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如何保育濕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如何保育濕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如何保育濕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如何保育濕地產品中有1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8萬的網紅林務局-森活情報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織出一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土生態綠網】 生態、生活、生產該如何兼顧?破碎的淺山棲地又要怎麼做才能再次串連?✨ 鎖定 #臺灣林業雙月刊 幫你整理出那些你想知道的保育大小事!🌳與 #國土生態綠網 保育的現在進行式!💨 說到保育,腦中一定會先浮現保護區吧!但你知道嗎?其實保護區多劃設在深山,而臺...

如何保育濕地 在 董森堡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0:45:51

❌我們真的別無選擇了嗎? ❌ 截流蓄水 沒有錯,但只能臨海蓋湖? 森堡在今年五月定期會總質詢,特別針對金沙人工湖一案提出相關質詢,並要求縣府考量工程能力、地方民意(金沙鎮代會曾做出反對該案之決議),建議縣府應要暫緩「金沙人工湖」的規劃,重新思考計畫內容,可將 #本案位置調整至金沙溪中上游段,不但可...

如何保育濕地 在 范雲_立法委員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2 18:10:15

#世界濕地日 #一起守護台灣濕地 #花蓮馬太鞍濕地 照片中有台灣原住民阿美族巴拉告的捕魚法喔❤️ 今天是世界濕地日,在台灣經過認證的國家級、國際級濕地有42處,剛好繞台灣一圈。想請大家一起算算看,造訪過幾處台灣濕地?😄 今天,我想特別介紹 #花蓮馬太鞍濕地 ❤️ 1971年的今天,世界各國...

  • 如何保育濕地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0 19:00:54
    有 739 人按讚

    【織出一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土生態綠網】

    生態、生活、生產該如何兼顧?破碎的淺山棲地又要怎麼做才能再次串連?✨
    鎖定 #臺灣林業雙月刊 幫你整理出那些你想知道的保育大小事!🌳與 #國土生態綠網 保育的現在進行式!💨

    說到保育,腦中一定會先浮現保護區吧!但你知道嗎?其實保護區多劃設在深山,而臺灣超過半數的 #保育類動物 與紅皮書植物生活在淺山地區,因為和人類的居住環境高度重疊🐻 容易面臨棲地與生態系破碎的危機!為了保護這些動植物同時維持人類生存, #國土生態綠網計畫 因此誕~生~啦👏

    這一片綠網串聯山脈至海岸,編織「森-川-里-海」的廊道,透過友善環境的政策,🌲提升淺山、平原、濕地與海岸的棲地功能,豐富了生態多樣性,藉由社會力量的投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了解更多國土生態綠網的案例,立即下載臺灣林業雙月刊來看👉 https://www.forest.gov.tw/0000104/0000541

  • 如何保育濕地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3 23:36:53
    有 165 人按讚

    【濕地緩衝區起樓 長遠會否動搖米埔《拉姆薩爾濕地》地位?】

    政府同發展商話,根據以往研究,濕地緩衝區並非不可發展,建議以公私合營方式釋放地產商喺「濕地緩衝區」內嘅囤地,同增加發展密度,所以我哋開始見到有地產商喺建議南生圍門口起20幾層嘅高樓。

    其實呢個說法好危險,因為本身訂立「濕地緩衝區」嘅文件並唔係咁講。講啲唔講啲,好容易誤導公眾。「濕地緩衝區」嘅出現同《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米埔拉姆薩爾濕地》)嘅設立息息相關,搞「濕地緩衝區」,實質上就係搞緊呢塊具國際重要性嘅著名濕地。

    ▌發展「濕地緩衝區發展」主要目的為遷移棕地作業

    1995年米埔成為《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政府需要根據國際條約嘅責任,拉姆薩爾濕地外圍嘅人類活動都需要被檢視,以免影響濕地生境。故此1997年規劃署進行《后海灣地區魚塘生態價值研究》,發現米埔外圍嘅棕地作業尤其係露天貯物場嘅活動,係干擾濕地保育區(包括《米埔拉姆薩爾濕地》)嘅主要因素,長遠應該透過受控制嘅發展,將其遷移及修復濕地。

    研究最後建議收緊當時濕地用地嘅城規指引,劃出「濕地保育區」及「濕地緩衝區」,禁止「濕地保育區」內嘅新發展,以及容許「濕地緩衝區」之適度發展同修復 ,以遷移區內嘅水鳥大敵-棕地作業。

    值得注意嘅係,呢個建議並無鼓勵任意運用「濕地零淨損失」概念,即係一邊破壞濕地,再喺第二個地點做番個未知功效嘅「人造濕地」補數,呢種濕地「可加可減」概念,同當初「防患未然」、拒絕「濕地淨損失」、遷移人類活動嘅原意截然不同。

    報告特別註明,濕地嘅完整性及相連性對於米埔生態至關重要,比你將塊濕地切碎晒,總面積可能達標,但將人類活動引入濕地、造成各種污染,啲雀仔都好難返來。

    ▌未研究完:雀鳥對於住宅發展帶來干擾容忍程度有多大?

    可能顧問當年擔心建議或許遭到誤解,研究團隊喺末段特別註明濕地緩衝區需要「實際的準則」落實。為達至呢個效果,研究團隊強調「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應進行一些基本的研究,以確定在魚塘覓食的雀鳥對來自住宅/康樂發展的人類干擾的容忍程度」。暫時公開資料未能證實這個重要議題已被妥善研究,或該報告內容(如有)已被公眾廣泛討論。

    更重要嘅係,報告已經講明,因為無法確定改變濕地用途將如何不減少雀鳥數目及確保雀鳥使用魚塘嘅模式不變,要確定邊啲魚塘起得樓,邊啲唔起得,嚟「辯稱不會對魚塘...整體生態功能造成任何嚴重影響,將會是相當困難的」。

    若缺乏相關研究,任何所謂「平衡發展與保育」嘅住宅申請,將難以在有意義的基礎下被討論。何況呢樣咁重要嘅事情未被處理之時,政府已經積極探討解除當年為保障米埔《拉姆薩爾濕地》地位而收緊嘅規劃標準,「釋放」濕地緩衝區限制,濕地都變成乾地。

    ▌十年水鳥降三成 部分指標瀕臨除名邊緣

    近數十年,最新嘅新界棕地面積已經翻倍,一部分都喺濕地緩衝區中擴散,而本研社係2018年曾經發表《竭澤而築:新界西北魚塘業權調查》,發現四大地產商喺濕地保育區及濕地緩衝區嘅囤地達398公頃。

    ~四大地產商濕地囤地地圖:http://bit.ly/2Pt8Y6C ~

    濕地緩衝區一旦崩潰,最大得益者係邊個地產商或許未能確定,但最大受害者肯定係候鳥。

    米埔濕地對於候鳥嘅重要性,國際上研究甚多,地位毋容置疑。但近年有環團普查,發現米埔和后海灣一帶水鳥由十年前高峰5萬隻,滑落至3萬多隻,來米埔過冬嘅鴨,降至萬多2萬隻,不斷擴張嘅棕地、丁屋屋苑發展、以及深圳嘅市區發展有關,米埔濕地嘅健康已勢危。

    成為「拉姆薩爾濕地」要符合多項條件,其中一樣是要經常有最少2萬隻水鳥棲息,不達標的話,有可能被除名。進一步發展濕地緩衝區,呢個下降趨勢很可能持續。若他日稍一不慎,具國際地位嘅米埔拉姆薩爾濕地遭到除名,今日容許濕地破壞嘅政府官員同地產商又會否被問責?

    ▌參考資料
    《竭澤而築:新界西北魚塘業權調查》報告:http://bit.ly/2Urorry
    規劃署 《后海灣地區魚塘生態價值研究》 研究摘要 https://bit.ly/3mqKi2I

    NOW TV 2019年2月11日
    【經緯線本周提要】米埔水鳥十年減少三成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337016
    【經緯線】候鳥失樂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eYnkqri0I&t=891s

    -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如何保育濕地 在 張淵翔 JCI Sean Ch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30 09:06:31
    有 7 人按讚

    2021/07/30 星期五 農曆六月廿一日 天氣 晴
    基隆市議員張淵翔服務處新式工作法✨
    👉方式:臉書粉專線上直播服務
    👉時間:週一~週五 9:00~9:30
    👉內容:接受各方建議,分享有趣的時事與基隆市新聞分享
    因應新冠疫情,保持社交距離,大家都少出門,少了與民眾面對面互動,因此淵翔開直播跟大家聊聊天,大家有問題也可以上線來問我歐👌
    🎥直播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sean/live_videos/
    或是臉書搜尋keelungsean
    張淵翔Line ID: @m0937507877 聯繫電話:02-24692122
    📣直播了一段時間,分享好友葉文昌留言說:「這7月初說有個環評說明會,基隆有哪些人參加?內容如何?就在我們家後面,我有船也停在外木山港,也很關心。」
    分享好友張智涵留言說:「填海造陸 只讓天然氣用30年要永久破壞生態 現在還在反核傻傻的 海洋風電台灣真的適合嗎 要去查看看風電損壞率」

    📣#今日分享主題:
    分享一 奧運奪牌排行
    至7/29 16:00 前
    金牌/銀牌/銅牌/合計
    1. 中國(CHN)
    14/6/9/29
    2. 美國(USA)
    13/14/10/37
    3. 日本(JPN)
    13/4/5/22
    4. 澳洲(AUS)
    8/2/10/20
    5. 俄羅斯奧林匹克委員會(ROC)
    7/11/7/25
    19. 中華台北(TPE)
    1/2/3/6

    分享二 疫情新聞
    疫情兩大隱憂:疫苗接種率、變異株入侵
    國內社區主要流行是英國變異株,不過全球目前最主要流行病毒已經轉為印度Delta變異株,傳染力比英國變異株更強、住院率更高。6月底屏東出現本土Delta群聚事件,也成為這波疫情一大危機,所幸經過擴大全村採檢、餐飲超商關閉等措施,疫情受到控制,感染Delta病毒的本土個案維持在12例。
    指揮中心26日宣布,將持續執行「邊境嚴管」措施,未持有我國有效居留證的非本國籍人士,暫緩入境;也暫停旅客來台轉機。不過,國內過去境外移入持續有變異株檢出,上上週、上週都以Delta為最大宗。黃立民直言,變異株要完全擋住機會太低,除非都不和國際往來;而現在最首要任務就是接種疫苗。
    本土疫情這段期間我方自購的莫德納、AZ疫苗有部分到貨,加上美國捐贈250萬劑莫德納、日本分三批共捐贈334萬劑AZ疫苗,目前國內疫苗取得接近900萬劑。蔡英文總統喊話月底疫苗覆蓋率達到25%,國內已經提前達標,根據指揮中心最新數據,截至25日為止,累計接種 667萬4,129 人次,疫苗人口涵蓋率 27.39%,劑次人口比 28.42(劑/每百人)。
    黃立民表示,目前對新冠病毒的瞭解,仍然比較喜歡較冷的天氣,即便未來兩個月守住,秋冬仍然會面臨更嚴峻的疫情,疫苗覆蓋率得衝上8成國人接種2劑疫苗,才比較能因應。不過以目前國內疫苗到貨情況,恐怕是很難達標。
    原文網址: 今起全國降二級!專家提兩大隱憂 兩狀況警戒恐再升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727/2040654.htm......
    分享三
    全台降二級 4大超商開放內用條件曝光 OK暫不跟進
    7月27日至8月9日降二級警戒,超商、賣場內用區依照餐飲指引開放內用,也就是要加裝隔板和保持社交距離,超商熟食則不開放販售,目前由於雙北決定暫不開放內用,全台總店數超過1.2萬家的超商在跟進決策上困難度高,目前僅OK超商確認降二級期間不開放座位區和廁所,之後再視狀況跟進。
    【7-Eleven】
    全台近6200店的7-11表示,確保門市與消費者健康安全為優先考量,相關做法將依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各項指引與規範,實行細則將依照各地方政府規範執行,將持續視疫情滾動調整做法。
    【OK mart】
    全台830店的OK在降二級警戒後全台門市相關措施以安全便利服務為原則,相關防疫措施持續,二級期間店內顧客用的廁所、顧客休息區持續暫停開放,後續視需求調整。OK表示,自助熟食區配合規範暫停販售,部分門市因消費需求,可由門市人員協助夾取茶葉蛋及燒番薯等商品。消費者入店需進行「簡訊實聯制」、遵守安全距離,實施「結帳區等待線」控管店內人流,維持「一人一坪」的安全原則。門市人員佩戴醫療級口罩、酒精消毒與額溫測量,每隔8小時三班制進行門市環境清潔消毒等措施。
    【萊爾富】
    全台1450店的萊爾富針對二級因應還在討論中。是否開放內用將配合各縣市地方政府規範執行,並遵照中央公布防疫指引,若所屬地方政府有開放內用座位區,將配合防疫指引,落實座位區防疫清潔、社交距離。
    【全家】超過3800家的全家便利商店表示,將配合各縣市公告的內用規範執行。
    新聞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20210723005377......
    資料
    分享四 國際日

    7月26日,第二個「世界紅樹林日」| 保護珍稀植物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

    2016年7月26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宣布的第一個「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國際日」,簡稱為「世界紅樹林日」(World Mangrove Day)。這是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97 EX/41號決定所設立。
    設立特別的「世界紅樹林日」是為了讓人們意識到紅樹林的重要生態作用,提升人們對紅樹林的保護意識。紅樹林作為世界上物種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之一,不但為數百種動植物提供棲息地,還能凈化水土、釋氧固碳、阻滯風浪。海岸區域的紅樹林,是一種重要的濕地類型,它不僅是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區域,還能夠幫助人類面對極端天氣。每一公里紅樹林群能減少50cm的豪雨量,並削弱颶風、海嘯等影響。
    然而在上世紀,全世界一半以上紅樹林消失了。根據英國皇家植物園發布的《2016世界植物狀況》報告,紅樹林、森林喪失引起的棲息地變化正對許多物種造成巨大影響。
    今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西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考察時明確指出,保護珍稀植物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
    保護紅樹林,綠會在行動
    為保護紅樹林,綠髮會開展的有關工作包括,一、通過環境公益訴訟為紅樹林提供司法保護;二、通過公益項目、環境教育、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等提高公眾對於紅樹林保護的意識;三、爭取建設「中華保護地」保護紅樹林生態。
    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頒布后,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通過司法手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綠髮會提起旅遊開發破壞紅樹林環境公益訴訟案,與紅樹林保育聯盟作為共同原告,向海口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案於2015年5月底立案。
    2016年4月,根據《北海紅樹林生態救贖項目第一期考察報告》,綠會為公益項目「北海紅樹林生態救贖」撥付首批資助款。該項目旨在來推動、喚醒社會公眾及沿海管理的權屬部門對紅樹林的重視,保護紅樹林生態及海洋生物,展示紅樹林自然生態的巨大作用,避免過度開發帶來的生態隱患和災難。
    2016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綠髮會以「關注南海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題舉辦紀念活動,呼籲人們關注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會上,國家海洋局生態環境保護司副司長王孝強在主題發言中提出,「與上世紀70年代相比,珊瑚礁面積累計喪失80%,紅樹林面積累計喪失73%,整體形勢嚴峻。」近年來,受人類開發利用活動的不斷增強和全球氣候變化日漸加劇的影響,南海生物多樣性及其生境遭受不同程度地破壞,逐漸退化,南海典型珊瑚礁、紅樹林和海草床生態系統已經連續多年處於亞健康狀態。
    2016年12月13日,在深圳召開「-東盟生態友好城市發展夥伴關係研討會上,綠髮會副秘書長曾對紅樹林保護提出四點建議:建立紅樹林保護網路合作體系,爭取建立-東盟紅樹林保護網路;將紅樹林保護納入中華保護地體系;在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通過司法手段懲罰和制止破壞紅樹林資源的違法行為。
    資料來源:Zi字媒體 ​​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8bvajX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