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天諭藏品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天諭藏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天諭藏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天諭藏品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茜的世界周報》 【94年來首次開放夜間參觀 故宮上元夜令人驚艷】 農曆正月十五,一輪明月爬上了紫禁城上方的夜空,這座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群,600多歲了,依舊光芒四射。 (徐先生/遊客) 之前有來過故宮,但都是白天,晚上從來沒有來過,晚上這次來既能感受到這個(元宵)氣氛,又能更加深刻的了...

  • 天諭藏品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2-24 19:00:01
    有 1,361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94年來首次開放夜間參觀 故宮上元夜令人驚艷】

    農曆正月十五,一輪明月爬上了紫禁城上方的夜空,這座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群,600多歲了,依舊光芒四射。

    (徐先生/遊客)
    之前有來過故宮,但都是白天,晚上從來沒有來過,晚上這次來既能感受到這個(元宵)氣氛,又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咱們故宮的一些文化,可能我們大家一起來氛圍會更好。

    燈光亮起,午門城樓及東西雁翅樓,在燈光映照下顯露出壯麗雄姿。

    (單霽翔/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午門雁翅樓這是紫禁城最大的古建築,那麼2800平米的巨大建築群,通過多種燈光的形式來把它照亮,營造一個喜慶的氛圍

    這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來,首次邀請民眾免費感受紫禁城裡的"上元之夜"。

    (任萬平/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我們現在說的元宵節呢,古代就叫上元節,它是在漢代形成的,它有很多的說法,當然不管哪種說法,它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元素,就是在這一天要張燈,要有喜慶熱烈的氣氛,從漢代一直到後來各個時代不斷的發展演變,從原來的一天發展到三天以及七天 十天等等

    九陌連燈影 千門度月華,這也是紫禁城古建築群,第一次在晚間被大規模點亮。

    (單霽翔/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我們是第一次所以格外的慎重,對於究竟有多少觀眾,他們能夠保證,我們的文物安全,我們的古建築安全的前提下,輕鬆的愉快的來進行參觀

    觀眾自午門入場後,可觀賞點亮後的太和門廣場,當走過近千米長,布滿紅燈籠的故宮東城牆時,可以看到臨近城牆西側的部分古建築也被點亮,耳邊則能聽到暢音閣戲樓傳來的戲曲妙音,繼續步行至神武門,觀眾將有"人在畫中遊"的直觀感受,透過藝術燈光,千里江山圖 清明上河圖等繪畫作品,投影在建築屋頂上,古畫重獲新生,觀眾獲取新意。

    時光荏苒 流年暗中偷換,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從皇帝上朝 後宮權鬥的深宮禁區,成為面向大眾開放的博物院,百年來多少歷史人物在此來去。

    (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李自成 李自成在北京待了有一個多月吧,他臨走的前一個晚上,他在這兒登基 當了皇帝,他是在這兒當了皇帝,那他第二天就走了 (他只當一天就跑了),多爾袞是攝政王,多爾袞嘛 多爾袞就在這兒辦公的

    2005年 <文茜的世界周報>開播,有幸見證了它的"復興之路",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2002年上任就主導了故宮整體維修保護工程,希望用18年的時間,把紫禁城1200棟古建築全部修繕好,武英殿是當年開工的第一座古建築,它興建於明初永樂年間,有600多年歷史,原本是故宮群宮中最破敗的危樓,歷經三年修繕
    如今成為故宮書畫館。

    (陳文茜/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vs. 鄭欣淼/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屋頂看來有新新舊舊,它有些部分保存得還不錯,(是 是) 就是它重修不是整個翻新,(這個宮殿啊,它真正它是同治年間,其實失過一場大火),同治年間喔,(同治年間大火以後重新修建的,新修的),是慈禧時代修的 (對的)

    經過這些年的修繕,故宮向公眾開放的區域,由2012年的30%持續擴大到2015年的65%,再到2018年的80%,許多沉睡中的文物得以展出,在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貼近歷史,欣賞淵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更不能忘記這批文物顛沛流離的過往。

    民國20年,日軍在瀋陽發動九一八事變,迅速占領東北後,國民政府就有了故宮文物南運計畫。

    (僑委會電子報紀錄片段)
    故宮博物院為了保護珍貴文物,從民國21年 西元1932年秋季,開始揀擇重要文物裝箱,雇工綑紮緊實,等到南京的國民政府傳來故宮文物南遷令,故宮博物院已將能南運的文物儘量裝運,民國22年西元1933年2月6日,故宮文物13491箱,連同古物陳列所 頤和園 國子監等機構6066箱文物,總計19557箱中華古代文物
    ,正當日本軍隊逼近北平時,故宮文物已大致運離北平,展開往後10餘年的遷運路。民國22年 西元1933年2月至5月,總計19621箱又72包中華古代文物,由北平西站乘文物列車,途經平漢鐵路 隴海鐵路 津浦鐵路到南京市浦口,接著船運沿長江至上海租界地,民國25年 西元1936年12月,再度啟運至南京朝天宮的庫房,隨著日本從北平一路向南擴大戰線,故宮文物從此三路西進,南路以汽車載運,循長沙 桂林至貴州省安順,同時北路讓文物搭火車到陝西省寶雞,再改以汽車 循川陝公路,走漢中 成都 到峨嵋,中路自漢口採船運溯長江而上,途經宜昌 重慶 宜賓到巴縣 樂山

    關山水路阻隔,艱辛的千里轉運才暫告一段落,孰料國共內戰隨即爆發。

    (僑委會電子報紀錄片段)
    民國33年西元1944年,國民政府在西南戰線告急,故宮博物院緊急開會,典藏於貴州安順的故宮文物,也在抗戰後期進入四川,抗戰勝利,故宮文物先集中至重慶一帶,接著以船運為主 汽車路運為輔,將故宮文物運回南京朝天宮。中華古文物一共5522箱,分三批從南京運抵基隆,存放於台中糖廠倉庫,直到民國39年 西元1950年4月下旬,始存入霧峰北溝庫房,這批故宮文物在此度過十餘年的歲月。這是來台之後,整理文物箱號的標示,說明從北平 上海到台灣的編號,民國54年 西元1965年,位於今日台北市士林區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正館落成,故宮文物再度從台中遷運至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至此正式恢復

    城市的興衰 國家的苦難,這些寶貝都見證了。北京故宮建築絕世,台北故宮藏品一流,北京故宮存放了150萬件文物數量取勝,台北故宮收藏65萬件極品價值連城,而在文創發力的當下,兩岸故宮又各自激盪出新的創意火花,皇帝手諭"朕知道了"可以變成創意膠帶,運用現代科技也能讓帝王的一天成為有趣的遊戲。

    (聲音來源:北京故宮資料信息部組長/于壯)
    它會提示你要給皇帝穿那個類形的服裝,每個服裝它都會有相關介紹

    歷史不再是教科書裡生硬的篇章。

    (來自北方的貴族韓熙載 彷彿受到了命運的捉弄)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韓熙載夜宴圖",在APP上以真人結合古畫,重現南唐官吏韓熙載夜宴的歌舞景象。

    (聲音來源:中國北京故宮資料信息部副組長/李瓊)
    在這層呢就是對所有的內容,做了一個相當於是一個目錄,然後點擊這個呢,可以快速的到這個場景去欣賞

    彈琵琶的和跳舞的舞者都來自台灣的漢唐樂府,這是北京故宮與台灣合作的難得案例。

    古為今用 推陳出新,從"新"的角度去看傳統,讓兩岸故宮成為當今最有話題的藝術創意來源。

  • 天諭藏品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2-11 20:00:00
    有 1,051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文藝復興緣起 巨星齊聚烏菲齊美術館】

    烏菲齊美術館的起源,要追溯到西元1560年,當時梅迪奇王朝科西莫一世,邀請建築師瓦薩里,在佛羅倫斯政府大樓,和公爵領地行政辦公室的基礎上,設計出一個具有翅膀般兩翼造型的辦公大樓,義大利語烏菲齊(Uffizi)的意思就是辦公室(office)。

    穩固雄壯的多利克建築立柱,彰顯統治者對希臘最偉大的半神英雄海利克斯男神的崇拜,每個壁龕裡都安放著藝術 文學 軍事領域中,知名的佛羅倫斯人物。

    五年後瓦薩里用走廊,將這座大樓巧妙地以亞諾河上的老橋,與當時新建的比提宮及波波里花園連接,王朝的繼承人法蘭西斯科一世,1581年決定將大樓闢為典藏王朝珍貴藝術品的展示廳,歐洲最古老的美術館就此落成。

    (艾克施密特\烏菲齊美術館館長)
    烏菲齊這座建築以及收藏藝術品的中心,它是由梅迪奇家族創立,梅迪奇家族可以說是300多年來,最慷慨的藝術資助者,他們是如此地心胸開闊,他們只對擁有極致的藝術品感興趣,這種收藏原則即使在梅迪奇家族沒有男嗣繼承之後,得以維繫

    烏菲齊擁有數以千計中世紀到現代的經典繪畫,包括波提切利的《春》,維納斯就像春天的象徵一樣,被「美惠三女神」以鮮花崇拜,更知名的是長髮裸身佇立貝殼之上,在風神的吹拂,春神的迎迓下,隨海浪緩緩推進的《維納斯的誕生》,還有年代久遠的人物雕像。

    數量和品質世界第一的肖像畫收藏,梅迪奇王朝三個世紀以來的王公貴族,以及商人 銀行家 宗教機構熱衷收集作品,持續贊助藝術家,曾經活躍在同一座城市天空下的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 米開朗基羅 拉斐爾的作品,只有在烏菲齊相連的展廳
    能夠如此近距離對話。

    (艾克施密特\烏菲齊美術館館長)
    我們把所有的達文西畫在一個展覽廳,然後我們把拉斐爾所有的畫,和我們擁有的一幅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放在相連的展覽廳,因此我們可以見到三位佛羅倫斯創造力巨人齊聚一堂,他們在16世紀前十年的一段時間裡,同時活躍在佛羅倫斯,他們呈現對話狀態,所以我們這樣佈展,你就可以看到一個藝術家,如何回應另一個藝術家的想法,採納對方的一些理念,做出一些改變,所以在這裡可以呈現出大師彼此對話的情境

    《聖母領報》是天使告知聖母瑪利亞懷孕,基督將要出生,達文西依照真實鳥類的羽翼描繪天使翅膀,因為方才降落所以呈現張開狀態,《三博士來朝》則以神聖而充滿戲劇張力與神祕的場景,呈現對於生命 信仰 懷疑與不可知的叩問。

    (艾克施密特\烏菲齊美術館館長)
    這是一個尚未完成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有超過70個人物在這幅畫裡,它像是一幅素描,但並不是只有一兩吋大小的草圖,而是好幾平方呎的大作,你可以從中看到真正藝術家的思想

    《聖家族》是米開朗基羅唯一留存的木板畫作,主題關於聖母 耶穌與施洗者約翰的誕生,圓形構圖象徵子宮,畫框由他自己設計,淺景深突出主體 模糊背景的描繪,彷彿現今大光圈相機下的作品,人物雕刻般立體具象,為何文藝復興是在佛羅倫斯肇發,什麼樣的城市能夠孕育天才如許。

    (艾克施密特\烏菲齊美術館館長)
    因為佛羅倫斯思想開放 非常開放,所以佛羅倫斯不僅富有,佛羅倫斯還是一個經濟中心,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貿易中心之一,實際上是國際貿易中心 ,他們某種程度來說也像是當時的"矽谷",因為所有的研究人員都被齊聚這裡,人們有思想和言論的自由,至少在文藝復興時期最初的幾十年裡,人們可以跳出框架思考,甚至提出不同於教會諭令的看法

    孵化達文西 米開朗基羅 伽利略等天才的文藝復興教父是梅迪奇家族,這個15至18世紀中,在歐洲勢力強大的名門望族,以羊毛紡織加工起家,因為金融業務走向發達之路,曾擁有歐洲最興盛最受尊敬的銀行,產生四位教宗,多位佛羅倫斯統治者,兩位法蘭西王后和歐洲王室成員,對藝術和建築的襄贊,是給後世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所以大力贊助藝文的原因,熟諳義大利歷史文化的張安平說因為梅迪奇家族是富商。

    (張安平\雲朗集團執行長)
    就是對Christian來講的話,經商賺錢其實是一個邪惡。然後他唯一的可以做法,就是說我今天經商賺的錢是幫助這個城市,是幫助這個宗教的。就不是邪惡。變成他要正當化他賺錢的目的,他的正當性,就開始有很多的公共建築物 就是城市的發展,它的藝術的發展

    作家艾瑞克魏納在《歡迎光臨天才城市》書中指出,當時教會推出的「贖罪券」,正是精緻的藝術品和建築物出現在佛羅倫斯的重要原因,歷史學家威爾杜蘭形容這個,即使不是世界首富,也曾是義大利財力最雄厚的家族,相當擅長在「藝術的吐納之間」,「釋放財富的芬芳」,文藝復興某種程度來說,其實是被罪惡感推動的
    人類直到現在,依舊在享用它最華美的果實。

    (蔡國強\藝術家 vs.文茜世界周報記者/屈繼堯)
    其實是整個時代創造了文藝復興,藝術家只是成了文藝復興的那些結果之一,我們今天的各種各樣的政治的,這種人權啊 自由啊,還有個人的空間啊,個人的價值啊等等,都緊緊的跟文藝復興那時候聯繫在一起的。(所以它最重要的精神應該是什麼),是一種給個人空間和一種自由的精神

    法國哲學家伏爾泰曾說,成就一個黃金時代需要的是「財富與自由」,佛羅倫斯曾兩者皆具豐盈不缺,至於文藝復興最璀璨的標記烏菲齊美術館,能夠四百多年屹立不墜的關鍵性原因,得歸功於一位女性的遠見 安娜瑪利亞梅迪奇,她在1737年弟弟過世,家族男性斷嗣時,毅然決定將所有家族藝術藏品轉讓給新王朝,附帶條款是所有收藏不可流出佛羅倫斯,從此確保烏菲齊的藝術珍品,永遠福澤這座文藝復興之城。

    採訪撰稿/屈繼堯 攝影剪輯/溫明書

  • 天諭藏品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3-03 18:00:18
    有 90 人按讚


    #好過日考察系列第十八:柏林猶太博物館
    圖:好過日特派員
    文:陳信諭 醫師

    今天是另一個高雄歷史上傷痛的日子。好過日考察系列,就來到近代史上遭受過無數傷痛的五朝首都柏林(第二、第三帝國、威瑪共和、民主德國、聯邦德國),看看德國人如何面對自己製造的歷史。

    繞著柏林猶太博物館走,第一件事是發現這座建築沒有出口,必須從隔壁的博物館舊廳舍進入,潛進地下,經過狹窄的通道才能抵達。兩座量體間的關係,象徵了德國人與猶太人過去的糾葛與隔閡,同時又表示德國人和猶太人的歷史是不能分離的。館藏中大量展示了猶太人對德國歷史文化產生的貢獻與生活痕跡,與數百年來反猶主義直到大屠殺交互呈現。

    1978年,猶太博物館成立,但僅是柏林博物館裡的一個分部。1989年,猶太裔建築師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獲得此館增建案競圖首獎時。猶太博物館要不要從柏林市立博物館的一部分,提升為獨立主館,還在論戰中。甚至連柏林市議會都曾投票認為,不需要為了「少數人的傷痛」特別來建立猶太博物館。

    直到1995年,當時負責猶太博物館部門的藝術史學家Amnon Barzel ,呼籲要從「少數猶太人」的角度去敘述「多數主流社會」的歷史,再度引起社會關注。 在兩德統一的歷史背景下,東西德歷史博物館館藏合併,發現更多猶太相關藏品;首都遷回柏林,讓德國政府與國際都更重視德國對過去納粹罪孽的懺悔與紀念;加上李伯斯金建築設計的強烈象徵意義廣為流傳,都起到推波助瀾作用,讓市議會改變心意,通過「猶太博物館」的成立。

    有人說,這座博物館與其是「典藏與展出」藏品的地方,不如說本身就是一座「猶太大屠殺記念碑」。

    博物館的平面呈鋸齒狀,像是大衛之星被裂解後的型態,每一兌角都指向過去猶太人主要社區。建築的表面是深色鍍鋅鋁板覆蓋,不規則開口就像是被鞭打的傷痕。建築的動線在入口處的地下分叉,分別是通往「大屠殺塔」的大屠殺軸線、通往「流放花園」的流亡軸線、和通往常設展區的延續軸線,象徵猶太人的命運與歷史的延續性。

    在永久展區內,參觀者會看到鋸齒建築包圍,特地留下的留白天井,建築師稱為「虛無」,象徵猶太人在德國歷史間的缺席(與話語剝奪)。參觀過程中,建築帶來的巨大壓力與象徵意涵,與館藏呼應,呈現了德國猶太人歷史的命運重量。

    2001年開館後,猶太博物館次年便成為柏林到訪人次第二多的博物館,除了吸引觀光客體驗德國歷史外,好過日特派員到訪期間,也看到相當多的學生團體在老師帶領下參觀,體驗歷史的傷痛,避免重蹈覆策。

    從納粹到柏林圍牆,柏林一連串的歷史傷痕,也成了遊人對這座城市的印象,從「歐洲猶太人紀念碑」、「恐怖地形圖」、「抵抗博物館」、「霍恩軒豪森監獄紀念館」、「柏林圍牆紀念館」。在這裏,我們看不到納粹或共黨符號的保存或「公平呈現」,沒有鄉愿式的合理化歷史,沒有「存在即合理」的論述,絕大多數公民願意捍衛聯邦德國的價值,也就是自由、人權、與民主的價值,並呈現給下一代,以及來到他們國家的所有人:記憶過去、記取教訓、永不能忘。

    #德國 #猶太博物館 #轉型正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