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師兄學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師兄學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師兄學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師兄學歷產品中有4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atreon隨緣家書私密版🇹🇼🇭🇰】獲悉陳健民教授到達台灣,來年出任國立政治大學客席教授,非常欣喜。雖然得知他打算來台已一段時間,但時局變化莫測,還是等到成功入境,才是抵壘成功。事實上,在「新香港」,研究「Hong Kong studies」的社會科學、歷史學者,恐怕再也沒有大空間;即使是從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阿明@li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沒有高學歷,也要有高度的學習力❗ 只有國小畢業的王金福師兄,靠著樂觀個性與不懈努力成為布袋戲大師,更是阿明的好話老師 金福師兄的「掌中人生」將在電視螢幕上演, 他如何從"黑手"到"手作藝術家",更是慈濟世界的歡樂泉源呢? 1/10開始,每週一至週五20:00,大愛電視《掌中人生》🖐一起感染歡樂吧...

大師兄學歷 在 ???? ??????.????????港愛情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1:09:46

《𝕃𝕠𝕧𝕖 𝕄𝕦𝕣𝕞𝕦𝕣》𝟙𝕤𝕥 𝕊𝕥𝕠𝕣𝕪: [gfmurmur9872] 三年前,佢係我中學嘅師兄。我哋仲係中學嘅時候拍拖拍得好開心。佢對我好好,雖然佢唔係話特別叻/上進,但佢好多時都肯為我改變,我就覺得咁已經好足夠,當時真係冇咩問題。 依家,我係外國讀緊放射治療,而我男朋友係香港考完dse...

大師兄學歷 在 香港人的冥想減壓服務 | App | 企業培訓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20 09:37:08

【Void心事台A001】 讀Mphil壓力好大 我應該點 上年畢業,諗住疫情會好難搵工,同埋未知自己想行咩路,所以professor問我讀唔讀mphil時我好快就應承左(同埋覺得可以順便睇下科研岩唔岩我)。由於師兄同我做嘅題目唔同,同埋佢都淨係做左一年,唔係識好多,所以有好多新野都要我自己諗。...

  • 大師兄學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0 16:31:40
    有 5,026 人按讚

    【#Patreon隨緣家書私密版🇹🇼🇭🇰】獲悉陳健民教授到達台灣,來年出任國立政治大學客席教授,非常欣喜。雖然得知他打算來台已一段時間,但時局變化莫測,還是等到成功入境,才是抵壘成功。事實上,在「新香港」,研究「Hong Kong studies」的社會科學、歷史學者,恐怕再也沒有大空間;即使是從純粹學術角度,以台灣為基地,也是大勢所趨。這就像五、六十年代的China studies以香港為基地,原理、邏輯,一模一樣。

    說來,陳健民除了是耶魯大學的師兄,也曾是我的鄰居:我從前住在沙田,他就住在同一座大廈的樓下,同一個電梯就會到達。不期然,想起連串往事......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3896863
    ▶️《我們有雨靴》導演陳耀成:為何我的紀錄片成為香港禁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899B8EeqM

  • 大師兄學歷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9 17:34:36
    有 5,045 人按讚

    [五夜燒鵝]

    香港電台製作一向講究慢功出細貨,資料搜集充足、場景鋪陳多樣,和商營傳媒大件夾抵食的製作風格有差異。然而2017年「五夜講場」孕育的時候,有人提出以「文、史、哲」(文學、歷史、哲學)作為一周三晚清談節目的主題,大家都嚇了一跳,如此嚴肅艱澀,會不會沒有人收看?香港社會一向被貶為「文化沙漠」,如此學術討論會不會太過冷門小眾?

    至2018年「文、史、哲」三晚之後,三個晚上擴充至五晚,加入了「社科(早段是經濟)、科學」,讓香港電台的錄影廠要比高等學府更有學術氣息,冷門但尖銳的「暗物質、暗能量」「量子力學」不只是外購西方節目才敢觸及的題材。

    白先勇、許鞍華、Serrini、黃秋生也來講文學和哲學,讓尋常百姓也可以一享大學級教育之樂。原來香港的電視台,都可以容納在學術領域上最前瞻的題目。

    「五夜講場」能在主流媒體開播,可以讓連上了年紀的師奶,和年輕子女一起於客廳收看,促進世代和諧。有人打開電視,剛好這晚哲學題目講「反啟蒙」。讀飽書的年輕人問阿媽,「妳看得明白嗎?」阿媽被啟蒙了:「看不明白也沒所謂,唔明白都可以看一看。」

    公眾教育、讓高等教育不只是一小撮考進大學的人士的專利,而是免費在公眾平台供市民收看,那是公共廣播的使命,也能彌補商營傳媒未能覆蓋的空隙。

    這個節目,應該雲集了全香港最多年輕學者的足跡。「學者、教授、博士坐埋一枱,可以隨時Jam出個節目來。」以往名嘴們主持清談式節目,和這批年輕學者的風格不同。學者們教慣書,他/她們習慣了備課充足,每集總要塞進最多的知識。「那個訊息量、學術濃度,嚇死你的。」

    五個夜晚,五個班底,一班學者在繁忙的教學研究工作外,還不停為這個節目作預備。為了準備一集節目,這些夜貓子學者,習慣了通宵達旦刨書,翻論文,為了這個五夜講場節目,也預備得像學術研討會般認真。一個晚上,一覺醒來,打開手機,百幾條短訊在手機下載要足足一分鐘。

    這些學者傻的,因為他們太珍惜這個平台。現在當個年輕學者,壓力巨大。博士畢業,才是艱苦的開始。不少博士生替多間大學兼職任教,時薪出糧,暑假零收入,稱為「流浪講師」。

    好彩一點,獲得大學聘為「助理教授」,三年又三年,兩張合約,除了教學工作,還要出版國際級學術論文,對學術世界需要有一定影響力,通過層層考核,至第六年若能成功獲得晉升至「副教授」,才能過穩定一點的日子。高壓評核下,不少學者都身心俱疲。

    學術是一個孤獨的領域,學者也是枯燥的工作,不少時間是孤單作戰,在象牙塔裡研究一些外人不明白的東西。但愛上學術的人,都是有點瘋狂,他們對自己專長領域熱情澎湃。這群工作壓力甚大,有點孤獨,又有強勁爆炸力的年輕學者,終於在五年前遇上港台一樣傻勁的製作人,一拍即合。

    這批學者畢竟只有二十至三十多歲,在學術世界尚算十分年輕。Work Hard, Play Hard. 「哲學有偈傾」的師兄弟,同期成立好青年荼毒室,出版哲學書籍。本來甚少與主流社會交雜的哲學家們,忽然讓不少社會人士,對哲學產生了興趣。

    在學術世界掙扎浮沉,在香港電台卻找到了一個抒發自己的平台。一位「真係好科學」的主持說:「從小到大,我都夢想香港會有廣東話的科普節目,終於給我在港台遇到了。」

    本來一班在課室或講堂教書的學者,來到直播室,不少人最初有點生硬、太過嚴肅,嘩,要錄一整個小時的直播節目,廣播技巧不容易。看到港台幕後製作人舉高手指倒數「五秒、四、三、二、一」,大光燈在照射,攝影機的小紅燈跳來跳去。內向的學者們,靦腆的書生們,冷汗都要流下來,頻頻食螺絲,最初主持電視節目,嚴肅得像舉行學術研討會。

    但節目錄製了五季,已經多達逾六百集,不少最初生硬的學者,基因改造了,現在望着鏡頭眼神自然,對着只有五秒的剩餘時間,也能揮灑自如風度翩翩打圓場。正當學者主持們慢慢進化,在鏡頭前表現自然,像與觀眾閒話家常,又能把艱深的學術概念帶入百姓家的理想狀態,卻又遇上今次港台忽然叫停製作。

    這個可能是全香港雲集最多學者和博士的節目,但製作成本並不高昂。幕後人員兼任不同崗位,基本上學者們收最實惠出鏡費。加上製作流程順暢,實時錄影減少剪接後期工作,只需1.5小時的開廠時間,便能錄製近1小時的出街節目,效率高,經濟實惠。

    我曾經在節目開播,到節目停播的五年之間均有參與「五夜講場」,出席了五集節目,包括「哲學有偈傾」「文學放得開」「學人串社科」,談及的題目,由新聞與真相,到紀實文學,到最近的明星與社會文化。

    我真切體會到,「五夜講場」是一個香港電視廣播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存在。節目從構思到製作,達到多贏局面,既能讓在學府裡的學者把自己的專長講解給普羅大眾知道;也能提升民智;香港電台作為公營廣播機構承載着這種教與學的管道,比商營機構更合適,更責無旁貸。

    這個節目讓市民安坐家中,也可以放眼世界,以古鑑今;一個開放包容的文明社會,總會想辦法把知識普及化,讓人們多動腦筋多思考。

    年輕學者也珍惜這個平台,他/她們願意奉上自己的所知,為香港電台作主持,以「蔗渣的價錢,交出燒鵝級作品」。每個周日晚上,有求知欲的香港公民,安坐家中,可以接受學術啟蒙,這些日子,卻忽然因為港台宣佈「節目調動」「節目有新攻勢」而暫停。

    據知,尚有多集已錄起的存貨,都是年輕學者們的寶貴心血結晶,還望港台不要浪費珍貴資源,讓這些已錄製好的燒鵝呈上給觀眾,可以讓大家享用這一批最後的學術盛宴。

    (圖為「五夜講場」啟播及換季時的宣傳活動及錄影廠留影)

  • 大師兄學歷 在 賭Sir(杜氏數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18 20:00:00
    有 21 人按讚

    【節錄自《#碌葛男人嫁得過》by #賭Sir — 撰於2018年 】

    《有大學讀 唔通唔讀?》

    賭Sir我真係阿Sir嚟,我教數學補習。每年中六放榜,都有學生好頻能,分數中中庭庭,高不成低不就,究竟讀大學?抑或搵工?賭Sir我又要化身顧問。

    「夠分梗係讀啦!唔夠咪搵工囉!」有啲社會碌葛係完全唔理解仔女嘅人生交岔點喺邊,深信學歷高前途好。

    伯母,今時唔同往日啦!喺香港地,唔夠分都有得讀,夠分唔讀亦無妨。

    點解唔夠分都可以讀呢?因為有樣嘢叫副學士,即係未算學士,但可以讀住一兩年先,成績優異就可以駁返上大學,真係讀學士。

    夠分又點解唔讀,要走去搵錢呢?因為學歷膨脹,沙紙唔值錢,以前大學生吃香,源於物以罕為貴,依家周街都大學生。莫講話學士啦,博士都大把!

    新一代人,有新嘅顧慮:「媽咪媽咪,學歷高係咪真係前途好?大學係咪真係值得讀?」

    嗱!【讀大學】嘅優勢、【唔讀大學】嘅劣勢,唔使我講你都知。以下嘅篇幅我會反過嚟講下【讀大學】嘅劣勢,以及【唔讀大學】嘅優勢,計吓條數,將現實世界嘅真象,客觀而全面咁分析出嚟。

    【讀大學嘅劣勢】

    若然不幸入到大學,每年學費$4萬,四年制順利畢業盛惠$16萬,榮升債仔。萬萬聲,仲以為打麻雀。

    打咁多萬子,贏到啲咩呢?贏到張沙紙,成為大學畢業生,好嘢!

    根據香港政府2018年嘅統計數字,全港720萬當中,有120萬人係學士或以上,即係每6個就有1個。

    每6個人就有1張嘅紙,有咩咁值得別人優待?真係值得花16萬去成為骰仔6面之中嘅其中1面?

    以前矜貴唔代表永遠矜貴,用以前嘅價值衡量依家嘅嘢,只有社會碌葛先會咁碌葛。思捷環球2007年股價$133,依家值$2.1。你依家係咪肯用$133去買?社會碌葛就係肯。

    【唔讀大學嘅優勢】

    若然醒目唔讀大學,首先梗係慳返$16萬嘅學費先啦!

    唔好話我市儈,呢筆數都唔少嘢。2016年香港嘅大學畢業生月入中位數只係得$13883(仲未折算返通脹,都竟然仲低過廿年前1996年嘅$15404!)中位數嘅意思即係月入$13883已經搵得多過一半嘅大學畢業生。將月薪乘返12,計返年薪,恰好就係$16萬幾。

    慳返$16萬,等同於你有條大學畢業嘅奴隸,每日返工忽必烈打仔--大汗疊細汗,捱曬騾仔,每個月頭畀曬成份糧你,全數進貢,十十奉獻,磅水磅足12個月,爽唔爽?

    慳返筆學費都事小,慳返4年時間事大!

    早4年投身社會,了解社會運作,發展學術以外嘅一技之長,見識世面,擴展人脈,甚至搞下生意等等,讀一世書都學唔到。就算唔講呢啲虛無縹緲嘅優勢,我就繼續實實在在咁講返嗰$16萬學費。

    $16萬學費,配合投資,4年可以變成幾多?

    以下會用 #社會精英 一致睇好嘅 #比特幣(#Bitcoin)換算一下。公道起見,我當喺首次泡沫嘅高位買入,再喺最近中美貿易戰谷底微彈嘅價位賣出,折算返盈利率。

    2011年7月,比特幣經歷首次泡沫,由幾蚊美金升到$31美金;

    2018年7月,比特幣經歷巨型泡沫,由萬三蚊美金,跌返落$6387美元。

    經歷7年,比特幣總共升咗【6387 ÷ 31 = 206倍】;

    換算返每年平均升幅【206^(1/7) = 2.14倍】。

    $16萬投資比特幣,4年後變成【$16萬 × 2.14 × 2.14 × 2.14 × 2.14 = $336萬】。

    一般大學畢業生要幾耐先儲到$336萬?$16萬,提早4年投資,複式計算嘅力量好大!

    【一個重要的反駁】

    「賭Sir,估唔到你咁市儈囉!讀書求知識、造學問嘅嘢,邊有得用嗰幾百萬臭錢去衡量架?」呢個問題係社會碌葛嘅最後一道防線,我依家就刺穿埋佢!

    大學生走堂如食菜,圖書館亦可以唔入,書都唔使鋤。閒時做功課,參考師兄師姐以前嘅答案,俗稱爬Source。想考試過骨,刨下教授上堂嘅PowerPoint,背下啲Past Paper答案,搞掂。

    當然,又唔可以怪曬大學生,事關好多大學教授都教得好Hea,棟篤企喺度照讀PowerPoint飛Slide,又怕出卷太難,學生會畀負評,影響續約,功課考試都唔敢大改。

    以上純粹個人偏見,但讀過大學嘅讀者相信都心照,似返個讀書人嘅同學,真係佔大多數?

    最終,有心讀書嘅,都係靠自己去圖書館或者上網研習,所以,係唔係大學生根本影響唔大,升唔到大學嘅,同樣可以去圖書館,或者上網自學任何知識。

    終極反問:其實大學嘅課堂絕大部份都歡迎旁聽,劍橋哈佛牛津嘅完整課堂甚至可以喺網上睇,若然一心求知識、造學問嘅,使乜讀大學?隨時可以上,仲要慳返筆學費,點解唔咁求知?因為無沙紙。

    不認不認還須認,社會碌葛讀大學,最主要就係買沙紙,造學問只係可有可無、隨緣不強求嘅副產品。

    【公道比較】

    換言之,讀大學唔一定有知識。同樣地,讀大學雖然唔可以全職返工,但亦可以兼職,唔一定無工作經驗同人脈。要計算大學抵唔抵讀,應該咁樣分析:

    ※【讀大學】 = +沙紙 + 4年兼職 - $16萬學費 - 4年時間
    【唔讀大學】 = +4年全職

    社會碌葛決定讀大學,只會諗:有咗張沙紙,$16萬學費畢業後總會賺得返。但事實上,應該係咁比較:

    【讀大學】 - 【唔讀大學】
    = ( + 沙紙 + 4年兼職 - $16萬學費 - 4年時間 ) - ( + 4年全職)
    = +沙紙 - $16萬學費 - 4年時間 - 4年全職與兼職的差額

    要得到一張大學沙紙,除咗要付出$16萬嘅金錢成本,仲要付出4年嘅時間成本,以及4年全職而唔係兼職嘅工資差額(以及經驗),即係機會成本。

    若然利用傳統經濟學嘅思維,夾硬將時間成本同機會成本變曬做金錢去衡量的話……

    首先,4年時間,可以將$16萬投資滾大,就算唔夠眼光投資比特幣(變$336萬)而只係保守地投資「終極大籃籌」港鐵股票:

    2000年11蚊,2018年44蚊,18年升咗4倍,平均每年升咗【4^(1÷8) = 1.08倍】

    即係平均每年升8%,仲未計股息。

    $16萬投資港鐵,4年後變成【$16萬 × 1.08^4 = $22萬】

    至於全職同兼職嘅工資差距,我攞個大概:全職每月萬幾,兼職每月幾千,就當差距$1萬,日積月累4年已經$48萬。

    (你可能反駁:兼職未必每月得幾千,筆者未畢業亦每 月幾皮,超過港人月入中位數,但記住我計嘅係差額,就算兼職月入唔只幾千,全職一定搵得更多,當差額$1萬唔過份。)

    換句話講,保守估計,讀大學嘅成本(機會成本)至少都應該係:

    (學費 + 投資機會) + 全職/兼職差額
    = $22萬 + $48萬
    = $70萬

    總結一句:若然你認為大學畢業生嘅身份,可以為你至少賺多$70萬,又或者你主觀地認為張沙紙可以為你帶嚟價值超過$70萬嘅成功感、滿足感、諸如此類,大學絕對讀得過。

    查實上述嘅道理,一字咁淺,好難唔明,甚至直頭係老生常談,唔少人都討論過。究竟社會碌葛係憑咩妙計去守住自己個腦,過濾啲道理呢?我教大家兩招:

    假設上述嘅道理,係一個無讀大學嘅人話你知,你咁應對:

    【唓!你讀唔到大學之嘛!梗係咁講啦!】

    假設上述嘅道理,係一個大學畢業嘅人話你知,你咁應對:

    【唓!咁你又讀?自己享受完就講風涼話!】

    用呢個邏輯,無論邊個講道理,都可以左耳入右耳出,堅守社會碌葛之位。

    講開又講,呢一招更可以進一步推而廣之,應用喺任何道理。當成功人士分享成功之道嘅時候……

    假設講嘅人尚未成功,你咁應對:

    【唓!係得嘅,又唔見你成功?】

    假設講嘅人已經成功,你咁應對:

    【唓!你都成功咗,講乜都得啦!】

    做社會碌葛一定要識呢招殺手鐧,否則呢個世界古往今來咁多至理名言,好容易變醒目。智慧係返唔到轉頭,當一個人叻咗,就蠢唔返。睇路啊!

    #有趣統計:
    蓋洛普於2013年的《內部高等院校首席學術人員調查報告》指出96%高等院校首席學術人員評價自己的大學院校課程,能好好準備畢業生,進入職場工作。但報告同時指出,只有14%大學畢業生認為,自己在大學所學的,能幫助自己在工作中應用。更嚴重的是,只有11%僱主認為,大學所培訓大學生的技能及知識,能幫助他們的業務發展。

  • 大師兄學歷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1-09 15:40:28

    沒有高學歷,也要有高度的學習力❗
    只有國小畢業的王金福師兄,靠著樂觀個性與不懈努力成為布袋戲大師,更是阿明的好話老師

    金福師兄的「掌中人生」將在電視螢幕上演,
    他如何從"黑手"到"手作藝術家",更是慈濟世界的歡樂泉源呢?

    1/10開始,每週一至週五20:00,大愛電視《掌中人生》🖐一起感染歡樂吧!

    ➡演員李辰翔、陳婉婷、尹昭德、黃婕菲、吳帆、梅嫦芬、謝其文、錦雯、林嘉俐......傾情演出

    #大愛電視 #阿明直播 #大愛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