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墨提斯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墨提斯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墨提斯英文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每日一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知道嗎?【留尼旺火山、熱點、與恐龍共舞】 #灼熱的地科冷知識 文末連結影片 歷經一天的疲勞,來看爆發中的火山,平靜一下身心靈(物理)吧。有沒有感到熱烘烘的,那是遠紅外線。 啊?火山通常不會形容是平靜的齁。沒錯,尤其是這座。Piton de la Fournaise (法語:熔爐山,直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亞特蘭提斯 #埃及金字塔 #天狼A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在做了亞特蘭提斯人的轉世這四個影片,就收到了非常多的留言和問題,我已經在整理著那些問題,由於有些問題也有關係到天狼A和Rigel的問題,在此我會先做天狼A和Rigel的影片,因為其他的問題實在有...
-
墨提斯英文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2-11 20:28:27#亞特蘭提斯 #埃及金字塔 #天狼A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在做了亞特蘭提斯人的轉世這四個影片,就收到了非常多的留言和問題,我已經在整理著那些問題,由於有些問題也有關係到天狼A和Rigel的問題,在此我會先做天狼A和Rigel的影片,因為其他的問題實在有夠多。他真的一個晚上就回答了97個問題,還有很多類似的問題那我就不重複了。
好!回到我們的主題,今天我們來說金字塔和天狼A星人的關係。
大家也知道埃及金字塔的神秘,它的準確度和誤差度是現今的建築技術也無法達到的,加上最重的石頭是高達兩百噸,和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空隙是一張紙也無法塞進的,也有很多關於如何建造金字塔的理論,例如用水的浮力等等。
如果你真的有研究金字塔的構造,就會知道它是和獵戶座息息相關的,埃及的Giza金字塔的排列是和獵戶座的中間腰帶三顆星的排列是一樣,而金字塔裏四個通道又分別指向天狼星、獵戶座、小熊座和天龍座,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金字塔,好像是西安,墨西哥和意大利的金字塔排列都是對應著獵戶座三星。
為什麼一定是對應著這三顆星,究竟這和金字塔有什麼關係呢?
獵戶座,在天空上其實是最容易看到的星星,我來教大家怎樣看,只要你找到在天上有三顆星並列排在一條線的,那個就是獵戶座的腰帶,如果你再注意看的話,它們並不是直線來的,而是像Giza金字塔的排列,有點斜度的。腰帶對下的直線就是天狼星,或我們講的大犬星座α,你要如何記得呢?只要你記得獵戶座後面有條獵狗就可以了,然後在獵戶座前面的就是金牛座,就是你可以想像他和金牛對待着。題外話:奧特曼超人來自M78星雲就是它獵戶座的腰間附近。。。還有獵戶座和大犬座的講法是希臘,而天狼星和參宿星的講法是中國的,所以大家先不要搞混。在獵戶座的腳就是參宿7Rigel,我們下一個影片也會說道Rigel和黃種人的來源。
多貢人是在西非馬里地區的其中一種種族,他們竟然在沒有天文望遠鏡的時代,知道有天狼伴星的存在,也知道天狼A和B的天轉週期是49.9年,那究竟他們是如何知道這些天文知識的呢?這個也可能和天狼星人有關。
天狼星,是天空中最大,最耀眼的恆星,它位於大犬座的口裡面,距離地球大概8.6光年,天狼星是比我們的太陽大20倍,而它旁邊也有一顆伴星叫天狼B,它只是比地球大4倍,但是它的表面比鑽石硬3000倍,其自轉大概每分鐘23次,所以它會對天狼星產生非常大的引力,每49.9年,天狼A和天狼B會在他們允許的距離,在各自的軌道上靠近在一起,會產生非常大的磁暴,在潮汐開始越變越強的時候,最後就會翻轉,但實際上其實它們互相換了位置,而釋放的能量會在磁場線上流向太陽,而太陽就會像透鏡傳遞到其他星球。那為何我會說這些?因為金字塔就是接受能源的裝置,或可以說是放大裝置,將接受的能源放大後再傳遞到四周的地方。
大約50萬年前,天狼B是一棵巨大的紅星。根據後來的希臘阿卡迪亞傳說,它比“火星更紅”。它爆炸後成為今天的白矮星。在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宇宙事件的過程中,天狼星系統中的其中一個行星,Nibiru星球,從其天狼星軌道中被炸開,進入我們附近的方向,最終它被我們的太陽引力捕獲,即所謂的第十二行星,Zecharia Sitchin並沒有聲稱這是Nibiru星球的起源 - 他只是說這個漂流星球漂浮在我們的系統中,原因不明。
那大家有些概念了吧~所謂的天狼A人,在英文裡面叫Sirius A,天狼雙星系統中的天狼A 人,7 到 8 英尺高(2.3米左右)。皮膚大多數呈蒼白色,尖尖的耳朵,長尖的鼻子,大而藍的杏仁形眼睛,嘴和嘴唇偏小,手指修長優雅,細長的頭型,這些瘦高的人通常穿藍色或白色的長袍,上面的彩圖是一名天狼A的老者。這裡來給大家看看一個網上流傳的視頻,你可以看到影片裡面的就是天狼A人。
目前天狼A人以進化至第六次元,星光層的存在。第六次元屬於型態生成場的頻帶,能量母體的原型即源自這裏,由神聖幾何學所管控,最基本的母體是12乘以12,以144的形式組成,每一個13乘以20的生成母體都包含了基本母體的形式。天狼A的科技在宇宙中出了名的發達,他們也懂得如何在星光層與物理層之間進行自由穿梭,類似鬼魂幽靈。
他們伸展雙臂,身體呈 ♀ 狀,古埃及生命的象征,是他們的私有標誌,註冊商標。宇宙的商人,販賣技術和信息,從而買斷商路和一些特殊的報酬。他們絕不銷售對他們有潛在威脅的技術。
那埃及人與希伯來人體內其實是有天狼A的基因。
墨提斯英文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嗎?【留尼旺火山、熱點、與恐龍共舞】
#灼熱的地科冷知識 文末連結影片
歷經一天的疲勞,來看爆發中的火山,平靜一下身心靈(物理)吧。有沒有感到熱烘烘的,那是遠紅外線。
啊?火山通常不會形容是平靜的齁。沒錯,尤其是這座。Piton de la Fournaise (法語:熔爐山,直翻英文大約是 furnace peak)是位在法國的海外領土——印度洋西側的留尼旺島(Île de la Réunion),就在馬達加斯加島的正東方海上。是全世界最活躍的火山,沒有之一。
因此,假設例如文Θ的世界周報報導說「法國留尼旺島火山再度噴發」,聰明的各位可以繼續喝茶,溫暖身心,而無需感嘆:「欸欸欸噴火了,地球怎麼了?」地 球 並 沒 有 怎 麼 了,熔爐火山在近三百年以來噴發了約兩百次,這樣平均 1.5 年一次的高活躍度,是一直正常地活躍著的好孩子 XD。
_
從各種角度標準來說,留尼旺都是「南半球的夏威夷」,首先火山的成因和夏威夷一模模一樣樣,都是位在「熱點」上面:地球內部洶湧的熱對流上升到地表,持續的把咱們地殼這薄薄的幾十到百餘公里的「岩石圈」燒熔出一個個洞洞,好像線香遇到透明塑膠袋。
也和夏威夷相似的是,火山中冒出的也都是高流動性的玄武岩岩漿,而形成盾狀火山,噴發形式也幾乎都是夏威夷式(熔岩流)。只有較少見的爆炸噴發,後者是當周遭的地下水足夠豐沛,被岩漿庫加熱膨脹所致——火山活動往往讓地球變成一具蒸汽機(熱機)。
有時候噴發出的熔岩,冷卻所形成的玄武岩石中間還含有肉眼可見的大顆黃綠色礦物,那些是橄欖石 olivine。橄欖石的存在驗明了岩漿的來歷與正身,因為,橄欖石這種礦物只有在深度約 400 公里的上部地函才能穩定存在。
橄欖石之所以能在地表出現,都是因為被對流「咻」的一下帶到了地表,還來不及重組。是這樣,在地表的低壓下,橄欖石熱力學不穩定,如果持續保持高溫就會重組成其他礦物了,但熔岩上升速率太快,迅速冷卻,晶體結構就凍結而保持住了。
這和鑽石其實在地球內部更深的 600~800 公里處到處都是,但很偶爾才會在地表找到是一樣的原理,如果將鑽石加到高溫,在地表的低壓力之下它會重組成熱力學更穩定的石墨結構。但金伯利岩的熔岩上升夠快夠勁才帶著鑽石安全抵達地表,沒變得黑黑。
_
說到對流,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常識中地函是什麼狀態,固體還是液體呢?我們都用「對流」形容了恐怕是液體吧,對吧對吧,錯!地球內部就只有外地核是液體。地函是扎扎實實的固體喔。
科學家之所以沒去過地心就知道地心的狀態,這種事是透過觀測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行進。長話短說:地震的 S 波是「剪力波」,所謂剪力就是捏臉或是捏啤酒肚,然後扭來扭去的力,顯然是沒辦法扭動液體,故 S 波也無法在液體——例如外地核——中傳導。但由於看起來 S 波通過地函毫無障礙(除了在一些地帶會略減速),就證明了地函是固體
處在地球內部的特高溫度和壓力之下,地函的岩石這固體具有黏彈性(viscoelasticity,黏置性和彈性的和稱,例子是布丁),在非常非常長的時間之下會逐漸做著液體一樣的苟且之事 (?)。關鍵是人類時間和地質時間的尺度差太多,讓我們有點無法直觀理解「固體會對流」這種事。地老與天荒。
順帶的順帶一提,常溫之下的玻璃的流動性是......根本是零,即使過一百億年都不會流動一奈米。只有在加熱到「玻璃轉化溫度以上」才會明顯的顯出黏彈性、流動、並且可以加工塑形的喔。
地函岩石要局部的熔化,形成岩漿,只有在某些特別的狀況下: 1. 減壓熔化 (decompression melting) 例如在張裂性板塊邊緣往兩邊拉的地方熔點降低形成新的枕狀熔岩,新的海床。 2. 混入雜質的助熔劑融化 (flux melting),當海洋性板塊隱沒時輸送大量的水到岩石圈深處,水分子混進高溫的岩石中,降低了岩石的熔點,水也降低了密度,因此這些熔岩才會上浮到地表,捅穿岩石,形成海溝後方常見的火山島弧。
_
回來講主角留尼旺的火山
* 快速查了為什麼這個島取名做「會合島」(reunion)這麼奇的名字,結果是和法國大革命中某次會師有關。更搞笑的是隨著隨後的政治起伏,該島又曾經被改名為「波旁島」←法王室,和「波拿巴島」←另一個法王室,後再改回。
關於留尼旺熱點......是熱點 hotspot,不是火鍋 hotpot 千萬別弄錯啦~~誰會弄錯啦 (/‵Д′)/~ ╧╧
有另一個【必講不可】,錯過要等到下次大滅絕的梗:
它已經持續活躍了約六千五百萬年了。而每個科宅看到六千五百萬這數字就該心生「該不會和恐龍有關」的聯想。
還真的有關......搞不好有關,或許有關。是這樣,在大約六千六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的最末期,留尼旺熱點的旺盛活動,噴出海量的「洪流玄武岩」(flood basalt),形成了今天的南印度德干高原的廣大火成岩地帶:德干暗色岩(Deccan traps)。
暫停 ⏸,只要稍微有一點點現代地理常識的同學,就一定會妙麗舉手說「抗議,印度是印度,留尼旺是留尼旺,之間相隔了一個印度洋,熔岩是會飛嗎?」
啊啦~這就是整件事最奇特的地方惹,熔岩不會飛,會飛的,是印度! (???!!!) #抗議無效
中生代末期,本屬於岡瓦那大陸之一部的印度,原本是貼在非洲的東方,但「印澳板塊」不久開始一同加速往東北跑,印度在 *路過*「留尼旺熱點」的上方的「那一瞬間」(就地質時間來說)忽然就被穿了孔,還噴了滿身玄武岩。>////<
印度不以為忤,再帶著整塊玄武岩繼續跑,逐漸封閉了原忒提斯洋的東半部。最後也不減速地一頭撞上了亞洲,形成峰峰相連到天邊的喜馬拉雅山脈。其實說起來,超大陸「岡瓦那」的名稱正是取自印度的一個地名,就不意外非洲印度地質上本是一家了。然後因為韋格納,所以非洲南美洲也本一家。最後南極洲也本與岡瓦那做伙,發現恐龍化石也不意外。
長話短說,熱點源自於地球內部「熱柱」←不是炎柱大哥,是熱柱上升的熱點,相對上不會亂動,但地球表面的板塊卻會相對滑動,往往產生一整條長弧線的火山遺跡,就是被熔出的那一排洞洞。相同的故事在黃石熱點和夏威夷熱點等地都曾發生過、正發生中,那一條火山的遺跡甚至可以用來推知板塊在古代曾經移動的方向。再度點出了留尼旺和夏威夷真是有像。
所以法國版柯南要改到留尼旺島習得各種方便技能了(x)。
_
回到德干暗色岩,每當地球歷史上發生大面積洪流玄武岩(長期大面積活躍的一種火山活動型態)肆虐現世,常會伴隨生態圈的災難性事件,主要是大量排放的火山氣體,足以暖化氣候,改變敏感的生態平衡,給生物圈添亂。#那不就是人類正在做的事
所以其實白堊紀末,恐龍滅絕的原因現在學界仍然有一派提倡著:「笨蛋們,別只看隕石啊,德干暗色岩的火山(留尼旺熱點所射)也很威。殺恐龍之大業,它必定有份!」
而且得利於越來越精確的同位素定年法,火山滅絕派的地質證據也相當充足。例如顯示火山活動大大的早於隕石。看來恐龍的滅絕原因的全貌並不單純。這場「論戰」不能簡單一槌定音~~嗎?
あの.....如果說,火山滅絕派、隕石滅絕派,兩派都說對了豈不妙哉?
這個故事最奇妙最奇妙的一點在於看全局。
有點像韋格納當年盯著地球儀得到靈感。不過這次要看的是中生代末的古地球地圖 ﹝推薦 youtu.be/bzvOMee9D1o?t=327 5:27 秒處﹞,就會觀察到一個奇想天外的,未免也太巧的巧合:
當奇克蘇魯隕石 (Chicxulub asteroid) 砸下來,砸到今天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頂端——依照慣例這邊插入一張北美洲的某暴龍抬頭看了最後一眼的插圖——的同一時間,留尼旺熱點就位在......在隕石坑幾乎準確隔著地心相對的正對面,也就是對蹠點 (antipode) 上面啊。
兩者之間難道有奇妙的關聯?#是緣分是注定好漢剖腹來參見
* 各位若有印象,這個「巨大隕石坑的正對面有火山」的巧合其實在火星上也可以找到好幾處(參看:火星地理學的導讀 www.facebook.com/Nerdxplain/posts/723862905104484)。
考慮隕石以強烈地震波形式釋放的能量,會以各種路徑,穿過地球內部。強烈的震波會團團繞地球、裡裡外外跑好幾趟才平息。而由於球體對稱性,顯然波動在隔著地心的正對面(對蹠點)會有匯聚,好幾次,搖了又搖。
再想如果那兒有一鍋岩漿庫,這樣搖來搖去是否就會像汽水般炸開呢?岩漿和汽水其實蠻像的,溶解了一堆氣體,其氣壓大小是產生火山活動的重要因素。
但可惜——可惜呀,科宅搖搖頭說道——這個絕妙故事,目前還只是理論階段而已。「地震會誘發火山活動說」之中,有許多未確立的環節(推薦國家地理雜誌〈地震會引起火山爆發嗎?科學家為此吵翻天〉一文)不容忽略。
因此「隕石陰錯陽差,引起地球正對面的留尼旺/德干大規模火山爆發,產生的多重打擊,讓鳥類以外的恐龍全滅絕了」→ 雖然聽起來很酷,但請各位暫且不要這樣教小孩。但說來,地球無論物理化學還是生物真的都是一個整體呢。
_
截圖出處為
Julien Pedragosa 12月12日上午5:14 · 片長 7:16
Piton de la Fournaise - Éruption du 7 décembre 2020
www.facebook.com/watch/?v=143579863908905
墨提斯英文 在 江孟芝 I MengChih Ch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疫情爆發以前,紐約上州很流行一種與世隔絕的Airbnb,那是在鳥無人煙的深山裡,有間如詩如畫的溫馨小屋;或是在清幽的森林裡打造一棟現代貨櫃屋,讓人可以逃離擁擠的都市、淨化心靈,找到平靜的一種選擇。
雖然有些太偏僻,甚至連網路都沒有,一個晚上更是所費不貲,但紐約人還是搶破頭,根本訂不到。
這種標榜「Getaway」、「Escape」遠離塵囂的旅館大家都嚮往,但,這不就是大家一直在說的自我隔離嗎?
現在疫情嚴峻的狀況下,如果你需要居家隔離/防疫旅館待十四天,請你不要想要你是進去關,而是想,這是宛如在紐約上州的閉關行,逃離世事紛擾,是一趟心靈提升之旅。講「居家隔離」誰都害怕、都想逃跑,但是想成「自我成長」的旅行,是不是讓人躍躍欲試呢?(至少我是,我超常閉關做事)
在這十四天裡面,你可能多背了一萬個英文單字、每天健身練出人魚線、體脂降到10%、多看了十四本好書,完成了好多好多你以前「沒時間做的事」,不是常常抱怨太忙碌,沒有時間去完成夢想嗎?現在有天上掉下來的十四天,你沒有藉口的拖延了吧!
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以下是我的自我隔離課程表,我已經想好要怎麼安排。你可以自己規劃你自己的,人人都有可能有這一天,每個人都要做好準備:
▍早上個人時間,不安排會議,專心做事
6am-7am | 起床梳洗,維也納Online皮拉提斯瑜伽課
7am-8am | 水果優格早餐、回email、瀏覽新知
8am-10am | 1500字每日寫作
10am-12:30am | 工作創意發想、趕稿
‧‧‧
▍下午說話時間,可安排與別人溝通
12:30am-2pm | 午餐,小憩一下
2-5pm | 繼續工作、線上會議、處理雜事
5-6pm | 有氧運動、核心肌群訓練
6pm-8pm | 洗澡、晚餐、耍廢看youtube
‧‧‧
▍晚上休閒時間
8pm-11pm | 我休閒喜歡看一本書,並做筆記
11pm 就寢,睡前規劃明天的To do list
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附上我2020的十四本書單:
✦ 商業
1. 80/20法則 / 大塊文化 出版
2. 原子習慣 / 方智出版
3. 最高休息法 / 悅知文化 出版
✦ 社會
4. 人類大歷史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5. 做工的人 / 寶瓶文化 出版
✦ 心理學
6. 心流 / 行路出版
7. 我決定簡單生活 / 三采文化 出版
8.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 方智出版
✦ 文學
9. 只是微小的快樂: 便足以支撐這龐大荒涼的人生 / 皇冠文化出版
10. 想把餘生的溫柔都給你 / 悅知文化 出版
11. 我還是會繼續釀梅子酒 / 三采文化 出版
✦ 藝術設計
12. 新活水 / 中華文化總會 出版
13. 董陽孜:行墨 / 臺北市立美術館 出版
14. 臺灣數據百閱 / 時報文化 出版
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渡過完這14天,你會發現你不僅完成許多工作,整個人也變瘦了不少?^__^
‧‧‧
#閱讀是防疫最好的消遣,不是Netflix
#你2020的書單跟我一樣嗎?
#你的自我成長之旅計劃好了嗎
#長知識現賺人生100萬
#一起變瘦一起健康
‧‧‧
大塊文化 悅知文化 天下文化 寶瓶文化 行路 三采文化Suncolor 皇冠文化集團 新活水 Re-lab
墨提斯英文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中國正常化」實驗最終只得來一群法西斯愛國者】
香港反送中議題,在西方世界迴響甚大,成為媒體政客關注的一大「國外焦點」,但同時引起了大批「海外華人」反對。他們可能是被當地中國大使館系統組織起來舉中國旗,作為一種東施效顰式的對沖。有外國主持人在澳洲訪問當地華人關於香港示威,他們也積極發言。有人說:「聽著聽著,我不管他們的問題是甚麼,只有一個中國,只有一個中國,好了沒有?」有人說:「你們夠膽在天安門前批評中共嗎?」
一名中年女人說反對香港人示威:「當然不,香港從來是中國一部份,歷史上事實上都是。」主持人問那香港人的五大訴求妳怎樣看?對方說:「反對。」主持人問:「妳反對甚麼訴求?」女人轉個頭問朋友:「五大訴求是甚麼?」
中國移民和留學生有兩張面孔
以上的對答,全部用英文完成。年初我就到過訪問進行的那個疑似的墨爾本街頭,街頭所見,白人不算多,反而主流好像都是「有色人種」,華裔人口極多。在正常情況,這些華人說著一口英文,完美而自然地融入澳洲的人群之中。但一談到中國問題,西藏新疆香港台灣這些「神聖領土」,他們就變樣。
談到香港,任何事情,都以「只有一個中國」作結,人權、自由、承諾甚至人道的事情,他們好似沒有這個思考維度,只有「統一」才是永恆的議題。有很多香港人 (他們所謂的同胞)被警察打傷,我就沒聽說他們有關心過。他們有很多人關心的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是否代表香港人希望獨立?他們只關心這些。
而這些都澳洲人了吧,但同時還是中國人。這對於整個西方,是不是一種國家安全和文明秩序的威脅?有些人也承認自己是移民,但他們談到中國的時候,那種充滿傲慢、自豪和驕傲混雜在一起的表情,實在令人難忘。而這個風景就已經證明,自70年代以來中美建交,拉攏中國對抗蘇聯時期,自由派對中國甚至現實世界的錯判。
中美建交當然是為了現實利益,一開始是蘇聯問題,後來是經濟問題。打開中國大門,中國希望從文革中走出來,美國資本家需要廉價勞工。美國政客為這個現實主義 (與共產政權合作)的國策訂造了一套理論。這不只是為了賺錢,而是解放中國人民。只要中國從政治鬥爭和動蕩中走出來,與國際社會接觸越深,就會開始正常化,歐美為首的世界秩序可以將其改變。而中國人在發展起來之後,中產階級就會形成,根據甚麼甚麼學院理論,中產階級就會進而要求民主。中美建交,是和平演變中國,為中國帶來普世價值的起手式,云云。
香港初期民主運動源於幻象
在香港,「民主運動」基本上都是托庇於這個「中國正在正常化」的假題之下。最初的民主派是反殖的,對抗英國殖民政權。在前途談判的時候,有很多具有民主進步思想的青年受到新華社 (97年前中國在香港的官方代表機構)統戰,活躍參加反抗英國的活動,活躍參加反抗英國的活動,為中國「收回主權」的輿論在本地造勢,最終也似乎令沒有選擇的香港人悲哀地相信了「民主回歸」是現實政治下唯一出路 (而不是像今日的人一樣在街頭絕地反擊)。
而在中美如膠似漆的時候,對香港來說,親中即是親美,政商菁英都是如此,開始出道的政客也是如此。美國人相信,中國在美國的帶領下將會走向正常化;香港人相信,國家自己走向正常化,所以回歸只是不安,兩者的分歧最終都會隨著時間不斷過去,而變得可以忍受,甚至走向自然的統一。所以獨立在那個年代,很少人說,因為大家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中國反正都會走向文明,變得越來越像我們,那我們為甚麼要費勁剝離這個身份?當年香港人就是這樣天真。
然而,全世界的中國移民,或者中國留學生,否定了「中國正常化」的春夢。中國沒有走向正常化。習近平永續了自己的任期;國企的壟斷越來越深,而不是走向自由市場;司法和憲政方面,習說的是「決不走西方三權分立的路」,在香港,他們說要「三權合作」。
中美合作產生的中華大國沙文
中國人的主流,對帶領自己脫貧的國家感恩戴德,而看不到美國和國際社會功利以外近乎「白人負擔」式的膚淺善意。絕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自己一手一腳將中國重建起來,甚至也不了解港商、台商、東南亞在「改開」以來對中國有多大幫助。因此他們對於所謂的普世價值,大部份都是嗤之以鼻。
在「反送中」爆發的時候,香港留學生在海外學府或者城市舉辦聲援活動,都會遇到中國學生踩場鬧事,有一些時候香港學生還會被中國學生動手推撞。中國人都是一臉正義的到場教訓其他人,因為單線程,所以十分自我感覺良好。那種自信的背後,彷彿是北京的百萬大軍在自己身後,可以隨時供其差遣,氣滔沖天。
而他們數量之多、意識形態之穩固、權威人格的普遍,不是簡單的「聽信了黨和學校的洗腦」,而是整個「美國—世界—中國」的內外體系,都給予中國人這樣的錯覺——是我們建立了不世功榮。這種民族式的自大,使黨國和人民向國外輸出他們的大國沙文。中國政權會希望決定外國官員或政客可以或不可以見某些人,中國平民則希望決定某些外國城市或大學能不能舉辦聲援「反送中」的活動。中國並沒有走向正常化,並沒有走向歐美制訂的安全和國際體系,人民也沒有在國際注入的活水中,得到民主自由人權的信仰。那就好像一個沼澤,外來種都浸沒其中,無法生長。
中國也沒希望服從霸權,而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霸權。前任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在一次日本演講時,表示中國是希望復興朝貢體系,確為切入文明本質的高論。中國人自改開以來,出國留學者大量,但他們只是為了鋪路移民,或者以「海歸」的身份在中國內得到更好前途,這一切都是指向物質和個人發展,並沒有太多民主自由人權的東西逆輸入。經常聽到的中國被迫害的民權鬥士,反而是工人、父母、律師,不是海歸。世界與中國的長期接觸,並沒有改變中國,反而是中國逐漸輸出自己的秩序並改變世界之中。
中美合作框架的遺民
當然,歐美的資本家在這個「奢望中國自由化」的春夢中,發了大財,之後再由川普為首的勢力,改弦更張,收回大利。美國人沒甚麼好後悔的,中國人則是騙了整個世界,勝了一仗,很有自高自大的理由。斯人獨憔悴的可能是歐美自由派、熊貓擁抱者(Panda Hugger),還有以這些「進步人士」馬首是瞻的很多東方人。他們也許連「高呼被騙」的自省都欠缺,只能親中到尾,繼續渴望「民主中國」,而沒注意到輸出這個幻象的源頭,美國,已經改弦易轍。
在前川普時代的中美和好大格局,對一些自認是中國人,但又擁抱西方經濟文明體系的人來說,是非常美好的時代,因為親美就是親中,沒有矛盾。香港和台灣就有很多這類人,這是時代的產物。他們一邊相信普世價值,也擁有大量外國聯繫,但同時相信中國將會向他們開放,自己能夠擁有兩個世界的好處。
習近平的一槌定音,打碎了「改革憧憬者」的美夢,而中國在海外的年輕愛國留學生,則是這個人類史上最大實驗的實驗結果——中國正常化的政治實驗,最終只得來一群法西斯愛國者、一群國際秩序的天然顛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