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失智症憂鬱症如何解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失智症憂鬱症如何解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失智症憂鬱症如何解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失智症憂鬱症如何解決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想念我自己」 ― 每千人就有一名「年輕型失智症」 一部榮獲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片子「我想念我自己」,劇中內容描述一位聰明優秀的50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語言學女教授,在一次受邀演講時,發現自己有一些詞彙竟然想不起來。 一天,有慢跑運動習慣的愛麗絲,在熟悉的校園中忽然不知道如何回家。當詞彙...

  • 失智症憂鬱症如何解決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9 07:30:00
    有 199 人按讚

    「我想念我自己」 ― 每千人就有一名「年輕型失智症」
    一部榮獲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片子「我想念我自己」,劇中內容描述一位聰明優秀的50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語言學女教授,在一次受邀演講時,發現自己有一些詞彙竟然想不起來。
     
    一天,有慢跑運動習慣的愛麗絲,在熟悉的校園中忽然不知道如何回家。當詞彙運用的困擾漸漸影響到她的教學時,她尋求醫師的協助,於完整評估後,醫師宣布她罹患的是「年輕型失智症」且有遺傳性。
     
    愛麗絲去檢查後,發現自己是家族遺傳的早發性阿茲海默症患者,而她的記憶就要一點一點退化,過去她引以為傲的智識與才華、過去所有她心血累積來的學術成果,現在都要一點一滴隨時間離她遠去,她再也不會記得這些事情。
     
    而那些消失的東西,不只是記憶而已,那更是愛麗絲的自我認同,是她一直以來回答關於「我是誰」時的肯定答案。而如今,對與過去人生彷彿斷裂的自己,還會是同一個「我」嗎?【註1】
     
    ■年輕型失智症 ― 推估台灣30-64歲年輕型失智症人口約有1萬2千人
    「失智」常讓人聯想到的是「老人」,但若年齡低於65歲而罹患失智症,就稱為「年輕型失智症」。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的資料30-64歲失智症盛行率為千分之一,推估台灣30-64歲失智症人口約有1萬2千人。
     
    這些患者與家屬所承受的衝擊絕不亞於老年失智症者,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因這個年齡層仍處於身負家庭經濟支柱的階段,「上有老,下有小」未來生活要怎麼辦?如何面對家人?又如何說明自己的病情?【註2】
     
    ■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屬疾病
    臨床上常發現,失智者就醫時,其實已發病一段時間,尤其是早發性失智症的患者,因為年紀較輕,所以未聯想到失智症的可能性,如此掉以輕心反而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
     
    早發性失智症徵兆具個別性,不同類型、不同病因所造成之失智症,其出現的症狀及病程不盡相同。當發現自己或家人有以下十大警訊中的症狀,且持續了一段時日,請儘速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
    (2)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
    (5)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的關係。
    (6)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
    (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註3】
     
    ■年輕型失智症類型
    老年失智症常見的病因類型是阿茲海默症,而「年輕型失智症」的類型除阿茲海默症外,有血管型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可治療型失智症、甚或是具遺傳性的失智症,因此醫療上特別著重於病因的探索,除可治療型失智症外,就是血管性疾病之危險因素與遺傳型之基因分析。
     
    首先,血管性疾病之危險因素包含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尤其是高血糖,依據研究報告不論是否為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都會讓智能下降;高血壓及高血脂除容易引起血管硬化外,也與智能退化密切相關。
     
    其次,「年輕型失智症」有較高的比例具遺傳性,如同「我想念我自己」片中的女主角,確認罹病後,鼓足勇氣將這訊息告訴她的三個小孩,而年齡介於18到25歲的孩子們,面對罹病的媽媽與是否要接受基因檢測以確認自己可能攜帶有失智症的遺傳基因,內心的衝擊與徬徨,相信心理輔導與遺傳諮詢是需要的。【註2】
     
    ■年輕型失智症初期7大警訊
    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全台年輕型失智患者約一萬兩千人,但其中逾五成是尚未被發現的「黑數」。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精神學科主任賴德仁說,一般人難以想像,四、五十歲怎麼就罹患失智,患者可能被當成憂鬱症、躁症,或家人輕忽以為僅是情緒暴躁。
     
    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指出,年輕型失智患者症狀表現多樣,老年失智在極輕或輕度期會先出現記憶力減退、健忘等,但年輕型以行為異常表現居多,容易懷疑、妄想、會在公共場所脫衣、罵粗話等,甚至出現「語意」問題,語言表達能力變差、聽不懂他人話語的意義等。
     
    (1)語意表達能力變差,影響工作
    (2)無法理解他人說話內容
    (3)行為脫序,如在公共場所脫衣、大小便或罵粗話、買東西不付帳等
    (4)易懷疑、妄想
    (5)個性轉變
    (6)出現幻想,如家中突然出現小孩、小動物等
    (7)迷路
     
    年輕型失智比起老年失智仍十分有活力、好動。賴德仁教授說:「年輕失智患者卻受到更多歧視。」國人對年輕失智不了解,普遍無法接受年紀輕輕卻罹患老年人疾病,有些患者走在路上,就因多問路人幾句相同的話而被當作「精神有問題」,患者多有病識感、內心受挫。
     
    賴德仁教授表示,找出社區年輕型失智者並不容易,社區篩檢可行性有待討論,提醒民眾,當家人本來個性謹慎小心,但在四十、五十多歲時出現隨意脫衣服、買東西不付錢等個性突然轉變情形,或伴隨記憶障礙、無法勝任工作等,建議就醫釐清病情。【註4】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目前仍是處理失智症最好的策略,「年輕型失智症」與老年失智症較為不同的警訊症狀,包含性格改變、判斷力變差及語意出現障礙等。若周遭親友出現這些症狀,尤其是「三高」患者,提醒及早尋求醫療協助,找出可能病因,以獲得適當處理。【註2】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國立陽明大學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電子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https://bit.ly/2Q9m3bp
    ∎註2
    (高醫醫訊-守護健康全為您)「我想念我自己」-談年輕型失智症:http://bit.ly/3qZxWxr
    ∎註3
    (國民健康署)「聽說人過中年,記憶力漸漸不佳,可能就是得了失智症,是真的嗎?」:https://bit.ly/3eHgScK
    ∎註4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健忘、妄想、暴躁...年輕型失智,台灣 1.2 萬人」:http://bit.ly/2OWSwB0
     
    ➤➤照片
    ∎註4
    年輕型失智初期7大警訊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年輕型失智症 #失智症
     
    台灣失智症協會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 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 /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失智症憂鬱症如何解決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5 20:30:01
    有 70 人按讚

    《慢老》

    由於最近不斷負責銀髮族課程的培訓, 當然對於老化的資訊以及文獻也找了不少. 目前我們對於老化的問題似乎僅僅集中在肌少症上面, 對於其他的方面關注不足. 偏偏老化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問題, 過度簡單化之後, 倒楣的只是來上課的會員們...

    而面對這些銀髮族的會員是解決他們已經面臨的一些狀況, 那麼我們要如何防患未然, 在年輕時就開始避免一切可能導致衰老的因素呢?

    全書將老化分成了六大部分:

    1. 運動
    現代人超級缺乏運動, 運動不足, 肌力下降, 神經連結的反應退化, 關節活動度喪失, 結果就是失去自主功能性, 容易跌倒, 進而引發更多的健康問題.
    而對於現代人而言, 要強化下肢力量, 最理想的當然是肌力訓練, 但是對於大多數一般人而言, 只要從椅子上站起來, 任何形式的活動都有效, 只要保持經常性的身體活動, 肌肉量的流失就可以大幅度的抑制.
    而假如已經有經常性身體活動的族群而言, 下一步將是提升運動的強度!

    2. 飲食
    首先是體重, 肥胖當然是影響一切慢性病的根源, 但是假如超過了六十歲的人, 則不應該為了身體外型而減肥, 因為不健全的節食以及營養不足更容易導致肌肉量的加速流失. 同時, 年長者應該要重新燃起對於食物的熱情!
    老年人因為味覺退化, 所以大多食量變少, 進而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素. 而孤食, 會更讓每一口飯都變得更不健康!
    據統計,獨居老人有超過50%有憂鬱症. 所以想要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就是找朋友一起吃飯! 人類本來就是群體的動物, 社會支持能夠成為最理想的調味品.

    3. 睡眠
    睡眠時數不夠, 睡眠品質不好是老化的最大殺手! 睡不好的會增加罹患冠心病的機率, 導致肥胖, 甚至加速失智症的發生. 年輕人總覺得身強體壯, 常常熬夜不睡, 或是睡眠時間不固定.
    殊不知這些壞習慣長期下來,反而會對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諷刺的是, 很多人白天瘋狂運動, 晚上死撐不睡, 卻還覺得自己很健康...).
    因此, 假如淺眠, 易醒, 以及多夢, 就要及早檢討睡眠衛生的習慣, 特別是老年人, 更需要足夠的睡眠維持身體機能. (教練們常常大談會員的訓練該如何規劃, 卻忽略了假如睡眠沒有跟上, 有可能會毀掉在健身房內的一切心血!)

    4. 防病
    很多疾病必須在它還沒形成之前就加以抑制, 不然一等到發病, 治療與服藥都有可能是一掉沒有回頭機會的不歸路. 因此在口腔, 食道, 認知(記憶), 甚至到血糖血脂, 都必須要時時監控.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更重要的是定期的健康檢查

    5. 生活
    現代人一天有九成的時間待在室內, 缺乏日照, 過度空調, 運動不足以至於更加容易產生肥胖, 呼吸道問題, 睡眠失調, 以及老年失智. 所以, 養成每一天到戶外活動一下, 流流汗, 接觸自然光, 降低家裡的過敏原(監控濕度, 減少塵蟎, 或是油煙).
    在家(特別是睡前)降低所有3C產品的使用時間. 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嗜好, 可以轉移壓力, 延展生活觸角

    6. 情緒
    「端粒」是DNA的保護套, 端粒越短, 細胞越老化, 我們已知的所有不良習慣(熬夜, 抽菸, 喝酒, 壓力),都會加速端粒的短縮, 而在「端粒效應」
    這一本書裡面更提到了, 負面的情緒也會加速端粒的退化, 個性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心臟病發生的機率要低30%!
    據調查, 樂觀的人較少抽菸, 社交生活更為活躍, 體型也可以維持的較好. 學習情緒管理, 練習以不同的角度解讀壓力, 並利用運動, 呼吸, 以及冥想之類來追求正念

    老化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所引起的相關問題非常多, 所以我們對於年長者絕對不會有單純一種解決方案, 需要多方面來思考與面對.

    而另一方面, 對於我們自身而言, 絕對不能等到老了以後才來面對老化的問題, 而是從現在就開始努力, 才不會讓歲月留下任何的痕跡!

  • 失智症憂鬱症如何解決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7-12 14:47:32
    有 144 人按讚


    【7/12 星期二 絕對音樂】

    「人生,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是相對公平的,是在一個天平秤上,
    你/妳得到的愈多,也必須比別人承受得多!」
    SO~~機會,其實隨時都有,如果沒有實力,它都不屬於我們。

    最近很喜歡、也超有感覺的四個字……「雲淡風輕」,你/妳呢?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 http://www.kiss.com.tw/radio_hq.php?radio_id=238

    *************************
    【全球失智症報告,每3秒1人失智】
    一個家有失智失能的老人,會如何困住一位菁英?他的故事,也發生在許多中產階級身上。

    台灣目前失智症總人口數高達24.4萬人,相當於彰化市總人口數(23.5萬人),顯示失智症照護的重要!

    他原有眾人羨慕的一切:順遂的職涯、美滿的家庭、在台北置產、送兒子去私立學校讀書、帶家人出國旅遊度假,過著典型都會中產階級從容優渥的生活。
    直到五年前,父母陸續失智,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五年間,他歷經從天堂般的生活,落入地獄般的谷底,又重新找回力量,雲霄飛車般的經歷。
    七月二十一日,我們來到新北市新店的一棟舊公寓四樓,中國信託銀行文山分行經理賀湘濤,一別辦公室裡西裝筆挺的樣子,一身輕便迎接我們。賀媽媽擦了桃紅的口紅,看得出特意裝扮過,她開心打招呼,賀伯伯則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神情像個孩子似的轉頭對我說:「牠在捉魚!」原來Discovery 頻道正在播放北極熊的影片。
    這個片刻,說是採訪,更像是探訪一位熟悉朋友的家。這其實不是我想像中,家裡有兩個失智老人的場景。
    「你現在看到的,是他們比較平緩的時候, 」賀湘濤說,「媽媽有時還是會捉狂, 阿迪是第二個來我們家的外勞﹐剛來時媽媽還曾經拿衣架要打她, 因為阿迪太靠近爸爸,她吃醋了。」
    這片刻寧靜得來不易。
    父母相繼生病
    生活陷入混亂,業績掉到全省最後
    剛開始只是一件小事。約莫五年前,他幫媽媽檢視銀行帳戶時,發現整整少了六十萬元,問母親錢怎麼不見了,她怎麼也說不清。後來他發現,母親記不得今天是星期幾,藥盒裡的藥不是忘了就是重複吃,自理能力像是鬆掉螺絲的零件,一件一件的掉落。
    「那時,媽媽照顧中風的爸爸好幾年了, 」賀伯伯七十五歲中風, 八十歲失智, 本來一直由賀媽媽親自照料,沒想到,當時年僅六十七歲的賀媽媽後來居然也失智。
    「妹妹想帶媽媽去看醫生, 她不願意, 大吵大鬧,還打爸爸,說她沒有生病,非常抗拒﹐最嚴重一次必須讓救護車綁著送她就醫。」他描述當時情景。
    兩個老人生病, 賀家生活頓時陷入混亂。
    他和遠嫁日本的妹妹商量,先由妹妹將母親暫時帶去照料三個月,他則在台灣申請外勞,找照顧父母的方案。
    他試過各種照顧方案,首先是政府提供的日托中心, 但賀伯伯白天都呆坐在那裡, 沒法參與活動,反而每天五點一到,賀湘濤就得趕回去接人,但他身處高度競爭的金融業,準時下班的挑戰很大。並且,父親晚上最需要照料,因容易摔倒,睡在隔壁房的他,聽到聲響就跳起來﹐疲累不堪。
    父母生病之際,他剛好獲得拔擢﹐轉而負責台北區貸款業務,向來是超級業務員的他,卻沒有做出成績,成績落到全省放款最後一名。加上妻子對於公婆生病適應不良﹐生活上的不順利接二連三。
    上有老、下有小,還要背負全家經濟壓力,這是典型「三明治族」的困境。
    「我那時業績壓力壓得我全身不自主的發燙,業績沒有起色, 父母又沒有辦法照顧, 哎……, 如果不是後來有信仰支持,我真的快得憂鬱症了。」他坦言。
    最困難的時刻,各種念頭在腦海浮現﹐愛山的他爬過十六座百岳,曾在山裡想過「就這樣走了」﹐也曾考慮離職,但一家老小都靠著他,無論如何得撐下去。
    「那時,你沒有考慮過長照機構嗎?」記者問;「過夜費用太高了﹐」他回答。
    以台北市公私立長照機構,一名老人一個月動輒三萬以上的照護費用,家中有兩個老人,一年花費八十多萬元,即使待遇不錯的民營企業中階主管也難以負擔。
    難捨親情陪伴
    最後選擇外勞模式,重建家庭秩序
    更重要的是,心裡怎麼也捨不下。
    在老家客廳裡,他翻開父親退休前,一本本整理得極好的相簿,他指著一張照片,「這是我爸爸,那是我媽媽,這是我,我妹妹。」照片裡的年輕夫妻和兩個小人兒的穿著,看得出很講究。
    「我爸爸要求我很嚴格,可是,非常信任我。」他口裡的父親嚴格而慈愛,即使早年擔任小公務員不算富有,但一路讓孩子念私立學校,他考上國立政治大學那天,父親還開心請客。
    他大三時,爸爸就把家裡的帳給他管。有次不小心投資失利,損失一筆錢,父親也不曾說過要把家裡的帳本拿回來管。
    最近,他趁著兒子也在, 跟父親說,大孫子通過英文檢定。以前他書讀得好時,父親總是很開心,然而現在,父親卻沒有任何的回應。
    「大孝尊親顯父母,可是我什麼都還沒有做……﹐」講到這裡,他因為哽咽停了下來。至少,他希望在能力所及時,把父母留在他們熟悉的環境照料。
    時間近中午,廚房裡傳來香氣﹐外勞阿迪已經開始準備起爺爺奶奶的飯菜。
    幾番周折, 他最後選擇的照顧父母方案,是聘雇外籍看護工。阿迪替他照料父母的生活起居,他則每天下班就來探望﹐他和太太、孩子住在離父母老宅不到十分鐘車距,有急事立即趕到,週末則固定全家到老家吃飯。
    「我爸爸有白內障,因為他看不清楚, 我都會讓他摸摸我,跟他說,這是我的眼睛,我的鼻子,我的嘴巴,」「我也讓孫子抱抱他﹐讓他知道我們在他身邊,這是至少我能做的。」他說。
    歷經自己與家人照顧、找尋機構、聘雇外勞、解決外勞更換、調適、教導等問題,終於,他和家人重建了生活新秩序。
    現在他可以專注工作,分行業績排行全省前十;他並重新挑戰百岳,妻子也能外出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台灣照護體系不成熟
    老年人口增加,未來將無外勞可聘
    「你這樣照料父母, 但我們這一代呢?」記者問他。「只好還是外勞吧,我會要兩個兒子值班輪流來看我﹐」他半開玩笑。
    「如果你的兒子當了外商公司執行長﹐常常要飛來飛去呢?」記者又問。「那就找好一點的安養院吧,我最近去雙連(長照機構)探視長輩﹐居然碰到好幾個中學同學,在那裡開起同學會。」他笑說。
    台灣社會已然老化,照護體系卻不成熟。全台約有二十六萬的失智失能老人,而外籍看護工有十八萬人。賀湘濤照顧父母的方案,也是台灣都會中產階級最主流的選擇;外勞,儼然成為都會白領的救星。
    然而,即使聘請外勞,家庭也需有管理外勞的人力,再過二十五年,正是賀湘濤這樣的五年級生,開始退休、且慢慢需要照護的年齡。屆時台灣工作人口扶養老人比,將從現在的六‧九個工作人口養一個老人,降為一‧九個工作人口養一個老人。
    意即,當年輕人外出工作,家裡可能連管理外勞的人力也沒有;並且,若外勞輸出國人均所得提升,屆時外勞薪資必定提高,甚至無外勞可聘。這時外勞還能是我們這一代的選擇方案嗎?可供中產階級多元選擇的安養機構,又在哪裡?

    (文章來源: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