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時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時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時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時間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57的網紅特教老師四寶媽家敏,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選擇不冷漠以對】 最近有活動和大專生、研究生工作,今天,我主動聯絡了學生,詢問活動人員,要協助他們申請志工時數! 學生回覆:不好意思家敏老師,因為剛好有部分的人那天參與學校其他活動,所以我們還在找人。 我再問:請問目前有幾個人? 學生回: 不好意思,現在人不夠,但有些人正去問,確定好回覆...

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時間 在 朱家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13:55:28

這幾天臉書上有些人試圖證明我在求學期間不努力和偷懶(家安問號圖,我可以理解為什麼要證不完備性,但是我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證這個)。 這些指控把我描述成善於操弄利用別人來獲取好處和地位的人,感覺又壞又帥 🔫 🕶️ 但我也有點擔心,這會誤導目前在哲學系和哲學所的學生,覺得自己不需要在哲學上多努力,也能做...

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時間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5:19:30

. 又是一篇偏日常的文,請大家忍耐一下 今天下午台大的同學來高雄物色租屋 約在星巴克聊了一下天,很開心 離開之後想說來處理一下研究計劃的事情 卻看到班群裡面傳來訊息 ⋯原本預計有的研究計畫經費沒了。 . 最早每個人都有五萬可以做研究 後來變三個層級,最多可領48000 現在沒了,如果想要的話 校方建...

  • 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時間 在 特教老師四寶媽家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3-04 22:22:19
    有 56 人按讚

    【我選擇不冷漠以對】

    最近有活動和大專生、研究生工作,今天,我主動聯絡了學生,詢問活動人員,要協助他們申請志工時數!

    學生回覆:不好意思家敏老師,因為剛好有部分的人那天參與學校其他活動,所以我們還在找人。

    我再問:請問目前有幾個人?

    學生回: 不好意思,現在人不夠,但有些人正去問,確定好回覆老師。真的不好意思😢

    孩子啊~面對工作,不是一句真的不好意思,就可以解決了啊!

    我想了想,回了以下這段:

    謝謝你的努力及回覆。
    不過,我必須提醒一下,通常,接下任何單位的活動時,都會在活動前一週確認人員並主動回報。
    只是上週連假,且基於信任,所以沒有打擾催促你們。但這代表今天更應該聯絡好,而不是對方主動聯絡你們,即使人力不夠,也要讓對方能有應變的時間。
    或是先讓對方知道,你們有什麼備案、還是應變計畫、甚至是賠償方案,因為你們已經造成對方的困擾或損失。
    我知道我表達的內容相當嚴厲。我思考著是不是冷淡的自己解決掉,然後私底下默默決定不再給你們機會;還是嚴正以對,但相信你們會有所進步。
    我選擇了後者!因為你們還是學生,是老師眼中未來的傑出人才!現在,麻煩請回覆我,預計何時回報?

    我猜,我會嚇到他,可是我想著,當我一直努力讓孩子、讓學生們擁有日後獨立就業、養活自己的能力時,我更希望到時候,他們的同事、主管、老闆、客戶……能不吝嗇指點他們,而不是冷漠以對!

  • 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時間 在 Kevin Lin 林義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4-03 19:12:01
    有 85 人按讚


    看到以前一腔熱血弄這個,好白弄,又忙到自己,還有忙到大家,好好笑 😄😄😄

    好啦,我雖然沒做到這件事,但至少我帶著我的團隊也正在爲台灣體育產業奮鬥,這也是我唯一能掌控到,能做到,慢慢看到成果的事。

    謝謝大家相挺我們。

    #SUPERACE
    #KEVINLIN

    。我的工作。
    很多人會問,國策顧問做什麼?有沒有薪奉?有沒有特殊權利。<-----我被問了3萬次之多。
    針對回答:
    國策顧問沒有任何特殊權利,也沒有特別經費可以使用。
    國策顧問目前全部改為「無給職」。
    國策顧問除了自己有事情要努力之外,每段時間會進入總統府給予專業領域的情報收集、整合、報告。因此,會使用到許多上班、休息時間、行政費用(田野調查) 辦理國策顧問工作。
    國策顧問是一個責任的工作。
    國策顧問可以聽到很多官方與民間的聲音。

    101年林義傑給予的建議報告書公開如下:(只為建議使用,非政策實施之時)

    台灣體育運動產業
    遍地開花苗子計劃
    報告人 林義傑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2 月 13 日
    1
    前 言
    義傑僅是一個經年在各地長跑的運動員,承蒙總統府延聘為本屆
    國策顧問,誠惶誠恐!念茲在茲,無以為報,以謝知遇之恩。
    義傑來自於體育界之一基層運動員,今試圖以所觀察到運動領域
    之基層現象提出見解與報告。
    民國101 年9 月28 日在台北市舉辦的「全國中上田徑賽」中,
    當日走訪來自各地方的基層教練,傾聽他們的辛酸故事,拜訪多位師
    長、前輩,探求我國運動界的癥結之所在,頗有所得!
    義傑個人的觀察,台灣運動產業會事倍功半、成效不彰,主要問
    題出在缺乏熱情激勵,。其一、家庭長輩不鼓勵自己的兒女進入這個
    產業,其二、企業培育、贊助,鳳毛麟角,致使產業出現無人才之窘
    境,究其原因:應該是我們的養成教育的初衷被扭曲,就這部份,我
    列成篇章,分別陳述。
    義傑以個人發現之管見,輔以國外之個案,逐一研究、分析,並
    提出解決方案,企盼為我國的體育運動產業,注入一股嶄新的活力、
    能量,期望在國際的運動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進而,發光發亮。
    林義傑 謹識於 國策顧問辦公室
    中華民國101 年12 月11 日
    2
    目 錄
    壹、台灣的體育現況
    貳、體育產業的活化機制
    參、遍地開花!苗子計劃
    肆、苗子計劃的實施
    一、基層運動訓練經費的補助制度
    二、運動科學介入方式
    三、評審會的制度
    四、體育苗子計劃 近、中、遠程的願景
    3
    壹、台灣的體育現況
    靜觀,我們這幾十年來的體育教育,出現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都
    是由「人」製造出來的。
    當問題延燒後,社會的撻伐,致行政者,即祭出法治的監督與限
    制,也將這個沉重的責任,轉移到基層教練的訓練問題,讓從事最重
    要的體育教育養成人員,有苦難言,束手無策,而我們的體育,也因
    此,又再次退居世界潮流之後。
    蔡尚智老師說:學校給我們一天只有450 元住宿,如果我在雲林
    比賽,那沒有問題,但當我們到台北比賽,學生要住哪裡?一天伙食
    費100 元時,小孩子是不是比賽三餐都要吃饅頭?
    吳政育老師說:學校前兩天給了一個教育部來函公文,要求校隊
    不准在考試前夕訓練、比賽。如果我們正訓練重要的升學比賽,到底
    練還不練?這是一個衝突的解決點,讓我們這些專任教師,擔任義工
    來指導球隊,如何是好?
    國小至高中的國英數主要科目如果不是專任老師教,家長馬上就到學校抗議了,
    體育課如果不是體育專任老師教,家長們絕對沒有抗議的狀況發生。 現在國小
    是由體育老師上體育課的比例不到兩成,大專的體育從早期的四年必修,為了成
    本、為了增加專業課程的時數與學分,就犧牲了必修的體育學分,幾乎改成一年
    或兩年必修;或是零學分必修課,學校體育教師成了成本的負擔,大多數的大學
    不再聘體育教師,或是改成技術講師。這樣的現象有可能學生怎麼會喜歡運動?
    體適能怎麼會好?
    本屆2012 倫敦奧運,英國拿下有史以來的65 面獎牌(29 面金牌),排名第三,
    英國奧委會主席莫西漢(Colin Moynihan)認為這都歸功於學校體育的發展。英國
    的公立學校早期缺乏專業的體育老師,很難有高品質的體育課程,因此,改革現
    有的體育教師培訓機制,讓學生得到充足的體育教育。而且,對英國政府提出的
    “學校奧運”計劃提出批評。他認為,除了奧運項目外,學校還應該加強對舞蹈
    等運動的重視。這樣,學生就會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僅僅盯住奧運項目。另外,
    英國政府和國家彩券基金十五年的投入,扮演了關鍵的角色。近四年來,英國政
    府預算及彩券盈餘投入約三億英鎊(約合一四一億新台幣),主要用在社區運動
    俱樂部以及學校運動課程。
    4
    美國芝加哥內帕維中央高中(Naperviller Central High School)高中全校六
    成學生參與的「零時體育計畫」:以運動搭配讀寫加強課程,提升學習力。這個
    計畫實施一學期後,參與計畫的學生其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17%,研究還發現,
    早上運動提升學習力的效果,大於中午或其他時段。計畫指導顧問甚至建議,全
    校學生都應該在上完體育課後,接著上最頭痛的學科,以充分發揮運動帶來的成
    效。
    在日本本州中部的福井縣推動「教出愛運動的孩子」計畫:規定學童除了體育課
    之外,每週一次放學後留校訓練體能;每天在第二和第三節長達二十分鐘的「大
    休息時間」,鼓勵學童使用單槓、跳箱、翻滾地墊等運動器材。這個計畫讓原本
    二○○三年時學力排行全日本倒數的福井縣,從二○○七年起連續三年締造「全
    日本體力第一、學力第二」的「福井奇蹟」。 「動得多,學得好」,已經不僅
    是大腦理論,而成為世界各國爭相實踐的新教育主軸。
    師大附中校長卓俊辰,三年前開始追蹤八所高一新生,記錄三年來每個學生學期
    成績及PR 值。研究發現,因為「體適能加分」入學的學生,並沒有因為花比較
    多時間運動(較少時間念書)而落後。身心健康的學生,能應付比較大的壓力,
    學習的後勁也比較強。學生體能代表的意義不僅是運動能力,更是生活型態。洪
    蘭教授也發現小學生只要每週慢跑兩次、每次三○分鐘,十二週後,他們的認知
    能力就比以前進步很多。所以從大腦來看,要學生功課好,應該增加的是體育課,
    而不是補習。
    台灣小孩是亞洲最胖的。根據聯合國肥胖監測小組報告,我國六~十八歲的兒童
    青少年,肥胖盛行率二六八%,居亞洲之冠。有運動習慣的大專生不到20%。
    這就是台灣的學校體育,由這個數據來觀察,我們如何討論奧運奪牌?國小一周
    三節體育,一個小時還要上健康教育,一個星期只有80 分鐘上體育,如果又不
    是專科的體育教師上,這樣的效果實在有待檢討?
    5
    貳、體育產業的活化機制
    台灣的體育產業,其實像是一死水,沒有具備實務運動技能的體
    育人參與這個產業,等於是這個產業總是不停原地打轉,青黃不接,
    這個產業其實已經落入老人峽谷斷層,因此,要讓這攤水活起來,就
    必須要有計劃培養精英人才,並讓精英人才回流體育產業。以下為精
    英培養計劃及回流機制:
    建議的流程:
    A方案:國中課程完成後,就讀海外高中培養8 年計劃:以田徑為例
    以美國就讀基礎:
    1. 國小體育班:以培養出有興趣參加體育競技訓練學生。
    2. 國中體育班:教練提出國家訓練中心運科選才計劃名單。
    3. 運動科學中心:
    接受報名後,經由評審委員監督,並篩選,參加運科研究挑選出人才。
    補進機制
    4. 國中體育班:教練收到運科正選書後,教育學生出國正確觀念。
    5. 國中畢業後:前往國際高中專業訓練學校就讀,每年訂定標準,
    並且每年檢討,栽培奧運奪牌選手。
    6. 在美就讀高中,準備申請國際大學再度深造學校。
    7. 在美就讀大學田徑學校:
    http://www.ncaa.com/history/trackfield-outdoor-men/d1
    分析選手的性向後科系,並參與校隊的專業訓練。
    學生有三個目標:
    a. 奧運奪牌
    b. 研習專業教育:建築、會計、行銷管理、廣告傳播等…
    c. 國際觀
    6
    8. 學成歸國:選手大學畢業後,可自行申請再深造,但學成後必須
    以自己專業教育能力回餽國家體育產業(年)補入。
    9. 行政機關由國家派任,如果選手學習為建築系,則可以分發到營
    建署,負責全國場館的營建,以致不造成台北市體育場游泳池的
    無知建設,並以公務人員機制任聘。如果是會計系,可分發到財
    政單位,負責建制台灣體育稅法與運動產業財政制度的工作…
    etc.,
    B 方案:高中後就讀海外高中培養4 年計劃:以田徑為例 以美國就
    讀基礎:
    1. 國中體育班:教練提出國家訓練中心運科選才計劃名單。
    2. 運科中心:
    接受報名後,經由評審委員監督,並篩選,參加運科研究挑選出人才。
    補進機制
    3. 高中體育班:教練收到運科正選書後,教育學生出國正確觀念。
    4. 高中畢業後:前往國際大學專業訓練學校就讀,每年訂定標準,
    並且每年檢討,栽培奧運奪牌選手。
    5. 在美就讀大學田徑學校:
    http://www.ncaa.com/history/trackfield-outdoor-men/d1
    研習選手的性向後科系,並參與校隊的專業訓練。
    學生有三個目標:
    d. 奧運奪牌
    e. 研習專業教育:建築、會計、行銷管理、廣告傳播等…
    f. 國際觀
    10. 學成歸國:選手大學畢業後,可自行申請再深造,但學成後必須
    以自己專業教育能力回餽國家體育產業(年)補入。
    11. 行政機關由國家派任,如果選手學習為建築系,則可以分發到營
    建署,負責全國場館的營建,以致不造成台北市體育場游泳池的
    7
    無知建設,並以公務人員機制任聘。如果是會計系,可分發到財
    政單位,負責建制台灣體育稅法與運動產業財政制度的工作…
    etc.。
    8
    參、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
    什麼是 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以本人為例;
    第一個想到的問題,即是台灣最重要的體育基層教練與訓練的問
    題,這個問題的中心目地即是「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亦即如何將施
    肥灌溉到土壤上,而不是花朵上。
    我是一個台灣台北市土生土長的運動員,接受過高中重點學校田
    徑專業訓練後,就讀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田徑專長的運動員,曾代表台
    北市、學校、國家前往各地比賽,雖說沒有機會進入亞奧運資格,但
    是,在運動生涯的經歷,不少於亞奧運國手生涯。
    台灣體育重點學校為體育班二分法,這個分法發生許多問題,雖
    然說體育班方便教練與學生訓練管理,但是,這個問題卻讓學生無法
    與正常學生有機會齊頭並行,再加上中央的政策與當地教育局或體育
    處行政無法統一時,體育班的成長扭曲更為嚴重,麻煩的是,如果教
    練不要求學生個人生涯及課業時,學生的重點都是「我是體育班,未
    來我是運動員,所以要念體育系」。這條路將可能會造成社會問題,
    怎麼說?讓我們來檢視體育系的四年課程:
    以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陸上運動學系為例
    1 0 1 學年度課程標準
    一、教育目標:
    (一)培養優秀運動員及體育教育師資人才。
    (二)培養中小學、大專院校的運動教練人才。
    (三)培養專業的體能訓練及運動處方從業人才
    (四)培養職工、社區、民間體育運動的指導人才。
    (五)培養健身中心、休閒中心、俱樂部的指導人才。
    以上的體院教育目標,可以讓我們理解,體育學院教育是以師範
    學院的邏輯來安排,這點沒有問題,因為體育系本來就是體育教育,
    問題是,台灣2,300 萬人,人口老齡化,現在的學校減班、縮班情形
    程度非常嚴重,每年有超過400 名體育系學生畢業,他們沒有任何技
    9
    能到社會工作,只一頭想鑽進教師窄門,即便有專任教練的缺額,亦
    無法滿足這些用青春為國奉獻的體育系運動員,因此,當家長知道小
    孩投入運動後,只有能讀體育班、體育系這扇門時,是不是這灘水已
    經不再流動?
    千頭萬緒的體育問題,無法一時一刻解決,要瞭解體育的重點不
    在於今天奧運要幾金幾銀,而是徹底的體制失敗,無人投入。
    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義傑曾經跑遍世界60 餘國,結交許多國
    際界專業的體育人士或者專業經理人愛好運動朋友,也自掏腰包熱心
    參與及贊助中華小將出國比賽,為了觀摩專業運動,自己也前往日本,
    學習已經連辦一世紀的東京箱根接力賽活動,發現,外國專業的運動
    員其實運動是一種高尚成就,但不代表他是運動員或他是念體育系的
    學生,背景的他們,可能是東洋大學產經學院學生,可能是日本中央
    大學企業管理系學生,或者,他們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財經系學生,
    他們最高的成就是運動,但是他們所學習的社會能力是「各行各業」,
    因此,當他們完成體育成就後,會因為體育成就,獲得各大企業的青
    睞,進入社會工作。
    10
    肆、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的實施
    一、基層運動訓練經費的補助制度
    基層(國小、國中)階段的運動參與與比賽,是未來體育發展的
    基礎。目前,很多在基層擔任運動教練與體育教師的優秀教師與教練,
    不太容易獲得完整的訓練與比賽資源。過去,由上至下的基層運動訓
    練站、運動訓練基地的設置,真正讓運動教練與體育教師可以運用的
    經費相當有限。因此,建議比照國科會大專教師申請專題研究計畫的
    方式,由教育部提供給基層的體育班與運動教練申請,並且由基層優
    秀運動教練所組成的評審會進行訓練計畫審查,以主持人過去三年內
    的訓練表現佔評分50%,並且以訓練計畫的內容優劣給予另外50%的
    評量。
    只要是三年內運動訓練成果表現好的體育教師與運動教練,都可
    以透過這種個人訓練需求的計畫申請,獲得一年或多年期的訓練經費。
    搭配國小與國中的會計系統協助,或者專案由縣市政府教育局列管計
    畫經費的執行,方便這些基層優秀體育教師與運動教練在訓練上的需
    求。
    同時也可以比照產學合作計畫的方式,只要基層的優秀體育教師
    能夠獲得產業的經費贊助時,體委會與教育部也能夠配合部分的經費,
    鼓勵產業界贊助基層運動競賽的經費。
    二、運動科學介入方式
    建議在左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中成立國家運動科學研究所,不僅
    進行優秀國家級運動選手的運動科學協助,也可以協助基層運動原理
    規則的知識教育、以及運動選才的運動科學評量。
    具備基層運動訓練經費補助的體育教師與運動教練,同時也有針
    對具備運動潛能的學生,推薦進行運動科學評量的需要。在國家級運
    動科學研究機構的協助下,監控具備運動潛能的基層運動選手,進而
    進一步往更高的運動競賽層級發展。
    當然國家運動科學研究所的工作不是僅在於基層運動選手的運
    動科學評量與選才、以及優秀運動選手的運動科學協助,成立一個國
    11
    際奧會評鑑通過的運動禁藥檢驗中心、推動一般社會大眾的運動科學
    協助等,都是國家目前運動科學的重要方向。2017 年即將在台北舉
    辦世界大學運動會,可惜台灣連一個國際奧會認可的運動禁藥檢驗中
    心尚未成立。
    三、評審會的制度
    邀請曾經獲得體委會與教育部優秀運動教練獎的基層體育教師
    與運動教練,成立一個體育苗子計畫的評審會,讓運動訓練的專業人
    士來評量體育苗子計劃的人選及經費、行政、國際校務、資源整合等
    執行、考核等作業。這個評審會的主要功能在於,透過運動科學介入
    後,將具備運動訓練成果的體育苗子進行計劃培訓及協助,進而讓真
    正需要栽培的體育苗子選手,能無後顧之憂參與國際級訓練和專業學
    科的養成教育,進而讓體育苗子計劃能夠付諸實現台灣體育人才培有
    計劃。
    四、體育 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 近、中、遠程的願景
    體育苗子計劃近程:4 年打造第一批亞運奪牌選手
    體育苗子計劃中程:8 年打造第一批奧運奪牌選手
    體育苗子計劃遠程:12 年打造運動產業精英投入社會工作計劃
    總統府公報1010905 中記載,體育委員會主管及運動發展基金中,
    預算為16 億台幣,餘絀為13.8 億台幣,如果預算數字為認同經費,
    我們將有機會來用專案方式來投資潛力運動員,讓運動員(如網球好
    手盧彥勳)到世界舞台遍地開花,為國爭光,奪得國際媒體價值之外,
    更能栽培運動員一技之長,未來替國效力。如此,遍地開花 苗子計
    劃將會有助台灣體育產業注入新活水之外,也能保根固本,壯實台灣
    形象與經濟能力。
    體育苗子計劃近程:4 年打造第一批亞運奪牌選手
    12
    體育苗子計劃中程:8 年打造第一批奧運奪牌選手
    體育苗子計劃遠程:12 年打造運動產業精英投入社會工作計劃
    以上報告
    林義傑 謹識於 國策顧問辦公室
    中華民國101 年10 月31 日

  • 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時間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1-12 16:00:00
    有 264 人按讚


    為青少年而起-葉大華
     
    「青少年不是福利的依賴者,也不是需要保護的對象。青少年是權利的主體。」
     
    政黨票⑬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  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葉大華:為青少年而起
     
    「青少年不是福利的依賴者,也不是需要保護的對象。青少年是權利的主體。」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 #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郝明義看到的這個人
     
    見葉大華那天,因為一開始就發現了一位共同的朋友,所以我們的話匣子很容易就打開了。
     
    訪問曾柏瑜、賈伯楷、洪慈庸等人,讓我對大學生年齡層的困境多了認識,和葉大華談,則讓我對高中生以下年齡層的問題,有了體會。
     
    我說葉大華是「為青少年而起」,因為我相信讀者看過葉大華所講的,我們政府和社會給青少年製造的集體困境之後,也會同樣地拍案而起。
     
    青少年包括了12歲至24歲的所有人。其中,葉大華那天主要談的,是她長期關注的18歲以下的青少年。
     
    台灣15歲以上的青少年,工作就要繳稅;18歲以上,要負刑事完全責任,可是他們到20歲才有投票權的不合理,這我以前知道。
     
    但是聽到葉大華接著說下面這些話,那種衝擊力隔了兩個月之後還是很強。
     
    「只要你是學生,沒人當你是公民。」
     
    「大人對青少年缺乏想像。唯一的想像是要他們趕快讀完書,然後趕快找到一份工作。」
     
    葉大華講起話來表情豐富,很生動,連珠砲似地說這段話,簡直就是雄辯家了:「青少年不是福利的依賴者,也不是需要保護的對象。青少年是權利的主體。這就是世代正義。」
     
    可是從訪問的過程中開始,到今天整理訪問稿,都一直有些問題盤旋在我腦中:
     
    我們不都經過青少年嗎?每個人心裡不都有個青少年嗎?我們怎麼會始終如此堅持、始終毫不讓步地修理青少年呢?被修理的青少年長大之後又怎麼會繼續加入修理青少年的行列呢?
     
    我實在不明白。
     
    但起碼有一點值得高興的是,葉大華顯然不是這些人之一。
     
    她在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為青少年而起。
     
    謝謝大華。
     
    @葉大華自己說的話
     
    我大學一畢業,就投入在社會福利團體工作;後來工作一段時間去唸研究所,回來還是在社會福利團體工作。
     
    二十年了,我專注於青少年的權益與福利政策,我跟我的團隊很努力的做政府該做卻沒做的事,但政府的主流教育還是停留在升學,十二年國教什麼超額比序、門檻之類的小圈子中打轉;大環境不好,永遠受害的是青少年,他們已經陷入了看不到未來的「集體困境」,非常嚴重。
     
    我們台灣的青少年,24歲以下,共有600萬人,佔了全人口的1/3。其中18歲以下的有450萬人。
     
    我曾經把有關18歲以下青少年福利預算都算上,政府每天花在每一位青少年身上的錢,最多也不到6元。
     
    你說錢都用在教科文預算裏,但教科文預算也偏低,幾乎都用在養人,養專職人力、教師,投資在公益組織有限。我們的中途之家缺乏,青少年中途離校或輟學或家庭發生困難時,所能取得的資源太少。
     
    這是非常弔詭的現象。
     
    而18歲以下約有450萬的那些少年中,政府只關注兩頭,一頭是台灣之光,很有成就的那一群;另一頭是弱勢少年與虞犯少年,這一部分少年,大約佔了1/10,也就是45萬人。而對於弱勢少年與虞犯少年,除了安置、矯正、輔導,再也沒別的了。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15歲以上的青少年,工作要繳稅;18歲以上,要負刑事完全責任,也就是負行為能力的責任。但憲法與民法卻又限定他們到了20歲,才享有權利,最明顯的就是投票權。
     
    我們要矯正政府的就在這一點觀念:青少年不是福利的依賴者,也不是需要保護的對象。#青少年是權利的主體。
     
    這就是世代正義。
     
    把青少年該有的權力與權利還給他們,協助他們走出集體困境,在國高中時期就得培養他們生涯規劃和職涯發展的能力,而不是拖到大學。
     
    我們不能老是把青少年當做 trouble maker。然後幫他們貼上了好手好腳的標籤,不像兒童一樣需要父母的支持、協助,可是卻又要把他們當成是身心不成熟的一群小屁孩。
     
    他們的成長過程幾乎全丟給了教育體系,可是教育體系就那麼一點點的教科文預算,如何協助他們「轉大人」?
     
    我們對青少年要有「轉大人」的概念。
     
    他們遲早是社會的公民,政府得盡早投資他們具備社會參與的能力,培養他們公共意識的概念,經由審議民主的討論,讓他們有公民素養。
     
    另外我們得注重他們的健康發展。這健康指的可不只是身體,而是成長環境,譬如媒體自律,保護他們的隱私,因為閱聽環境影響了他們社會化的過程。
     
    當然,他們得有公平受教權。我們特別要關注的是這群遭逢了家庭經濟困境、家暴、性的侵害、未婚懷孕等問題而輟學的青少年,他們有甚麼需要協助的資源與支持體系?而不是只是被責罵與矯正,為了保護安置而中斷學業。
     
    青年,不要認為他們沒有這些問題。
     
    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光是助學貸款,大專生一學期就有32萬人申請,其中私立大學申貸者是公立大學的四倍,社經背景愈佳的學生,進入公立學校機會更大,低社經背景學生進入公立學校機會較低。高教資源扭曲分配的結果,造成窮學生書越唸越窮,更難脫貧。
     
    這就是青年困境最大的問題之一。
     
    另一個大問題是資源分配,也就是前面所提的青少年的福利保障沒有公平機制,沒有投票權的人,更沒有權利參與資源分配。資源分配的不公,青少年是最大的受害者。
     
    我們托育沒有真的公共化,就是給錢。但給了錢,也買不到服務,因為附近根本就沒有服務嘛;有,品質也不好,不是經常發生私立托兒所虐兒事件嗎?
     
    政府對兒少、青少年的福利與教育政策,各項現金津貼比例不能佔太高,應該多投資培力青少年的發展、建全社會安全體系。目前現金津貼與投資發展的比例大概7:3,顛倒過來才是。
     
    我們不能等青少年發生問題了才來補救,而是發生之前就該防止,在他掉下去之前,拉他一把,多點心理諮商師、輔導人員、等專業人員來幫忙,不能只光靠社工。也不能只光靠個案輔導,現在的個案輔導,不也是問題重重?
     
    我們看反課綱運動,有很多長期考試受挫折的學生捲入,還有高職生。他們在這個運動中,找到了宣洩的出口。這是政府忽視與不作為的結果。
     
    大人對青少年缺乏想像。唯一的想像是要他們趕快讀完書、盡快找到工作。
     
    青少年有青少年的文化,這展現了他們在這個社會中的位置。例如塗鴨,大人老是認為這是搞破壞的次文化。但這早成了當代藝術的一環,是觀點與視野的問題。你要當作是藝術,還是搞破壞,其實只是個選擇。從反面來講,這是大人沒給青少年發展興趣的空間。
     
    為了發展青少年創意塗鴨,我們多年前曾選中了西門町的電影主題公園,希望能規劃成青少年文創交流園區,並且加上職能培訓的平台。
     
    但是,那時的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說動都別想動,那塊只能做蚊子電影院,結果最後還不是虧了一堆錢。這就是政府嘛。
     
    我進了國會要做的,和我會加入社民黨的原因是一樣的:我們都關心團結這個議題,社會團結,各階級的團結。所以我們也應該把青少年團結進這個社會,大家一起來參與改造這個社會,讓台灣能變得更好。
     
    台灣很奇怪。青少年族群沒有公民身分、社會地位。
     
    講個例子,你是學生,不管你是不是在社會做過事再回來讀書,或都已經是打工族了,只要你是學生,沒人當你是公民。
     
    除非你脫離學生的身分,不然這個社會對你的限制很多。職場上也把你當菜鳥,低薪、被磨,還不能抗議,於是有了「慣老闆罵魯蛇」、「魯蛇批慣老闆」的流行話現象。
     
    這是身分歧視,也是年齡歧視,更不要說18歲投票權的問題了。
     
    權力義務完全不對等。這就造成了價值觀的衝突、階級衝突、世代衝突。
     
    在選票利益的族群中,沒有人為青少年發聲,沒有人為他們喉舌。
     
    今年(2015)本來有機會啟動修憲來進行公投降低投票年齡,但被國民黨硬綁住不在籍投票給推翻了,我們叫做「撕票」。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感觸,站在公民團體的立場,或者說,力量,我們能做該做的都做了,但這是政治,全世界只有我們和德國把投票年齡放在憲法中,但我們的修憲門檻又是全世界最高的,解決問題的設計卻反而讓問題給前制住了。
     
    政府只想救失業率數字,沒想世代貧窮的問題,沒想解決這個問題,沒想團結各階層,讓青少年整合到體制中,進入社會運作。
     
    進國會,我會盡全力推動有關青少年權益政策的法律,最重要的是訂定「青年發展法」。
     
    台灣政府老是拿依法行政當藉口,那我們就立法,要求政府正向投資青年方案、計畫,讓青少年的學習教育、素養培力、民主意識、發聲平台、就業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資源。
     
    做為一個不分區的立委,要有代表全國的認知,代表弱勢、特定族群,便不可偏離公共議題。不分區立委,是全民的代理人,不能只聽黨意,要為全民發聲。
     
    @陳季芳的側記
     
    葉大華非常年輕──語言年輕、動作年輕。
     
    她說「魯蛇」,很順耳;她說「慣老闆」,我們摸不著頭腦,還請她解釋一下。她也沒放過順手拿手機拍照的機會,郝明義簽書,她拿起手機拍了好幾張,倒是我慢了好幾拍。
     
    葉大華年輕,因為她從出社會就一直在年輕人的圈子裡工作。
     
    她投入、感同,也身受,她為年輕人沒有出路的集體焦慮而焦慮,她為年輕人集體困境要打破困境,所以她成為綠社盟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她說,政府對年輕人投資太少,限制卻多得不得了。政府不肯承認兒少也是權利的主體,不肯承認街頭塗鴨也是藝術;而大學生一學期有32萬人揹著學貸,政府稍微關注了450萬青少年中弱勢的45萬人,而置其他400萬人於不顧。
     
    她要把屬於青少年的權力要回來。

    http://twunbound.github.io/view/veranayeh
     
    葉大華

    #年輕的力量進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