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太衝穴放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太衝穴放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太衝穴放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太衝穴放血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黑喬克- 連永祥中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天下午有個患者說看報紙後來找連醫師的...我才總算記得幾個月前好像曾經有過的投稿... .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39509-%E4%B8%AD%E9%86%AB%E5%85%A7%E5%A4%96%E5%90%88%E6%B2%BB-%E8%AA%B...

  • 太衝穴放血 在 黑喬克- 連永祥中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10-28 10:31:35
    有 16 人按讚

    昨天下午有個患者說看報紙後來找連醫師的...我才總算記得幾個月前好像曾經有過的投稿...
    .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39509-%E4%B8%AD%E9%86%AB%E5%85%A7%E5%A4%96%E5%90%88%E6%B2%BB-%E8%AA%BF%E9%AB%94%E8%B3%AA%E6%B2%BB%E9%A0%AD%E7%97%9B
    (報紙內容直連)
    .
    連醫師不太了解報社的運作模式,不過各位可以比較一下差異,我在想下一次是不是要...?


    --
    以下是連醫師原文..
    .
    每個人在這輩子中多多少少都有的經驗,頭痛一定是其中之一項,無論是悶悶脹脹的頭痛、或是疼痛如裂的頭痛,都是相當不舒服的,正所謂『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各位是否曾經親身經驗過呢?
    .
    曾經有位深受頭痛所苦的患者這樣跟我訴說: 『連醫師你知道嗎,每次頭痛起來我都好想撞牆、甚至有時候我真的會撞牆,因為頭痛起來實在太痛苦了。』或許各位會想妳這麼痛苦怎麼不趕快去大醫院治療呢? 答案是全台北大醫院她早已經跑遍、各式西藥從有效吃到沒效,最後才求助於中醫,重點是,她才二十幾歲而已,有誰能告訴她怎麼面對未來的疼痛呢?
    .
    頭痛大致可以簡單分為急性跟慢性的,急性的頭痛像是宿醉、感冒、中暑或是睡眠不足等所造成的頭痛,這部分頭痛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可能只需要吃點藥或是簡單的按摩針灸就可以好很多了,就像直球丟過來,球棒一揮就能打擊出去,但是慢性的頭痛可就沒這麼簡單了,像是偏頭痛、腦部基底動脈缺氧、內分泌失調、循環不良或眼壓高引起的頭痛等,這些頭痛往往反覆發作,疼痛嚴重時甚至會像被敲打被撞擊一樣,而且纏綿難癒,簡直就像是已經滲入體內的疼痛黏膠,難以根治。有些頭痛甚至是經過最嚴密的科學儀器檢測也無法查出問題點,讓人痛得不明不白,甚至活在疼痛的陰影之下。
    .
    中醫對頭痛的治療可以有很多變化,從最常見的藥物、針灸,到拔罐、放血和耳穴治療,每個治療方式都有各自的效果與適應症,臨床上交替並用,內外合治,往往可以收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因此在治療上有相當大的優勢與療效,然而中藥飲用的部分是需要辯證論治的,依據體質作調整才會有最好效果,我們臨床最常碰到的類型有以下兩種…
    .
    1)氣虛血弱型: 您是否容易疲倦、沒有活力,容易肩頸僵硬痠痛,容易怕冷、手腳冰冷呢? 如果是的話很有可能您就是屬於這類型的頭痛,如果不確定可以看看鏡子中自己的舌頭作驗證,如果舌頭顏色是比較偏淡紅甚至淡粉色、或者加上舌邊有蓮花狀齒痕,那就更加符合氣虛血弱型的頭痛,這類型的頭痛常常見於長期睡眠不好、久坐辦公室、循環不良的人,這類型的頭痛治療我們會以補氣養血為主,歸脾湯、人參養榮湯、葛根湯等都是常用的方藥,在家可以泡中藥茶飲如黃耆5g、紅棗2-3枚、枸杞子5g、麥門冬6g,劑量最好再按醫師指示調整,平常按壓的穴位像是風池、百會、合谷、曲池。
    .
    2)肝火上炎型: 您是否容易煩躁、發脾氣,容易口乾舌燥,容易頭昏頭脹呢? 如果是的話您可能就是屬於肝火上炎的頭痛,請看鏡子中的舌頭加以確認,如果舌頭顏色是比較偏深紅甚至暗色、或者加上舌苔呈現黃色,那就更加符合了。肝火上炎型的頭痛常常見於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血壓控制不穩、飲食不節制的人,這類型的頭痛治療我們會以降火清熱為主,龍膽瀉肝湯、茵陳蒿湯、大小柴湯等都是常用的方藥,在家可以沖泡的中藥如鉤藤6g 金銀花3g 生甘草3g,平常按壓的穴位像是太衝、陽陵泉、液門。
    .
    除此之外,頭痛還可依據不同的部位作經絡劃分,舉例而言,側邊頭痛是屬於少陽頭痛,因此可選擇肝膽三焦經的用藥與穴位,另外還有正頭痛、後腦痛、與全頭痛,這部分較為艱深、需要有經絡的知識才能加以貫通,可以向專業中醫師加以諮詢。最後,頭痛的原因常常與情緒、環境和壓力相關,適度的休息和深呼吸、保持情緒的開朗,當頭痛來臨時按壓穴道、拉拉耳朵都會有一定的幫助,由於頭痛的原因有很多,各位平時一定要瞭解並觀照自己的體質,因為如果中醫藥能對證時,您將會驚訝於它所呈現的效果。
    .
    .
    ---
    歡迎自由參訪...
    連醫師陪您看中醫:www.bestdrlien.com
    連醫師的fb粉絲團: https://goo.gl/Gik2Kb
    皇脈fb粉絲團:http://0rz.tw/l9Nqy
    養生養身大家庭:http://0rz.tw/brqOp (打屁、開槓社團人員招募中)

  • 太衝穴放血 在 煲湯媽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3-12-16 10:30:47
    有 0 人按讚


    自從嫁給爸比之後,按摩這事是從害怕到愛上,記得剛結婚時婆婆因為我的爛身體每天早上在送老公上班之後就為我腳底按摩,每個人聽到都說 "哇!你好幸福呀!",但卻不知那可是當時我每天最害怕的時候,因為婆婆鐵掌一出就會聽到我殺豬般的尖叫,叫到婆婆跟我說"別再叫了,鄰居以為我打媳婦呢!!" 但隨著婆婆耐心的"服務"與講解,漸漸我明白了按摩這回事,也難怪爸比身體有狀況不是看醫生而是看媽媽,還記得拍拖時我曾經因為忽然頭劇烈疼痛叫爸比給我買頭痛藥時,爸比二話不說招了計程車帶我回家...看媽媽,婆婆立即放下手邊工作,兩手在我身上捏抓了一番,我就神清氣爽了,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爸比跟我都會些保養工夫,回來台灣之後我們總抽空為彼此身體來趟全身的 "刮痧、拔罐、按摩"做為日常保養,而不是等到身體這疼那疼才來處理,我覺得大家都可以來學上一學,平常就給自己保養,不要整天有點甚麼就看醫生,常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做自己的醫生!! 【煲湯媽咪】

    「腰痠背痛得完全坐不住。」、「老是疲憊不堪,動不動就覺得累。」、「腦袋糊得像團爛泥,擠不出任何新點子。」……相信這是不少上班族共同的心聲,「壓力太大、體力變差、老了吧!」我們默默在心裡歸納出這些答案。

    那其實是內臟衰弱的警訊,前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名中醫陳旺全一語道破。

    中醫的五臟六腑指的是心、肝、脾、肺、腎;膽囊、胃、小腸、大腸、膀胱、管轄心血管循環的心包,加上主掌內分泌系統的三焦,合稱十二臟腑,而連結臟腑的情報系統就是負責輸送「氣」(能量)、「血」(滋養物質)的十二條經絡。

    陳旺全解釋,一旦經絡堵塞、氣血受阻,內臟就會失衡,身體自然不適,長期累積就成了疾病。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平常看起來還好,卻突然內臟衰竭而死,可見保持經絡暢通是維持機腑機能的重要關鍵。

    十指連心。人體十二經脈的起點或終點都在身體末梢,其中六條走到雙手,停在十根指頭,打開手心有三條陰經走到大姆指、中指、小姆指;翻到手背則有三條陽經走到食指、無名指、小姆指,而另外六條通達腳趾的經脈也可以透過相似的經氣,在手上得到表裡的對應。精通穴位、人稱陳兩針的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治醫師陳玉昇娓娓道來。

    的確,雙手匯通全身經脈,翻開記事本後面密密麻麻的手部穴位圖便可略知一二,既然雙手與五臟六腑密切連結,我們其實可以不用等到頭痛、胃痛、肚子痛……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再頭昏眼花的比對著穴位圖,而是從平常就開始捏捏手保健康。

    開井穴,調節五臟六腑

    如果雙手是能一窺健康的門戶,那位於手足之端、也就是經脈終始點的井穴,就是身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陳玉昇形容。

    《黃帝內經.靈樞》將井穴喻為水之源頭,是精氣所出的部位,對於調節臟腑、氣血、經脈之氣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裡頭也提到,「病在臟者取之井」。顯見,透過井穴,可以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

    循著連接手指的六條經絡及其相應經氣:

    1.大拇指的少商穴對應肺、脾;

    2.食指的商陽穴對應大腸、胃;

    3.中指的中衝穴對應心包、肝;

    4.無名指的關衝穴對應三焦、膽;

    5.小指的少澤穴對應心、腎;

    6.少衝穴對應小腸、膀胱。

    井穴有清熱、醒腦、安神的作用,平時醫師會藉由放血、針灸達到治療效果,陳玉昇則建議,一般民眾平時可以透過井穴按摩來保養身體,精神不濟時,開過十指井穴也能活絡臟腑、重拾元氣。

    開井穴依序是,按壓手指第一個指節以上的指甲兩側,然後再捏緊指甲上下方的指頭,一指大概20秒,十指開過只需要三分多鐘,就能有效刺激。

    此外,指節上也有直接對應五臟六腑的穴位,陳旺全建議,平常空閒時按一按、或用桌上的熱水杯熱敷,也能讓身心更為舒暢。

    按壓食指下的第二掌骨側,速診全身

    除了平時的保養,我們其實也可以從手部窺見身體的健康狀況。

    陳旺全提及,他的臨床經驗歸納,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半有不明原因的頸部痠痛、喉嚨痛、胸痛、胃痛,甚至小指內側、靠近無名指的整條手少陰心經會麻、有緊縮感,所以問診時就會特別留意。

    然而,一般人對經絡循行以及相關症狀的對應並不熟悉,因此,中國全息生物學創始人張穎清提出的第二掌骨側速診法,倒成了方便民眾留意自己身體哪個部位可能出問題的參考。

    全息指的是人體的縮影。張穎清提出,食指下的第二掌骨直接對應全身,從最靠近指尖的位置算起,分別對到:頭、頸、上肢、肺心、肝、胃、十二指腸、腎、腰、下腹、腿足,堪稱是人體縮小版。

    為了示範,陳玉昇將我的虎口朝上,用拇指從頭到尾按壓近虎口的第二掌骨側,前半段沒有特別的感覺,但中後段卻出現明顯異於前端的痠、脹、痛感,到了尾端又還好,陳醫師詢問是否有腸胃、腰部、婦科方面問題,細想,平常確實有腰痛的毛病,而且當天還鬧肚子,看來是有幾分準確。

    雖無法直接確認身體哪裡出問題,不過倒是個做為參考的警訊。張穎清提出,同手對應身體同側,頭部則相反,每天建議按壓2~3次做為保健,可在痛點稍做停留,有益對應器官。

    捏捏手有益無害。只要把平常轉筆、折手指、撕手皮、咬指甲的時間留下來,偶爾關照一下雙手,還能促進健康呢!

    不過陳旺全提醒,局部有出血、皮膚病的人要避開傷口,糖尿病患者感覺神經反應遲緩,小心別太用力壓破皮膚,而孕婦也不建議亂按,以免按錯穴位造成子宮收縮、導致流產。陳玉昇也特別叮嚀,一旦身體很不舒服,還是要透過專業醫師望聞問切找出病因,捏手指並不能達到治病的效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