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地下室使用規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地下室使用規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地下室使用規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地下室使用規範產品中有3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喜歡重劃區_生活機能到底是什麼? 我的青埔新家地理位置很神奇,在高鐵特區最後一排,最近更改了路名,谷哥地圖尚未更新,所以常常物流配送找不到地址;因為改路名找不到很合理,但是就連計程車司機都不知道地址在哪邊,新路名、舊路名報了通通不知道,從去年開始至今還沒遇過知道這建案地理位置的司機(因為出高鐵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壹、大林蒲遷村,農地漁民誰來顧? 一、大林蒲遷村計畫書有如兒戲 市府9月編了「大林蒲遷村計畫書(草案)」薄薄幾頁,只有原則,根本沒細節,這也能稱計畫書?這是兒戲吧? 二、大林蒲遷村農地如何處理? 有關於農地部分,所謂的草案只講依「高雄市舉辦公共工程拆遷補償及救濟自治條例」辦理,卻完全...

地下室使用規範 在 劉珞亦(法白Roy aka 陸伯言)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7:12:47

明天就是要律師司法官考試了,大家一定都很緊張,我們先來講一個故事。 大家都應該知道釋字 535 號解釋,該號解釋宣告了警察的盤查,不可以顧時間、地點及對象任意臨檢、取締或隨機檢查、盤查。 實施臨檢之要件、程序及對違法臨檢行為之救濟,都要有「法律明確規範」,才符憲法保障人民自由權利之意旨。 但這...

地下室使用規範 在 聖結石Saint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7-16 23:17:34

火災過後經過了一天的休息,自己比較恢復平靜了,謝謝朋友、觀眾、家人的關心,家人們有些輕微一氧化碳中毒、頭暈、精神萎靡、咳嗽、喉嚨不適、恐慌等等症狀還未解除,但我相信經過治療以及長時間休息應該是會改善的,謝謝各位媒體以及各位議員的關注,謝謝各單位人員的協助幫忙,佔用了許多版面很不好意思。 今天上午,...

地下室使用規範 在 李鎮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1 14:41:31

每次地震發生災害,會投入大量人力與經費搶救,除財物損失,傷亡更讓人心痛。 針對老舊建築實行健檢,落實耐震規範,確保設計安全與施工品質,監督並防範偷工減料及變更使用空間構造都是我們能防患未然的工作。 去年「臺南市政府老屋健檢申請及補助實施計畫」提出申請比例非常低,今年實施建物快篩,若認為建物有軟弱層或...

  • 地下室使用規範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2 16:31:15
    有 3,309 人按讚

    #我喜歡重劃區_生活機能到底是什麼?
    我的青埔新家地理位置很神奇,在高鐵特區最後一排,最近更改了路名,谷哥地圖尚未更新,所以常常物流配送找不到地址;因為改路名找不到很合理,但是就連計程車司機都不知道地址在哪邊,新路名、舊路名報了通通不知道,從去年開始至今還沒遇過知道這建案地理位置的司機(因為出高鐵後,搭車到建案3-5分鐘很快,走路可能要20分鐘),大概是過去這一片是荒地根本沒人會走,每次開過來後看到建案社區,司機就會恍然大悟:「喔呦常看見了,原來是這裡喔!」。

    有一次台北夜歸出高鐵後搭計程車回家,司機一看我就說:「你外地人喔~剛搬來喔?」

    「恩~對的~才搬來一個月不到。」

    「啊你怎麼會買到這種地方啦?沒有生活機能很不方便誒~」司機大哥充滿疑惑問我。

    真是一語驚醒我,看一下他的車牌,明明桃園人啊,怎麼會覺得青埔沒有生活機能?

    「怎麼會?交通這麼方便,你看我今天不想開車就能搭高鐵上下班,附近全聯超市開車5分鐘就到,有電影院有商場,有環境有清幽,而且現在外送這麼發達,就算不出門,超市熟食都能幫你送到家啊?」我都覺得自己好像是銷售業務了講的有夠溜~
    (插個話~那天筋肉爸爸發現青埔有個超妙的外送是steve madden~~鞋子配件品牌誒到底誰要用外送買?)

    「啊也是啦~但是吼,我們老人啦,買菜喜歡菜市場,還有很愛吃宵夜小吃啦,家裡附近都有走路都能到才是機能方便嘛!」司機大哥很堅持。

    可惜了路程回家很短我無法再跟他抗辯下去,但老實說這些看房子的日子以來,很多我覺得很棒的地方都被別人認為「 #生活機能不足」,然後問下去所謂的生活機能,不外乎「醫院小吃菜市場通通在腳程內」,這樣才是的生活機能好。

    \

    有個朋友圈房子買在大賣場旁邊,當初購買正因為覺得走路就能到賣場採買民生用品生活機能有夠讚;結果入住兩年後他打算賣了換房,問他為什麼,說:「每逢假日節慶,大家都出門來賣場採買,我家進出都大塞車,不慎其擾!我寧願每個週末開車去賣場,然後住家周圍永遠不要塞車。」

    這幾週開車跑很多地方,看到了許多地區的精華地段果然像是許願池要什麼有什麼,問題正因為發展早,街道狹小、基零地多、房子有三角的有狹長的有正方的、因此街道感覺凌亂......如果機車垃圾車汽車公車一起上,那真的就像是沙丁魚擠罐頭,就算做什麼都走路能、附近診所一長串,長期狹窄的生活我會瘋掉。

    當然以上言論、以下言論純屬個人感受,大概我真的當罐頭人從未接觸大自然太久了~請大家不需要攻擊不開心,因為每個人對「生活機能」的評斷都有自己定義與理解;我個人是住了一輩子天龍國東區再也受不了繁忙狹小沒有綠地的感受,而出逃到重劃區的人。

    自從買了台中港重劃區當投資房後,也看到許多討論在說那邊毫無生活機能可言,要就買清水,要什麼有什麼生活方便;於是有一次我就到附近繞繞,果然像是百寶箱的街道什麼都有啊~~但同樣街道偏小,招牌很多,一眼放去沒有風光可看的狀況;加上附近宮廟香火鼎盛,那個人潮來時~~進出真的很需要耐心啊。

    有一次我到林口長庚醫院附近看房,附近也是要什麼有什麼的豐富狀態,但同樣問題就是街道老舊感大,無法有換然一新感受,上下班顛峰時間真是萬頭攢動,我會很想逃開。

    \

    開始覺得生活完全不需要在鬧區與「高生活機能地帶」,是到美國造訪我大姐。姊姊住在美國幾十年了,每天都要開車兩小時去上班,或者每週例行的物理治療也要開車一小時,住家附近的健身房走路要30分鐘才能到,超市也是差不多距離。

    但是他的社區環境優美、半山腰上住民很分散,附近許多大型公園可以溜狗蹓小孩,之前美國疫情爆炸時他們完全不用擔心被感染,而且開車10分鐘內就有各種超市與賣場可以採買~~他一群朋友回台灣時都會一天來回半個台灣的玩景點,因為覺得開車都很快!

    看上青埔這地方,其實也是因為讓我感覺很像姊姊的家,只是交通更方便了~

    只要開車5分鐘內就有超市、有肉舖菜舖可以買;開車同樣5分鐘就有電影院有賣場可以逛街;開車15分鐘就能到達大型醫院;有診所有藥局都是車程10分鐘內;小孩的教育可以非常完善環境都很棒;公園多到每天可以去不同的,還可以到處探險找鄉野秘境(我家往後走就開始很多田地農地);有許多好手藝的小食咖啡店;去任何台灣景點都變得很近;健身房終於不用在地下室完全無陽光;重點是每天都被陽光親吻醒,伴著一片河流綠地做飯洗衣服運動.......對我而言這就是最完善的生活機能了。

    \

    看房子我還是喜歡重劃區內的建案還有大型造鎮,畢竟經過重新規劃過的地區,身處期間空間感會很廣闊,很舒服,感覺很乾淨。

    沒事還是會想繼續去看房,這是一種樂趣,即使口袋沒有那麼深,但是有夢的感覺可以驅動自己不斷向上。

    接下來我要去考不動產交易員資格,為了興趣和自己看房可以更有判斷力,當然這麼愛企劃媒合異業的我也會在建案銷售這塊幫大家找團購(其實不是團購,應該說是關係戶),大致我會選的房子都會以重劃區、大型造鎮為主,因為自己就是喜歡這樣的房子啊~(筋肉老爺一旁說:還有面海面河岸的喔~到底他是有多想住在海邊?)
    #粉絲們覺得生活機能是包含了哪些事情

    \

    我開了房屋討論群,也期待能有房屋團購促成;為了讓大家找到合適的社群,提供以下區分:
    #LINE社群加開為三個區分北中南物件
    請大家選擇自己想要的加入,裡面大家可以暢談自己看屋經驗等等,加入前請幫我閱讀使用規範

    #臉書社群採審核機制開放po文討論,也放我提供的資訊,讓單純想要接收資訊的團友粉絲能輕易找到需求;但因為臉書社團內互動少很容易臉書就不會推播,所以請粉絲們加入後要「點選通知➡️開啟所有貼文通知」,才不會漏掉訊息。

    還請大家在房屋社群內都不要吵架等等,畢竟買屋喜歡房屋這種感覺與需求很個人,或許我找的房屋大家也會覺得不怎樣~~但總之就是多了一個選擇讓大家可以更好條件買到房子,期待這邊越來越好玩。

    台灣北中南房產物件分開討論,請大家點選需求的加入
    #請幫忙在該有的社群討論該地區物件喔

    ➡️臉書社群「筋肉媽媽buy屋團(」!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09618726488377/?ref=share

    ➡️「筋肉媽媽buy屋團(北部)」!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dY0Q0XQ6-o7PWk8rNhhHAw?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筋肉媽媽buy屋團(中部)」!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zmRT4pup3SMEEXuHqnp51A?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筋肉媽媽buy屋團(南部)」!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mJwnYdog-z5T7JTI3z-nQw?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都可以私訊我要連結

  • 地下室使用規範 在 高雄市議員童燕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4 12:18:30
    有 13 人按讚

    📢《高雄市7/27後,降級不解封規範看這邊》

    高雄市政府發布7/27降級後規範,
    因資料量多,詳細內容可參考圖卡

    🏤圖書館:

    總館及各分館開放
    ❌自修室、幼兒使用空間、電腦區、視聽區等不開放
    開放線上預約入館

    🏟️表演場館:
    有固定座位安排梅花座、第一排觀眾與舞台前緣距離至少3公尺
    演員均要提供3日內快篩陰性證明

    🕌宗教場所:
    室內最多50人、室外最多100人
    如有進行大型集會活動之必要,提報核准後放寬最多室內100人、室外500人。
    ❌不得舉辦平安宴、不開放進香、繞境、遊行

    👶🏻托嬰中心、早療中心:
    托嬰中心工作人員應施打疫苗14日以上,恢復收托前所有工作人員應完成快篩,未施打疫苗者每7日應快篩檢驗
    ❌無窗、無法保持通風之室內空間不開放
    早療中心之口語訓練暫緩實施

    🦽輔具資源中心:
    有條件開放,現行19個輔具服務據點開始恢復服務。
    民眾以預約到站服務為主。接受服務前先經過TOCC評估並配合相關防疫措施

    🌅風景區:
    戶外風景區開放、全程配戴口罩、依景區環境設定收留人數上限
    室內型人流限制室內50人
    ❌公共型溫泉spa禁止開放
    水域遊憩活動開放。
    開放50人以下旅遊,每台遊覽車上限20人,採梅花座。

    ⛹🏽‍運動場地:
    開放室內外運動場館(保齡球館、撞球場等)
    團體運動及競賽開放
    游泳池不開放

    🏋健身房:
    全程戴口罩(禁止支架)並保持1.5公尺距離
    最是容留數50%
    教練開放前全面快篩,每7日快篩一次
    廁所與置物箱每60分鐘清消一次,使用後立即清消。
    可攜式器具不提供
    ❌蒸氣室、烤箱、三溫暖、浴室、餐廳、交誼廳不開放。
    ❌游泳池、有氧/飛輪教室不開放

    🏀戶外場所(籃球場、溜冰場、漆彈場、體能訓練場):
    開放室外運動場館,室外限100人以下

    🎙室內場館(演藝廳、演講廳、展示廳、閱覽室、展示廳、體育館、地下室娛樂場所):
    開放室內展演及運動場館,限室內50人以下

    🏫高中以下學校戶外場域:
    開放學校戶外操場(不包含戶外運動設施❌)
    民眾入內禁止飲食
    校方可管制人數總量,開放時間須提前於校門口及網站公告(每日開放時間不少於2小時)

    🧒幼兒園:
    80%以上工作人員完成疫苗接種,所有工作人員須全面快篩,每7天定期快篩。

    👨‍🏫補習班:
    所有工作人員服務前,提供3日內快篩證明,每3-7天定期快篩。
    學生座位固定、非該班學生不得進入教室
    機構每周進行全面清消;無窗戶、密閉空間、無法保持通風場域不開放為原則
    已實施線上教學之補習班建議繼續採線上教學

    🧉市場、夜市:
    鼓勵外帶及預約外帶
    ❌禁止試吃活動、禁止邊走邊吃
    ❌顧客不得自助取餐
    飲食、熟食攤須加設遮罩或隔板
    ❌吧檯區禁止飲食
    同桌者採ㄇ字隔板
    餐點以個人套餐或盒餐方式、火鍋類限個人鍋。

    🥩餐廳:
    座位需採ㄇ字型隔板
    餐點以個人套餐、盒餐方式,不得共食
    西式自助餐:專人夾菜服務

    💍婚宴:
    建議取消,若要舉辦依照餐廳規範辦理

    《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議員童燕珍
    #727新規範

  • 地下室使用規範 在 Cheng 奎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0 20:33:26
    有 42 人按讚

    【健身房開放了】
    雖然健身產業在政府的政策下開放,仍然收到許多人對健身產業的指教,在此也做一些回覆與分享,謝謝!

    從去年到今年下來,疫情風波,不斷的起起落落。
    從最原本的Covid-19,到現在Alpha、Beta、Delta、Gamma,到最近新聞新增的Epsilon,導致各國疫苗不斷的在研發創新。
    但你發現了嗎,目前世上不是只有存在這個狀況而已,包含著癌症、以及各方面的慢性疾病,都還是存在的。

    🖊⁠──────────⁠🖊⁠
    當之前三級警戒到現在,還是有許多人對於健身房的恢復營業,覺得不適當,甚至有很多的指教,像是:

    1、在健身房真的能保持好距離嗎?
    A:通常健身房都是有規劃過的,所以大部份的健身房在器材的擺放上,都是有預留比較舒適的位置,而且加上現在有管制,所以在器材的使用的距離都是會抓好位置的,所以這樣的問題比較可以避免掉,而且我們也會傳訊息告知會員,在器材的使用上,距離要抓好,不要擠在一起使用器材,加上教練上課都會距離2公尺,而不是像以往一樣貼近上課。

    ★接著又會問:如果有人不聽規定怎麼辦?
    A:我們會先行告知勸導,如果不配合者,則請他強制離場。

    ★接著又會問:客人有繳費,你敢請他強制離場,你們不是只會收費而已嗎?
    A:這段期間恢復營業,不是開玩笑的,如果到時候被稽核單位抓到,是會有懲處的,而且大部份的會員是配合的,因為這是三級警戒的告示,客人有繳費不代表他可以無視這個規定,請不要把有繳費就是老大當成基本認知,大家都配合,這樣不是很好嗎!

    ★接著又會問:不要到時候又變成只有講講、做做樣子。
    A:如果告知不聽,我們會先請保全來支援,再不行就請警察,為何要為了幾個不遵守規定的人去破壞所訂定的規矩,如果一個人沒事,接下來看到的人就會開始認為沒事因此模仿,這是我們必須要防止的。

    🖊⁠──────────⁠🖊⁠

    2、健身房真的會落實消毒嗎?
    A:目前教練在上課在使用器材前、後都會進行酒精消毒,加上教練如果自已運動,其實也都會帶著酒精做消毒,說真的,這段期間恢復營業,我們並不想有任何人確診,最直接的就是,一旦確診,大家都損失,所以做這樣的事情,不是為了做樣子,而且不僅是器材會消毒而已,包含坐椅、休息室、還有廁所也會提供酒精做使用。

    ★我會反問:健身房的器材,至少是每個小時消毒的,而你們辦公室裡面的公用設施,例:茶水間、休息室、廁所,是否有每個小時消毒呢,又或者是每次使用的時候就有人消毒。

    (我們做這些是因為,我們知道員工、消費者的生命都很重要,能做的我們盡量做,只求降低機率)

    🖊⁠──────────⁠🖊⁠

    3、健身房運動真的可以口罩不拿下來嗎?
    A:其實這個問題也是當初爭議最大的,所以政府有規範全程配戴口罩,這也是大家都要遵守的。

    ★接著又會問:但是做有氧的呢,或者高強度運動的呢,你可以叫他口罩不要拿下來嗎?
    A:他如果做的很喘,當然他一定會拿下口罩,但是你明明就知道這種狀況會發生,怎麼不事先提醒他呢?

    所以一樣,我們會先跟他用訊息通知,要做有氧強度不要太高,如果訓練高強度會喘不過來,那這些都先暫停訓練,明知道是三級警戒,當然我們會先勸導,如果還是不聽,硬要找碴,我們會錄影存證,並把他的相關資料送給警方,明知道目前是三級警戒,還要故意找碴,那我就只能請你離場,加上檢舉你,送你罰單,總比被其他會員說這個地方很多人不遵守規矩還要來的好,這段期間,為了大家,就是強制力執行下去。

    🖊⁠──────────⁠🖊⁠

    4、健身房通風嗎?
    A:大多數的健身房,在地下室,的確是不通風的,而在高樓層來說,如果有門管制,其實相對的也是不通風的。
    所以為這個問題,就是把門跟逃生門打開通風,然後再加裝風扇加速循環,這樣至少可以改善,不至於空氣是一直處於靜止狀態,有很多方法是可以去做變化應對的。

    ★我會反問:那你們在上班的地方,真的每個都通風嗎?會用什麼方法改善呢?
    你們工作的地方真的有比較通風嗎?還是只是冷氣開著一直在室內循環,而在辦公室來說,真的每間公司都有做到分流管制上班嗎?
    大部份的辦公室,因為桌椅的位置都已經安排好,加上電線的問題,所以不太可能會移動,這樣在室內的社交距離有辦法維持好嗎?

    🖊⁠──────────⁠🖊⁠

    5、如果有人確診怎麼辦?
    A:假設如果有人確診,會按照政府所訂定的,從實聯制調查那位仁兄去過哪,包含那斷時間來的工作人員及會員,全部都會接受到通知,並且會由1922那邊通報該如何做。

    ★接著又會問:那如果有無症狀的呢?
    A:不是只有健身房會有無症狀的,連你上班的地方,外出,都有可能會有,目前我們會建議大家,如果擔心自已無症狀,可以去購買篩檢劑來自我測量,這樣不但能知道自已的狀況,而且也及早保護自已,加上我們的工作人員每位都要篩檢,並且由主管確認為陰性,才會放行,我相信很多地方上班工作,連自已篩檢應該都不會做,而我們最基本能確認工作人員是否有這樣的問題,降低機率。(我們是7天要快篩一次)

    ★接著又會問:那如果確診你們要負責嗎?
    A:其實這個真的無解,為什麼呢?目前沒有一個地方敢確保他們一定不會確診,而且就我所知,目前好像沒有地方會說他們那邊如果有確診,他們要負責。
    如果你要一直問這個問題,我會建議你,先去問你老闆,如果我來上班確診,你要負責嗎?看看你們老闆會怎麼回答你。

    沒人敢確保100%,但從這些事情中,包含:

    ★工作人員每七天篩檢一次
    ★每天測量體溫之外,且詢問身體狀況
    ★上班不僅帶口罩,還會帶護目鏡或面罩
    ★器材使用前、後消毒
    ★下班清潔環境
    ★器材不要混用
    ★拉大室內社交距離至兩公尺
    ★宣導不要做高強度訓練,以防止太喘口罩會拿下
    ★以及宣導工作人員下班到家盡快清洗,降低風險

    每多做一項,就多少會減少被感染風險機率,這是我們能做的事,也是不斷的在找方法提昇。

    🖊⁠──────────⁠🖊⁠

    也再此跟那些人說,不要一直想要問倒別人,我知道那些問題的重要性,但是多點建設性,對於整個問題是會來的比較有幫助的。

    而且也不要一直針對別人,一直如果在那邊中了,那該怎麼辦,你想問這樣的問題時候 ,我會先問你:【你有沒有問過你老闆,你在上班時候中了,該怎麼辦? 你們工作的地方真的是100%安全,防護規格最高的嗎?】

    🖊⁠──────────⁠🖊⁠

    在此我也分享幾個建議:

    1、最好自已每週定期篩檢
    2、自已辦公室定時做消毒(包含使用電腦或者手機)
    3、人多的地方分開時間進入(又或者可以先致電詢問或者上網google)
    4、回到家中趕快洗澡洗衣(不要一回到家就坐著休息)
    5、外出的衣服與室內衣服分開(不要穿同一套進進出出)
    6、在外回家,手機先消毒(因為手機是我們目前最常用的,有此人習慣一邊用手機,一邊拿東西吃)
    7、出門時候隨身帶著酒精(在外面時隨時派的上用場)
    8、買東西回家時候都消毒(可以拆的就拆,不能拆外包裝消毒)

    ★我太太也一直提醒我,家裡有小孩,經濟雖然要顧,但是出門在外回來,一定要做好,因為家裡有小孩★
    ★多做一點、多預防一點、不怕麻煩、希望可以渡過這段期間★

    以上,我們只希望可以越來越好,開店是為了養家餬口,不是為了玩樂存在,所以該做的,我們會落實,不但落實,也會每週去整理出哪些有問題,該如何改善。

  • 地下室使用規範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0-20 17:29:41

    壹、大林蒲遷村,農地漁民誰來顧?
    一、大林蒲遷村計畫書有如兒戲
    市府9月編了「大林蒲遷村計畫書(草案)」薄薄幾頁,只有原則,根本沒細節,這也能稱計畫書?這是兒戲吧?
    二、大林蒲遷村農地如何處理?
    有關於農地部分,所謂的草案只講依「高雄市舉辦公共工程拆遷補償及救濟自治條例」辦理,卻完全沒具體內容,大家還是霧煞煞。事實上,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裡只講到了地上物補償,這就是第十八條講的「農作改良物及畜產遷移之補償標準,由本府農業局另定之。」卻沒講到農地本身的處理機制。請問農業局長:
    (一) 你對大林蒲的農作改良物地訂了補償標準沒?
    (二) 更重要的是,農地部分不在補償自治條例裡面,這該怎麼辦?農地也要一坪換一坪,你們會為農民請命嗎?
    三、漁民部分又該如何處理?
    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第十九條也講到:「水產養殖物遷移之補償標準,由本府海洋局另定之。」那麼請問海洋局長:
    (一)鳳鼻頭漁港現還有多少漁民、漁船、漁具,你們是否都知道?
    (二)目前停泊在鳳鼻頭漁港內舢舨共計78艘,漁船3艘,有拖網、刺網,你們要全部收購嗎?用多少價格?補償標準訂出來了沒有?

    貳、君毅正勤污水管舖設問題
    君毅正勤國宅社區由多棟12樓住宅大樓組成,其污水下水道於民國83年國宅開發時已配合埋設完成,污水經由地下室化糞池採壓力排往區內側溝,因區內巷道底下接鄰地下室頂板,早期以淺埋連接管及側溝截流方式辦理用戶接管,因此,必須以廢除地下室化糞池改管方式,藉以辦理實質用戶接管,達到改善環境衛生,削減河川污染源。
    原計畫花1.3億,應該在2年前就完成,請問水利局目前狀況如何?

    參、工業缺水問題
    一、高雄每日155萬CMD,用水緊繃
    高雄每日約需 155 萬噸水,高屏堰地面水每日 110 萬噸,鳳山水庫每日供應 30 萬噸,另外地下水(含伏流水)每日15萬噸,這樣的供水量已經達到極限。
    二、工業區加入搶水行列,十年後缺水23萬噸
    目前用水緊張,然而高雄現在還有開發中的工業園區將要加入搶水行列:
    (1) 橋頭科學園區最高用水量是4萬CMD(公噸/每日)
    (2) 仁武產業園區1.2萬CMD
    (3) 和發產業0.55萬CMD
    此外,現有的臨海工業區等也會增加用水需求,再加上民生用
    水也可能成長,高雄市預估民國120年每日用水缺口達23萬噸。
    三、再生水補得過來嗎?
    經濟部預計公告之「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高雄將被列為首波名單。為解決困境,經濟部打算加強再生水的利用,在再生水發展條例規範下,未來境内新設廠或舊廠擴增產線,用水量超過3000噸工業用水須強制使用50%以上再生水,新法勢將影響高雄未來之產業發展。
    但單靠再生水廠,能補足23萬噸用水缺口嗎?高雄第一座已完工的鳳山再生水產可供應4.5萬噸。第二座設計建設中的臨海污水處理曁再生水廠,第一期供應臨海工業區內中鋼、中油、李長榮化工、李長榮科技、中石化等5家工廠每日3.3萬噸再生水,總經費約新台幣39億元,計畫向内政部營建署申請補助(中央補助92%,市府自籌8%),未來最高可擴充到日產 6 萬噸。
    鳳山加臨海兩座再生水廠,最多只有10.5萬噸,這個離23萬噸還有很大差距,要怎麼補?
    四、新設每日用水3000噸以上公司要用50%再生水,辦的到?
    另一個問題是強制新設每日用水3000噸以上公司要用50%再生水,這如何強制法?做得到嗎?
    五、高雄水自己用都不夠,未來竟還要支援南科20萬CMD?
    南科目前用水量約21.5萬CMD,在台積電設廠後,預計在115年將會到達32.5萬CMD。我們從水利署的穩定供水方案看到,中央為了讓南科不缺水,竟然打算在「臺南高雄水源調度108年完成」後,要把高雄送水到南科由現在的5萬CMD增加到20萬CMD!
    高雄水已經不夠用了,中央竟然一口氣還要抽20萬CMD的水給南科用,這會不會太誇張了?原來水利署花了幾十億做「南化高屏聯通管工程」把原水送到高屏溪攔河堰並不是支援高雄用水,而是為了南科,請問水利局長,這樣可以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