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堅持的名人事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堅持的名人事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堅持的名人事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堅持的名人事例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榮哲 × 小說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散文的想像與虛構】 之前有個說法,大概是說散文和小說的區別,在於散文是真實的,小說是虛構的。 這次分享的這篇文章,討論的也是散文,作者王充閭提到「生活的真實是基礎,藝術的真實是手段」的看法,甚至舉了《史記》《左傳》中的例子來說明散文寫作時的創作技巧。 一起來看看他的說法吧。 - 散文...

堅持的名人事例 在 Blue Chio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10:47:17

【#韓國文學自白書/國民主播的自述 #蟋蟀之歌】 若你也時常關注韓國新聞,一定認識JTBC的當家主播兼社長:孫石熙,這位有著「國民主播」稱號的中年男子,週一到週四,固定會在韓國時間19:55撥出的뉴스룸News room出現在螢光幕前。 沈穩冷靜的開場白,都由他親自撰寫完成,後方的大螢幕,也時常...

堅持的名人事例 在 謝廷樞 TT SI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20:33:18

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般的隊友。」不過我想講嘅係,最怕明明對手係豬,但以為自己係猛獸,俾佢咬傷拖累成組,死得不明不白,咁先係最唔抵。 / 2019 DSE 中文口試明天正式開考,祝願所有中六同學一切順利。這陣子監考同學口試,發現很多學生仍然有推論不足,舉例失當的問題,有些同學因欠缺自信,...

堅持的名人事例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2 07:22:11

有一種朋友,是堅持自我型的 好啦,老實說我苦思了很久該為這種型的冠上什麼動物 但想來想去都無法,他們就是自己 硬要貼個標籤在他們身上,恐怕都會跟我翻臉 這種型朋友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極為強烈的精神潔癖 在相處沒多久,就會在腦中自動把人歸類 這個人不錯,可以當朋友 這個人心機重,離遠一點 ...

  • 堅持的名人事例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4 19:00:57
    有 52 人按讚

    【散文的想像與虛構】
     
    之前有個說法,大概是說散文和小說的區別,在於散文是真實的,小說是虛構的。
     
    這次分享的這篇文章,討論的也是散文,作者王充閭提到「生活的真實是基礎,藝術的真實是手段」的看法,甚至舉了《史記》《左傳》中的例子來說明散文寫作時的創作技巧。
     
    一起來看看他的說法吧。
    -

    散文的想像與虛構 / 王充閭
     

     
    如何處理好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係,這是歷史文化散文寫作中經常碰到的一個問題。散文必須真實,這是散文的本質性特徵,一向被我們奉為金科玉律;而散文是藝術,惟其是藝術,作者構思時必然要借助於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張開想像的翅膀;必然進行素材的典型化處理,作必要的藝術加工。兩者似乎存在著矛盾。尤其是,歷史是一次性的,它是所有一切存在中獨一以「當下不再」為條件的存在。當歷史成其為歷史,它作為「曾在」,即意味著不復存在,包括特定的環境、當事人及歷史情事在整體上已經永遠消逝了。在這種情況下,「不在場」的後人要想恢復原態,只能根據事件發展規律和人物性格邏輯,想像出某些能夠突出人物形象的細節,進行必要的心理刻畫以及環境、氣氛的渲染。因此,海德格爾說,歷史的真意應是對「曾在的本真可能性」的重演。史學家選擇、整理史料,其實就是一種文本化,其間必然存在著主觀性的深度介入。古今中外,不存在沒有經過處理的史料。這裡也包括閱讀,由於文本是開放的,人們每一次閱讀它,都是重新加以理解。
     
    很難設想文學作品沒有細節描寫,因為它最能反映人物的情感與個性。《史記》中寫漢初名相「萬石君」石奮一門恭謹,就採用了大量細節。石奮的長子石建謹小慎微,有一次書寫奏章,皇帝已經批回來了,可是,他還要反復檢視,終於發現「馬」字有誤:這個字四點為四足,加上下曲的一筆馬尾,應當是五筆,現在少寫了一筆。他驚慌失措,唯恐皇帝發現了怪罪下來。石奮的少子石慶,一次駕車出行,皇帝在車上問有幾匹馬拉車,他原本很清楚,但還是用馬鞭子一一數過,然後舉起手說:「六匹。」小心翼翼,躍然紙上。太史公通過這些細節,寫出了當時官場中那種終日戰戰兢兢、恭謹自保的政治風氣。
     
    明代思想家李贄講到藝術創造時,說一個是「畫」,另一個是「化」。畫,就是要有形象;而化,就是要把客觀的、物質的東西化作心靈的東西,並設法把這種「心象」化為詩性的文字,化蛹成蝶,振翅飛翔。這就觸及到散文寫作中想像與虛構這一頗富爭議的話題。近年來,隨著新生代作者的闖入,小說家、學者的加盟,以及跨文體寫作的出現,散文創作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特別是作家的主體意識在不斷增強,已不滿足于傳統散文單一的敘述方式,而是大膽引進西方的多種表現手法,吸收其他文學門類的寫作特點,輔之以象徵、隱喻、虛擬、通感、意象組合等藝術手法,意識流動,虛實相間,時空切換,場景重疊,使散文向現代性、開放性拓展。
     
    事實上,早在「散文的想像與虛構」成為問題之前,有些作家已經在悄悄地進行著大膽嘗試了。出現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散文家何為的《第二次考試》,是一篇優秀的散文作品,曾經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可是,許多人都知道,它卻是經過想像與虛構,對真人實事進行大膽加工的產物。1956年上海合唱團招考新團員,一名女青年報考,由於考試前夕她在楊樹浦參加一場救火,弄倒了嗓子,以致影響了考試成績,但合唱團還是破格錄取了她。何為當時正在醫院休養,聽家人講述了這件事,便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設計出第二次考試的情節,加進了蘇林教授這個關鍵性人物,改換了女主人公的名字;文中陳伊玲身著「嫩綠色的絨線上衣,一條貼身的咖啡色西褲,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樹」,實際也並非如此,是作者為了加強形象的感染效果,從所住醫院一位實習醫生那裡移植過來的。
     
    這個典型事例說明了,生活的真實是基礎,藝術的真實是手段。前提是散文是藝術,而且是一種側重於心靈表達的藝術。黑格爾指出:「藝術作品既然是由心靈產生出來的,它就需要一種主體的創造活動,它就是這種創造活動的產品;作為這種產品,它是為旁人的,為聽眾的觀照和感受的。這種創造活動就是藝術家的想像。」「在這種使理性內容和現實形象互相滲透融會的過程中,藝術家一方面要求助於覺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還要求助於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氣的感情。」
     

     
    今年三月中旬,我率領大陸作家代表團訪問臺灣,到日月潭觀光,接待我們的是南投縣文化局長,他是一位文學博士。在同我們交談時,他直率地說,總覺得作家們想像力不足,有時過於拘謹。他說,有一次訪問日本,見到了楊貴妃的墓,便問有關人士「根據何在」。答覆是:「你們中國古代的白居易寫得很清楚嘛!」博士反詰:「楊貴妃不是死在馬嵬坡嗎?《長恨歌》裡分明講:『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答覆是:「《長恨歌》裡還講:『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海上仙山在哪裡?就是日本嘛!」博士說:「這種顛倒迷離的仙境,原都出自當事人與詩人的想像。」答覆是:「什麼不是想像?『君王掩面』,死的是丫環還是貴妃,誰也沒有看清楚;所以才說『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就這樣,生生造出一個「貴妃墓」來,結果還振振有辭!
     
    歷史散文創作講求真實,關於史事的來龍去脈、真實場景,包括歷史人物的音容笑貌、舉止行為,都應該據實描繪,不可臆造;可是,實際上卻難以做到。國外「新歷史主義」的「文學與歷史已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歷史脫離不了文本性,歷史文本乃是文學仿製品」,「歷史還原,真相本身也是一種虛擬」的論點,我們且不去說;這裡只就史書之撰作實踐而言。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有過一段著名的論述:「《左傳》記言而實乃擬言、代言」,「如後世小說、劇本中之對話、獨白也。左氏設身處地,依傍性格身分,假之喉舌,想當然耳」。「上古既無錄音之具,又乏速記之方,駟不及舌,而何口角親切,如聆罄咳歟?或為密勿之談,或乃心口相語,屬垣燭隱,何所據依?」原來,「史家追敘真人實事,每須遙體人情,懸想事勢,設身局中,潛心腔內,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幾入情合理。蓋與小說、院本之臆造人物,虛構境地,不盡同而可相通;記言特其一端」。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孟軻讀過上古時的典章文獻彙編《尚書》中關於「周武王伐紂,血流漂杵」的記載,就曾提出過疑問,從而說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話:「盡信書,不如無書。」到了宋代,當學生問到「《左傳》可信否」時,著名理學家程頤的回答是:「不可全信,信其可信者耳。」
     
    我們再來看被奉為信史和古代散文典範的《史記》。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詳細記錄了鴻門宴的座次,說是項羽和他的叔叔項伯坐在西面,劉邦坐在南面,張良坐在東面,範增坐在北面。為什麼要作這樣的交代?因為有范增向項羽遞眼色、舉玉玦,示意要殺掉劉邦的情節,他們應該靠得很近;還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而項伯用自己的身體掩蔽劉邦,如果他們離得很遠,就無法辦到了。司馬遷寫作《項羽本紀》大約在西元前94、95年前後,而鴻門宴發生在西元前206年,相距一百一十多年,當時既沒有錄相設備,而戰爭年代也不大可能有關於會談紀要之類的實錄,即使有,也不會記載座次。那麼,他何所據而寫呢?顯然靠的是想像。
     

     
    中國文學史上還有一個典型事例。《古文觀止》中有一篇《象祠記》,作者為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當時,貴州靈博山有一座年代久遠的象祠,是祀奉古代聖賢舜帝的弟弟象侯的。當地彝民、苗民世世代代都非常虔誠地祀奉著。這次應民眾的請求,宣慰使重修了象祠,並請流放到這裡的王陽明寫一篇祠記。對於這位文學大家來說,寫一篇祠記,確是立馬可就;可是,他卻大費躊躇了。原來,據《史記》記載,象為人狂傲驕縱,有惡行種種,他老是想謀害哥哥舜,舜卻始終以善意相待。現在,要為象來寫祠記,實在難以落筆:歌頌他吧,等於揚惡抑善,會產生負面效應;若是一口回絕,或者據史直書,又不利於民族團結。反復思考之後,他找到了解決辦法:判斷象的一生分前後兩個階段,前段是個惡人,而後段由於哥哥舜的教誨、感化,使其在封地成為澤被生民的賢者,因此死後,當地民眾緬懷遺澤,建祠供奉。《象祠記》就是這樣寫成的。其中顯然有想像成分,但又不是憑空虛構。因為《史記·五帝本紀》中,有舜「愛弟彌謹」,「封帝象為諸侯」的記載。據此,作者加以想像、推理,既生面別開,又入情入理。用心可謂良苦。
     
    這在西方也早有先例。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伯羅奔尼薩斯戰爭史》中,演說辭佔有四分之一篇幅。修氏自己承認:「我親自聽到的演說辭中的確實詞句,我很難記得了,從各種來源告訴我的人,也覺得有同樣的困難,所以我的方法是這樣的:一方面儘量保持接近實際所講的話的大意,同時使演說者說出我認為每個場合所要求他們說出的話語來。」
     
    顧頡剛在《古史辨》中說:「我以為一種故事的真相究竟如何,當世的人也未必能知道真確,何況我們這些晚輩。」這話不假。我們都看過《羅生門》這部影片,對於事件的真相,在場親歷者言人人殊。所以,有人說,「史,就是人們口上的一撇一捺。」看來,堅持歷史事件包括細節的絕對真實,「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當然,這種想像必須是有限制的,要在尊重客觀真實和散文文體特徵的基礎上,對真人真事或基本事件進行經驗性的整合和合理的藝術加工,必須避免小說化的「無限虛構」或「自由虛構」;特別是有些散文種類是不能虛構的,比如,關於現實中的親人、友人、名人的傳記以及回憶性、紀念性文章,都是寫作者同時代的親歷親見親聞的事,與事涉遠古或萬里懸隔迥然不同,必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絕不應隨意地想像、虛構。須知,這類散文美學效果的實現,是借助於其內容或主體的豐富而特殊的客觀意蘊,真實與否,影響是至大的。

  • 堅持的名人事例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24 11:00:01
    有 99 人按讚

    <有了李進勇的先例,陳菊能穿越這面照妖鏡嗎?註銷黨籍不過是民進黨中央的紙上作業,但鐫刻在意識形態裡的政治模板,誰知道「中立」的開關在哪裡嗎?這才是社會對他們中立性最大的疑慮。李進勇是法律人出身,但他辦理選務總是偏向綠營,法律反倒成了他箝制言論自由和打壓異議的工具,有無黨籍根本不影響他對民進黨的效忠。蔡總統上屆提名的監委陳師孟,雖屬無黨籍卻一味堅持「辦藍不辦綠」,蔡總統可曾對他有過任何提醒或告誡?>

    監委提名的紛擾,在黃健庭、陳伸賢宣布退出後,院長提名人陳菊以退黨、辭去所有黨務為承諾,宣示將超越黨派公正行事。這樣的宣示,企圖以退黨來證明自己足以勝任,卻輕巧迴避了外界質疑其被糾彈事例多端的官箴爭議。事實上,有了中選會主委李進勇退黨卻把中選會「附隨化」的殷鑑,陳菊宣布退黨的說服力只怕很低。

    陳菊的退黨聲明說得義正辭嚴,說穿了,這只是民進黨《黨員入黨辦法》規定的假動作。該辦法第七條規定,黨員擔任司法人員、監察委員、考試委員等職務,應「暫予辦理註銷黨籍」;未來不再擔任這些職務後,「即予恢復黨籍」。所以,退黨不是真的退黨,只是形式上暫時取銷註記,以取得權位為旨;從某個角度看,這是方便黨員「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巧門。

    五月中陳菊卸下總統府秘書長職務時,她已知自己被內定出任監察院長;她卻公開吐露心聲,稱自己一生所交朋友都在同一個圈子,「一輩子沒有國民黨的朋友」。這樣的表白令人錯愕:作為一個民主運動者,需要用黨派來劃分自己的交友圈嗎?這種「非友即敵」的二元對立法,不會顯得狹隘且自我拘限嗎?陳菊在知道要出任監察院長後還發表這種談話,是要凸顯自己對黨的忠誠,或者這就是她個人的信念?當美麗島事件受難同志提醒她「莫忘初衷」時,陳菊的初衷裡,真的仍存在「超越黨派」的價值嗎?

    聯合報社論/李進勇的照妖鏡,陳菊能無痕穿越嗎?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656371

  • 堅持的名人事例 在 登機證的自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27 22:39:56
    有 329 人按讚

    【#韓國文學自白書/國民主播的自述 #蟋蟀之歌】

    若你也時常關注韓國新聞,一定認識JTBC的當家主播兼社長:孫石熙,這位有著「國民主播」稱號的中年男子,週一到週四,固定會在韓國時間19:55撥出的뉴스룸News room出現在螢光幕前。

    沈穩冷靜的開場白,都由他親自撰寫完成,後方的大螢幕,也時常搭配著與當日新聞相關的名人名句,他吐露的字句之間,有時候還會留下許多空檔,就像是讓電視機前的觀眾,能夠在換氣時跟著一起思考般。

    不夾帶過多個人情緒,卻又能精準直擊核心的表達方式,看習慣台灣新聞的人,或許會覺得嚴肅無聊,但他心中堅持的理念,其實非常單純,只為了傳達新聞事件真實樣貌,並致力於帶領公眾思考,希望社會能夠逐漸改變。

    這本由孫石熙本人撰寫而成的著作:《蟋蟀之歌》,其實並不是一本新書,而是在1993年時就在韓國出版的自述書,在出版後一年內,由於本人拒絕再版,因此此後成為絕版,韓國人若是想買也買不到。

    若不是 時報出版 邀請他來發行繁中版,老實說我根本也不知道有這麼一本書(畢竟都過了26年欸),讀完一次之後,立刻又再找了幾個篇章重讀一次。

    進入JTBC之前,孫石熙服務於MBC,1992年MBC的罷工事件,他就身處工會,站在抗爭的最前線,接著甚至被捕入獄。

    他穿著藍色囚服,手上綁著繩索手銬的照片,網路上目前也都能夠看見,他無畏無懼、臉上還帶著微笑的模樣,或許正是因為自身所追求的方向無可動搖。

    在此書中,除了用幾個兒時的故事來述說自己的成長背景之外,完整紀錄了他在全斗煥的獨裁政權之下,從事新聞工作時曾遇到的困境與挫折,當然,也包括了1992年MBC罷工事件的始末經過及個人的心路歷程。

    韓國在二十多年前曾發生過的重大新聞,孫石熙都守在第一線親身處理,因此,對於不太理解韓國過去歷史或社會事件的台灣讀者,這本書,甚至能夠當作是部分的韓國近代史的資料來閱讀,其中有個我以前根本不知道的事情,「和平水壩」,讓我在讀到時立刻去搜尋資料,才發現,原來還曾有這樣的事情。

    1986年,全斗煥仍在位,當時北韓宣布將在漢江上游興建金剛山水壩,在當時威權政府的控制之下,新聞媒體並無自由報導的空間,只能聽從國家的指令,渲染相關的言論,把這個事件誇大成「北韓將用兩百億噸的洪水淹沒首爾」,讓漢城奧運無法舉行,接著,甚至在新聞上做出了模型示意圖。

    用水淹南山山腳、63大廈泡在水中的模樣,鼓勵民眾和企業捐款,幫助國家興建和平水壩,以對抗這場來自北方,不確定的水攻之戰。

    由於政府的控制、媒體的炒作,最終全國捐款將近七百億韓幣,和平水壩雖立即動工,但北韓根本沒有那樣的意思,人家真心只是要蓋著小水庫。

    和平水壩蓋到一半即停工,錢,當然也不知去向,倘若新聞媒體當時能夠擁有報導的自由、揭露的能力,為社會大眾提出質疑,而非保持沈默,國家當時是否就能夠有所改變?而此時此刻的我們,又是什麼模樣呢?這是他在這個篇章中所撰寫的。

    從前就對他在訪問來賓時,那看似平靜柔軟,卻又帶著鋒利意味的口條深感佩服,在讀完這本他從前的著作之後,更了解到原來他是這麼一位充滿想法與個人理念的新聞從業者。


    書名「蟋蟀之歌」,其實是一個兒童文學故事,作者亦是MBC工會的成員(兼作家),描述在昆蟲王國之中,居於大王之位的蝗蟲,由於自己的聲音沙啞又難聽,唱起歌來人人走避,接著甚至下令要把嗓音優美的蟋蟀關進大牢。

    雖然螽斯的歌聲更加動人,但還是比不上會將眾人故事編寫成歌曲的蟋蟀,他四處傾聽民間各處的意見與經歷,再用美妙的聲音表達出來,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到故事的真相。

    此舉當然讓當權在位的大王非常震怒,蟋蟀被關進牢籠之後,瓢蟲媽媽告訴孩子:「不會唱歌也是一種福氣」,接著,在大王身邊的人為了保住性命,便故意開始用沙啞難聽的聲響唱歌,甚至逐漸成為一種流行(多麽悲哀)。

    「沒有蟋蟀的歌聲,世界好像變黑暗了」,蟋蟀村裡有想法的眾人們,無法就這樣坐以待斃,逐漸開始發聲,嘰嘰喳喳,越來越響亮,因為他們要繼續把歌唱下去,即使有可能再次被國王抓走,但他們還是堅持要選出下一個最會歌唱的人,因為他們繚亮優美的歌聲,不為了名與利,也不是要討好任何人,是為了昆蟲王國而唱。

    孫石熙把這首蟋蟀之歌作為書名,也送給當時罷工歸來的同事戰友們。

    書中還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例如妻子即將臨盆,卻還禁錮於鐵窗之中的他,堅持要用「民主」作為孩子的名字;又或是他與同事們讀書研究會、因主持學生問答節目,而延伸對於國家的教育系統的見解,都如同他在播報新聞時,讓觀眾/讀者能夠一起跟著思考。

    帶著獅子座男子冷色氣焰的孫石熙,一路從維權罷工、慘遭冷凍與革職,重新復出後,是如何堅守個人理念,逐漸成為新聞界的金字招牌,這本難得的著作,你千萬不能錯過。

    雖然此書已是26年前所發行,但其中提及的事件內容與問題反思,直到現在,其實卻依然都還存在,且不僅是韓國本身,在讀完繁中版之後,也一定會讓你開始思考,那台灣呢?我們不也有著類似的問題嗎?

    我們的娛樂圈中沒有劉在石,沒有白鍾元,而新聞領域之中,得待到何時,才會出現類似孫石熙的人物?每天圍繞著我們的媒體訊息,是否有辦法帶領群眾思考批判,進而幫助國家改變嗎?還是,其實連傳達真相的能力都已欠缺。

    期待我們的國家能夠堅守民主的價值,有越來越多無畏無懼的蟋蟀能持續發聲,帶領這個社會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感謝時報出版邀請我試閱此書,也誠摯地推薦給各位辣妹。

    掰了位,孫石熙將於下週,1/2正式離開뉴스룸主播的位置,如果還沒看過他報新聞的,你還有幾天的時間follow初放送。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