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大園高中學習歷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園高中學習歷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園高中學習歷程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巫師地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臺灣教育 #臺灣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申請 關於「自主學習計畫」 給新課綱的學生與家長,以及教育夥伴們參考。 參考內文,聽聽教授們怎麼說 「如果學生很早就立定志向,高一或高二自主學習計畫的內容,就是在探索該系的研究方向,那當然很好;不過即使沒對接,只要能展現出自主研究動機,及過程中解決困難的...
大園高中學習歷程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教育 #臺灣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申請
關於「自主學習計畫」
給新課綱的學生與家長,以及教育夥伴們參考。
參考內文,聽聽教授們怎麼說
「如果學生很早就立定志向,高一或高二自主學習計畫的內容,就是在探索該系的研究方向,那當然很好;不過即使沒對接,只要能展現出自主研究動機,及過程中解決困難的學習力,也能吸引教授的目光。」
『「做實驗沒有絕對成功的,失敗為成功之母,不要覺得失敗過程不能被記錄。」參與教育部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的台大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林書妍會中指出,過去審查常見學生長篇記錄過程與研究成果,但大學端更期待看見,學生面對研究必經的失敗、挫折,會有什麼樣的學習態度,衡量學生是否適合該科系就讀。』
「暨南大學資工系教授洪政欣表示,全國高中生上傳的資料都存在資料庫裡,系統會做抄襲比對,一旦發現某一群學生或同一所學校的相似度太高,就會回傳給國教署,深入調查高中端是否幫學生作假;而所有在課堂上完成的作業,都需要授課老師認證,這也是一種把關。」
大園高中學習歷程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過去的教育改革之所以未竟全功,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學端對於國教端的陌生,大學教授普遍不了解國教端到底在做什麼改變。往往大學端跟國教端常因相互的不了解而無法密切配合,導致改革無法產生大的效益
這次新課綱上路,很高興看到台大願意率先大規模地邀請教授們來了解新課綱。當詹副教務長 Kuei-Yuan Chan 大大在推動此事時,我推薦了新課綱的重要推手之一的大園高中 朱元隆 校長跟台大理工醫農學院的教授們講述新課綱的理念,讓更多台大教授們了解新課綱的課程是要幫台灣的孩子建立重要的能力,也可以知道做得好的話,對於大學會有什麼正面的影響。
經過對話跟了解,很高興看到台大的師長更了解未來台灣教育國教端的走向,也更清楚了解學習歷程如何評量,讓教授們不致於漫無頭緒地評分。最後有教授大力支持朱校長,認為素養導向的教學和評量以及質性的學習歷程檔案都有很深遠的影響,要國教端繼續努力。
更讓我感動的是,台大的老師最後請朱校長轉述:
「台大的教授還是會認真看待學習歷程檔案,沒那麼容易被騙的,請大家一定要相信大學教授的能力和決心!」
身為台大的一份子,看到台大願意為未來台灣孩子們的教育,跨出第一步了解國教端的努力、願意以台大的力量發揮引導的作用,我非常地以台大為榮!
台大跨出了一大步,希望其他大學也能一起讓大學教授們跟國教端做深度對話、了解國教端的走向,那台灣的教育真的會很有希望!
(歡迎分享)
又是超級開心的一天,真的值得分享給所有的朋友!
今天接受台大副教務長的邀請,前往台大為理工農醫學系的系主任們分享前導學校的新課綱準備工作,也讓教授們知道他們對台灣教育的影響有多麼深遠。
50分鐘的演講之後接受大家詢問,確實有教授擔心不同高中的成績該如何比較,台大招生組說明他們會提供校務研究的資料,用大數據分析各高中多年來在台大的學業表現提供各科系參考,真是神救援啊!
我也提供科系比較具體可行的學習歷程評量方式以便參考,讓教授們不致於漫無頭緒地評分,我提醒大學教授們,努力做研究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改善我們的社會嗎?現在只要認真花幾天評閱備審資料和面試,對台灣的教育環境就能夠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不是更有效率嗎?^^
最後有教授大力支持我,認為我們推動素養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現在他們為了不打擊學生,都只敢出測驗題,只要問WHY的問題,學生都很難回答,他認為素養導向的教學和評量以及質性的學習歷程檔案都有很深遠的影響,要我們繼續努力,也請我多方轉述,台大的教授還是會認真看待學習歷程檔案,沒那麼容易被騙的,請大家一定要相信大學教授的能力和決心,這讓我非常感動,畢竟台大對台灣的教育仍然有很強大的引導作用!
大園高中學習歷程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施振榮勉生:發展人本的AI應用 把AI當創價夥伴
2018-08-24 15:22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即時報導
「2018全國物理教育聯合會議」在高雄大學舉行,今天邀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演說。施振榮表示,台灣迎接未來挑戰,要教導學生「學習學習的能力」、善用ICT(資訊與通訊科技)工具,並發展「以人為本」的AI應用,把AI當成和人類一起共創價值的夥伴。
2018全國物理教育聯合會議共有3日議程,分場次探討小學到大學端物理教育現況與發展趨勢。施振榮以「人工智慧、物聯網與教育」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世界各國積極推動產業4.0(Industry 4.0)變革,影響各行各業,尤其AI技術、電腦運算速度大幅突破、物聯網蒐集大數據以及雲端運算等因素,預料未來更有突破性發展,若不深入了解恐被邊緣化。
施振榮認為,台灣擁有教育普及與ICT基礎深厚的優勢,迎接未來的挑戰,教育除了教導學生「學習學習的能力」,也要善用相關ICT工具。且現今教育環境與從前相差甚遠,老師思維須先翻轉,不斷接觸新知才能教育及引導學生。
在AI快速發展下,很多趨勢觀察家也提出未來AI將會讓很多原本的工作消失,取代人類原本許多的工作機會。施振榮對此並不覺悲觀,因為雖然AI會讓許多工作消失,但相信未來也將會創造出許多新的工作機會,只是工作型態上會與傳統有所差異。「我們應該把AI當成和人類一起共創價值的夥伴。」AI可以是人類的「分身」,借重這個工具來協助完成許多工作及任務。
因應12年國教新課綱即將上路,大會也邀請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物理學會理事長賈至達、桃園大園國際高中校長朱元隆,各就新課綱與素養導向命題精進方向、探究與實作課程實踐與思考、學習歷程檔案等面向發表看法。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332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