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土壤力學 開放式課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土壤力學 開放式課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土壤力學 開放式課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土壤力學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萬的網紅大人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掌握「話語權」,就掌握「影響力」! 我大學念的是土木工程系。每次台灣出現建築毀壞、橋樑崩塌這類新聞時,除了難過,我跟同學們也都不約而同地產生一種疑惑(甚至不服氣)的心理: 為什麼多數媒體都去訪問「建築師」或是「建築系教授」?這明明是「土木/結構技師」或是「土木工程系教授」的管轄範圍啊!! 就拿...

土壤力學 在 張永玄 │ 九哥 Nine 아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29 03:15:14

👻 欸欸欸!我覺得單純講笑話太難 第一次就試試看這種說故事幹話形式好了🥲 最近疫情大家悶壞了 慶祝微解封 就來點微笑話 也希望各位大大能不吝嗇給九哥一點鼓勵 #微鼓勵 反正九哥講道理也沒有人聽 希望九哥說故事能撼動人心(震怒的那種🤣 微解封 也要準備開工 讀書也得用功 基本上最近過得還算自律 透露...

  • 土壤力學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03 20:30:50
    有 268 人按讚

    掌握「話語權」,就掌握「影響力」!

    我大學念的是土木工程系。每次台灣出現建築毀壞、橋樑崩塌這類新聞時,除了難過,我跟同學們也都不約而同地產生一種疑惑(甚至不服氣)的心理:

    為什麼多數媒體都去訪問「建築師」或是「建築系教授」?這明明是「土木/結構技師」或是「土木工程系教授」的管轄範圍啊!!

    就拿「結構力學」、「地震工程」、「土壤力學」這三個領域來說,土木系學生接受的訓練遠遠要比建築系多的多,但記者卻常常先去訪問建築界的人。

    你可能會想:

    「很多記者原本就不專業啊!」但市面上行家原本就跟日本製的壓縮機一樣稀少,外行民眾也好外行記者也罷,為什麼剛好總是問建築師而不問土木技師呢?」

    這個疑問後來出了社會,在工程界打滾了幾年,我才恍然大悟,原因很簡單:

    建築師與土木工程師相比,前者比較會說「人話」!
    建築師主要在處理「人 vs. 結構物」的關係,
    土木工程師主要在處理「結構物 vs. 大自然」間的關係;
    建築師常常與外行人溝通(柱子好礙眼可以全拿掉嗎XD)

    土木工程師更常與電腦與數字溝通:
    建築師溝通時很重視主觀感受(空間、色彩、光線...)
    土木工程師在意的是結構安全(強度、韌性、形變...)

    我們畢竟活在(外行)人的世界,遇到事情大家寧願選擇「聽得懂」的訊息,而不會選擇「最正確」的訊息。不可諱言,建築師在「說人話」的訓練上超過工程師,自然取得了「話語權」!

    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與其嫉妒建築師或不屑記者,我告訴自己:鍛鍊「專業表達」的能力更加重要,這也是為何我從20多歲開始,就有意識地練習公開演說與寫作能力。

    如果你覺得自己夠專業,覺得老闆/客戶很外行,與其責怪他們都是阿呆,你更應該加強自己這方面的表達論述能力,「能做+能講」雙劍合璧,在外行人佔據的世界裡取得「話語權」!

    簡報專家寶渥商學院的大班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
    「專業,就是用對方聽得懂的話,去告訴他不懂的事!」

    做得完美,也能說得精采,才是這個時代的「極致專業」!

    因此,我強烈推薦這堂【9歲到99歲都能輕鬆聽懂的專業解說力】給所有專業工作者。

    這堂課的講師楊智鈞有兩個身份,除了是國內知名的專業演說家/網路作家,也是一位心臟血管外科的主治醫師。

    為何找醫生來講表達呢?

    因為我們相信,很少人每天面臨的「知識落差」有「醫師 vs. 病患」那麼深,而「溝通內容」可比「生 vs. 死」那樣深刻!

    因此我們商請他為大人學的夥伴開設一堂 #讓專業變簡單為核心 宗旨的表達課。

    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員掌握分析聽眾程度、快速建立信任的技巧,並透過一系列經驗證有效的方法,讓聽眾理解你的概念。

    尤其是工作有需要說服外行人更值得來上,這絕對會是你今年最重要的職場投資。

    >>https://bit.ly/30kDpUF

  • 土壤力學 在 劉康彥(小白)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07 20:49:15
    有 240 人按讚

    根據勞動部職安署〈管溝開挖作業安全檢查重點及注意事項〉可以得知,管溝開挖作業有幾項潛在災害,包括土砂或岩石崩塌、爆炸火災等等。

    因此不管是「事前調查、挖掘面穩定角度、現場作業主管、擋土支撐作業主管的資格等等」,都有基本規範。

    最重要的是,如果管溝開挖深度達1.5公尺以上,且有勞工進入開挖面作業,#應設擋土支撐, 現場還要有專任工程人員或相關技師,依土壤力學原理設計的施工圖說和強度計算書,簽章確認後才能執行。

    今天這位工人的犧牲,如果不是因為勞動環境被忽視、勞工安全衛生成本被降低,都是可以避免、預防的。

    營造業一直高居台灣重大職災的前幾名,但不論是什麼職業,我們的身邊都有許多做工的人,他們在貨車裡、在圍籬裡、在下水道裡、坐在怪手上、踩在電塔上⋯。

    他們既要有體力,又必須維持高專注力,在這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如果勞動環境沒到位,最後犧牲的是工人的健康和性命。

    這群社會相對底層的勞工,努力為自己和家庭求生拼搏,發生這起意外,大家都不能棄之不顧,尤其這個污水下水道工程,是為了改善新竹市民的生活環境。

    這個不幸的工安事件,惡質的廠商和負責人必須給一個交待。

  • 土壤力學 在 張渝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19 09:52:34
    有 76 人按讚

    返校,台大行政大樓,我90年代常出入衝撞體制,有一次為了修土壤力學約到校長室。