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在家排行看性格特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在家排行看性格特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在家排行看性格特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在家排行看性格特點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723的網紅BennyLeung.c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BBC中文網】兄弟姐妹性格差異與出生順序到底有沒有關係? 老大、老二、老么性格相差怎麼那麼大?在兄弟姐妹中排行順序對人的個性、性格、智商甚至人生道路究竟有沒有影響?在多大程度上有影響? 拉德哈·莫基爾(Radha Modgil)醫生這樣解釋(英語),根據出生順序理論,這與每個孩子在家庭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港人與午餐肉「friend過打band」,有人還真以為香港是午餐肉的發源地,忘了它其實是在美國出世。快捷、方便、有效率,是午餐肉的特點,非常切合港人性格,自然亦成了我們的精神食糧,美味慰藉。在香港,可買到的午餐肉牌子,超過半百,產地有美國、丹麥、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整整放滿超市的幾列貨架。 ...

在家排行看性格特點 在 Appleha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4:27:20

- 📍艾波涵美食推薦-@cheeseduke 起士公爵 彌月蛋糕禮盒推薦 大家都說女生有兩個胃,其中一個是裝甜點用的!我就是標準型生活中不可缺少甜點的人,起司蛋糕在我的甜點排行榜上是前三名喔! 身為一個蛋糕控,只要看到起司蛋糕就絕對不會錯過! 這次特別要跟大家推薦台南@cheeseduke 起士公...

在家排行看性格特點 在 HKIG留學生語錄丨語滴系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07:34:52

- 🌟12星座代表的標點符號🌟 白羊座:感歎號 白羊座屬于火象星座,勇敢,冒險,是他們的代名詞,他們擁有像火一樣強烈的熱情,時刻准備著戰鬥。感歎號所表示的強烈感情,完全是白羊的個性诠釋,想到什麽就做什麽,他們的宗旨是,心動不如行動,結果也許是喜悅,也許是歎息,也或許是驚訝,不管是做什麽事情,他們總...

在家排行看性格特點 在 HKIG留學生語錄丨語滴系列?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1 07:32:57

- 🌟12星座男生的夢中情人🌟 白羊座:神秘的冰美人 白羊座的人擁有強烈的征服欲望,外表神秘、柔順但是骨子裏充滿了叛逆精神的女性對于他們有特殊的誘惑力。一個有強烈個性,外柔內剛,冷靜理智,出門擰緊水龍頭,帶上環保袋子的異性是白羊低碳男夢寐以求的對象。 金牛座:真誠的富家女 金牛座,總是幻想有一天...

  • 在家排行看性格特點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11 07:12:37
    有 24 人按讚


    【BBC中文網】兄弟姐妹性格差異與出生順序到底有沒有關係?

    老大、老二、老么性格相差怎麼那麼大?在兄弟姐妹中排行順序對人的個性、性格、智商甚至人生道路究竟有沒有影響?在多大程度上有影響?

    拉德哈·莫基爾(Radha Modgil)醫生這樣解釋(英語),根據出生順序理論,這與每個孩子在家庭中佔據的獨特地位有關。這個理論中包含一些模式化的概念,比如一個人的性格特徵與他/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幾直接相關。

    出生順序論的許多重要觀點是19世紀末到20世界早期,奧地利醫生和心理治療師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

    阿德勒在家裏7個孩子中排第二。他注意到一個現象,即同一個家庭裏幾個孩子的性格可以有很大差異。這個問題令他著迷,驅使他深入鑽研。

    1927年,阿德勒把自己的研究歸納成理論,提出一個核心觀點:出生順序對人性格有重大影響,因為父母對不同的孩子的態度不同,比如對老大和老么的態度就有顯著差別。

    他還認為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有意無意地做比較,會導致孩子心理產生自卑感。

    在這個基礎上,之後歷代學者專家又不斷拓展、深化這個理論,圍繞出生順序決定性格特徵提出了更多觀點。

    獨生子女

    先說說家裏的獨苗,沒有兄弟姐妹的獨生子女。早在19世紀末期,阿德勒就考慮到獨生子女的問題。

    他認為這類孩子的性格特點包括:自我中心、特立獨行、希求認可。

    因為是家裏唯一的孩子,獨生子女的性格特點有可能偏向於多子女家庭中的長子長女,也可能偏向於最年幼的孩子。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達芬奇和飾演哈利·波特的演員拉德克利夫都是獨生子。

    中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40年,過去十幾年裏出現的成功人士、公眾偶像等,基本上都是家裏的獨苗。

    老大先入為主

    比如,當哥哥、姐姐的孩子責任心強、可靠、謹慎,但可能比較霸道,控制欲較強......聽著耳熟嗎?

    根據出生順序論,第一個孩子通常獨享父母的關注寵愛,而對第二個孩子就沒有那麼投入,所以老二可能會覺得受了冷落,得不到父母的寵幸。

    歷史名人中有不少家裏的長子、長女,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任英國首相的溫斯頓·邱吉爾。

    中國前總理周恩來。毛澤東的父母生了7個孩子,4個夭折,剩下的3個孩子中毛澤東是老大。

    「夾心層」適應能力強

    夾在中間的那個孩子,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通常被認為受到忽視,老大先到先佔,老二隻能適應環境,求穩求和。

    出生順序論認為,中間的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對他們性格形成有顯著影響;他們更習慣於適應相對不利的環境。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和歌星麥當娜都是兄弟姐妹序列中的「夾心層」。

    德國納粹首領希特勒是奧匈帝國海關職員父親在第3次婚姻中生的第3個孩子,有三個兄弟和兩個姐妹,均幼年夭折,只剩下他和一個哥哥、一個妹妹。

    老么的拼搏

    家裏最小的孩子通常會被貼上一些標籤,比如自我中心、招人憐愛、有魅力、開朗,是家裏的「開心果」,也會耍心計操控別人,等等。

    在一眾兄弟姐妹裏,最年幼的他/她為了博取關注或保持獨立,往往要付出更多努力,要讓自己與眾不同。

    印度民族英雄甘地和好萊塢女影星迪亞茲都是家裏最小的孩子。

    兄弟姐妹

    1996年,美國心理學家薩洛維提出一個觀點,稱兄弟姐妹之間性格上的差別根本上與孩子在家庭內部的生存競爭有關。

    達爾文進化論認為,生存競爭是生物之間的主要競爭內容,也是自然選擇、淘汰機制的基本成分。

    用這個理論來看家庭,就是孩子們出於生存的需要而爭奪父母的關注、資源投入。

    所以,哥哥姐姐要承擔照顧弟妹的責任,而弟弟妹妹則不得不在已經有人先入為主的環境中尋找和佔據自己獨有的一席之地。

    為此作為弟弟妹妹的孩子就會設法與眾不同,引起注意,以此來減少競爭,增強家庭內部的合諧、合作,這樣可以強化每個個體的生存機會。

    仍無定論

    不過,出生順序影響性格、智商的理論從來都有不少爭議。

    歷年來的各種研究,既有發現支持阿德勒理論的證據,也有徹底否認這個理論的例證。

    影響一個人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這就意味著圍繞出生順序論展開的研究,在項目設計層面就有諸多變數,比如兄弟姐妹人數,相互之間的年齡差異,家庭生活大環境等。

    出生順序論令人著迷,但迄今為止還沒有找到能夠一錘定音的證據說明,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是如何影響人的性格、個性、智商和人生成敗的。

    一般來說,家裏最小的孩子可能最受寵,其心理特點和傾向可能與大哥、大姐的性格有顯著差異,但這種差異也可能與個人天性的關係更大。

    #家庭 #醫學

  • 在家排行看性格特點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11 07:12:37
    有 23 人按讚

    【BBC中文網】兄弟姐妹性格差異與出生順序到底有沒有關係?

    老大、老二、老么性格相差怎麼那麼大?在兄弟姐妹中排行順序對人的個性、性格、智商甚至人生道路究竟有沒有影響?在多大程度上有影響?

    拉德哈·莫基爾(Radha Modgil)醫生這樣解釋(英語),根據出生順序理論,這與每個孩子在家庭中佔據的獨特地位有關。這個理論中包含一些模式化的概念,比如一個人的性格特徵與他/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幾直接相關。

    出生順序論的許多重要觀點是19世紀末到20世界早期,奧地利醫生和心理治療師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

    阿德勒在家裏7個孩子中排第二。他注意到一個現象,即同一個家庭裏幾個孩子的性格可以有很大差異。這個問題令他著迷,驅使他深入鑽研。

    1927年,阿德勒把自己的研究歸納成理論,提出一個核心觀點:出生順序對人性格有重大影響,因為父母對不同的孩子的態度不同,比如對老大和老么的態度就有顯著差別。

    他還認為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有意無意地做比較,會導致孩子心理產生自卑感。

    在這個基礎上,之後歷代學者專家又不斷拓展、深化這個理論,圍繞出生順序決定性格特徵提出了更多觀點。

    獨生子女

    先說說家裏的獨苗,沒有兄弟姐妹的獨生子女。早在19世紀末期,阿德勒就考慮到獨生子女的問題。

    他認為這類孩子的性格特點包括:自我中心、特立獨行、希求認可。

    因為是家裏唯一的孩子,獨生子女的性格特點有可能偏向於多子女家庭中的長子長女,也可能偏向於最年幼的孩子。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達芬奇和飾演哈利·波特的演員拉德克利夫都是獨生子。

    中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40年,過去十幾年裏出現的成功人士、公眾偶像等,基本上都是家裏的獨苗。

    老大先入為主

    比如,當哥哥、姐姐的孩子責任心強、可靠、謹慎,但可能比較霸道,控制欲較強......聽著耳熟嗎?

    根據出生順序論,第一個孩子通常獨享父母的關注寵愛,而對第二個孩子就沒有那麼投入,所以老二可能會覺得受了冷落,得不到父母的寵幸。

    歷史名人中有不少家裏的長子、長女,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任英國首相的溫斯頓·邱吉爾。

    中國前總理周恩來。毛澤東的父母生了7個孩子,4個夭折,剩下的3個孩子中毛澤東是老大。

    「夾心層」適應能力強

    夾在中間的那個孩子,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通常被認為受到忽視,老大先到先佔,老二隻能適應環境,求穩求和。

    出生順序論認為,中間的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對他們性格形成有顯著影響;他們更習慣於適應相對不利的環境。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和歌星麥當娜都是兄弟姐妹序列中的「夾心層」。

    德國納粹首領希特勒是奧匈帝國海關職員父親在第3次婚姻中生的第3個孩子,有三個兄弟和兩個姐妹,均幼年夭折,只剩下他和一個哥哥、一個妹妹。

    老么的拼搏

    家裏最小的孩子通常會被貼上一些標籤,比如自我中心、招人憐愛、有魅力、開朗,是家裏的「開心果」,也會耍心計操控別人,等等。

    在一眾兄弟姐妹裏,最年幼的他/她為了博取關注或保持獨立,往往要付出更多努力,要讓自己與眾不同。

    印度民族英雄甘地和好萊塢女影星迪亞茲都是家裏最小的孩子。

    兄弟姐妹

    1996年,美國心理學家薩洛維提出一個觀點,稱兄弟姐妹之間性格上的差別根本上與孩子在家庭內部的生存競爭有關。

    達爾文進化論認為,生存競爭是生物之間的主要競爭內容,也是自然選擇、淘汰機制的基本成分。

    用這個理論來看家庭,就是孩子們出於生存的需要而爭奪父母的關注、資源投入。

    所以,哥哥姐姐要承擔照顧弟妹的責任,而弟弟妹妹則不得不在已經有人先入為主的環境中尋找和佔據自己獨有的一席之地。

    為此作為弟弟妹妹的孩子就會設法與眾不同,引起注意,以此來減少競爭,增強家庭內部的合諧、合作,這樣可以強化每個個體的生存機會。

    仍無定論

    不過,出生順序影響性格、智商的理論從來都有不少爭議。

    歷年來的各種研究,既有發現支持阿德勒理論的證據,也有徹底否認這個理論的例證。

    影響一個人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這就意味著圍繞出生順序論展開的研究,在項目設計層面就有諸多變數,比如兄弟姐妹人數,相互之間的年齡差異,家庭生活大環境等。

    出生順序論令人著迷,但迄今為止還沒有找到能夠一錘定音的證據說明,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是如何影響人的性格、個性、智商和人生成敗的。

    一般來說,家裏最小的孩子可能最受寵,其心理特點和傾向可能與大哥、大姐的性格有顯著差異,但這種差異也可能與個人天性的關係更大。

    #家庭 #醫學

  • 在家排行看性格特點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0-05 18:30:00
    有 452 人按讚


    【自卑與超越】
     
      做為一個主管,很重要的任務,即在於要花費相當多的心力去輔導員工,藉由員工個人的提升,進而讓部門紮實、公司的運作紮實。而輔導的內容非僅止於工作技能,還必須深入瞭解員工的心理,特別是成長過程引發而來的性格與行為,從觀念、心理層面著手,方能採取有效的輔導方式,幫助員工提升。因此,「讀人」是一名主管必須培養的能力,而要培養讀人的功夫,相當程度要借助心理學的知識。
     
      「自卑與超越」是一本書的名字,是一位相當有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著作。「自卑」這個名詞乍聽之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負面的特質,但事實上,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而產生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可以說普遍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也因此,自卑與超越提供了一個不錯的「讀人」的角度。
     
      為什麼說自卑普遍存在每一個人身上呢?任何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覺來判斷是非好惡,隨著心智逐漸成熟,以理性來分析判斷事物的比例也逐步提高。可以說,一個人的心智成長,相當於思維當中理性成分提高的過程。剛出生的嬰兒到幼年階段,其心智就像一張白紙,從外界接收到的訊息或許不多,但因為每一個訊息都是新鮮的,感受特別強烈。此時接收到任何負面的訊息,印象都會特別深刻。例如,長相可愛的小孩比較容易得到大人們的喜愛,相對地,外貌平平的小孩受到大人喜愛的程度便不如外貌較為可愛者,在相對比較之下,其內心便很容易留下自卑的情結。
     
      又好比說,一般的父母親在生出第一個小孩時,因為初為人父母,因此對小孩通常特別愛護,相對地,排行老二的小孩,雖然仍受父母喜愛,但程度上可能不及於他的兄姐,在這種情況下,也可能產生老二的自卑心理。不僅如此,包括身材的高矮胖瘦、課業成績的好壞、家庭背景的差異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種下自卑的因子。甚至於長得高的人也有可能自卑,如果個子高而個性又較為靦腆的話,很可能因為容易被注意到而感到自卑。
     
      事實上,由於每個人都不可能完美,都有優於他人的長處,也有某些方面比不上別人,所以一個人存在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可說是一種常態。一般人都誤認為自卑不是件光榮的事情,因此大多不願正面去談論它,可是自卑卻不斷影響著一個人的性格與處事態度。
     
      人除了自卑之外,相對地,也會因為自卑而產生「超越」的心理。這股超越力量的大小,端視自卑心的強弱,以及個性、企圖心等。自卑心越強的人,如果個性又較為剛強,加上旺盛的企圖心,將會產生非常強烈的超越心理,希望在其他方面有更突出的表現,藉以彌補心中自卑的部分。就此而言,自卑心的存在可能是件好事,也可能是件壞事,就看個人如何去駕馭自卑與超越。
     
      自卑與超越的相對強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許多種不同的性格與行為來。有些人因為自卑而畏縮,對於外界事物怯於表達本身想法;也有些人想要超越自卑,但是不得其門而入,或是能力不足,結果演變成自暴自棄,認為再多的努力都是枉然,乾脆全盤否定、全面放棄。另一個極端則是,超越的能力相當強,但由於許多弱點是先天性的,已經無法大幅改變,因此將心力集中在新的領域,希望能在其他方面超越他人。例如,因身高較矮而感到自卑,於是在事業上更加努力,獲致更高的成就。第三種情況則發生在超越能力中等的人身上,雖然自卑,也想要超越,能力卻不完全足夠,但也不至於落後太多,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一個人的個性成了凡事不服輸,死要面子。
     
      超越就像是自卑的反彈力量一般,越是強烈的自卑,其可能產生的超越力量也越大。正因這股力量相當強大,若能夠妥善運用,則可以成為一股不斷突破的動力。然而,高度超越之後,卻也容易掉入另一個陷阱之中,亦即自大,這反而會造成能力提升上的障礙。因此,很強的自卑,加上很強的超越,必須輔以理性的思考分析,以及對事物持衡客觀的判斷,否則,將成為另一個失敗的開始。
     
      舉例來說,台灣的教育體制當中,在國中畢業之後,因為升學管道的不同而產生顯著的分野:成績較好的人進了普通高中,準備繼續上大學;一部份的人則進了五專;至於選擇進入高工、高職,接受職業教育的人,通常是成績較為落後的族群。對於升學表現較差者而言,學校、制服、課程的不同,很容易被延伸為挫敗與自卑。然而,升學上的差異不見得完全等同於資質的良窳,成績不好的原因也可能只是一時的貪玩、不專注,因此在高工、高職的學生當中,也不乏資質優異者。對這些人來講,如果升學上受到挫折,能夠激發出超越自卑的動力,往往在課業表現上讓人耳目一新,進而繼續升上二專、大學,接受高等教育。
     
      這些升學過程較為曲折的人進入社會工作之後,其超越的力量通常會持續下去,反映在工作表現上,甚至比一般升學路途平順者更為突出,職位爬升得更快。至此為止,都是因為自卑情結產生的超越力量,所帶來的正面效應。然而,如果此時不能以客觀、持衡的態度來檢視自己,便很有可能掉入自大的陷阱,認為當初功課比自己好、一路順利升學者,其能力竟不過爾爾,本身因而陷入不可一世、自命不凡的心態中,於是對任何事物都有很強的主見,溝通時不易聽進別人的意見,進而產生合群上的問題。
     
      另一方面,過於自大的結果,相對會降低對於外來資訊的吸收能力,阻礙了持續的成長與學習。在這種情形下,即使再好的資質,其發展空間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這種因自卑產生超越,超越之後卻又掉入自大陷阱的情形,在職場上經常存在,不過也只是針對部分的案例而言,並非所有同樣求學經歷者盡然如此。
     
      自卑人人都有,只是自卑的起因、程度不同罷了,而自卑卻又可能蘊含強大的超越力量。一個人可能因為自卑而畏縮,甚至自暴自棄;也可能超越了自卑,卻又陷入自大的陷阱。因此,每個人都應該以坦然的態度面對自我內心中的自卑情結,可藉由追溯幼年時期的回憶,從中找出自卑的根源,並分析今日的種種行為,有哪些是與幼時的處境有所關連,使自己在工作、處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棄或是驕傲自大的偏鋒。
     
      主管也應該將自卑與超越作為「讀人」的角度之一,從心理、觀念層面著手,以掌握住輔導的重點,幫助部屬突破成長上的盲點與限制。但務必切記的是,自卑與超越只是提供一種「讀人」的角度,而凡事皆不應一概而論,同樣的特徵在不同的人身上,不見得都是弱點,而具有相同弱點的人,也不見得都會產生自卑。否則,反而容易落入另一個陷阱,亦即藉由某一項特點,便輕易地把其他人貼上標籤,形成「讀人」時的另一個盲點。
     
     
    #連結閱讀:
     
    1.基層主管的主修課─對人的了解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833479460182453
     
    2.改變,是一種經驗,是一種能力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752665621597171:0
     
    3.善用旁人提醒,減少個人盲點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643085292555205:0
     
     
    ◎聯強國際為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兆元之亞太第一大資通訊通路集團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如您認同杜書伍的觀念專欄,歡迎交流及分享 1️⃣按讚👏🏻👏🏻2️⃣分享👬👬3️⃣追蹤粉絲專頁--搶先看

  • 在家排行看性格特點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1-05 14:00:01

    港人與午餐肉「friend過打band」,有人還真以為香港是午餐肉的發源地,忘了它其實是在美國出世。快捷、方便、有效率,是午餐肉的特點,非常切合港人性格,自然亦成了我們的精神食糧,美味慰藉。在香港,可買到的午餐肉牌子,超過半百,產地有美國、丹麥、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整整放滿超市的幾列貨架。

    超市貨架上的午餐肉,主要分為午餐豬肉(Luncheon Meat)及火腿豬肉(Chopped Pork & Ham),同樣用豬肉製成,只是有否加入火腿的分別。有些品牌只推出火腿豬肉,也有些牌子只推出午餐豬肉。花多眼亂,到底哪一款午餐肉才好味?這次我們選出大家最常接觸到的十三款午餐肉,請來酒店總廚,從午餐肉的質感、口感及味道三方面點評,給大家一個參考。


    比拼以產地分美牌子、近年大熱的韓國牌子、及港人最常見的中國牌子三組。先談歐美,荷美爾(Hormel)、SPAM(Hormel)、皇滋味(Royal)、三花(Tulip),是超市中最常見的,質感較實淨,易切易煎不易散,肉味方面不俗,可惜四款調味都偏鹹,用來送白飯當然一流,但若單獨吃,奉勸大家要預備多數杯清水。價錢方面,美國午餐肉在三個界別中排行中間,大約是$18.9至$41.5。

    然後就是韓國午餐肉,在香港,能買到韓國午餐肉的超市不多,一般也要在某些大型日式連鎖超市才能找到。東遠金裝午餐肉、清淨園DELI 午餐豬肉、三祖午餐肉、樂天午餐肉,是人氣較盛的牌子。韓國午餐肉一般質感軟硬適中,肉味夠,明顯吃到豬肉香味。不過,普遍偏甜,與港人對午餐肉已有認知的味道有所分別。價錢方面,是三個界別中定價最高,大約是$30.9至$43.9。


    最後,就是中國牌子的午餐肉,說起梅林牌、長城牌(又稱白豬仔),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另外還有御品牌、金龍牌、及天壇牌,也是常見。在試食點評中,除了梅林牌外,其餘牌子的午餐肉肉質均十分鬆散,而且夾雜了不少碎肉,口感較差。不過,它的肉味不錯,鹹甜度適中,算是扳回一城。價錢方面,定價最低,大約是$12.9至$23.5。

    雖然同為午餐肉,但亦能從不同產地中看到明顯分別。總括而言,歐美出產的午餐肉,可用「重口味」來形容,調味偏鹹,口感較實淨;韓國出產的午餐肉,則以甜味為主,口感軟硬適中,同時帶豬肉香味;而中國出產的午餐肉,可說是「刀一下便知龍與鳳」,因為質感極為鬆散,切時已經容易散開,而且夾雜很多碎肉,口感不佳,但勝在價錢較低。

    採訪:張靜雯
    攝影:梁偉德、葉天榮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