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
被動vs主動
了無生氣的瓶子vs生命力蓬勃的火焰
固定容量的瓶子vs燎原之火 /
/
這篇也是學生寫的文章
聰明的讀者,你認為這篇文章表現如何呢?
/
/
/
現今的父母只會灌輸自己一套的想法於孩子身上,希望他們能夠出人頭地,雖然父母望子成龍是一...
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
被動vs主動
了無生氣的瓶子vs生命力蓬勃的火焰
固定容量的瓶子vs燎原之火 /
/
這篇也是學生寫的文章
聰明的讀者,你認為這篇文章表現如何呢?
/
/
/
現今的父母只會灌輸自己一套的想法於孩子身上,希望他們能夠出人頭地,雖然父母望子成龍是一件正常的事,父母著緊子女希望他們有大好前程,為他們補讀各種的補習班,興趣班,現今的孩子正正被這些各種不同的課程填滿他們的人生,但孩子只想實踐自己的理想,為自己的理想化作燃燒的火焰,奉獻自己。
/
/
假若父母過份填滿期望,只是令孩子難以成長,不能獨立於現實社會,難以立足和發揮自己的潛能。父母過份填滿只會令孩子只吸收生硬知識,不懂以批評性的思考方式去思考問題,如此的生硬知識只會被主流社會排斥,孩子難以與社會中與人相處,現今社會講求經驗和人際技巧溝通,若果父母只是填滿孩子的才能,只會令他們難以在社會中生存。「點出了父母期望,佳」例如中大碩士生梁建鵬,他自小參與不同的補習班,成績於學校名列前茅,更以優秀的成績入讀中大,一直保持優秀的成績,然而,當他離開父母的懷抱和學校,他變成一個只有知識的人,而不是有智識的人,他面試超過二百次也失敗而回,原因是因為他面試時不懂人情世故,當面質問他人薪金不合乎自己心中所想,更多次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要求他人為他買飲品。人們都認為他只有讀書的才能,沒有處世的技巧,腦袋中雖有無窮的知識,同時也有父母所填滿的生硬知識和固定價值觀,以為成績代表一切,沒有發掘除了學術的潛能,令其他潛能原地踏步。可見父母過份的填滿只會阻礙孩子的成長,難以發揮自我。
/
/
/
因此孩子應該勇敢說出自己的夢想,去實踐心中所想。恰似文學家白先勇原先於大學讀工程,父母都十分支持他,因為工程出路廣,薪金比其他工作多,但後來白先勇發現自己對小說文學十分有興趣,於是他放棄水電工程而轉修讀小說文學,起初父母都反對,但後來看見白先勇的決心明白孩子能夠勇敢說出自己的夢想是十分難得,於是放手讓他學習文學,而白先勇最後成為出色的文學家。可見,只要孩子勇敢說出夢想,去實踐自己的夢想,就可以發揮自己應有的潛能,如同烈火,為了夢想而熊熊燃燒。
/
/
/
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學術成績的瓶子,而是盼望燃燒的火焰,找到人生價值。現今教育制度為填鴨式教育,著重應試技巧,一切由考試主導,成為考試的機器,封閉了孩子的獨立性思考,孩子不停被填滿學術只會令他們沒有人生價值,只著重學術的討論,而失去人生的方針和規劃,沒有人生價值找不到生活的方向,成為教育的奴隸。以內地衡水中學為例,學校要求他們將生活融入學術,平日學生都以吊鹽水方式來進食,並且繼續溫習於考試取得佳績,這一切一切都希望孩子能夠被填滿大量的學術知識去應付考試,然而學生人生只有考試,沒有人生價值可言,人生只有考試,試想想是不是很悲哀?
/
/
/
考試主導令學生失去人生價值,沒有利用自己的才能成就自我,成就他人,為的只是利用知識去考試,而不是利用知識去實踐自己和發渾潛能。林語堂的論趣曾言:「現今不少的大學生只是按時計學,為的只是學習知識去考試,而不是利用知識去實踐和為社會貢獻。」孩子是如此的教育制度下只會成為考試工具,一式一樣的倒模,沒有獨特性可言,更談不上人生價值,對於自己價值感到迷茫。因此孩子應主動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是學習知識去應付考試,而是運用自己的學識去實踐自己的人生目標。「分析飽滿,論述了為求知識去學習之壞處。」 /
/
/
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社會主流的瓶子,而是盼望燃燒的火焰,突破社會主流,取得成就。現今社會。主流的要求是孩子高薪厚職,遵照社會規矩行事,不應破壞社會安寧,這是孩子的責任,乖乖活在成人的護蔭,然而只會令孩子難以取得成就,活在一個不創新和守舊的社會。「點出了何為主流,佳。」例如以羅冠聰為例,他先前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一直依照父母行事,閒時會在網上開台與觀眾聊天,平日只會溫習應付考試,希望能得到一份高薪厚職的工作,報答父母對他的期望,然而在他學習的過程中他明白自己不甘心被社會的主流束縛著,主流社會的限制只會自己難以發揮潛能,不能利用自己的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因此他突破主流,帶動一群的學生向政府公諸訴求,說出自己的夢想,表達政府的不滿,雖然他明白突破主流會換來一聲的責罵,人們都怪他擾亂香港的秩序,不跟隨社會的步伐,反而帶領學生向政府聲討,最後他更成為立法議員,為青少年表達不滿。可見,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社會主流的瓶子,而是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成就,突破主流,創出自己的前路。
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而是盼望燃燒的火焰,主動探索新的方向,利用自己燃燒的火焰去實踐自我和奉獻他人。
填鴨式教育壞處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引獨輪車課程。
過去的教法:半意願填鴨式,就是我發揮才華將表演都設計好,全校老師配合督促同學一起完成,同學有興趣的也有沒興趣的,但都要參加執行表演。好處是齊頭式進步,成果很好看,壞處是,真正有興趣無法太深入學習,沒興趣的ㄧ結束表演就不想再碰獨輪車。
2018年是適才適性的方式,有興趣的參加,自己提問自己挖掘老師的寶藏,不強迫。好處是,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一直無限發揮,把真正想學的快速吸收,才華發揮,成品可作為自己的「作品」之一,申請大學也有幫助。沒興趣的同學就把時間花在別的地方。壞處是,成果可能不會讓學校很有面子,因為都是學生自動自發的創意表現,而不是授課老師成熟的編排方式。
我想起到英國的小學參觀,小朋友的小呈現,幾乎所有家長都到,目的不是為了看老師精彩的才華讓學生去執行,而是要仔細觀察自己孩子的「可能性」,並跟老師深度溝通孩子的潛能與特質,再以此發展天賦興趣。
臺灣的教育改革,我們正在剛開始,許多的不適應從學生到校長都要一起面對,東引國小的老師很有種,敢在這個穩定、傳統的文化氛圍裡,讓孩子開始不一樣。
填鴨式教育壞處 在 蝸牛媽媽育兒心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觀課(續)]
小息完結,在視藝室徘徊,遇上天翔老師。恰巧他空堂,於是與他攀談甚久。
他是頗為特別的老師,因為他常自稱奇怪、懶惰,又聲稱自己不愛教授繪畫技巧,只會讓孩子自由發揮,所以他不認為自己是老師,最多只是駐校的藝術家。他說:難道你認為孩子在一節課內完成一幅作品就叫學習了?我的角色只在於啟發他興趣、動機,餘下的就唯有靠學生自己。
他所言甚是,老師的角色的確如此而已。他續說:他的學生在課堂時什麼也作不了,說沒靈感,誰知半夜三更給他訊息,表示晚上興致一到便作畫,結果交來的作品質素果然不差。由此可見,不要限制學生,倒讓他們自行摸索,這刻學不了,不代表永遠不會。我們所作的是播種,至於幾時收割,天曉得了。
他又指著課室內的「物品」,表示那裡的「創作」很多都是用別人棄置的開始,最初學生都不明所以,到了後來學生自己也開始拾一些有的沒的,足見他們開始明白創作有時是為了嘗試延續它的價值。
有時視藝課又會讓他們動手製作一些平日常見之物,比如椅子,這樣又會讓他們明白一張椅得來不易,繼而珍惜。
離開視藝科的話題,我們又討論到主流教育與另類教育之別。當我表示先生對主流教育仍有幾分堅持,希望孩子將來回到主流時,他卻認為這亦沒有壞處。他以自己的學習經歷來引證體驗不同教育形式的可行性與意義,他認為沒有試過主流教育,又何以明白另類教育的寶貴?即使調轉經歷,孩子從另類回流主流,對他們的生命也是有成長的契機。這是多美好的思想衝擊,我又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兩者間的確不一定要完全對立呀!
執教的困難與得著
他表示在自校執教的確有很多困難,除要拋開過去的一套,又要重新與學生建立默契與文化。且在自校施教都有龍游淺水之感,讓他有志難伸,所以他坦言曾遞辭職信,但最後因著同事的挽留,自己又深受自校器重,中間所得實在不少,為報深恩,亦想繼續以生命影響生命而終留下來。我們實在很欣賞天翔的教學熱誠與重情的特質。
男孩子的特質
從天翔身上,除了找到愛與誠外,更讓我深深體會到大男孩的特質。其學習經歷正好反映很多大男孩的學習心聲,繼而影響他現時的教學理念。他說:男孩子根本就坐不定,他們喜歡自己探索,哪裡忍受到坐在課堂定定地被「灌」入「知識」?(當然男孩都要再分什麼個性,因為有些男孩都可以接受填鴨式教育)所以對於男孩的活躍好動,是需要被理解。天翔就自己而言,他動靜皆宜,玩過運動過後,又可以坐定定閱讀。他甚至嫌棄中文課閱讀量太少太慢,他自個兒埋頭苦讀,不消幾天,一兩本書也可以讀完吧!所以尊重個別學習差異,讓他們自主學習非常重要。
大家能從天翔老師的分享中找到自校的教育特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