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外廊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外廊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外廊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外廊定義產品中有24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生者與死者,全然無動於衷 - #達米恩赫斯特的藝術作品 #鯊魚 #專欄 - 1992年,此時倫敦的薩奇美術館正舉辦著青年藝術家節的作品,其中所展示的一個裝置藝術,隨即引起了眾多觀眾群的哄動。 在一個玻璃櫃中,竟然有一條長4.2公尺,被切成三等份的鼬鯊,浸泡在被水稀釋的甲醛溶液裡。 這個前所未見...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隱喻哲學―意識流】――石小墨創作個展 訪問藝術家:石小墨 任何時代的畫家都會為自己的思想尋找合適的繪畫風格與繪畫形式,石小墨也不例外。她的作品是從個人生活經驗裡的自我意識出發的,在創作中喚起的是當下那刻的感受。作品整體呈現出變幻莫測的色彩流動與細膩豐富的色層疊加之間的相互較量,似形象...

外廊定義 在 Yiu Fai Chow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7:00:39

#Repost @hkbuhmw with @make_repost ・・・ 【人文及創作系走廊展覽「原來香港」:二】 展覽主題:原來香港 這主題的第一層意義是:原來香港⋯⋯(意指原本的香港有特別的面貌,卻在發展中被消失。) 香港有不少建築,是在遺忘和發展的夾縫中生存。平日,我們不會珍惜,直至...

外廊定義 在 咖哩鬥陣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20:37:14

這篇介紹的第四檔互助箱小店 上周六已在12hr內全數銷售完畢😘, 懷著感謝的心和驚奇訝異之餘...🙏 (小編OS:到底大家冰箱是有多大?) 還是想貼貼照片,跟大家說說話, 因為這些台南店家獨一無二的存在, 都是讓我跟外縣市朋友分享這個可愛城市,可以拿來炫耀說嘴的好題材阿。 【第4檔---里民代表/...

外廊定義 在 ifans 林小旭|3C 部落客、開箱、科技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9:09:17

上一篇分享的是本週 Clubhouse Townhall 村民大會座談重點!接下來的 QA 也幾乎都圍繞在「Backchannel」訊息傳送功能,以下提供給你參考 ^^ Q1:「Backchannel」訊息傳送功能的訊息可以刪除嗎? A1:會的!在後續推出的版本將會進行調整,讓使用者可以刪除「自己...

  • 外廊定義 在 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1 18:40:57
    有 1,219 人按讚

    生者與死者,全然無動於衷
    -
    #達米恩赫斯特的藝術作品 #鯊魚 #專欄

    -
    1992年,此時倫敦的薩奇美術館正舉辦著青年藝術家節的作品,其中所展示的一個裝置藝術,隨即引起了眾多觀眾群的哄動。
    在一個玻璃櫃中,竟然有一條長4.2公尺,被切成三等份的鼬鯊,浸泡在被水稀釋的甲醛溶液裡。

    這個前所未見的作品名為《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是英國藝術家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並直面帶給觀眾「死亡」的震撼,除了令觀眾開始探討生命在生與死的主軸外,在當代藝術具有非常重大的價值。

    不過,此作品日後卻取得相當兩極的評價,並引發一場長年間的巨大爭論。
    至於該作品誕生的根因,則要讓我們先追溯其背景時代講起:

    -
    20世紀末期是諸多現代藝術崛起的年代,雖然保育觀念尚未全面盛行,但是已經出現提倡多元議題等國際時事的趨勢,此外在各項領域中的『後概念』藝術也極度發展,並影響了各國青年藝術家的發展,其中也包含了YBAs,他們是來自英國、1988年成立的視覺藝術家團體。

    YBAs的成員們皆來自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與皇家藝術學院,除了赫斯特外,還包含翠西·艾敏(Tracey Emin)、安雅·加拉喬(Anya Gallaccio)、查普曼兄弟(Jake and Dinos Chapman)等人。他們所提倡的概念為「震撼戰術」,希望能藉由大膽和荒誕的畫面刺激觀眾的感官,引發的潮流也振興了在倫敦等地的當代商業畫廊,令世人開始重視這些新興的藝術家。

    -

    赫斯特早年有著不順遂的人生,也曾一度沉迷於毒品與酒精過,然而憑藉著對藝術的執著與見解,他後將過去的求學經驗、在太平間兼職的工作經歷、對於病理學的喜愛轉化成作品的媒介
    也開始大膽使用動物、昆蟲等生物,將其屍體浸泡在甲醛溶液製作成作品。
    1991年,赫斯特因認為鯊魚帶有「強大得令人生畏」的氣場,聘請了一名澳洲漁民從赫維灣捕捉一條鼬鯊,耗資約6000英鎊製作《生死》這個作品。
    想當然,這種將「生命體藝術化」的表現,特別以動物的特徵訴諸令人不安的意象;除了擺脫藝術原有的形式框架,更拓寬了當代藝術原有的定義,邁向更前衛的體制突破。
    評論界對《生死》思想的隱喻充滿著盛譽,也令赫斯特成就在日後奠定了基礎,更在1995年的英國當代藝術大獎榮獲了特納獎。
    -

    隨著赫斯特後續製作的一系列作品,包含以兩隻乳牛做成的《母子分離》一顆牛頭構成的《腓力》等,雖觀眾接受的價值觀亦比過往提升不少,然而各界的撻伐卻依然未有停止的狀況
    包含部分評論家、動物權益組織、人道團隊等,也對赫斯特的作品抱持的負面評論。

    反對者的主張認為:

    •「赫斯特以不友善的方式『殺害稀有的鯊魚』作為藝術品,除了踐踏生物且忽視保育觀念,該作品甚至含有非常濃厚的商業操作,因此《生死》的評價實為過譽。」

    更具爭議的事,隨著時間日復一日的流逝,《生死》的作品也漸漸損壞,其中甲醛的變質使鯊魚身體開始有腐爛的跡象,最終赫斯特於2006年更換一條從昆士蘭海岸附近被捕的鯊魚。
    對於多次修繕與各界的議紛,赫斯特則認為鯊魚的腐爛:「是死亡與腐朽的過程。」
    並進一步表示:「作為一個概念藝術家,我覺得作品仍舊是想表達出同樣的含意和價值。」


    2004年,《生死》以120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是至今當代藝術第二昂貴的成交品。
    如同多數藝術家一樣,赫斯特本身就是一位具有爭議行為的人物,也曾多次抄襲而受到質疑,其龐大的影響力到至今也影響著此刻他的人生,同時也有嘗試做出其他不同調性的藝術品,如以日常素材構成的《對逃亡的後天無能》。

    至於探討本有其存在價值的「生命」本身,在赫斯特透過藝術品的型式擺佈,到漸漸消逝的關鍵問題似乎也還是未解。
    對於您本身的話,對於《生死》的感觸又會是如何呢?

    -
    #話說明天大學開學我真的好害怕未來會過度忙碌課業而人間蒸發
    #每次看到喜歡的畫師因課業因素突然消失就好難過
    #留言收本次參考資料和赫斯特其他的作品

  • 外廊定義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1 13:18:14
    有 762 人按讚

    話說救護哥哥個page分享他對不負責任的COVID病人或反疫苗的人不滿,認為他們沒有考慮過醫療系統,只在乎自己,沒有想過對社會其他人的影響。之後被瘋狂圍攻,更甚指控他其實想做少點個案才這樣說。

    真心,不用對這種大放厥詞的人太上心,往往無事是講說話最大聲,覺得自己有交稅就有資格有權利盡情使用醫療服務,認為醫護well paid for it,即使工作期間感染都是”You made your own informed decision”,打得份工就預咗。

    我不知道謝婉雯醫生泉下有知,仍在生的家屬們聽到自己寶貴的親人,為了治療照顧病人而不幸殉職,卻被說成是「打得份工就預咗」,到底會有何感想。大概沒想到才過了18年,竟然做醫護要立下「預咗會感染」的決心,而新一代一些市民更進化成

    Oh sorry,我有交稅我要自由,I couldn’t care less about your or other people’s safety

    這種心態大概解釋了為什麼每年打風暴雨都總有人要去行山看海被困,而要消防救護冒險去救人。

    But you know what?有人有交稅嘛,應份享有緊急服務的權利,前線緊急服務說要「預咗」。

    這些「應份」享用醫療服務的人總是覺得自己可大安旨意透過「交稅」理所當然地換取醫療服務。但醫療服務和資源是有限的,世界各地都向世人展示了當醫療系統崩潰時,影響的不單止是感染的人,其他病人如癌症、外科疾病需要手術治療、突發性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慢性肺阻塞/肺炎/肺栓塞等等,都會受到影響。

    澳洲自爆發後已將所有non emergent and non urgent surgeries/procedures延後。這代表什麼?就是很多不會死或嚴重影響生活的疾病並無法「享有」被治療的權利,因為資源有限而COVID卻佔了大部分寶貴的ICU資源。

    很多術後要去ICU的手術因為無床而要延期,例如器官切除的手術、開腦手術、心臟手術等等;一些原本應該去ICU處理的嚴重疾病因為無床而要在一般病房處理。

    一些非緊急但對生活質素有影響的治療或手術要被延期,例如腎石、割膽、照腸胃鏡、換關節等等,結果就是其他病人要繼續承受疾病的徵狀影響。

    就是因為有人有交稅,覺得自己應份享有醫療服務的權利,認為戴口罩或打疫苗是侵犯自由,如果不同意就是歧視,質疑為何糖尿病或痴肥的病人不需要遵守Public Health的指引或要求,他們一樣佔用醫療服務。

    講得出這種說話的人對醫療系統接近零知識,糖尿病和痴肥的人並不會一夜間爆發再逼爆ICU和呼吸機和氧氣需要。在糖尿病或痴肥病人身邊的人不會因為在相處超過15分鐘而被定義為close contact而要隔離,在旁邊的人不會因此要擔心感染,感染後day 7-12會不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或需要ICU。

    The magnitude of implication is not the same

    你知道嗎?在爆發國家中,如果你肚痛盲腸炎去急症,剛好遇著旁邊的人是感染者,你便可能需要被隔離14天,在醫院內如果你是close contact,差不多大部分重要的檢查都會被延期,特別是入侵性的檢查或手術。你想照個transesophageal echo?你想照scopes?如果不是生與死的分別,會等到14日後clearance後再照。會不會有臨床影響?大概不會令你死,但多少延誤了治療和outcome not as optimal

    你知道嗎?在爆發國家中,每日都有人因感染或醫院因太多感染者而令醫療服務延遲。急性血栓塞性中風,黃金4.5小時大家都知道,但當COVID爆發時會怎樣?就是照掃描會好麻煩,中風病人想照CT Angio 放射科要做precaution、運送感染者時要清走廊、照照完後要進行深度清潔,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和因種種特殊需求而延遲的檢查都令一些本身可能可以有更好的outcome的病人miss個黃金window而無法接受治療。

    如果中風的是你親人,因為太多人受感染而延遲照CT到最後即使有血塞都無法用溶血針,你又會不會可以大放厥詞話自己有交稅,「應份享有」醫療資源的權利?

    的確,你有權享用醫療資源

    But you can only access what is available

    當醫療系統爆煲時,很多日常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醫療服務都會變成奢侈品。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很多人會說疫苗只研究了一年多,不夠臨床數據,一般藥物需時幾年。的確,一般藥物研究時間較長,但這次疫苗的研發亦是史無前例的多資源和人口數量的數據。

    的確如果你不相信疫苗可以自行決定不打,但如果你的理由是疫苗太新的話,那麼感染後為什麼又突然不擔心新藥的潛在副作用?為什麼又可以接受類固醇、新的抗病毒藥、免疫療法和monoclonal antibodies?

    人總是這樣,無事無幹就話你玩弄恐懼,just a weak flu,有事就第一個跪地要用最新治療和藥物。

    And yes, we are well paid
    But not paid to entertain your selfishness

  • 外廊定義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0 22:57:27
    有 84 人按讚

    【研究推薦】Be Water, My Friend 解放新.海洋空間想像 #都市化洋謀 #9月專研

    提到海,大部分香港人大概會想起與樓價密切相關的海景、娛樂化的水上活動、貴價深海海鮮食材、人工沙灘,或不時有臭味的海濱長廊,以至填海、明日大嶼願景,而理解海洋本身似乎一片空白,彷彿只有在以上商業及地產框架內,海洋才有其價值。除此之外,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海洋?

    一篇2015年由英國杜倫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Philip Steinberg及英國威爾斯亞伯立斯威大學地理及地球科學學系學系學者 Kimberley Peters發佈有關「海洋本體論」的學術文章 ”Wet Ontologies, Fluid Spaces: Giving Depth to Volume through Oceanic Thinking”。文章帶領我們離開以人類為中心、以陸地為主的視野,由本體論(ontology)的角度重新認識海洋的運動(motion)、流動性(fluidity)、深度(depth)、容量(volume)以及隨性(randomness)等特性,簡而言之,就是從海洋本身出發,去問海洋是甚麼?

    這正好回應,現時海洋簡單地被視為可被「填平」的空間,將海洋中的特性視如無物,亦不清楚陸地與海洋規劃的分別,有時甚至連填海物料也不太清楚是什麼。這種思維正進一步收窄我們對於海洋的空間想像,讓我們應對「明日大嶼」等填海計劃時亦顯得乏力。

    文中一開頭引用德國法學家施密特(Carl Schmitt) 於”The Nomos of the Earth” 一文中,認為海洋並沒有特性,除了海浪就只有海浪(The sea has no character, ...... On the waves there is nothing but waves)。撇開當代有關海洋符號學以及地緣政治學的學術理解,這種扁平化的海洋想像亦會引伸出一套「土地規劃」視覺,將海洋像陸地領土一樣切割、分配及加工建設,人為置入式改造海洋。最近的龍尾「海膽黑沙灘」為例,正好凸顯這種「暴力」人工改海的潛在災難,忽視吐露港一帶的水質評估、海灘選址的海水對流動向、以及鄰近具生態價值的海洋生物等等以海洋為整體的規劃考量。

    海洋既非空無一物,那我們應如何定義海洋?作者認為,海洋除了充滿各樣的生物,作為一個流動的世界,地方(place)永遠正在形成,更是一個權力關係投射、通過及圍繞的空間(a world of fluidities where place is forever in formation and where power is simultaneously projected on, through, in, and about space)。可見,陸地平面的、可理解的、有確立邊界的特性幾乎與海洋完全相反。海洋為本的思考除了海洋本質上跟陸地不同,亦會影響如何認知海洋中的物質與非物質互動。相信以此作為出發點,我們才能找尋與陸上視覺以外海洋規劃新出路。

    要理解何謂流動(fluidity)的海洋,除了要閱讀今次推薦文章外,亦推薦透過呈現海洋生態的紀錄片,作為理解海洋流動且多變的特質的方法,除了講述正在消失的粉紅色「魚頭」的紀錄片《白海豚失樂園》(Breathing Room)外,近日最新一套關於香港海洋聲音的《聲之海Sea of noise》,亦呈現香港海洋作為一個不斷有各種不同聲音流動混雜的空間。

    紀錄片中呈現,聲音在海洋裏傳播的速度為在陸地上的五倍,傳播的距離也比在陸地上遠得多。原來對於倚靠聲音作溝通媒介的海洋生物而言,海洋工程的影響下,置身海洋中就如長期在工地裏生活,噪音大大影響牠們探索環境、與同伴溝通、甚至覓食。再反思香港近年在海上的基建,為補償三跑工程對白海豚生境作出的破壞而設立的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竟選址在三跑項目旁邊,該海城一直受高速船影響,鄰近又不斷有工程進行,成立這個名義上的海岸公園,其成效不足可想而知,嘗試滿足的,可能只是反對三跑的民意。

    放眼未來,不斷上馬的大型填海項目明日大嶼、海洋旅遊化等海洋產業,以規劃土地的眼光去規劃海洋,除了對環境做成不可彌補的破壞,更甚進一步收窄我們對於海洋的豐富想像。因而,要尋求現時香港海洋規劃的新出路,第一步先要理解陸地與海洋的巨大差異:海洋既沒有如陸地般有意義的邊界,亦是個擁有不同流動性與特質的空間。輕率將陸地城市發展的思維貿然在放在海中心,或許會出現「蝴蝶效應」,招致意想像不到的災難。

    #圖片由研究員Kristy提供
    #研究員潛水訓身演出
    #bewatermyfriend
    #海洋規劃新出路
    #研究閱讀

    Reference

    Steinberg, P., & Peters, K. (2015). Wet Ontologies, Fluid Spaces: Giving Depth to Volume through Oceanic Think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33(2), 247–264.

    💪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外廊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07 21:12:42

    本集主題:【隱喻哲學―意識流】――石小墨創作個展

    訪問藝術家:石小墨

    任何時代的畫家都會為自己的思想尋找合適的繪畫風格與繪畫形式,石小墨也不例外。她的作品是從個人生活經驗裡的自我意識出發的,在創作中喚起的是當下那刻的感受。作品整體呈現出變幻莫測的色彩流動與細膩豐富的色層疊加之間的相互較量,似形象又似抽象,似書寫也似塗抹,讓觀者猶如莎士比亞所說的:“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如果要對“美”給出個定義,我無法說出一個公式化的句子,因長期以來,人們的審美趨向一直圍繞著具象作品而展開,大眾往往以為看畫要看到“裡面有什麼東西”,而忽略了對於形式直觀價值的關注。石小墨的作品並不具有明確的敘事性,更多地是對於暫態動作與情緒的拿捏。即意識不經過大腦理性的思索,無形的意識一直在無規則的流動,手中的畫筆從第一筆開始到最後一筆是不間斷運動的。

    如果說創作對於藝術家而言是獨自一人的創造工程,那麼繪畫之於石小墨就是她自己一場認識自己……在自由而無畏的探索之中,以自信而鬆弛的姿態試圖找尋有關於繪畫及其形式的更多可能性。作為畫家,風格固然重要,但能以獨有的形式表達出獨有的內在情緒情感更為重要。我想石小墨描繪的不是世界的真實,而是直覺的。凡是不該畫出來的,就該留給觀者去想像。


    展出地點: M畫廊 / M Gallery
    展出日期:2021.4.03~25
    展出地址:台北市大安區麗水街13巷7號
    展出時間:周二~周日 15:00~21:00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外廊定義 在 林榆芩牙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3-30 20:16:33

    如何擁有像明星或網紅一樣的白牙?莫彩曦做了哪五事來保養牙齒?我對牙齒美白的真實看法|林榆芩醫師

    想知道在臺灣最紅的美國人莫彩曦是怎麼保養她的牙齒,讓她有一口亮麗的白牙?她只是靠基礎保養還是有使用牙齒美白的產品呢?市售的美白牙膏、美白牙貼有用嗎?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這集影片中,同時也會毫無保留地告訴大家身為一個牙醫師,為什麼我本人沒有做牙齒美白。

    莫彩曦那支如何擁有白牙的影片連結:https://youtu.be/QD2k4UPRJ9I

    ㄊ臺灣知名美國籍Youtuber #莫彩曦
    在影片中分享牙齒矯正經驗
    還有她的5個美白牙齒方法

    今天要延伸她的經驗
    以牙醫師的專業角度
    詳細介紹居家美白

    另外也要跟大家分享
    我身為一個牙醫師
    為什麼不做牙齒美白

    💡影片重點
    00:00​​ 影片搶先看✨
    00:15 莫彩曦的美白牙齒方法
    01:46 莫彩曦牙套矯正
    02:50 舌側固定維持器
    03:35 潔牙習慣從小培養
    04:50 為何我不做牙齒美白
    07:22 牙齒矯正不會讓牙齒變黃
    09:42 居家美白到底有無效果?
    10:54 居家美白的真正定義
    12:13 自己與診所的居家美白比較

    音樂: Bossanova
    音樂家: Ilya Truhanov
    網址: https://icons8.com/music/

    ✏️相關文章
    牙齒矯正影響臉型
    https://follow-heart.com/face_tee
    戴牙套為何能改變臉型
    https://follow-heart.com/braces_face
    靠牙齒矯正晉升好萊塢顏值最高夫妻
    https://follow-heart.com/holly_tee​​​

    ✉️歡迎追蹤
    臉書粉專|https://follow-heart.com/whitee_fb
    IG追起來|https://follow-heart.com/whitee_ig
    #牙齒美白 #牙套矯正 #冷光美白

  • 外廊定義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21 08:00:19

    🔥為什麼展覽設計相關展業在英國這麼蓬勃?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在在英國就讀策展設計的曾昱寧 。
    Nancy在台灣時就已經獲得明志科大視覺碩士,現在在英國Kingston University攻讀策展設計碩士,同時在藝廊服務。希望未來能用台灣這片土地的文化和故事、豐富文化創意產品,用展覽的方式讓台灣人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並且傳遞到全世界。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來聽聽Nancy談她夢想的文化創意產業,和在英國的所見所聞。

    0:00 Intro
    3:30  為什麼對策展感興趣
    5:21 決定離開台灣發展的理由
    11:56 實習生  一人扛起整間畫廊
    17:58 英國在視覺藝術、策展相關領域有什麼獨到之處?
    20:41「文化創意」的定義是什麼
    23:15 理想的「文化創意」的實際案例
    30:19  如何台灣的文化和故事傳遞到世界
    -----
    🎙Ep121- 一人經營英國藝廊:曾昱寧
    #508Gallery #策展 #KingstonUniversity

    🏆經歷
    - 英國_508藝廊藝術與設計顧問
    - 英國_獨立設計師
    - 台灣_明志科大網頁與生活設計講師的
    - 台灣_沃醫學視覺設計主任

    🎓學歷
    - 英國_Kingston University策展設計碩士
    - 台灣_明志科技大學視覺碩士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 Youtube | Spotify
    ★獲得最新消息 | http://bit.ly/hop_instragram
    ★支持離島人 | http://bit.ly/hop_suppor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