機app,原來係有!三次!都話記億唔可靠。咁其實殯儀館打卡冇乜嘢。冇人叫你在入面打嘛。)
7. 我父母好早生我,老母今年62,老豆64.兩個都唔食煙(老豆N年前食,戒咗好耐),所以根據大數法則,健在嘅機會比較大。咁你估到,八個之中佔咗四個嘅,就係阿爺阿麻,阿公阿婆,全數釘蓋,好合理。
8. 我嘗試排序,雖然未必太準。但,頭兩次應該最震憾,冇經驗嘛,況且細個(雖然都十歲以上),有啲驚的。
9. 第一個死嘅,係我阿公,我讀緊小學,四五年班咁上下?嗰時放學成日同老婆出去瑪嘉烈探病。應該係九龍大酒店?冇玩咩破地獄嗰啲,但都真係都仲係一回事,去足全程,同學校請假的。冇守夜,或者有人有但我冇份。阿公印象都多,細個在石圍角村,拎佢本不文集睇,佢又會帶我飲西茶,西多士冇餡嘅年代,幾咁美好。星期六佢睇賽馬,我就睇中間插播嘅大力水手,或者德國波。不過死嘅人太多,不能個個講好詳細
10. 之後係我阿爺,更加親近。冇錯係我出世時已經著咗草去台灣嗰個,堅稱自己冇收片但又走咗佬嗰個。但我有記憶時,佢已經返咗香港做返老正,當然亦唔見有乜錢(聽聞在台灣敗晒)。阿爺嘅感覺,就係唔係幾好老脾,但又唔係會打我嗰種,都係慈祥嘅。但又不過,我完全不能將佢同差佬扯上關係,雖然我一路都知,但總係覺得好似換咗另一個人。阿爺都算死得早,大約我中二三時死咗。嗰時佢臥病在床,我仲在側邊打機,真係不孝。記得佢死前健康當然更差,脾氣亦差,好多嘢唔食得,最記得成日要食田雞—唔係佢要食,係好似唔食得其他嘢。嗰時就開始知道死亡,可以揀真係長痛不如短痛,但邊度你揀?我唔相信阿公或阿爺咁選擇。當然佢地亦未去到話受好多痛苦,或者吊住好耐咁。阿爺最後死在大陸,唔知返去搵神醫定換腎定乜鬼。就係記得解穢酒食過「黃埔炒蛋」,記得阿麻好似幾風騷。唔知係因為照顧病人好累丫(咁阿爺病重時都真係好臭脾氣),定係拎咗唔少錢。冇錯,阿爺到底有幾錢遺產,去咗邊,都係大家扯貓尾,永遠冇真相,有人話根本冇,有人話去咗我阿麻度,有人話去咗我老豆度(應該都有啲),總之冇一仙去過我度。
11. 講咗咁耐先兩件,加快速度。見到嘛?阿公阿爺死先,佢地老婆反而擺耐好多。咁好合理,一來女人長命過男人,二來佢地娶老婆都揀後生,阿公更加係再娶,所以阿婆未咁快。由我中二定中三(1992?),打後十年,好似都冇再去過葬禮。阿婆幾時去架呢?慚愧,我都真係唔係好記得。細個當然都有啲感情,但後來阿婆已住老人院,咁大家知,慢慢就少深,我就更加少去 —唔好記嗰時我已經高中或者大學,有自己多姿多彩嘅生活,主要係溝下女做下愛咁,點都好玩過去老人院吧?你反對嘅,我同你交換。直到而家,我都唔記得阿婆幾時死,甚至唔記得我有冇去佢葬禮(希望阿婆唔好上嚟留言話:仆街仔!你死我都未死呀!),但合理地假設,應該總有出現下?當埘我同我老母關係未咁惡劣,佢叫我去我應該會去。不過又諗下,實情阿婆唔係佢親老母(都話再娶),至於我老母親母,我冇見過的,好早死咗。
12. 然後,又好似一輪高峰,嗰幾年去較多。我阿麻死咗,好似十年前多啲?留意佢最後就住在我而家住嘅地方,佢瞓廳(唔通我瞓?況且床架高,佢爬唔到)。事實佢臨終前幾年,都係同我一齊生活嘅。我係咪喪盡天良?都未完全係嘅。有時都會慚愧,冇陪佢多啲。佢健康尚好時,都試過我返工拎漏嘢佢拎去中環畀我(!),又或者我要帶女返屋企搞嘢時,醒一百蚊畀佢落去飲茶(唔係點?)。
13. 無論如何,當時已經有Facebook,亦係比較深刻嘅。當時係年尾,阿麻之前健康並唔特別差,即係長命病嗰啲當然有,但佢話唔舒服入醫院時,都仲係自己執嘢自己叫車。佢去醫院時我都探過下佢,都仲係幾健康。但話咁快。有一日我老母打嚟,就同我講,「你阿麻走咗啦」。我想講,我老母當時在屯門醫院返工,阿麻亦都住屯門醫院,我真係以為佢嘅走咗係出咗院,然後佢先話我知。當時我在公司,仲係十分搏命嘅分析員,我甚至諗緊使唔使放工先去,好似有上Facebook出post,甚至諗係咪要坐的士之類。無論如何最後就坐的士,去到叫做見佢最後一面(已香,但仲在床上,明啦)。
14. 往後嘅事,好多人都聽過。見完最後一面,不過係午飯時間咁上下?我返咗屋企瞓(分析員嗰時七點幾就返到公司,我係摸黑出門的)。然後?我去咗旺角。做乜?睇戲。同埃汾太睇戲。睇嗰套戲,叫做《3D娜塔莉的情人》,聲稱係全世界第一套3D韓片,條韓妹好靚,又好波,我都冇深究係咪整,有乜關係?
15. 我走咗去睇《3D娜坦莉的情人》(https://bityl.co/8Hsd),非常之卡繆,非常之《異鄉人》。我甚至應該係因為睇咗《異鄉人》先會咁。成件事我已經唔係好記得。我上一次寫文,係講「咁買咗飛丫嘛,唔通唔睇,點預到佢咁啱嗰日死」。但,我諗返件事唔係好合情理,首先嗰個年代,我好似仲唔多興網上買飛。之但係又不過,如果我唔係一早買咗飛,照計我唔會特登出旺角睇戲?Anyway同埃汾太睇完,就梗係上床啦。都話十分之《異鄉人》(正因如此,如果我冇買飛,點會特登出旺角?唔係叫埃汾太返屯門會簡單啲?留意我午飯已經返咗屯門)。第二日,我照樣七點半返到公司。冇能力的人嘛,唯有早返工。
16. 埃汾太當然都見過阿麻,食過好多次飯,當然都有去葬禮,不過遺憾阿麻冇機會見到我成婚。亦冇機會同我影畢業相。當然遺憾係佢嘅遺憾,我先唔理呢啲嘢。咁而結婚亦冇可能特登就阿麻,況且當時亦唔知佢就死,佢都唔知自己咁快死。但畢業相嘛,理論上可以就老人家嘅,不過事實上港大行畢業禮時我已去咗英國,英國行禮時我又返咗香港,而我又唔會唔係正日自己搵套衫同勞蘇影相咁
17. 第幾個?數完第四個。然後第五個,我老豆老婆(非我老母,但亦唔係「後母」,都冇一齊生活過,正如我老母老公我都唔會叫「後父」,佢出現時我都中七啦大佬),其實時序上早過我阿麻,但舖排上好似應講晒麻爺公婆先。實在件事有點複雜,我亦都唔係好想講。當然唔係死者嘅問題,又唔係我問題,係顧及下其他人感受。話說我老豆老母,在我阿爺死後就好似離咗婚,冇因果關係,但時間大約係咁。我老母再嫁但冇小朋友,我老豆再娶,生多咗件,所以我有個同父異母嘅妹,不過比較少提,亦唔係十分熟。但講時講,我老豆呢個再娶嘅對象,廿年前左右就死咗,自殺的,燒炭,成件事十分震憾。當時係我大學畢業後,去英國之前,我在老豆公司過下日晨(係佢返工嘅公司,唔係佢開間公司咁爽)。佢都有講另一半抑鬱症呀之類,然後事發當日我甚至係同佢一齊在公司的,不過冇同佢一齊返去破門,嗯,成件事都幾震憾,所以我都唔係好想講太多。佢嘅葬禮我有冇去?我估應該有吧?(我同死者關係並不差,反正都唔會成日見到,亦冇啲啲咩「你拆散咗我屋企」嘅憤恨,畢竟真係冇人拎支槍迫我老豆有婚外情的,對不?)
18. 第六個,我外母。同樣地,涉及其他未死嘅人不講太多。當時我已經結咗婚,當然係有去葬禮的。不過講真,結婚冇耐外母就去咗,一直都唔係太多交集,同外父就多啲。外交仲係好健康,日日炒股票,大家有心。
19. 第七八個,算唔算特別少少?第七個係恐龍,冇錯,就係叫恐龍。中學同學嘅大學同學,成班一齊玩,稱不上極之好朋友,但至少會私下傾計兩個人食飯咁。點死的?自殺。我仲記得佢在甚麼教堂定乜做後事,平日嘅夜晚,我仲要一半走咗出去同倫敦鬼定美國鬼conference call講港交所。嗰時嘅工作真係十分困身。真係搞搞下嘢在時鐘酒店 conference call又有,聽聞有人一路conference call一路被吹蕭(唔通幫人吹咩),無從證實,但唔係我。亡友好多金句,被其他朋友拎出嚟講,例如嗰句「呢啲我愛你呀會結婚呀,性行為嘅潤滑劑嚟啫,唔想講嘅咪去樓下買支KY,雖然凍啲但效果唔爭太遠」,好多人以為係佢創作,實情係我話佢,佢發揚光大的。
20. 如果我冇記錯,亡友好似細我兩年,副作用就係我在英國返嚟香港後,仲會借用佢啲大學戶口做各樣嘢,例如上呢個 data base搵工.我最記得,好似嗰時佢畢業我未搵到工,佢都有安撫我,同我講,「唔緊要,一個恐龍倒下,仲有竹萬萬隻恐龍」—講嘅係佢細佬仲讀緊大學。不過後來我冇用到恐龍二號,放心,我搵到工,佢都搵到,佢死時我都差不多離開金英了,好似2012年前後?
21. 多得電話,我都仲保留住同佢最後嘅message(當然唔知佢自殺),就係我推介完元朗嘅煲仔飯,佢覺得好正。就係咁。後來我都仲成日去,都會諗起佢,雖然我同佢冇一齊食過。
22. 最後一個,你可以話「最不重要」,但亦係性質上完全唔同。工作上嘅……前輩?唔係我本書鳴謝嗰幾個,但係嗰堆人。亦都係自殺,相當震驚。佢不算同我極熟絡(雖然我在倫敦出trip佢都打畀我有嘢搵我救火),亦唔算直接幫咗我極多嘢(咁當然都有啲)。但始終係個慈祥嘅長者,亦係業界有啲聲望嘅人。壇嘢都搞得幾大,俗啲講句,生前好友們幫佢風光大葬,算係極度榮哀?未致於好似「大時代」咁,但的確見到一啲猛人,甚至會同我講「佢都有提起你」。
23. 我記得應該係英國脫歐公投嗰年(冇錯,相入面嗰次,睇返日子正係公投之後嗰日),就係我最後一次去葬禮,就係呢位前輩。我嗰日不停心諗,到底葬禮係咩回事?係畀邊個睇(當然係畀生嘅人睇),係為咗表達大家對佢懷念?定係話畀大家知,第時你死咗大家都會咁對你?
24. 總之,都係嗰句,Always Go To Other People's Funerals — Otherwise, They Won't Come To Yours
25. 冇乜特別,都唔算寫得特別好,甚至差過我朋友,「都幾大鑊」,只係留個紀錄。另外,關於葬禮,寫過篇舊文,原來都未夠一年前。舊文就寫得幾好(https://fbook.cc/3Z0d)
26. 不過有個講法,一個人死兩次,最後一次有人提起佢地先係真正死。咁以上呢啲故人,我又幫佢地續一續命咁,個感覺好似泊車餵錶咁。以前仲有個紅色旗,十分有實感。
==============
一週年!月頭訂最抵!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9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