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天地無用作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天地無用作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天地無用作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天地無用作者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蝶衣:月之南北交的啟示》 這一年,我過得動盪,有些新的開始,但也感受到不少限制。頭腦威力無窮,促使我往更浩瀚的知識領域深鑽,檯面上的工作很四爻,新人舊人來來往往,精神面的二爻再深居不過了,感受到重回子宮的寧謐。 如此氛圍,讓我開始注意到月之南北交的環境舞台。當直覺越來越甦醒,我逐漸能夠了解,人...

天地無用作者 在 周靈山 Elizabeth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7 02:59:59

終於,我放了一段黑豆粥上Facebook和YouTube,滿心歡喜滿有期待的。雖然,我並沒有幻想過自己會因為一段短片而呼風喚雨,但我卻沒有想到,會落得「雙位數字」的結果。 . 黑豆粥的觀看人數,只有80。 . 是片段太少吧?好,我再出一段芝士蛋糕⋯觀看人數95。 . 我的心裂了。我自知不是最好,卻沒...

  • 天地無用作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31 13:43:24
    有 67 人按讚

    《蝶衣:月之南北交的啟示》

    這一年,我過得動盪,有些新的開始,但也感受到不少限制。頭腦威力無窮,促使我往更浩瀚的知識領域深鑽,檯面上的工作很四爻,新人舊人來來往往,精神面的二爻再深居不過了,感受到重回子宮的寧謐。

    如此氛圍,讓我開始注意到月之南北交的環境舞台。當直覺越來越甦醒,我逐漸能夠了解,人際的流動、行為與意識的變遷,以周遭環境為場景,輪番上映著自己現階段的主要課題。占星學標記南交為前世軌跡,而北交則象徵今生命定,從南交挪步至北交的過程,對我而言,正如同褪去綺麗蝶衣,輕裝簡履邁向天命核心的行旅。

    周末,參與了Jessica和飛仙的線上分享,主題之一,就是月之南北交。遠端看著兩位2/4成熟又獨到的詮釋,ppt內容與線上背景的設計,形成詼諧而引人入勝的端景,曾經困惑我的,一目了然,對於將來要去的目地,再無懸念。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熟成到這樣的溫度與厚度,幫助更多人區分個體的差異,當生命之流出現翻轉時機,能即時感知與辨識。

    線上來不及講的,我來這裡交作業。我的月之南北交,黑色個性的設定,由閘門63步入閘門64;而紅色基因的設計,則從閘門22走向閘門47,所有閘門全屬一爻,細細回想,我和一爻的朋友的確緣分很深,從工作、交友到家庭,數不清的1/3、1/4、4/1、5/1。就連在學習人類圖的天地裡,碰到一爻的比例,也超過半數。

    2/4的設計,生活在一爻的環境中,是順是逆呢?坦白說,一爻和四爻的共振,並未讓我感受到太多橫阻,唯一使我覺得麻煩的,是二爻必須不斷地「解釋」,說明「這個…不就這樣這樣就好了嗎?」,到底是哪樣哪樣;認清「這就很簡單啊…」的神邏輯,其實只有我們自己覺得簡單。

    二爻某部分的向外投射,如同Jessica和飛仙所形容,就像把自己認知到的小世界,對外推展成全世界,以為大家都和我們一樣,所以解釋這麼多要幹嘛呢?大家想的不都是一樣的嗎?更何況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引發二爻的興趣,而二爻對於自己不擅長的,絕對不會浪費時間,一開始就會閃退。

    雖然「解釋」使我心生厭煩,我心中的os時常是:夏蟲不可語冰,簡直對牛彈琴。但身處於一爻探勘鑽研、實事求是的舞台,我不得不重新養成自己對於知識吸收的胃納、反芻與推敲各項事實之間的關聯,在協助團隊做出結論與決策之前,會再次回過頭去驗證我們所仰賴的資訊基準,是否夠牢固、不互相衝突。這恰好也是頭腦中心63與64閘門擅長的,而隨著人生舞台的推移,周遭人與事考驗我的,已不再是單純利用「歸納」或「演繹」爬梳與解答疑惑的科學化流程,而是,如何從過往成千上萬的海量記憶與影像,為生硬的、未知的困惑,提煉深入簡出的註解,形成意義。

    在這一年,我身邊陸續出現了一些高手,他們精通的領域,從東方的周易紫微,到西方的占星靈數,當中還有嫻熟能量與靈性服務的工作者,我從來不知道我們的距離這麼接近,不得不讚嘆造物鋪陳的玄奇,一切發生得不偏不倚。我們因為一些抽象的問題而有所交集,像是,活到人生下半局,重新思考,這真的是屬於我們的局嗎?又或者,在過馬路和吃早餐的時候,感應到某些說不上來的召喚,清楚知道,自己不屬於某些地方,有些關係,應該關閉或開啟。

    連我也疑惑自己該不會到了更年期、是不是瘋了的當下,這些人告訴我,不是的,你要相信自己,把自己交託給宇宙更深遠的安排。攤開他們深耕多年的本領,有和人類圖高度相關之處,可作為後盾與援引,也有完全殊異的蹊徑,行走其間,時空與思緒都變得緩慢,觀看事情,多了一些換位後的慈悲。

    原本我不是很能理解由22閘門過渡到47閘門的氛圍,但如果搭配星象中的南北交位置來看,有豁然開朗的景象。我的南交位於雙魚,北交坐落處女,慢慢咀嚼文本,果然頗符合年少時期的懵懂爛漫,耽溺於自我世界無法自拔。我一直以為中年的謹慎自持、一絲不苟,是出自於終為人母的築巢心理,沒想到這是為了人生終極目標,做好應該的準備。

    是的,我前半生的活動舞台,嘈雜異常,充滿情緒的張力、跟出其不意的衝擊與混亂,我的本性,其實不擅長應付這麼多繁瑣的細節,不時選擇龜縮準備長唸阿彌陀佛,然而環境一次一次拉扯我出山,最後不得不與細節和平共存,在龐雜的人世,維持吞吐坐落的優雅。

    若要老實講,我從來沒有喜歡過「細節」,雖然我看起來很樂在其中,但我更喜歡與整體保持觀看的距離,「細節」使我覺得被「圈限」,呼吸困難。不過,北交的課題,恰恰來自「圈限」,如何在細微之中,讓自己活得專注、規律、踏實,學習在有限的框架之內,重組效能和秩序,將渾沌不明的概念化,使大家得以遵循;透過治癒自己,幫助受傷的可得醫治與啟發,如此,便能走出服務與貢獻的大格局。

    從前打game,我特別偏好靚裝avatar,出場氣勢便震懾三分,現在,我明瞭到,重裝無用,真我無敵。

  • 天地無用作者 在 榮格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20 22:06:42
    有 8 人按讚

    文章轉自Aletheia Pan

    今早讀愛智者林投姐的故事分析,真的好有感觸!鬼故事很恐怖,但更恐怖的是,這些故事卻是我生活中的日常。
    在我的工作場域當中,存在著許多主流社會以外的邊緣人。這則林投姐的故事,就令我想起許許多多在我長長的服務生涯中所見的無力母親。他們的孩子在學校的問題行爲既多、且激烈,當我發現針對孩子本身所進行的調整與行為介入施力困難,而過去所學的一切方法幾乎是毫無用武之地,正好那也同時是我個人有意識地進行個體化歷程的起點,我開始學習著觀察,推動這一切連鎖反應背後的心理動力究竟為何?而我身處的角色,能夠如何打破這個連鎖反應?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會認為孩子的問題行為就是屬於孩子本身,我們要解決問題就要解決孩子本身的問題,但如果問起在教育現場的工作者,絕大多數都會知道,孩子問題來源絕非始於孩子身上,反而孩子經常是一面鏡子,清清楚楚地呈現、映照出孩子身後家庭的模樣。當家庭的模樣開始改變,孩子的模樣也會隨之改變。
    這學期我有個孩子,國中就有拒學的紀錄,國中的個別化教育計畫就載明了經常就是有一天沒一天地上學,混到國中畢業。九月開學,孩子完全沒有出現,家長也完全聯繫不到。一直到十月中才聯繫學校說要註冊。註冊前一週,媽媽帶著孩子來學校先找我面談、認識環境,我才第一次仔仔細細有機會端詳這對母子。
    母子二人看起來都十分羸弱,媽媽說自己身上還有車禍舊傷,孩子期初沒有立刻註冊也是因為發生車禍,現在還不是很強壯。我問說怎麼不接電話呢?卻顧左右而言他地不回話。後來班上另一個孩子的母親打電話給我,告訴我,這個孩子的媽媽總是躲著老師,很難找。問孩子現在終於要來上學了,有沒有想問老師的事情?
    孩子看起來蒼白瘦弱,眼神卻是還算機靈閃亮的。我們坐在烘焙教室旁的教師休息室談話,他閃著一雙眼睛不停掃描未來的同學們,看起來有點不安。我問他:「你有擔心的事嗎?」孩子問:「會有人欺負我嗎?」我說:「你國中有被欺負過嗎?」他說有。我說:「如果有欺負人的行為是違反校規的,老師也會教你如何保護自己。如果你知道怎麼保護自己,你就不會被欺負。欺負只存在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人身上。」他點點頭,安心一點。但一旁的媽媽卻開始擔心起來,一直說自己的孩子很弱很怕被欺負,要老師一定要好好保護孩子。接著我們一邊參觀一邊互相了解學校與家庭雙方的現狀與期待,才慢慢拼湊出這個家庭的形貌。
    孩子的爸爸在他小六的時候就離開了,他還有三個兄姊,現在都已各自在工作了。媽媽年紀看起來並不大,我猜測很年輕就結婚,然後一口氣生了許多孩子。孩子說:「我媽媽身體很不好,哥哥姊姊都會照顧她,可是哥哥姊姊都長大了,他們以後就不會在,所以我要保護媽媽、照顧媽媽。」
    在這裡我看見的是一個年輕就失去丈夫守寡,失去生活動力的母親,孩子們也許很乖巧,加上一直有社福單位的支持和服務,前面三個孩子都長大獨立了。最小的這個和母親的連結最深,當後來開始來上學之後,卻又漸漸開始遲到、請假、缺席、不聯繫......,並且告訴我他不想來上學。我問:「那你又為什麼要來呢?」他說:「因為媽媽要我來。」「媽媽要你來怎麼不能每天把你叫起床呢?」「因為媽媽也起不來。」
    孩子在學校是乖巧但膽怯的,容易受到驚嚇,卻總是表現得一副鎮定的樣子,冷冷地觀察其他人來瘋的同學們,看得出來脆弱,但是有種被迫的早熟。
    在這裡我們已經開始可以看得到這個故事是否與林投姐的故事有著些微的重疊呢?年輕就進入婚育生活的女人,陽性面一直潛藏在自己的身後,也許丈夫離去之後,原本是一個能夠發展自己陽性力量的契機,但社福單位很快接手,補足了那個空缺,卻少了一點推力去推動她這個重要的發展。
    於是形成了什麼局面呢?這位母親的力量不但無法轉化為一股拼搏、求生的陽性動能,甚至往母親的陰暗面發展,她無法再給出母性的滋養、支持、關懷、生活照顧,而是成為一個黑洞,不僅無意識地將孩子轉為自己的替代性伴侶,並且把孩子的心靈與自己乾涸不再發展的心靈綁在一起,使得孩子逐漸失去鮮活的生命力。她無法展現正向母親的原則:給予、滋養,成為了負向的母親:吞噬、終結。
    看見這件事之後,我思考,在這個故事當中,若我們不要故事走向死亡的結局,那麼應該補上的角色,是什麼呢?
    我閉上眼睛就看見一個大黑洞的意象。這黑洞將一切可以吸入的全都納為己有,卻無法吐出些什麼。我站在黑洞邊緣,避免讓自己成為那個被吸入的一份子,我看見這孩子在黑洞邊緣掙扎著不讓自己掉下去,卻根本沒有力氣爬出來。
    於是我採取了「那我就讓你掉下去吧」的立場。我補上一個陽性的角色,迫使這兩人「必須採取行動」,製造一個「我們必須做點什麼」的局面,打破那個一直以來等待他人給予、配合、救援的黑洞模式。
    順著一次孩子隨口說他想休學想去工作的話。我說好,反正你想工作,不必在學校浪費時間(我是真心的,可不是做戲。因為我本不覺得人人都該上學,既然不想上學,想工作,那你就去。大不了後悔了,明年再註冊)。明天我就開始幫你申辦休學手續,也會通知媽媽來學校簽名辦理。因為你沒有辦法每天穩定出席,負起你該負的責任,學校也沒有義務給予你學分和學位。
    這孩子國中三年可以說是混畢業的,實際上學天數沒有幾天。因此不到我說這句乾脆休學,他依然是不痛不癢的。當我毫無懷疑地建議他休學,明天就不用來了,他反而開始猶豫,說媽媽不會准。我說那我打電話給媽媽請他准吧。(媽媽當然不會准,因為沒有上學就沒有補助了。)
    當我很嚴肅地告訴媽媽,以他不穩定的學習狀態,這學期不會拿到學分,繼續讀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反正畢業證書也拿不到。媽媽很遲鈍但是也很驚訝地說:「怎麼會這樣?國中都可以讀畢業啊!」我說:「沒有努力就沒有讀畢業這種事。休學吧!去工作也很好。」媽媽越來越緊張了,說:「他高中沒讀畢業哪有什麼工作可以做?」我說:「他又沒有來上學高中怎麼會讀畢業?」媽媽才說:「好啦我會叫他去上學啦!不要休學啦!」
    我說:「這要看你們努力的程度。從現在開始到學期末如果能夠穩定每天出席,我就願意讓他繼續讀,如果到下學期又開始無法出席,那也就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了。」
    我看見了在這個故事裡,我遞補的角色,叫做「缺席的父親」,而我剛好是一個父親能量很旺盛的人。
    那天開始我看這孩子每天雖然看起來勉強,卻開始能夠「拖著自己」每天出席。即使整個人蒼白病厭,但我開始一點一滴指派給他各種發展陽性力量的任務,像是課程時當小組的組長、堅持完成困難又需要耐性的任務、堅決地和其他人溝通等等,感覺這個孩子終於像其他人一樣開始慢慢適應了學校的生活。
    我問他,你改變好多,是什麼讓你改變?
    答:
    1. 因為我養了一隻貓叫我起床,就在我決定不要休學那天。
    2. 因為你我才來的不然我討厭學校
    3. ......... 看一眼旁邊的女同學。
    綜合三個答案,就結論一下,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逃脫服向母親的吞噬?
    1. 補足孩子生命中缺乏的陽性動能:推動、規範、給予社會現實的自然後果、訓練、強化生活的基本技能。支持孩子但非給予壓迫。
    2.幫忙把阿尼瑪投射轉移到母親以外的對象......(誤)
    這件事最後算是以容易的方式解決。實際上採取行動的時間少,但觀察整個局面,思考與盤算所投入的時間多。我認為如果我沒有讀那麼多神話、不了解人類整體心靈的共同運作模式,我肯定會停留在表面打轉,甚至為了學校總是千方百計要把學生留住不鼓勵休學的態度苦惱不已,或是為了我居然要讓學生休學這種想法而感覺自責或不負責任。
    這學期還有很多其他的故事。當我翻閱著愛智者精彩的文字,以及十分務實在教育現場的應用,我理解到我們是同路中人。榮格心理學並不虛無飄渺,理解這些故事背後的原型與運作原理,他們能夠非常踏實地運用在生活當中,也能使我們更認清自己與他人現下的生命處境,我們該如何踏出下一步。
    並且更加謙卑而且深刻地認識到:生命之道無他,只有謙卑地呈上我們空空的雙手,接受生命給我們的一切,無論是痛苦或者甜美,每一刻當我們首先自認無知且心甘情願地領受「why me?」,隨之而來的轉化與圓熟,會是此生最大的祝福與恩典。
    由於這份學習榮格心理學應用在工作實務上的效益,當我知道愛智者不在台中辦理簽書會時真是非常失望,因為有很多想要討教交流來著!便留言邀請,也很感激愛智者與社長兩位真的義氣相挺一口答應。之前太過忙碌都沒有好好發心得文和宣傳文,今天終於結業式了!也讓我用這篇文章,來記錄一些小小的故事,並且誠摯推薦台灣第一本真正結合榮格心理學與教育、終生學習,實務性與應用性極高的榮格讀物。
    特別是台中的朋友,千萬別錯過與作者會談的機會喔!
    報名連結在這裡!
    https://pse.is/postc21
    第一次請各位朋友幫忙轉貼我的文章分享!如果您喜歡與認同!

  • 天地無用作者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6 21:00:05
    有 414 人按讚

    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吳晟
     
    這裡是河川與海洋
    相親相愛的交會處
    招潮蟹、彈塗魚、大杓鷸、長腳雞
    盡情展演的濕地舞台
    白鷺鷥討食的家園
    白海豚近海迴游的生命廊道
    世代農漁民,在此地
    揮灑汗水,享受涼風
    迎接潮汐呀!來來去去
    泥灘地上形成歷史
    稍縱即逝的迷人波紋
    這裡的空曠,足夠我們眺望
    足夠我們,放開心眼
    感受到人生的渺小
    以及渺小的樂趣
    這裡,是否島嶼後代的子孫
    還有機會來到?
     
    名為「國光」的石化工廠
    正在逼近,憂傷西海岸
    僅存的最後一塊泥灘濕地
    名為「建設」的旗幟
    正逆著海口的風,大肆揮舞
    眼看開發的慾望,預計要
    封鎖海岸線,回饋給我們封閉的視野
    驅趕美景,回饋給我們
    煙囪、油汙、煙塵瀰漫的天空
    眼看少數人的利益
    預計要,一路攔截水源
    回饋給我們乾旱
    眼看沉默的大眾啊,預計要
    放任彈塗魚、放任招潮蟹、放任長腳雞
    放任白鷺鷥與白海豚
    甚至放任農漁民死滅
    只為了繁榮的口號
     
    這筆帳
    環境影響評估
    該如何報告
    而我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多麼希望,我的詩句
    可以鑄造成子彈
    射穿貪得無厭的腦袋
    或者冶煉成刀劍
    刺入私慾不斷膨脹的胸膛
     
    但我不能。我只能忍抑又忍抑
    寫一首哀傷而無用的詩
    吞下無比焦慮與悲憤
    我的詩句不是子彈或刀劍
    不能威嚇誰
    也不懂得向誰下跪
    只有聲聲句句飽含淚水
    一遍又一遍朗誦
    一遍又一遍,向天地呼喚

     
    --
     
    ◎作者簡介:
     
    吳晟,本名吳勝雄,台灣彰化人,1944年生,屏東農業專科學校畜牧科畢業;任教彰化溪洲國中生物科以迄退休,現專事耕讀。 曾以詩人身分應邀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為訪問作家;出版有詩集《飄搖裏》、《吾鄉印象》、《向孩子說》、《吳晟詩選》、《他還年輕》(2015台灣文學獎新詩獎),以及散文集《農婦》、《店仔頭》、《吳晟散文選》等多種。

     
    --
     
    ◎小編 Y 賞析
     
    儘管已經過了十年,當代的我們或多或少都對國光石化開發案有些記憶(也許是吳敦義當年的「白海豚轉彎」論)在雲林環評未過,試圖轉而在彰化濁水溪北岸的潮間泥地設廠的國光石化大廠,對這片珍貴濕地帶來了巨大的生態浩劫隱憂。2010年,在審查專案小組第2次初審會議續開的6月,小說家劉克襄、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徐仁修、詩人吳晟等人與Diane Wilson(美國知名環保運動人士)也在同一天舉行了「全民守護家園」記者會。詩人吳晟在現場朗誦這首新作〈只能為你寫一首詩〉作為抗議。除了文學創作,彰化農家子弟出身的吳晟也多次出現在反國光石化的抗爭現場。
     
    這首詩所要傾訴的情感非常濃烈,從對濕地生態的飽滿意象出發,文中處處都是對於自然萬物詠嘆與愛戀(以及提醒人類該適時地學習謙卑與渺小),以及工廠建設的震驚與憤怒,皆在詩中以簡樸而直白的字句展露無遺:「名為「建設」的旗幟/正逆著海口的風,大肆揮舞」。也因為有具體的抗爭目標,因此這首詩作也遠比詩人大多數的詩更有帶著憤怒與無力感:「但我不能。我只能忍抑又忍抑/寫一首哀傷而無用的詩」。在抗爭場域與利益拉扯,也會時刻伴隨各種角力:冗長繁複的環評、陳情、抗爭、種種行動。文字在巨大的工廠前,看似如此蒼白而哀傷,甚至於絕望無用。
     
    在〈只能為你讀一首詩〉中吳晟如此寫下:「我的詩句不是子彈或刀劍/不能威嚇誰/也不懂得向誰下跪/只有聲聲句句飽含淚水」,我們談生態之重要,談政治的理想與折衝,即使無法立刻看到「成果」,但仍然該談政治詩能如何演繹,又如何可能。生活無可迴避的充滿政治,需要身體力行的行動,也充滿書寫的價值。因此香港詩人陸穎魚談到香港反送中時寫「生活無可避免是政治詩」,猶太裔詩人布羅茨基也曾留下一句非常傳神的形容:「詩人應當干涉政治,直到政治停止干涉詩。」所有人類創作的結晶,都不是超脫於世的獨立存在。
     
    國光石化案最後在眾人之力的反對下,正式宣佈撤回。但這不是終點,不是所謂「公平正義」的勝利,只是階段性的倖存。如何延續(而不只是一個乾枯的名義上保存),這塊土地上還有太多需要被記錄下的聲音。生活和政治一樣,都不是容易的事。以此期許只能為你寫一首詩,但我們仍會在這裡試圖做出更多行動,也繼續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吳晟 #只能為你讀一首詩 #國光石化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9/blog-post_26.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