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鄉愁/不是在別後才湧起的嗎——淺談《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
畢竟月亮說話一開始就答應大家要分享文學對話,總不能每天氣氣氣氣氣就氣飽了還要減肥。
2003年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一系列七冊,在統整原住民族作家作品跟做出作品「定位」的工作上,成為了目前做原住民族文學...
【書摘:鄉愁/不是在別後才湧起的嗎——淺談《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
畢竟月亮說話一開始就答應大家要分享文學對話,總不能每天氣氣氣氣氣就氣飽了還要減肥。
2003年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一系列七冊,在統整原住民族作家作品跟做出作品「定位」的工作上,成為了目前做原住民族文學評論最重要的叢書。從詩歌、小說、散文到評論,這十幾年來,原住民族文學的定義、原住民性在文學中的表現,或者原住民族文學的不同面向,你都可以在這套叢書中看見一些論述的端倪,或與之對照當代的台灣文學作品。
孫大川於介紹裡說原住民族詩歌嘗試跨越漢語詩語言密度的要求,比如族語/漢語節奏的掌握跟詞彙如何轉譯,將成為讀者閱讀的門檻。十幾年過去,寫作的環境有很大的轉變,詩歌風貌也不斷更新,年輕詩人輩出的當代,漢語節奏跟意象營造已經不是難事,而族語如何轉譯的問題,或者如何被接受被看見的問題,在歷屆原住民族文學獎的評選下,也浮上檯面。
如果大家有時間觀察一下,所謂好的原住民族詩歌作品,與漢語/原住民族語如何結構的權力競逐息息相關;好的原住民族漢語詩歌作品,是在好的漢語現代詩結構下談論如何凝鑄意象、如何言語,「轉譯」如果是根據原住民族語的邏輯構建,很容易會被視為一種矛盾的寫作現象,而不是打破漢文閱讀脈絡的嘗試。當然,直至目前為止,我們也並未看到主流原住民族詩人有反轉/翻轉邏輯的宣告,這並不是指責他們向漢語詩「投降」,而是站在創造與再創造的詩學觀點,呼籲原住民族文學不應過於附著主流漢語現代詩觀點,甚至應該勇於挑戰現存的原住民族文學美學觀點。
在這一系列關於美學的討論當中,「(身為)原住民的文學」常常與「原住民書寫原住民題材」互相連繫;過去在相關的文學獎場合,因而有「原住民如果不寫原住民的題材究竟是不是原住民文學」的問題。這裡我們想說,「原住民」在泛政治指涉的自我認同面向,同樣會影響大家如何判定原住民族文學的「特質」,「原住民」的道德審美光譜從政治/文化/歷史的共同體到僅僅是宣稱居住於島上的住民之間,原住民文學的期待與被期待也在這兩端游移。
也就是說,今天我們在看原住民族文學,有沒有開放觀點去理解這種文學性的觀察,其實是映對著一個龐大而複雜的認同集合體,如果不同部落跟家族有著不同的微型歷史,對應到模糊的原住民自我宣稱,是否真的可以那麼「沒有原住民性就沒有文學性」的言之鑿鑿?
以上決絕好惡,過去在原住民族漢語詩歌文學的品味尤其明顯。詩歌要如何避免原住民文化被符號化的危險,這個問句其實就反映了上述的論點,符號化是詩歌寫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原住民文化會被符號化的擔憂,說明原住民文化內部有各式不同層面的文化象徵跟人群動態,不能以一蓋全。因此答案也很明顯了,不同族群與部落的寫作狀態,本來就不能用泛政治的原住民宣稱、或者人類學田野分類以降的原住民宣稱,取代美學觀點的討論,甚至奇特的演變為困擾了歷屆文學獎評審(或評論者)的問題。
想說簡單談一下結果就變這樣(攤手)。借徐國明在〈弱勢族裔的協商困境——從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來談「原住民性」與「文學性」的辯證〉的結論,原住民族文學迄今的辯證仍不脫如何擺脫「異質文化想像」和如何透過文學重新建構「原住民性」的自我認同狀態。藉由第一編詩歌卷的分享,也說明一下我們的看法跟觀察。
(徐國明〈弱勢族裔的協商困境——從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來談「原住民性」與「文學性」的辯證〉刊載於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2期)
#書訊
《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
出版社: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3.3
ISBN:986-7810-25-2
#書介 #書摘 #評論
#原住民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