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基本人格量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基本人格量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基本人格量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基本人格量表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有亞斯的特質,這會讓你在治療工作上有一些限制,但另外一方面,也會讓你在某些部分比較有創造力。」某一次結束督導之後,他跟我說,我心裡面真是百感交集。 在前陣子很紅的影集 #我是遺物整理師 當中的主角 #韓可魯 ,也是亞斯確診的「患者」(此「病名」後來已經移除)**,他每句話最後面都會接上一...

基本人格量表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01:11:58

「你有亞斯的特質,這會讓你在治療工作上有一些限制,但另外方面,也會讓你在某些部分比較有創造力。」某一次結束督導之後,他跟我說,我心裡面真是百感交集。 在前陣子很紅的影集 #我是遺物整理師 當中的主角 #韓可魯 ,也是亞斯確診的「患者」,每句話最後面都會接上一個「斯密達」(雖然我看到最後還是不知...

  • 基本人格量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2 18:39:13
    有 1,225 人按讚

    「你有亞斯的特質,這會讓你在治療工作上有一些限制,但另外一方面,也會讓你在某些部分比較有創造力。」某一次結束督導之後,他跟我說,我心裡面真是百感交集。

    在前陣子很紅的影集 #我是遺物整理師 當中的主角 #韓可魯 ,也是亞斯確診的「患者」(此「病名」後來已經移除)**,他每句話最後面都會接上一個「斯密達」(雖然我看到最後還是不知道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在某些人眼裡,他非常奇怪,焦慮的時候會不斷唸一些海洋生物的種類和部位、有些時候甚至會拿頭去撞牆壁、一眼就能夠記下所有的數字和東西、執行任何動作的時候嘴巴要碎碎念等等,可是當他善用他的特質在恰當的地方,反而能夠有很好的結果。所以或許你可以說他是「患者」,也可以說他有屬於他獨特的「寶藏」。

    我想一想,既然我有亞斯特質,就會相對來說比較相信數字,可是做完這個測驗之後,很意外比我想像當中的分數還要低一些(你可以玩玩看自己有沒有大於32分)。或許這些年來被治療和工作上面的學習,也改變了我許多。

    根據我粗淺的了解(如果有錯請不吝指正我),亞斯雖然是一種疾病診斷,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亞斯特質」,而是一個光譜,可以分成這個特質較高的,以及這個特質比較低的人,至於有沒有到「病症」的程度,不能夠單靠這個量表來確定,還需要加上其他的種種因素來判斷。換句話說,在這個測驗當中如果你得到滿分50分,也不代表你真的是亞斯柏格症的患者,只是代表你對於某一些細節、某一些東西特別在意跟執著,如果你需要明確的診斷,可能還是求助身心科醫師比較好。

    你可能會問說,如果我的得分很高,那我還有救嗎?除了這個測驗本身有它的限制之外,老實說,在做這個測驗的時候我還有一種感覺:以前的我跟現在的我好像有點不一樣。包含對人際的敏感度,察言觀色、語言相處的感覺等等,似乎在學習諮商之後,我變成一個「比較社會化的亞斯特質的人」,比方說「我很難察言觀色」這一個題目,對以前的我來說是「絕對同意」(小時候我媽都說我是一個不會察言觀色的小孩),但透過一些課程的訓練,我慢慢「知道」,兩隻手放在前面交叉可能是防衛、用手托著下巴,或許代表專注聆聽,眼神接觸,可能表示這個人願意跟你談到他的心情,而眼睛看著地上,或許他正在逃避某些東西、逃避互動等等——這些「很基本的人際互動法則」我原本都不知道,是透過訓練之後慢慢知道的(能不能感覺得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從這個角度看來,雖然花了很多學費還沒畢業,但也算是值回票價的!(感謝一直以來沒有放棄我的朋友跟老師們XD)

    換言之,你可能因為經歷了一些學習或者是調整,你身上的某些特質、有些部分是可以改變的(這句話的背面,就是有些部分是無法改變的)。重點不是你改變了多少,而是你有沒有辦法展現出你比較擅長的那一個部分,把它當成你生命的翅膀,陪你飛向更遠的地方。而那些你不擅長的部分,一方面要感謝陪在你身邊的友人*(例如劇中的 #尹樹木 ),一方面也要謝謝你自己,用你自己的方式,活出你生命的色彩。

    沒有人是完美的,不論是不是亞斯都一樣。一直看著自己陰暗的部分,只會越陷越深;嘗試用你擅長的地方,把你的人生點亮,你會發現,當你活出真正的自己,雖然身邊的人不一定會喜歡你,但至少,你會變得比較自在一點,而這個一點點,就像是海洋上面的燈塔,讓你在迷惘當中慢慢長大,安頓下來,不再害怕。

    #這裡做測驗 Re-lab
    #亞斯伯格成人量表
    https://relab.cc/baron-cohen/
    ——
    *如果你是亞斯特質的人,當你發現自己有些部分和別人格格不入,別人覺得你很奇怪的時候,請先不要先入為主的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這可能是症狀或者是你的特色本身,可以改變很好,不能改變也沒關係,畢竟這可能跟大腦的一些結構有關;如果你是亞斯特質的人的朋友或是伴侶,可能會面臨所謂的的 #卡珊德拉症候群 ,你在一種壓力和痛苦當中,但別人卻看不出來,甚至認為「有問題的人是你」。關於這個症候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尋這個詞的意思,應該可以找到一些因應與相處的方法。
    ** 感謝讀者的留言補充:根據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最新定義,取消了亞斯伯格症這個「病名」,放到自閉症類群(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分類當中,留言的部分有一些討論,大家可以參考。

  • 基本人格量表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26 08:30:53
    有 147 人按讚

    【我想多了解「#高敏感特質」】

    有幾個人來提醒我好久沒寫高敏感相關的文章(其實對我來說,我們全家都高敏感,每一篇文章都是高敏感文啊0rz),剛好最近有重新思考我的理解、應對和觀察,決定來個總整理。

    今天這篇文是知識文,內容包含:

    @#高敏感特質是什麼,#跟內向外向有什麼關係?
    @#適合高敏感兒的活動和給爸媽的相關建議
    @#如何支援家裡有高敏感兒的家人或朋友
    @#高敏感相關推薦書單
    @#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
    【高敏感特質是什麼,跟內向外向有什麼關係】

    「高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他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並不會「康復」。高敏感特質的孩子大約佔五分之一的比例,本來就是健康正常的孩子,但是他們確實有比較獨特的地方。他的感受力天生比較敏銳,所以在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方面感受到的層次跟幅度都會比非高敏感的孩子多很多,也因此很容易被激發出非常強烈的情緒,不管是正面負面都是,容易大喜大悲。

    高敏感兒時常被認為「難帶」的理由,其一是因為他們強烈的感受力造成他們對於「舒適」的要求非常精準又難以妥協,年紀小時也無法完整說明,所以經常需要爸媽面對一個大哭大叫瘋狂崩潰的孩子去猜測到底發生什麼事。其二是他們各種正負情緒的表達都非常誇張,難以控制。如果在一個很需要遵守規則的環境下,例如說高級餐廳,捷運,或圖書館,很容易讓爸媽或同行的人覺得很難堪。第三是他們一次接收太多訊息,很容易「過度刺激」,也就是超載。超載的時候會非常難安撫,像是「壞掉」一樣,有時甚至會嚇壞沒有經驗的爸媽。

    無論只有符合以上一點還是全部都符合,這些都不是高敏感孩子的「錯」,他們只是需要來自爸媽更多的理解,幫忙他們找出自己介意的各種細節,懂得怎麼避開。或者透過觀察自己身體給予的訊號,了解自己已經過累,需要停下來休息。同時可以多接觸各種類型的藝術,找出最適合自己抒發各種感受的方法。

    高敏感兒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內向的孩子,因為他們強烈的感受力讓他們時常很謹慎小心,不輕易嘗試新事物,這樣的表現跟內向的孩子很相像。但是,「高敏感」,「內向」,「外向」其實是三種不同的特質。內向的人不一定高敏感,高敏感的人也不一定內向。那應該要怎麼分辨才好呢?

    「高敏感」的孩子其實跟「內向」的孩子真的有很多特質很類似,例如「內向」的人非常需要時間獨處和思考,遇到新事物刺激的時候通常會退縮,比起廣泛接觸各式各樣的體驗,更喜歡深入的探索,這些都跟「高敏感特質」的人很接近,差別在於感受力的敏銳程度,現在有一些基本的量表可以檢測(文末會有連結)。事實上高敏感族群裡有70%都是內向者,重疊程度真的很高。

    容易搞得別人很困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的是剩下30%「高敏感外向型」的人。因為「外向」的特質讓人樂於接觸很多人,從人群中感受到活力,熱愛新事物,喜歡往前衝,這些都跟「高敏感」的謹慎,喜歡深度思考,容易過度刺激相抵觸。我自己就是這個類型。從小到大我一直搞不清楚我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明明在團體中我非常主動去認識別人,很喜歡跟不同的人交談,興趣也很廣泛,但是跟熟人聚餐超過五個人我就會很不自在,週末也只能參加一場活動,其他時間都躲在家裡想東想西,這方面感覺又很內向。最後才知道是因為「高敏感」加上「外向」兩件事情造成我這麼矛盾的個性。

    ---
    【適合高敏感兒的活動】(也很適合高敏感的大人)

    前面說過「高敏感特質」並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並不需要刻意幫孩子或幫自己「降敏」,反而應該鼓勵他們接納自己的特質。但是確實有一些活動可以幫助高敏感人抒發壓力,讓情緒更加穩定。

    @親近大自然
    高敏感兒因為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緒或者是環境裡的聲音光線等等的事物干擾,甚至是過度刺激到很不舒服的地步,所以經常帶他們去接觸大自然會有很大的幫助。他們可以盡情觀察各種微小的細節,聆聽各種舒適的聲音,開心的話也可以無拘束地大喊大叫或胡亂奔跑,對紓緩他們的壓力和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自由塗鴉創作
    高敏感兒的內心裡有非常豐富的情緒,也因此會觸發頭腦裡有非常多的想法,很多時候甚至沒有辦法用語言捕捉,所以很需要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幫忙抒發。如果能夠在家裡準備一個讓他們隨時可以創作的角落,像我們就在餐桌旁的櫃子準備非常多的白紙和有顏色的紙,同時還有蠟筆彩色筆水彩剪刀白膠紙膠帶等釘書機等等大量的文具,蕃茄隨時都可以去抽出一疊紙來畫圖,或者是做一些自己發明的小勞作。

    @聽音樂跳舞
    音樂也是幫助高敏感兒抒發的好工具,在家裡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讓高敏感兒隨著自己身體的直覺舞動,會讓他非常的開心。如果其他的孩子跟大人可以一起加入的話更好,每個人發明屬於自己的舞蹈,是一個可以全家一起哈哈大笑的好活動。

    @聊天
    高敏感兒非常擅長捕捉周遭的人的情緒和表情,但是他卻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可以精確理解引起那些情緒的原因,常常會過於在意。所以如果可以時常跟高敏感兒分享自己的情緒,例如說「我今天提早下班了好輕鬆」,「今天路上沒有塞車讓我心情很好」,「沒有買到想要的水果很失望」等等,都會對高敏感兒幫助很大,同時也是一個很容易拉近親子距離的互動方式。甚至是在跟孩子一起出門等車或是在公園的時候,如果孩子沒有要去跟其他小朋友玩,跟他一起玩「猜猜那邊那個大人/小孩是什麼心情,為什麼?」的遊戲也很棒的。

    ---
    【不同類型的大人遇上高敏感兒的困擾】

    @非高敏感家長+高敏感孩子
    這個組合最常見的狀況是,家長完全搞不懂孩子到底在爆炸什麼,是在意什麼。衣服哪有粗粗的?摸起來還好啊?牛奶味道哪裡怪?差不多啊?由於家長自己本身「毛」沒有那麼多,很容易誤以為孩子在無理取鬧,或者是在「演戲」,或者以為自己做錯什麼。哪有那麼誇張!哪有那麼嚴重!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方法是,詢問家族裡其他也有高敏感特質的人,或者是有高敏感特質的朋友,請他們分享一下自己的童年經驗,還有希望當時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幫助。透過他們的經驗分享,非高敏感的家長可以比較能理解孩子「真的不是故意的」。

    @高敏感家長+高敏感孩子
    這個組合的好處是,因為家長自己也是從小各種「毛」就多,所以對於孩子的困擾比較能夠感同身受。但另外一方面,如果家長跟我ㄧ樣本身就高敏感,很可能為童年時被誤解的經驗,有時候不自覺會太保護孩子,太擔心他受到過度刺激,或者是因為孩子的反應被觸發一些不好的回憶等等。也有可能因為無法接納自己的特質反而強烈要求孩子要改變。所以很有可能需要花上很多時間跟自己的內心溝通,才能夠好好面對孩子。

    ---
    【如何支援家裡有高敏感兒的家人或朋友】

    高敏感兒容易大喜大悲,情緒起伏大又立刻就會表現出來,而且一旦超過負荷會非常難安撫,會給照顧者帶來非常大的精神壓力。如果高敏感兒正在失控的當下(不管是正面或負面情緒都有可能失控),你是剛好也在場的朋友或家人,以下幾件事情可以幫忙減輕家長的壓力:

    @除非家長要求,不然請「不要」主動幫忙逗弄孩子,也請「不要」給意見。高敏感兒對於很多事情的要求非常精準,如果你的互動方式錯誤,反而會讓狀況更糟,請交給最懂孩子的家長處理。安靜在旁邊等待就是最好的幫忙。

    @跟家長說:「沒關係,你專心處理孩子就好。」如果有路人或店員來關切,可以幫忙說明情況(或者請他們離開)。

    @如果家長為了應付孩子分身乏術,可以主動幫忙留意貴重物品,或者把孩子身邊容易打翻或打破的東西迅速移走。

    @如果在公共空間,可以幫忙巡視周遭,有沒有比較合適不打擾別人的角落可以帶孩子過去冷靜一下。看見的話立刻告訴家長,或者主動把他們拖過去。

    @如果有一起出去玩的孩子在現場,請幫忙把其他孩子帶開去其他地方玩。如果你知道前因後果,可以跟其他孩子說明一下發生什麼事。

    @如果家長的情緒壓力過載了,可以主動換手讓家長喘息一下。如果這時孩子還沒冷靜下來,就不需要跟孩子互動,在他身邊坐著確保他的安全即可。如果孩子已經恢復穩定,主動表示想跟你互動,那就可以自然回應。

    ---
    【高敏感特質相關推薦書單】

    以下是我從讀過的書當中精選出來的幾本,覺得對認識高敏感特質,或是跟高敏感特質的人相處會有很大幫助的書籍。

    《高敏感族自在心法》
    這本是第一個提出「高敏感族」概念的伊蓮・艾融博士的著作,可以說是全世界第一本完整介紹高敏感族的書吧。這本書的文字很平實通順,說明也很詳盡,讀完之後對這個特質可以有很完整的理解。但是因為涵蓋的範圍很廣,稍嫌有點雜亂不夠有系統。

    《高敏感是種天賦》
    這本是丹麥諮商師伊莉絲・桑德的著作。如果時間有限或者不擅閱讀長篇,我推薦從這本書開始。作者的文字精準,說明清楚,是目前相關書籍中最容易閱讀的,可以放在提包裡隨時拿出來讀兩段。書中介紹了幾種不同的高敏感類型,常見的心理困擾,還有一些跟自己和別人更和諧相處的建議。

    《蘭花與蒲公英》
    這本是三本高敏感相關書籍中最新的,讀起來也最像「醫學雜誌」,2019年出版。作者湯瑪士・波依斯用「蘭花」來比喻非常需要細心照料的高敏感兒,非常傳神。如果喜歡腦神經學相關知識或者是心理學實驗的人可以試試看這本。

    《內向心理學》
    雖然標題只說了「內向」,但是這本書對於內向和外向兩種特質都說明得很清楚。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種類型的高敏感人,這本書可以幫忙你分辨。如果你是內向型的高敏感人,這本書提供很多理解自己和跟自己相處的方法,我覺得會對你很有幫助。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你的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敏感兒強烈的反應和情緒很容易牽引出爸媽過去還未處理的傷痕,讓大人陷入自己最不想要的理智斷線,大吼大叫,或者是動手打人的應對方式。這本書可以幫忙爸媽找到方法穩定自己,進而找出更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

    ---
    【高敏感特質量表】

    @大人版自我檢測量表
    https://www.suncolor.com.tw/event/books/highlysensitive/quiz.html?fbclid=IwAR3KVLzBo4-NWyfxKHTDlBn_gXW4TazcRbOV6vKSXV9xnajWeToJBCZYobc

    @兒童版檢測量表 (這是我自行翻譯的版本,量表在文章最後)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29504142028029

    ---
    如果還有興趣,以下是我之前寫過跟高敏感特質相關的文章,也歡迎閱讀。

    【什麼是高敏感特質?為什麼我需要知道我的小孩是不是高敏感兒?】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46417313670045

    【 聊聊小蘭花的高敏感特質:「對事物的感受特別深刻」讓他既浮誇又失控,「快樂」的小蘭花更需要家長強壯的內心力量】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51474836497626

    【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到電影院看電影?再等五年看看吧。】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198114758500300

  • 基本人格量表 在 日常有意思:家安老師的社會觀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18 19:14:36
    有 4 人按讚

    #和老師玩遊戲​
    「什麼,OO的薪水有這麼高!」​
    「有成功才會自稱OO吧。」​
     ​
    大年初五那天,除了桌上密室​
    我們一起開箱了由台科大出版的 #118人力銀行 桌遊包​
     ​

    ⭐ 先學理論還是先玩?​
    這款強調認知機制的桌遊,以 #Holland 六型職涯理論 為基礎做設計​
    這次我們實際體驗,一致認為 #先學比較好​
    不過,不一定要講的很徹底,可以先和學習者介紹基本概念(例如,有哪六型職業),再透過體驗加深印象。​

    ⭐ Holland 有哪六型?​
    實做型(Realistic type,R 型)​
    研究型(Investigative type,I 型)​
    藝術型(Artistic type,A 型)​
    社會型(Social type,S 型)​
    企業型(Enterprising type,E 型)​
    事務型(Conventionaltype,C 型)​
     ​
    這次玩遊戲不僅玩,還透過實際運用人格測驗量表​
    了解自己的職涯志趣​
    希望每位朋友能在這些分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志業,走出自己的康莊路唷​

    ⭐ 玩遊戲大成功!三月份待公告~​
    #牛下來或著我跟你走
    和老師玩遊戲No6:開工大逃脫 渡吧咖啡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