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地景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地景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地景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地景詩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97的網紅I'm Jan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Jane愛亂跑 多少個風雨和多少個日月, 多少個遊子和多少個旅人; 多少個送別和多少個叮嚀和期待, 多少個昨天今天和明天, 天天都有人要穿過—  摘錄《行走的詩: 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台中火車,讚》  -  保留了舊鐵軌的台中綠空廊道就像是城市中的秘密基地,慢慢地走能...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

  • 地景詩 在 I'm Jan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26 22:12:44
    有 19 人按讚

    ✏️Jane愛亂跑

    多少個風雨和多少個日月,
    多少個遊子和多少個旅人;
    多少個送別和多少個叮嚀和期待,
    多少個昨天今天和明天,
    天天都有人要穿過—
    
    摘錄《行走的詩:
    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台中火車,讚》
    
    -
    
    保留了舊鐵軌的台中綠空廊道就像是城市中的秘密基地,慢慢地走能夠細細的體會台中百年歷史的風華,眺望兩側的景色。
    
    無論早晨或是黃昏,這裡都好適合散步啊。
    
    
    台中綠空鐵道

    📍建國北路沿路(台中路與國光路區間)

    ⏰ 24小時(晚上請結伴同行唷)

    
    #台中新景點 #台中綠空鐵道

  • 地景詩 在 台灣旅行小幫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4 12:00:01
    有 45 人按讚

    【彰化 賴和詩牆】

    在彰化的八卦山風景區有一面 #賴和詩牆 ✏️
    由大約100片垂立鋼板組列而成的牆面
    咖啡色仿木製的設計就彷彿是一本大型開卷書冊📖
    攤開在街道上供人們讀詩🤓🤓

    賴和詩強正式以新文學之父 #賴和 先生的作品為主軸
    秉持著 #文化體現 及 #歷史精神 兩大理念👍
    牆面文字摘錄自賴和先生的散文作品《前進》
    簍空刻畫的文字讓陽光也能不經意的穿透💖💖
    更厲害的是模仿原始筆跡加粗呈現,讓人更有感觸✔️

    另外同個小鎮上的賴和紀念館
    也可以認識到更多賴和當年以彰化發想的地景詩文🤩
    身為文青的你若來到彰化,千萬不要錯過這裡啦!
    而且賴和詩牆帶有古樸風韻,實際看起來也很壯觀喔❤️

    📍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8-1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照片來源:
    https://bit.ly/32TPdik

    Instagram @ killer612060
    -
    非常感謝大方的網友們提供照片😊

  • 地景詩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9 15:30:47
    有 204 人按讚

    #處長的日常
    #雲林藝文深藏不露
    #國畫書法硬筆字藝起綻放

    本周在文化觀光處展覽館,有
    【109年墨韵樵雨齋研習師生展】以及
    【109年政大藝文協會會員作品展暨政大盃硬筆書法比賽優勝作品巡迴教育展】

    兩檔展覽開幕囉!

    👁‍🗨展覽館1樓,由 #楊友農 老師
    #墨韵樵雨齋水墨畫班
    帶來「109年墨韵樵雨齋研習師生展」
    樵雨水墨畫班由來自雲林縣各地退休文化人組成,
    由縣內書畫名家 #楊友農 老師帶領新進學員共同習墨,十餘年間不斷精進!
    本展展出作品約有70餘件,
    皆為楊老師與學員近年作品,
    作品不求量多,但求質精,
    創作主題涵蓋寫意山水、古典仕女、
    工筆花鳥、文化地景、詩詞書法等,
    展現傳統書畫藝術的精華!

    👁‍🗨展覽館2樓,則有 #政大藝文協會
    辦理「會員作品展暨政大盃硬筆書法比賽優勝作品巡迴教育展」
    雲林縣政大藝文協會民國98年成立,至今已逾10年,
    每年除辦理會員作品聯展,
    特別的是長年辦理全國性硬筆書法比賽,
    將優勝作品於學校與文化觀光處展出,
    積極推廣硬筆書法教育~~
    藉由兩者併同展覽,
    一次呈現不同類型的優秀作品,供民眾欣賞與比較!

    -------------------------------------------------
    ✨歡迎雲林鄉親及喜好藝術的朋友們
    於展出期間(109年8月6日~8月16日)
    一同來到文化觀光處展覽館
    觀賞兩檔精彩的展覽喔

  • 地景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23 09:09:27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 地景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08 15:45:59

    本集主題:「旅行文學的112堂寫作課:作家的日本文學地景紀行及旅行文學寫作便覽」介紹

    訪問作者:陳銘磻

    內容簡介:
    旅行是一種生活學習的態度,
    寫作是一種心情結晶的過程。

    ”這是走一段讓情感融入文字,有思想的旅行文學。”
    ~作家林央敏讚言~


    旅行寫作該怎樣寫才動人?

    這本作家的日本文學地景紀行及旅行文學寫作便覽,

    知名報導文學作家 陳銘磻,旅行又旅行,寫作再寫作。
    一個酷愛旅行、愛寫作、愛文字、愛到日本旅行的男人,
    突破性文字,以極利落精簡的500字短文,
    描景寫情,有深度、有思想、有感念的地景紀行文風。
    款款漫筆描繪春櫻冬雪、夏祭秋楓四季風物詩。

    作者更不吝,於「後記」中,整理多年來寫文寫景,整理成簡要理論,並附上文豪作品範例,解析旅行文學描摹要領。

    作者簡介:陳銘磻
    曾任國小教師、電臺廣播節目主持人。雜誌社總編輯、出版社發行人。電影《香火》編劇。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救國團復興文藝營駐隊導師。獲二○○九年新竹市名人錄。大愛電視臺〈發現〉節目主持人。以〈最後一把番刀〉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獎。曾獲金鼎獎最佳出版獎。《香火》、《報告班長》、《部落•斯卡也答》電影原著。
    著作:《賣血人》、《最後一把番刀》、《陳銘磻報導文學集》、《雪落無聲》、《新店渡》、《在旅行中遇見感動》、《微笑,花散里》、《安太郎の爺爺》、《我在日本尋訪源氏物語足跡》、《我在日本尋訪平家物語足跡》、《川端康成文學の旅》、《三島由紀夫文學の旅》、《跟著夏目漱石去旅行》、《跟著芥川龍之介訪羅生門》、《我在京都尋訪文學足跡》、《作文高手大全集》、《一生必讀的50本日本文學名著》、《片段作文》、《國門之都》、《木藝師游禮海》、《無聊的人生,死也不要》、《大漢溪紀行》、《尖石風物詩》、《一生必讀的50本日本文學名著2:魅惑青春篇》等112部。

    曾任國小教師、電臺廣播節目主持人。雜誌社總編輯、出版社發行人。電影《香火》編劇。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救國團復興文藝營駐隊導師。獲二○○九年新竹市名人錄。大愛電視臺〈發現〉節目主持人。以〈最後一把番刀〉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獎。曾獲金鼎獎最佳出版獎。《香火》、《報告班長》、《部落•斯卡也答》電影原著。

    出版社粉絲頁: 讓我們布克在一起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地景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3-28 22:22:21

    本集主題:「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介紹

    訪問作者:邱一新

    內容簡介:
    不同於以往,
    這次是「有任務的旅行」,也是「科普旅行」,
    於我個人更是「尋找意義的旅行」──
    讓生命騰出空間接受更多體驗。

    我一向視「不尋常的旅行」為救贖與重生的途徑,
    過程就像與天使摔跤得到祝福一樣,
    現實的困惑、愁煩、不安、自怨自艾,
    甚至內心創傷都在這場旅行後霧消雲散不見了。
    ──邱一新

      邱一新是資深媒體人、企業主管、作家,更是一名旅行家,走遍世界各地,用生命實踐自己的旅行,寫下多本膾炙人口的旅遊書經典,每一本都能帶領讀者看見關於旅行的極限與可能。

      這次,他將帶我們進行一場思辨之旅,踏上尋找那些改變世界、改造心靈的人與事。從一位不尋常讀者委託的科普旅行開始,邱一新追尋那些用科學改變世界的人:愛迪生、特斯拉、福特、萊特兄弟;也追尋那些用生命改造心靈的人:梭羅、梅爾維爾、佩蒂.史密斯、阿米許人……他把這些人的心理圖景和自己的生命體驗結合,昇華成另一種「地景」,再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書名《與天使摔跤》典出於《聖經.創世紀》,形容與天使近身博鬥,即便傷痕累累,卻都是祝福的歷程;或說是,上天為邱一新安排的特別洗禮。對照邱一新在這趟旅行中的各種觀察與反思,也像是一次與天使摔跤的過程,表面上看似在尋找愛迪生,但實際上卻是在重新定義自己;人生下半場,旅行帶來更多的思辨,彷彿生命所經之處,都因旅行而琢磨出更深的價值與意義,成為「路上的沉思者」。

      本書亦藉由閱讀整理大量的文獻與實地的考察,平實且流暢地勾勒出愛迪生做為一個發明家的平凡與不平凡。歸納出了:創業時期、實驗室工廠時期、電力發展時期、研發中心時期、少年報童時期、童年時期、流浪電報員時期。不同時期連結了不同景點與思辨,作者自由穿越時間與空間,在人們以為愛迪生已然「過時」的當下,再度創造出一段獨特而迷人的對話空間。

      理工科背景的邱一新,擁有一個邏輯井然的頭腦,以及一雙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文學之心」,讓他的旅程充滿豐富多元的風景,如同亨利.米勒所言:「旅人的目的地從來就不是地方,而是一種看待事情的新方式。」

      如果你熱愛旅行,你會在這本書中看見全新的旅行模式;如果你熱愛閱讀,你翻開的將不只是一本書而已;如果你是管理者,這本書將帶給你創新的管理思維;如果你是創業者,這本書將告訴你那些成功與失敗背後的邏輯。

      如果你就是你,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一個追尋自己的故事。  
      
    作者簡介:邱一新
      著迷閱讀旅行,曾循《倚天屠龍記》探拜火教總壇,踏查《聖經》地點,亦曾追蹤摩西(出埃及)、達爾文(加拉巴哥群島)、黛安佛西(高山大猩猩)、海明威(老人與海)、塞凡提斯(唐吉軻德)、三毛(撒哈拉)、希臘神話(諸神誕生地)……

      旅歷包括:「星空聯盟」邀請環航世界一圈半。浪遊巴塔哥尼亞高原、亞馬遜河、勘察加、西藏、貝加爾湖等地。住過南極科學研究站、北極冰旅館、波札那狩獵營等。潛過馬紹爾、楚克、帛琉及加勒比海等。

      採訪經歷包括:伊拉克、柬埔寨內戰,偽裝身份相親越南新娘、偽裝身份直擊北韓、恆河火葬等。

      曾任《TVBS周刊》、《食尚玩家》、《女人我最大》、《健康兩點靈》發行人暨總經理,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以及國立台灣博物館董事、客委會築夢計劃委員、觀光局國際光點委員;目前擔任吳寶春食品公司總經理。

      著有《跟著大亨去旅行》、《天方夜譚探險記》、《我是丐幫旅行家》、《總有一天要去吃》、《人生的旅行存摺》、《尋找台灣特有種旅行》、《與天使摔跤》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