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基隆太平國小廢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基隆太平國小廢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基隆太平國小廢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基隆太平國小廢校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往基隆山坡上的太平國小,考察廢校空間活化工程,這片山坡感覺很像日本長崎,有許多階梯房舍,而太平國小就在最高處,旁邊還有基隆地標「KEELUNG」的看板字樣。從這裡俯瞰基隆港,景色十分怡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以軒,1982年,生於台灣,畢業於輔仁大學廣告傳播學系、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攝影碩士。作品曾獲台北美術獎入選、高雄獎攝影類優選、新銳藝術家獲獎、The New York Photo Award、Singapore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等獎項。 個展計有...

  • 基隆太平國小廢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7 18:19:14
    有 234 人按讚

    前往基隆山坡上的太平國小,考察廢校空間活化工程,這片山坡感覺很像日本長崎,有許多階梯房舍,而太平國小就在最高處,旁邊還有基隆地標「KEELUNG」的看板字樣。從這裡俯瞰基隆港,景色十分怡人!

  • 基隆太平國小廢校 在 張秉鈞。最認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14 08:59:14
    有 354 人按讚

    【爭取 中山區 西岸觀光纜車】
    #您覺得纜車可行嗎? #開放留言提供想法💡
    基隆太平國小位於中山區KEELUNG地標公園旁,有著遼闊的望港景色;而廢校後已轉型為設計與建築者之家。

    張秉鈞在議會質詢時,建議基隆市府利用 #空中纜車,串連城際轉運站、太平國小及 Keelung地標,同時建置登山步道,讓基隆觀光發展更全面性。而空中纜車是前議員 張錦煌任內推動的政見之一,秉鈞也將持續爭取,讓中山區空中纜車的夢想成真。

    林右昌UChange市長答詢時指出,市府計劃在西岸的火車站北口、基隆港西二碼頭的國門廣場興建纜車站,連結至基隆地標,除了促進觀光也是當地民眾的交通工具,另外,火車站南口則將規劃登山步到通往低隆地標。

    #第三次定期會質詢影片
    #中山區觀光纜車
    #秉承服務 #鈞現風華

  • 基隆太平國小廢校 在 見域 Citilen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4-15 11:29:06
    有 27 人按讚

    【#跟著見域看展覽|基隆想像展】

    除了與大家分享新竹各種值得了解的故事之外,見域工作室也希望介紹有趣的城市設計案例讓大家知道。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是一顆又一顆小小的種子,在各地讓自己生活的地方更美好、更有活力。

    2017年基隆市太平國小廢校之後,基隆市政府在這裡設立「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成立一個讓人關注城市面貌的設計學習塾。本年度以「雨都三冊」為題,策劃「基隆想像」、「雨都素寫」及「DESIGN IN KEELUNG」三檔有趣的展覽!

    「雨都三冊」的第一冊:「基隆想像展」,是以代表新生代設計力的學生作品為主的展覽!學生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基隆觀察這個城市,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呢?

    【展覽開放時間】
    2019.04.11(四) 14:00-17:00
    2019.04.12(五) - 2019.04.19(五) 10:00-17:00

    ---
    同場加映:見域工作室每年暑假的重頭戲,帶著大家穿梭舊城的設計營隊也將開要跑啦!今年以「設計思考」為主題,有興趣的同學們,請再把七月份留給我們!

  • 基隆太平國小廢校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6-10 11:42:06

    陳以軒,1982年,生於台灣,畢業於輔仁大學廣告傳播學系、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攝影碩士。作品曾獲台北美術獎入選、高雄獎攝影類優選、新銳藝術家獲獎、The New York Photo Award、Singapore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等獎項。
    個展計有《海馬回光畫館》、《我出國了,然後我回來了》、《靜物研究》、《你是懂了嘛》、《我要離開這個城市了》、《Nowhere in Taiwan》,展覽場所於紐約、台北、台南等地。聯展經驗亦豐,如《一場關於真實的導覽》、《混種現場藝術祭》、《大路上展》、《城市精神─大內藝術節年度主題展》、《如果你不會唱歌,我才不要參加你的革命》、《船的創作展─五分之三》等。
    此外,陳以軒也是《流浪到台北》、《高雄青年樂舞計畫》、《風箏計畫》等紀錄片的攝影與導演,且為雲門2舞作《捕夢》、《十三聲》、《春鬥》等製作訪談、側記影片。
    陳以軒的創作主體為攝影,其媒材形式則橫跨平面攝影,創作書,錄像,影像裝置,以及行為演出,近期創作多關注在攝影如何處理個人的生命史,以及影像媒介在進行溝通傳達時的所產生的模糊與誤謬。
    作品系列有《物聲譜》、《食曾在計畫》、《看鏡頭》、《白植物》、《靜物研究Ⅱ:島民》、《物件詩選》、《瑕疵本》、《我出國了,然後我回來了》、《過去的未來,未來的過去》、《靜物研究》、《若有所指失眠》、《塵雪》、《在中間》、《遍尋無處》等等。
    他的《食曾在計畫》、《靜物研究Ⅱ:島民》、《靜物研究》等系列,都在無人的場所,凝視著被遺棄的物件。陳以軒表示,關於在遺棄與未遺棄之間的事物,發現有人存在的痕跡,有著莫名的興趣。而《若有所指失眠》、《在中間》等系列,又以畫面具象化某種懸念,在看見與看不見之間,製造出奇妙的分野。至於將灰塵灑在照片上後,予以掃瞄完成的《塵雪》,則是有意對抗好照片必須漂亮優美的一般概念。
    《回憶的肖像》是陳以軒自認為的第一件攝影創作,為了撫慰與交往8年女友分手的情傷,乃邀請兩位演員到充滿愛情印記的地方,扮演他與前女友,讓他拍攝,藉此化解心中的種種情緒。
    而《過去的未來,未來的過去》則是從紐約返回台灣前,選出100張舊照片,以之預言一年後的生活將是何種樣貌,回台後的一年,他再拍攝實際自己發生的事,復又精選照片,與前100張照片做出對照,便也顯示出時間的雙向結構。
    外貌與日本藝人小田切讓頗有相似的陳以軒,正在基隆展開地景藝術創作,結合攝影與裝置藝術概念,於廢校的太平國小三樓面海的玻璃前貼片,完成《物聲譜》系列。


    相關新聞
    https://goo.gl/AFD9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