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外貌特徵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外貌特徵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外貌特徵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外貌特徵英文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蕭詒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台灣樂迷前仆後繼夢寐以求解答的千古之謎,第一是 stu sis 到底是誰(最近因為某支 MV 的緣故,這一題又掀起一陣波瀾);其次,大概就是壞特到底是誰了。 2019 年 6 月 28 日,藉吳卓源的表現在樂壇打出名號的音樂廠牌 ChynaHouse,在 YouTube 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銀翼飛行金屬雕塑展 #楊鎮遠專訪 若是陸世界已汙染使萬物無法存活,人類該往何處去? 也許是天際,或許是深海。藝術家楊鎮遠發想近未來,人類將以科技主導演化,使人有了翅膀得以飛行、拓展生存場域,本次展出作品將以不銹鋼與金屬材質,演繹百年後科幻異世界。 出生於台中...

外貌特徵英文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03 15:21:19

《#換人殺砍砍》跟殺人魔交換身體的反差 (8.0/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換人殺砍砍》是一部美國驚悚喜劇電影劇情講述17歲高中生米莉個性內向,還沒走出一年前剛失去父親的傷痛,就不幸成為連續殺人魔「屠夫」的最新目標。被屠夫使用一把神秘的古代匕首刺傷的...

外貌特徵英文 在 /躺學心理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5:32:22

#一葉知秋or以偏概全?🤔🤔 躺編心目中的最騙濾鏡😆)👉👉 一個人顏值很高 就覺得他 很暖很溫柔人品成績很好...所有正面形容詞套上去都沒一點違和 事實上這些特質跟他的長相有什麼關聯? 即使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再怎麼優秀也不會影響長相 但難免還是會以貌取人qAq 雖然這常會導致判斷失真 但不是你...

外貌特徵英文 在 文科太太的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22:01:26

: 昨晚沒吃完的牛丼飯,加很多青花菜。 真的是清冰箱,所有的洋蔥紅蘿蔔全部切進去,吃得好過癮;早上煮好的白飯淋上隔夜更入味的牛丼配料,吃完暖呼呼呀。 今天無論如何要把膚色用語講完,因為文太想要放寒假啦。 我們已經介紹了白人、黑人、黃人;今天要介紹的是棕人,以及紅人。 brown可以用來泛指來...

  • 外貌特徵英文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30 21:45:11
    有 442 人按讚

    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台灣樂迷前仆後繼夢寐以求解答的千古之謎,第一是 stu sis 到底是誰(最近因為某支 MV 的緣故,這一題又掀起一陣波瀾);其次,大概就是壞特到底是誰了。
     
    2019 年 6 月 28 日,藉吳卓源的表現在樂壇打出名號的音樂廠牌 ChynaHouse,在 YouTube 頻道釋出了壞特的第一支單曲〈Cazzo〉。這首以義大利髒話為名的作品立刻登上 StreetVoice 的新歌週報,並被冠以 R&B 標誌新聲的期待。真正讓這個名字和 9m88 和陳嫺靜相提並論的,則是三個月後發佈的另一首歌〈睡不著〉。短短一個月,〈睡不著〉不只在發表當週就成為街聲榜單冠軍,兩個月內更在 YouTube 衝破二十萬點閱。那時,壞特僅僅不過發表了三首歌曲。
     
     
    睡不著 Insomnia - ?te 壞特
    https://youtu.be/vYn5imzO1PE
     
     
    先聞其聲不見其人,這樣的操作在台灣歌壇不是首例。早些,有 2007 年的郭靜,藉網路上「歌聲好聽卻不露面,難道是其貌不揚的女版楊宗緯」話題帶起聲量;再近一點,2010 年剛從 S.H.E 單飛的田馥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用同樣手法成功讓聽眾關注藏身團體裡那位 Hebe 的唱腔。然而,壞特的身份之謎走向與這些歌手稍有不同:直到首支單曲發表近一年後的此刻,她依然沒有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就連參與濕地 Venue《2019 新条通樂園夜祭躁動》的演出,她都戴著墨鏡和草帽遮擋自己的面容。若不是髮型和身形有所區別,有網友還曾猜這個嗓音是玩饒舌的陳嫺靜閒暇之餘想唱唱英文老歌。
     
    隨著日子過去,網友們漸漸明白,壞特隱藏身份並非為了短期的話題熱度,而是另有原因。
     
    或許因為用字特殊,至今仍常有人叫錯她的化名。有些人喊她「懷特」,有些人以為英文表記的問號是顯示錯誤,把她寫作「te」。不過,網路上已經能找到「?te 壞特」這個名字的來由了:? 等於 why,?te 唸起來諧音 white,媒體寫這是因為壞特私下是一位醫生,white 取白袍之義。事實上這個解釋有兩個誤解:首先,壞特不是一位醫生,她是一位醫務工作者;其次,一開始她也並不只因為白袍而取了這個名字,而是因為〈Cazzo〉本來想找音樂人 YELLOW 黃宣合作。
     
    「我想說,他的名字是 yellow,那我也來個顏色好了。後來才想到,這名字別人聽起來會覺得⋯⋯妳的音樂是白人音樂?好像還滿種族的。」在我面前,脫下墨鏡和帽子的壞特笑開了。我才意識到自己聽她的歌時,從沒想到她是會這樣大笑的人。
     
     
    為了和別人一樣
     
    她和音樂最早的聯繫,是家裡那台電子琴。液晶螢幕上可顯示動態樂譜,她沒有老師,自己跟著上頭的音符按琴鍵,光是這樣竟也練成了一首〈小步舞曲〉。
     
    琴其實是爸媽為了安撫她才買的。小學時,她的好朋友是典型的市區小公主:會彈鋼琴,會吹長笛,「真的會覺得她是一個偶像,然後她跟妳當朋友欸!妳不學一點嗎?」她和爸媽吵著要買琴,偏偏她是三兄妹裡的老大。「百般拜託後才成功了,我看著電子琴上面那個示範音樂有點點在螢幕上跳,就慢慢地跟著彈,像〈卡農〉和〈小步舞曲〉……」
     
    壞特談起老家,總是說:我以前住海邊。「海邊」在她的語境裡,是「市區」的相對,在城市邊陲成長的她,時常覺察自身與他者的經驗落差。「你知道,那種爸爸的同事的小孩,就會跟你講『妳最近在幹嘛?』、『我最近在上英文課』,然後你就會覺得英文課很厲害。」
     
    「我又問媽媽那可不可以上英文課?跟她說英文對以後很・有・幫・助,這樣以後才可以跟別人競爭。媽媽聽了後就擠出錢給我去上英文課。那是我安親班以外第一個上的課。」
     
    從 ABCD 開始學的壞特,纏著老師,什麼都問。因為,那是她第一個得來不易的補習。如今,壞特以個人名義釋出的三支作品皆是華語外語夾雜,英文歌詞的咬字除了嗓音銷魂,乾淨的腔調也讓不少聽眾猜測她有外國來歷。其實她從未在國外長住,小時候家在新竹。英文唱得那麼好,原來是因為爸爸同事的小孩。
     
     
    Santé - ?te 壞特
    https://youtu.be/megYQRIb5qw
     
     
    為了和別人不一樣
     
    和鋼琴有這樣一段淵源,壞特後來主練的卻是吉他。她說或許是創傷:某次校內表演,她自告奮勇要上台,彈那首自己看螢幕練起來的〈小步舞曲〉,結果被老師轟下台。小孩子耗費童年,在家裡一鍵一鍵跟電子琴學的曲子,對這個世界而言終究太陽春了。
     
    一上高中,她頭也不回地加入了吉他社。
     
    在那之後,她有過一段順遂的時光 —— 或許太順遂了。她剪了俐落的短髮,自彈自唱,走到哪都是學妹的目光。於是同一首歌她唱了三年。她的歌聲好,但在那時的升學環境裡,連她自己都把這件事當成附庸,高二高三還是專心唸書去了。
     
    原本應該會這樣下去:成績不錯,進了大學,唸一唸也兩年過去;朋友不少的她,也不愁什麼系邊疏離的心境問題。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在大二結束之後休學。
     
    「是因為開會,」她說。「在學校,學生都會聚起來開一些學生的會。你知道嘛,討論一些未來的理想。」
     
    「某天開會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我怎麼好像都在學校裡?國中高中大學,然後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出過國,一直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上來的一個女生。我想說天啊,我就要這樣過了,一睜開眼就要三十歲了,我的路已經很確定了。我眼睛張開,所有身邊的人都一模一樣。」
     
    她忽然覺得非常非常焦慮。「那個環境下,你只要有一點點會彈吉他,有一點點會唱歌,他們就會給你無限的掌聲。然後你就會覺得,哇自己好棒喔。我那時只覺得這樣好像怪怪的。」會議結束後,她打了一通電話,給學校附近的吉他教室,說:不好意思,我想要找一個老師,我想學一個樂器。任何樂器都可以。
     
    小時候為了和別人一樣,吵著要學樂器的她,這時是為了和別人不一樣而學樂器了。
     
    「對方問我會什麼,我說我會一點點吉他,好,那就學吉他。」她說。
     
    休學那年,為了營生,也為了摸索,她什麼都做。學烘焙、學咖啡,每天早上起床上班,她調一杯又一杯拿鐵,做很多很多個蛋糕。後來,又去節目的公司實習,做過後製,跟著出過外景、翻譯、寫腳本、找道具⋯⋯,那一年,她平均每三個月換一份工作,「因為要試過,才會覺得『噢,這個我已經試過了』,那份焦慮才比較緩解。」
     
    另一邊,吉他教室裡,她也才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會。高中時會的一點吉他,專業老師看了只是搖頭。「以前那些地方大家都在唸書,沒有一群人會有一個方法,讓你變得越來越厲害。」吉他老師帶著她進台大爵士樂社,徹底清洗了她的認知,「就連抓歌這件事,都是跟著那個吉他老師進爵士樂社,才知道說哇原來有一群人在玩這個東西。如果我可以早三四年知道,我覺得……應該⋯⋯」
     
    話後面沒說完,她有點惋惜的樣子。一種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早點開始的表情。
     
     
    我隔年一定要上台
     
    吉他課上,老師第一天放〈Fly Me to the Moon〉standard ,接著開節拍器,要她視譜,她嚇死了。在社課,「坐在後面,看大家每個人都拿著一樣樂器,薩克斯風、小號,看起來很專業。jam 之前會各自練習,每個人都在那邊彈一些很厲害的東西,我在旁邊 wow,剛學吉他,什麼都不會,要唱,好像也唱不太出來。」爵士樂社課上,壞特抱著吉他,或許有點像她小時候上英文課。也是自小的那份倔強讓她沒有起身離去:「我沒有挫敗欸,就是回去上吉他課的時候會更認真。會說老師老師,拜託對我兇一點,我要練好這首,下禮拜我想要上去 jam session。我想要上去。」
     
    一首標準曲有很多不同版本,有時候 Ella Fitzgerald,有時候是 Billie Holiday 唱,有時候是 Sarah Vaughan。壞特在那時才開始認識這些爵士樂的名字,Bill Evans,Pat Martino,如今也不難發現她愛法國歌手 Cyrille Aimée:今年初,她在音樂演出平台「例假日」發表的〈Just the Two of Us〉翻唱,就是 Cyrille Aimée 與吉他手 Diego Figueiredo 編曲的版本。
     
    聽她如今琅琅上口的這些歌,誰想得到小時候她的爸爸愛放翁立友,媽媽愛聽陳淑樺?
     
    她望著這些遙遠的名字,不知不覺找到了不同於海邊老家的聲響。
     
     
    ?te 壞特 - Just the Two of Us (Cover)
    https://youtu.be/NCTnAfYeTYE
     
    Cyrille Aimée & Diego Figueiredo - Just the Two of Us (Live)
    https://youtu.be/DaJrWn8wu_k
     
     
    閒暇時,她混台北的爵士酒吧。最常去 Sappho,幾乎每個禮拜都去;Blue Note 偶爾。「我記得我是休學那年的二月十四號去 Sappho 的,看到他們的 jam session,然後看到傻眼。」
     
    「看完我就對自己說,我隔年二月十四號一定要上台。」
     
    看到什麼,就要自己成為什麼。對自己說:我也要一樣。原來不只因 YELLOW 而起的化名,早在被聽見以前,壞特身上的許多特質都是這樣掙來的。分不清是飢餓讓她有了決心,還是決心讓她保持這份飢餓。
     
    但這些種種之外,爵士圈子的文化帶給她最多的,是讓她不再被自己的優勢所盲目。「嗓音好聽,在爵士圈子其實不會太被在意,大家更注重你所呈現出來的音樂內容。你唱的樂句能讓別的歌手想要學,那才是好。妳的聲音怎麼樣,樂手之間很少去討論這種事。」
     
    2017 到 2020 年這一波台灣新歌手,有樂評者以 ASMR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特徵在樂曲與唱腔中的出現,描述 9m88、陳嫺靜、壞特這一批歌手嗓音擄獲人心的質地,在於她們運用唱腔的方式包含了這類刺激顱內高潮反應的氣聲或唇齒音。但在台大和 jazz bar 打滾的壞特練功時卻從未特別被這樣提醒,反而能更專注在歌曲的其他部份。
     
    一切都在隔年天時地利:在 bar 與 bar 之間,她的演出吸引到一位老闆。壞特口中這位「小小很可愛的女生」原來是那年某場演出的負責人。壞特得到第一次登上大舞台的機會,同場演出的音樂人竟有陳珊妮、舒米恩和夜貓組。
     
    「每個都超大咖,我就想說是不是也該找一些厲害的人。我認識的吉他手也不多,Tower 就是我腦海浮現的人。」後來成了壞特製作人與共同創作者、曾以 Juzzy Orange 成員出道、如今主理 ChynaHouse 的陶逸群(Tower da Funkmasta),是台大爵士樂社的學長。「我就密他問可不可以跟我去表演。也不知道人家有多大咖,不知天高地厚地問了,不知天高地厚地把我的 DEMO 送過去⋯⋯」
     
    那場表演合作,陶逸群婉拒了。然而,壞特的 DEMO 躺進了他的硬碟裡。直到一年多後,某日福至心靈,他點開了她的檔案,驚為天人。壞特在那個瞬間誕生了。
     
    那首曲子,正是〈Cazzo〉。
     
     
    Cazzo - ?te 壞特
    https://youtu.be/CM-6FJlYHI4
     
     
    接下來也許唱台語
     
    休學一年後,壞特回到學校。與其說有了音樂以後她感到安心,不如說那一年的各種經歷,讓她有了「我試過了」的安全感。
     
    Tower 與她的合作效率極高,一方面是他身為製作人的經驗,一方面也因為她的職業性質。工作時間零碎,休息時間往往只有幾小時,壞特會在這個時間用手機錄下靈感,每個月整理一次,大約幾十個樂句音檔;到錄音室,三到四個小時就要和 Tower 把一首歌拼湊起來。
     
    一開始找黃宣,也代表原先曲風走向不是目前的 Lo-fi R&B。做〈Cazzo〉時壞特和 Tower 碰面,壞特帶了一把舊吉他,彈奏時不停打弦、音還不準。沒想到 Tower 一個轉念,用 Lo-fi 思維將雜訊和環境音融入錄音,就這樣成了壞特在聽眾耳中的第一印象。
     
    前陣子他們受街聲「未來進行式」節目專訪,Tower 曾開玩笑,說他們每做一首新歌,就要和觀眾解釋一個新詞的意思,像音樂界的 Urban Dictionary。其實那些放在歌曲中的外語單詞,多半是從壞特生活經驗來的。英文能力優異的她,外國朋友也多,他們的俚語都成了她歌詞的細節。
     
    「當然有時候也會拿起手機,找一下『how to name your lover』、『how to call your lover』,找到一長串字,然後一句一句試唱:you're my gummy bear、you're my 什麼什麼 bear,然後噢,baby cakes 可以!It works!偶爾也會用這個方法。」
     
     
    Baby Cakes - ?te 壞特
    https://youtu.be/CMSrmJi3dNE
     
     
    預計在今年夏天發行的新專輯,暫定名為《A Bedroom of One's Own》,借用 Virginia Woolf 的《A Room of One's Own》。「從自己的房間變成自己的臥室,一方面是呼應女性主義在這個時代的命題轉變,也呼應最近像 Billie Eilish 在 bedroom 做的這種 bedroom pop,成為音樂人新的創作方式,我們想呼應這個潮流。」陶逸群說。
     
    「新專輯我們希望有些不同風格,因為前面那幾首比較一致。新專輯裡,純吉他的聲音、有點 Disco 風格的。可能台語也會加進去。」壞特說。或許前面的幾首歌真的讓她給人一種不愛笑的形象,但在專輯裡她會嘗試比較高亢的音域,「即便那可能不是大家期待的我。」
     
     
    為了真正的掌聲
     
    這兩年,已有一批在網路累積聲量實力的新音樂人發片,專輯中不約而同都有成名焦慮的思索。然而,平均一首歌有近百萬點閱的壞特,卻沒有被這種焦慮所籠罩。因為,其實身邊幾乎沒有人知道她是她。「我會看到有同學分享壞特的歌;也收到爵士樂團的訊息說很喜歡我的聲音,想找我當 vocal,結果一看發現是以前 jam session 的老師。但說真的,我到現在都還沒有爆紅的感覺,回到工作,老師還是唸我:妳要記得看那個報告喔,明天要講給我聽噢。」
     
    「有時候點開貼文,發現有四十幾個朋友按壞特讚,可能是同系的哪個學弟妹,他按妳讚,但不知道是同一個人。昨天晚上我在三四百人面前表演、今天回到現實工作,常常是這樣。」
     
    落差那麼大,不會很難調適?「不會啊,我覺得還滿平衡的。一戴上口罩就沒有人認出我,那種感覺還滿好的。」
     
    我想起《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裡 Bruce Wayne 的台詞:面具的意義在於成為一個符號,一個概念,正因為面具底下是誰都無所謂,所以這個象徵得以長存。壞特躲在壞特的名字底下,得到了一個靈活的空間,所有嘗試的危險都和自己隔了一段距離,反而成為創作者跳脫框架的籌碼。
     
    但不是沒有焦慮了。她說起自己最愛的 Cyrille Aimée:「她很會 scale,然後 scale 得很好聽。有些人 scale 的時候你會覺得有點不舒服,感覺只是樂句唱得比較不一樣而已,可是 Cyrille Aimée 唱的東西你自己去吉他上對對看,除了符合 chord 之外,她還有技巧性地讓音在和弦內外變化。她是清楚的。你聽就會覺得天啊,一個歌手能做到這樣真的不簡單。」
     
    「焦慮有是有的,就是要變強。有很多需要練的地方。對,要變強。」
     
    她還是老樣子,看到別人做到了,自己也要做到。
     
    壞特這個名字,不是自己也無所謂。就像那些年在 jam session 台上,樂手們不太在乎對方是誰,表演完之後一句:喔、不錯喔,繼續練,加油。對她而言,那或許是真正的掌聲 —— 不因為任何名字、個人史、外貌、性格和其他任何音樂以外的事物所影響、單單只靠歌曲獲得的掌聲。
     
    很遺憾的,我們依舊無法告訴你壞特是誰。但對壞特的歌迷而言,這一點也不重要對吧?
     
     
    女士優先 Lady First - 老莫 ILL MO X ?te 壞特
    https://youtu.be/ZLFMqje5o-A
     
     
     
     
    /////////////////////////////////
     
    壞特本人和 Phoeradise - Phoebe Chen Artist 好像,氣質,笑點,談吐,美學,讓我訪問時一直非常想念。採訪結束之後我和壞特談起 Phoebe,信誓旦旦說要讓兩個人認識,結果壞特拿出 Instagram 要我加,社邊(社會邊緣)如我沒有東西可以加,只好在這裡亡羊補牢地偷偷 @ 她們。我相信她們一定會一見如故,然後某天合作出一個嚇死人的東西來。雖然此刻我只能在這裡假裝她們不會看到這一段然後對著不存在的第三人稱自言自語。
     
    去吧、白洞、白色的明天等著妳們。
     
     
    /////////////////////////////////
     
    戴起帽子,獲得真正的掌聲 —— 專訪壞特 ?te
    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10301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攝影_ 湯詠茹 Deer Deer Tang
    場地協力_ 舒服生活 Truffles Living
    責任編輯_ 李姿穎 Abby Lee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外貌特徵英文 在 雙娜新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8-10 00:10:16
    有 54 人按讚

    212/365

    🦁獅子王主題延伸🦁

    雙娜人生中第一次進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獅子王😄
    她們倆超興奮的和我一起看
    過了一個小時後
    大娜說電影怎麼這麼久
    小娜直接在我身邊昏睡
    但回家後她們仍對電影內容意猶未盡
    於是在iTunes 下載卡通版獅子王的電影和音樂
    每天早晚各看一次練習英文聽力

    關於動物界的宮廷劇《獅子王》
    能延伸的部份還不少
    這次共讀重點可以分成6項:

    1️⃣原版故事的英文繪本共讀
    2️⃣貓科動物
    3️⃣草原動物
    4️⃣掠食者
    5️⃣食物鏈
    6️⃣著色練習

    1️⃣原版故事的英文繪本共讀
    👉The Lion King
    👉Brave Little Lion
    這兩本都是附有音效的繪本
    平常看書或搭車時都可以播放來聽
    上次請大娜唸The Lion King
    她竟然一口氣唸完😱
    還一直叫我錄影🤣

    2️⃣貓科動物
    👉哇大自然《萬獸之王獅子》
    精美寫實的照片詳述獅子的外貌特徵、食性、交配、成長過程
    藉由母獅孕育幼獅過程
    讓孩子學到的不只是動物的知識
    更是生命教育的典範

    👉eye know 《Big cat》
    詳述七種大型貓科動物的特點、習性、分布地點:
    tiger/lion/jaguar/leopard/snow leopard:/puma/cheetah
    最後「Who am l」的單元列出貓科動物的特徵
    讓孩子準確掌握貓科動物的獨特性

    👉《What cat is that?All about cats》
    超愛The cat in the hat'a learning library 系列
    簡單明瞭的將大貓小貓應有的知識韻律式列出
    初階學習者有這套就夠了

    3️⃣草原動物
    👉哇大自然《耐乾旱的沙漠和草原動物》
    ✍🏻介紹草原形成原因:雨水少
    ✍🏻各別介紹The lion king中出現的動物:Hyena:鬣狗/wildebeest:非洲水牛/meerkat:狐獴/warthog 疣豬
    讓孩子清楚掌握電影中角色的習性
    在關鍵時刻塑造的效果❤️

    4️⃣掠食者
    👉3D insiders《掠食者》
    詳述掠食者具備的能力:
    喙與齒/爪與螯/毒牙與毒液/體型和力量/速度
    由此延伸介紹各種生物鏈最頂層掠食者:
    貓科動作/熊類/野犬/狼/鯊魚/鱷魚/猛禽
    利用生動圖文來描述動物間弱肉強食的真實情況

    5️⃣食物鏈
    👉science fusion 《Web of Life》
    超喜歡這套科學
    簡單有系統的介紹整個生物圈
    ✍🏻Energy comes first from the sun
    ✍🏻Plants use water and sunlight to make their own food.
    All plants are called producers.
    ✍🏻Animals can't make their own food.
    Many animals get their energy by eating plants.
    Other animals then eat the plant eaters.
    All animals are called consumers.
    清楚交待食物鏈最基本的來源是陽光
    再區分動植物的不同:
    📌植物:可自行生產能量
    📌動物:無法自行生產能量
    藉由最基本的不同帶出producer(生產者)和consumer (消費者)的概念
    讓小孩能夠掌握核心概念後
    再去理解食物鏈間的關係

    👉自然啟蒙《誰吃誰?食物鏈與食物網》
    幼兒界科普啟蒙繪本首推
    非常喜歡自然啟蒙的行文方式
    充滿對自然界尊重、愛護的角度
    讓人在認識冰冷的科普知識時
    多了一種內在的溫度
    如這本《誰吃誰》中提到:
    「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
    生物間彼此相連成食物鏈
    並發展成食物網
    只要食物鏈裡有任何一個地方出狀況
    整個食物網都會受到影響」
    📌獅子王中的Mufasa就是了解circle of life 的概念
    因此小至ant大至antelope
    都給予合理的對待
    📌Scar為了自身王位
    引進過多肉食性的hyenas
    造成動物都被吃光或遷徙
    最後獅群和鬣狗都沒有食物可以吃
    從這段話中可以和孩子討論電影內容

    「保護地球上的生物
    就等於幫助我們自己
    因為我們也是許許多多食物網裡的一份子」
    在科學啟蒙系列
    經常有這種呼籲大家愛護動物的結論
    讓孩子從小就學習愛護地球、環境的概念❤️

    👉維京《如果今天太陽不見了》
    在完成一連串的科普知識後
    我最常用繪本作結尾
    讓孩子從圖畫、文學中感受主題的力量
    《如果今天太陽不見了》是很好的例子
    真實世界中很難出現太陽罷工事件
    但藉由繪本讓孩子感受沒有太陽的世界
    #重新喚起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和感恩
    而不是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得到

    6️⃣著色練習
    👉媽媽自製著色卡
    主題式閱讀最後能加入藝術創作是最完整的
    但今天只想獲得短暫美好的颱風假
    於是畫了Scar,Simba,Nala讓小孩著色
    這個單元小孩都很認真也很開心🤣🤣🤣

  • 外貌特徵英文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1-15 21:06:47
    有 164 人按讚


    來自創新工場微信公眾號
    …………………………………………

    CBS權威新聞欄目60分鐘「AI諭言」,許多人對AI有著錯誤的理解

    雖說技術無國界,但各地人們對技術的認知卻往往存在一個隱形的結界。

    就像提起時下最火熱的人工智慧技術,可能絕大多數美國人都不會想到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人工智慧正以難以想像的勢頭飛速發展。

    去年 9 月底,李開復的新書《AI新世界》的英文版《AI Superpowers》正式出版,隨後迅速登上《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報》三大指標性排行榜,亞馬遜網路書店還曾一度缺書。一時間,美國引發中國 AI 旋風,借此機會,美國人開始真正瞭解、關注中國 AI。

    與此同時,美國 CBS 新聞台「60 Minutes」欄目組在2018年兩度來到中國,走進創新工場和工場的項目公司,王牌主持人 Scott Pelley 跟隨開複老師的腳步深度報導中國 AI 現狀,並在美國引發激烈反響和好評

    ▌中國是投資人工智慧最好的地方

    1988 年,李開復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博士學位,兩年後他加入蘋果公司,開啟了前沿技術研發與產業探索的道路。

    在科技第一線沉浸多年的李開復眼中,人工智慧將會帶來人類歷史上的最大改變,這種改變之大甚于電力的發明,而中國是投資人工智慧最好的地方。

    據 CB Insights 資料顯示,2017 年全球共用 152 億美元資金流向 AI 初創企業,其中中國的 AI 創業者獲得了 73 億美元投資,占比為 48%,超越了美國的 38%。

    2009 年,李開復創立技術投資公司創新工場,至今已投資了近 50 家 AI 創業公司,投資公司中已經有 10 家估值達到十億美元級別化身為行業獨角獸,也有百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Face++曠視科技就是創新工場投出的 AI 獨角獸之一,公司研發的識別系統可以識別街上所有移動物體的外貌特徵,包括性別、年齡、服飾等。

    構建這樣的人工智慧系統離不開三大要素:演算法、算力與資料。

    「過去,我可能會寫程式去測量眼鏡、鼻子的大小,臉的形狀,如果這些資料符合要求那就可以確定這兩個人就是 Larry 和 John。但是在今天,你只需要把所有 Larry 和 John 的照片輸入給系統,系統就可以自己處理,分辨到底誰是 Larry 誰是 John。」李開復解釋道。

    人工智慧在中國還有一個非常價值的重要應用場景,就是教育。

    「人工智慧系統可以説明創建個別的學生畫像,讓老師知道學生會在哪些地方發生困惑,就能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門的解答。」李開復說道。

    在四川省大風鄉,一班留守兒童們正在通過直播技術接受千里之外的英語老師的知識傳授,這也是創新工場投資兩個優秀的專案公司小魚易連、高思教育合作的雙師課堂解決方案。

    李開復希望人工智慧技術可以讓這些孩子擁有和他年少從中國臺灣移居到美國時一樣的教育機會。

    「我剛到田納西州那年,校長每天中午都會跟我一起吃飯、教我英語,這種關注是我在之前多年的學習生活中都不曾感受過的, 同時也被鼓勵獨立思考,擁有批判性思維,這對於我而言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回憶道。

    ▌中國的優勢在於海量的資料

    在新書《AI Superpowers》(中文版:《AI·新世界》)中,李開復曾提到「矽谷的壁壘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因為他認為,中國的人工智慧水準已經逐漸接近矽谷了,但矽谷似乎尚未意識到這一點。

    「中國的優勢在於所採集到的海量資料,資料量越大,人工智慧水準就越高,這與『懂得越多越聰明』是一個道理。」他說道。

    事實正是如此,中國擁有美國人口的 4 倍,人們習慣於通過手機和網路,完成生活中的所有事物。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設定了花 10 年讓 AI 技術達到世界領先的目標。

    當然,AI 為人類帶來利好的同時,也有不少 AI 威脅論的聲音,其中,AI 取代人類工作成為人們的最大隱憂之一。李開復也預測,15 年後全球將有 40% 的人類崗位將被自動化取代。

    「某種程度上來說,人類在面對科技革新時總會有克服其不利影響的大智慧,比如當初的蒸汽機、縫紉機、電力的發明,它們也都取代了某些工作,我們也即將面臨相似的困境。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挑戰其實在於,無論是未來 15 年還是 20 年,它取代那 40% 工作機會的速度會比之前的技術革命更快。」李開復解釋道。

    儘管如此,但其實我們要清楚的重要一點是,現在大家口中提及的 AI 並非通用人工智慧。

    「當我還在念本科時人們總是說,如果機器能自主駕駛一輛汽車那就是智慧化了。雖然這已經指日可待了,但還遠遠不夠,門檻在提高,我想這就是讓我們更努力工作的動力所在。但如果你說的是通用人工智慧,我敢斷言,在未來 30 年內都不會出現,甚至可能永遠都不會出現。因為我堅信,人類的靈魂是崇高獨特的,我們對自身還欠缺通透的理解,在神經網路和電腦演算法中有很多愛意和同理心是沒法解釋的。」他笑著說道,「目前而言,我不認為有解決之道。」

  • 外貌特徵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4-25 17:51:51

    本集主題: #銀翼飛行金屬雕塑展 #楊鎮遠專訪
      

      
      若是陸世界已汙染使萬物無法存活,人類該往何處去?
    也許是天際,或許是深海。藝術家楊鎮遠發想近未來,人類將以科技主導演化,使人有了翅膀得以飛行、拓展生存場域,本次展出作品將以不銹鋼與金屬材質,演繹百年後科幻異世界。
      
      出生於台中市,排行老二的楊鎮遠,父親是一位機械技工;而母親是位樸實的家庭主婦,影響了他為人處世的態度以及美術的薰陶。童年沒什麼機會購買玩具的楊鎮遠,從國中開始自己動手製作手工玩具:以文具店常見的鐵絲為材、偷偷使用父親的機械工具,將鐵絲凹折成各種人型與動作,加上路邊撿到的免費現成品 - 充滿台味的皮帶鐵鍊、金屬十字架和骷髏頭,將之合成於自己的作品中,開啟了對於金屬加工的喜好與基礎。
      
      到了大學就讀台藝大雕塑系的鎮遠,發展出鐵絲人偶的進階版,他將金屬雷切為人型,加上精細的配件:刀、弓、矛,把象棋和棋盤立體化,可謂東方版的西洋棋,尺寸有整個桌面的棋盤十分壯觀生動,彷彿人型將會於夜間開始活動。
      
      藝術家楊鎮遠覺得自己個性執著、在創作與待人處事上十分有耐性。雕塑系分組時,從小與金屬便有淵源的鎮遠,想當然爾選擇了金屬造形為他的分組第一志願。進入金屬造形組後,對於創作很有自己的想法與期許,學校的金屬組的教學導向於意象與抽象性的、並且需配合上完整全面性的理論,在他表達出自己所想要創作的方向時,指導教授適時給予意見了,並且尊重於他的理念與思想,因此大學四年慢慢造就了這次展出的系列作品。
      
      雖沒有各式商業玩具充斥童年,但電視卡通倒是沒有少看,可說是各類型皆有涉略,例如日本的海賊王,美國迪士尼的《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長篇動畫等更是能啟發他的想像力。說到DC美漫與日漫就侃侃而談的楊鎮遠,與筆者討論起2016年3月在台上映的電影《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英語: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分析起蝙蝠俠與超人的故事背景,以及雙方對立的原因。而另外一個影響楊鎮遠創作頗深的為日本動畫公司GAINAX出品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福音戰士》想必為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此部動畫描述在洪荒時代之後,因物理化學反應,地球上開始生長生命之樹,人類因『心的屏障』而產生隔閡,生命間冷漠而悲哀,孤寂充滿心靈,使得人類尋找新的生存之道。原創的歷史與神話發展出福音戰士的新世界。其中動畫劇情結合了許多元素:宗教(ex.諾亞方舟、基督教的使徒)以及機械、生物科技等,加以縝密的細節設定與充滿科幻的劇情發展,引發楊鎮遠對於人類的未來的想像,創造出飛行系列。
      
      根據考古學家提出的研究,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分化始於500至700萬年前,古代人的遺骸指出人類某些生活特徵是近期快速演化而來,例如人類的狩獵與採集生活大約於1萬1千多年前,轉變為農耕與生火熟食;同時生理構造也跟著改變。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漸漸演化出現代人的外貌與身體構構造,例如隨著人類開始農耕,其後裔較容易產生較多的酵素利於分解食物中的澱粉。
      
      西元1837年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參與小獵犬號的五年航行後,回到英國倫敦便有了生物並非不變的想法,之後所提出的演化論思想更影響了人類對於自身物種的探索,更成為近代生物學的主流學說。
      
      如果要想像,何不自己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與世界?此次個展的主打系列作品-飛行系列,就是楊鎮遠對於未來世界的異想。
      
      18世紀,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被發明且應用於各式機械上:紡織機、蒸氣機車(蒸氣火車),使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變革,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與人力勞動的時代,更造成社會的變革。19世紀中後期~20世紀初,有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蒸汽船、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愛迪生發明燈泡與留聲機等…都在此時期出現,便利了人類生活,同時開始高速生產、進入電力時代,強調速度與效率的時代來臨了!
      
      當人們習慣了這些便利與高效,心態也隨之改變。楊鎮遠認為當未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已進步至一個極致時,即便人類仍不斷地在演化中,或許人將不再滿足於當前的演化速度,開始藉由人工科技來增加或強化生物體的能力。把自身改造成賽博格,加快演化速度。(註:來自英文Cyborg,即為生化人或是機械化有機體)因此基因不再是人類演化的唯一條件。同時在未來世界,人類賴以為生的陸地有可能因為汙染嚴重而不再適合生物居住,比起飛到外太空,也許離開陸地往天空或是往海底發展是更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要如何在高空生存?在楊鎮遠腦中的演化日誌:人類將保有原本的形體,卻有著巨大的金屬翅翼,穿過平流層在空中飛行與自由行動,彌補人類發明的空中載具所缺乏的機動性。
      
      此次展出作品以不鏽鋼為主材,輔以其它金屬作銜接或點綴。楊鎮遠之所以會選擇不鏽鋼,是因為其明亮光潔的表面材質帶有未來科技感,本身強烈的反光明暗對比、銳利的線條,也讓人類對未來的人類多了一層期許與想像。鎮遠的作品在造型上線條簡約,充份彰顯出堅韌材質的美感,他相信只要材質、造型配合能相得益彰,並且不間斷學習、進修,增加自身技能,終有一日將可應用於創作上。(文:金車文藝中心)
        
        
    楊鎮遠簡歷:
        
    2008 霧峰國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豐原高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就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