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夜上海原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夜上海原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夜上海原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夜上海原唱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029的網紅欣彦 Z Y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謝謝音樂王子 William 的分享。 疫情後我們要好好的聚一聚。❤️ 10週年的「芭莎公主」已出了! 您們買了嗎?😉可以在以下的唱片行詢問,請支持實體專輯,貨量有限哦! ✨Caruso VINYL 黑膠卡魯索 ✨WildFlower Records 以下就是William Ang的截文...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鄭興 Xing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慶祝我們重獲自由 唱一首難唱的歌 聽說單身久了會變成高級魔法師 因為單身的緣故 右手變得比較粗(不是) 吉他:小黑 #挑燈夜唱 Vol.5 🔈:《眼淚博物館》2021 秋冬巡演 西安/鄭州/天津/瀋陽/杭州/寧波/珠海/廣州/深圳/廈門/福州/上海/蘇州/長沙/重慶 追蹤 #鄭興​​​ F...

夜上海原唱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0 03:08:31

【 林家謙《一人之境》登陸日本 】 現年29歲的林家謙,2014年加入樂壇後一直居於幕後,先後創作《矛盾一生》、《壞與更壞》、《心之科學》、《愛情是一種法國甜品》等數十首作品。及至2019年1月,他正式走進錄音室,獻唱第一首派台歌《下一位前度》,並包辦作曲、編曲、監製,正式以獨立歌手的身份出道,之...

  • 夜上海原唱 在 欣彦 Z Y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2 14:18:32
    有 37 人按讚

    謝謝音樂王子 William 的分享。
    疫情後我們要好好的聚一聚。❤️

    10週年的「芭莎公主」已出了!
    您們買了嗎?😉可以在以下的唱片行詢問,請支持實體專輯,貨量有限哦!

    ✨Caruso VINYL 黑膠卡魯索
    ✨WildFlower Records

    以下就是William Ang的截文:

    #就酱听音乐 #MusicBoleh #kitajagakita
    #4 欣彦 Z Yan
    《秋夜 Autumn Night》
    📌 我们中的可亲宝贝 - 芭莎公主

    每一次见到欣彦,脸上挂着的,就是那么的灿烂,可亲。以芭莎公主唱Bossa Nova,唱出了大马,唱到了新、马、港、台。专辑更是在 2011年入围香港CD圣经100大发烧专辑。

    今天聊这首《秋夜》Autumn Night。这首是旧上海时代,白光的曲目。https://youtu.be/owprhkwWSC8

    前几天和友人聊起了音乐,聊到了他很喜欢白光着这首歌。我大力的推荐我们公主的版本给他。他惊喜了一番,,听着听着,就随着巴莎诺瓦的节奏慢慢起舞。

    对,在我们近代中文音乐上,嫌少出现芭莎诺娃这曲风,有更少会以巴莎诺瓦来贯穿整张专辑。在这边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芭莎诺瓦:巴萨诺瓦(Bossa Nova)是葡萄牙文,“Bossa”原意是演奏森巴时的自然风格与气质,“Nova”则是新的意思。结合起来,巴萨诺瓦就是一种融合了传统巴西森巴(samba)节奏与啼乐(choro)的一种“新派音乐”。正统的巴萨诺瓦的起源是南美洲巴西土生土长的音乐,之后流传到北美洲之后广为爵士乐坛所喜爱,由美国爵士乐手大力推广。也因此“巴萨诺瓦是拉丁爵士的一种”。巴萨诺瓦的字面意思是“新节奏”,原来是一种拉丁音乐,听起来轻松柔和、慵懒甜美、浪漫性感。与传统南美及拉丁音乐不同的是,巴萨诺瓦不像森巴或伦巴(Rumba)那样节奏强烈,抛弃了巴西音乐传统密集的鼓点而采用旋律以表现,故除拥有南美音乐的热情外,还带有一份慵懒和轻松的感觉。

    也是如此,它的慵懒,随性,几乎让我们听起来,心情放松,也成了我们生活中听歌的元素之一。这首属于旧上海的纸醉金迷,拥有的是隽永的旋律。披上芭莎诺瓦的外衣,它不再灯红酒绿,变得简单,舒服,自在。欣彦随性的吟唱,我们听起来不压迫,就像漫步在海边,摇曳的椰树,暖暖的海风扑面而来;上扬的上弦月,闪烁的星光,这时刻,来杯鸡尾小酒,三五知己,分享着悄悄心事,是写意,是坦然,是知足!

  • 夜上海原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9 22:51:57
    有 12,126 人按讚

    【 林家謙《一人之境》登陸日本 】
    MeWe版本:https://bit.ly/3e35irH

    現年29歲的林家謙,2014年加入樂壇後一直居於幕後,先後創作《矛盾一生》、《壞與更壞》、《心之科學》、《愛情是一種法國甜品》等數十首作品。及至2019年1月,他正式走進錄音室,獻唱第一首派台歌《下一位前度》,並包辦作曲、編曲、監製,正式以獨立歌手的身份出道,之後於短短兩年間,先後憑《拼命無恙》、《一人之境》、《特倫斯夢遊仙境》及《時光倒流一句話》橫掃多個本地流行榜冠軍位置,成功掀起「我謙熱潮」,粉絲人數激增,而在本月中舉行的ViuTV音樂頒獎典禮《Chill 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20/21》裏,他更勇奪「Chill Club年度之歌」及「Chill Club年度男歌手金獎」等六項殊榮 ( https://bit.ly/3gKHKK4 ),與人氣組合MIRROR一同成為媒體焦點。雖然身為處女座的林家謙承認人急升有壓力,直言想「縮返去做幕後」,於頒獎禮後亦刻意保持低調,不過作為本地樂壇新一代「潛力股」,有如漆黑中的螢火蟲那樣,怎樣也會有人留意。2021年4月26日,林家謙再度為其音樂事業寫下新一頁,皆因他的成名作《一人之境》首度登陸日本,於當地電台J-WAVE的音樂節目播出。 ( https://bit.ly/3aMHCpw

    J-WAVE是一家以東京為廣播對象地域的日本FM廣播電台,屬於「日本FM聯盟」(JFL),即由日本私營FM廣播電台組成的廣播聯播網成員之一。逢周一至周四早上9時至下午1時,都會播出節目《STEP ONE》,由兩位DJ ── Sascha(サッシャ)和Neuhauss萌菜(ノイハウス萌菜)主持,每次都會播出大量日本和海外歌曲,就以4月26日(周一)播出的一集為例,節目裏先後播出Sixpence None The Richer的《Don't Dream It's Over》、Weeknd & Ariana Grande的《Save Your Tears(Remix)》、Jamiroquai的《Blow Your Mind》以及星野源《Family Song》等等。

    不過這天最令香港人感到自豪的,是Sascha以廣東話介紹林家謙主唱的《一人之境》,畢竟是外語,所以Sascha說是也有點「咬字唔正」,《一人之境》唸作「Yi Yan Si Gang」,而林家謙則以其洋名Terence Lam表達,而《一人之境C Major》並非甚麼特別版,而是去年推出的專輯《MAJOR IN MINOR》裏,所有歌曲在歌名之後,都會列出調性(音樂術語),而C Major就是C大調的意思。記者花了些功夫,於電台官網找到節目的錄音重溫版本,發現兩位主持對於《一人之境》的介紹不多,除了歌名外,只在歌曲播完之後,Sascha說:「是一首很美妙的Ballade!」而Neuhauss萌菜則讚美道:「是一首很柔和的樂曲!」

    至於林家謙本人對於今次能夠衝出香港有何感受?記者曾經嘗試聯絡他,但至今未有回覆,似乎是因應近日的低調作風,不過他在個人Instagram的限時動態則有發文提及此事,轉貼一位現時身在日本工作的粉絲「報料」:「我係日本打工的,公司每日都播一間叫J-WAVE的電台(即香港的叱咤903),近兩年嚟,你係佢哋第二個播嘅香港歌手,第一個係王菲!」林家謙對此表示感激,回覆對方說:「Thanks for telling me and capturing for me!」(多謝你告訴我這個消息,又分享截圖給我!)而根據「遠距離兄弟」的IG發帖,則指J-WAVE的電台節目除了播放《一人之境》外,亦有介紹林家謙的新歌《神奇的糊塗魔藥》,文中指:「直播果(嗰)陣公司收音機太細聲聽唔清,後尾聽返Online版,係介紹Apple Music個香港Chart(排行榜),頭三位都係林家謙!」

    香港歌手揚威日本,歷史上例子不算多,除了剛才提到的王菲和林家謙,以及陳美齡與關淑怡外,另一個要說的是林憶蓮。1992年4月,其專輯《野花》在當地發行,但主打單曲並非香港的《再生戀》,而是《夜來香》及《Wildflower》,並推出3吋CD Single,其中一個說法,是利用《夜來香》的原唱李香蘭在日本的知名度,以及歌曲中散發的老上海情懷(原唱於1944年推出),基於當地市場會有些人可能聽過這首老歌,才有此市場考量。1992年5月17日,《夜來香》曾經登上日本J-WAVE的「Tokio Hot 100」流行榜第49位,成為史上第一位以中文歌打入日本流行榜的香港歌手。

    【 林家謙系列報道 】
    *音樂永續計劃林家謙重唱蔡健雅《拋物綫》:https://bit.ly/3gN7iGo
    *林家謙點解揀著衛衣亮相叱咤:https://bit.ly/3aMIMRU

    林家謙圖片提供: instagram.com/nickyjai

    鳴謝日語翻譯:關震海

    原文刊於《香港01》──
    標題:「林家謙年度金曲衝出香港 連日本電台J-WAVE都推介《一人之境》」https://bit.ly/3vyo0h1

    (29042021)

    #游大東影視筆記 #游大東 #林家謙 林家謙 Terence Lam #一人之境 #JWAVE #廣東歌 快樂的 浪遊旅人 做乜膠睇電視 我睇咗啲乜嘢 Music Picks J-WAVE 81.3FM 廣東歌fans應援事件 Hong Kong Singer Channel 囧報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葉一知 羅冠聰 Nathan Law

  • 夜上海原唱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01 10:38:30
    有 25 人按讚

    Lee388 靚聲推介:

    近日聽了這張新發行的SACD:Gary Moore《Still Got the Blues》專輯,碟內第四首Still Got the Blues可以說是Gary Moore的代表作,這首歌曲不止好有味道,而且音效也相當之好,這種結他的聲音,可以觸動心霏,加上Gary Moore的憂怨的歌聲,還有不知道是不是SACD的加持,這首歌曲絕對可以用作試音之選!

    聽了這首使我感動的大碟,我自然想了解多一點Gary Moore的事蹟,之後找到了一篇相當詳盡的資料,是來自台灣的【獨立評論】,作者黃怡的一篇文稿,我覺得相當詳細,亦可以使大家更加了解這位結他高手Gary Moore的逸事,所以我引用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最後,這張SACD是我近期一聽再聽,所以一定要與大家分享!

    ----------------------------------
    藝文
    Gary Moore──我的吉他在空中哭泣
    作者 黃怡

    蓋瑞摩爾(Gary Moore,1952~2011)逝世已6年了,這些年來,他在流行音樂界的聲望不減反增,從youtube連綿不絕的上傳,無論是單曲或專輯,錄音室灌製或現場錄影,以及閱聽者的熱烈反應,大有凌駕Eric Clapton,成為藍調搖滾吉他王的架勢。

    摩爾是聽Eric Clapton長大的,記得John Mayall and the Bluesbreakers嗎?晚近的藍調搖滾迷,很少不是聽該樂團中Clapton的吉他主奏,才開始知道實心吉他如何結合藍調與搖滾。酸民常認為Clapton從不敢與Moore同台演出,Clapton倒一向淡定,只說:「Moore彈奏速度實在太快了,我哪裡跟得上他呀!」這是真話,即使Moore不是流行樂壇最正點的吉他手,至少也是最快的吉他手之一,雖然Moore常強調,快是炫技,只是為了帶給歌迷緊張與刺激,他個人滿喜歡聽Roy Buchanan的慢板藍調吉他。

    Moore與 Clapton的歌迷特別喜歡比一比兩人的功力,不比吉他,也要比比歌喉。但歌喉是天生的,要比,只能比感情與技巧,Moore去世那年的5月,Clapton唱起Moore的Still Got the Blues,以鋼弦吉他伴唱,配上單純的電子琴聲做背景音樂,雖不如Moore的原唱那麼扣人心弦,卻還是很有味道。不過,Moore做為一個歌者,過了中年嗓音越渾厚,與他的吉他聲兩相唱和,效果越見不凡,這是歌迷普遍的定論。

    事實上,彈奏吉他起家的Moore,自己組樂團時是因為找不到適當的主唱,才勉強唱起歌來。剛開始他也唱一點搖滾,「我討厭死了唱搖滾,後來走藍調搖滾路線,我才越來越喜歡唱歌。」他說,「我往往把曲子的主調降下來,因為我吉他不彈主旋律部分,歌唱本身成了主旋律,我再以吉他部分的變化來應和,這樣有趣多了。」

    感謝啟發他的Phil Lynott
    有些樂評家認為,Moore的吉他聲線不僅性感,簡直是淫蕩,才會那麼顛倒眾生。Moore的歌迷應該會十分同意這點。他的彈唱風格,若從8歲最初彈奏的那把吉他算起,整整花了將近30年,直到1990年他自作、自彈、自唱的Still Got the Blues問世,才大致建立。

    Moore生於1952年4月4日,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人,有一個哥哥、三個姊妹,父母嚴重失和,連累他也提早輟學,15、16歲就到了都柏林,想成為一個音樂家,一年之後父母離婚,北愛暴亂,他無家可回,決定浪跡天涯。1969年加入名為Skid Row的合唱團之後,他認識了人生第一個貴人 Phil Lynott(1949~1986)。Lynott高高瘦瘦帥帥,黑白混血兒,魅力百分百,是個色鬼,據Moore說:「你絕不能把女朋友留給他照顧,幾分鐘都不行。」

    Lynott像媽媽般的照顧Moore,早起燒飯給他吃,介紹這個、那個給Moore,開啟了Moore包括吃中國菜在內的各方面味蕾。初進入樂壇的Moore,由於年紀小,大家覺得他是憨憨的鄉巴佬,只把他當成琴藝高超的小弟弟看待,唯有Lynnot認他是音樂上的同道,願意與他同甘共苦,一起成長。Moore在Skid Raw待了2年(1968~1970),樂團嘗試各種搖滾樂風,從放克到重金屬,例如Night of Warm Witch,這是Moore第一個正式的音樂學校,但有很多樂迷認為,團員中只有Moore的彈奏可聽,其他人的演出簡直一塌糊塗。

    Moore離開Skid Row之後,1973年自組樂團,推出Grinding Stone,這是Moore歌迷必須珍藏的唱片,當時Moore才21歲,已展現不凡的氣勢。然後他三度進出Lynott組的Thin Lizzy,和Lynott共創的佳績如Waiting for an Alibi、Out in the Field,都是搖滾經典之作。

    Lynott以主唱的身份組團,後來才學了貝斯及作曲,Thin Lizzy是少數被歐美樂迷承認的愛爾蘭搖滾樂團,Lynott去世後,他的雕像立在都柏林市中心Grafton Street街頭,可見受擁戴的程度。Lynott的白人媽媽未婚生子,黑人父親屢向她求婚未果,但一直有供給這對母子贍養費,Lynott由外婆照顧,從小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他是事業有成之後才嗑藥成癮,最後母親發現他染上海洛因癮,逼他進療養院做勒戒,幾天之後,突然身體狀況直轉而下,死於多重器官衰竭。

    Moore談起這段經過,不禁黯然,「雖然他誰的話都聽不進去,至少我力勸過他。當時Lynott的兩個女孩還很小,我問他,難道不想看到她們長大成人嗎?他會謝謝我,然後依舊我行我素。」1985年冬天,Moore和當時的妻子去外地探望岳父岳母,有人告訴他Lynott病重,沒想到,第二年的1月4日就死了,才36歲。

    Moore回想當年,說好幾天過後才承認Lynott真的走了,「我從來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卻真的必須以酒澆愁,在一家酒吧裡,有人播放我們樂團的歌,一個傢伙走過來說『請節哀』。我回到家,不禁放聲大哭,痛苦極了。」

    2005年8月20日,都柏林市為Lynott銅像揭幕,他的媽媽來到現場,過去Thin Lizzy的老戰友幾乎全數到齊,晚上以演唱會向Lynott致敬(見Gary Moore & Friends one night in Dublin:A Tribute to Phil Lynott)。這場演唱會是Moore促成的,他找來待過Thin Lizzy的三位主吉他手,加上他自己,本來Thin Lizzy就以雙主吉他手聞名,Moore與其他三人分別搭配,唱了10首他們的暢銷名曲。可以看得出來的是,Moore的實力遠在三人之上,當時他已如日中天,許多樂迷甚至認為,他是全球最頂尖的電吉他手。

    有意思的是,這個演唱會的前後經過有個紀錄片,片中Lynott老友們講述他的舊事,說他文質彬彬,待人接物顯出教養良好,思想上比較不像是個rocker,而像是個知識份子,尤其對愛爾蘭的歷史了解得鉅細靡遺,是他們每個人的啟發者。不過其中有一人說,Lynott的音樂偶像是Jimi Hendrix、Elvis、Janis Joplin和Brian Jones,這四人個個早死,而且死因都和藥癮有關,也難怪Lynott會步上他們的後塵,提前向閻王爺報到了。

    尋找自己的聲音
    Moore很早就曉得自己和Lynott不一樣,他對女人不是那麼有興趣,對藥物也是,如果酒不包括在內的話。搖滾樂吉他手必須全神貫注,指板上的音符很容易閃失,藥物上癮,絕對無法勝任主吉他手;而且吉他像是重型武器,像機關槍,需要一個控制力強大的人,才能讓它為自己所用。Moore在演奏搖滾樂時,必須是個小心翼翼的戰士;閒下來時,他神經還緊繃著,酒這時是最好的朋友。

    他右臉頰到下巴的一道長疤,據說是酒後打架,醒來時都想不起來怎麼受傷的。

    1974年,Moore加入了英國鼓手Jon Hiseman的 Colosseum(1975~1978),是個fusion樂團,即興意味很重,融合了爵士、放克、藍調等,這是1960年代興起的樂風,較偏爵士的例如Mile Davis、Chick Corea,偏搖滾的如Frank Zappa、Caravan、Soft Machine、Spirit等,Colosseum也算是其中佼佼者,既然志在做實驗性的音樂,當然很難兼顧市場。

    「比較起來,Thin Lizzy像是打爛戰,大家想到哪裡做到哪裡,起床、喝個爛醉、上台演出等等,相反的,Colosseum的成員很嚴肅,很團結,很專業。」Moore說,「我跟他們在一起的3年,大家搭著迷你巴士,到處住便宜旅館,就為了可以跟歌迷演奏我們想演奏的音樂,不是為了錢。然而很幸運,還是有唱片公司願意幫我們灌唱。」

    但Moore並不覺得與Colosseum的合作,使他得到充份發揮。「從他們那裡離開之後,有時單飛,有時再回到Thin Lizzy,我常常感到,自己的適應能力似乎有些太好,好的讓自己四分五裂,不曉得哪個方向才是我應該努力的,而我的歌迷也應該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這樣變來變去,哪個才是真正的我呢?下週我會跑去彈爵士吉他了嗎?」

    逐漸的,Moore在不工作的時候,或在後台,總是彈奏著藍調,有人就說:「你彈得滿像回事了,該去灌張藍調唱片……」這話說中了Moore的心事,為什麼他鍾意的都是藍調歌手,很少搖滾歌手呢?例如Jimi Hendrix、Roy Buchanan、Peter Green等,為什麼這些人那麼吸引他?

    來自Roy Buchanan技法的影響
    先說說Roy Buchanan(1939~1988)吧。這位早年演奏時總是穿著一件土土的花格西裝褲,上身隨意搭配的先生,可是包括Moore在內許多樂壇名吉他手在技法方面的導師,也是至今仍受到電子吉他界無限尊崇的吉他手。他那把1953年型的Fender Telecaster,在他的操弄之下,可以發出幾十種聲音。早年,他從模仿Jimi Hendrix和Chuck Berry的歌起家,後來他的音樂類型頗多,有恬靜的Sweet Dreams,也有狂野怪異的You Are Not Alone。

    從早期Buchanan灌製的唱片,便知道他絕對是個自由自在的音樂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吉他聲裡,能夠演奏吉他,就是他每天最大的快樂。熟悉他的人說,他平常幾乎是不笑的,除了彈奏班鳩琴他會笑之外,很少看到他展露歡顏,他這時笑,是因為他雖然吉他彈得出神入化,卻完全無法掌握班鳩,他在笑自己笨。

    「吉他已攝其魂魄」,很多朋友這麼形容Buchanan,這位來自美國阿肯薩州、在加州長大的音樂家,父親是農場契約工兼當地五旬節教會牧師,由於教友中黑人比例不小,他很早就迷上靈歌。他和Moore一樣,14、15歲便開始以彈唱為生,有時跟團伴奏,有時脫團做個人秀;他也幾乎和Moore一樣待人慷慨且溫和,只在對音樂有要求時,才會發點小脾氣。不一樣的是Moore比較開朗自信,Buchanan則內向自卑,縱然已成吉他高手,因家計繁重,近30歲還想改行做理髮師。

    1971年是Buchanan的轉運年,美國公共電視製做了《世界最頂尖的無名吉他手》(The Best Unknown Guitarist in the World)紀錄片,引來披頭四John Lenon和鄉村歌王Merle Haggard的讚歎,也為Buchanan贏來寶麗金唱片公司的一紙合同,那年他已32歲。自此到他48歲去世,出了13張專輯和3張現場錄音。基於他的「存貨甚豐」,去世後又出了17張專輯。

    雖然Buchanan有好幾張金唱片,算是成名的吉他手,卻承認每次上台都還緊張得很,並不是大家看見他那樣的悠閒自在。聊到外傳1969年滾石合唱團曾找他去替代Brian Jones,他說確有其事,但他有自知之明:「I don't feel like a Rolling Stone, I don't look like a Rolling Stone, I don't think like a Rolling Stone.」並說,最危險的就是人人都誇你為世界第一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什麼世界第一。

    有一次人家問Buchanan,請他評量一下幾個他的年輕崇拜者(大概意指Jeff Beck或 Gary Moore),他只回答:「彈得快又好是一回事,但演奏總是還要回到歌曲的基本面,看看你究竟想表現什麼。你有辦法,就表現得出來,這時無論你被別人如何評價,你都自知是成功了。」

    Buchanan有6個小孩,本來是個愛家護子的父親,然而成名讓他必須不斷的上路做巡迴演出,經年累月下來,習慣性嗜酒腐蝕著他的肉體,有時表演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恍神。他最後一場演出,是1988年8月7日在康州新海文,因為酒醉砸鍋,他還信誓旦旦一定要戒酒,可是8月14日又因酒後鬧事被捕,地點是維州的Fairfox郡,他被送進警局的牢房,第二天早上,守衛發現他以自己的襯衫上吊自殺了。

    Moore雖承襲了很多Buchanan的吉他技法,兩者的真正不同,在於Moore上台後絕對為了觀眾賣力演出,而Buchanan常說,他演奏多是為了給自己聽的,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滿足,雖然在他生涯末期,變得比較能夠與觀眾互動,但是他與他的吉他之間有一種極其神秘且私密的關係,在他表演時,觀眾永遠感覺得到。

    雖然Moore與Buchanan一樣,都不是那種常常通宵達旦開趴的藝人,即使現場演出及唱片銷路表現耀眼,他們生活仍一如常人,但他們承受的精神壓力迥異於常人。娛樂業是競爭白熱化的行業,尤其藍調搖滾是比較特殊的樂種,觀眾對音樂本身的要求更高,也是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

    Peter Green的致命吸引力
    Buchanan與Moore兩人的精神向度不同,Buchanan是對內深掘,Moore是朝外展開;前者追求返璞歸真的美感,後者嘗試建構華麗的情感戲劇;前者大方保留音樂的不足缺憾,後者力圖羅織音樂的完整敘事。Moore不公開認Buchanan為他的老師,是有原因的,因為他不認同音樂只是個人靈魂的養料,而是必須能夠與眾人產生身心共鳴的一種實質力量,他希望觀眾能瘋狂、沸騰起來,所以特別痛恨在那種觀眾無法站起來舞動的場合表演。

    相反的,Moore承認自少年時代便受到Peter Green吸引,白人吉他樂手中,可能唯有Green真正捉住了藍調搖滾的精髓。Moore曾出過一張專輯獻給Peter Green(Blues For Greeny,1995),他在Green的吉他聲中發現一種溫柔的安慰,Green無論唱歌或彈奏,都令人有滴水能夠穿石的感覺,只要你聽過一次,永遠不可能忘懷,Moore對這種精神境界心嚮往之。這張專輯中,Moore使用的就是當年Green以1,000元美金廉讓給Moore的'59 Les Paul,有別於Moore的其他專輯,他以相當含蓄的演奏法,模仿Green的演奏法,來表現Green的作品。

    Green比Moore大6歲,是個英國倫敦東區長大的吉他手,Moore第一次聽到他演唱是在貝爾法斯特一家小酒館,Moore當時才14歲。當然不只Moore為Green著迷,這個猶太小子才氣縱橫,除了給自己的合唱團Fleetwood Mac寫了無數歌之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Santana聞名世界的Black Magic Woman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Green出道時被John Mayall帶到他的Bluesbreakers合唱團,頂替Eric Clapton留下的吉他手缺,並預言他的成就會超過Clapton。起先,尤其是Fleetwood Mac氣勢當好時,不知多少人都唱過他寫的歌。然而Green在1971年沾上毒品LSD後,不出3、4年便報銷了,例如Heavey Heart、No Way Out等歌,都可以看出藥物的影響。

    1970年代中期,Peter Green常常陷入昏睡,也不時發生譫妄的情形,醫生診斷他因吸食LSD導致精神分裂症狀,他足足在勒戒單位待了2年,才「乾淨」的回到流行音樂界。他算是幸運,雖沒有東山再起,直到今天仍活躍於藍調搖滾界,也不時參與巡迴演出。

    Green的吉他琴聲依然美麗動人,繼續保有B.B.King常盛讚他的「甜滋滋」的味道,而且,現在他的「迷幻」是清醒的。人不可能有兩個人生,實相的人生仍值得期待與經歷。他變成一個胖胖的、笑容可掬的70歲老頭兒,接受訪問時常答非所問,聽他嘴裡唱著:「Give me back my freedom.」時,你會哀傷的想到,這是一個我們務必珍惜的、劫後餘生的人。他的悲劇成了我們的享受。

    倒是Moore在2011年死了,2月6日,他和女友到西班牙一個海灘渡假,半夜死於心肌梗塞,時年58歲。他吃了一頓安安靜靜的晚餐,兩人還去沙灘上散散步,回到旅館;半夜4點,他女友感到Moore好像很不對勁,曾試著給他做按摩。死後的檢驗證實,Moore不僅是「喝多了」,他死時身上有0.38%酒精,是酒駕限制的5倍含量,通常,人體內酒精含量在0.4%至0.5%便足以致命。

    Moore下葬於英國Sussex的瑪格麗特教堂墓園,喪禮只有少數親友參加;他結過一次婚,共生下3個孩子,2個兒子是前妻生的,女兒是他同居了11年的女友生的。他的經紀人發布消息後,全世界的大報都刊出過消息,連台灣都不例外。

    沒有人知道他為何要喝下那麼多酒,事實上,我們對Gary Moore的生活所知不多,他是個非常著重隱私的人。或許他冷硬的臉龐只是一張面具,面具下是個異常柔軟脆弱的男人,唯有他的吉他、他的藍調搖滾,足以負載他易感的魂魄。

    以上文稿原文可按以下連結: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95/article/5558

    Gary Moore - Still Got The Blues (Live):
    https://youtu.be/4O_YMLDvvnw

    #Lee388
    #GaryMoore
    #StillGotTheBlues

  • 夜上海原唱 在 鄭興 Xing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12 20:00:12

    慶祝我們重獲自由
    唱一首難唱的歌
    聽說單身久了會變成高級魔法師

    因為單身的緣故
    右手變得比較粗(不是)

    吉他:小黑
    #挑燈夜唱 Vol.5

    🔈:《眼淚博物館》2021 秋冬巡演
    西安/鄭州/天津/瀋陽/杭州/寧波/珠海/廣州/深圳/廈門/福州/上海/蘇州/長沙/重慶

    追蹤 #鄭興​​​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zhengxingsongs
    Weibo|https://www.weibo.com/leonfi
    IG|zhengxingsongsong

  • 夜上海原唱 在 陳宇豐XEn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6-30 00:00:36

    歡迎訂閱:

    益級娛樂/陳宇豐XEnic 專屬音樂頻道
    https://reurl.cc/j8kMx1
    https://reurl.cc/Dgdnam

    XEnic Instagram 快速連結
    https://pse.is/3jcg4d

    我喜歡上你時的內心活動
    演唱:陳宇豐XEnic
    原唱:陳綺貞
    作詞:韓寒 作曲:陳光榮
    編曲:陳宇豐XEnic
    Piano:陳宇豐XEnic

    在九月 潮溼的車廂
    你看著車窗
    窗外它 水管在開花
    椅子在異鄉 樹葉有翅膀
    上海的街道 雪山在邊上
    你靠著車窗 我心臟一旁
    我們去哪

    你看那 九點鐘方向
    日內瓦湖的房子 貴嗎
    世界上 七千個地方
    我們定居哪

    告訴我 答案是什麼
    你喜歡去哪
    青海或三亞 冰島或希臘
    南美不去嗎 沙漠你愛嗎
    我問太多了

    知道嗎 這裡的雨季只有一兩天
    白晝很長 也很短 夜晚有三年

    知道嗎 今天的消息
    說一號公路上 那座橋斷了
    我們還去嗎 要不再說呢
    會修一年吧 一年能等嗎

    Program:Logic、Premiere
    Equipment:Roland VT-4、SM58、Mac Pro、Roland Street

  • 夜上海原唱 在 学昇Student T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6-07 15:57:42

    「人生就是戲,演不完的戲......」個子小小的她,擁有"銀嗓子"的稱號。她用歌聲融化了那跌宕起伏的大時代。在這裏,爲你帶來------姚莉。

    謝謝你的收看!

    #姚莉 #玫瑰玫瑰我愛你 #恭喜恭喜

    Facebook: Student Tan 学昇 https://www.facebook.com/tanhocksheng.student/

    YouTube: Student Tan 学昇https://www.youtube.com/StudentTan学昇/

    Instagram:@tanhocksheng
    http://instagram.com/tanhocksheng/

    【自我介紹】你好,我叫陳學昇。雖然我是個00後,但我卻非常地喜歡上一個世紀的流行文化。任何的合作或咨詢可以聯絡:kimigairebacon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