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地下室有權狀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地下室有權狀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地下室有權狀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地下室有權狀嗎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子迂的蠹酸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天交通部鐵道局,凌晨在大批警力戒護下發動奇襲,將台南鐵路地下化僅剩的兩戶抗爭戶拆除,結束了長達九年的抗爭。不同於大埔和文林苑,南鐵案或許位居台南,加上卡住的並非甚麼園區或建案而是交通建設,多數民眾對拆除普遍採支持之態度。 老實說看到這新聞心中頗有感。我還記得前陣子與許多網友,針對中華民國美學有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70916中視 改善虛灌公設 北市府建議中央推實坪制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zXsd3m7v4Rc 【中視記者 王富民 】 隨著房仲腳步走進屋內看房買房,但你一定有發現權狀上的坪數一定包括了許多看不到的公設,從騎樓到機電設備,又或者是安全梯,都是建商刻意虛灌坪數的項目之一...

  • 地下室有權狀嗎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5 17:00:34
    有 264 人按讚

    前天交通部鐵道局,凌晨在大批警力戒護下發動奇襲,將台南鐵路地下化僅剩的兩戶抗爭戶拆除,結束了長達九年的抗爭。不同於大埔和文林苑,南鐵案或許位居台南,加上卡住的並非甚麼園區或建案而是交通建設,多數民眾對拆除普遍採支持之態度。

    老實說看到這新聞心中頗有感。我還記得前陣子與許多網友,針對中華民國美學有相當的討論。我認為市容老舊等美觀問題,其實遠比你我想的複雜。要普遍提升市容的方法有二,一是透過教育讓底層民眾的人文素養的提升,但這方法實在太貴也太不具效益。另一個較有效益的方法,便是政府公權力介入,由政府明訂法令規定建築的樣式和外觀規範,搭配以強大的執行力,自然能有效改變市容。第二項雖然相對有效,但卻是民主政治絕無可能選擇的道路。因為在立法和執法過程中,會造成巨大的民怨,導致執政者面臨巨大的基層壓力,最後在野黨趁虛而入。光是一個簡單的鐵路東移,期間所造成的社會成本,已是難以估計,更何況是整體的市容問題。

    我完全能理解為何會有住戶不願拆遷。許多人會直接地說是給的錢不夠,這句話齋主認為既是對也是錯。我昨天看到若每人發一戶帝寶,肯定馬上就同意。這樣說得有些太簡單了,這些被拆遷的居民,他們的生活型態不見得能符合帝寶,更遑論帝寶的管理費高昂,即便擁有該戶房屋,也不見得負擔得來開銷。然後退一步想,又有哪個人願意給出帝寶這麼高的成本,只為了遷移幾個釘子戶? 永遠都會有個價碼的上限,問題永遠是當最上限的價碼,對方仍然不接受時,該怎麼辦?

    「故土難離」出現在當代城市的每個角落。扣除掉公共建設的徵收,都更、危老重建等類別,其實還是有你想也想不到的樣子。不談台南市,就算是寸土寸金的台北市,還是有許多只有地上權而沒有土地權狀的建物。這些建物不但破爛老舊,不堪使用,甚至許多其實早就違法到難以入目,政府並非無法可拆,而是拆了又有甚麼意義? 如果只是增加一個流離失所的人,那執法是否只是徒增社會的悲劇?

    問題弔詭便在此處。許多市區違法的建物,或許在目前看起來毫無價值,也毫無意義,但難保不會有哪天發生甚麼時局變化,突然間那塊地便值錢了起來。屆時上頭原先遺留的問題又該如何? 難道我們要因為某種不可知的未來,強硬地將法律貫徹到底,迫使許多弱勢族群流離失所嗎? 反過來說,倘若我們選擇假裝沒看到,那這些問題累積久了,勢必會影響整體社會。

    這幾天關於建築使用疑慮的新聞不少。有小小的透天隔成數十間套房出租,也有外送廚房在地下室建置了數十個爐子等新聞。這些新聞有些違法,有些則是走在法律前頭,有些可能會成為將來的社會問題,也有些可能則是使得社會進步的推手。

    我始終相信社會是持續不斷在進步的。

    當然我也深信,許多社會問題無時無刻在累積,但同時我也清楚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我們能擁有更多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智慧。這終究是個平衡問題,分別是「解決問題的速度」、「累積問題的速度」和「承受問題的上限」。理論上,我們「解決問題的速度」必須要大於「累積問題的速度」,但社會進步的同時,我們也也提高了「承受問題的上限」。

    理想的政治與社會,當然是能快速解決問題,但這世界終究不理想也不令人滿意。也正因為社會如此不完美,我們才會不斷砥礪自我,希望有朝一日能更趨向理想狀態。

    這有賴於社會的共識和努力。

    希望遭拆遷的住戶,能找到人生的新目標和幸福。

  • 地下室有權狀嗎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9-16 15:42:55
    有 5 人按讚

    170916中視 改善虛灌公設 北市府建議中央推實坪制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zXsd3m7v4Rc

    【中視記者 王富民 】

    隨著房仲腳步走進屋內看房買房,但你一定有發現權狀上的坪數一定包括了許多看不到的公設,從騎樓到機電設備,又或者是安全梯,都是建商刻意虛灌坪數的項目之一。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像一些逃生出口、機電房,甚至是地下室的這個車道,會有很多的名目是可以去灌這個公設的。」

    建商虛灌坪數,也讓民眾花了錢卻用不到,為了落實居住正義,讓民眾買得起房,北市府建議中央推動公設坪數不計價的實坪制,但真的有用嗎?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以後推動實坪制的話,新制上路的時候,等於是說單價就會被拉高,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的使用空間是不變的,建商它還是得要賺。」

    實坪制真的能夠降低買房門檻嗎?以台北市大直河岸第一排的建案為例,每坪單價100萬來計算,權狀30坪的物件,總價3000萬,其中就有1/3都是公設,只有20坪是實際的居住空間,而未來實坪制上路後,建商就有可能會把單價提高到150萬,但總價依舊不變。

    台北居大不易,實坪制到底能不能夠落實居住正義?又或者是淪為拉攏民心用的選舉口號?民眾心中自有公斷。

    【台視記者 陸穎逸 】

    民眾買房子,買到的公設比可能動輒三、四成,造成坪數單價被拉低的假象,為了避免坪數被灌水,北市府打算提案修法改為實坪制,但就怕民眾反彈,擔心已經持有的財產會縮水,北市府也強調,新制度不會溯及既往。

    河景第一排豪宅除了主打美景視野規劃的公設空間也是賣點,不過隨著公設比愈來愈高不少房價被虛坪數灌水,造成單坪價格低的假象,現在北市府打算提出修法推動實坪制。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虛灌坪數的漏洞就完全被防堵住了,因為比如說室內使用空間我們可以用尺來丈量,我使用幾坪就是幾坪,清清楚楚的,但如果是公設的話,你到底這個公設是幾坪,其實我們真的沒有辦法算的出來。」

    推動實坪制,坪數改變了,房屋單價也會變動,舉例來說,以房屋總價3千萬的房子計算,依照現有制度30坪含公設的房子每坪算下來為100萬,但改成實坪制,實際使用空間同樣是20坪,但算下來每坪單價變成150萬,雖然看似拉高坪數的單價,但改制後有望降低總房價嗎?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如果以後的房子會有這些所謂的華麗的公設的話,這個管理費也會大幅拉高,甚至房屋的管理費是一筆錢,還會再多另外一個名目叫做“公設管理基金”」。

    另外有民眾擔心,推動實坪制已經持有的財產會縮水,但北市府強調不會溯及既往,其實目前政府從明年起會將雨遮、屋簷等先實施不得登記計價,為實坪制試試水溫,房價會不會因為新制有波動,最後還是得由市場決定。

    台視影片網址→https://youtu.be/S1QzfXBbo-c

    台視新聞網址→http://m.ttv.com.tw/news/view/default.asp?i=10609160008000I&from=579

    中視新聞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916002829-260405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09/170916.html

  • 地下室有權狀嗎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7-15 16:44:58
    有 2 人按讚

    170715黃子佼著《我還在》的重點整理與讀後心得part4

    閱讀章節:15~end

    【15-舞台花絮X驚險萬分】

    如何做好一名主持人?佼哥答:「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更進一步說是「誠懇面對,投入好奇。」還要「臨危不亂,力求鎮定,見怪不怪」。還說主持人其實蠻像心理醫生的,時常要將心比心,例如受訪者的心情如何?什麼問題是地雷不能問?觀眾希望了解什麼?媒體希望看見什麼哏?盡量做到賓主盡歡。並舉例2015年KKBOX數位音樂風雲榜頒獎典禮,敲定歌神張學友到場演唱一事,還有《風中家族》電影首映會,楊祐寧與郭采潔同台互動之如何巧妙避免尷尬?最後呈現都是圓滿的,孰不知,都是在一個兵荒馬亂之下組成的。內容很精彩,有興趣讀者的可以買書來看喔!

    聽佼哥這樣描述主持人,我怎麼覺得好像套用在房仲這份工作也行得通?聽懂客戶的言下之意、善用同理心、對的應答,才能創造圓滿的交易。有時候既要想辦法跟客戶常聯繫,可又不能為了聯繫而硬聊天。例如,明明客戶要買套房,你卻一直介紹公寓,客戶預算就是2000萬元,你卻偏偏總是介紹3000萬元的房子。只是,萬一真的想不到話題,且暫時沒有新的合適物件釋出可以介紹,到底該怎麼辦呢?這也是為何我堅持每個月要做實價登錄資訊給客戶的原因了,因為這樣一來,縱使沒有新物件可以介紹,至少每一個月,客戶都還是會接收到我整理過的第一手最新大直房地產資訊,長期互動下來,客戶就對我有印象,只要一有需求時,鐵定會想到我。

    有些單位找佼哥主持,會給他全權的發揮空間,但有時也會遇到主辦單位堅持按照他們的流程進行,佼哥只能適時加點調味料,幫觀眾提提神。佼哥說,針對不同的客戶,要用不同腦袋來因應,因為,客戶永遠的是對的。

    說到「客戶永遠是對的」,讓我想到幾個案例:

    我曾經遇過一組客戶,他要買6樓的房子,但是他定義的6樓,是從地下室開始計算,也就是說,假設某社區大樓的樓層規劃是地上10樓/地下2層,客戶要的6樓其實是我們一般認知的4樓,因為對他而言,所謂的1樓是要從B2開始算起;另外一個案例是,一般我們計算房子單價是總價除以房屋權狀,但我也有遇過客戶會自動扣掉公設坪數,直接用總價除以「主建物+附屬建物(少掉公設坪數)」來計算單價。

    以上2個案例,能說客戶是錯的嗎?當然不行,如同佼哥說的,遇到不同的客戶,就要用不同的腦袋來因應,因為客戶永遠都是對的。

    【16-享受鍛鍊X節奏至上】

    佼哥提到他在念世新廣播電視科(五專)時,廣播界名人葛大衛是他的老師,教學相當嚴格,要求每周都要製作出一個節目作業,壓力不小,在有限的時間內必須絞盡腦汁、學生們怨聲載道,但也因此讓他實際體會了不同的表達方式,能獲得不同的效果。

    不看「輕」自己,也要看「清」自己,堅守崗位,做一個最專業的螺絲釘,舞台不分大小,市府前跨年,幾十萬人潮,賣力是必然的,後來接下新竹、基隆跨年,場面縮小許多,也要用一樣的力氣,才不會辜負重用我們的貴人。

    看「清」自己,換句話說就是「人貴自知」,談到舞台不分大小,都要同樣賣力,才不辜負重用我們的貴人。房仲工作也是如此,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莫忘房仲本職的初衷,要將客戶的需求擺第一,而不是自己的服務費,才不會有銅臭味,不會給人老油條的壞印象。

    我也時常提醒自己,客戶不該分大小,不能因為客戶是要買套房不是豪宅,還是只是要租房子而不是買房子,就大小眼、服務打折,如同佼哥說的,會幫助你的貴人未必都是大老闆,而且都在默默觀察你,人脈蝴蝶效應,有時真的是難以想像的大!

    關於節奏,佼哥說,再幽默風趣的人,如果欠缺節奏,觀眾也來不及笑,他年輕時容易衝過頭,一分鐘出現3個哏,觀眾根本消化不了,有些搞笑藝人、綜藝咖
    扛下主持棒時就變得不有趣?因為不懂節奏,佼哥說:亦莊亦諧,才是最高明的境界。書中並舉例了大師張菲的例子,他的主持就很有節奏,像是在跳探戈,你前進一步,我倒退兩步,在動態中維持平衡。

    我覺得房仲與客戶互動時也是很注重節奏,千萬不要趕,更不要給客戶壓力。

    舉例:某間房子,各家仲介都在賣,A仲介有一組客戶有考慮,但需要點時間評估,但A仲介等不及,告訴客戶,別家的B仲介已經有客戶在洽談中,有可能這幾天就會被賣掉,要客戶趕緊做決定,沒想到吃緊弄破碗,客戶說:「那等B仲介的買方沒買到,再說吧!」

    類似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縱使明明是真的,但互信基礎不夠,往往房仲講的話都會被打折質疑3分,這也是太急、太趕,沒有節奏的表現,因此,我後來都告訴自己,做房仲,態度就是要「積極但不黏」,不給客戶壓力,讓客戶在最舒服、理智的狀態下決定何時要出手,這樣的互動方式,結局往往是圓滿的。

    【17-話語練習X永無止盡】

    佼哥說,主持活動時,搭檔之間需要溝通與彼此信任,有一次慘痛的經驗是,他按照腳本走,先講公司的歷史,突然搭檔跳tone開始講公司的願景,他隨即轉為綠葉配合模式,沒想到,願景講完,搭檔又繞回去公司歷史回顧,重複話術,挺糗的。搭檔,要互相扶持,不是互相牽制與卡位。

    這樣的觀念用到房仲工作上也行得通,因為賣房子,往往物件是同事的案子,買方是我的,又或者我是賣方經紀人,買家是同事的,所以要互相扶持與信任,而不是互相牽制。

    講到這兒,最近我又有一個切身之痛的案例:

    某間房子,我是賣方經紀人,同事有買家在考慮,但僅止於口頭出價,我堅持,請我同事逼買家一定要白紙黑字把價錢寫下來,我才願意去跟屋主談,而同事也很倔強,一直要我告訴她「屋主心態軟化」她才願意收斡。就這樣,同事間彼此牽制,僵局拖了超過4個月,沒想到最後被同行成交掉,而且成交的金額,比同事的買家當時的口頭出價還要低,我相當懊悔!

    各種場合都有不同的目的與訴求,幽默風趣與穩重知性,仍須以主辦單位想要的效果為主,同時也要置個人風光於度外。並提到很多主持人都誤會主持人就是要不斷搞笑?也舉例郭靜的例子,她主持節目後表示懊惱以為自己表現不好,可佼哥看了重播影片,發現郭靜穩定大器表現極佳,佼哥覺得,帶著誠意且乾淨清爽型的主持人,反而比較能走得更寬廣長久。

    說到這兒,有人評論佼哥在主持第28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時「四平八穩」,媒體同時批判別的主持人問話白目,一經比較就高下立判,我想從這本書中,就可以看出佼哥的觀念,也印證他的做法是正確的。

    佼哥說,好笑的人發展比較受限,也容易被看輕低估,畢竟社會比較尊重沒那麼好笑,卻專業、勵志、溫暖、親和,能夠啟發他人且言之有物的人。好不好笑?有多重標準,但說話有魅力、內容具公信力,大家願意聽也願意相信,則是單一標準。因此他樂在搞笑,卻也不安於現狀。

    佼哥說他以前原本發音不標準,也被小燕姐糾正過,後來透過廣播節目的機會,聽見自己的聲音才發現確實有用錯力、發聲部位不對的情況,因此多聽多修正,調整到最適合自己的音域與咬字,後來說話明亮清晰有磁性,疲勞也不倒嗓。

    我也慶幸自己有去學過相聲,上過正音訓練班,所以很多人一開始與我交談時,都不相信我爸媽都是用台語溝通,而我是夜市長大的本省小孩。

    佼哥說,有些事可以不聽,例如八卦,只要不涉及法律、安全疑慮、公眾事務,一切八卦他都拒聽,圖個耳根清靜,也拒絕傳播,久了,喜歡八卦、人云亦云的人也就遠離他,隨後聚集而來的都是術業有專攻的益友。

    他也鼓勵多和不同領域、年紀、資歷的人交朋友,才能吸收豐富的知識和常識,尤其是和長輩相處時,同時也是性格試煉,因為和同輩一言不合可能就吵架,但若是長輩,當下基於禮貌也得聽完,比較有耐心,縱使當下不認同,至少把話聽完了,回去消化、思考,這就是一種修練。

    說到八卦與跟長輩相處,我是工作狂,也不愛聽、不愛傳八卦,我也發現那種愛聽八卦、愛傳八卦的人,通常都是閒閒沒事幹、胸無大志的人。我也覺得自己蠻幸運的一點是,我天生個性喜歡跟長輩聊天,所以與我同年紀、或者是比我年紀小的朋友真是少之又少,也因此我給朋友的印象總是「年輕人的臉、老人的心」。

    【人脈人緣X隨時串聯】

    佼哥的朋友中,很多不是藝人、娛樂圈的人,他不刻意經營累積人脈,也不攀附權貴,隨緣不強求,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有人看見,就會延伸善的人脈,金杯銀杯不如好口碑,努力不懈就是幫自己累積人脈。並舉例他認識了3C達人─Tim的故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買書來看喔。

    佼哥說,任何角落都不能鬆懈,也不要因為看的人的份量大小而有所輕忽,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人際網絡都有交集,也在書中舉例了一對母女的故事,分別在不同的公司卻有所連結,佼哥也因緣際會被大力舉薦接了一場活動主持。

    說到不刻意經營人脈,我也是告訴自己,對天底下百百種的客戶都要平常心,凡事只要盡力,問心無愧,結局要平常心。

    2個案例,其1,有時是客戶想省服務費直接跳過仲介,面對這種令人吐血的事,也要懂得見怪不怪,畢竟,我服務客戶,客戶享受服務卻想跳線,這也代表客戶決定不想跟仲介交朋友,我又何必強求?

    其2,曾經有位內湖的同行pass客戶給我,說是要租房子,服務過程我盡心盡力,也順利幫客戶找到房子承租,沒想到事隔一年,客戶竟然要買房子,而且最後還是被我成交!客戶說,他其實主要是想在大直置產,只是不熟悉這裡的環境,所以才先選擇租屋,再慢慢找房,也覺得我當時並沒有因為她只是租房子,不是要買而大小眼,因此決定繼續找我服務。

    佼哥說,自己是哪種人,就會吸引到哪種人,因此,他特別欣賞積極正面、對工作有熱情,懂得與時俱進,且在職進修的人,這樣相處起來才有正向循環,也能擦出更多人生火花。書中也舉例「桃大機構劉騰駿先生&李炳輝」的故事,從臉友變成真朋友,故事很溫暖感人,想知道的人可以買書來看喔。

    這又是一個佼哥執著於「當別人的貴人」的經典案例,助人不只得到快樂,因為樂當別人的貴人,就會有更多貴人願意幫助你,進而串聯起更廣大的正向人脈網絡,這個觀念我覺得很棒、很重要!也是我在佼哥的這本書當中學到的,我一定要效法執行這個理念。

    最後,佼哥說,誰都會犯錯,沒關係,只要願意,都可以繼續努力,一起做更好的人!共勉之~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07/170715part4.html

  • 地下室有權狀嗎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9-16 15:38:06

    170916中視 改善虛灌公設 北市府建議中央推實坪制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zXsd3m7v4Rc

    【中視記者 王富民 】

    隨著房仲腳步走進屋內看房買房,但你一定有發現權狀上的坪數一定包括了許多看不到的公設,從騎樓到機電設備,又或者是安全梯,都是建商刻意虛灌坪數的項目之一。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像一些逃生出口、機電房,甚至是地下室的這個車道,會有很多的名目是可以去灌這個公設的。」

    建商虛灌坪數,也讓民眾花了錢卻用不到,為了落實居住正義,讓民眾買得起房,北市府建議中央推動公設坪數不計價的實坪制,但真的有用嗎?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以後推動實坪制的話,新制上路的時候,等於是說單價就會被拉高,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的使用空間是不變的,建商它還是得要賺。」

    實坪制真的能夠降低買房門檻嗎?以台北市大直河岸第一排的建案為例,每坪單價100萬來計算,權狀30坪的物件,總價3000萬,其中就有1/3都是公設,只有20坪是實際的居住空間,而未來實坪制上路後,建商就有可能會把單價提高到150萬,但總價依舊不變。

    台北居大不易,實坪制到底能不能夠落實居住正義?又或者是淪為拉攏民心用的選舉口號?民眾心中自有公斷。


    【台視記者 陸穎逸 】

    民眾買房子,買到的公設比可能動輒三、四成,造成坪數單價被拉低的假象,為了避免坪數被灌水,北市府打算提案修法改為實坪制,但就怕民眾反彈,擔心已經持有的財產會縮水,北市府也強調,新制度不會溯及既往。

    河景第一排豪宅除了主打美景視野規劃的公設空間也是賣點,不過隨著公設比愈來愈高不少房價被虛坪數灌水,造成單坪價格低的假象,現在北市府打算提出修法推動實坪制。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虛灌坪數的漏洞就完全被防堵住了,因為比如說室內使用空間我們可以用尺來丈量,我使用幾坪就是幾坪,清清楚楚的,但如果是公設的話,你到底這個公設是幾坪,其實我們真的沒有辦法算的出來。」

    推動實坪制,坪數改變了,房屋單價也會變動,舉例來說,以房屋總價3千萬的房子計算,依照現有制度30坪含公設的房子每坪算下來為100萬,但改成實坪制,實際使用空間同樣是20坪,但算下來每坪單價變成150萬,雖然看似拉高坪數的單價,但改制後有望降低總房價嗎?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如果以後的房子會有這些所謂的華麗的公設的話,這個管理費也會大幅拉高,甚至房屋的管理費是一筆錢,還會再多另外一個名目叫做“公設管理基金”」。

    另外有民眾擔心,推動實坪制已經持有的財產會縮水,但北市府強調不會溯及既往,其實目前政府從明年起會將雨遮、屋簷等先實施不得登記計價,為實坪制試試水溫,房價會不會因為新制有波動,最後還是得由市場決定。

    台視影片網址→https://youtu.be/S1QzfXBbo-c

    台視新聞網址→http://m.ttv.com.tw/news/view/default.asp?i=10609160008000I&from=579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09/170916.html

  • 地下室有權狀嗎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10-12 10:42:40

    161007Part3-第6招-虛灌坪數、公設比過高 該如何杜絕?
    漫畫─中信房屋中壢鎮中店營業員-李美娟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7UK8ByTg0Uk

    2014年10月24日有則房地產新聞,談到台北市的新建案公設比平均超過34%;換言之,花1000萬元買房子,其中將近350萬是花在公設上面。

    這樣的現象起因於2003年8月31日新北市蘆洲區「大囍市」社區發生嚴重火災後,營建署在2005年修正《建築技術規則》規定,8樓以上的建築物至少須設置2座公共逃生樓梯,為了加強逃生與消防設施,間接提高了住宅的公設比。然而,除了法規限制外,也有某些無良建商,為了牟取暴利而虛灌公設坪數。......↓

    【案例1】

    有一棟位在內湖區康樂街的華廈,基地只有48坪,加上要設置電梯、逃生梯、機房、地下室、天井等等,公設比竟然高達53%,以一戶平均總價2200多萬元來計算,買家等於要砸下1200萬的鈔票來買公設!

    【案例2】

    高公設比的社區近來很常見,因此,碰到老屋改建,或是建商整合地主戶要推動都更時,地主戶通常會提出要求,希望建商蓋房子時可以調降公設比,目的當然是希望實際使用空間越大越好。有些黑心建商面對地主戶提出這樣的要求,竟想出一套讓地主戶難以抗拒的「完美話術」。

    幾年前,我曾經陪一個朋友去聽一場都更座談會,因為他們家也是老舊公寓,且有建商在洽談整合都更。

    我問建商:「為什麼公設比要那麼高?可不可以低於30%?」

    建商代表回答:「你怎麼那麼笨啊!假設你實際使用空間是20坪,你要用20坪來賣?還是我多灌10坪的虛坪給你,你可以改用30坪來賣?哪個對你(地主)比較有利?顯然是30坪嘛!所以只要我們蓋的房子,公設比通常都會設定在社會大眾『能接受的極限邊緣』,目前看來是35%,將來你們賣屋時,不是可以賣更多錢嗎?」

    當下我啞口無言……內心深處嘆了一口很長的氣,只能說,這套「無敵話術」,任誰也難以抗拒。

    【買房,你該這樣做!】

    制度上的缺陷,讓貪婪的人性有漏洞可鑽,地主們被無良建商利誘,台灣近年蓋的新房子公設比越來越高,為了杜絕這樣的亂象,其實有兩種做法。

    首先,修法改變制度,參考先進國家,像日本、中國的房子公設是不計價的,皆採用實際坪數計價,可惜現階段似乎難以執行;其次,在制度改變之前,可以用「總價除以實際坪數」算出來的單價,做為擇屋的參考。

    舉例來說,總價1億、權狀100坪的房子,單價為100萬/坪。假設公設佔35坪,換算實坪65坪,單價為每坪153.8萬元;若是公設只有20坪,換算實坪80坪,單價則是每坪125萬元,也就是說,使用坪數越大,單價越低。

    其二的做法,是近年來我所接觸到的客戶們,有越來越多買家開始用這樣的方式做為擇屋的標準,如果大家都漸漸習慣用這樣的計算方式來判斷房屋價值,相信日子久了,無良建商虛灌公設坪數的社會新聞案件就會消聲匿跡。
    --
    本文收錄在陳泰源的新書《一眼看穿房仲賣屋手法》第6招
    陳泰源的新書發表會,歡迎報名參加喔!
    日期:10/16(日)
    時間:下午2:00~3:30PM
    地點:私儲空間-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36號七樓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17494923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