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基金轉申購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基金轉申購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基金轉申購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基金轉申購意思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萬的網紅基金教母-蕭碧燕,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識基金的費用 費用的問題一向是投資人很關切的焦點,今天我們再來複習一下,我把費用分內含及外加二種 一、內含: 1.經理費(有人稱管理費):這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它依據基金規模大小收取,如一年收1.5%,此費用不管你在哪一個平台、哪一個通路買的基金都要付的,但因它是內含的,所以投資人不用另...

  • 基金轉申購意思 在 基金教母-蕭碧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16 17:19:24
    有 1,232 人按讚

    認識基金的費用

    費用的問題一向是投資人很關切的焦點,今天我們再來複習一下,我把費用分內含及外加二種

    一、內含:

    1.經理費(有人稱管理費):這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它依據基金規模大小收取,如一年收1.5%,此費用不管你在哪一個平台、哪一個通路買的基金都要付的,但因它是內含的,所以投資人不用另外再給付,它已經從每天公告的淨值中扣除,曾有人認為經理費收越多的基金報酬率就會越差,這個理論不一定成立:

    如:A基金經理費收1.5%,但幫投資人賺了15%(尚未扣除經理費的報酬),而B基金經理費收1.8%,但幫投資人賺了20%(尚未扣除經理費的報酬),如此一算大家就知,還是B基金較優,所以買基金並非經理費越低就越好,終究還是比績效吧!因為績效是從扣除所有內含費用後算出來的(即淨報酬),最後淨報酬率越高的才是最優的吧。

    常有人要誤解我所說的這段話,總是斷章取義地說我:認為費用高低不重要,事實上知我者皆知我說的意思,只要是內含的費用,比淨利(淨報酬)應該是更正確的照妖鏡吧,股票大家都會比淨利(營收 - 費用),基金難道有不同嗎?

    2.保管費:這是付給保管銀行的費用,也與經理費一樣,依據基金規模大小收取,如一年收0.2%,此費用不管你在哪一個平台、哪一個通路買的基金都要付的,但因它是內含的,所以投資人不用另外再給付,它已經從每天公告的淨值中扣除

    3.分銷費:在『境外基金』中若是『後收手續費的級別』,有些會隱藏一個費用叫分銷費,費率約1%(還是要視該基金確實收多少?),因屬於內含費用,所以會每天反應在淨值裡,這個費用在境內基金是看不到的。如你的基金顯示是N級別,就是表示此費用不收,但到底收或不收?收多少?詳細要看該基金的投資說明書。

    二、外加:

    1.信託管理費:此費用是於銀行申購時會發生的費用,現在有些券商因有財富管理的執照,也能收取信託管理費,只是大部分的券商目前都打著免收信託管理費的名號罷了,信託管理費收多少,各家銀行也不一,如:持有前二年不收,第三年起每年收0.2%,如你在某銀行買A基金100萬,持有期間5年,5年後贖回時假如金額是110萬,那麼就會被收取信託管理費1,100,000*0.2%*3=6,600元。

    也有持有達X年後就不收的,大家可自行比較,但在一般基金平台如:鉅亨網、基富通....,或者直接向投信或投顧購買基金,此費用也都不收的。

    2.投資型保單收取的管理費:顧名思義一定是購買投資型保單時會收取的費用,名詞各家不一,但都用在保單處理等相關費用,至於費率多少也看各保險公司甚或各保單的規定。

    3.手續費:購買基金時要付的費用,如:(申購金額)X(1.5%),但事實上,大家競爭激烈,尤其定時定額,都會打出免手續費優惠。

    4.轉換手續費:轉換其實是:贖回+再申購,因此會有贖回時可能產生的外加費用(信託管理費、買回費、短線交易費) 再+申購手續費(不過這個手續費通常有優惠)

    5.贖回費:在基金規定閉鎖的期限內贖回者,會被收的費用,如申購時就規定要鎖3年才能贖回,但在申購滿2年時贖回,就會收取此費用,其算法大致依贖回總金額再乘上某一個比例,收取的該費用最終是入基金資產中,絕非歸基金公司所有。

    6.短線交易費:每一基金都有規定短線交易的天數,從7天~3個月都有,只要申購後在其規定的天數內贖回,就會收取此費用,也是依贖回總金額再乘上某一個比例,收取的該費用最終也是入基金資產中,絕非歸基金公司所有。

    內含的費用大家可以比績效來決定,外加的費用就待自己思考清楚,因為到底在哪裏買基金最好,應該從自己的需求、方便、費用.....等各方面去思考,不該只單純的考慮費用面,否則可能省了費用卻徒增不必要的麻煩!而最終的答案也請大家自己思考後自行定奪

  • 基金轉申購意思 在 StockFeel 股感,來自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31 20:00:00
    有 88 人按讚

    【#基金學習 #基金知識】

    你在投資共同基金時,有沒有發現同一檔基金,有時會提供幾種不同的「計價幣別」讓你選擇,這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假設一檔「日本股票基金」提供美元和日圓計價的選擇,由於日本股票是以日圓計價,如果申購基金時,選擇以「美元計價」,並從你的「新台幣帳戶」扣款。那麼申購時,你的新臺幣會先兌換成美元,基金經理人再把美元轉為日圓,投入日本股市。

    重點來了,那這樣的差別,會如何怎麼影響報酬率的呢?

    👉瞭解更多基金知識:http://bit.ly/38LI0lL

  • 基金轉申購意思 在 基金教母-蕭碧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4-08 18:00:01
    有 1,113 人按讚


    ETF再度被大家熱烈討論

    近日ETF很夯,許多年輕人都定時定額買ETF準備幫自己存退休金,這真是個可喜可賀的訊息,開始重視自己的退休金了,對自己、對國家、對社會都是加分,因為若想要享有更優厚的退休生活,只有二種方式,1.國家福利更優,那必定大家要多繳稅,2.自己從年輕時開始存退休金,想來第二種是目前多數國家宣導的方向。

    因此近日來問ETF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個可以嗎?那個可以嗎?之前也寫過很多關於ETF的文章,今天再度說明,ETF不是甚麼新的產品,它也是基金的一種,被稱為『被動式基金』,一樣有基金經理人,一樣要投資很多股票或債券...,因此它的很多模式都與一般基金一樣,唯一較不同的是:

    (1).管理費與保管費較一般(主動式)基金少:這就是許多人大推的原因之一,但我認為並非管理費與保管費收的低,最終報酬率就一定比較一般基金優,這二款費用都是內含,意思是說每天公布的淨值中已經把這二款費用扣除了,這時誰報酬率好,比比淨值的漲幅就知道了,你只要仔細的觀察一段長時間,沒有是一定永遠比較好,台灣也有主動型基金的10年20年的報酬率超越了台灣50(0050),也有比台灣50(0050)差的,而這個報酬率可是由淨值算出來的,而淨值已經扣除了管理費與保管費。

    (2).買賣的平台不一樣:一般ETF都是在證券商買賣(跟買股票一樣的方式),而基金是在銀行、基金平台、投信。

    (3).外加費用(手續費與信託管理費):目前大家喜歡採取定時定額方式,很多人會說ETF手續費便宜,因為在券商買賣,費用有:手續費(目前最高0.1425%)與證交稅0.1%,而一般基金手續費牌告最高是2%,但二者都會有折扣,何況目前定時定額一般基金大部分都打出終身免手續費,再者信託管理費只有銀行會收,其他基金平台或投信是沒收這個費用的。

    (4).(1)及(3)都在談費用,要說ETF的費用有絕對的優勢其實也不盡然了,但我的理論永遠是不該把費用擺在挑基金的第一考量因素,為了享有費用低結果買了一支不適自己的基金或ETF更不划算吧!在這裡再度說明只是希望你明白,在費用上沒有哪一種一定比較好。

    接下來才是你要了解的重點

    (5).ETF及一般基金都是會投資很多股票(債券),只是前者設計時就已經很明確的說明此ETF的持股內容是甚麼(即追蹤甚麼)?而一般的基金則由基金經理人視市場情況隨時調整持股,因此投資人不會知道基金目前的最新持股是那些股票。

    以下舉3支大家孰悉的ETF及一支一般基金

    (1)0050ETF(台灣50)其持有成分股為台灣上市公司市值最大的50支股票,每季調整一次,因此其持股內容不外乎台積電、台塑、鴻海......等50支股票。

    (2)0056ETF(台灣高股息):以臺灣50指數與臺灣中型100指數共150支成分股作為採樣母體,挑選未來一年『預測』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30支股票作為成分股,並採現金股利殖利率加權,因此其成分股目前是台泥、台塑、南亞、台聚、台化,反而看不到台積電、鴻海。

    (3)大寶滬深(0061):2009/08/04成立,基金90%以上之資產將投資於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之「標智滬深300基金」,並追蹤「標智滬深300基金」之淨資產價值,並非直接追蹤滬深300指數,且該基金採取現金申購與贖回,投資人不會直接持有「標智滬深300基金」或其成份股票,這支ETF與大家所想像的追蹤大陸二市的300指數是不同的。

    (4)復華數位經濟基金:其公開說明書上:『本基金之股票投資將以從事或轉投資於通訊、網路、軟體、網路服務、網路商務,及其軟硬體元件供應者,或以通訊及網際網路改變傳統商業模式產業之上市及上櫃』,是一支科技類股基金,持股內容就可以隨時改變了。

    有人說:常常改變持股,交易成本就會增加,是,但不要忘了這些費用會反應在淨值,淨值會影響漲幅,比比績效不就知道了,與上述的管理費與保管費道理是一樣的。

    總之,我一再要大家挑基金要從績效下手,就是因為只要考慮績效就會考慮到費用的問題。

    說明到此你明白了嗎?不管你要買的是一般基金還是ETF,都請了解它,一般基金要了解其投資的地區、類股..等,ETF也一樣要了解其追蹤甚麼?就是其持股內容。

    上次有人問債券ETF可以買嗎?這跟問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南非幣計價)可以買嗎?有何不同?如果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南非幣計價)你認為波動太大不能接受,那支債券ETF若也是追蹤這類的債券,難道你就能接受了?

    如果有一支ETF,追蹤大陸創業板的前51~150大股票,你也一樣看到是ETF就一頭栽下去嗎?

    所以要投資ETF前也請與投資一般基金一樣,了解它追蹤甚麼成分股?能接受它,再投資它。

    最後附帶一點,這支ETF追蹤甚麼?Google先生會很任勞任怨地告訴你,如果告訴你其追蹤某指數,也請再讓Google先生告訴你,該指數的成分股及編制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