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約多少錢日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約多少錢日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約多少錢日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約多少錢日文產品中有4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張璽醫師-小兒神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性本善 我的日本友人都記得311 在日本最辛苦的時候 台灣的幫助 謝謝日本疫苗 也期待七月的國產疫苗 分享大家一個 人性本善的故事 因為疫情的影響,自從上週開始,除了兒癌及新生兒團隊,兒科的住院數大幅減量,我們兒童神經科也不例外,許多頑固性癲癇,或脊椎裂等預定檢查住院的孩童都已延後,因此有較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萬的網紅Iku老師/Ikulaosh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家工作也要顧小小嬰兒 真的時間不夠用了! 所以我們這次查了在台灣請一個家政婦是多少錢? 呼呼呼,家裡的拖地掃地都是拜託他的話 可以自己的時間多很多!! - 我可以更多時間跟Puchi桑一起玩 喔喔!他來了!今天就是第一天 結果沒想到來的就是…哈哈哈(笑 發生什麼事情?請看看影片吧! - 然後我最後...

大約多少錢日文 在 ??木昜 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51:57

200204(#🐑のᴊᴀᴘᴀɴ ) 跟你們說阿倍野一定要來啦!!眼睛看到的驚艷是用手機拍不出來的!🥺 就算要另外花錢我也覺得很值得(從上一篇講到這一篇)  大阪自由行的不專業分享~🥰(PART 2🚩)  🇹🇼🇯🇵🐑の九天八夜20歲生日之旅  🔹阪急交通一日券(桃園機場取件) 💵:1...

  • 大約多少錢日文 在 張璽醫師-小兒神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4 00:07:40
    有 509 人按讚

    人性本善
    我的日本友人都記得311 在日本最辛苦的時候 台灣的幫助
    謝謝日本疫苗 也期待七月的國產疫苗
    分享大家一個 人性本善的故事

    因為疫情的影響,自從上週開始,除了兒癌及新生兒團隊,兒科的住院數大幅減量,我們兒童神經科也不例外,許多頑固性癲癇,或脊椎裂等預定檢查住院的孩童都已延後,因此有較多的時間在家裡陪家人尤其是小朋友。陪著小朋友線上上課的這幾天,腦海里一直反覆思考著,到底我想要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週一早上,依照慣例五點起床時,突然腦裡出現了一篇文章,是我九年級或十年級在新加坡國際學校時,我上日文課所讀的一篇短文。我記得,當我讀完這篇文章,眼淚跟著掉了出來。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14-15歲的大男孩,會在課堂上讀文章讀到流眼淚,可見這篇文章對當時的我,所帶來的衝擊。因為是日文,我試著翻譯,介紹給大家。原文是1991年出版的“文藝春秋”,作者是吉田直哉。

    尼泊爾的啤酒

    昭和60年(1985年)的夏天,因為攝影,我在尼泊爾.喜瑪拉雅山下的多拉卡村待了10多天。那是一個位於海拔1500公尺,山坡斜面上的一個村落。水.電.瓦斯等,一般我們稱為“生活生命線“都還沒來到這個村子。雖然村子人口有4500人,不用講汽車,連一條像樣的道路都沒有,也因此對外的交通工具,就是靠兩條腿“步行“。村子的對外道路,都是崎嶇的山路,而且沿路有許多處,被河川或急流所切斷。到了上述的地點,路人就必須冒著生命危險博命一跳。因為路況,無法使用推車,當地的村民都是背或扛著日常用品或行李,一步一步沿著路走上來。因此村民都習慣將行李或物品背至極限,背到不能再背的程度,有時看到一叢草在動,仔細看原來是當地的小孩,為了燃料使用,背著比自己身體還大上好幾倍的玉米葉上山。
     從前的日本也有類似的習慣,當要進入村子共有的山林砍柴時,不能用馬車運,能搬多少下山就看你能背多少下山。人們相信,只背回自己能帶走的量,是被山神所允許的。雖然時代不同,因為沒有汽車可走的道路,使得這個多拉卡村能依然保有山神所允許,對自然友善的生活。
     無法使用汽車,對我們來說,在這裡進行攝影,相當於長時間背著沈重裝備登山一樣,是個極大的挑戰。我們將行李用車載到可到之處後,聘了15位的挑伕將器材及食材運送到村子,因此必須極簡化所攜帶的行李。在簡化的過程中,首先被捨棄的就是“啤酒”。因為啤酒的酒精含量低,考量酒精量,威士忌絕對比較划算。威士忌6支,1人1.5支應該可以撐10天的計算。但是,威士忌和啤酒畢竟是不一樣的。當結束一天辛苦的攝影,看著眼前清徹的小河,很自然的順口而出,說了一句“要是能在這個小河冰個啤酒來喝,一定很棒”。雖然捨棄啤酒是大家討論後同意,我這麼說是違反當初的協議,當我不小心把這句禁語說出口時,提出疑問的不是我的同僚,而是村子裡的少年傑特力君。
    「這個人剛剛說了什麼?」他問了翻譯,獲得解答之後整個眼睛都亮了起來。「如果想喝啤酒的話,我可以去幫你買唷!」
    「….去那裡買?」
    「查理.可特」
    查理.可特是我們把車子停下、聘請挑夫的地點。因為是汽車能到達的最終地點,當然是有啤酒販售。的確當時在那裡的雜貨店貨架上,有看到幾瓶啤酒放置著。但是,到查理.可特,即使以大人的腳程也需要一個半小時。「會不會太遠了啊?」「沒問題,在太陽下山之前我就會回來」。 少年如此興致勃勃,我也就順勢把袋子跟買啤酒的錢交給了他。「雖然有點辛苦,但是可以的話請幫我買四瓶回來。」
    充滿幹勁出發的傑特力君大約晚上八點的時候,帶著五瓶啤酒回來。我們大夥兒鼓掌歡迎他歸來。
    隔天中午過後,來攝影現場探班的傑特力君問說「今天不喝啤酒嗎?」想起昨晚那冰涼的啤酒,「也沒有說不用,但是不會太麻煩了嗎?」「沒問題唷!今天是禮拜六,明天學校也沒上課,我可以買很多伊斯塔回來唷!」
    尼泊爾的啤酒品牌STAR,當地人都唸成伊斯塔。興沖沖地把比昨天更大的袋子,以及足夠買一打啤酒的錢交給他之後,傑特力君比昨日更興致高昂的衝出去,但是這次一直到晚上都不見他回來,等到深夜也還是沒等到他。
    擔心他發生意外,請教了村民們.「你給他這麼多錢,他一定是拿了錢逃走了。」拿到這麼多錢,他可以回去找父母,也足夠他去首都 加德滿都了,一定是這樣子的,村民紛紛這樣表示。
    滿十五歲的傑特力君,其實是來自山的另一邊更偏遠的小村落,寄宿在這個村落通學。我因為攝影有拍到他平時睡在泥土地上的草蓆床,所以還算清楚他生活的狀況。
    在那簡陋的居室裡,每天早上跟晚上,傑特力君用石頭磨碎香料跟辣椒,混合之後加上青菜做成的蔬菜咖哩淋在飯上當成一餐,如此刻苦的用功讀書。即使白天也很昏暗的室內,必須點著油燈趴在床上苦讀的傑特力君,沒有回來。
    去學校向老師說明事情的經過,致上歉意,想要討論一下後續該怎麼處理。沒想到老師也說「不用擔心啦,這也不是什麼意外事件。給他這麼多錢,這一定是逃跑走了。」我咬緊牙根深深感到懊悔,無意間用日本的價值觀,給了一個尼泊爾的孩子難以置信的鉅款,讓本來乖巧的好孩子迷失了方向。但是,是不是真的是發生意外了呢?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是最糟糕的情況。就這樣坐立不安的過了三天,在第三天的深夜,在宿舍的我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
    糟、會不會是最壞的消息,忐忑的開了門,是全身泥濘快虛脫的傑特力君本人站在那裡。
    由於查理.可特僅剩下三瓶啤酒,傑特力君又爬了四座山到別的地方,總計買了十瓶的啤酒。路上因為跌倒不小心弄破了三瓶,說完,傑特力君從衣服裡面掏出三瓶啤酒瓶的碎片,以及找剩的零錢交給我。我抱著他的肩膀,忍不住哭了起來。已經好一陣子沒有這樣的哭了,也不曾如此深深地反省過自己的所作所為。

  • 大約多少錢日文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9 16:21:56
    有 1,803 人按讚

    【那些年的拍貼熱潮】 #秀出你的蒐藏
        
    拍貼文化源於90年代末的日本
    最初原型為自動快照機
    經改裝後提供多樣化的影像編輯
    可加入邊框、文字及各種圖案
    還有連拍等不同拍照模式
    流行於青少年男女同儕間
    藉由交換大頭貼展現友情的親密度
    後來甚至形成一股收集風潮
    以追求限量機型或圖案為樂 
      
    #要先練好連拍的Pose
    #錢包或鉛筆盒一定要放一張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99/8/1
    圖說:陳柏林
    攝影:台北市大頭貼專門店。圖為拍照民眾。
                                 
    歷史新聞
                            
    【1999-08-14/聯合報/38版/流行風】
                    
    我拍!我拍!我拍!拍!拍!
    撞見新世代 對著拍貼機搔首弄姿
       
    【記者莊慧如╱專題報導】當雜誌封面人物、當電影海報主角、和凱蒂貓、美樂蒂合照,這就是新世代最近迷戀上的拍照調調,正因為喜歡,就拍得勤快、拍得熟能生巧,現在真的有人對著機器,可以忘形的裝可愛、裝酷、裝傻......裝得LKK舉起雙手,投降啦!
          
    拍什麼拍?貼什麼貼?
    貼紙、卡片、行李牌、撲克牌
    好膽來拍 就是主角
       
    拍貼?如果你還沒聽過這個新詞,可能有點LKK;大頭貼總聽過吧?哈日一族可能會站出來說:是PURIKURA(Print Club)啦!不管叫什麼,其實指的就是「照片貼紙」;那一台台像電動玩具的機器,叫拍貼機、貼紙機都行,重要的是,現在很多人拍著拍著就上癮了。
    兩三年前還只是單點散布在百貨公司、便利超商裡的拍貼機,去年十月左右開始以加速度成長,除了單點成長,也以專門店集中經營,動輒二三十台不同類型的拍貼機,擺明了衝著青少年來的。到底拍貼機的魅力何在?進口拍貼機的光育公司總經理李清熙說,上百種的圖案、花樣,大大滿足了Y、Z世代愛秀、求新、搶鮮的心理;花一百到兩百元,年輕女孩便能實現當Model的夢想,似乎也很吸引人;再加上台灣的拍貼機幾乎都來自日本,多少也對了哈日同胞的胃口。
    在台灣,拍貼機的「新鮮度」幾乎和日本零時差,這也是各家拍貼專門店的角力重點。蓋酷家族是目前店數、機台數量最多的拍貼連鎖店,經理葉玉浩表示,隨時觀察日本市場,適時買進新機才能抓住新世代的胃口。以機型夠新、夠多樣自豪的天母Super Print Station,則是大約每二十天就會引進日本最新機型,讓拍貼迷乖乖來報到。店長蔡宗榮說,未來拍貼機將更多元化,不再限於貼紙,還有撲克牌、卡片、行李牌等形式。其中,撲克牌拍貼機已經在八月初進駐台北天母,每次可製作兩張背面印有照片的撲克牌,花色可以自選,換句話說,只要拍上二十七次(包括鬼牌),就可以湊足一副拍貼撲克牌。
    為了保持拍貼迷的忠誠度和新鮮感,蔡宗榮表示,拍貼機會以限量和獨特性為賣點。例如,有的機型限量一萬張貼紙,印完了就功成身退;Hello Kitty拍貼機則是全球生產兩百台就停產,台灣「有幸」搶進四台,擁有其中一台的Super Print Station,在五月剛推出時就出現拍貼迷加貓迷乖乖排上兩三個小時的隊,只為和凱蒂貓合影留念的盛況。
      
    只想成功不要失敗!
    彩排好16種炫姿勢再上陣
    太內向就沒什麼好玩的
      
    拍貼機的種類,從最早的大頭貼到現在的半身、全身貼都有;最常見的Size為5X7和6X8相片大小,A4是目前最大規格。貼紙的分割方式也從固定的十六分割,演進到任意分割(自選分割數及大小),甚至圓形、心形等特殊形狀。特別的是,現在拍照方式有拍三次選一次,也有四連拍、十六連拍等;至於花樣,則涵括了當紅卡通明星、雜誌封面、電影海報、3D立體閃卡、廣告、漫畫、名片、月曆等等。想跟維尼熊、凱蒂貓合照,或是化身「鐵達尼號」的傑克和蘿絲,甚至當上TIME或non─no雜誌的封面人物,皆非難事。
    但是,面對各式各樣不同背景、不同拍法的拍貼機,許多人常常一頭霧水、手忙腳亂。到底怎樣才能拍得漂亮、拍得精彩呢?第一,當然要先整理儀容;看到日文、英文就傻眼的人,投幣前請先找店員問清楚操作流程,或乾脆請他們在旁協助。要注意的是,許多拍貼棚背景是藍色的,如果穿著藍衣服上鏡頭,合成出來的貼紙就很容易出現身體「隱形」的詭異畫面。
    接下來,就要發揮你的眼力、聽力,和當機立斷的本事。在數十種背景格裡選定一到十種以上圖案(視機型而定);然後豎起耳朵,聽清楚機器叫你「Smile」、「Say Cheese」還是發出「喀擦喀擦」快門的聲音,在最短時間內擺出各種表情和姿勢。注意!如果你有點害羞,不妨先對著鏡子練習;臉部、四肢僵硬,又想試試十六連拍的,先在家裡彩排十六種姿勢,或和同伴培養好默契,這樣,浪費三枚五十元的機率會大大減低。
    通常拍過幾次以後,都會練就幾分Model架式。所以,如果你的她或他有點悶,或是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太嚴肅,不妨把他們帶到拍貼機前試試,說不定會發現他熱情奔放、她風情萬種的一面喲!
      
    新世代熱度有多燙?
    迷哥迷姊一本一本的拍
    拍來過癮、拍來交流
       
    拍貼專門店目前還是以台北地區為主戰場,西門町、天母有相當集中的拍貼店;台北車站、台北東區、板橋後站,以及台中綠川西街、高雄新掘江都有分布。此外,本身就是拍貼機製造商的SEGA,在其設於台灣的遊樂場內也有不少新機型。至於單機,全台百貨公司大多都能找得到。
    蔡宗榮觀察,拍到上癮的大多是國、高中女生,男生也有增加的趨勢。同學朋友一起拍,除了好玩、可以分攤費用,貼紙的收集、交流,更是促成「一三五打工、二四六玩拍貼」的最大動力。拍貼成迷、成精的新新人類,把自己的、同學的和交換來的貼紙收集成冊,分享之外帶有強烈的較勁意味;甚至網路上也出現提供會員「貼紙交友」的網頁。在拍貼店裡,鏡子、梳子、剪刀、裁紙刀一應俱全,為的就是讓消費者美美地拍,拍完立刻瓜分、分完立刻交流,一點也不浪費時間。
    此外,拍貼專門店正朝複合式商店發展。以Super Print Station為例,店內空間較其他拍貼店寬敞,擺上桌子椅子,飲料Bar在旁,簡直都可以辦聯誼了。蓋酷家族除了目前的西門町樂聲店、天母店已是兩層樓店面之外,還正積極尋找坪數更大的店面,葉玉浩表示,未來除拍貼機,也將引進彩繪指甲機;店內也將設桌椅,供應平價飲料、點心,目標是成為拍貼迷的情報站及貼紙交流中心。看來這股拍貼熱潮,還會再紅上一陣子!

  • 大約多少錢日文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21 10:00:17
    有 41 人按讚

    📰跟大家分享瓦基最近這兩個月來,開始閱讀《#華爾街日報》的體驗。如果說《紐約時報:書籍》是我心目中最嚴謹的選書推薦來源,那麼《華爾街日報》無疑成了我最信賴的金融財經資訊權威
    🚀在我讀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之後,開始規劃自己的數位極簡生活,這是一種稱為 #慢媒體 的新聞吸收方式
    ✍️使用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allstreet-journal-storm/
     
    【為什麼我對華爾街日報產生興趣?】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作者鼓勵我們以緩慢的思維模式來吸收新聞媒體,只關注品質最高的新聞來源。在國際媒體方面,我一直都有留意《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這兩家權威報社,他們在近幾年來也成功以「訂閱制」從傳統媒體搖身一變成數位媒體巨頭。

    正當我思考著要選擇訂閱哪一家、仍猶疑不決的時候,《風傳媒》很巧地在此時跟我接洽(受寵若驚!)請我試閱《華爾街日報》。原來,他們在2019年底取得了《華爾街日報》中英日三語版的合作授權,正在推廣給台灣的讀者朋友們(文末有優惠價訂閱連結)。

    因此,我答應了《風傳媒》的試閱邀約,很開心能跟大家分享兩個月來的使用心得。
     
    【華爾街日報給我的印象是什麼?】

    在分享我的閱讀體驗之前,先簡單介紹《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簡寫WSJ)這家老牌媒體,它是美國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報社,以嚴肅的報導風格聞名,側重金融和商業領域的報導,媒體界給予的評論是「其調查型報導所保持的高品質和挖掘精神」。

    那麼,所謂的調查型報導是什麼意思?這就值得提起兩本精彩的暢銷書。

    去年我分享過心得而且印象非常深刻的《惡血》這本書,就是由《華爾街日報》的資深記者約翰.凱瑞魯爆料,他費時六個月的時間深度追查,揭發這場史上最大高達90億美元的生技醫療騙局,凱瑞魯追逐新聞真相的執著令人打從心底敬佩。

    接著,今年我分享的另一篇心得,讓我拍案叫絕的馬來西亞史上最大詐騙案《鯨吞億萬》,也是由兩名《華爾街日報》調查記者湯姆.萊特和布萊利.霍普聯手揭發,他們跑遍全球十幾個國家,訪談過上百位受訪者,解讀數千份文件,最後鉅細靡遺地還原了這起驚人的案件。

    這種實事求是的報導精神,除了體現在每天的報紙和線上新聞之外,從這些龐大縝密的調查案例之中,我都可以深刻感受到這家媒體對「新聞」本質的專業態度。如果哪一天又出了一本新書,作者剛好又是《華爾街日報》記者,我應該也會毫不猶豫地買單。
     
    【華爾街日報跟其他媒體有什麼不同?】

    《華爾街日報》最擅長的領域是金融、財經、商業、時政,在美國的訂閱戶定位為主流精英階層,以及金融市場裡的眾多投資人們。不同於《紐約時報》包羅萬象的內容,《華爾街日報》更專注於提供金融方面的專業資訊,大至整體世界財經趨勢分析,小至個別公司產業的商業策略。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國際經濟新聞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某國的政策態度變化,可能導致特定商品的成本大漲,而影響商品售價,或是其他間接影響。《華爾街日報》有助於增進我們的國際觀認知,是一個在即時性、可靠性、深入性都極具權威聲量的國際媒體內容。

    比起許多媒體只在乎「用盡全力爭奪你的眼球注意力」,然後把你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華爾街日報》對於報導內容的品質要求嚴謹,在網站上也沒有氾濫的廣告,尤其是兼具深度和廣度的「專欄與觀點」報導,讓我從每一篇裡都學到許多新東西。

    目前的台灣訂閱戶有大部分是對於投資理財有興趣的族群,接收商業經濟動態資訊的新聞內容,擁有一份在美國最具權威、最有代表性的財經資訊來源,對於他們在投資上操作具有直接影響力。
     
    【我使用至今兩個月的心得】
     
    我以往很少主動去讀數位新聞網站,直到今年初COVID-19疫情開始爆發後,我對疫情和世界局勢的關注才熱中起來。前陣子喜歡從Yahoo新聞網,讀衛服部最新的疫情狀態更新,偶爾逛逛其他的地方和國際新聞。

    不過,像Yahoo新聞這類型的網路媒體,在網頁上總是充滿廣告和吸引人的聳動標題,很容易讓人不自覺開始閒逛起來。但是,我自從兩個月前開始讀《華爾街日報》之後,其簡潔、精煉的內容,讓我看待新聞的方式發生了許多改變。

    舉最近的四大科技巨頭CEO,在美國國會接受質詢來說,議員直接拿《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來質詢貝佐斯,指稱亞馬遜惡意使用平台上獨立賣家的資訊,可能導致創新被扼殺,我當下就直接回頭找了這篇刊於四月的原始報導來看(亞馬遜利用平台上獨立賣家的數據來開發競爭產品)。

    接下來,我就使用《華爾街日報》的搜尋功能,以一種做研究的心態,尋找亞馬遜近期與過去的報導(長篇、短篇都看),發現了亞馬遜正開始反其道而行「擴大實體辦公空間」、「併購餐點外送公司」、「擺脫疫情影響交出最佳季度業績」。

    我原本對於新聞抱持一種可有可無、事不關己態度,卻漸漸喜歡上《華爾街日報》對於商業領域的深入報導方式,這讓我更能用一種「主題性」和「主動性」的態度,在不會令人分心的網頁環境下探索特定主題。

    這段時間以來,讓我感受深刻的是,與其被劣質新聞疲勞轟炸,不如吸收精煉又簡潔的優質內容。《華爾街日報》總是被其他報章媒體引用、包裝、轉述,想想看,如果你可以直接閱讀這些報導的源頭,對於自己思考品質的提昇會有多少呢?

    在我經歷了「數位極簡生活」搭配《華爾街日報》的這些日子後,我認為提升思考的涵養的訣竅之一,就是懂得「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把寶貴的注意力留給最有深度和意義的事情。
     
    【我在使用的過程中遇到什麼缺點?】

    雖然說了很多關於《華爾街日報》的優點,但我也不吝於分享體驗時看到的缺點。這個缺點不是《華爾街日報》的本身,而是使用「手機APP」的體驗。一般而言,訂閱了《華爾街日報》之後,有兩種主流方式可以閱讀報紙:桌上型電腦、手機和平板APP。

    首先,桌上型電腦的用瀏覽器閱讀的體驗是很好的。你可以透過《風傳媒》官網登入帳號之後,再跳轉《華爾街日報》自由切換中、英、日文版網頁,瀏覽器的cookie記憶登入資訊之後,往後你只要直接開啟《華爾街日報》網頁就可以直接閱讀(我預設繁體中文網頁到我的最愛)。

    反而,手機APP版的體驗讓我很不滿意。你必須先開啟風傳媒APP,在裡面跳轉《華爾街日報》後再切換語言,然後,讓人難過的地方就來了。你關掉風傳媒APP之後,下次重開APP,就要再走一次上面的流程(10~20多秒),是個很不順暢的APP體驗。

    我建議喜歡在手機閱讀的讀者,直接用手機的瀏覽器,把《華爾街日報》網頁加到我的最愛,這樣你至少直接開瀏覽器,點網頁進去就能直接閱讀。這個缺點對我的影響較小,因為我採行「數位極簡生活」的方式,只在固定時段、固定地點、用電腦網頁閱讀新聞。

    無論你習慣滑手機看新聞,或者像我一樣用電腦看新聞,你可以在「風傳媒VVIP會員使用手冊」的網頁裡,參考在不同平台上使用的詳細步驟說明。
     
    【華爾街日報有沒有免費試閱或導讀?】

    《風傳媒》在網站上特別提供了《華爾街日報選文》專欄報導,每週一到週五,每天挑選一篇《華爾街日報》文章提供讀者免費閱讀。我覺得這個服務非常親民,即使還沒有正式訂閱的讀者,都可以一探究竟這個優質媒體的內容適不適合自己。

    此外,我還想推薦給你,可以免費訂閱《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導讀電子報》。《風傳媒》每週二、四、五共寄出三篇由資深主編「金牛幫幫忙」撰寫的《華爾街日報》導讀信,讓你可以透過電子報從金融、科技及個案的角度,快速了解本週世界大事。

    電子報內容共分為三種主題:《六圖華爾街》從六張圖表閱讀六個世界財經的重點大事、《科技人的華爾街》不只閱讀技術發展,金錢、權力、生意,看清楚科技的本質與全貌、《金融人的華爾街》用金融人的視野閱讀華爾街日報,針對單一個案主題做深入的導讀與分享。

    我透過這個方式,在平日只要花很少的時間,就能快速透過電子報的掌握重要的國際新聞。如果你有興趣,推薦你前往訂閱《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導讀電子報》。
     
    【華爾街日報的訂閱價格是多少?】

    《華爾街日報》在全球累計250萬訂戶,官網中英日三語版本原價是每個月29美金,換算台幣大約是每個月870元左右,年繳10,440元,這對普通的上班族而言,應該是滿沉重的負擔。而且在美國《華爾街日報》官網訂閱的話只能看得到英文版內容。

    不過,《風傳媒》為台灣讀者提供的優惠「《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訂閱VVIP方案」,只要不到原價的4成,每個月333元,年繳3,998元,就可以享有《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的三語訂閱方案,繁體中文對台灣讀者來說閱讀起來不吃力,甚至還可以參考英日文的版本。

    如果你希望提升自己吸收新聞資訊的品質,這絕對是一項值得考慮的投資。如果你對金融投資市場有一定涉略,或許掌握到幾次關鍵訊息,就能賺回訂閱的費用。當然,優質的深度報導內容,對於自己知識和眼界的提升,就不是單純用錢可以衡量的了。
     
    👉前往訂閱 https://readingoutpost.com/wallstreet-journal-stor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