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外籍配偶人數與國籍比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外籍配偶人數與國籍比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外籍配偶人數與國籍比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外籍配偶人數與國籍比例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8萬的網紅朱立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口「生少走多」至少「多進少出」 失衡的人口政策是國家危機 我主張「三管齊下」! 提早兩年,出生人口少於死亡人口,台灣人口開始減少;接下來再五年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當中就有一名老人;二十年後,老人比例會超過30%,到了2052年人口跌破兩千萬!看到這樣的新聞,不意外但很擔憂。因為這是台灣社...

  • 外籍配偶人數與國籍比例 在 朱立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19 12:07:03
    有 5,027 人按讚

    人口「生少走多」至少「多進少出」
    失衡的人口政策是國家危機 我主張「三管齊下」!

    提早兩年,出生人口少於死亡人口,台灣人口開始減少;接下來再五年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當中就有一名老人;二十年後,老人比例會超過30%,到了2052年人口跌破兩千萬!看到這樣的新聞,不意外但很擔憂。因為這是台灣社會不願面對的真相,也沒有準備好。

    人口增減「生少走多」已是必然趨勢!不可能靠自己生,就必須靠新移民,才能支撐社會生產力。這也是各先進國家的政策。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都已經積極改變,擴大增加移民。而台灣目前的移民政策還是非常僵化嚴格。

    以去年為例,社會增加僅有1萬多人,其中「外國人申請永久居留證」、「取得定居證人數」、「外籍配偶歸化我國國籍人數」皆呈現下滑趨勢。各領域專業人才、擁有「梅花卡」人數,近七年加總僅有100多位。

    人口衰退速度加快,移民政策如果繼續故步自封,台灣將錯失與鄰國競爭人才機會!政府必須儘速盤點勞動力市場短缺的中高階人力,鬆綁外國專業人才工作條件及投資移民門檻,建立更友善的移民環境。

    我主張「三管齊下」!

    大幅開放鬆綁,訂定新世代新經濟社會所需的移民政策;針對少子化現象,加強生育撫養政策,符合公平正義「大家一起養」;同時亦針對如聲援香港時能彈性運用的「移居台灣」的法令。

    三管齊下,才是面對少子化,高齡化社會的解方!

  • 外籍配偶人數與國籍比例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2-27 12:00:03
    有 624 人按讚

    【向世界展現成為一個法西斯主義國家──「寄生台灣」的仇恨式修法】

    前外交官劉仕傑「起底」血友病童是「中國人」,台灣社會的同情瞬間轉為仇恨。PTT創辦人杜奕瑾,以血友病童「寄生台灣」為題,質問父母小孩全家都不是台灣人,卻可使用台灣健保給付。

    杜奕瑾:寄生台灣 (註:請注意該文編輯次數)
    https://www.facebook.com/PTT.TU/posts/10157378600051137

    基進黨新科立委陳柏惟,更打出「專制共產禁用民主健保是台灣共識」口號,訴求修法排除中國人納台灣健保。

    陳柏惟:專制共產禁用民主健保 是台灣共識!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photos/a.543143852685277/1087554024910921/?type=3

    不料劇情急轉直下,陸委會連夜澄清,血友病童與親生父母都是中華民國籍。此番無意中的釣魚執法,釣出了一大票沒有種族差異的種族沙文主義,實乃民主國家之悲哀。

    作為一位重視法治國原則的自由主義者,我現在就可以斷言:仇恨式的修法,必然導致災難。不過,杜奕瑾有句話說對了,「台灣應該要好好的利用數據回溯清查類似案例。」

    且讓我們撇開膝反射的仇中心態,將修法建構在數據基礎之上。我們需要的,僅是爬梳兩則新聞加上邏輯分析。

    ■ 中國人吃掉多少台灣醫療資源?

    第一則新聞,「中國與港澳人士投保健保/近5年醫療支出 多過保費」(自由時報,2016年7月4日)。

    中國與港澳人士投保健保/近5年醫療支出 多過保費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07385

    該則新聞雖是舊數據,仍點出三個關鍵事實:

    1.扣除中港澳的外籍人士,每年醫療支出僅占保費收入1/3左右。近五年累計醫療支出為112.46億元,保費收入則是370.17億元。

    2.中港澳人士則相反,近五年累計醫療支出為49.85億元,但保費收入僅45.6億元,等於醫療支出高出保費收入4.25億。

    3.中港澳人士投保以國人配偶或其子女為主,占比95%以上,其中又以20至39歲女性為大宗,結婚後就會生育,因此生產成為最主要醫療支出。

    所以我們知道:外籍人士繳多用少。中港澳人士用多繳少,但只多10%。這個比例至今日應該不會差太多。

    我國《國籍法》採屬人主義,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民,子女即屬中華民國國籍。如果這些族群的醫療支出大宗是生產,以保障國民的人道立場,無可厚非。

    當然,用多繳少現象確實存在,保費水準是否提高,可以通盤討論,不應歧視性針對女性陸配。接著我們來看程度遠高於此的用多繳少問題。

    ■ 真正嚴重的用多繳少問題在哪?

    第二則新聞,「老人健保醫療 年花2612億」(自由時報,2018年5月28日)。

    老人健保醫療 年花2612億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204234

    該則新聞同樣點出三個關鍵事實:

    1.老人醫療費用常是一般人的三至四倍。
    2.過去五年間,65歲以上老人占就醫人數14.26%。
    3.花費醫療費用2612億元,占整體37.2%。

    各縣市政府基本上都有老人健保補助,繳納至中央的健保基金。故可視為老人的保費由其他年齡層繳納的地方稅金負擔。

    我們可以說,就醫占比一成五的老人,用掉近四成健保資源,是不公平現象嗎?恐怕不行。我國的健保制度設計,乃效法德國的社會保險制。或者說,更近似於一種社會福利,由全民分攤高齡族群的醫療風險。

    杜奕瑾在「寄生台灣」文中,也承認「健保並不是商業保險,是國家挹注一年三分之一總預算支持的社會福利」。

    那麼,我們該做的便是擴充保費來源,讓符合居留資格的人納保分攤支出,而非怪罪前朝政府放寬居留證明認定,盲目修法將青壯年台商與女性陸配排除在外。

    ■ 最後再補充一個社會安全網的觀點

    如果你是一個外籍人士,你咳嗽發燒,掛號費100元拿藥50元,你會去給醫生看。掛號費500元拿藥再500元,你會去買退燒藥和感冒藥吃。

    你吃了退燒藥和感冒藥,結果你得的不是感冒,是COVID-19。到你肺炎入院以前,沒人知道這回事。如果你有健保,搞不好早早在源頭就被抓住了。

    現在把外籍人士換成中港澳人士。你是否會基於仇恨,反對在台灣有居留事實的人,讓他們加健保?在病毒眼中,兩岸人民可沒有種族差異。

    以上分析,並不需要立委權限調閱內部資料,也不需要政府補助AI計畫經費。僅需要基本的邏輯,和多一點點人性。

    --

    ㊙️歡迎加入Tele聊天群: 土條交流道
    http://t.me/HyuuiGroup

    💧捐款支持以核養綠,對抗反核利益團體
    https://p.ecpay.com.tw/6DB45

  • 外籍配偶人數與國籍比例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27 12:00:03
    有 626 人按讚


    【向世界展現成為一個法西斯主義國家──「寄生台灣」的仇恨式修法】

    前外交官劉仕傑「起底」血友病童是「中國人」,台灣社會的同情瞬間轉為仇恨。PTT創辦人杜奕瑾,以血友病童「寄生台灣」為題,質問父母小孩全家都不是台灣人,卻可使用台灣健保給付。

    杜奕瑾:寄生台灣 (註:請注意該文編輯次數)
    https://www.facebook.com/PTT.TU/posts/10157378600051137

    基進黨新科立委陳柏惟,更打出「專制共產禁用民主健保是台灣共識」口號,訴求修法排除中國人納台灣健保。

    陳柏惟:專制共產禁用民主健保 是台灣共識!
    https://www.facebook.com/…/a.54314385268…/1087554024910921/…

    不料劇情急轉直下,陸委會連夜澄清,血友病童與親生父母都是中華民國籍。此番無意中的釣魚執法,釣出了一大票沒有種族差異的種族沙文主義,實乃民主國家之悲哀。

    作為一位重視法治國原則的自由主義者,我現在就可以斷言:仇恨式的修法,必然導致災難。不過,杜奕瑾有句話說對了,「台灣應該要好好的利用數據回溯清查類似案例。」

    且讓我們撇開膝反射的仇中心態,將修法建構在數據基礎之上。我們需要的,僅是爬梳兩則新聞加上邏輯分析。

    ■ 中國人吃掉多少台灣醫療資源?

    第一則新聞,「中國與港澳人士投保健保/近5年醫療支出 多過保費」(自由時報,2016年7月4日)。

    中國與港澳人士投保健保/近5年醫療支出 多過保費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07385

    該則新聞雖是舊數據,仍點出三個關鍵事實:

    1.扣除中港澳的外籍人士,每年醫療支出僅占保費收入1/3左右。近五年累計醫療支出為112.46億元,保費收入則是370.17億元。

    2.中港澳人士則相反,近五年累計醫療支出為49.85億元,但保費收入僅45.6億元,等於醫療支出高出保費收入4.25億。

    3.中港澳人士投保以國人配偶或其子女為主,占比95%以上,其中又以20至39歲女性為大宗,結婚後就會生育,因此生產成為最主要醫療支出。

    所以我們知道:外籍人士繳多用少。中港澳人士用多繳少,但只多10%。這個比例至今日應該不會差太多。

    我國《國籍法》採屬人主義,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民,子女即屬中華民國國籍。如果這些族群的醫療支出大宗是生產,以保障國民的人道立場,無可厚非。

    當然,用多繳少現象確實存在,保費水準是否提高,可以通盤討論,不應歧視性針對女性陸配。接著我們來看程度遠高於此的用多繳少問題。

    ■ 真正嚴重的用多繳少問題在哪?

    第二則新聞,「老人健保醫療 年花2612億」(自由時報,2018年5月28日)。

    老人健保醫療 年花2612億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204234

    該則新聞同樣點出三個關鍵事實:

    1.老人醫療費用常是一般人的三至四倍。
    2.過去五年間,65歲以上老人占就醫人數14.26%。
    3.花費醫療費用2612億元,占整體37.2%。

    各縣市政府基本上都有老人健保補助,繳納至中央的健保基金。故可視為老人的保費由其他年齡層繳納的地方稅金負擔。

    我們可以說,就醫占比一成五的老人,用掉近四成健保資源,是不公平現象嗎?恐怕不行。我國的健保制度設計,乃效法德國的社會保險制。或者說,更近似於一種社會福利,由全民分攤高齡族群的醫療風險。

    杜奕瑾在「寄生台灣」文中,也承認「健保並不是商業保險,是國家挹注一年三分之一總預算支持的社會福利」。

    那麼,我們該做的便是擴充保費來源,讓符合居留資格的人納保分攤支出,而非怪罪前朝政府放寬居留證明認定,盲目修法將青壯年台商與女性陸配排除在外。

    ■ 最後再補充一個社會安全網的觀點

    如果你是一個外籍人士,你咳嗽發燒,掛號費100元拿藥50元,你會去給醫生看。掛號費500元拿藥再500元,你會去買退燒藥和感冒藥吃。

    你吃了退燒藥和感冒藥,結果你得的不是感冒,是COVID-19。到你肺炎入院以前,沒人知道這回事。如果你有健保,搞不好早早在源頭就被抓住了。

    現在把外籍人士換成中港澳人士。你是否會基於仇恨,反對在台灣有居留事實的人,讓他們加健保?在病毒眼中,兩岸人民可沒有種族差異。

    以上分析,並不需要立委權限調閱內部資料,也不需要政府補助AI計畫經費。僅需要基本的邏輯,和多一點點人性。

    -\-\

    ㊙️歡迎加入Tele聊天群: 土條交流道
    http://t.me/HyuuiGroup

    💧捐款支持以核養綠,對抗反核利益團體
    https://p.ecpay.com.tw/6DB4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